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

出版时间:2012-8-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阴山英男  页数:208  字数:100000  译者:郑世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一书中,阴山英男分享了自己多年来针对基础教育的教学经验。他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重激发孩子的潜能,主张通过反复阅读和百格计算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检测证明,阴山英男教学实践下培养出的学生,计算能力比普通学生提高36分,语言能力提高35分。
  他在教育中同样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对父母如何培养孩子提出了许多积极和详尽的建议,其中包括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他们正直诚实的品性,甚至细致到如何养成孩子吃饭等日常行为中的好习惯。
  同时,阴山英男在书中探讨了社会在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并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美统一。《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被列为日本教育部推荐读物,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全球畅销百万册。

作者简介

  阴山英男,日本知名教育家。1958年生于日本兵库县,现任立命馆大学教育开发推进机关教授、兼任立命馆小学副校长、日本国家教育部中央教育审议会教育课程部委员。大阪府教育委员会教育委员。
  阴山倡导“确保良好的生活习惯”、“反复的读、写、算”,并以此为基轴,在没有课外补习班的山村公立小学进行了多年个性化的教学实践。通过10年实践,使孩子们纷纷考入重点大学,“阴山模式”也因此风靡日本,走向世界。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学校能做的事
对公立高中入学考试结果的不信任
小班授课是提高学习实力的第一步
百格计算的实情
读、写、算的彻底训练是一生的财富
朗读能提高记忆力
小学一年级开始的百格计算
单纯的计算练习比应用题更能活跃大脑
尝试课本上没有的方法
学习不好只是个人的误解
有余数的“除法一百题”
每天在学校里做一张,家庭作业再做一张
整个学校掀起计算热潮的重要性
应用题要识别分类来做
适合差生做的练习单独出
让学生带上单位列算式,理解就会突飞猛进
速度、时间、距离也用单位来理解
“弹力图”的魔力
电脑时代也要写好汉字
历史课也从朗读开始
立足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学习
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要用汉字来记忆
用自动铅笔芯做电灯
利用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崇拜
具备读、写、算的能力,孩子们就会沉稳
未理解,先练习
第二章 家庭能做的事
生活调查的启示
母亲准备两次晚餐
首先要吃好早饭
一汤十菜提高成绩
不催孩子“赶快赶快”
父亲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职业
让父亲回归7点的饭桌
每天看电视超过2个小时的孩子没有学习好的
保持正确的姿势
跟孩子说话
杜绝过度保护和不管不顾
读《和俗童子训》
让孩子从小学时代开始考虑将来的出路
小学高年级决定的出路,很多都实现了
父亲和孩子商谈未来
从可能实现的事情开始努力
早上6点起床
早餐吃米饭对大脑更好
早上的排便也要养成习惯
与其学到深更半夜,还不如睡个好觉
让孩子集中精力上课
一周一次,家里人聚在一起说说真心话
家庭中能做的“读、写、算”练习
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让孩子在家里做汉字练习
挑战向报纸投稿
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集
让孩子把学过的内容解释出来
提高基础学习实力指南
第三章 新指导纲领下能做的事
新学习指导纲领的问题
上课时间的绝对数值不够
教科书中少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计算
允许使用计算器是一种自杀行为
为何不让孩子记住各个省市的名字
好好做笔记的重要性
学习实力下降源自练习不足
“公文式”的意义
消除学校的繁忙倾向?
小学和中学的指导纲领没有系统性
真正的学习实力
新学习指导纲领指导下该如何学习
上课时间的减少,可以用自主设定的预备时间来抗衡
巧妙利用最低标准的规定,复活被删减的计算练习
在黄金周之前把当年的所有汉字都学完
巧妙利用教育部所给予的条件
面临危机的学校
中央经济部反对“宽松教育”?
新指导纲领的实质性改订已经开始
新学习指导纲领的实施,让批评的矛头指向教师
用事实提议
第四章 社会可以做的事
手握红笔、鞠躬尽瘁的池野老师
教师工会的研究会上,我们的指导方法被批判为“管理教育”
不争的事实成就把山口小学的做法推广到了全国
和教育部的交涉
希望教育部承认学校的努力
抛开一切立场问题,为了孩子而努力
提高孩子的学习实力是核心
地区对于学校教学的支持
“读、写、算”方法的应用
“读、写、算”沐浴着科学之光
“读、写、算”的训练也会产生孩子逃学的问题
围绕孩子逃学问题所走的弯路
站在教育改革的角度
后记
译后记

