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作者:董桥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事》是香港散文大家董桥的最新作品,收入文章全是他近两三年来的新作。书中讲的都是他在古董文玩集藏中经历的故事,底子是沉郁的中国历史文化,穿插的是一段段或隐或现或远或近的情感。每个故事配一幅他收藏的古董彩图,故事因此多了几分颜色的铺陈。

作者简介

  董桥,一九四二年生,福建省晋江县人。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台湾台南省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一九七五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做研究。一九七○年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编译美国出版之各科书籍。一九七三年在伦敦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从事新闻广播及时事评论,并编制英国文学、文化和科技史节目。一九七九年返香港任职美国国际交流总署,翌年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一九八七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组主任,半年后转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一九八八年任香港《明报》总编辑至九五年夏季退休。现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文学散文多年,在港台两地出版之文集计有《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辩证法的黄昏》、《另外一种心情》、《双城杂笔》及翻译书籍多种。北京、杭州、广东、四川各出文选数种。

书籍目录

楔子翠玉簪词人丛碧染心春在堂吉庆栈包浆拜月角雕读梅如石公子遐庵藏竹砚边絮语西崖在英伦浅水湾旧事馨庵心影霜叶春申徐家旧闻瓜蒂庵手札小记永远的潘慧素老段的貔貅章可画海棠我爱沈从文的字连年有鱼初八琐记雪堂行楷文君香筒写字的故事黑痕雪斋贝子的集锦扇杏庐先生盒子里的岁月剔红情事牡丹有妖万历二十五年徐悲鸿画喜鹊“When Tillage Begins...”秋明墨影静园鹭江荔影风雨楼头梅宝的嫁期访旧随想南洋梦忆董糖的滋味张大千壬辰《归牧图》附图目录陆小曼一九四三年《晚渚轻烟》张伯驹《黑梅图》周汉生竹雕《夏闺》俞平伯《重圆花烛歌》俞平伯《重圆花烛歌》(局部)良渚文化玉环两款周颢书法紫檀笔筒谢之光《拜月图》……

