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龙头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Shahid Yusuf ,Kaoru Nabeshima  页数:200  译者:洪 漫,张正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由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与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合作完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至今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对外贸易持续飞速发展,进出口额跻身世界前列。在中国经济成功的背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是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一个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无论从地理辐射还是经济结构上来说,它们的表现都将决定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命运。
  它们的发展动力和高增长率能否保持?为什么制造业对创新和增长至关重要?金融等服务业的扩张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怎样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风险资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为什么称医疗卫生行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
  本书以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探究了两个城市不同的发展路径,并在分析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能力,世界其他国家大城市的发展经验,国内市场新需求和国际贸易新趋势等的基础上。分别为两座城市的发展战略提供了建议,对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人员、企业界人士、研究者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沙希德·优素福(Shahid
Yusuf)世界银行研究所经济顾问,主要研究东亚发展问题。《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进入21世纪》的负责人,曾在世界银行的地区和研究部门任职。剑桥大学经济学学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与他人合著有《与巨人共舞》《中国都市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言与概述
 适合北京与上海的战略
 重新思考城市发展
第二章 中国的发展及其大城市
 未来展望
第三章 制造业:创新与增长的动力
 为何广阔的制造业基地至关重要
 发展复杂资本货物的理由
 工业生产力和创新
 仅有特定产业具备创新性
 小企业、年轻企业以及“有耐心的”资本的作用
 创新驱动
第四章 过早“去工业化"的陷阱
 服务业扩张
 伦敦崛起为全球金融中心
 芝加哥的转型
 空心化的东京
 过早的工业化与产业转移
 城市的五种发展模式及其影响
 众多的经济集聚效应
 服务业的优势和劣势
 生产率增长推动制造业发展
 研究型产业的创新能力最强
 产业单一化的城市经济易导致社会不公
第五章 北京和上海的经济构成、资源以及新兴创新潜力
 工业经济
 不断变化的工业结构
 大型国有企业的角色
 金融部门
 劳动力与技能
 高等教育及创新体制
 跨国公司的研发
 大学工业链
 创新成果
 风险资本
 大城市:向更创新的经济迈进
第六章 使各行业具有创新性
 城市战略和政策方向
 给上海的建议
 给北京的建议
 重新考虑金融和商业服务的角色
 远景规划小组
 成功的创新型公司 
 创新性国有企业
 维持企业的研发活动
 医疗卫生是城市发展支柱
 将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作为主要行业
 创新型城市
结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两个龙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认识高屋建瓴。值得一读。 对其他城市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提出的建议。 在考虑多目标平衡和谐的大环境下,对世行的 建议可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   还没读完,但是觉得不错。
  •   现在还没看,不错看起来 。
  •   标题就很反讽
  •   这本书是替朋友买的,他看完之后反馈给我很好,他很喜欢这种比较两个城市发展的书,尤其是观点明确,又有具体例子来帮助理解观点,内容充实,值得一看!
  •   邻居的退休叔叔托买的,是别人推荐的。
  •      5分给研究报告的内容,0分给翻译。报告不长,可以很快的浏览完,也很有启发,但生硬(有时是词不达意)的翻译却增加了阅读障碍。
       建议去世行网站找原文来看,比翻译后的好懂,不会有信息失真。
  •     
      本研究有5项重要发现(这是书中的观点):
      
      主要摘自 P6和封底:
      
      1.单行业的、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体增长缓慢,因为它们从行业内生产率提高和创新中获益更少。
      
      2. 生产复杂资本货物,电子设备和精密零件的制造业更加强调研发,能带来更多创新,更加以出口为导向,拥有不间断的生产率提高记录。这些行业已经拥有竞争力之后,能更容易保持这种竞争力,因为这些行业的进入门槛很高。通过生成密集的正向和反向链接,这些行业能够成为行业集群的核心,并创造大量的就业。
      
      3. 因此,工业城市能为城市创造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而单一的服务业,却往往会带来两极分化。知识经济会加剧人们收入的不平衡,而制造业的作用却正好相反,通过创造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来缓解这种不平衡。
      
      4.中产阶级能产生不间断的消费需求,而这个消费需求,是引导工业创新的主要源泉。
      
      5.国家的创新能力是沉淀在大学里。拥有与工业有关的世界级高等教育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城市更具创新能力,更能重塑经济。
      
      =========================
      以下是个人的观点:
      
      (1)美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是基于大学里的技术积淀,比如Unix, C, 互联网,这些技术的雏形均来自大学,而且还继续在大学里繁衍、发展和进步。中国要发展创新能力,要优先发展大学。
      
      (2)中国下一步的发展轨迹,不是发展高科技,也不是发展服务业,而是发展先进制造业
      
      (3)创新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突变。离开了制造业的工艺实践,渐进性创新就失去了根基。而渐进性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高科技投入太多,而产出不确定,不能作为创新的主流。创新的主流应该是渐进性创新,因为这种创新有稳定的投入产出比,能带来持续的生产率的进步,因为具有可持续性。
      
      (4)先进制造业能创造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能创造稳定的生产率进步,是最好的社会进步的方式。我们应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而不是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
  •   研究是好研究,可翻译是烂翻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