章节摘录

  学习不好只是个人的误解  在进行百格计算的练习中,比起擅长数学的孩子,很多不擅长的孩子反而提高得更快。如此一来,曾经不擅长数学的孩子自信心大增,数学的整体成绩也提上来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一个不喜欢数学的男孩子,忽然一跃成为班级第2名。这孩子一向十分老实,却在计算结束时神神秘秘地不知在搞些什么,我好奇地过去一看,原来是为了不忘记老师告诉他的时间,正在用圆珠笔往自己的手上记,或许是想回家立即告诉母亲吧。  此后那孩子变得自信起来,数学的整体成绩也飞速提高。因为他在自己曾经害怕的数学学习中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东西。  在不断进行的实践中,我明白了我们平常所说的聪明或者愚笨,事实上是一种多么粗陋的评价。而且,我认为像百格计算这样,通过抓住重点来评价的做法,就能了解孩子学习中的障碍。  不仅如此,百格计算还是一种提高成绩的指导方法。通过对落后的部分进行集中强化训练,整体成绩就很有希望得到提高。  所谓成绩不好,很多情况下不是本身能力不够,而是孩子本人认定自己不会。经常听说某个孩子学习虽然不好,但是很爱劳动,所以应该承认他的这个优点。  这正是将智商和德育分开,对孩子进行评价的结果。认为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是讲卫生方面做得很好,不也很好嘛。  但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中,既有卫生做得好的,也有偷懒不做卫生的。同样,学习好的孩子当中,有认真打扫卫生的,也有耍滑不爱干的。总之,学习和讲卫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承认其打扫卫生,并以此作为不好好学习的借口的话,就没有什么道理了。  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是学校首要的义务和使命。  然而,在机械地使用教科书来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要指导不会做的孩子,就只有把不会的数学题让他们反复练习这一种方法。放学后,留下几个孩子进行特别练习,如果孩子能练会那自然很好,但是,如果依旧不会的话,孩子就会因此认定自己不会,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所以,指导成绩不好的孩子时,应该用细致多样的尺度来搞清孩子的能力。明确不会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  单纯的计算练习比应用题更能活跃大脑  但是,恐怕也有人会怀疑:做单纯的计算练习,具体能有多大意义?不过别担心,川岛先生的研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研究表明,集中进行单纯的计算练习,会比做很难的计算题和应用题更能活跃大脑。  而且,对数学的学习方法,他还作了如下记述:  关于小学和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我有一点提议。  解答复杂的计算题时,大脑的活动部位和解答应用题时大脑的活动部位几乎是相同的。所以,我建议不擅长做应用题的人可以多做计算题,以此来锻炼大脑。  另外,解答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题时,都是产生语言的部位在活动。或许,语文的学习对算术和数学学习也会有益。  而且,请不要忘记,朗读时思考问题使用的大脑的前顶前部会非常活跃。所以,如果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中遇到难解的应用题时,可以出声地读题。当然,前提是不要给周围的人添麻烦,小声地读。难解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变得易懂易解起来。(《自己的大脑自己来培育》)  事实上,这正是我想方设法实践所收获的经验。不要把朗读只封闭在读文章的技巧这一个小空间里,而是把它作为理解各种疑难问题的基本学习技巧来教给学生使用。  最近,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实行模块授课,让孩子们与课堂脱离,单独进行计算练习。我感觉这样做太浪费了。好不容易通过计算练习把大脑活跃起来了,却故意使之冷却下来,再找其他时间上数学课,这恐怕是太没效率了吧。  山口小学以前也在早上的学习中,单独安排计算练习。这对在全校推广百格计算来说意义重大。  但是,这种做法却没能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早上的学习不再安排计算,现在变成了以早读和慢跑为主要内容。另外,实际问过孩子们,他们说在进行了计算练习之后再接着上课时,课上的东西听起来就简单易懂了。  就这样,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变成了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这是历来以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提问等为研究范围的研究思路所无法想象的。  适合差生做的练习单独出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之后,剩下的就是出题让他们做了。  通过练习,就会了解学习差的学生在什么地方容易被卡住。然后,就要把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再出题。我时常把成绩差的孩子留下来,教给他们第二天的上课内容。这样我就会充分了解到孩子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然后,以此为基础来修改课堂内容,以及出练习题。另外,对成绩差的孩子来说,由于前一天已经提前学习了第二天的内容,上课时就会相对容易懂一些。同时,他们也会有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上课内容的优越感。这样一来,也就能没有顾虑地上课了。  就这样,个别指导的成果又推动了全班整体指导的效果。  最近有人提出根据学习的好坏来分班的必要性,但我觉得在小学阶段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知道不会做的孩子为何不会与促进会做的孩子更加会做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当会做的孩子看到不会做的孩子都会做了的时候,他们又会更加认真努力了。至少在小学阶段,我觉得各种类型的孩子在一个班是最理想的。  