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陌生人

出版时间:2010-01-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许知远  页数:258  
Tag标签:无  

前言

  是书籍引发书籍。我记得第一次阅读《骑着铁公鸡——坐火车穿越中国》时的快乐,保罗·克鲁在中国的火车上度过了一年之久,从广州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新疆……他观察、呼吸、品尝、发呆、焦躁,偶尔尝试交谈。  他写作的那个中国,我是如此熟悉,以至于闭上眼睛,就能闻到夜晚马路旁排档上烤肉的香气,看到那些无所适从、有时又安然自得的眼神,那些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的愚蠢的建筑和那特别的人际关系——一旦提到了共同的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冰冷突然转向极度的热忱。但我从未尝试过去写这活生生的现实。  收录在这本书里的篇章,大多完成于

内容概要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象,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快速变化的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  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作者简介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为《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亚洲周刊》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国纪事》、《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转折年代》、《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等。

书籍目录

自序向南方  向南方——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  一个国家的悲伤与勇气  三峡行记  雪灾  宜昌的春节  奇观  巴东县城  卖气球的小余 有彩虹桥的巫山 不稳的生活陕西的新故事  从上海到西安  陕西的新故事 一个餐馆老板的政治经济学  一个煤老板的际遇台湾素描 青天白日旗与福尔摩莎  躁动的夜晚 一代人的希望与幻灭 寻找自己的故事  台南的老人  变动的时代  对话江丙坤 醉酒的高信疆 一颗坚硬的石子激越的岁月  刺杀者  桐城的吴越  被遮蔽的陈独秀  从秋瑾到章子怡  钱穆的中国 他们是哪家公司的?失落的一代  小镇青年  老黄与小黄 非洲小镇的8月8日 他们的海德堡岁月  武大往事  无根的丹青 刘香成的中国叙事  嗨!Julia

章节摘录

  在漫长的时间里,临汾被称做平阳,是“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河汾”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曾是北方工商业的重镇。它更著名的渊源是,它是尧的诞生地,尧被公认为华夏文明的开创者,他和另外两位继任者——舜和禹——构成了中国最初的统治史,他们都被认定代表了华夏的黄金时代。  我依稀记得尧、舜、禹的传说。我的旅行来到山西南部,中原地带的中心。说来奇怪,尽管我这一代人对“中原之地”耳熟能详,却很少意识到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我对于中国文化有所了解的话,它遵从的地理区域也先是东南沿海,或是江浙一带。中国近代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祖国的陌生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0条)

 
 

