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张作霖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中国社会  作者:杜尚侠  页数:342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张作霖80周年忌辰即将来临之际,出版《乱世枭雄张作霖》这部传记文学,是很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好事。回顾20世纪的中国近现代史,提起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可谓街谈巷议、妇孺皆知。张氏家族的政治跌宕、宦海沉浮,不仅是这一阶段历史的重要内容,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历史以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张作霖一介草民出身,官至安国军总司令、陆海军大元帅、北洋军阀首领,占领长江以北几近半个中国。张学良则子继父业,由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易帜”后,官至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仅居蒋介石之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风云人物,直至西安事变,成为当时的千古功臣,可惜最后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张氏父子联手打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奇,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不可多见的。建国后,对“奉系军阀史”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因为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对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评价,过于走极端,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往往以偏概全,全面否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张作霖父子成为热潮,许多专著、影视作品不断涌现。但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张作霖其人,往往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本人原在辽宁社科院历史所从事奉系军阀研究多年,广泛涉猎了大量历史档案资料,并“抢救式”地访晤了曾经健在的奉系老人,曾先后与杜尚侠先生及他人合作出版了《张作霖被炸真相》、《张作霖沉浮录》等著作,对张氏父子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如果从东北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大背景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公正地、辩证地去看,我认为至少可以有这样的认识:其一,张作霖作为奉系最高首领,他具有中国近代封建军阀的一切共同特点,同时又有属于他自己的个性特点。他反对过辛亥革命,捕杀过奉天辛亥革命党人张榕等人,更杀害过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烈士。从中可以看出,他始终坚持反对革命、反对共产党的反动立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二,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是既依赖又矛盾的关系。他依靠日本的支持发家,做了“东北王”,又依仗日本的帮助平息了郭松龄反奉事件,巩固了张氏政权。但张作霖有个底线,就是不割地、不卖国。张作霖在同日本打交道过程中,始终采取“蘑菇战术”,迂曲周旋,巧妙应对,不失底线。其三,日本人最终阴谋炸死张作霖,这是我们评价张作霖的关键。日本人为什么最后下此毒手?当然是日本侵华政策在战略上的需要。日本军国主义根据“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欲谋“满蒙独立”,进而侵吞中国,多次逼迫张作霖答应签订卖国条约,张都委婉回绝。日本侵略者无奈才炸死张作霖,为大规模侵华扫除了障碍。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张作霖与日本人之间既有投靠利用的一面,又有设防抵制的一面。对于任何历史人物,我们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去苛求他做出某些理想化的“惊人之举”。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20世纪初期,面对西方列强“群虎争食”、妄图侵吞中国的局面,面对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强权威逼与谄笑利诱的嘴脸,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在一些有关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他能与之周旋,坚持“不割地、不卖国”这个底线,就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杜尚侠原是我高中时代的要好同学,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学多才,文史兼通。“文革”前,曾任吉林某剧团的专职编剧,先后创作发表诗歌、剧本、短篇小说多种。“文革”后,任吉林某中学校长,潜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已是桃李满天下。80年代初期,他由吉林调回家乡辽宁。在教学之余,他勤奋读书,深入钻研,笔耕不辍,先后与他人合作出版了专著《辽宁地方史》、《张作霖沉浮录》、《辽海文化》等著作多种。2005年,与他人合著的《正说汉朝二十四帝》,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畅销书、常销书。从此,杜尚侠先生在史学研究领域里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踏上了新的高峰。《乱世枭雄张作霖》是杜尚侠先生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研究奉系军阀历史的又一新的力作。他没有选择写“评传”的纯学术之路,因为这样很可能写得枯燥乏味,从而很难反映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也没有走“演义”的老路,因为如果“戏说”,很可能歪曲历史,从而误导了读者。值得肯定的是,作者选择了传记文学的体裁,将张作霖一生中广为流传的遗闻轶事,择其有据可信者加以认真地甄别、鉴定和整理,以保持其历史原貌。读后,我觉得既真实、客观、可信,又生动、贴切,富有趣味性。无疑,这本书的出版,为奉系军阀史研究的百花园里又添了一朵奇葩。在此,我郑重地向读者朋友推荐这本好书。是为序。2007年10月10日