章节摘录

  小时候我在舅父书楼里翻看过好几迭老上海的《点石斋画报》,老报纸《申报》出版的十日刊,连史纸石印,图画很多,书法好看,偶然遇见杜就田写的八分字尤其心喜不已。先父一手何绍基行楷口碑久远,隶书他倒是格外推崇民初在上海商务当编辑的这位杜先生了,刻意临摹,几可乱真。我今年暮春托人在上海找得一幅杜先生的八分书,一九四八年临〈张君表颂〉的立轴,连夜相对,旧梦依依,满心是人琴之恸。    老画报里的人物画看多了,读初中那几年我和我的同学一起收集了许多单张月份牌彩印画片,《三国》、《水浒》、《红楼》、《西厢》故事彩图当然好,说部里一些大英雄的画片我们更抢着要。观音庙街角开明书店的老板有一回从香港搜罗十几张仕女画片转手全让给我,害我高兴得好几夜睡不着觉。老板嘱咐我要留意周慕桥的画,说他是人物画巨擘,作品甚是畅旺。再下来是徐咏青了,他说改天一定替我弄几款。教国文的锺老师听说我们时兴玩月份牌画片,也从箱子里翻出几张郑曼陀泛黄的仕女分送给我们。    我这一代人从小消受严厉刻板的管教,死背古籍,死读诗词,死练书法,死做文章,基本功虚弱大人绝不姑息,取巧偷懒的勾当简直死罪。“郑曼陀的工笔画有规有矩,比猴子打翻酱缸的抽象画艰深万倍,”钟老师说,“读书做人亦当如此,法度岂可荒废!”我到老瞧不惯抽象艺术自是年少灌输的偏见。郑曼陀确是高手,他跟周慕桥学艺,常用炭精粉擦出图像明暗,再靠水彩淡淡渲染,美女立时活了,肌肤几乎吹弹得破,难怪老师晕了!    初中毕业那年,我的画片已经装满五个纸皮盒,分类集藏:钱慧安杭英还有周慕桥郑曼陀归为上选之品;谢之光是我的偶像,从来专匣珍存。他的仕女图先是走费丹旭之路,工秀纤丽,撩人情思;背景敷设的花树亭台和香闺绣榻更是八窗玲珑,与五官的勾线一样融入篆意!开明书店老板说谢之光其实是周慕桥的学生,都受老画师吴友如启蒙,先后在南洋和英美烟草公司任职,画了大量月份牌和广告画养家。他的国画倒是在张聿光的上海美专苦练出来的,八大山人、石涛、任伯年、齐白石他都观摩,晚年独创大写意,筷子破布调羹都成画具,还拿毛笔蘸取墙角积灰入画,效果奇妙!    那段画片恋情匆匆消散,十七八岁从南洋回台湾升学我一张也没带走,读完书母亲来信说:“蕃邦潮热,画片早已霉烂,似宜快快丢弃才好!”我书房里现在挂的那张杭英原版化妆品月份牌倒是年前坊间看到买回来的,加上箱子里那几幅谢之光的工笔真迹,无非为我青涩的旧梦寻回了一点念想:明月前身终于化作流水今日的粼粼倒影了。    香港一位认识谢之光的前辈曾经对我说,谢之光笔下美女跟上海堂子名妓芳慧珍很像,上世纪30年代他果然跟元配离婚迎娶芳慧珍,一子一女跟继母相处得很好:“‘文革’时期家里穷,谢先生买不起蛋糕买大饼充饥,走到静安公园草地上翻跟斗打太极开心半天!”    今年年初,我的朋友在内地替我买到一幅《拜月图》,裱褙古旧,画意古旧,该是谢之光1949年之前的旧作:我偏爱那样古旧的光华。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月色不再,故事依旧(三皮)  夜雨终朝,把整个四月都落成泽国,月亮是别想看到了,逢此时,来看董桥的《故事》是最好不过的。把CD放李丽芬,听那支《爱不释手》,有意无意,竟和董先生的文章,文章里说到别人的字、画、珍玩遥相契合,一似徽墨邂逅湖宣,那样到位,熨帖,渲染出另外一片曼妙天地。    十数年间,身与时俱老,便是董桥,春秋也染斑了双鬓,字行愈法少了烟火气,渐渐疏远了人群,起舞弄清影,更加的凄冷,更加的孤绝。以前倒不是这样的,以前的董桥,还有“桥”的味道,是修来为人走,写来欲人读。那时候他还贪恋头上的月色,徒步过桥,仰首望天,是星也凄淡,月也朦胧。    那大概是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直把香港的风月,台南的软翠,英伦的秋雨写成了慨叹,写成了伤悲。那个时候的董桥“瓷器”得很,又精致、又脆弱,是看看可以,却不敢太近,生怕一个不慎就碰碎了那一场绮梦。    我是那时候读到董桥,也是一个雨季,但,是夏天,窗外植物葳蕤,蛙声断续,临黄昏。开了桌上小灯去照那两本三联版的小册子(《乡愁的理念》,《这一代的事》)其中一个,总是拿起这本想起那本,拿起那本想起这本,恨其太短,太有限,担心全读完了,再无处觅缠绵的旧情。    晃过去十年,那样的担心不复存在了,董先生的文章早不再是稀罕物件,想看到处看得到。调子依稀,全是那样的空明,细腻。我呢,倒是忽然怕了那空明和细腻,那固然是他的特色所在,却也正是他的缺陷:太小、太轻,太瓷了。    五年前这个人出了自选集,不过三本而已,是为《旧情解构》、《品味历程》与《从前》,我最喜欢的只是那本《从前》,这个题目实在可以囊括其所有创作,是旧的、泛黄的、过去了的,恰恰是那过去了的叫他低迷。    再过去五年,到而今的《故事》,董先生干脆不去低迷从前了,他开始选择从他所有或所喜的物件下手,来畅谈过往,点评人物。这个路子,更早的时候台湾三毛用过,她写了《我的宝贝》,这样的叙说总免不了自恋的倾向,好比开了闺房供人随意参观,看久了,便能够明白他或者是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或者是她)也是私心里极愿意你知道他(或者是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的。    而物件总不是死的,共生其上的总有许多旧事、从前,是抛开了附庸便不复存在的,这时候的回忆是貌似不低迷而实质更颓废了。    你看他的锲子中说:“那样的故事仿佛民国初年微微褪了色的绢本团扇,我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还沾得到淡淡一缕幽香,惘然中不无几分忭然。”这样的说词几乎贯串了整本图书,是且喜且忧的“忭然”。这样的说词也早已是一锤定音,说的还是这样一个不是遗老实质遗老对旧时代的留恋。    把全书通览,写的无非还是“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是他惯常写到诸如此类的这些“古意”。    里头则照例有故事在,是得到的经历、失去的遗憾,是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认同等等。而董先生所欲写到的“故事”其实并不精彩,也无什么“故事”诱人“忭然”。落实来说他的故事不过是他的一些故去了的事情,还是“从前”!    要来说他的好,依旧还是文字,追慕明人的冲淡,是追慕,是仿佛,距离却还遥远。有明一朝,是大厦将倾,人心恍惚遂借酒买醉,是灵魂的流露。恭逢盛世,董先生的哀叹则不免显出做作的嘴脸了。    那《故事》的好,实在只是那些字、画,珍玩,也不是全部,爱好所限,口味各异,台静农的梅我便看不出好来,倒是梅花图上的题字,让人流连。再就是沈从文的长条章草,当真是笔笔透纸,纵是印刷品,竟都看出力气和其性情深处的韧劲。    董桥判沈从文,判的是:情致那样闲淡,难怪沈先生真是连写字都不屑“向世味上浓一番“了。那个“闲淡”,委实用得再准确不过。    赏古知人在于“解”,一本《故事》解人无算,俱都是董先生所喜所爱之物之人,许多的情事他是当作自己在写了,虽还是依旧那种静默似月的调子,却也因附着于物,显出了别样光芒。譬如说陆小曼,倒连带说出了神似陆的翠大姐,说出了她鬓角上那几缕白发,凄清如雪后的一剪梅。他便是这样由此及彼,层层敷衍一出一出只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和既往浓得化不开的精致不同,《故事》里的董桥文字开始平白如话起来,他的文字不再那样张扬,那样甜腻,那样繁复,水分超过了香精。这样的董桥不再是从前的董桥了,虽然瑕疵依旧闪现,却到底有了生气,淡薄了月色,加添了力道。成了《风雨楼头》的《访旧随想》,成了《董糖的滋味》。    前有海外苏柳的鼓吹、海内陈子善的呐喊,都说“你一定要读董桥”,哪里有那样一定的事情!读了十来年的你应该早读不下去董桥了,还没有读过董桥的你,他的文字似乎也不再适合时下的喧嚣阅读。    但是你实在可以翻翻而今这本《故事》,便是不去看那纸上的墨迹,也值得看看那纸,别指望看到月色,也别念想读到故事。    无为无不为,似乎正是这多雨的四月静夜该当享有的一种心境。何况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听着《爱不释手》,听着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故事。如此这般,董的《故事》实质成了索引,引导你去往纸上的风景,心灵的美穴地。

