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生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社科文献  作者:李培林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6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民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发展要以民生为先: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是民生之盾。    本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第二期所取得的数据为基础,在导论“社会巨变”这一主题的引导下,从大众消费、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社会支持、收入差距、社会分层、人力资源、农民工问题、性别歧视、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80后”群体等众多社会层面,揭示了中国民生问题的总体面貌。

作者简介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博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回国留学人员成就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村落的终结》、《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就业和制度变迁》、《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

书籍目录

导论  社会巨变  一  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二  社会民生巨大变迁  三  社会建设:挑战和问题  四  中国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  五  新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  六  调查方法与数据说明第一章  中国民生问题总体分析  一  城乡居民生活状况  二  公众对社会问题及社会矛盾的看法  三  城乡居民的安全感、公平感和满意度  四  有关改善民生问题的政策建议第二章  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  一  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和特点  二  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差异和问题  三  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意见和建议第三章  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变化  一  城乡就业状况的基本特点  二  城乡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扩大和促进就业的相关建议  二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加快完善的几个方面  三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第五章  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状况  一  社会支持的状况与特点  二  社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三  建设社会支持网的相关建议第六章  收入差距演变的过程与趋势  一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二  数据与研究方法  三  20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模式  四  中国收入分布差距未来变动的可能趋势  五  简要结论第七章  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和原因  一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二  数据与方法  三  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解释  四  简要结论和讨论第八章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及社会流动  一  阶层认同结构的变化  二  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  四  中国的社会流动  五  研究结论第九章  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对地位获得的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和已有的研究  二  基本数据和变量的说明  三  人力资本对经济地位的影响  四  人力资本对各阶层收入的不同影响  五  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本要素对收入的影响  六  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机制  七  结论与讨论第十章  家庭背景、教育差异与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一  研究假设、变量与数据介绍  二  家庭阶层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三  家庭阶层所属、教育获得对子女职业地位的影响  四  小结及进一步讨论第十一章  农民工的经济状况与社会态度  一  农民工的收入和社会保障  二  农民工社会态度的变化  三  农民工社会态度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  讨论与政策启示第十二章  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地位  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女性就业地位的变化  二  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化  三  职业的性别隔离现象  四  性别工资差异  五  改善女性就业地位的政策建议第十三章  老龄化和老年人口赡养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二  老年人口生活状况及特点  三  老年人口的养老照料问题  四  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  小结第十四章  家庭结构变动及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思路  二  家庭规模的变动趋势  三  不同界定下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  四  家庭关系格局的新特点  五  城乡家庭养老能力与家庭养老现状的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孩子们  一  “青年”、“80后”与“代”的概念  二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  “70后”和“80后”青年的主要特征  四  “70后”和“80后”青年的公平感和民主意识  五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结语  研究的发现和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  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附录一  应用Kish表入户抽样被访者年龄结构扭曲问题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三  Kish表抽样的概率分析  四  Kish表应用改进的仿真分析  五  讨论与建议附录二  关于社会调查中家庭户表设计的探讨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主要社会调查研究家庭户表设计的比较  三  家庭户表的设计思路  四  不同家庭户表设计的成本效益分析  五  主要建议附录三  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问卷)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民生》共分15个章节,主要从大众消费、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社会支持、收入差距、社会分层、人力资源、农民工问题、性别歧视、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80后”群体等众多社会层面,揭示了中国民生问题的总体面貌。