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范畴论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作者:邱紫华,王文革 著  页数:318  
Tag标签:无  

前言

思想,往往被视为令人神往而略显玄远的词汇,实际上,它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寻常之物。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只要去自觉其意义,就不会没有思想。马克思说:“理性向来就存在,只不过它不是永远以理性的形式出现而已。”思想无所不在。有了思想,就会有对思想的思想,这便是反思。人类总是在不断反思:反思人之为人,反思美好生活;反思道德法则,反思精神信仰;反思经济活动,反思社会准则;反思审美,反思求真;反思人与自然,反思人我之间;反思理论的,反思实践的;反思本土的,反思域外的;反思传统的,反思现代的;反思推动科技昌明,反思科技的负面影响;反思资本主义,反思工业主义;反思理性,反思非理性。人类进步少不了反思,社会发展离不开思想。思想赋予知识以活力,转识成智,豁然贯通,以利于先立其大者;思想赋予生命以意义,化腐朽为神奇,把平淡的生活变得意味深长。思想让我们小心谨慎,思想让我们雄心勃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绵延不绝,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人、一个社会要提升精神气质,也需要思想的滋润。思想既是一种结果,又是一个过程;既是一种产物,又是一种活动。我们向往自由,渴望洞察,期盼理解,追寻幸福。思想让我们遍尝跋涉的艰辛,也给了我们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力量。思想者未必真能成为思想家,但却拥有一片崭新的天地。

内容概要

  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哲学范畴,没有经过人工的、理性逻辑的方式的排列和组合,来建构一个逻辑的、虚构的框架;因此,也就没有逻辑的“一元化中心”没有西方哲学、美学所追求的那种“确定性”和“精准性”。  东方哲学和美学的范畴是散点放射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的“林中路”那样可以向各方延伸;也像德勒兹所说的“游牧思想”和“块茎思维”一样,是多元的、多点生发的。东方哲学美学的范畴就永远处于“成为”的过程中,永远处于“可能”的状态中。

