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长江文艺  作者:托马斯·哈代  页数:419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小说,由于当时的种种需要,先在期刊上发表;现在成册出版,整体问世的日期就大大拖延了。现将其经历简述如下。1887年以及此后一些岁月,作者做了一些札记,有些情节来自早先一女人之死,1890年根据这些札记,草拟全书的框架。1892年,作者重访书中的那些背景,同年以及1893年春,以提纲形式加以叙述。从1893年八月到次年,完成像现在这样的篇幅。除某些章节外,全部手稿于1894年年底交到出版者手中。自1894年11月起,以连载小说的形式,在《哈泼斯杂志》刊出,以后每月刊登一部分。正如《德伯家的苔丝》的出版经历一样,在期刊上登载的文本,由于种种理由,是要进行删减和修改的,现在这个版本是第一次恢复整个手稿的原貌。连载时难以确定标题,就用了暂时的标题,在此过程中,曾用了两个标题,这个版本采用最后确定的标题,是最初所想到的,也是最好的。这部小说既然是一个普通人对成年男女们写的;作者试图毫不掩饰地涉及人们在激情之后而产生的苦恼与焦躁、嘲笑与灾难的情景;直言不讳地讲述灵与肉之间的殊死搏斗;揭示壮志未酬之后的悲剧;因此作者认为,以本书表述这些,无任何可以非议之处。如笔者以往出版的作品一样,《无名的裘德》也只是把一系列社会表面现象与个人感触连贯成书而已;至于这两者之间是否首尾连贯,或前后矛盾,是否永志长久,或昙花一现,这些问题都无妨主旨。1895年8月

内容概要

  小说以悲怆的笔调叙述了乡村青年裘德一生的悲剧。裘德好学深思、刻苦自修,却始终被拒之于大学门外。女主人公淑聪颖美貌,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蔑视世俗和僵化的宗教,但她跟裘德的爱情却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告贷无门,绝望中,他的长子同弱妹幼弟一同吊死。淑遭此惨变,终向命运和教会屈服,离开了深爱的裘德,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均遭毁弃。裘德则终日纵酒,郁郁成疾,年未满三十即含恨而终。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托马斯·哈代

