历史可以这样读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陈天璇  页数:279  
Tag标签:无  

前言

久合必分,久分必合。这是中国历史的传统讲法。因此,长期以来,中国这个地方就是:一乱一治,轮流交替。而且,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就是这样开头。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乱,是民不聊生,叛乱四起;治,是天降圣人,助贤称帝。或说,君权神授。意思就是,这皇帝是上天特别派下来的。无论如何,他若是能统一天下,姑且不谈后继的人,他必然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强者。可是,有了天下,就要巩固。于是,设法集权中央,甚至集权于一身,都是过去各朝统治者的做法。周朝分封宗族,目的是设保护伞。后来各朝皇帝,相信自己族人,不信别姓臣子,也是出于同一心理。皇帝只应自家人当,宁愿父子兄弟相互残杀。但是,皇权最终是独占的,所以,各人千方百计,都是为此巧取豪夺。最后,非我莫属。从理论上讲,君有天下,名义上皇帝拥有全部的土地,同时由他去管理境内万民。但实际上,他都假手于人,就找人做丞相,代他去日理万机。同样,因他有每块土地,也要找人去耕耘。于是,有见识的皇帝,就通过科举制度去找人,并把土地分给农民耕作。这样,文有出路,劳有收成。大家都有好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互惠互利,国泰民安,这叫做“治”。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快读中国历史的三个特殊概念:基数、循环、对立。旁征博引,化繁为简,易记易明,在解读中国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将各种相关内容割裂为不同事件,不同人物加以点评,生动有趣,文笔清新。细读之后你会发现,作者把中国历史这面镜子的重心放在了普通读者之手,引导大家以现代人的瞩光、思想去明辨历史是非和真伪,提倡大家以史为鉴,研究探索前人走过或未走过之路。  作为一部纵览中国历史的新读本,本书尤其适合大学生和中学生阅读,是青年读者的入门佳作。

作者简介

陈天璇HANSON CHAN,美籍华裔作家。
少年从香港移民美洲,受美国教育。美马里兰州立大学历史系学士、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东方研究系硕士。
早年在纽约从事新闻工作;曾任《美洲华侨日报》副总编辑,《纽约日报》总编辑。又在中港台电影界写剧本,作品包括《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等。(上述两片由李连杰主演)在《大公报》发表连载小说《刀城》。2008年刚完成新作:中国历史何其易;2006年在美出版长篇小说:化胡系列之一《禁经》及之二《雷法》。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代序:中国历史的轨迹第1章 基数次序(上古史)第2章  起源第3章 三代(上篇)第4章 三代(中篇)第5章 三代(下篇) 第6章 五霸(上篇)第7章 五霸(下篇)第8章 七雄(上篇)第9章 七雄(下篇)第10章 九流(上篇)第11章 九流(下篇)第12章 三大循环第13章 秦第14章 汉之建立第15章 汉之威武第16章 汉之衰亡第17章 三国鼎立第18章 两晋与十六国(上半段)第19章 南朝北朝(下半段)第20章 隋第21章 唐之建立第22章 唐之辉煌第23章 唐之衰亡第24章 五代十国第25章 北宋与辽(上半段)第26章 南宋与金(下半段)第27章 元第28章 明之建立第29章 明之盛世第30章 明之衰亡第31章 南明、三藩第32章 盛清与内乱(上半段)第33章 晚清与列强(下半段)