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民生问题总体分析、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变化、收入差距演变的过程与趋势、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动及社会流动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民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全书以“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大众消费、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社会支持、收入差距、社会分层、人力资源、农民工问题、性别歧视、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80后”群体等众多社会层面,揭示了中国民生问题的总体面貌。这是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通过大量数据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
    首先“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而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
    数据显示,虽然从绝对规模来观察,我国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是在不断增长的,2009年达到12.53万亿元,比1981年的2359亿元增长约54倍,但同期我国的GDP总量却增长了86倍,最终消费支出增长比GDP增长慢了很多。而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从1981年到2009年,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由近70%高点降至45%左右。特别是2001年以来,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迅速从60%以上降至45%左右,显示了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尤其是居民最终消费,从1981年的50%以上跌至2009年的35%左右。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力量是政府,而居民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并未充分发挥。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可是目前居民如何消费,房价在飞,物价在飞,医疗费也在飞,油价也在飞,在一切都在飞的时候,想让居民将消费欲望转变为实际消费,需要居民有实际购买力,这直接取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可是收入增加的那些群体是那些人呢?他们的存在对于上述的飞弹,估计是满不在乎。
    而目前贫富差距再进一步拉大,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强取豪夺。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不能不说让人消费的是有脾气而无底气。
    说到要消费,同样需要给消费的人一种保障,那就是要保障就业,我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近千万,每年新增劳动力有上千万,还有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都需要就业岗位。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速度,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其次是消除贫困。按照新的贫困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597万,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消除贫困最根本的是发展。再次是缩小发展差距。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缩小差距的根本办法还是加快发展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
    另外,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特别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同样,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如何实现平等教育资源、同等受教育,这些路都需要政府官员独独这本书,摆在各位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
    从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社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有关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起来,因为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因此通过关注,希望能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品尝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也许上述的问题的解决只有靠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关注民生,不要让和谐留为空话。
  •   《当代中国民生》是中国社科院李培林先生领导的社会调查课题组历时半年时间,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域(东部、西部、中部)、不同社会结构(农村和城镇)、不同阶层(农民、农民工、城镇居民)的调查访问和分析研究,进而形成的关于当代中国民生问题比较有说服力,比较权威的著作,全书既有真实详实的数据,又有科学系统的理论分析,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言献策。正因为科学的调查方法和扎实的调查工作,本书的观点和绝大多数民众的切身感受非常接近。本书从调查(主要集中在2008年下半年)到成书(大致在2009年初)再到呈现在读者面前(2010年年底),历时长达两年之久,我不知道在中国出版这样一本利国利民的好书为什么如此耗时,但毋庸置疑的是。就在这短短两年内,中国的社会和民生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变,但不是朝着课题组的美好愿望方面变化,而是向相反的方向恶化,以致于如果放在现在,这本书的很多观点不得不进行修正,这从侧面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就连中国社科院这样一个准政府性质的智囊团体在国家决策中都很难发挥作用,更不敢想象其他社团和个人;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当代中国,社会和民生问题的地位仍然在政治和经济之下,有时候甚至到了用政治和经济问题绑架社会,把民生当做政治和经济道具的程度。