内容概要

一代乱世枭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扑朔迷离,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是胡匪,还是英豪?他是怎样算计他人,又是如何被人暗算? 杜尚侠老师倾其三十余年研究之心血,诉诸笔端,为世人拂去历史的尘埃,那不为人知的秘密如同遮掩真相的面纱正在一层层地揭开……

作者简介

杜尚侠,男,汉族,1938年生,辽宁省兴城市人,196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高级教师。历任教师、编剧、中学校长等职。辽宁省历史学会理事,辽宁省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奉系军阀研究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如《试论郭松龄反奉的性质》(东北地方史研究)、《论渤海与日本的通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满族文学艺术浅谈》(《台湾·满族文化》)等。出版著作:《辽宁地方史》(辽宁教育出版社)、《张作霖沉浮录》(延边大学出版社)、《辽海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正说汉朝二十四帝》(中华书局)等。

书籍目录

序一 少年苦难 1.张作霖到底姓啥 2.张永贵闯关东 3.张有财之死 4.小“大王” 5.偷学 6.小赌徒还债 7.卖包子小贩 8.学木工 9.学兽医 10.当货郎 11.当杂役 12.誓报父仇二 闯荡辽南 1.不忘干娘 2.火烧仇家 3.小兽医的初恋 4.不占朋友妻 5.光棍赌肉 6.招惹“二菊” 7.逃出大高坎三 吃粮当兵 1.参加毅军 2.刺探敌情 3.田庄台学“战” 4.马大夫救兄 5.赵家庙完婚四 投身绿林 1.再当“马大夫” 2.辽西落草 3.结交洪辅臣 4.成立保险队 5.中安堡突围 6.坐镇八角台 7.张作相入伙 8.双喜临门 9.“小六子”的来历 10.独斗海沙子 11.一支套简步枪五 受抚当官 1.提放增夫人 2.新民府受抚 3.击破“五大哨” 4.升任管带 5.脚踩两只船 6.酒缸里面把身藏 7.巴结“快马张” 8.诱杀杜立三六 洮南剿匪 1.套马竿子破敌 2.奇人死后传秘图 3.苦战索仑山 4.追杀自音大赉 5.陶历卿护送三姨太 6.凤命千金 7.吴俊升两设接风宴 8.“抗垦”风波七 反对革命 1.补发的调防命令 2.新旧军将领会议 3.成立国民保安会 4.逼走蓝天蔚 5.“唯大帅之命是从” 6.暗杀张榕 7.向落合“求爱”八 奉军开端 1.在改朝换代的时刻 2.镇压北大营兵变 3.躲过一次暗杀 4.赵尔巽辞职 5.重返第二故乡九 君临奉天 1.打哪冒出个军务课长来 2.初次觐见袁世凯 3.诱杀金寿山 4.挤走张锡銮 5.表决国体的“公民”投票 6.岂能给人做“子” 7.袁金铠献策“顺时应变” 8.