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赵从玲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02出版)  作者:赵从玲 编  页数:119  

前言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本教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内容更加符合护士执业标准的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教材供护理专业使用,各学校可根据教学大纲的不同要求对本课程安排选用。本教材突出知识实用性和技能实践性,重视理论知识系统性。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诊法与辨证、方药施护、针灸推拿疗法和临床常见病证中医护理等内容。本教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技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按照中医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护理,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本教材绪论(2学时)、临床常见病证护理(4学时)由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赵从玲编写;诊法与辨证(10学时)由内蒙古医学院护理学院韩新荣编写;病因病机(6学时)由黄河科技学院李高申编写;方药施护(6学时)由宁夏医科大学高职学院赵淑红编写;阴阳五行学说(2学时)、中医护理原则(2学时)由首都铁路卫生学校郭晖编写;藏象(8学时)由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何长杰编写;针灸推拿疗法理论(6学时)由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等卫生学校黄富献编写;经络(2学时)、针灸推拿疗法实践(6学时)由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张莉编写;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董建栋参与了本书的编写、统筹和校对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立足于各位编者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参考了部分大中专教材和同仁专家的优秀成果,得到了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和参编各兄弟院校领导、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本教材的编写自始至终都得到人民军医出版社领导的关怀与帮助。诸位编者认真负责,分工合作,精益求精,虽经集体反复讨论和修改,共同审订,但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望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完善。

内容概要

  《中医护理》突出知识实用性和技能实践性,重视理论知识系统性。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诊法与辨证、方药施护、针灸推拿疗法和临床常见病证中医护理等内容。本教材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常用技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按照中医护理程序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实施护理,成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一、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三、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第2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3章 藏象第一节 五脏一、心二、肺三、脾四、肝五、肾第二节 六腑一、胆二、胃三、小肠四、大肠五、膀胱六、三焦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气血津液一、气二、血三、津液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第4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一、经络的概念二、经络的组成三、经络的生理功能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命名二、走向和交接规律三、分布规律四、表里关系五、流注次序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督脉二、任脉三、冲脉四、带脉第四节 经络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二、指导疾病的诊断三、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第5章 病因病机第一节 病因一、六淫二、疫气三、七情四、其他病因第二节 病机一、发病二、基本病机第6章 诊法与辨证第一节 诊法一、望诊二、闻诊三、问诊四、切诊第二节 辨证一、八纲辨证二、脏腑辨证第7章 中医护理原则第一节 预防一、未病先防二、既病防变第二节 治则一、治病求本二、扶正与祛邪三、调整阴阳四、三因制宜第8章 方药施护第一节 中药一、中药药性理论二、中药的应用三、常用中药第二节 方剂一、方剂理论二、常用方剂三、常用中成药第9章 针灸推拿疗法第一节 腧穴一、腧穴的分类与作用二、腧穴常用的定位方法三、常用腧穴第二节 毫针刺法及护理一、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二、针刺的操作方法三、针刺的注意事项第三节 灸法及护理一、灸法的基本知识二、灸法的操作方法三、灸法的注意事项第四节 拔罐法及护理一、拔罐的基本知识二、拔罐的操作方法三、拔罐的注意事项第五节 推拿法及护理一、推拿的基本知识二、推拿的操作方法三、推拿的注意事项第10章 临床常见病证护理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证一、感冒二、头痛三、黄疸四、消渴五、痹证第二节 妇科常见病证一、月经不调二、痛经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证一、食积二、遗尿实验实验一 病因与病机病案讨论实验二 舌诊模拟训练实验三 脉诊模拟训练实验四 中药汤剂煎煮法实验五 十四经脉走向和常见穴位定位实验六 针刺法、灸法、拔罐法练习实验七 推拿手法练习

章节摘录

插图: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故称为“华盖”。肺娇嫩,不耐寒、热和燥邪,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1)主呼吸之气:是指肺具有吸人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即肺司呼吸。肺司呼吸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如肺司呼吸异常可见胸闷,咳嗽,呼吸不利等。(2)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功能,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参与宗气的生成。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二是调节全身气机。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对全身气机起着调节作用。肺主一身之气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肺主一身之气异常,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可见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2.主宣发、肃降宣发,即宣布、发散,是指肺气向上向外的宣布、发散功能。肃降,即清肃、洁净和下降,是指肺气向下向内的清肃、下降和洁净功能。(1)主宣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呼出浊气。通过肺气的向上向外功能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向上向外布散水谷精微与津液。通过肺气向上向外功能将脾转输到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至全身,外达皮毛,并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三是宣发卫气。通过肺的宣发功能将卫气宣散到全身,以发挥其护卫肌表,温养脏腑,调节腠理开合的作用。如肺失.宣发可见呼气不利,胸闷,鼻塞,无汗等。(2)主肃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吸人清气。通过肺气的向下向内功能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向下向内输布水谷精微与津液。通过肺气向下向内功能将脾转输到肺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向内布散,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水液下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三是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如肺失肃降可见呼吸表浅,短促,咳喘气逆等。肺的宣发和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既对立又统一。无正常的宣发就不能正常的肃降,无正常的肃降也就不能正常的宣发。宣发和肃降相互协调则气道畅通,呼吸调匀,若二者失于协调则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可见咳嗽,喘促等。3.通调水道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调节的功能。肺气宣发使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并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的代谢产物化为汗液排出。肺气肃降使水液向下向内输布并将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若肺失通调则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而致痰饮,水肿。

编辑推荐

《中医护理》供护理助产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护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般,扫盲而已,没有深度,有没有配套习题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