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政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纪硕鸣 周东华  页数:2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总结了新中国辉煌60年三大新政成果,反思了历次改革积累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难题和挑战;书中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了第二次改革,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未来三十年征程的系列改革着力点。  该书作者之一纪硕鸣,为《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常任辩手,以社会学的视野从事社会研究,擅长深度报导。曾获香港最杰出同志议题报导奖;连续五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新闻报导奖。2006年1月的《广角镜》杂志刊出纪硕鸣和周东华合写的《中国跨入第三时代》长篇文章,随后在凤凰卫视的《新闻今日谈》节目作了阐述。该文由于观点清新独特,有深度,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新政》是在《中国跨入第三时代》基础上全面充实深度整理而成。  该书将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历史转折,以时代特征划分为革命立国、改革建国、和谐富国等三个时代的三大新政谋略,以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为出发点,进而梳理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征,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展的三个时代的论述,重点阐述了“第三时代”的形成、特点,及未来的走向。书中认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次被动和应景式的策略性选择,而是自共和国建立以来发生的又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和大跨越,其意义与曾经已出现过的1949年、1978年的两次转折有着同等的社会内涵,“和谐社会”正在开启着一个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征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政》提出了中国进入第二次改革时代的思考。虽然都是改革,但改革的理论、内容、思考都与上一时代不同。中共第四代领导核心执政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社会变化,提出了中国再改革的理论思考,而这些理论建树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书中概括了支撑新政的改革发展理论的十大变化,揭示了中国新政的时代特征,对了解中国时政极具参考意义。  作者在书中并不回避这个时代难题及实现新政目标道路上的挑战。“开启崭新的‘和谐富国战略’的历程,需要突破历史积累的难题,在承接上一个战略时代留下的巨额财富的同时,更需要面对‘财富’背后曾经被‘掩盖’的问题。”作者在书中提出新一轮改革需要破解的十大困境及解决思路,包括:模式转化,真正跨越“改革传统”;利益多元,建立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力;上下博弈,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关系;腐败现象严重,建立有效的制约模式;公共服务,实现政府角色转换;民主法治,在党的执政中达到和谐统一;社会公平,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社会循环,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经济发展,实现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有机结合。  作者在最后提出,虽然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艰辛坎坷,一系列的大事件也凸显了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制度和价值的难题,但是中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一科学社会价值观,建立核心价值观体系,给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缺失的中国是一个最好的补充。

作者简介

纪硕鸣,1954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任大学教师,后下海经商。现定居香港,为《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以社会学的视野从事社会研究,擅长深度报道。曾获香港最杰出同志议题报道奖;连续五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新闻报道奖。2009年荣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年度最佳记者大奖。著有《智慧的身影》、《马英九走出崎岖路》等。
周东华,1955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中国证监会首批证券分析师。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证券分析与财经评论,曾为十余家报纸与刊物进行专题评论。著有百万字的评论文章,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转换》一文曾获第三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二等奖。合作著有《哲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人及其世界》等。

书籍目录

序导言 三大战略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由来 一、革命立国战略 二、改革建国战略 三、和谐富国战略第一章 自上而下的时代转折 一、探索回归宪法之路 二、改革进入拐点遭拷问 三、中国“新发展观”初露端倪第二章 中国往哪里去 一、人均千美元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沉重的“新三座大山” 三、非公企业的尴尬 四、胡锦涛为改革争论划句号第三章 和谐社会的目标确定 一、省部级培训班拉开和谐社会序幕 二、和平、和解最终为和谐 三、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第四章 全面反腐巩固执政地位 一、新时代党的建设重点转移 二、反腐重塑共产党形象 三、和谐社会从反腐开始 四、政治体制改革从加强“舆论监督”开始第五章 中国发展理论的新框架 一、“革命党”须向“执政党”转变 二、中国发展理论应与时俱进 三、四位一体的新发展观念与思路 四、“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五、“北京共识”到“全球共识” 六、告别“先富”走向“共富”第六章 中国式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一、坚冰突破,转型中的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与科学发展 三、改革开放成果有能力应对危机第七章 新时代面临的十大问题 一、模式转化,能否真正跨越“改革传统” 二、利益多元,能否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力 三、上下博弈,能否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关系 四、腐败泛滥,能否找到有效的制约模式 五、增长模式,能否找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的模式 六、公共服务,能否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七、民主法治,能否在党的执政中达到和谐统一 八、社会公平,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 九、社会循环,能否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 十、经济发展,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如何有机结合第八章 寻找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一、历史的遗憾: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百年缺失 二、重拾人文价值的思考 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编辑推荐

