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1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吴冠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与人生活在一起就形成了某种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把人联系在一起?这就是群学研究的问题。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从精神分析理论的立场出发,发展出一套人群相处的理论,直至发展出一种政治的哲学。为此,作者回应了现在的中国学术界热门的各种理论资源,从左到右,作了全面的回应与批判。
作者简介
吴冠军
哲学学者,1976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吴县,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并任澳大利亚墨纳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复旦政治哲学评论》学术委员之一,《劳特里奇当代社会与政治理论国际指南》撰稿人之一。2008年获“第二届双年度后天学术奖”。著有《多元的现代性》(2002)、《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2006)、《爱与死的幽灵学》(2008)等。
书籍目录
导言
神秘的“第三者”
——一个群学研究纲领
日常分析
“性的问题”何以重要?
——“性自由”之权利论的限度
稚子之见(鉴)
——或,日常生活的“隐微阅读”
“虚拟世界”,抑或“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
“满城尽吃黄金屎”
——论全球资本主义状况下的艺术
肠胃不适的精神分析
牌桌上的法律与民主
——日常生活中的政治哲学困境
学理论衡
贝淡宁的“缩胸手术”
价值多元主义与古典形而上学之间
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民主和平”是如何“证成”的?
国际秩序与“哲学基础”
——评论卡蒂教授
“全球化”向何处去?
——“次贷危机”与全球资本主义的未来
读,与,写
邓正来式的哈耶克Why Not?
——思想研究的一种德勒兹主义进路
如何在当下激活古典思想
——以及,如何迈出现时代的“古今中西”纠结
今天,如何来谈顾准?
社会科学向何处去
——评兰根霍夫教授
“****者”与“庸众”
——论施特劳斯主义“哲学写作”在中国
两种学术写作
——“后天学术奖”获奖感言
致谢与版权说明
人名对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