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现代社会史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李卓  页数:372  
Tag标签:无  

前言

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许多历史经验值得正在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借鉴,这是我们研究世界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作为近邻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文化渊源的日本的近代化,无疑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参照点。日本近代以来的历史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既有辉煌的成功,也有悲惨的失败。其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近代化与社会的近代化没有同步进行,社会改革大大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曾经远远超过日本,近代以后却又落后于日本。正是这个曾经以中国为榜样的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最深重的灾难。虽然中国与日本在历史发展进程上的“分道扬镳”表现在近代,但两国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结构方面的差异实际上在封建社会后期就已表现出来。在公元645年大化改新后,日本人为改变本国的落后面貌,竭诚效仿隋唐时期中国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创造了奈良时代日本文化的繁荣。但是,从平安时代起,日本社会逐渐发生了变化,与它原来钟情的中国制度与文化渐渐拉开了距离,反而越来越接近欧洲社会,虽然与中国在文化上的联系仍在继续,但实际上却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日本与前资本主义的欧洲有着相近的社会结构,这使它比中国能够更顺利地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当两国同样面临西方殖民主义冲击的时候,日本能够较为从容地摆脱危机,直至最后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中国则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中,处在西方列强的蹂躏践踏之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中苦苦挣扎。今天我们在探讨中日两国近代化道路的时候,深刻认识两国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差异比仅仅认识其共同之处更为重要。

内容概要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不是近代化的金部内容,近代化的任务还包括社会的近代化。人在社会上是否受到尊重,是否能够行使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否拥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也是近代化的重要指标。战前日本社会的近代化未能与缝济的近代化褥步而行,是日本近代化的突出特征,也是导致近代日本整个国家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社会的近代化是经过战后改革才得以实现的。   本书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近现代日本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明治维新后和战后社会结构的变化的基础上,论述处于社会各个阶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意识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分别论述了近代以来的家庭、妇女、入口等社会史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李卓,辽宁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师从吴廷*、王家骅先生玫读历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日本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曾在日本立教大学、早稻田大学、武藏大学留学、研修。2000—2001年任日本文部科学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员教授。从事日本古代史、日本社会史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家族制度与日本的现代化》、《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日本家训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l00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近代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 一、近代的天皇与皇族    1.前近代天皇与皇室    2.明治维新与天皇形象重塑    3.近代皇室制度的变化    4.皇室财产 二、华族——近代的新贵族    1.华族制度的确立    2.公卿华族    3.诸侯华族    4.功勋华族    5.华族的特权 三、武士阶级的灭亡与士族的出路    1.兵农分离与士农工商    2.士族的成立    3.从士农工商到四民平等    4.武士经济基础的丧失    5.武士的转型第2章  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 一、封建家族制度在近代的延续    1.前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的遗产    2.“文明开化”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冲击    3.明治民法论争及其结局     4.近代家族形态的变化 二、家族制度与资本主义工业化    1.家督继承制与劳动力市场    2.家督继承制与企业的发展    3.家族制度与人才的成长 三、家族伦理的社会化应用——家宪与企业伦理    1.家宪——家训在近代的延续    2.从家宪看“家”伦理的社会化    3.社是、社训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四、家族国家观及其实践    1.家族国家观及其实质    2.家族国家观与军国主义教育    3.家族国家观在军队中的实践    4.家庭成为忠君爱国臣民的养成所 五、战后家族制度的改革    1.战后民主改革的艰巨任务    2.战后社会变化与家族法的民主化    3.战后日本家庭形态的变化第3章  近代以来日本的妇女问题 一、近代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    1.封建时代妇女地位由盛而衰的转变    2.启蒙思想家对儒家女性观的批判    3.近代民法对妇女的法律定位    4.职业女性的出现 二、近代日本女性观——良妻贤母论    1.前近代日本的女子教育    2.近代日本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3.良妻贤母主义——近代女子教育理念    4.“良妻贤母”的内涵    5.良妻贤母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三、战后日本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1.妇女地位的提高    2.获得参政议政权  ……第4章 近代劳资关系的演变第5章 近现代日本的户籍制度与人口问题附录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年表

章节摘录

插图:以有效进行管理的情况下,横须贺造船所开始借助潜在的亲方对生产集团进行管理。1882年,横须贺造船厂制订了《职工组合内则》,以七到十三人为单位建立“组”,各组设组长、伍长负责生产管理,组长、伍长从职工中选出,受技术人员的管理。芝浦制作所也“将十至三十名职工按工种分成一组,每组设一名组长,组长不仅直接管理职工的生产,而且也管理他们的生活”①。其他的重工业工厂也相继任命熟练工人中的亲方为生产组长或车间主任来管理基层生产组织。通过这种形式,企业经营者将亲方统率的生产集团作为正式的组织置于管理体制之内,从而强化了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三是工人培训体制的不完善。官营的重工业大企业在明治初期曾聘用外国技师和熟练工人培训传统手工业者,此后试图通过建立职工学校来自己培养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但因为当时基层技术人员短缺,所以这些职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大多成为技术人员。如横须贺造船所、长崎造船所都建立了技术培养学校,但招生人数有限。大部分重工业企业则没有能力建立职工学校来培训工人。政府虽也设立了实业补习学校和徒弟学校来培养熟练工人,让一些没有建立职工学校的企业选送优秀的工人入学学习,但这些实业补习学校数量极其有限,而且所教授的知识难以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不得不过多地依靠亲方来培训非熟练工人,甚至直接沿袭了传统的亲方徒弟制度。亲方制度本质上是前近代的雇佣模式,却被运用于近代企业雇佣制度当中,显示出近代雇佣体制的滞后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弊端也日渐明显。比如,亲方利用对工人的人身控制,随意克扣手下工人的工资,影响到工人的积极性。再比如,亲方培植自己的势力,排斥其他工人,加深了职工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统一管理和生产进度。如《职工事情》所载:“亲方及其徒弟们组成的团体常常压制其他职工。常有善良的职工因为感到愤愤不平而转到其他厂上班。拥有众多徒弟的亲方常将好工作分给自己的徒弟,并提高其工资。”②随着重工业领域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个人的手工熟练逐渐失去垄断意义,亲方已经难以有效地管理和培训工人。

编辑推荐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国际学界首次系统探讨明治以来日本现代化历程的专史系列研究丛书整体性、系统性、学术性特色鲜明展示了我国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近现代社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此书写的非常好,对日本近代以来的社会史有了一个清晰的描述,可惜的是对战后篇几乎没则么写,另外其内容涉及的够广些,写的更详实些就好了。
  •   以前买过同一系列的日本政治思想,比起那本,社会学更易懂些吧,适合研究日本社会的研究生或者是对日本社会感兴趣的人看。
  •   对于了解和研究日本有好处
  •   吴廷缪的学生,写的蛮好的
  •   写论文用 ~
  •   作为研究性书本来说很有可读性
  •   真心非常有用,写文章帮了大忙了...
  •   是一本了解研究日本的好书,但本书除前部分外,后部分更多的倾向于女性研究,可能跟作者的研究领域有关.
  •   喜欢社会史,很简洁很好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