第三视野中的“胡温新政”,破解中国改革发展十大陷阱,揭示高层内幕,诠释政策背景。 改革进入拐点遭拷问,我们面临沉重的“新三座大山”,“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革命党”须向“执政党”转变,人均千美元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告别“先富”走向“其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新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读了《中国新政——第三视野的“胡温新政”》一书,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了解到历届中国领导人执政的策略的不同。特别是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同。从而了解到“发展”社会主义的艰苦性与复杂性。
    当前是进入十二五的交替阶段,为了使头脑保持清醒,读此书,可以明白中央怎样抓经济发展,控制通胀,服务民生,反腐防腐,民主法治,社会公平等等问题。
    读此书,可以帮助人们梳理众多的社会问题,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寻找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等等。
  •   整本书写的还算客观公正,对中国的社会问题针砭时弊而且能积极反思。长期的观察能够让人从胡温一项项政策的背后看到二人的执政特点,看到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向和高层抉择。但是部分地方处理较为模糊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甚至有些不能理解。
  •   偶孤陋寡闻了,看了这本书长见识,原来这些政策就叫胡温新政
  •   当我简单浏览了这本书后,立刻送给了一位准备参加公考的领导。这本书,对中国政治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政策的理解和对政策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判断。
  •   最近几次买的书都不错,书是正版,而且发货速度快,很是满意!
  •   如何转型,需要了解高层的意图
  •   整体而言,进行梳理和汇总,值得一看,有助于理解国家的相关情况。
  •   读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各项政策出台的本意,以及未来的各项政策的方向!
  •   很不错,当地不能买的,**当一定能买到
  •   送给父亲的礼物
  •   作为学术界解读胡温新政的政论性作品,
    作者的观点几乎完全站在官方立场。
    关心中国时事政治的读者可以读一下此书,
    了解政府最正统的官方口径,
    不过花钱买此书就没多大必要了,
    因为在当下的中国,
    有很多机会阅读此类作品是不需要花钱的。
  •   原来以为会对新政会有所针匾
    却失望的发觉只是一本教条书
  •   很平淡,很一般,没揭示出什么来,和报纸上的内容没什么两样。
  •   官味浓重
  •   官方写的,和香港出版的胡温残局差距太大
  •   理论性太强,内容空洞。
  •     蒯辙元:《中国新政》新见叠出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一、《中国新政》难得一见的好书
      
        最近,读了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中国新政》(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虽然书名为《中国新政》,全书论述的是胡温新政。总观全书立论明确,论证精当,分析全面,资料翔实,说理透彻,结论可信。本书是香港《亚洲周刊》资深特派记者纪硕鸣和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周东华的合著力作。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该书既无港台哗众取宠腔调,也无大陆正统官腔官调;既无香港有关大陆政经书籍常见的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似是而非的花边爆料,也无大陆传统的辩护与正经说教。这是一部客观、理性、科学地分析和解读胡温新政的政论性专著。作者围绕对胡温新政这一中心议题的阐述,以新中国历史为经,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人的新政为纬,编织中国新政,重点着墨,全面论述了胡温新政的经济、政治、社会的战略、方针、政策和政绩,及其所面临或将面临的问题、困难、弊端和挑战,并涉及胡温新政及后胡温时代中国新政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二、中国新政三大战略阶段划分颇有见地
      