  •   如今的中国是个被裹挟在物质机器里的群体,整体上,她面目模糊,但假如你从每个个体看中国,她也依然很模糊,她的每个个体内心或者脸上都写着困惑,而不是希望。
    今天的祖国,不再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读到的那个“母亲”般的祖国,也不是媒体口中正在“崛起”的中国,她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越来越模糊的物体,有时她似乎很清醒,是崇高,整齐划一的整体,大多数时候,当她放松下来时,她又是堕落,混乱,琐碎的一个世界。许知远也许早已知道今日的祖国是如何,他不过是想通过描述地理,城市,古代的传统和现代失落的灵魂们来重新寻找他和祖国之间的联系。结果当然是令人失望的,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大好河山,人力改造自然的伟大奇迹,五四一代的热血奋斗,现代灵魂的审问和质疑,但是这和今天的祖国的联系是如此微弱,没有人知道今天的祖国将要去往何方的明天,虽然我们都知道她是如何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中被塑造成了今天的模样。许知远的书不能为我们提供一剂解决问题的药方,但他的呈现、行走和访问会为今天这个陌生的祖国留下可资未来人读取的经验。这会是许知远的用意吗?
    很喜欢这本书的语言,作者常用未加筛选的,堆砌的词来形容他所描述的对象,这些词有些并不那么贴切,但却意外使读书者获得了一种另类的感受,《祖国的陌生人》,不正应像这些别扭的词那样给我们一些陌生的感觉吗?
  •   看了第一篇就被作者的笔触吸引了,很多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都能引起我的共鸣,在书上作了好多标记,一连看了两遍还觉得意犹未尽,一个人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他能从多少个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这本书恰好展示了很多个角度,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写,说是祖国的陌生人,其实是在想更深地了解这片热土之后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得落差,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一直在思考,是他一个人的思考,也是整个民族的思考。
  •   一个晚上读了一半。喜欢以一种合适的距离去感应外在的事物。我喜欢他这样说,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看见的生活太浅显了,看见写出来了的字句,也许更深一些。实体店买了那本《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因为那一句,需要更深的恐惧 和爱。那本送人了,大略翻翻。一本书是在自己的国家晃荡,另一本,是在世界晃荡。如果我看不到我在游走过程里的思考,也许能看到他的,偶有同感……
  •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我们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的陌生人。这个生机勃勃又粗鄙不堪的中国,让一代代人不停地探寻着;生活的细节,生命的欢乐与悲伤,难以言传的迷惘,都如洪水一般侵蚀着脆弱的心。未来和命运变得模糊不清,"失落的一代"正大肆袭来。 不错,很启发人心的作品。
  •   喜欢许知远的文字是从读他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开始的。惊讶于他对国家社会、文化的敏锐洞察力,惊讶于一个工科专业出身的人文史知识能如此丰富,更钦佩他能够在有限的舞台发出自己最有力量的批判。这种批判常常能给读者带来一番思考,我想这正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吧。
  •   拿到之后连夜阅读,许知远的语言一如既往的长句,一如既往的深刻,爱辉至腾冲的旅程描绘和评价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与潜藏的悲哀。
  •   看了很多许知远的书,读到了他的深刻与深沉。我们都爱这个国家,我们都想让生病的她好起来,我们都在试图寻找着一些良方、一些外部的内部的方法,来改善她——这个我热爱的祖国。
  •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为了这句话买的。
  •   但依然还飘浮在真正的中国生活之外。今天的中国各种怪状纷呈,而许老师仍然是在文化,社会变迁那一层上探讨。缺乏对现实的解读。
    写完这本书,无疑,他仍然还是个祖国的陌生人。
    但许老师向来是这样的写作方式,我也欣赏他的文字风格和站在远处的写作姿态。
  •   祖国的陌生人,在你的国家,你永远是祖国的陌生人
  •   在一本博客合集的书里读到许知远的文章,不禁被他理性和批判的文风所吸引,于是买了这本书。当我们的媒体充斥着马屁文章的时候,相信我们一定会希望看到更多像许这样的人能够给我们另一个视角。也许这个视角不尽完美,至少他告诉我们其实世界是多元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自省的能力,她还会有前途吗?!
  •   他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   我们都是陌生人,与祖国无关的
  •   真的 祖国的陌生人 好看
  •   祖国是归属,祖国是由许多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来丰富,祖国的陌生人何去何从。
  •   离开城市很长时间,独居在西藏,游荡。我就是陌生人,对于祖国,对于城市。
  •   相比于以前作品里面,有点愤青式的许知远,这本书更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用作者的话说,以前更多的是靠网络和国外书籍来写书,但这部书是在旅行和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的,更加丰满和有趣,加油,知远,从《经济观察报》时代起,我就一直关注你。
  •   我们可能真的在自己的国家是个陌生人......
  •   如题,没有过多的旅行,和作者一起旅行,探寻你不了解的祖国,我们所了解的是物质层面的祖国,而在精神层面或者说是从传统到现代,我们对于自己的国家了解的太少。
  •   原来一直看《经济观察报》,很多大学生都爱看这份报纸,好像很多人也就是奔着许知远的文章去的,确实是这样,他讲述的风格,叙述的节奏,让人感觉刚刚好,很贴切。
    这本书的内容很耐读,更引人深思,当然还有许多共鸣。
    具体内容大家看吧,值得看,值得去做这样的思考,因为我们必须明白还有很多责任是我们必须背负的,即使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但或许我们已经背负在身,那么就回头看看它吧。