如此“前驱” 9.吓跑段芝贵十 治理奉天 1.明推暗就的假戏 2.第一次被炸 3.武力镇压巴布扎布叛乱 4.太平寺诉讼案 5.奉天两虎之争 6.“不能在马上治天下” 7.军警风波 8.吃年茶引起的风波 9.汤二虎出走 10.电报“中转站” 11.静观张勋复辟 12.不许怠慢王永江十一 统一东北 1.高级俘虏 2.吴俊升进驻黑龙江 3.第一次驱孟运动 4.包瞎子占课 5.秦皇岛劫械 6.奉军第一次入关 7.第二次驱逐孟恩远 8.就是要当出头椽子 9.中国是咱们的 10.宴请乡老十二 奉军扩张 1.靳云鹏组阁 2.秘密成立七省反皖同盟 3.明做“调人”,暗当枪手 4.借厕开溜 5.武装“调停” 6.天津记者招待会 7.张、曹的两次对话 8.直奉分赃 9.来个交通系的人 10.四巨头会议 11.张曹联姻 12.梁士诒组阁 13.阁潮难关 14.张宗昌投奉 15.大帅帮赌 16.直奉大战 17.吴俊升榆关表忠十三 奉军复振 1.父子密谈“整军经武” 2.合并三行号 3.平定“高卢叛乱” 4.训斥张宗昌 5.怀德秋操演习 6.大帅练兵歌 7.中校团长 8.宁武为孙、张联合穿针引线 9.汪精卫谒奉 10.段祺瑞与张作霖言归于好 11.伍朝枢奉天祝寿 12.张作霖、冯玉祥密约 13.江浙战争成了奉张进兵的口实 14.九门口战斗的风波 15.偷批密信 16.招待俘虏兵的宴会 17.印“天良”戳子的钞票 18.张、段、冯天津会议 19.孙中山和张作霖的历史性会晤 20.打了败仗还升官 21.张作霖、张国忱和苏使加拉罕 22.接见王领事 23.张作霖两见溥仪十四 郭军反奉 1.郭松龄在反奉前夕 2.张作霖的缓兵之计 3.张作霖准备下野 4.王永江献计 5.所谓“张日密约” 6.重整旗鼓,决心讨伐 7.对补充旅军官的训话 8.范议长的闹心事 9.吴俊升打前敌 10.抽帖问吉凶 11.决战前的紧急会议 12.巨流河决战 13.两次难忘的电话 14.处理郭军“善后会议” 15.庆功宴上焚密箱 16.“民众”会上的演讲 17.如此“答谢”日本人十五 北洋末日 1.讨伐魏益三 2.直鲁联军的由来 3.王永江辞职 4.张、吴“握手”,奉、直“联合” 5.孙传芳拜山 6.组织安国军 7.李大钊英勇就义 8.涿州城攻防战 9.“大元帅”等于“大总统” 10.顾维钧做“客卿” 11.张大帅祭孔祈天 12.没白疼这小子 13.气走吉田茂 14.“手黑”二字戏芳泽 15.自己事自己了 16.把山本糊弄了 17.不要臭皮囊 18.求乩问卜 19.最后一幕 20.秘不发丧十六 生活花絮 1.垫款恤灾 2.不记旧仇 3.两头为大 4.强娶四姨太 5.三夫人出家 6.小青楼的主人 7.五夫人许愿 8.一身福相的六夫人 9.小喇嘛托梦 10.不该与发妻吵架 11.大老粗批阅公牍 12.袁金铠“卖海味” 13.拿枪去劝架 14.一案两办 15.谁当经理 16.真是有种 17.一帧父子合影 18.吴俊升拜年 19.哨兵李德标 20.“叫你行,你就行” 21.会写字的录事 22.大帅赔礼道歉 23.粗茶淡饭 24.礼尚往来 25.价钱一样 26.送给吉田的“小”礼物 27.大帅开“恩” 28.禁演《凤还巢》跋

