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蜂

出版时间:2012-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廉思 编  页数:349  字数:24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廉思工蜂有舞,舞唤同行,途中苦厄,终得蜜酿,归于蜂巢,化于蜂群。这是有关高校的故事,这是有关青年教师的故事,这是有关我们自己的故事。高校教师,古语称之为“先生”,先生不仅指授人学识考试不挂科的人,更指言传身教以处世立身之道的人。相比较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高校青年教师可谓之“小先生”。1918年的217位北大教员中,教授90位,平均年龄30多岁,大多是青年教师,他们透过教学、文章和社会事务,引领一代风气之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回国时,只有本科学历,任清华学堂物理系主任,教授物理和数学,当时的他只有26岁,比很多学生都年轻。那时的高校青年教师,少专家,多杂家,即在多个领域都是专家;不擅评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法;有知识,更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教学相长,更倾力爱护学生;不独守三尺讲台,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有民族气节;热心时政,更能为国家担纲。他们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惜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与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那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呢?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平静的群体,一个少人关注的群体。不瘟不火,渐被淡忘。当权力、财富成为社会主流价值时,青年官员、青年富豪、青年明星,甚至新生代农民工、大学毕业生,所受关注都远高于大学青年教师。基于物质主义建立的坐标系中,极富极贫才引人注目,像高校青年教师这样的群体,不上不下,境遇难免有些尴尬。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榜样和方向,社会环境不同,发展阶段和资源占有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和取舍的标准自然也不同。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他们的成长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他们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共同的历史记忆。当他们经过二十来年的苦读“修成正果”拿到学位,又在与同龄人的竞争中获胜,争取到一个大学老师的教职时,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发现自己面临比原来更大的压力:外部、内部,同龄人、隔代人,学生、老教师。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兼职收入,这些本身并没有关系的词语,在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发生了复杂的因果联系。在本书中,我们将高校青年教师称之为“工蜂”。工蜂不是雄蜂,他们是辛勤工作的雌蜂。在一个蜂群中,占绝大多数是工蜂,他们以数倍于雄蜂的数量担负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世界上用材最少而容积最大的建筑在工蜂的飞舞中完成。这个概念的诞生,缘于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养蜂人打开蜂箱,一幅人类社会的草图映入眼帘:一只大大的蜂后、几只围绕在其旁的雄蜂以及无数不停劳作的工蜂。工蜂的寿命只有半年左右,他们勤苦一生,不求回报,我头脑中略过一个概念:工蜂。是啊,工蜂的体型比蜂后及雄蜂都小,但却是蜜蜂社会里的中坚分子,据说一只工蜂每天采集上百朵花,也只能采回半克左右的花蜜。“工蜂”和“蚁族”不同,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最高的群体,相比较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蚁族”,高校青年教师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整体而言,工蜂在上,蚁族在下;工蜂在飞,蚁族在爬。个体而言,工蜂的力量往往更为强大,有时还具有攻击性,一旦遇到有敌害侵袭,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对方体中。尽管自己会死亡,也要给对方一击,这就是工蜂的特点。另一方面,蜂屯蚁聚,蜂房蚁穴,蜂趋蚁附,蜂扇蚁聚,“蜂”和“蚁”好像天然就有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都是勤劳的昆虫,蜜蜂不知疲倦的辛勤劳作,为人间酿造出甜美的蜂蜜,恰似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两者同样是社会性动物,这样的物种很像人,他们生活的群落也极像人类社会,位于蜂群中最底层的工蜂,与高校青年教师当前的境遇颇有许多隐喻暗合之处。而那个高高在上、不可触犯的蜂巢,不正是我们的大学抑或高等教育制度的象征吗?当青年遇见大学教师,两个群体的交集构成了高校青年教师--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从大学教师的角度,他们是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他们长于思考,敏于观察;而青年的特点又使他们富于热情和激情,对社会现实常持批判主义态度,对社会未来常怀理想主义情怀。两方面的叠加作用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功能上与其他社会阶层具有明显区别。