    《当代中国民生》的调研数据来源于2008年,彼时,正处于美国金融危机向世界蔓延的过程中,当时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出口虽然受到了严重影响,但是,当时的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投资主导的畸形经济、高房价、社会矛盾冲突等问题和两年后的今天相比,很显然是小巫见大巫。虽然,课题组根据两年前的调查结果,在书中已经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抑制通胀,缓解穷人和富人、民众和官员之间的冲突的建议,但忠言往往因为逆耳甚至刺耳,不但得不到采纳,而且还禁止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要不然,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09年初就已经完成的书, 到10年年底才得以出版?而且,像关乎社会和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如果失去了时效性,那么只能成为历史。本来,08年时中国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已经出现了泡沫,中国物价水平已经通胀化,受经济的影响,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劳动就业等社会问题已迫切需要经济转型来缓解,但是,接下来的一系列政策没有给经济和民生松绑,相反是饮鸩止渴式的火上浇油。虽然,金融危机后党和政府多次提出保民生和建设和谐社会,但理想的想一想,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保民生与保“经济”本来就是水火不相容的东西。因为中国的保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保GDP增长率的数据,要保数据就只能靠加大投资和疯狂的印钞票,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保住了经济,必然伤害了民生。

    调查发现,08年时候,民众已经感觉到房价非常高,感觉到收入分配很不公,贫富差距悬殊拉大,感觉到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加剧,感觉到经济增长的同时可支配的收入不断下降。但是,仅仅不到1000天,房价已经翻了一番,物价和通胀已经突破了警戒线,因上访、拆迁、交通肇事等所引发的贫富冲突、干群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08年时,总理在汶川地震中树立的亲民现象,在两年后因为民生问题而大打折扣。“地王”、“政府天价采购”、“贪腐官员日记”、“国家机关招聘量身定制”、“文强”、“我爸是李刚”、“钱云会”这些名词已经迫使《当代中国民生》这本两年前的调查报告不得不进行修改。书中曾提到,解决收入分配,缓解贫富差距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资本和劳动受益的比例。但是,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提高基本工资而增加的收入不但被通货膨胀稀释殆尽,而且加剧了就业压力,总之,在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名义上从3位数增加到4位数,但实质上变相降低。相反,正如总理所愿,收入分配中财产或者资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只要你买一套房子,一年内甚至短短几个月,你的回报率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白领辛辛苦苦干10年的薪水;只要你想办法在创业板上市并在圈到钱后尽快解套走人,哪怕你的企业是一个已经创业好多年的中老年人,你的收益都是那些辛辛苦苦做企业的老板们的上百倍。现在,有人说房地产带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有人说无论如何高度评价中国资本市场都不为过。我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评价这两年来中国的民生?