  •   最近正在看许知远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是为数不多现在能看进去的书,于是再来买两本呢
  •   喜欢许知远的文笔和视角。我们热爱祖国,也希望祖国能爱我们。
  •   不知道一本书可以带给人什么知识或见识,只是读完这本书,不像我想象的一样令人热血沸腾,反而是在短短续续中,将这本不厚的书籍看完一编。
    在上海的地铁上、在旅行的列车中、在杭州的青年旅社中,我将这本书一点点的看完。我承认自己没有足够的心智一下子接受他所说的一切,所以难以一时将这本书读完,只能在阅读与叹气、反思之中,慢慢消化。
    不知道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因为我的概括能力依旧不足,只是在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祖国”这一个集体名词对于个人的遥远,我们生活在祖国的怀抱,但是,我们仍只是一个人。
  •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我们希望去旅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而当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臆想中地大物博的祖国,而是满目疮痍的时候,又会如何呢?
  •   很长时间关注这位飘逸、深沉、忧郁的曾经的年轻人。
    从他在《经济观察报》到《FTCHINESE》的随笔和评论,到如今的多本书籍。
    淡淡的异类的作为、标题与文字,浓浓的深邃思想的共鸣,
    于是,关注他未来的足迹和思想的留痕。
    真希望他继续的文字贡献,我会一本一本地购买和阅读。
  •   喜欢许知远的作品。已经浏览了下载文本,但偶然读到报纸上摘录段落,忍不住又买下书精读。
  •   许知远的文章一向的风格是用自己的视角去读世界和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
  •   许知远的书其实看的不多,这本书的编排我比较喜欢,短片,可以睡觉前看一看。没有特殊的主线,看起来很轻松
  •   喜欢许知远,这本书也是他一贯的风格,稀饭!
  •   原汁原味的描述了当前中国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无根、断层、割裂的状态。
  •   很震撼很同感,从此关注许知远
  •   看过许知远的人都知道 人生导师啊
  •   很喜欢许知远文字的风格,果断买了
  •   许知远的书,好
  •   一直喜欢许知远的书
  •   许知远有些小资,我其实不太喜欢小资
  •   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很实在的文字,很朴实的描绘和心情,久违的留白评论,让我们读者静静的回味。在我离开祖国之前确实是本好书。
  •   此书可以说是作者"中国纪事" 的续篇,喜欢前一本书的朋友应该收一本.
  •   一如作者以往的风格,思考,行走,关注历史,关注社会。
  •   这本书值得我们一读,这代人都不太了解自己的祖国
  •   书写的很好,文字朴实却不枯燥,内容充实,描述的人文信息很真诚...
  •   有责任的思考,值得一读!对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更深的思考,尽管没有终极答案,这也是精英的责任,更是精英的使命!
  •   做祖国的青年吧,有大视野,大心境。
    看看这本书的描述,鞭策我们向前进。
  •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   作为一个看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之后开始打开天眼的笨蛋,我还是喜欢上这个家伙了!!!
  •   看到网上评价买的,暂时还未看。
  •   老公要的书,一下子也不看,看到喜欢的书就买来收藏,当当的书质量没话说,继续支持
  •   以游记的形式介绍你所不知道的中国
  •   读后让人有游历祖国山河的冲动
  •   他试图从良知上唤醒这一代的中国人。。并不是物质不重要。。。只是物质背后精神上的财富才是支撑一个民族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   内容关于的是中国的缩影,有台湾的,也有作者自己的
  •   感觉还不错!有些评论和批判还是挺深刻的!
  •   这本书,似乎没有什么中心思想,但是又非常吸引人,仿佛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不说。非常喜欢这种感觉,仿佛一切都可以淡淡的。
  •   经常我们一直追求很远很远的东西,忘记了身边那些可爱可敬的人和事。顽皮的文字,流连的爱意,大胆的发泄,坦诚的面对,真假、善恶、人和性。有为的年轻人。
  •   发货速度可以,刚看个开头。感觉不错。我也爱旅行,我也要旅行。
  •   他的“中国记事”很好看,这本可以说是续集
  •   不用讲,这是一个公知,对当下中国的深层思考
  •   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中国
  •   中文老师推荐读的,应该不错···
  •   这是一本可以和熊培云的书比对看的书,很有价值。好。
  •   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读后令人扼腕叹息。但愿历史不再重演。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好好好
  •   这次一共买了4本书,这本书昨天晚上一口气就读了很多,喜欢这种写作风格
  •   包装和设计都比较好,没有情感上的做作
  •   小许,下次我们在讨论一下你说的那个题目,我看不错。
  •   昨天刚拿到书,虽然还没看,但应该会很好看。
  •   粗略翻了翻,等有时间再细细看。
  •   值得大家看的书,我送给朋友了
  •   见解独到,值得一读
  •   打发打发双方都
  •   送给朋友的书,过后再问问心得。不过,看简介还是蛮想读的。。。
  •   读了之后很有感触
  •   很有深度的一部书。
  •   书的质量和内容都没话说
  •   快读完了,虽然结构杂乱,但内容真实
  •   才拿到,感觉还行
  •   我深深热爱的土地喜欢我吗?
  •   独特的观点见解,引人思考
  •   许老师的书,值得购买,他的书我都买齐全了
  •   书还没看。包装跟外观都很好。
  •   不错 很开心
  •   值得自己去感受和思考吧
  •   原来看他的新闻稿,不是这个风格,现在更灰色暗淡了。
  •   正版书籍,印刷质量很不错,会继续支持。
  •   生于斯长于斯,看清自己还需要智慧。
  •      “它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探寻,一种对于我所生活的时代,我这一代人的情绪,包括对我自己未来方向的探寻。尽管是缓慢的,但我的确开始试着培养我对于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的兴趣,试着在一幅壮阔的社会图景中观察他们生活的细节,理解他们的欢乐和悲伤,和那些难以言传的迷惘。”
       ——许知远
      