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当代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既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观潮者”,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领潮者”。他们切实感受并深入思考了变革的推力和传统的阻力,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对中国问题做出自己的观察和认知。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我们尝试把高校青年教师置于三轴坐标系中予以考察,这三轴坐标系分别是:个体的微观考察、历史的纵向考察、现实的横向考察,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三条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对应着三条坐标轴,我们从不同方向和不同角度透视,显示出这个群体在这个时代之下的特别之处。基于这样的思考架构,本书首先从个体微观考察开始,讲述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人物故事,然后将不同时代的学者大家引入进来,把青年知识分子历史贯通,为读者提供一个可以延伸的线索。最后是现实的横向考察,我们将去年倾力完成的《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奉上,为大家展开一幅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画卷。第一篇:“蜂”貌--个体叙述与群体想象中的青年教师。每个人的所思所为,乃是世事遭际与人心互动的感知表达,绝非统计学意义上的数字所能呈现。对于青年教师群体而言,要使他们具象化,就要描绘出他们背后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情感态度、价值理念等。本篇由深访组主笔,从课题组调查对象中抽取若干人物,围绕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如果说青年教师是一个群像,那么本篇每个人物都是群像的一个侧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同时,为了增强文章趣味性,我们还特别邀请著名漫画家聂峻先生手绘插图15幅。本篇侧重“点”的力度,见微知著,感人至深。第二篇:“蜂”骨--士人学人之变中的青年教师。透过当今大学青年教师,“士人-学人”之变仍在继续,并且映射为这个群体的重要特征。在以权力、财富为核心的衡量标准中,跟其他一些青年精英相比,大学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下坠,“士”的观念和意识会让这个群体面对这种下坠时更加难堪。网络媒体的兴起,稀释了大学青年教师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在这个群体内部,地域之异、学校之分、学科之别,把这个群体撕裂得更加支离破碎。应当说,在这个群体之中,出世与入世的纠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糅合、独立思想与行政体制的挣扎都复杂交错地融合在一起。“士人-学人”之变的历史涵义,尤其是“士”作为士农工商社会之首的瓦解,以及“天下士”意识延绵不绝的影响,可以预见,完全的“学人”不会是这场大变局的最终结果。本篇访谈学者名家若干人,侧重“史”的深度,思想碰撞,给人启迪。第三篇:“蜂”声--内外交困中的青年教师。2011年,我们开展了高校青年教师全国抽样调查,调查共涉及全国135所高校5400名高校青年教师,调查范围涵盖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信息、生活状况、社会保障、教学科研、网络行为等情况以及他们对公共媒体、学术道德、社会公平以及当前社会问题的认识。调查结束后,课题组形成了1万余字的总报告和5万余字的分报告,报告引起了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篇选取部分调研报告以飨读者,让读者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特点,本篇侧重“面”的广度,数据呈现,引人深思。不得不承认,相比较“蚁族”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比较难于把握的课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团队成员均为80后和90后,很多人仍是在校研究生,高校青年教师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文化层次均高于我们;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团队负责人,也是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局内人”,我可能会不经意地遗漏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加之身陷市场、金钱、地位、利益的诸多诱惑,又兼专业竞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法则,身为一名体制内的大学教师,能否拿出点勇气,坚守一点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说出点真话,确实面临种种压力和考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在高校青年教师研究中始终秉承“蚁族”延续下来的传统。一是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我们始终坚持研究者必须“入场”,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接触,采取问卷填答、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式观察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这样做虽然费时费力,但事实证明,感性认识是研究问题的起点,没有大量现场感性知识的积累,理性认识难以实现飞跃。