    民生问题不外乎人口政策、就业环境、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乡管理、教育、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方面。现在,越来越高的房价已经以另一种方式解决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都无法解决的重男轻女和计划生育问题,这使未来老龄化问题雪上加霜;出口受限,中小私企投资经营环境恶化,国企、公务员系统招聘的世袭和暗箱操作使得就业环境出现畸形并不断恶化,除了物流、服务员、保姆、建筑工人这些低层次服务业需求外,其他人才就业非常困难;收入分配中资本和权力回报率的几何增长,劳动报酬回报率的变相下降这种“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强,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城乡二元结构和教育产业化导致农村教育衰败,大学教育出现学术行政化、大学官僚化、校园衙门化、学者奴才化的现象;医生开药吃回扣,看病收红包,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地方政府掘地三尺贱卖资源,仓促上马“三高”项目后,“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变治理”,居民因铅中毒,汞中毒等染病甚至死亡;食品安全领域老百姓的“地沟油”、“毒奶粉”、“转基因”,校园安全领域上自大学下到幼儿园,暴力流血事件的层出不穷,交通安全领域“宝马车碾死4龄童”、“我爸是李刚”、“邮政局长醉酒驾车夺5命”使得路人“闻车色变”;因拆迁和上访导致的**、用权力和资本把正常人“变成”精神病人也已经不再是小说里的情节了。总之,民生在领导人和红头文件中出现的频率虽然越来越高,但两年来民生问题每况愈下却是不争事实。我相信党和领导人对民生的态度,但是,民生问题不能脱离政治经济文化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就民生谈民生。如果是“大政府,小社会”,那么民生就没有立锥之地;如果由投资主导经济,为了“保8”来投资,那么内需永远都是纸上谈兵,而民生只能在通胀的狂风中倒塌;如果以保就业,保经济的名义加印4万亿钞票,又让这4万亿通过银行流入国企和资本大鳄的口袋,最后流入房地产和粮食领域,那么,在“地王”、“姜你军”、“糖高宗”、“蒜你狠”面前,哪有民生的尊严?
  •   《当代中国民生》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调查报告”系列中的一本,这份报告主要是依据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来完成的。它涉及到了中国民生问题的各个方面,诸如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养老、保障、教育、农民工、80后等等,可以说比较系统和完备。
    这份报告所得出来的一些结论和人们的总体印象大体是不差的,只是它是用数字说话。比如,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收入差距在拉大,但是拉大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两极分化”之类的问题却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随着这份调查报告的出炉,详实的数字告诉了我们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到了相当危险的程度,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一些人的手里,而这些人又消费饱和;另一方面就是亟需消费的一些人却无费可消。而至于是不是“两极分化”,其实对我们的社会没有现实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坊间讨论得比较多的,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越来越高,而我们可以支配的钱却会越来越少呢?为什么我们的收入总是有“被提高”“被增长”的感觉呢?调查报告用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告诉了我们:“在整个国民收入当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比如1992~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69%下降到53%,与此同时,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上升到24%。”换句话说,国民收入确实上升了,但是上升的大部分都归企业和政府所有,即使是分配到居民手里的钱,因为收入差距的拉大,也有一部分流入到一些巨商富贾的手里,所以老百姓感觉到可支配的钱没有增长还是有道理的。国民收入增多了,政府部门和企业更有钱,于是中国的“公家消费”就更多,私人消费却无法多起来。
    这份报告里还有一点可能和大家普遍得到的印象不太一样,就是农民的满意度相对比较高。很多不熟悉农村的朋友都还停留在当年“农民真穷农村真苦农业真危险”的印象上,其实这几年农村发展得很快,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至少我家乡的农民是这样的。在我和我的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可以发现,我这个在国有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基本上却是收入最少的一个,那些农民同学的年收入是我的三四倍左右。而且,新农合医疗对农民的贡献很大。去年(2010年)我在长春住院的时候,大家彼此聊天先问是有医保还是有农合,几乎看不到完全自费的了。这一点就和2005的时候大不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农民的生活比城里人更好了。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还是存在的,这一点在这本“民生报告”里也有很详细的说明。尤其是教育方面,报告里也用了数据说明了目前中国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尤其突出,一方面,教育资源大量涌入城里——最典型的是教师资源,优秀老师都愿意进城;另一方面,就是城里对农村学生设置了太多的门槛。报告里说城里人会动用各种关系让子女进好学校,而这一点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就更难。所以,原本应该是对社会公平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本身却有失公平,这就会让阶级阶层更加固化下来。
    其实,城乡之间的很多问题都和“户口”有关,这种户口体制在当下的中国是不是还有意义,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取消了城乡户口差别又会怎么样?有人说会导致农民大量涌入城市,也有人说会导致土地没有人耕种。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问题。农民不是流水,开闸就会涌入到城里,他们首先会考虑进城会不会有出路,如果有、就证明他们有在城市里养活自己的能力;反之如果没有,他们也不会贸然进城;至于土地问题,我觉得一方面,耕地的流失不是农民不种,而是被征用作建筑或工业用地;另一方面,现在的土地其实真不需要太多的农民,我老家有个亲戚,兄弟四人各种各地的时候,四人皆贫;后来三个去打工,把土地转租给另一个,这样打工的有了工作收入和租地收入,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家种地的那一个因为手里有了大量的土地,他的投入产出比就不一样,也大幅度提高了收入。所以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农业,最终会走上美国那样的道路。
    现在民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从国务院到学者到民间,大家都在讨论民生,这本身对民生建设是一个好事情。而《当代中国民生》这样的报告的出台,则对这种讨论提供了依据。推荐关注民生的人看看这本书。

    2011年1月5日
  •   这本书的文章都是选取了中国当代比较关心的民生问题。比如就业形势民,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是状况,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地位等等。其实在我们作为外围的读者来讲,真正关心的不是说内容,也不是作者而是学术含量,在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时候发现糟糕,现在所谓的学者教授都成了学术造假英雄了。于是是对学术挺关心,当然也不乏有真正想学东西的人。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想法吧。