       这是许知远在这本书里《小镇青年》的原话,也可说是我对这部书初步的了解。对于许知远的认识在于对一本杂志《单向街》的关注,其实也只是泛泛知道个人名,并没有太上心过!
       对于这本书,开始是被书名吸引,同时也是对中信出版社的品味的好奇,记得在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豆瓣说说看到过,拥有过多中信出版书籍的人是现实主义者,而在我为数不多的藏书中,却一本全无!更多的是上海译文和三联,活脱脱一个脱离现实感的人!
       书里分了不同的章节,从【向南方】到【失落的一代】,阅读的心情也因为章节的更替而起伏不定。初看到【向南方】时,情绪好像被提起来了,这种旅途式的描述法,从瑷珲到腾冲,从东北到西南,从一座座城市走过,对城市的认知,对文化的独特见解,让我确实眼前一亮,想起了若干年前看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欣喜,确实有对所谓“文化救世主”不可救药的迷恋,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秩序,对一种文化土壤的浇灌,确实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开创了璀璨文明,而在面对一次次极端的保护主义或者否定主义的摧毁下,催生出一种很奇妙的次生环境,表面上的富丽堂皇,内里的千疮百孔,那些所谓的文明道德,价值体系,如海市蜃楼,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式的许知远,也看到了一个爱国者的许知远,一个精神反思者的许知远!只是,有多少人知道,state和govern/ment是多么美妙的两个存在,我们太多时候把他们融合的太好,而忘了我们究竟爱谁!
       【三峡行纪】和【陕西的新故事】没给我太多的惊喜,像所有城市游记一样,在传统与现代的潮流中苦苦挣扎,物化的文明,充斥了太多人为的因素,这样的体验,全中国都一个摸样,早早烙印了铜臭,却是次生环境不可或缺的,身份的认同,一向是中国寻根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看到【台湾素描】和【激越岁月】时,新鲜感的退却,开始有了些厌倦的情绪,台湾的不咸不淡没有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的婉转细腻,看得人痛彻心扉!而激越岁月里,那些赫赫有名的文化先驱,和我前几天看史景迁《天安门》有重合却并无新意时,心中的落寞开始有些扼杀之前好感的念头!
       断断续续来到了最后一章【失落的一代】,感觉又回到了残破的现实里,这里充满了太多的追忆,太多的青春岁月,太多的无根漂泊,太多的落寞,太多的惶恐……一场游戏,一种规则,一套秩序,一个梦境!我突然落寞,因为自己的失梦,跌跌撞撞握着一个残破的梦境,以为有能力平衡内心的不安与现实的残酷,却发现到头来只是把自己弄成一个人格分裂的幻想家!我不知道此时的许知远是个什么状态,至少,在写这本书时的他是个寻梦的人,或者确切应该是个追梦的人,也只有对这片土地有如此深沉的爱恋,才能有不断揭开伤疤自我疗伤的勇气!
      