二是通过专业优势互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中国当前的问题是复杂的、多元的,任何人都不是全知全能, 多学科交叉合力是认识中国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团队成员分别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文理兼顾,各取所长。三是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提升研究效率。团队成员都是年轻人,没有职务高低,没有地位尊卑,大家都是主人,大家都是主体、团队成员在思想相互撞击、相互交融、高度整合的过程中,资源共享、互信互学、共克难关、创出精品。写史不容易,写当代史更不容易,而写与今天有直接影响,与明天还有重大联系的当代史愈加困难。中国有句老话“生逢其时”,什么时代的知识分子才算“生逢其时”?有人说,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最受尊重,有人说延安知识分子最充实,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最自由,当然,也有人说现在才是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时代。虽然我们做了5000多份的调查,又从中选取了十几个典型人物来记录他们的故事,但对几百万的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我们书中论及的显然是少数,但是,对一个时代的解读,总是要有路径的。希望这本书,可以给所有关心这个时代的人们一个路径。囿于主题、容量所限,限于自己所知有限(在此问题上尤其如此),书中疏漏、浅薄之处在所难免。从综合性或系统化的意义上说,本书不敢妄称是一部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记录,它只是我们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解释和关怀,部分解决了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它算得上是我们团队对当代知识青年研究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对知识青年研究的第一个成果是2009年出版的《蚁族》,书中首次提出“蚁族”概念,第一次向社会揭示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生存状态。“蚁族”的出现,折射出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知识”与“力量”逐渐背离的趋势。其实质是反映了“学历资本在阶层晋升中的贬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反映了以学历为代表的制度性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至阶级位置的关系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蚁族”引发我们思考:以学历资本为代表的文化资本在中国阶级晋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究竟是什么?比“蚁族”具有更高文化资本的群体是否也遭遇到了和“蚁族”同样的命运?这构成了我们做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的初衷和动力。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把目光转向高校青年教师--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

内容概要

  2009年,廉思团队发现“蚁族”现象,出版《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沉潜3年后,廉思团队倾力推出第一部系统反映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现状的重磅著作:《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对中国社会的走向具有重要影响。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领域虽有很多感性的议论和个体性的报道,却缺乏严谨深入的调查研究。“蚁族”一词的首创者——廉思教授带领其团队填补了这一空白。2011年以来,廉思带领团队对全国40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调查涉及全国上百所高校、5000余名高校青年教师,全面地描绘出当前中国大学青年教师生活和思想的全图,由其撰写的有关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报告已经引起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最终推出了这部力作《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工蜂”,是对“大学青年教师”的典型概括。工蜂是蜂群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以数倍于雄蜂的数量承担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相比蜂王和雄蜂,工蜂弱小,但有力量,犹如一介文弱书生,强大从不彰显于外在。工蜂不知疲倦地为人间酿造出甜美的蜂蜜,恰似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工蜂无愧于“勤劳”的称号,历经短暂的一生,似乎从未在工作中停歇下来过。纵观社会,知识分子是唯一能够终生工作不止的群体,思考和发声是贯穿其一生的事业。大学青年教师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影响着今天,也以培养知识分子的方式影响着明天和更远的未来。
  工蜂虽有集体协作,但是独立作业,其目的是为整个群体的生衍繁殖;知识分子一方面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另一方面为人类世界和国家民族提供智识、启迪后人,两者都可谓“独立性和集体性共存”。
  工蜂一旦遇到有敌害侵袭,会将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对方体中。尽管自己会死亡,也要给对方一击,这是工蜂的特点,也是知识分子的性格。同时,一个蜂巢何尝不是一所大学、一个社会的缩影呢?