    这本书当中,我最关心的是田丰先生的《改革开放的孩子们》这篇文章,因为里面讲的正是我们成长的这代。在众所周知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有“80”“90”后两代人让社会争议很大,比如韩寒。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把时代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在前不久的文化调查发现,与韩寒进榜了,里面有毛泽东,还有更令人不解的,韩寒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这样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刊物,可见“80”、“90”孩子的不同。但与一般人对“80”、“90”不看好的人来讲,还有另一部分人就是认为,其实没必要把这些标签加在这些人身上,因为从总体趋势上看,“80”、“90”的孩子,还是中国人,还在受到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熏陶,他们只是因为时代发展的迅速才会有一些不同罢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80”、“90”后孩子也必将向前面的人一样走过一条差不多的路子里。作者将这篇文章主要放在探究“70”、“80”后身上,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上,主力来讲,是它们。究竟如何,且看看作者如何分析。

    作者首先把改革开放后的孩子与“大萧条的孩子们”、“文化大革命的孩子们”比较,并分析“70”、“80”后不同之处。然后作者以两个为研究方面,一是这两代人自己的主要特征,二是两代人的公平感与民主意识。作者通过发出的几千份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就两代人的主要特征来讲,在学历和收入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在工作单位上,公有制单位就业比例明显下降,生活方式上,青年人更趋时尚与潮流,在态度表达上,表年人更倾向于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这个分析来看,对我们的分析挺到位,因为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自身的需要,80后的知识学历都是较70高,这得益于是大学扩招与社会经济发展等之方面的原因。而对于是国有企业来讲,80后更勇于承担的个性,敢于是冒险敢干的精神,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关原因使得就公有制企业中80的孩子较70的少。而后面的就更不用再分析就明白过来了。在后面的对两个时代的人进行调查与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自不用说,虽然说里面有各种情况如制度、收入、政治身份等影响,但是作者通作仔细的分析终于得出结果。最后作者会对当前的青年群体的人公平感与民主意识状况,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让这两代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应避免将这两代人的标签化。因为标签化更让他们有一种不同的感觉。这点说得相当对!二是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消除他们强烈的不公平感。写到这里不得不提,无论我们是做什么学术,应该在我们得出一个分析与结果后,应该把我们的研究的成果应用化,因为如果不应用起来,它们就如没有研究一样,这样知识才会产生生产力。三是引吭高声青年创业者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为社会服务。这点,我们的社会做得不错,像08年奥运和10年的亚运和10年的世博会,我们的志愿者大者是青年人,80居多。最后一条是要培养表年人对民主权利的认识规避个人风险。看到最后一条不得不想到这个社会上的一些词“富二代”“我爸叫李刚”,前进的路还很长啊。这本书的其它文章也是写得相当扎实,看着挺欣慰的。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座下来。


    前不久读过《南渡北归(南渡)》一书,对民国的大师真正佩服,敬仰他们在艰苦的时代能有如此多的成绩。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究竟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做学问,或者说思考思考。不禁要问,金钱如果不是来自生产力,没有一个知识的大脑怎么来挣更多的钱,想到美国的高科技技术,想起硅谷,不得不想起当年的人所说的,知识也是一种生产力啊!
  •   专业调查指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查工具的专业性。专业精神是指认真完成每一项数据工作,专业分析则是在专业调查的基础上配合专业精神进行专业的分析,从而产生精准的论断。没有专业的调查,分析就失去了根基,没有专业精神,调查便没了意义和方向。三者的完整统一,才有这本直面社会矛盾和寻求解决徒径的有益尝试。

    书中有一段文字必须引出来作为上述文字的注脚:“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所2008年5~9月进行的‘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此次调查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5个县(县级市/区/旗)257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访问住户7100余户,获得有效问卷7139份,调查误差小于2%,符合统计推断的科学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民生问题似乎不是问题,但事实上,这是需要不断努力完善的问题,因为确实存在许多问题。

