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起家智典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作者:上官一线  页数:248  字数:232000  

内容概要

在本书为你准备的望远镜里,你将认识的是“第三个曹操”,一个真实有据、有血有肉的,在大变局时代白手起家的谋略大赢家。    本书由十二个有机连贯的“起家步骤”一气呵成,新奇神秘而又步步连环。从曹操的“坚韧+内勇”的完美型性格一直到用人、驭人、算计、权谋等超长能力,完整地讨论了曹操白手起家成功所依靠的种种素质。读者可以从本书的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千年智慧随时从书中呼啸而过:时机不成熟时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弱时退让,后发制人;最艰难时坚持最后五分钟;学做不死鸟,积极进取,再赢一次;“吾任天下之智力,以利驭之”;用人要会念紧箍咒;拉一方,打一方;赤壁大败后连续三次大笑,与刘备的动不动就“哭”形成鲜明对照;以及他那一套“装蒜”的功夫,不得不叫人拍案叫绝。    本书每一小节后的“起家智典”,字数不多,却句句经典。穿越千年的英雄智慧,结合现代观念,把起家创业过程中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几乎涉及起家创业的方方面面。直白的语言,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式的态度,一步步把你领向成功的顶峰。    无论你现在是一个苦苦追求事业机会的自由职业者,还是在迈向成功人生的道路上,或者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成功大厦,都会从中受益。    我们不敢有过多的奢望,只相信本书可以让你的生活和事业有一个全新的开始,在社会财富分配和权利争取过程中重新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所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坚忍:能屈能伸方显英雄本色  《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得益于屈伸自如的龙蛇之道。曹操创业之初,无权无势,处处受人拮难。而他采用弱时退让,后发制人的策略,终于战胜一个个比他早发家的对手,成为一方霸主。  1.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   2.设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3.以屈求伸,厚积薄发   4.把握好进退尺度   5.不如人时且放手   6.心头刮肉也要忍   7.坚持最后五分种   8.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第二章 内勇:敢想敢干才能闯出大局面    古人云:“处世有疑,非智也;徘徊不决,非勇也。”也就是说,人立于世间,既要外刚,又要内勇。曹操之所以成就大业,全在于他敢想敢干,放得开手脚。朱德元帅说:“敢战者成功,不战者不成功。”是对曹操人生的真实写照。  1.年少机智,背叛传统   2.初入仕途,锋芒渐露   3.想好就做,无怨无悔   4.先安身,后立命   5.学做“不死鸟”   6.积极进取,不做土皇帝 第三章 自强:与人较量要靠真功夫    俗话讲:人能自强,才能真强。人生是战场,花拳绣腿,终究经不起长久的考验。所以,人生之初,创业之始,须有一腔闯天下的热血,又要增强本领,苦练基本功;然后敛翼待时,厚积薄发。曹操兵法娴熟,智慧过人,一招一式无不显其枭雄本色。  1.靠人不如靠己   2.人能自强,方能真强   3.不信天命,只重人事   4.凡事从我做起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6.临危不惊,遇事不惧   7.勤学不辍 第四章 善借他力:机遇是成功的开始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谋事在人”,就是善审时势;所谓“成事在天”,就是善抓机遇。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全在于其对时势、机遇的把握。无机会时顺应大局,依势而为;有机会时迅速出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曹操首先借社会战乱,“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巧借时势,发展武装,走上个人发展的道路。曹操一番借时做事的手段值得今人借鉴。  1.机会在手,计谋在心   2.假借的功夫   3.审时度势,不误战机   4.迅速反应,立即行动   5.扯一杆大旗   6. 做事不能留尾巴   7. 要与狼共舞,你就必须成为狼 第五章 识人:找人辅佐,网结天下第六章 驭人:要练就一套高超的驭人术第七章 规取大势:除了眼光,还要有超前意识第八章 算计:算计对手而不让对手算计第九章 权谋:官场是门大学问第十章 造势:影响大,局面才能做大第十一章 外交:成为善于整合各方利益的高手第十二章 立挺:绝处逢生,永不言败