        《中国新政》从战略、理论、问题与实践几个层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解读和论述胡温新政。显然,胡温新政在战略上的转型、理论上的突破、问题上的破解和实践上的成就,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发展特征的。本书开篇便从“三大战略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由来”说起,把“中国新政”发展划分为三大战略阶段,即毛泽东“革命立国战略”阶段,邓小平“改革建国战略”阶段,胡锦涛“和谐富国战略”阶段。如此对中国新政历史的战略发展阶段划分,是别出心裁,颇有见地的。“依循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可划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呈现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战略思考:一方面表现出十分稳定的社会政治格局,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出现过多次思想观念与路径选择的转型与变革。三个历史阶段分别面对着各自的社会矛盾,面临着各自必须回答与解决的时代难题,必定以选择不同的战略及政策取向和发展路径为时代或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以武装革命理论与革命战略运用,领导中共和中国人民,从农村包围城市发展到全国解放战争,取得了破天荒的的历史性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政治挂帅、政治运动为中心的中国新政建设。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看,舍此革命斗争为纲的战略,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五年解放战争残酷创伤,疮痍满目、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新中国当初是无法巩固和复苏的。但长此的结果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大爆发,致使新中国遭受了空前的历史浩劫和民族灾难,经济濒于崩溃。这或许正是新中国第一阶段“革命立国战略”新政的必然、毛泽东时代的必然。
      
        邓小平力挽狂澜于既倒,拨乱反正,以改革开放理论与经济战略的运用,带领中共和中国人民从农村到城市,掀起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变革热潮,开始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即“经济特区”先富起来。“毋庸置疑,这一系列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新特征,较中国第一阶段战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甚至根本性的改变”。其实,邓小平时代“改革建国战略”,准确地说应是改革开放兴国战略,及其空前的伟大成就,不仅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对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及其发展而言,都具有划时代的新特征和里程碑意义。当然,受制于当时阶段的局限性,直至江泽民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两极分化、三大差距、三农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或许正是新中国第二阶段“改革建国战略”新政的必然,邓小平时代及江泽民时代的必然。
      
        胡锦涛继承了中国新政第二阶段大战略的遗产,再次思想大解放、理论大创新、改革开放大深化,推行“和谐富国战略”新政,即人们常说的胡温新政,展开了中国新政第三大战略阶段的和平崛起、和谐发展的新历史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如今的中国已崛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即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世界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行列。
      
        三、《中国新政》的精彩之处和亮点比比皆是
      
        本书以八章篇幅着重讨论了胡温新政的八个重要方面的议题:一、自上而下的时代转折;二、中国往哪里去;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四、全面反腐巩固执政地位;五、中国发展理论的新框架;六、中国式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七、新时代面临的十大问题;八、寻找新的社会价值体系。本书作者以其坚实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功力,独到的历史远见、战略眼光,朴素无华、平实深邃的笔触,巧妙高超的谋篇布局,有理有据的旁征博引,对上述八个方面凸显胡温新政的理论创新与突破、战略规划与部署、大政方针与政策、实践成就与经验、问题的已解与待解等,都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现状与未来的视角,及其相互联系的全局视野,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一系列的重要见解,既符合胡温新政的实际,也有助于展望胡温新政及其后的发展趋势。全书在这方面的精彩之处和亮点可谓比比皆是。限于篇幅,仅列举一二,以飨读者。
      
        (一)胡温新政战略性的三大问题
      
        本书作者对中国新政第三大战略阶段即胡温 “和谐富国战略” 新政,所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当前与未来的方方面面的重大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归结为战略性的三大问题:“经济安全问题”“比例失衡问题”“社会民生问题”。可以说,这三大战略性问题仍然是当前胡温新政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而且需要逐渐化解的问题。这三大战略性问题在短时期内也不可能有效解决,更不可能完全解决,还将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仍将是后胡温新政及后胡温新政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于“经济安全问题”,作者列举了“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技术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以及资源安全等等”问题。从战略上讲,中国经济安全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来解决。中国经济安全问题是中国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它暴露出“中国固有的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支撑长期稳定的发展”。为确保中国经济安全并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改革之路必须通过再度‘转型’,开辟一条更为科学与和谐并能够保持长期平稳发展的道路”。
      
        关于“比例失衡问题”,作者从宏观层面指出“一是投资与消费需求失衡”问题,“二是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从中观层面看,“其一是城乡发展失衡”问题,“其二是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从微观层面看,“无论从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分配制度、民生环境等等方面都存在大量不公与社会‘失衡’现象。”总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伴随着严重而“全面的失衡——经济比例失衡、分配失衡、城乡失衡、产业失衡、结构失衡、生态失衡等等”。可以说,这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准确概括。
      