给学生出练习题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上卖的强化练习也不错,不过,出练习也就是研究教材本身。教师在出练习题的过程中,大体就能明白孩子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因此,就会促使教师在这些地方变换一下数值、出一些类似题目等。促使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构成。  由于这种以出练习题为核心的课堂是以解决该问题为第一要务的,所以它的内容与以向人说明和对外发布为核心内容的课堂构成是大相径庭的。  让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练习的课堂并不是展示给谁看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却能让解出应用题的孩子大大增加。所以,我觉得这也可以称为优秀课堂。  我们通常认为应用题是思考题。可是,不管有多少种解法,只要遵守一定的顺序,最终肯定会得出一个正确答案。而且,一个单元里的应用题的解法,顶多只有两三种。这么一想,应用题是否可以说是思考题都值得商榷了。  应用题是为了求出某个答案而出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考虑,解法都是受到限制的。所以,与其说是思考题,还不如说是让学生学会解法的题 目。  真正的思考问题,应该是在这种让学生考虑原理性的东西的课堂上吧,比如说“请认真考虑一下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何是那样的呢”之类的。而且我想,今后这种思考原理是如何得来的课堂,是不是也应该提倡呢?  既然应用题是为了解出答案特意提出的问题,那么让学生学会问题的解法是十分重要的。所谓应用题思考,我想就是在反复解答同类型题目的过程中,让学生考虑这样解题的意义时不要出错的指导方法。  我觉得之所以会有会做计算题却不会做应用题的倾向出现,问题居然意外地出在指导应用题的教师的思考方式上。  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我也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自然发现的。因为在解答多道问题的过程中,会了解这样计算的意义,对应用题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这样,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如此一来,考虑如何确保课堂时间里让学生解答多个应用题,要比单纯考虑1个小时的课堂构成有意义得多吧?  早饭吃米饭对大脑更好  我一直在反复强调,早饭是很重要的。据说大脑使用的能源是葡萄糖,这些葡萄糖就是从早饭摄取的食物中得来的。这样一来,早上为了多摄入葡萄糖,早饭保证足够的量是很必要的。而且,听说从米饭中摄取的葡萄糖要比从面包中摄取的更加优质,因为米饭更能长时间持续地向身体供应葡萄糖。  只靠米饭摄取的氨基酸不够的话,通过吃大酱汤、豆腐、纳豆之类的食品,就能得到补充。这样,从营养方面来讲,基本也就足够了。  总之,日本的传统早餐,即使从现代的科学角度来考虑,也是比较合理的。  以前,有一个生活失调、容易感情用事的孩子,他几乎从来不吃早饭。后来,我担任他们的班主任时,首先跟他母亲商量,让孩子即使迟到也要吃好早饭再来。我劝解他母亲说,吃了一顿较晚的早饭,浪费了一个小时的课,要比没吃早饭、实质上把整个上午的课全部浪费掉强得多。  最终结果是,吃早饭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可是随着吃早饭变成习惯,他的学习、生活都变得好多了。以前他在班里的成绩曾经是平均分以下,现在有些科目都成了前几名,周围的人也都对他刮目相看,朋友关系也十分稳定,最终还成了学生干部。  这也是从前的事了,有个男孩子一上他不喜欢的课,就从教室里溜出去,想找个地方藏起来。这个孩子也是在我和他母亲聊过之后,逐渐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取得了与上一个孩子同样的进步。  这些方面,如果只靠学校来处理的话,就只有“你要好好做”这样的命令性指示了。采取这种做法,孩子也会反抗,即便是一时看起来有所好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情况很快就会故态复萌。  跟孩子说话  教育孩子过程中,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孩子说话。有一年,有这么两个同样学习不好的孩子。下课后,我留下他们让他们补习,可他们很难专心致志地学习,理解得也慢,记住的东西很快也就忘记了。  于是,我就了解了一下这两个孩子的成长经历。结果发现两个孩子都是相同的境遇。都是父母因为工作关系顾不上他们,他们是被扔在空空如也的房间里长大的。  据说人类要长大成人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此,人类的孩子也只是一种半成品,如若不好好推动他们的成长,成长本身就会变得异常。这些推动中也包含着跟孩子说话这一点。  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他认为孩子都是神的孩子,如果人不跟他们说话的话,他们就会说神的语言,于是他就召集了好几个孩子,禁止人们跟他们说话、朝他们笑,就这样来养这几个孩子。结果,很多孩子精神方面都出现了异常,有的孩子甚至死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小婴儿,对学龄期的孩子也同样适用。跟孩子说话这一点十分重要,它具有双重意义:其一,就是孩子通过和大人谈话,学习语言知识和价值观;其二,就是孩子能得到有后盾的安心感。  经常会有父母找我商量,说孩子不在自己的屋里写作业。这正是孩子怕遇上自己不会的问题而不安,希望能有人在自己身边的表现。这种时候,在饭桌上学习不也很好吗?孩子在饭桌前一边等着妈妈准备晚餐,一边做作业,有不明白的问题就问厨房里的母亲(或是父亲)。这样转换一下思维,也是不错的。  根据学校和家庭的做法不同,或许具体情况也会大不相同,但是孩子逐渐能够自主学习一般是在高年级以后。因为这时他们开始觉得问父母也没有用。另外,这种现象从智能发展的自立方面来讲,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所以,在那以前,父母温和地跟孩子说“真努力啊”、“速度越来越快了”之类的话,是十分重要的。  这道理在学校也是一样的。如果真的想帮助成绩差的孩子,花时间跟孩子说说话是最好的方法。可是,由于学校里的孩子多、时间少,很难照顾过来。而家庭毕竟是一个人数最少的“班级”。  当孩子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就会向我们展开灿烂无比的笑脸,这对父母来说也好,对教师来说也好,都是培育孩子的一大快乐。  …… 