章节摘录

  1.不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  过早将自己的底牌亮出去,或在不足以制胜的情况下出手,往往会在较量中失败。羽翼未丰满时,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处于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当曹操清除了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已完全具备了取代汉室登基的条件,按说应是篡汉室的时候了。可曹操直到临终之时,并没有戴上皇冠,忠臣情结吗?显然不是,形势使然,体现了曹操的过人之处。  曹操集权却又不做皇帝,反映了他的清醒、明智与沉稳。我们看,随着献帝傀儡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曹操代汉的意图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这招致了政敌的不断攻击。如周瑜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刘备说他“有无君之心”、“欲盗神器”。如果听之任之而不加辩解,曹操不仅可能丧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还可能成为四方诸侯“清君侧”的对象;内部的拥汉派势力也会起来反对自己。赤壁之战后,开始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孙、刘虎视眈眈,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将又怀有二心,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在这种情况下,内外政敌加紧了对曹操的攻击,说他有“不逊之志”,企图动摇他的政治基础,有的甚至要求他交出兵权,以削弱他的实力。为了反击政敌,安抚内部拥汉派势力,继续保持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曹操只得将自己的代汉意图进一步隐藏起来,而特别强调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曹操为表明他忠于汉室的心志,下了那道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长长的令文共分为4个部分。开头曹操从自己20岁被举为孝廉写起,说他当时的最高愿望只是做征西将军并能封侯,死后在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几个字。旨在表明自己从年轻时起就志望有限,而且只想匡时济世,为国立功,并没什么个人野心。第二部分曹操回顾了他举义兵,讨董卓以来的经历,说自己在起兵之初志望仍是有限的,后来实力有所增强,又成为遏制袁术称帝的力量,同时为国家、为大义而甘冒艰危消灭了袁绍、刘表,从而平定了天下。如今身为丞相,位极人臣,已超过了原有的志望。旨在表明自己不会再有什么野心了。并且他还加上了一句:“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意思是自己为阻止别人称帝称王而戎马一生,自己又怎会去称帝王呢?令文的第三部分是核心,正面表明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在这部分中,曹操不厌其烦地列举了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乐毅、蒙恬及西周初年辅政的周公旦等人在手握重兵,势力广大的情况下仍臣服于弱主,为后人称道的故事。  说明自己一来世受汉恩,已经超过三世,二来汉无负于己,所以自己对汉室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令文的最后一部分曹操针对政敌对他的攻击,斩钉截铁地表示:他不能放弃兵权,回到他的封地武平侯国去,这既是出于对自身及子孙安全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但封地他可以退让,所封四县交出三县,食户三万减去_-Zi,以减少别人对他的诽谤。  曹操的这篇令文,洋洋洒洒数千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之地。曹操写这篇令文时,感情充沛,笔力千钧,不少地方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比如他说自己早年的志望不大,他说如果国家没有他,将“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说的不能交出兵权的原因等都是可信的。但他反复强调自己忠于汉室,并无“不逊之志”这就很难使人相信了。  曹操一代枭雄,又何尝没有帝王之心。只是“秦失其鹿”不做,“先得者为王”却还时机未到,只会成为众矢之的。这只是曹操巧智深藏的一个步骤而已。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曹操被策封为魏王,加九锡。这时,关于曹操有“不逊之志”的议论又风行起来,曹操于是又写了诗作《短歌行》。诗中赞美了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等历史人物,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自己虽然被封为魏公,加九锡,地位显赫,但仍要谨守臣节,遵奉汉室,决不会做出危害汉室的事情来。这篇诗作的用意同《让县自明本志令》完全一样。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识曹操,学谋略:巧借时势、善抓机遇,小事不松懈、大事不糊涂,以术辅势,奥妙无穷。  学曹操,用谋略:屈身自如、以势处事,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谋略权变,就在掌中。  历史是人在生活中留下的一系列符号和痕迹,是生命的表现。透过生命的表现,借助神奇的时间望远境,跨越时空和前人交谈,汲取生命的智慧,古为今用,建立自己的成功大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曹操起家智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世事,让我们可以在书中去寻找答案!从中可以获得到启迪,需要踏下心来静静去读!
  •   感觉思维比较跳跃,可能自己脑子比较木,跟不上作者的思绪。
    不够看看标题,就能了解大概意思了。
    还是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