章节摘录

第1章 基数次序(上古史)一、 五千年长,上古占半上古史总是讲起源。 譬如,民族起源,国家起源,文化起源。 中国人的上古史应该由何时开始,我们不必在此多作探究,就留给考古学家研究吧。 我们只要略知一二,就可以应付过去了。 中国人喜欢说,他们有五千年历史。那么,就以五千年为开端。然后,将它一分为二,各二千五百年。前一半是神话传说较多,后一半有史实文字记载。这样区分虽然笼统,却概括简单,而又不脱离实际。其实,中国上古史的年代分期,专家有繁杂的理论依据。但是,我不打算在这里分别提及。我们要知道的是曾发生了什么。即使粗枝大叶,也应该可以了。所以,我只希望大家记住,在这五千年历史中,中国上古史大约占一半,就大约是二千五百年吧。 若有谁要探究,去查书,答案也非一种。二、发展次序,记住基数我们就姑且这样地推算,上古史约占二千五百年,是中国历史全长的一半。简单容易,谁都记得。在这二千五百年中,中国人有了自己的民族,同时有了自身的神话。开天辟地,聚河而居。由氏族社会发展到称王称霸;由草绳记事发展到文字文明。如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历经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历史是如何进展的呢?答案就是:“基数次序”。基数,作为一个概念,是一系列数字。亦即“一、三、五、七、九……”也同是它的次序。记住,中国“上古史”就是这样发展。真是简单容易。这不是开玩笑。三、一三五七,尽言变化你就需要依次记住:“一”是“一个祖先”。他曾领导着“一个民族”,聚居在“一条河边”,建立了“一个文化”。“三”是“三个朝代”。中国人自称在他们最古老的文明中有“三个朝代”,也就是“夏、商、周”。夏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有了雏形;商朝,留有文字记录,历史开始可信;周朝,小国林立,具有封建的体制。“五”是“五个霸主”。他们相继出现于东周时的“春秋时代”,左右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七”是“七国争雄”。这时中国人已经进入中国“上古史”的最后期;东周灭亡,干戈四起,史称“战国时代”。这“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秦”胜出,统一天下。“秦”国自此变为“秦朝”;“秦”王自此称做“始皇”。于是,中国有了第一个正式皇帝,亦从此开始了它的“帝制史”。四、九流十家,先秦哲学“基数”有“九”。“九”是“九流”。“九流”在中国“上古史”非常重要;亦可以说“九流”在中国人的整体历史上发挥过不同影响。因“九流”是指中国古代的“九类思想流派”。这“九类思想流派”的形成,基本上发生于东周时的“春秋”、“战国”两个特殊历史阶段。它们的具体年代是公元前775年至公元前221年,约共550年。思想家也就是哲学家。他们这一批人包括了人所熟知的老子、孔子,还有墨子、韩非子、公孙龙等人。所谓“九流”,其实就是:“道家、墨家、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九个在当时出现的思想流派。毋庸置疑,他们的思想学说共同地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在不同时期,个别某家某流,会压倒性地占据着领导地位,从而使历史朝着一个方向走。其实,中国古代思想流派本身是一个大题目。而且,在过往传统所开列的“九流”中,并没有把如今世界闻名的“兵家”包括在里面。《孙子兵法》中外流传,各国译本越来越多。由此可见,历史曾有许多遗漏。 或者,换一句话,历史存有许多偏袒。 然而,从“基数”概念的数目出发,中国“上古史”的发展次序结束。只是,“九流”的思想跨越时代界限。代有传人,代有变化,它们继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兴衰。但“基数次序”的作用是进程提示。所以到此为止。少而简单,就是特色。希望从今以后你能记住:中国人的“上古史”是“一、三、五、七、九”。五、扼要内容,分章补述当然,中国人的“上古史”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但是,若从发展进程来说,最主要的变化是:“一”是一个神话。它围绕着一个传说、一个祖先、一个民族、一条河流、发生在一块土地上。“三”是三个朝代。它们先后叫“夏、商、周”。“五”是五个霸主。它们的相继崛起标志着独裁专制政治的萌芽出现。这段时期史称“春秋”。“七”是七国争雄。顾名思义,是七个强大的“封”国在东周的疆域上,互起干戈,角逐争雄,史称“战国”。它同时是“霸道”战胜了“王道’,的历史抉择。“九”是九流十家。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总称。他们最蓬勃最活跃是从“春秋”到“战国”。周游列国,找寻买主。其中法家为秦王所赏识,因而统一天下。 这就是中国上古史。 以下逐一详加补述。 第2章起源一、一相盘古,开天辟地中国人也有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但不是讲全能的上帝。中国人说,天地间最早出现的第一个人名字叫做盘古。他不像一个神,他只是一个人。 他在黑暗混沌之中出生。伸手向上一推,上面就变成天;双脚站了起来,下面就变成了地。然后日渐生长,天地相距越来越大。他这样坚持着,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万年,天地终于成形。他呼的气成风;他吐的沫成雨;声音变雷,眨眼化电。高兴时晴;生气时雾。最后,他终于死去。他的头化成山脉;眼睛变成日月。毛发是草木;脂膏变湖海。他身体的其他部分,化做世间万物和人。 