       他们或许在梦中见过,
       就想瞧见自己的故乡。
       而这魔力并未欺骗他们。
       ——约瑟夫·冯·艾兴多尔夫
      
       “我越来越承认,我头脑中杂乱的知识体系,与中国目前混乱的价值观一样,是我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我这一代注定在种种的矛盾与冲突中成长,内心的困惑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应将这种困惑不加掩饰地表达出来。”
  •   视野比较新。这是我完整读过的第一本许知远的书。作者的行吟足迹从东北到西南,从大陆到港台,涉及内容从民生到政治,围绕大环境下的普通民众生活,大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百态,这种写作很有意义。正如书题,我们都是祖国的陌生人,其实祖国这个宏大的概念更多意义上只是虚构,少有人能真正享受他的庇护和荣耀。对于祖国各地,我们更多地从超市商品的产地上、电视新闻快讯上和火车途径地的短信问候上感知。这个国家如此的丰富多彩,又是那么的雷同,大多数人都在轰轰烈烈的时代里默默生存,同时在感知着各种变革。书的装帧不错,书页空白的地方可以写笔记。
  •   作为许知远的同龄人,我经常会感到惭愧,许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超越了他的年龄,就如韩寒不屑媒体将郭敬明与其并论一般,许知远亦温和地表达了对韩寒的蔑视,认为韩寒尚难以扛起公共知识分子这顶光环,真的如此么?让我们从祖国的陌生人里一窥端倪吧
  •   乐在途中的朋友可以看看
  •   很好,非常好,很喜欢,很不错
  •   喜欢许知远的风格
  •   祖国的陌生人
  •     艾未未说:“当你开始了解你的祖国,你就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无法轻言断论这句话正确与否,但似乎它很好地预示了这个时代的神秘与破碎。
       《祖国的陌生人》,亲切而疏离,许知远细细打量旅程中的每一个人,很有意识地去挖掘他们的故事,也许是想通过这样的描写,而让我们体会隐藏在这个时代角落的神秘面纱,它陌生,但它真实存在着.
       许知远说自己中了理论太深的毒,比起《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那些关于西方理论家的引述写的更少,他自己谦卑地成为一个观察者,以至于他的朋友说“像一个外来者”。的确,许知远文青式的笔触,让人整本书读下来,仿佛置身于一个灰暗的、蓝黑的晚上七八点钟的夜晚街道,远处有些零星灯光,但气氛却稍显压抑,但我们却得一直走下去,因为这样的文字的确很吸引人。
       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一批陌生人,作者并没有刻意探讨,或许我们早已心照不宣,是刻意,这个国家机器为了完成一份计划,为了达成一个冷冰冰的统计数据,它必须得把这些人抹掉,人已经那么多,对于决策者,陌生人只是统计数据,而不是人,是“感谢祖国”,而不是“维护个体”,是“理解国家”,而不是“质疑政策’。
       也许我们都是陌生人,我们是时代洪流中冲散的沙石,是体制机器的渺小的螺丝钉,随着这个庞然大物轰隆运转,但似乎从未存在。我们从未想到跳出来去看看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陌生。不是我们不需要,而是我们不敢,因为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胡适说:”争你个人的自由,便是争国家的自由。“正如此,争我们个人的知情权,便是争国家的进步。否则,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这个国家或大或小的陌生人,在时代洪流中被刻意忽视,被吞噬。我们是何其有幸,生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国家,可以目睹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奇观,又是何其不幸,生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有把每一件事消化取笑的娱乐精神,甚至于连灾难也一概不放。
        我们终究会彼此熟悉,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
  •      陌生背后的暧昧与模糊
       文/村上
      