        关于“社会民生问题”,作者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概括,一是“两极分化”问题,二是“民生安全”问题,三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可以说,长期以来,阶层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群体事件频现,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多由‘民生问题’引起”。至今,社会民生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胡温新政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还将陆续出台一系列社会民生政策,予以逐步解决。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不仅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也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转制问题的解决。
      
        (二)新时代中国领导人面临的十大问题
      
        本书中重大亮点之一是,用专章分析论述了胡温新政及后胡温时代中国领导人所面临的十大时代课题,即十大问题:
      1、“模式转化,能否真正跨越‘改革传统’”?
      2、“利益多元,能否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力”?
      3、“上下博弈,能否找到制度性利益平衡关系”?
      4、“腐败泛滥,能否找到有效的制约模式”?
      5、“增长模式,能否找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的模式”?
      6、“公共服务,能否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7、“民主法治,能否在党的执政中达到和谐统一”?
      8、“社会公平,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平博弈机制”?
      9、“社会循环,能否在平稳发展中完善‘自我纠偏机制’”?
      10、“经济发展,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如何有机结合”?
      
        这十大问题的概括和提出,深深触及到“新时代中国领导人”面临的历史的、现实的、长远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十大问题既是第一二两大战略阶段遗留下的历史问题,也是在第三大战略阶段因其严重滞后于经济快速增长而累积发酵的严峻问题。说它们严峻,是因为这十大问题是中国新时代也是胡锦涛常强调的新历史时期,在经济、社会、政治、民主、法制进一步发展途中,尤其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途中的拦路虎,或者说是制约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瓶颈,也可以说是“开启崭新的‘和谐富国战略’历程”的时代难题。这一时代难题破解不了,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就无法推进和实施;反之,甚至可能出现执政党的执政危机,民族现代发展的危机。其实,这也正是胡温新政念念不忘的忧患意识之所指。
      
        本书提出的这十大问题,可以说切中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要害,破除这些相互关联,甚至互为因果关系的要害问题,正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希望所在,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这十大问题的破解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这也正是本书及其出版、传播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其贡献所在。
      
        本书不仅提出“中国新时代面临的十大问题”,而且做了破解难题的分析与探索。需要强调的是,本书高屋建瓴地提出“寻找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即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破解这十大难题。“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最核心的难题不是外部制约,而是国人在改革开放中‘利益’的尽情释放与追逐使得心灵漂浮不定,价值更无有定所。当金融危机袭来时,有人疾呼: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与此同时,更有智者警示:中国文化到了认祖归宗的时刻!因此,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汇融合点,以形成新时代——以‘和谐’为特征的第三战略时代的和谐价值体系,便成为未来中国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任务和前提。填补经济发展后的精神空白,建立财富不断增长中的文化价值成为第三战略的重要任务。”这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四、《中国新政》还可更加完善
      
        笔者读完《中国新政》最后一章“寻找新的社会价值体系”时,掩卷回味长思,感到本书作者言犹未尽,意犹未尽。如果本书能辟专章来论述胡温新政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特征,理论突破与贡献,实践创新与成就,集中论析胡锦涛提出和胡温新政实践的科学发展观、和平发展观、公平正义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平等和谐理念(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世界构想)、三和原则(国内和谐、两岸和解、国际和平)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或许更能集中展现胡温新政的特质、创新、成就与贡献。如此本书则可更加完善。
      
        说到这里,笔者还想特别强调的是,对胡温新政今后的发展及后胡温时代的中国新政而言,还应提出和强调把中国新政的战略重点,逐步从“和谐富国战略”转向富民强国战略。这应是新时代中国新政纲领性的大战略方针、大战略目标和大战略任务。这是破解上述三大战略性问题和十大时代难题,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道。
  •     书刚收到,稍微翻阅了一些页面,一个粗浅的感觉:
      
      纪氏近期文章,似与《亚洲周刊》的基本立场同步,虽仍有尖锐之处,但主调已转为中共辩护为主。
      
      另,近一年以来,所谓“新政”的真实推进,也已经在诸多领域有所彰显——例“国进民退”之表象与内涵。
      
      所以,一言以蔽之:新政虽新,其政不金。是也。
      
      不过,著者的梳理,对于发现脉络,还是很有帮助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