章节摘录

插图:一 少年苦难:4.小“大王”:张作霖是张家最小的男孩,所以极受张有财夫妇的宠爱,家里人常称他为“老疙瘩”,村里人喊他“张老疙瘩”。 “老疙瘩”是东北农村对家里最小男孩子的一种亲昵爱称,意思是“老儿子”。张作霖出生在北小洼村,距离海城县城90里地,现在属于辽宁省大洼县。北小洼村,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小村落,在村东头咳嗽一声,在村西头都能听见。张作霖家对门有一家姓鲍的邻居,家里比较富有。老鲍家是后搬到北小洼村的,‘他家曾经住在海城县西桑林子。鲍家有个儿子叫鲍贵卿,比张作霖大好几岁。鲍贵卿小时候,他妈没奶,就吃张作霖母亲王氏的奶。张家生活有困难,鲍家经常给予接济,所以两家关系很是融洽、亲近。别看鲍贵卿比张作霖大,可处处却都听张作霖的。这大概是出于大的理应让着小的,但更主要还可能由于张作霖从小就有称王称霸的强烈欲望的缘故。儿时的张作霖机灵贪玩,整日在外摸爬滚打,上房揭瓦,下河摸虾,爬树偷梨,掏鸟窝捡蛋,什么淘气的事都干。他更喜欢争强好胜,常常把同村的小孩子组织起来,喊道:“你们听着,我是‘大王’,你们都是我的兵。谁要不听我的命令,我就打你的屁股。”他们在一起玩跑马城,玩老鹰捉小鸡,玩扔砖打瓦,玩攻城夺寨的战斗,玩得兴高采烈,其乐无穷。无论比他小的还是比他大的,都让他管治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如果有不服的,就拳打脚踢,把人家打得鼻青脸肿。被打孩子的父母就找到老张家去,说:“看看,张老疙瘩把我儿子给打的。”于是,张有财夫妻俩就只好当着邻居的面骂他一顿,或者踢两脚。但是,张作霖总是不服,嘟囔着说: “谁让他不管我叫‘大王’?”后来,张作霖家又先后搬到叶家铺、栾家堡子和驾掌寺村。在驾掌寺村住的时间比较长。驾掌寺村比北小洼村大一倍,不仅房舍多、街道多,村里的人口也多。张有财出去赌钱,张作霖有时候也跟着,什么玩纸牌、推牌九、押宝盒,都见过,也都摸过。有时他会自言自语地喊:“前杠对大天,后杠皇上,我通吃!”

后记

中国近代军阀及军阀政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在众多的中国军阀中,张作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中国,尤其在东北地区,有关他的故事、传闻和笑谈甚多,且褒贬不一,毁誉同在。从少年时期起,我就对张作霖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走上了研究张作霖的学术之途。这除了受史学界对“奉系军阀史”研究热潮的影响之外,从个人方面考虑,很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张作霖生于1875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二日),我生于1938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农历二月十二日是个吉日,在佛教节日中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生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是百花生日。既然我们都拥有二月十二日这个巧合的生日,我就很想弄明白这个日子与人生有何关系。这想法当然是荒唐的,可笑的,是宿命论思想作怪的结果,但在我的幼年时期,它确实是我迫切想了解张作霖的原动力。我的父母恰巧满足了我的部分需要。我的父亲杜玉璞,又名杜维玺,他不仅与少帅张学良同庚,而且年轻时曾在奉天官银号做事,与奉系的一些中层文武官员有过交往。据他生前讲,曾与奉军的师长丁超(后做了汉奸)、李杜(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磕头换谱。因而,他知道不少有关大帅张作霖和少帅张学良的往事,有的甚至是亲闻、亲见。我的母亲李志贤生长在东北农村,也知道不少有关大帅和少帅的传说,有的颇为生动感人。小时候,他们给我讲过这方面的故事,听后,我有时感动,有时悲惋,有时气愤,好像张氏父子就活动在我眼前一样。这许是我对张氏父子原始素材的最初积累。1952年,我考取了坐落在沈阳市小南门外的沈阳八中。当时,沈阳市仅有十来所中学,所以学校实行二部制,分上下午授课。因为从我家住的铁西区到城里上学,坐电车也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所以我办了东北图书馆(今辽宁省图书馆)的借书证,每天有半天时间在“东图”里读书。当时的“东图”借用沈阳大南门里“张氏帅府”(今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在这里我度过了三年岁月,对这里的青砖高墙、大青楼、小青楼,甚至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窗一户,我都非常熟悉,唯独不熟悉这里的老主人。这也许是我研究张作霖的又一动力。我的恩师常城先生曾撰写东北文史丛书《张作霖》,这是国内研究奉系军阀的拓荒之作。老教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踏实的学风深深地影响了我,引导我和我的同学们走上了历史教学和历史科研的道路。我决心希望做史学研究的一名小卒,希望能有所建树,尤其希望在奉系军阀的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应当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为我从事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我从吉林调回家乡辽宁工作。当时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觉得如果再进行史学研究已经起步太晚,因而有些心灰意冷。就在这个时候,我中学时代的好同学魏福祥拉了我一把。他当时任辽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辽宁省史学会副理事长,在辽宁史学界颇有影响,他劝我振作起来,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他帮我选择科研方向——东北史及奉系军阀史。他帮我去省档案馆借阅奉系军阀档案。我自己也广泛搜集有关奉系军阀的资料,并访问当时仍健在的奉系老人,从中获得了不少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研究奉系军阀的真正开始。明年(2008年),是张作霖的八十年忌辰,我产生了写作张作霖生平的冲动,并一气呵成,写成了这部《乱世枭雄张作霖》。此书脱稿后,我又开始构思《千古功臣张学良》,准备作为姊妹篇将“两帅”传记同时推出。中国社会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侯钰小姐得知此情,对此书稿也很感兴趣,盛情难却,便把书稿交予了她。接到书稿后,她夜以继日地编审,甚至在国庆长假期间也不休息。这很使我感动。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侯钰小姐的大力支持。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师友和家人。作者2007年10月24日