    多位作者做出假设,未来收入分配趋势,库茨理论不能够说明这些问题,希望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也正表达了我们身在民生问题中的民的一部分思想。教育的资本与收益及阶层的承继分析,让人获益良多,曾经困扰我的一些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譬如1977~1991年出生后的人初职、现职阶层,将复杂的社会问题以数据的形式做了完整的诠释,尽管社会在发展,理论与实践在更新,新生代农民阶层在减少,但要看到的是农民的后代转换为白领阶层在各个时期都14~16%之间,没有改变。关于地域教育资源的分配成为深刻,注脚里有一段小字将这种重点中学的分配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之前社会上曾有过类似问题的讨论,校方与地方的解释是地方行政在经济、土地等各方面给予学校非常多且重要的支持,那么本地生源肯定优先保障。事实上造成教育的不平等,本地录取分数线远低于外地生源,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结构的后期影响具有极强的破坏力。

    作者是站在宏观的立场,微观的角度,故整体脉络清晰,论点以论据支撑为前提,颇有建树。国家“三农”政策、医疗改革与税收调节(如个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即旨在拉小各种差距,无论从国家稳定性和经济内需等因素,是要杜绝两极分化的,但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以来的失控成分不能说没有起反作用,从积极的方面看,最终的成效应该是会有的。

    作为民生更重要的问题住房,政策短期内已经出台了多种,这是历年来出拳最多最快的,银行加息不断创新高,各地保障性住房增加建设比例,仍是积极的运作。

    民者,不求闻达,但求居安食饱,正所谓仓禀足而知礼仪,今民难愚,国之大事也,应切实为民生践行之!
  •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置身于什么样的生活样态的话,请读一读《当代中国民生》!读过了此书,也许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   借用网络名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活在当下这么人吃人,豺狼当道的社会,真累。
  •   很好的材料,为我下一步写作打了好基础!
  •      民生,简而言之指人民的生计与生活。古人在春秋时期就记载道,“民生不易,祸至无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诗人屈原也感慨“哀民生之多艰难”。古代思想史这一阶段所指的“民生”,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多泛指一般人民的生活态度,或指人的本性。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最早可追溯到孙中山。孙中山终其一生试图对民生这一社会最大现实课题提出理论说明与解决方案,他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历史观的高度进行理论的阐发,他认为民生是“社会的生存、过敏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而近些年来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集中爆发,尤其是民生问题突出、矛盾尖锐,政策的滞后与适当造成了部分人民的困苦,也造成了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势利,评论家说这是改革开放后信仰丧失、价值观崩溃、唯利是图的表现。所以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当下一个严重的、需要着力解决、有效解决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博士的新作《当代中国民生》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专业论著,他在全面剖析中国民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民生是经济社会建设的重点,发展要以民生为先: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是民生之道。
      
      从《当代中国民生》一书中,我们能深刻了解到,解决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和改善全体国民社会生存环境的问题。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不是在普遍贫穷背景下出现的,而是在社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因而它综合了改革时期的多重矛盾,在整体上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具体问题上具有层次渐进性。
      
      所谓密切相关性是指所有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涉及其他问题,单纯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奏效。以就业问题为例,似乎是教育问题,许多学者也将它归结到高校扩招后教育质量的滑坡上。实际上这并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它涉及社会分配、社会保障、农村发展、企业垄断等问题。从社会分配来说,工人与干部的收入存在巨大差距,小城市与大城市存在巨大差距,人们自然千方百计地向高收入职业和地区流动,而这些职业和地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就业自然困难。 从社会保障来说,事业单位比企业单位的社会保障水平高,城市有社会保障,农村没有社会保障,许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企业单位和农村基层工作,这也增加了就业难度。从农村发展来看,农村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比城市的要差,尽管国家鼓励大学生向边远地区、向农村流动,并设立了大学生“村官”,但真正流动到农村的大学生少之又少。从垄断企业来看,电信、石油、铁路等垄断企业收入高,一方面加大了社会分配不公,另一方面独占了庞大的市场,减少了社会投资和就业岗位,所以,就业问题更加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教育问题,并以改革高考制度,促进素质教育的社会政策来应对,可是时至今日,教育问题依旧严峻。其原因也是由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无法有效地分流。学生如果考不上大学,当工人,工资低,没有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渠道,没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个别地方虽然也给予了技工较高的工资,但毕竟是少数,大量的工人处于企业的最低层,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还随时可能失去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干军万马挤高考的“独木桥”。中学教育面对着这样迫切想要改变自身命运的孩子和家长,又遑论素质教育呢?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又与社会公平、社会保障问题联系在一起,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也必须铲除教育的不平等和就业歧视,所以,这些问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紧地扭在一起。
      