      “是书籍引发书籍。我记得第一次阅读到《骑在铁公鸡上》时的快乐,保罗·克鲁在中国的火车上度过了一年之久,从广州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新疆……他观察、呼吸、品尝、发呆、焦躁,偶尔尝试交谈。”这是《祖国的陌生人》第一版序上许知远开篇之段。
      
      曾经他在无数充满外国人名字的西方新闻史中踟躇彷徨到迷醉,19世纪90年代普利策和赫斯特关于“黄色新闻”之战;把《财富》推上资本主义潮头的马尔康姆•福布斯;耶鲁大学学生布瑞顿•哈登与亨利•鲁斯在《纽约时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等主流媒体的挤压下,创办如今足以影响美国政治经济界的《TIME》,大量的尘封的传媒往事被他翻出来。“我记得那个闹哄哄的夜晚,我边吃着食堂的鱼香肉丝,一边摒住呼吸读完了56页。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他对李普曼传记的痴迷,或许就是骨子里他对媒体精英的向往和敬仰,“向往”“敬仰”这些词汇现今看来往往只是人们嘴上的唏嘘与不屑的矫情、严肃。娱乐致死,喧嚣之上的年代,信仰只是一轮孤独的月亮,独自闪烁光亮,但肯定有人!有人坚忍守自我良知的阵地。他用淡漠的眼神,没有表情的脸色望着周遭的熙熙攘攘。有些精英们必定也是害怕悲剧的,就像别人口中的诅咒,这也是自我的诅咒,在诅咒中人们读出了那些笔耕不辍,那些踽踽独行的精英的责任坚守与“堂吉诃德”式的悲戚,无奈。
      
      在中国,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发自内心的行走,是有多么的难能可贵,从爱辉到腾冲,伊春的蛋糕店门口喇叭循环播放的广告语,大同贫民窟式的老矿工家,腾冲张德藩对于台湾往事的欲说还休,眼里流露出的遗憾。每一个故事象征着中国正在享受、挣扎的繁荣与贫苦,单纯地用繁荣、贫苦概述,本质上是远不够的,一个有着数不尽的面的多面体,何以让你一眼几字就看穿!经历的层层叠加是中国人每张黑白照片式的生活的交集,这交集中有北魏与南方汉族抗衡的印记;二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惨败,几十万人在原始森林里面对死亡的暗影;五四运动时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豪迈与无限希望。这些记录下的生活片段总是以一种平缓的语调呈现在读者面前,不慢不急,生活的本质莫非就是平淡地做自己平淡的事?偶尔的煽情式的文字把心紧紧地揪住,不肯松手。
      
      有人不免因此也产生担心,许知远的文字中有太多的个人情绪,怕是抓不住事情的最本质的纹理。作为一本纪事类的书,他倾注更多的是对让人喟叹、动容细节的描写,而在这些繁琐稍显冗长的细节当中,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掺入个人的情绪,这模糊的情绪里深藏着难以为人透视的作者对祖国温度的触摸。不论是冷若冰霜,抑或是热情似火,这些情绪在小心翼翼的触摸下都那样值得记录和回味。
      
