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研究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作者:康华平  页数:335  字数:330000  

内容概要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分业体制下金融综合经营的主要载体,而其风险控制体现着复杂性:一是资本充足率存在重复计算,二是其复杂的内部结构产生大量关联交易并带来广泛的风险传递等。本书从金融控股公司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经营特性出发,在内部风险管理层面上研究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体系和防火墙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在外部风险监管层面上研究分析了国际监管模式、准入风险、资本充足风险与退出风险等问题,从而为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康华平,KangHuaPing,男,20世纪70年代前期出生于四川省,汉族。20世纪90年代中期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书籍目录

序言自序导论第一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其风险成因 第一节 国际金融运行模式变迁   一、国际金融分业体制的由来   二、国际金融分业体制的瓦解   三、金融混业经营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我国金融运行模式变迁  一、我国早期的混业经营体制  二、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确立  三、我国金融分业前提下的广泛合作 第三节 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一、混业经营的几种模式  二、我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第四节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  一、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过程  二、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银行控股公司  四、实业控股公司  五、政策性金融控股公司 第五节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成因  一、特殊的内部运营机制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  二、外部环境约束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第二章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一般理论  一、公司治理结构  二、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一、股权结构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二、董事会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三、高管人员薪酬激励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四、法律环境对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现状  一、国有股“一股独大”——股东风险加大  二、“内部人控制”严重——道德风险加大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操作风险加大  四、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传递性风险加大  五、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风险加大 第四节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公司治理策略  一、优化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  二、建立有序的内部治理结构,防范内部风险  三、营造良好的外部治理环境,降低外部风险  四、提高金融控股公司系统治理的整体性,加强内部管理  五、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整体治理链条,保持对下属公司的控制权 附录(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实务守则第三章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节 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一般性描述  一、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二、金融风险定量管理技术   三、VaR风险控制模型的特别考察  第二节 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组织架构   二、内控机制   三、风险管理流程   四、关于识别风险方法的特别分析   五、对构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管理系统的借鉴意义 第三节 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一、建立金融系统内部安全网   二、构筑分层次的预警系统   三、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   四、开发金融风险评测模型   五、建立反应灵敏、渠道畅通的预警信息系统 第四章 风险传递、“防火墙”与风险控制 第一节 风险传递的途径与基础   一、风险传递及其表现   二、风险传递的主要途径及运行机制   三、风险传递的基础——内部交易   四、利益冲突风险与传递   五、风险传递的成因  第二节 风险传递的有效控制:“防火墙”设计  一、风险传递控制的理论支持——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二、国际上“防火墙”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第三节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对我国“防火墙”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 第五章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外部监管的模式 第一节 金融业大融合背景下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理念与模式演变   二、统一监管模式与分业监管模式的比较   三、功能型监管与机构型监管的比较  第二节 美国模式   一、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二、美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外部监管  第三节 德国模式   一、德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背景与特点   二、德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外部监管  第四节 英国模式   一、英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二、英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外部监管  第五节 日本模式   一、日本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背景与现状   二、日本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外部监管  第六节 外部风险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一、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二、建立以资本充足状况为重点的风险预警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监管法律法规  附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二支柱监管当局监督检查实施指引第六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风险与控制 第一节 金融约束、特许权价值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风险  第二节 民营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风险及其控制   一、民营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   二、民营金融控股公司准入风险的理论根源   三、民营金融控股公司准入风险的具体表现   四、民营金融控股公司准入风险的控制  第三节 外资金融控股公司的准入风险及其控制   一、外资金融控股公司准入风险的表现形式   二、有关国家对外资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的限制   三、控制我国外资金融控股公司准入风险的策略 第七章 资本充足率风险及其控制 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风险的产生途径   一、资本金重复计算   二、母公司将债务或下游利润转成股权所造成的杠杆效应问题  三、金融控股公司内不受监管的公司的资本充足率问题   四、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不同行业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一  第二节 资本充足率风险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危害   一、直接动摇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二、直接危害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   三、将恶化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风险的控制   一、最低资本要求:在并表基础上别除重复计算的资本充足率   二、监督检查: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的国际监管标准   三、市场纪律:金融控股公司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 第八章 金融控股公司的退出风险与控制 第一节 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市场退出风险   一、银行子公司的退出风险   二、证券公司的退出风险   三、信托投资公司的退出风险   四、保险公司的退出风险  第二节 法人有限责任、子公司市场退出及退出的道德风险   一、“法人有限责任”制度适用于金融控股公司吗?  二、政府担保与在退出上的道德风险   三、退出的道德风险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对金融控股公司退出的道德风险加以控制的理论解释   一、企业主体学说   二、工具学说   三、市场自律假设   四、公众信用背弃责任  第四节 控制金融控股公司退出的道德风险的实践   一、加重母公司的有限责任   二、设立资本救助的法规   三、提高盈余公积金   四、对子公司实行横向合并 附录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加强银行的公司治理》征求意见稿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有明确的揭示,如果对金融控股公司感兴趣具体公司的分析,值得借鉴。但对国内的太少。流于表面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