这个创世神话的特色是:人自己开辟了天地,人创造人,又创造了万物,人不知道宇宙之间有没有神。 这个神话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盘古的死留给我们这个世界和人类,亦是他对人间所做的牺牲和奉献。因此,有人认为,中国人只习惯去拜祭他们的祖先,皆因他们没有也不认识有个全能的神。即使是他们神话中的创世者盘古,最后的结局也是要死的!他同样只可为后世纪念。同样道理,中国人对宗教态度含糊。他们把最大的神叫做“天”。但是这个“天”也只像家长一样,所以他们的皇帝自拟为“天子”。天上地下,一脉相承。依然离不开子孙的关系;“天”虽是神亦同时是祖先。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古代信奉的三大宗教之中,道教土生土长,但没有单一神;佛教,当然有佛祖,却是外来的。至于所谓“孔”教,严格地讲不算宗教,因为孔子生前从不信神,把他奉为神是无稽之谈。二、一个祖先,叫做黄帝除了上述那个创世神话,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叫黄帝。实际上,是传说中最强的一个部落领袖。当年,他与族人生活在黄河边。相当于今日河南省一带。西有炎帝一族,南有蚩尤一族,都企图向他居住的土地发展过来。黄帝为了阻止蚩尤及他所率的九黎族北上,先与炎帝联合,一起打败蚩尤,史称“涿鹿之战”。据说,这场战争打得十分激烈。蚩尤本身是个勇武之人,加上他有10个善战的儿子,所以是支劲旅。黄帝运用天时地利,又智慧地发明了指南车,在大雾弥漫的山河大地,神出鬼没,逐一把他们全部消灭了。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的大发明,但把它归功于黄帝未必可信。随后黄炎二人争雄,黄帝最后胜出,史称“阪泉之战”。他们的后裔便彼此为邻,相互通婚,他们的子孙同称“黄炎世胄”,并把九黎族归于一统,统呼“黎民”,亦即百姓。这也就是中国人“炎黄子孙”的起源。 黄帝之后,又有承传。在古代传说中,合称“三皇五帝”。至于谁是“三皇”谁是“五帝”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几种说法。最初出现的“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后来改为:燧火氏、神农氏、伏羲氏。显然,他们都是有创建的古代智者。另外,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合称“五帝”。他们充其量都只是古代部落领袖。三、一条大河,就是黄河中国人最初发展在一条大河的两岸。这条大河,叫做黄河。起于西藏高原北面一处盆地,先向北,再转南,咆哮而东,然后蜿蜒出海,流人浩瀚的太平洋。这条大河全长五千多公里,流经现时中国北部九个省区。它的中下游一带,是古中国的中原。因为可追溯的中国人祖先聚居在黄河中下游,即今日河南省一带。生息繁衍,创造文明。因此一般意见认为,黄河流域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过去一直是个谜。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表达过人们对它那气势雄伟的赞美和希冀探索的心愿。时至20世纪,总算找出答案。原来它开始于青藏高原星宿海以西约古宗列盆地一道涓涓细流。冰山雪水,会聚而下。谁又会想到,当它流过青海草原,向北穿越河套之后,就改变面貌。黄河自此突然转弯,急转南下,从高原峡谷中,带着滚滚泥沙,一路汹涌澎湃,剧烈地冲向东南下游。因而有时决堤改道,经常导致泛滥成灾。所以,这条孕育着中国文化的大河,在千百年历史中,又变成是经常肆虐的大害河。即使时至今日,如何处理黄河河水的疏道仍是个大问题。黄河之南,另有长江。它比黄河长,流经更多省。由西蜿蜒向东,注入太平洋。从今日中国地理位置看,它把中国大地横切为二。但在古代,尤其在上古史阶段,那属蛮荒。长江以南,在黄帝的传说时代,曾是九黎族的故乡;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变成楚国土地。然而,即使是楚国,在先秦的那些日子,仍不算是中原之地。

编辑推荐

《历史可以这样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可以这样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从新的视角阐述历史,化繁为简,易记易明,是一本好书!
  •   极力推荐这本书用来填补国人对中国历史的盲区,想了解中国历史的梗概,那就读一读这本书吧。
  •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爱不释手就买了,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将厚厚的历史长卷抽丝剖茧让人看得明朗,畅快,并为其暗自智慧击掌,顶!!!
  •   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历史,我想大概是想历史中寻找今天或自己的影子,并希望看到历史会如何评价自己。我们作为凡人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向前的步伐,也无法历史地看待我们身力正在发生的历史,历史永远存在于历史的脚下,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   以前借过这本书,看过后认为不错就买了。
  •   卓越买书是比较实惠和划算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