编辑推荐

  ◇一所默默无闻、朴实不起眼,连补习班也没有的乡村小学,毕业生却能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相继考入日本的国家重点大学,秘密何在?  ◇不同于欧美国家,日本的教育大环境是和中国最相似的,考取东京大学和考取清华北大一样,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贴合中国孩子的成长现状,所以对于中国的家长和学校来说,十分有借鉴意义。《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是日本教育部的推荐读物,也必将成为中国中小学生家长的必读书目。  ◇“奇迹”教育家阴山英男,以10年教学实践,总结出最简单、实用、有效的教育法则:踏实的基础、高度集中的精神力、高效率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家庭能够做到的--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学校应该做到的--为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实力;  社会必须做到的--给孩子营造宽松多元的学习环境。  “阴山模式”教育实践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完美统一。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中倡导的“反复阅读”法和“百格计算”法风靡日韩、中国台湾,以及欧美国家,对数以百万的中小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该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全球畅销300万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学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虽然是日本教师所著!但是书中有很多方法很实用,很有效的!通过阅读这本书,不断改变着我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教学! 推荐学龄家长和老师们好好的来读一下,从中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或从中学到对孩子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   多看一些教育书籍,可以给我一些教育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孩子的确都是好学生,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
  •   多看多学,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启发。
  •   一种方法正确而合理的使用能使孩子进步更快,发展更好!
  •   日本人的内容比较简单 主要讲算题
  •   买了先用来教育学生,等宝宝大了再教育他
  •   不错,朋友推荐的,看了真觉得不错
  •   冲着这个书名,也值得好好读
  •   还没看,送货及时
  •   日本的教育方式与我们不太一样,不说很好吧,但可以借鉴一下。
  •   适合小学生的教育
  •   有人说学生学不好不是学生的错,是老师的错,这本书就是说这个道理的么??
  •   里面有一些方法,没有实践呢.
  •   书没有塑封包装,一看就是打开过的东西,内容不是很好!
  •   教学理念不太适合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