编辑推荐

《乱世枭雄张作霖》运用客观、公正、生动的笔触,陪伴您去80年前目睹一个真实的张作霖。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人:他文化不高却又腹藏雄才;他出身胡匪却又从不抢劫;他杀人如麻却又柔情似水;他穷兵黩武却又发展经济;他勾结日本却又为其所害:他迅速崛起却又倏忽暴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乱世枭雄张作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很长时间时间以来,就想看一本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张作霖的书了,目前为止这本书是我的最爱!
  •   张作霖的成功值得品味
  •   英雄终归是英雄,东北王让人感觉更真实。
  •   喜欢看传记的,这本是不错的选择
  •   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个很迷信的人物,竟然禁演《凤还巢》因为听上去象“奉还巢”。
  •   正在看,书里面还配有插图,挺好的
  •   不错现在领导能做到张作林这样就很不错了,莫一成败论英雄
  •   满意,很好!卖过很多次了!
  •   比来比去还是当当实惠
  •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我想特别说说快递送货员。前两天因为下雪送货时间延迟了,因此造成货物积压。原本快递员明天才送我们家这片儿,我打电话问能不能今天送,因为给孩子买了一套《蓝精灵童话书》,孩子等了很久了天天念叨着。后来快递员专程为我们送了一趟,送到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在此深表感谢与歉意。
  •   当当的服务质量不错
  •   儿子读完了,还行,孩子还小看看热闹
  •   很不错的一本书,参考了许多史料,但又不乏味。
  •   买给老人看的,字够大,老人看着特别舒服。很值得看的一本书。
  •   读了好几遍,仍然余味无穷!
  •   写的非常好,值得一读
  •   内容不错,作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写本书主人公的一生。尊重历史!值得推荐!
  •   照片还是不错内容个人觉得不是很详细可能是传记类的原因吧没有小说类的那样精彩,不过我很喜欢张作霖这本书,不错。值得一看
  •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尤其是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增强了书的历史厚重感,读来让人大开眼界,有趣。书的质量也很好,发货及时,满意。
  •   书应该还算不错的!正在读……
  •   很精彩,我喜欢,内容有点少
  •   此书制作比较精良 内容较为精彩
  •   相当喜欢!!!不过张作霖成名前历史记诉的太简略,大部分是军阀混战史,还是流水账!!!