  《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二十余万字,廉思团队将人物深访、名家访谈、研究报告融为一体,既延续了“蚁族”研究的传统,又在方法风格上有所创新。既重数据,也重实例,既有理性,也有感性,既具宏观,也具微观。在横向、纵向、个体三个维度中重新定位大学青年教师,以历史的视野反思现实,以现实的关怀思考未来,力图通过冰冷数据分析与温暖笔触深描的结合,向世人描绘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奋斗、彷徨、苦乐与求索,堪为时代证言。

作者简介

  廉思
  祖籍燕赵,生于北京,修学经、管、法、政及至博士后出站,下过基层,坐过机关,访学西洋,现在大学任教。
  由其领衔的研究团队,以擅长社会调查、田野经验和人物深访著称,形成了学术创新性与大众可读性并重的研究风格,近几年推出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蚁族Ⅱ——谁的时代》等作品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探讨,蜚声海内外。
  由其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曾荣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南方周末》“2009年中国传媒特别致敬”,并被国内30余家媒体评为“2009年华语传媒年度图书”。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篇 “蜂”貌——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样本
 奈何笙磬不同音
 穆文的矛盾
 修行
 “憋杀”时代
 逃离、回归
 边缘地带
 铁杆儿
 一名外教的天真与经验之歌
 “平凡”二字挺重
 平衡之道
 一堂法学课
 让鸡蛋飞
 换章记
第二篇 “蜂”骨——历史视野下的高校青年教师
 国内大学都倾向于“选才”而非“育才”——对话陈平原
 大学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对话许纪霖
 大学文化如何断裂——对话萧功秦
 20世纪80年代的风气好——对话刘道玉
 我们的文化不支持创新——对话施一公
 同行评价远胜量化指标考评——对话朱锡庆
第三篇 “蜂”声——高校青年教师的数据化群像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公共性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不公平感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学术道德问题研究
 高校青年女教师角色冲突研究
附录:研究团队工作简报
后记

章节摘录

“憋杀”时代陈文宇,男,生于1976年。2001年毕业于Q大哲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Q大政治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运动。在学校,陈文宇既受学生欢迎,也被领导器重。但是,这位前途光明的教师,却时常觉得无比憋闷:校园的功利,政治的裹挟,大众的左右,都让他苦恼。最终,他不得不退守书斋,还是“老老实实看我的书、写我的文章比较好”。“表面上看我们大学老师很风光,我们背后的憋闷有谁知道啊?只是我的幸福来得还比较容易,憋着还没死就好。”这是陈文宇常说的一句话。热脸贴冷屁股35岁的陈文宇被认为是Q大政治学系最有前途的青年教师。陈文宇身材不高,略显清瘦,有着知识分子的独特气质。他年轻的脸上常挂着笑容,俨然像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师兄,很受学生欢迎。上午9点10分,正是陈文宇忙碌的时间。这时,学生们一拨一拨地前来拜访。他一如既往地放下手头的工作,转过椅子,面向学生。有的学生问他怎样理解一个社会问题,有的学生问他怎样写好学业论文,甚至有人跟他探讨人生道路的选择,他都欣然应答。然而,一伙本科生的出现,打破了他原有的兴致。“陈老师,您好,”其中一个高个子男孩带着客气的语气说,“我们是2008级的本系学生,现在参加了学校的‘挑战杯’比赛……”陈文宇拿起水杯,慢悠悠地吹走热茶上的水汽。只要碰到无聊的发言,他都会用这个动作回应。接着,高个子态度谦逊地向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老师,怎样做课题才算符合要求?”“怎样才能快速完成课题?”“您觉得我这个结论会让评委满意吗?”……陈文宇皱了皱眉头,露出厌倦的神色。他突然打断高个子,问道:“等下,我问问你,你知道什么叫‘挑战杯’吗?”高个子愣了一下,不等他回答,陈文宇说:“挑战杯就是挑战自己嘛,超越你们现有的水平,提高点能力,学点知识就行,你们别太强求自己!为了一个标准做事情,没意思。”“老师,我们想尽量做到最好,我们一个师兄拿了‘挑战杯’的一等奖,现在都保研了。”高个子说了真心话。陈文宇伸了个懒腰:“好吧,那你想让我干什么?”高个子仿佛捡到了救命稻草,赶紧递上一本厚厚的报告:“老师,您能帮我们看下研究计划书吗?可以提些意见吗?”高个子开始侃侃而谈,介绍报告内容,陈文宇点着头,象征性地表示赞许。随即,他再次打断了学生的话:“行,我问你一下,我的建议你们最迟什么时候要?”高个子脸红了,支吾了一下说:“老师,我们后天就出发,想请您写些意见和鼓励,时间有点紧,您大致看看写一下就行。”陈文宇接过报告,翻了几页,没有抬头问学生:“要我一个签名对吧。”学生没有说话,陈文宇指了指椅子边上的一大摞文件,然后说等忙完这堆东西再签。学生们满意而归,陈文宇不高兴了。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没有想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功利了。在学生面前,我的帮助总有点‘热脸贴冷屁股’的意味。学生参加‘挑战杯’越来越不是为了挑战自己的学术水平,更多的是为了获得那个奖杯,为了让自己在今后的保研中加分,能够在找工作时让简历更光鲜一点。我可不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态度。”学生搞研究的热情越来越高,但陈文宇感觉到很憋闷,越来越少来办公室,更多在家里办公。别人问他怎么不来帮学生了,陈文宇无奈地说道:“给不了学生想要的东西啊,聊完之后,学生失望,我也失望,我还是退避三舍吧,现在的学生真是伤不起了!”作业攻防战陈文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运动。