      细读每篇写满故事的文章,我想着:国家与个人关系,个人可以对其泼洒满腔热血,而国家在你泼洒热血后给你的反馈又是什么,是青史留名,还是湮没江湖,隐姓埋名?谁又能决定一个国家对其子民的惩罚与褒奖,皇帝?主席?还是作为子民甚至是草民的自身?我和作者一样,心中冒出的无数问号都徒增困惑与焦虑,在自己的国家里,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固定坐标。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对资对社的犹豫徘徊,十年文革时对先祖文化的疯狂毁灭,如今党与人民关系暧昧的痛苦,等到几多风雨走过后,光怪陆离看遍后,他们转身回过头,不论那时他们有没有良知或灵魂,谁能说自己和这个国家很熟。而作为一个看官,无论我们如何地追寻诸如无数公知的步伐,如何按图索骥地分析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无法体会到他们真正的欣喜、激欢、怅惘与悸动。对于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自我狂喜和常人所鄙弃的“苦难”,现今的我也只能含糊不清地表达——他们可能是悲剧的,但他们必定是幸运的,一代代如此。
  •     中国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又如何看待中国的发现,中国的定位又在哪里?我们要的不是浮夸,不是迷茫,不是盲从和攀比。我们渴望内在的升华,文化传统的强大。
  •     这男人的某些文字矫情到哀伤,容我吐一会儿先——
      而对于事情的整体面貌却缺乏深入的阐述。
      显然作者本来是想搞个宏大的命题,不过似乎到了后来他也发现自己根本hold不住。
      其实以一次旅程中对某些个体的断断续续的采访,就想涵盖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这个想法可够可笑的。
      看了某些评论,作者似乎是理工男呢,哎妈诶,理工男也这么矫情这么眼界狭隘啊。
  •      末日书评
       世事沧桑,打碎了这个年轻人的梦想,他不再年轻,却更加忧伤。——《祖国的陌生人》
       今早睁开双眼,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不远处操场上的积雪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世界末日的谣言不攻自破。或许日子过得太过平淡,总想有些自己能参与其中的大事发生,藉由末日而破旧立新。心里有些小小的失落,于是倒头又睡过去了。
       枕边放着许知远的《祖国的陌生人》,在“末日”降临的前一晚,终于将它看完了。读此书之前,对许知远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当时初遇此书,好像遇到了知音----许知远在这本书里,表达了我正欲表达却无处表达的心声。而且,语言干脆利落,意味深长,带着点落拓不羁,也带着点明媚的忧伤。那一次的阅读之旅,可谓酣畅淋漓,痛快之极。
       然而,许多年后,再读许知远,却是那样艰涩。语言晦涩而且重复,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爽利、干脆。行文依然忧伤,却没有了当年的明媚。
       《祖国的陌生人》是许知远的游记,他给自己预设了一条游荡路线---中国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他在煤炭之乡灰暗的天空下与长相斯文的酒店老板谈政治,在仿若世外桃源的汉江听不安分的女司机抱怨丈夫畅想未来,在三峡移民新村那片过分平坦的广场上听卖气球的四川小伙讲他的爱情故事……
       在这些游记中,许知远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用晦涩的语言描绘着这个日新月异却如此陌生的祖国,也记录着自己的失望与无奈,他像许多传统知识分子一样,忧国忧民。
       多年前,这个忧伤的年轻人也曾经如此忧虑,但仍对美好的未来怀着隐隐的希望。
       世事沧桑,打碎了这个年轻人的梦想,他不再年轻,却更加忧伤。
       多年的磨砺,他更加成熟,似乎也更加深刻,然而,文字功底却不见长进,思想与文采,或许是鱼与熊掌之争,不可兼得。
       在游记后面有几篇访谈录,《余华:活在喧嚣的国度》给我的印象最深,许知远分析的很到位,也让我明白了我为何不喜欢余华和莫言的原因:他们都在描写这光怪陆离的世事百态,却始终给不了我们一个更美好的向往。他们志在揭露,却无意于探索。
       然而,许知远却没有发现,这,恰恰也是他的问题所在。
       不管怎样,在你的祖国,你却是个陌生人,这一句,不假。
      