  •   说张作霖是黑社会,是因为其行事与港片里面的黑社会颇有相似之处。张等人一开始是小混混,一步步打拼终于成了黑道老大。然后终于惊动了政府部门,出动军队和警察包围了他们,大家分头突围。汤二虎负张学良于背,双手端枪射击,快马神枪,弹无虚发, 简直赵云再世。后来,又和警察头子段祺瑞谈判,在危急时刻汤二虎以枪挟持段祺瑞,化险为夷。之后,另一打手张景惠劫了段祺瑞的军械,于是张的实力大长。汤二虎和张作霖产生了误会,汤出走。小弟郭松龄因分赃不公向现有的老班底主导的秩序发起挑战,失败,其资源被瓜分。张被另一势力日本用炸药暗杀。少当家即位,经验不足,为老人杨宇霆等轻视。杨派常偷偷购买大量武器弹药,张少当家怀疑杨是卧底并对大帅暗杀事件知情,于是利用郭松龄剩下的班底,在客厅布置埋伏,将杨、常乱枪打死。于是少当家的亲信终于取代老一代上位。看看,这样的情节是不是很像港片?张作霖此人,从许多回忆录来看,很讲义气,但政治上也不含糊。宋江是小说上的虚构,谁也没见过,张作霖可算是现实版的。按照戢翼翘的说法,张相貌清秀,不像一般人所想象到横暴,个子不高,看起来不像武人。知识不高,不忘本,发达了之后还是高粱米饭,叼着呛人的大...烟袋锅子,好听评书,迷信。总之,很老土。我觉得个子矮小的人,难以给人一种威压感,所以能成为首领的,要么得像石友三那样,心狠手毒,让人畏惧;要么得有其非常过人之处,总之,一开始张作霖和一大票兄弟结拜,张年纪最小,但却和冯德麟同为首领,决非偶然。有意思的是汤玉麟和张先天条件类似,但性格相差甚远。一样是读书少,汤就因而多疑,对比张信人不疑;一样是贫苦起家,汤因而非常吝啬,对比一下张不喝兵血,不吃部下,大处着眼,不斤斤计较。可以说张在义气二字上没什么亏欠之处。孙烈臣死了,他抱着尸体哭了半个钟头。而张死了,汤玉麟得知后当即昏厥过去。其他军阀往往树到猢狲散,相对而言,奉张内部较为稳固,有其独到之处。但问题也很多出在这个义气上,这也许可以说是黑社会坐天下的问题。奉系军权班底,以起家时的伙伴为主,\"所属各县官僚,内中鲜有学术兼全,智勇齐备之士。他们虽名为军官,但不事训练,纪律极坏\",如北京一提奉军,\"如同谈虎色变\"。后来入关占有华北大部分,关键在于张学良能任用郭松龄。按郭松龄所言,奉系用人唯亲,用人唯顺,而不问有才无才。义气和关系终究不能等同于一个健全的制度。张学良迟迟不能向汤玉麟下手,终究误了国事。而汤玉麟抗战8年中,为了不与敌伪合作,每天与其妾洪瑞霞轮流在其亲友家东躲西藏,颠沛流离,总算是他晚节上的一丝亮点。从人品上来说,这些土匪出身的,也不算多坏,像吴俊升,万福麟之流虽然有点胡,但是没事搞搞赈灾,支援一下文化建设之类,泽被后世;就算汤玉麟,张宗昌之流,虽然纳了很多妾,也不是抢男霸女来的,大半还是娼妓;总之,至少不能说比现在的某些公仆就差了。<注1>北京的奉军的代表是汤玉麟部,劣迹如看电影和坐车不买票,打架斗殴,态度蛮横,甚至殴打警察。 阅读更多 ›
  •   纸质差,送货速度慢。
  •   是一个外国朋友托我买的。他很喜欢,就是里面图片少了点。
  •   应该改说书籍的品论就在内容上,前半部分的内容更像是单田芳的评书,后半部分像历史课本。总之还可以了解一下偶像的过去没什么不好
  •   比评书写的更真实 刻画了胡帅张作霖的一生 虽然他是土匪出身 但是他的讲义气 知恩图报 不怕小日本的民族气节还是值得肯定的
  •   最后两页还是印倒了,,关于书,我看了几页,因为没接触过他那个时代的故事,出场人物太多,看完人物就忘了,以传记的方式写,从小时候到死亡,主要是写事,故事不太连贯。
  •   纸质较粗糙,内容不错
  •   书的内容还行,就是纸张质量实在不行,对,此书就在行与不行之中。。。
  •   我是先听得单田芳的评书,才想买这本书的,书里写的都是大事,评书讲的是一些细节,但是评书和书里写的有的地方有些出入,不知道哪个是真的,不过我觉得还是书里写的更真实吧。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   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有血性的汉子!
  •   很不错的一本书,纸质不错
  •   写得不错,很喜欢这本书
  •   不错 挺好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