他开了一门选修课,因为话题有趣,很多学生都当必修课来上。学生选课无非三个动机:一是学校要求,不选拿不到毕业证;二是老师“厚道”,给的成绩好;三是知识驱动,可以从课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小薇选修陈文宇这门课的动机属于第三个。她穿着时尚,思想前卫,从不背书包,研一生活基本上和实习、社团工作联系在一起,“总想知道谁会给我一个未来,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上课不会。”但她格外喜欢新鲜的学术见地,因此还是选修了社会运动这门课。开学第一课,陈文宇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作业,留了三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去准备,并将此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标准。小薇舒了口气,用荧光笔将作业要求记在笔记本上。老师不着急要,小薇也不着急做。她准备像平常一样,临时抱佛脚。三个月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汇报作业的日子。“今天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课前,陈文宇和以前一样,趴在讲桌上,微笑着扫视着大家。“让我看看你们的成果!”然后,他像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一样坐到第一排,摊开笔记本,仰着头静待学生阐述。小薇是第一组。之前,她花了两天时间做了一个讲稿,自认为会顺利通过。“做了那么多页,老师看了应该会满意吧!毕竟我们未来也不是搞社会运动的,来过,看过,就好啦!”小薇照本宣科地介绍了阅读材料,并将40分钟的展示拖延到一个小时。然后,等待老师的评定。陈文宇快步走到讲台上。他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沉默了几秒钟,他伸出三个手指:“三个月时间给了你们,你们依然不认真!你们是研究生,你们的层次难道还停留在讲故事?你们真正要做的是讲你们自己的道理,你们的想法呢?”陈老师大声地质问小薇这一组,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词“借事说理”。“做学术报告,就要给我们讲你所持的观点,说一个道理出来。你们是能力不足么,是不用心啊!净讲那些常识,别人都懂得还要你们讲干什么!还搞什么学术!”他关掉投影仪,挺直身子看着学生,陷入沉默。“老师!”小薇带着委屈和疑惑的表情站起来,小声地对陈文宇说,“我们不太懂您的作业要求,结果弄的方向不太对。”陈文宇没有像平常一样认真回答,苦笑了一下,说:“在学习上你们太懒散了,下节课我会好好点评一下你这个借口。希望你们知道,在你们以后的人生中可能再不会有什么人像我这样没有私心地批评你们,为你们好……”下课铃声一响,他第一个离开了教室。陈文宇这一怒改变了上课形势,其他小组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本计划像小薇这一组一样讲讲故事,现在不得不赶忙重新准备作业。回到办公室,陈文宇渐渐平息了情绪。他临时决定加个班,把后面的专业课程内容暂缓,插入“怎样写好论文”这一专题,教教学生们在研究生阶段该干的事情。“Q大每年招收的研究生都要经过精挑细选,既然继续攻读学位,那么怎么可以不把精力用于学习呢?本来应该很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像战争一样,我高要求,学生就高准备,我不要求,学生就不准备。但最后无论怎样提要求,学生都在被迫做事情。这种上课态度让来与不来都无关紧要。当老师最大的憋闷就在于这里,我认真备课讲课,而学生却不爱学习,我哪里还有存在的必要。这种师生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陈文宇在博文中如此写道。憋出来的课题学生的任务是做作业,老师的任务是做课题,课题就相当于大学教师的作业。Q大的晋级规则要求教师以三年为周期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如果你甘于清闲,可以做一辈子讲师,否则就必须接手大量的课题。因为课题并不容易获得,有老师在三年内超额完成了课题任务,干脆把超出任务的课题成果延迟到下个周期发表,以减轻下个周期的工作压力。课题的来源有很多种,有自己的构思和申请,有国家的科研项目,还有领导前辈的提携。Q大是名校,政治学系每年会接到国家大量的课题任务。对于教师们来说,这些课题他们未必感兴趣,但为了完成指标,还是趋之若鹜。陈文宇常常要和自己不感兴趣的课题打交道。他曾在博客中抱怨道:“喜欢的课题,再枯燥、再漫长我都愿意做,还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而对不喜欢的课题,感觉简直就像上刑场,心里非常抗拒,即使举手之劳也不愿为之。”他常常被人嘲笑说:“做课题早晚是那么一哆嗦,你还在那里磨蹭个啥?”陈文宇苦笑道:“你不知道,难就难在接受‘那么一哆嗦’。就像男人和女人,真要结了婚,一切按部就班,倒也简单,难就难在一开始怎么能够接受彼此。接受一个不喜欢的课题,就像说服自己接受一个不喜欢的异性一样艰难,达成这个交易的成本是很高的呢。”有学生问他,当大学老师好不好?他并不急于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说:“学者啊,就像一部汽车,可以往东开,也可以往西开。但人毕竟是有性情,有偏好的,有时候就只愿意朝这个方向开,而不愿意朝另一个方向开;如果愿意转向,开起来倒简单,但难就难在让他转向。能当学者,就看你能不能经受住这种压力。”一次,他接了一个课题,被人催了一年多还没完成。他曾下定决心,但一坐到电脑前,没写上几个字就心烦,于是就开始上网。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又被人反复催促。这本就使他更没心情,不巧又有别的事来相忙。无奈之下,他只好请人代为完成。成果虽然出来,但质量实在太差。课题主持人是个慈祥的老爷子,以往的课题汇报都很“和谐”,但这次看完初稿之后,他拍了桌子,把陈文宇痛骂一顿。“小陈啊小陈,这是你的水平吗?你也进大学挺长时间了,还写出这种低级的成果,还好意思来汇报?”在被一顿痛骂之后,陈文宇奉命改稿,结果大为好转。陈文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自己当时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所以不开窍。“现在大学体制的问题就在于,天天逼着教师开窍,却搞得他们很不开心。