编辑推荐

  ★阔别五年香港散文大家董桥再推新书  ★旧时风物旧时人,故国往事说收藏  ★回望与张伯驹、俞平伯、章士钊的过往旧事    那样的故事仿佛民国初年微微褪了色的绢本团扇,我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还沾得到淡淡一缕幽香,惘然中不无几分忭然。  ——《故事·锲子》    把全书通览,写的无非还是“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是他惯常写到诸如此类的这些“古意”。里头则照例有故事在,是得到的经历、失去的遗憾,是他人的评价、自己的认同等等。 ——书评人 三皮    这是香港散文大家董桥的最新作品,收录文章全是他近两三年来的新作。书中讲的都是他在古董文玩集藏中经历的故事,底子是沉郁的中国历史文化,穿插的是一段段或隐或现或远或近的情感。每个故事配一幅他收藏的古董彩图,故事因此多了几分颜色的铺陈。  董桥已经65岁了,所经历过的风雨路途,不论是伦敦古董店里的偶遇,或是香港斜坡路上的惜别,心思缕缕,都成如梦般的沧桑。他说,活了这许多春秋的老头了,邂逅的人和事说不上多也说不上不多。闲时回想恍如一出出的戏,有的缤纷,有的苍凉,更多的是幕启幕落之间的那一阵微茫。  毕竟跟文字结了四十几年的深缘,书斋里一盒一盒的旧信件旧日志旧笔记藏着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抗拒抚今,情愿追昔,寻寻觅觅总会寻出一番前尘,半帘梦影, 有些可以写得细致,有些不便依帖描红,比较稳练的做法往往是背临碑字似的摹绘淼茫的输廓留住无尽的念想,为流逝的岁月,为往昔的际会。  所以,董桥这本最新的《故事》,既是他在搜集古董文玩路程中念旧怀古的思念,也是他另一种人生情感的回忆录,因此比起以往的文字,《故事》更加深沉、内敛,更堪品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