  •      跟随作者的足迹,一路向南行走。作者以批判的视角,写出了自己的所知所感。读后,虽然心情很沉重,但对中国仍然还是充满信心。
       中国每个时代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生活在社会中我们这些弱小的个体,不期望我们该如何去改造他,但不得不思考自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去适应他,自己该何去何从。
       长期在一个地方,自己的思想变得麻木了。"生活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你很可能被书籍、互联网、咖啡馆里的谈话所封闭起来。你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但你只是接受了某种狭隘的信息;即使你知道了,由于没有亲身的体验,你的知识与理解则流于抽象与苍白...双眼、双手与双脚的感受,与电子屏幕很不同。"
  •      第一次阅读许知远的文字。前面几张讲述他走访的中国,确实写得很有意思。很多我观察到并在脑海里形成一团模糊感觉的不明物,被他用具体准确的文字记录下来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城市广场,卡拉OK,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夏,仿欧陆式建筑又或者是浅薄的中国文化符号如剪纸,中国结等。中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本应有鲜明的文化差异,却渐趋相同,仿佛都在述说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无根性”。阅读后,才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的理解仅限于狭隘的历史教科书以及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小的城市。我原来是祖国的陌生人。
       许知远很擅长于对观察,却略为流于表面。后面篇章里那些关于人物的故事与他的一些看法确实不如前面那些篇章精彩。
  •     与其说是一本游记,不如说是一份关于一个国家转型的阵痛的纪念。在最近的100年间,我们的国家仿佛突然失去了前行的方向,一个接一个地90度、180度转向,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横冲直撞。最近一次的大回转发生在仅仅三十年前,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变迁,随之而来的,不只是富足和充盈,严重的后遗症也让人措手不及。
      
      这三十年是我们重新拥抱这个世界的三十年。我们痛苦的却也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过去,渴望去拥抱一个更好的明天,却发现自己尴尬的被挤在了两者之间的混乱的当下。这三十年给我们带来的知识体验是井喷式的,却也是不全面的。宗教与科学组成了人类知识的大部分领域,而哲学则掌管着这之间的灰色地带。宗教教给我们敬畏,却早在几十年前与牛鬼蛇神一起被我们驱逐出境;科学教给我们理智,却远没有受到应得的优待;而至于哲学,则似乎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与生活毫不相干的伪命题。关于民族,历史,文化;关于信仰,爱情,幸福;关于权利,欲望,制度。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竟积累了如此之深的疑问。
      
      由南至北,不同的口音,变换的景色,却有着一样令人窒息的簇新。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仿佛一场换汤不换药的表演。“今天的中国人真是古代中国人的延续吗?” 作者的发问惊出我一身冷汗。“我们是一个无根的民族,精神一片荒芜,伪造出的传统只加剧了我们的虚伪,凸显了我们的空洞与脆弱。” 这是一场几乎没人意识到的民族认知危机。当我们满足于惊人的经济数据,热衷于国际事件里华人的身影,翘首期盼着作为一个国家崛起时,作为一个民族,我们却从内而外的分崩离析。
      
      由南至北,发达的交通网络支撑起了一头腾飞的经济巨龙。作者穿行其间,满目所见皆是激进,浮躁,蠢蠢欲动的能量。仿佛激素催大的怪物,这头巨龙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官员盲目的,不经考量的实施政策;富贾无所顾忌的游弋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而更多的普通百姓“突然间被抛进了一个‘人人自保’的时代......政府不再提供昔日的保护,却仍旧保持干涉你生活的权力;而个人虽然获取了部分自由,但这自由的代价却过分显著,同时又没自由到你可以拥有独立的判断力。”被两股力量所挟持,生活磨平了棱角,无力的随着时代的大浪上下翻滚。麻木似乎变成了人们最后的避风港--你可以努力维持最后一点细腻的皮肤,却不得不将之隐藏在更加粗糙的外壳之下。
      
      尽管作者本可以用更加浓缩的篇幅去阐述这样一个现实,尽管我的阅读体验由最初的期待和惊喜转变为烦躁和倦怠,这份冗长却也并非全无意义。在我跳跃着去搜寻下一个震撼时,这种空白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反思和论证。《祖国的陌生人》,也许作为一本书,没有尽善尽美的内容,但作为一个标题,它有着一个很好的开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