      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医疗等,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层次,比如社会分配问题,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能否维持生存是生存问题,而生存的质量却是发展问题。如就业问题,能否就业是生存问题,在什么岗位、在什么层次上就业是发展问题;再如社会保障问题,拥有社会保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社会保障的完善能够明显促进个人发展。教育问题也是如此,它涉及的是生存的基本权力和发展的公平性问题。中国正处在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这两个层次的渐进过程中,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个层次,所以在具体问题上的层次渐进性是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一个特点。   
      
      纵观《当代中国民生》一书,我门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时期,民生问题也是基本生存问题。近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而新的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民生问题开始凸显,而能否解决好大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农民工问题等诸多环节,将是我国未来民生状况好坏的根本。
      
  •   建国60年,改革开放也已30年,这三十年是充满变革的三十年,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代中国民生》便是在总结60年发展经验,总结社会世变的当下,利用比较可信的调查数据,汇集数位专家的关于中国民生问题的力作。从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一个重点:以民生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建设,一个“为先”:以民生为先的发展。种种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民生状态: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危是民生之盾。

    与以住的民生问题相关著作不同,这本《当代中国民生》除了关注一些传统的民生问题,诸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差距,劳动力市场,医疗,教育等热点问题,还单列出农民工,女性,老龄化,家庭养老,以及70后,80后等问题。从面到点上,着力反映中国民生真实全貌。

    国富民强,是自建国以来就倡导的价值观,数代人也以此为终生奋斗目标。只是回首几十年,国富是做到了,可是民确不强。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点GDP的比重从69%下降到53%,与此同时,企业可支配收入点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2%上升到23%,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19%上升到24%。这些数据只说明一个事实:国民消费不振,国家富而民穷。

    文中说“这30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是我们最大的成就,而出现的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的差距正加距拉大。”分析人士通常认为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可是目前,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加上4万万救市资本的投入,中国的出口严重受挫,即便是乐观预期,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下,在全球对中国制造的讨伐局面下,中国的外贸出口不可能恢复到外贸依存度60%的状况。三驾马车已断了一条路,那么投资,房地产投资过热,实业投资不振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此外还有重复建设,豆腐渣工程,产能过剩,投资收益下降等等问题。经过经济危机,4万万救市不成,结果除了工资不涨,全线通胀(当然公务员的工资变相各种增涨,不列于此中)。有经济学家给决策者们支招:扩大内需,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此外,说一下这次调查问卷的力度,样本量是7100人,再加上追加样本,实际上是7139份。在抽样调查实施中,由督导员和访问员共同工作,以保证样本的真实性。不过,对整个中国13亿人口的基数来看,7139份相对还是太薄弱了。我想如果取样更现实一点,这些数据可能更要让人悲观一些。

    在改革开放的孩子们一章中,着重随改革开放长大的一代人:70后80后这些孩子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以及公民感和民主意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70后80后如今正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意识形态也代表了中国未来的走向。并没有经历过父辈们政治运动的这一代人,在涉及国家司法行政内容的满意度问题上自动回避,表现出整体的非政治化倾向。

    温饱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要,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安全是民生之道。----收入分配不公正,社会保障不建全,将引发种种民生问题,愿关注民生者都来读读此书。
  •   这本书主要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分析当前中国民生状况,值得一看
  •   包含民生问题多,数据准确,值得阅读和参考。
  •   看看他怎么解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