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激发权能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周林刚  页数:299  

前言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使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基本权益得到维护,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需要,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弱势群体得不到保障的社会,一个社会弱者受到歧视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更谈不上是协调发展的社会。  从理论上说,改革的社会代价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同承担,社会发展的成果应当由全体社会成员来共同享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改革带来的社会风险冲击最大的往往是承受力最低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代价往往是由社会弱势群体来承担的,社会弱者比社会强者为改革付出了更多的成本,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更大压力。  社会学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因为社会学的深层理念是“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里所讲的“增促社会进步”,就是增加和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人的全面发展;“减缩社会代价”,就是指社会代价尽管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探究如何把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缩小到最小的范围的办法。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就是研究如何减轻社会弱势群体所受的冲击、由于被边缘化而受到的种种损害。  弱势群体是那些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一般说来,社会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等。弱势群体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但深层原因则往往是社会结构的缺陷,即社会设置的安排有问题。具体说来,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既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方面,即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是与个体的生物性发展相关的,如年幼、年老、残障、体弱多病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竞争能力。同时,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如果社会给生理能力较弱者以充分支持,他们也可以不沦为社会弱者,或者说,把他们的弱势处境减少到最低限度。  据统计,我国现有残障人八千多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障人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行,充分展示了残障人群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大大推动了我国残障人事业的发展。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客观而言,残障人作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在社会快速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不少残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既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对残障人群体的支持力度,又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加大对残障人群体的学术研究。  早期的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是怜悯。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社会政策专家马歇尔提出公民权理论,认为公民权由公民的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组成,而社会权利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方面,即意味着所有拥有完全公民资格的公民都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要改变残障人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外力的帮助和支持是改善他们的状况的主要力量。如果社会给残障人这类生理性弱者以充分支持,他们也可以不沦为社会弱者,或者说,把他们的弱势处境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然,现代意义的社会支持不是一种被动的帮助或施予,它强调通过外力的支持与弱势群体成员自身的力量的结合,提升社会弱者的能力,增加他们社会参与的机会,从而达到改变他们弱势处境的目的。这便是现代社会工作所强调的“助人自助”的理念的具体体现。

内容概要

  《社会支持与激发权能:以城市残障人福利实践为视角》以城市残障人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社会支持网理论和激发权能理论的视角出发,遵循整合地位结构解释和网络结构解释的逻辑,在解读广州和兰州两城市残障人社会福利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念加以透视。在方法上,《社会支持与激发权能:以城市残障人福利实践为视角》采用了定量方法为主、定性方法为辅的“主从结合”的范式。  通过对当前城市残障人福利实践的透视,我们发现:尽管一套以社会权利为基本理念的残障人福利制度体系在我国已基本形成,残障人福利的制度逻辑实现了由单一人道主义理念向人道主义与公民权利理念并行的转型,但是,残障人社会福利实践逻辑却依然奉行着“怜悯”“同情”等传统人道主义理念,没有完成由传统人道主义向现代人道主义理念与社会权利理念并行的转型。残障人福利的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存有一道亟待弥和的裂痕。就正式福利机构而言,其福利理念的错位、专业化服务方法与技巧的缺失,使其支持行为没能达到激发残障人权能的目标。

作者简介

  周林刚,1976年生,江西修水人。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政治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残障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公共参与。已在《中国人口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合著《关注弱势:城市残疾人群体研究》,已获中国社会学会优秀年会论文奖3项。曾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理论、政策与实践:来自残疾人群体的研究》。现正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以增权为导向的残疾人公共参与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 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一节 西方社会福利理念第二节 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第三节 中国残障人研究述评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一节 解释逻辑第二节 框架、假设与方法第三节 样本概况第四章 残障人的社会支持网第一节 社会支持网概述第二节 残障人社会支持网规模第三节 社会支持网的因子分析第四节 社会支持网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 残障人的社会支持密度第一节 网络密度文献回顾第二节 支持密度:一个测量网络资源的新变量第三节 残障人社会支持密度概况第四节 残障人支持密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六章 残障人权能感第一节 权能感测量第二节 残障人权能感概况第三节 残障人权能感因子分析第七章 残障人权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 地位结构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二节 网络规模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三节 支持密度与残障人权能感第四节 地位结构、网络规模、支持密度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五节 小结第八章 分析与解释(上)第一节 家人支持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二节 友情支持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三节 残联支持与残障人的权能感第九章 分析与解释(下)第一节 组织支持与残障人权能感第二节 残障人社会福利实践的基本判断第十章 结论、对策与讨论第一节 结论第二节 实践关怀:建构残障人社会福利模型第三节 残障人社会福利理念的反思与建构附录 城市残障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引言  对于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灵感是其确立一项研究的前提条件,否则研究无从谈起。就社会科学研究来说,研究缘起的灵感往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现实的阅读;二是对前人研究文献的阅读。就本研究课题而言,其研究灵感既来源于对残障人生存状况的阅读,又来自于对西方和中国有关社会福利思想的解读。  第一节 研究背景  2006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调查显示,我国各类残障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障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障人的人数及其占残障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障者1233万人,占l4.86%;听力残障者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障者127万人,占1.53%;肢体残障者2412万人,占29.7%;智力残障者554万人,占6。68%;精神残障者614万人,占7.40%;多重残障者1352万人,占16.30%。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支持与激发权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