既然不开心,开窍也就免谈了。管理者只知道开窍之重要,却从不关心教授是否开心。当前大学改革的关键,我看就是要让人开心。如果能做到开心与开窍的良性循环,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也就不远了。”如今,陈文宇多数时间在家办公,常常要靠各种事情调解情绪,陪陪儿子,上上网。但课题终归是摆脱不掉的包袱。一听别人说大学老师工作自由,陈文宇马上会激动起来,旋即道出他的“狗屎理论”。“很不喜欢的课题,这样的课题,做起来浪费时间和精力,更可怕的是折磨你的心情!就像嘴里被塞了一泡狗屎,恶心得你好多天连山珍海味都不想吃了!很多人羡慕大学老师自由,其实他们不知道,大学老师常常迫于生计或其他压力而不得不被动或主动地‘吃狗屎’。”“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情况是在开心的状态下!现在常常是‘憋’得不行了才不得不去完成……”学者的死法--憋杀一次,陈文宇受某著名电视台之邀去做嘉宾,参与话题讨论。辩论之初,拥护他的人还很少,连被电视台划为和他一方的人也投靠了对方。待到辩论结束时,他已成为大多数了。他当时颇有自得之色,但节目播出后却大跌眼镜。经过电视台的一阵删繁就简、移花接木,节目中的陈文宇完全成了“反面典型”。在对方义正辞严的谴责之下,他表情木讷地蜷缩在那里,间或跳出来强词夺理,结果引来对方更加义正辞严的谴责。他的一位同事看到了这个节目,说:“咱们学者太老实了。”后来,该台另外一个节目找了陈文宇好几次,保证绝不剪裁、只会放大他的观点,他全都拒绝了。他说:“真的很反感媒体采访。媒体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他们想说的话塞到我自己嘴里,然后说是你说的。被别人裁剪对于不是靠媒体注意力获取生存的我来说是很大的耻辱。”2005年,全国开始大力推进“平安城市”、“3111工程建设”,将维持社会稳定提高到新层次。陈文宇曾在课堂上对大家宣布:“咱们学科的春天到来了!”他兴致勃勃地勾画了未来的学术发展,说:“别看咱们的研究领域很敏感,但以后必然是大热门!”然而没过多久,学生们发现陈文宇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不再提以前的理想。后来的一次课上,陈文宇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次,某地政府维稳办邀请陈文宇参加座谈会。他如期赴约,并受到接待人员的礼遇。但让他伤感的是,整个会议中他没有任何发言和参与讨论的机会。他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参会名单上增加了“著名专家陈文宇”。会后,领导请他留下,要与他私下在小会议室里“聊聊”。领导非常热情,特意为陈文宇上了一壶好茶。寒暄了一会儿,领导客气地问道:“陈老师,以你们现在的研究成果,摄像头拍到多少人聚集在一起可能会出社会风险?要怎么办?怎样操作?”陈文宇被问住了,他面露难色,委婉地转移了话题。从座谈会回来后,陈文宇怨气难消。他在博客中写道:“首先,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操作社会’;其次,我的学科本身就不是为了‘操作’。只有有用,学术才有意义,这种看法对于学术发展不利,但我还在与持这种观点的众人打交道,其实他们真正需要的就是一种实用技术。”倒是一位身处事外的朋友看得开,安慰他道:“干部要么有答案,要么不在乎你的答案,你就给他们的工作打打气就行,你就是那个‘有关专家’。”陈文宇始终转不过弯来。一天,在上班途中,他特意看了看校门的摄像头,不禁哑然失笑:官员们希望靠摄像头维护社会稳定,而他是一名大学教师,不是工程师,这门手艺他研究一辈子恐怕也研究不来。后来,单位接受另一地方政府的邀请,帮助他们总结该地的“发展模式”。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专门物色了一些名教授,还特意征求陈文宇的意见,问他去不去。陈文宇陷入纠结:过往的经历让他对此抗拒,但不去的话又可能得罪领导,他一时拿不出主意。陈文宇发现,在学术研究上,他终归是无法获得自由。“做学问也会出名,出名之后就容易遭遇两种死法,用鲁迅的话说就是捧杀和棒杀。要么有人直接用强硬的手段封杀你,要么有人表面恭维你背后用手段害你。但跟外界打交道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对学者来说真的很容易憋死,这是我们学者的第三种死法。表面上我会成为了公共人物,但实际上我所向往的学术宣传总是被扭曲,我想说的东西都被憋回肚子里,我还是在校园里老老实实看我的书、写我的文章比较好。”附:陈文宇语录20条1.微博能否带来群众议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知名学者能够影响群众,这更可怕。2.真正的学术大家都是历史学家,而现如今没等你的历史研究出成果,人家早就出名了。3.预防名校挖人的办法不是让自己变成名校,而是自己的人变成名人,这需要培养。4.到哪里都一样,美国人脸皮也薄,你批判他的观点,稍微犀利点,也会得罪他。5.学术的春天就要来了!因为社会会越来越需要学术,甭管它支不支持学术。6.别以为宅文化在中国泛滥了,在中国真正能宅的人还不多,物质上、精神上的条件不好实现。7.一个乡村不怕田地衰败,不怕屋舍衰败,不怕道路衰败,怕的是人心衰败,人心没了,一切都没了。8.很多东西,我们常常恨它,却总离不开它,这个时候就不能只咒骂了事,要学会相处,比如行政人员。9.国企爱钱,百姓爱国,好奇怪的爱国主义。10.在我们纠结要不要搞某个学术项目时,西方人已经大踏步杀进来了,然后不得不接着学西方。11.把利益抽取出来分析社会问题,百分之百失败。把权力抽取出来分析社会问题,百分之百失败。权钱是无法绕过的问题。12.老师其实是弱势群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的绝对就是我们。13.要小心你身边的“事实”。谁建设的这些事实要搞清。14.敢于迈开第一步是写论文的关键。总想全面,反而一事无成。15.说多收钱,然后把钱分给穷人,钱是收上来了,钱真的会分给穷人吗?16.真正负责任的导师不会手把手教你写论文,那个职业不是导师,叫枪手。17.现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媒体知识分子,要注意二者不一样。18.指标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我们常常成为指标的奴隶。19.学生要学会理论思考,提出问题,给一个自己的解释,你才算合格。20.憋着,不死,也是一种幸福。附:问与答问: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你认为最好和最坏的时代分别是什么?