书籍目录

绪论 东方美学范畴的诗性特征第一章 古埃及美学观念与范畴 第一节 古埃及诗性思维的特点  一、古埃及人的灵魂观和审美同情观  二、埃及人的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特征在审美思维中的体现  三、原始思维的模仿性特点在埃及艺术创造中的表现  四、埃及人的原始思维的完整性特征在艺术和审美中的表现  五、原始思维的情感性特征在埃及艺术和审美中的表现  六、古埃及人的象征性思维  七、古埃及原始思维中的理性因素 第二节 古埃及的审美意象 第三节 古埃及审美范畴 第四节 古埃及的审美观念  一、美是有用的、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  二、人体美  三、艺术美观第二章 古代中近东民族的美学观念与范畴 第一节 苏美尔人的审美意象和审美观念  一、苏美尔人的原始思维特征  二、苏美尔人的审美意象和美的观念 第二节 古巴比伦、亚述、新巴比伦民族的审美意象与审美观念  一、巴比伦人的审美意象和审美观念  二、亚述人的审美意象  三、新巴比伦人的审美意象第三章 希伯来、波斯、阿拉伯民族的美学范畴 第一节 希伯来民族的审美意象与审美范畴  一、希伯来人的宗教观念  二、希伯来人的审美意象  三、希伯来审美范畴 第二节 古代波斯的美学观念与范畴  一、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宗教哲学的二元本体论  二、《阿维斯塔》二元对立模式中的审美范畴 第三节 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审美意象与审美范畴  一、蒙昧时期的阿拉伯民族的宗教信仰  二、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的诗性思维对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的审美意象  四、伊斯兰时期阿拉伯民族的美学观念第四章 印度美学范畴 第一节 印度思想的特性 第二节 《奥义书》的宗教哲学思想  一、《奥义书》的哲学本体论范畴  二、《奥义书》的哲学认识论范畴 第三节 《奥义书》中的美学范畴  一、《奥义书》的审美思维特征  二、现象之美与本体之美 第四节 《奥义书》中美的形态范畴 第五节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美学范畴  一、两大史诗中的达磨思想范畴  二、两大史诗中的美学范畴 第六节 印度佛教美学范畴  一、印度佛教哲学范畴  二、印度佛教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及范畴  三、佛教美学中美的形态范畴 第七节 印度古典主义美学范畴  一、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形成的文化艺术背景  二、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体系  三、印度古典主义“情味”美学范畴  四、古典主义的韵论美学范畴  五、和谐——印度美学思想的终极范畴第五章 日本美学范畴 第一节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 古代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象  一、太阳一光系列的审美意象  二、植物系列的审美意象 第三节 日本美学范畴的特点  一、形象性  二、象征性  三、情感性 第四节 日本自然美范畴 第五节 日本艺术美范畴中文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原始思维的完整性特点在埃及艺术创作中有相当典型的表现。在绘画和浮雕中,人物像一律按照正面律的原则加以表现:正胸、侧脸、正眼、侧腿脚。埃及人表现人像时,重视选取事物或人的最典型的“面”而不顾及形象是否扭曲。正面表现“眼”,是因为眼是灵魂“卡”的象征,精气神从眼中流露出来,鼻子为生命之气,要完整地毫无歪曲地表现;腿脚只有侧面表现才不至于歪曲。结果,这种画在视觉上呈现出来的是极不自然的姿态,而埃及人却认为是最全面完整的形态,是最丰富地展示人体特征的姿态。埃及人在再现一个场景时,为了全面完整地表现对象,就采取多点透视,即从多角度表现共时性的事物,甚至事物的背面或被遮挡住的部分也要刻画出来。从透视的原理说,对象被严重地歪曲了,但是埃及人看来却是最真实、最准确、最完整地再现了对象。五、原始思维的情感性特征在埃及艺术和审美中的表现古代人的全部的情感性因素都渗透在原始思维之中。因为,人的思维的对象是整个外在的客观世界,这世界同他们的生存利益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在他们全部的认知活动和艺术创造及审美活动中,都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对埃及人来说,他们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不是出自审美的动机,而是在重现神的形象和神的世界,是人生新的境界——彼岸世界。“建造金字塔,是表示对神的服从。古埃及人承担这项工作是心悦诚服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为地上神——法老,尽一项神圣的义务。尽管如此,有些作家仍然错误地指责法老在修筑金字塔的过程中奴役百姓。一些古代的史学家确切提到,那些服劳役的民工是领取报酬的,碰到尼罗河泛滥季节,农事被迫中辍的时候,这有助于活跃经济。”“希罗多德记述说,‘洪水季节,农民们被迫丢下他们被水淹没的田地,去帮助修筑金字塔,以换取他们的衣食。’”

后记

本书是2000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东方美学范畴研究”的最终成果。此前,已经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结项。但是,几年来这部著作一直没有交付出版社出版。原因是作者感到此书尚不成熟,自己内心一直无法结项。因为,研究东方美学范畴至少有以下四个难点,这些难点困惑了我许多年。其一,是东方美学范畴和理论被西方和中国的有的学者视为“潜范畴”或“前范畴”。其意思是说,东方美学范畴还称不上是西方哲学、美学意义上的范畴,它们还没有资格登上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和范畴的大雅之堂。既然名不正,言不顺,那么,作者应该怎样去应对这种排斥性的观点呢?如何为东方美学范畴争得一席生存之地呢?其二,是东方各民族的美学范畴都较为散乱,各自都不成体系;作者更无法把整个东方美学范畴捏成一个体系。按照西方传统的美学理论和范畴的体系性,没有体系的东西算什么呢?作者就必须为东方美学范畴的非体系进行有说服力的辩护。其三,从形态上讲,东方各民族的范畴很少有纯思辨性的、纯抽象性的逻辑形式,更多的是具体事物称谓式的,或者是形象性的、象征和比喻式的诗性的形态。面对诗性的、含义朦胧的东方美学范畴如何加以清晰的解读和阐释呢?其四,如何清晰地回答:为什么东方民族的审美范畴是诗性形态的?它们生成的文化背景是什么?

编辑推荐

《东方美学范畴论》为思想与文化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方美学范畴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美学研究的一部重要书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