答:我一直过得很好,别人以为我小时候很苦,但我觉得小时候很快乐,反倒现在觉得如果回到家乡的现在会不愉快。问:你认为中国当下最需要的常识是什么?答:最需要知道的常识是不要轻信常识,本来没有所谓的常识,人人都相信就成了常识,所以你的想法对社会很重要。人人都认为中国现在缺盐,都去抢盐,结果商场就真的缺盐,不是盐本身的原因,而是你自己的原因。问:很多学者曾在出世和入世间摇摆不定,你曾有过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您是如何看待出世和入世之间关系的?答:好好做学问罢了,不出世我依然是学者。问:你认为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的使命是什么?答:我不知道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着什么,但我知道青年知识分子不应该肩负着什么。就是不应让自己的观点左右大众,凭什么说你的就是真理呢?话语暴力是有知识的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媒体很容易就把你的观点放大,防不胜防。问:西方大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的大学精神,其中包括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等。相比之下,中国大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然,中国还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你认为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是什么?是否与西方的大学精神有所不同?答:大学本身就是西方的产物,所以中国的大学精神和西方一样,只是要强调一点的是:要更加尊重人才,包括我们青年教师。我们发展得好,学校就好,培养的学生也优秀,道理很简单。问: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美国梦”,核心是一种相信经过自己努力和不懈的奋斗,不依靠权势和背景,就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相比较美国梦,你认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答:有房有车,有妻有儿。这在中国越来越是一个梦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学青年教师的这个点我觉得抓得很好,可以通过这个群体来了解中国教育的困境,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分析过。这个角度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人代表中国以后的二十年。——萧功秦一个时代,如何让最优秀的年轻人看到希望,这很关键。每个时代都有人才,问题在于,执政当局如何让人才发挥作用,不至于被埋没。——陈平原中国的文化危机、教育危机还在后面,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大学问题在二三十年以后,虽然现在彰显出来一些……——刘道玉现在很多青年学者,不得不为生计操劳,真是让人痛心。但这个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我们没法直接解决问题,唯有大声疾呼,让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施一公我们需要一个互动的过程。制度要开放,也需要(大学)青年教师有一些行动。——许纪霖中国这一套大学制度改不改、这个大学制度有没有效率,是关系到中国明天的兴衰成败的问题,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朱锡庆

编辑推荐

第一部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生存现状调查实录读懂中国社会的关键一环!2009年度超级畅销书《蚁族》姊妹篇,廉思教授调查团队最新力作众多媒体好评赞赏,著名学者陈平原、萧功秦、刘道玉、许纪霖、施一公、朱锡庆联袂推荐这是一个影响中国社会进程的群体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是国家的命运读懂青年知识分子,读懂中国社会在知识不再等于力量的年代,中国还能出大师吗?当代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何如此绝望?他们处在怎样内外交困的境地?面对不断边缘化的困境,青年知识分子又将会何去何从?《蚁族》创作团队沉潜三年后再度出击追寻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被边缘化的轨迹从知识分子的角度,解读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以大学和知识分子为原点,将人物深访、名家访谈、研究报告融为一体,全景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现状。既有个体视角的细致观察和群像侧写,又有学者大家对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更有严谨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真实尖锐的数据化呈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工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一个个案例非常鲜活,比较客观地诠释了工蜂族的生活状况,但是视角还不够宏大,例如对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谈的就不多,家庭婚姻情况也较少,更多的倾向于学术思想状况,真正对于民生的问题倾注度略显不够。还是给个五星评价。
  •   蚁族过后,开始关注工蜂族,他总是有如此独到的调查视角。
  •   如何从发现工蜂族,到着手开始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对当今社会的很多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作者通过实地调研,真实的展现了工蜂族的工作以及生存状况,感觉看到了一个活脱脱的自己。
  •   很深刻的调查。这是真实的工蜂族现状记录!
  •   听客观地了解到了工蜂族的生活状况,令人深思。
  •   反应中国青年一代的生存现状,用数据说话,值得思考。
  •   第一部分,高校教师的个案呈现很棒。第二部分次之,最后的调查分析再次。整体很不错,年轻学者分析类职业者的生存现状,敢说真话,亦不偏颇,值得一读。建议快速翻看即可。
  •   我同学推荐给我的,一本揭露大学青年教师的生活现状的书。
  •   书看完了,研究方向很新颖,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当前中国青年教师的境况,其中不乏精辟语言,值得一看,采访的那几个问题爱中国梦背景下很到位,书有点贵
  •   年轻人希望有所作为很正常,但年轻也意味着从低处起步、经验不多、贡献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做‘工蜂’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   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成为一线工作的主力,但所得无法与资历、职称、行政职务高者相比。科研、教学和经济压力被他们视为“三座大山”。
  •   像工蜂一样去战斗
  •   很真实地反映了青年教师的现状,让人心酸。
  •   希望这本书能和蚁族一样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   廉思的第三本书,从第一本就开始关注,推荐!
  •   这本书质量还行,对青年教师的描述比较好,值得看看
  •   作者用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大学教师群体面对体制、经济利益和坚守理想信念之间的纠结和彷徨。
  •   作为中国社会中如此关键的一环,确实应该被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   提供了很好的社会调查范例!
  •   透过大学老师这一角色,展示出生活在当下社会的工薪阶层的辛酸
  •   他们身上所带有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折射的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历史变化,这光辉带给他们的是希望的前程还是迷茫的歧路?
  •   能够了解很多大学老师的真实生活,同时对我们的课题调研有很大作用
  •   这是一本反应了社会现状的书,从中也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生活,让人产生共鸣,同时也让人获益匪浅。
  •   一是看调查方法,二是看内容。两者都没有让我失望。写的很好,有理有据。
  •   很值得深思的一本社会调查报告书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调查的发言才可信,这是本书耐读的基础。
  •   看了这本书,触动很大。调查的很好。
  •   了解大学老师的好书
  •   还没毕业,想看看了解一下社会现实,激励自己不断学习。
  •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值得关注
  •   读了些,感觉写的很现实~~~一幕幕的场景都很真实
  •   在时下物质主义的坐标系里,仿佛只有‘极富’或‘极贫’才引人注目,事实上,‘不上不下’的群体更不该被淡忘。
  •   希望多一些这样关注底层的报告
  •   时代怎样用更公平的分配机制,让一批不炫目、但优秀的年轻人看到希望,是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
  •   数据详实,内容丰富,可以阅读了也可以参考著作用
  •   给我很有感触的一本书,推荐大家买来看看
  •   老师推荐的书,本身也想看看。很不错的书
  •   看到了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但并不是很熟悉的生活和一群为理想拼搏的人,应该看看的书。
  •   送货很快,纸张质量还好,读完受益匪浅
  •   连续买的一个系列的书,还没看,听别人说不错
  •   今天收到的货,随便翻了翻。书的质量不错。内容介绍看了看,不错。
  •   试着去了解别人的世界。
  •   有时候不是我们甘愿如此忙碌,而是生活逼迫我们不得不如此。
  •   还不错,听了作者的讲座来买书的
  •   有待进一步细看
  •   好的学校要好很多。
  •   恰到好处!研究者自识
  •   质量高,深受启发,好书,值得购买。
  •   大部分的事实的确如此,当我听到温总理的那句要让更多人活得有尊严的时候真的心情很复杂
  •   嗯,一本好书,值得入手
  •   书稍微有点褶皱,内容不错,反映了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很真实,有相同的感受。
  •   感同身受,廉思研究不错。
  •   很不错的一本书,研究比较具体实在,但是没有深入,不算学术作品
  •   特别感兴趣的题材,尤其是前面质性访谈的部分,看得意犹未尽,虽然写得感觉还是有些浅。
  •   感觉这本书挺不赖...很现实的地道出青椒老师的现存状况、心里压力和感受..
  •   写的真实
  •   了解青椒生态,选择读博前看一看,打个预防针
  •   不错,但商业出书的原因,里面反映的问题还不够全面和强烈,,,
  •   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   给弟弟买的,还没看到
  •   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
  •   难得编者如此用心,不错。
  •   赤裸裸的真实
  •   凤凰卫视上介绍的书
  •   蜂系列,很不错的书
  •   蚁族之后又一大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