书籍目录

第一版  原序第一版  跋第一部  在马里格林第二部  在基督寺第三部  在梅尔彻斯特第四部  在沙氏屯第五部  在奥尔德布里汉及其他地方第六部  重返基督寺

章节摘录

裘德•福勒虽然身材瘦弱,但他一口气把那满满的两桶水提回了茅屋,中间没有歇脚。这茅屋的门框上有一块长方形的蓝色小门牌,上面用黄色油漆写着:“德鲁西拉•福勒面包房”。这是村里没有拆掉的几栋老屋之一,所以窗户仍旧是镶着小铅条的方格玻璃窗,装饰图案是五个甜酒瓶和一个柳叶花纹的盘子,盘子里放着三个圆面包。裘德在屋后倒水的时候,听到他姑婆,也就是门牌上的户主德鲁西拉,一直在屋里跟几个村民有声有色地谈话。他们也亲眼看到村校教师离村,于是现在详详细细地追述着这件事情的每一个细节,纵情于他们自己的想象,预测着教师的未来。“他是谁?”男孩进屋时,一个较陌生的来客问。“威廉斯太太,我就知道你会提这个问题,因为你上次走后他才来。他嘛,是我的侄孙子。”答话的老户主是位个子高而面容憔悴的老太太,她对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都喜欢带着伤感来讲话,现在她轮流面对每个听话人,一一述说男孩的来历。“大约在一年前,他从南威塞克斯的梅尔斯托克来到我这里,他真倒霉,贝琳达,”说着把脸朝向左边,“他父亲一直生活在那里,谁知他会打摆子,两天后就死了。这病你是知道的,卡罗琳。”她又转向右边,“你这可怜的没用的东西,要是让全能的上帝把你跟你爸和你妈一起带走,那才是你的福分呢!我只好把他弄到我这儿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有义务要他挣点钱。现在他正在替农夫特鲁汉轰鸟守庄稼。这也好,省得他在家淘气。裘德,你转过身去干啥?”她还在滔滔不绝,而男孩感到来客射向他的眼光,就像打在自己脸上的记记耳光,所以躲在一边。当地的一位洗衣女工接着说:“福勒太太,这样做是很好的打算。你也孤独,”她说,“有个人陪岂不好些。白天提提水,晚上关关门窗,烤面包时也有个下手。”福勒太太却不以为然,她对裘德说:“你为啥不让老师把你带到基督寺去呢?他会把你培养成才。”福勒太太皱眉又带笑地继续说,“我可以肯定,他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学生了。你们还不知道呢,这孩子读书真是着了迷,确实如此。我们家族,世代书香。他表妹苏,也是个读书迷,不过这是我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我有好多年没见过他表妹了;虽然她碰巧就出生在这个围墙内。我侄女跟她丈夫结婚时,好些年没有自己的房子,后来有了自己的家,可又一好了,别再说这些了。裘德,我的孙儿,你今后可别结婚。我们福勒家族走不起那一步。贝琳达,你可知道,苏可是我们家的独苗,我把她当亲骨肉对待。谁想到会家破人亡!哎,她小小的年纪,竞遭此厄运!”裘德看到大家又把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便离开了那房子,来到面包房,开始吃给他留下的早点蛋糕。现在他的空闲时间就要结束了,他攀过屋后的两道篱笆,离开后花园,来到向北的那条小路上。他径直走到高地一处宽广、平坦而僻静的洼地上,那是刚刚播下种子的麦地。这一大片低洼地,就是他给农夫特鲁汉劳动的地方,现在他走到麦地的中间。这片褐色的土地四周往上抬升,一直延伸到天际,但由于有雾,边缘模糊不清,因此显得更加寂静。这幅单调的景色中,唯一突出的东西是可耕地上去年麦收后留下的麦垛、他走近后而飞起的乌鸦、以及他刚才横穿过的那片休耕地上的小路。过去在这条小路上往来的人们,他是不知道的,其实有很多就是他家族中已经去世的亲人。“这地方多难看啊!”他喃喃自语道。这片土地刚刚修整过,留下的一条条耙痕,好像灯芯绒的条纹,一直延伸到远处。这一条条耙痕,给广袤的原野平添一种平庸实利的气氛;抹去了这里的世代变更痕迹,使这里的所有历史陈迹荡然无存。你现在所看到的,就只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东西。而在几个月前,这里的每一块土、每一块石,其实跟昔时的岁月都有足够甚至极其丰富的联系:古代丰收的歌谣、幸福的话语、艰辛的业绩,都是余音不断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曾经自始至终是勤奋、欢乐、玩耍、争吵、累人的场所。每一平方尺的地方,都有人顶着烈日,蹲下来拾过麦穗。收割和运粮之间的谈情说爱,结成了多少伴侣,使临近村庄的人口得以繁衍。在那把麦地跟林场隔开的篱笆墙下,有些姑娘曾对恋人以身相许,而到下一年收割时,恋人们却对她们不屑一顾。有多少男人对女人许下结合的诺言,而到下一个春播时节,在教堂履行诺言时,一听到他的女人的声音都会全身颤抖。上述种种,无论是裘德,还是他周围的乌鸦,都是体会不到的。在裘德眼里,这片土地只是个僻静的地方,是他劳动的场所;而对乌鸦来说,这里只是它们可以飞进来啄食的粮仓。男孩现在站在前面提到过的麦垛下,每隔几分钟,把手中的响板摇打一次。每次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使乌鸦停止啄食,展开悠闲的翅膀飞走,由于急飞次数多了,那些翅膀像甲片一样磨得闪闪发光;然后一面盘旋着飞回来,一面小心翼翼地看着男孩,对他敬而远之,落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继续啄食。他不断地摇打响板,直到手臂开始酸痛起来;看到乌鸦啄食屡屡因此受挫,最后也引起他的同情感。鸟儿跟他一样,似乎也生存在这个不需要他们生存的世界!干嘛他要驱赶它们呢?它们转而越来越像他温和的朋友和食客,而且至少是他可以称得上对他感兴趣的朋友,因为他姑婆常跟他说,她对他不感兴趣。于是,他停止了摇打,鸦群又纷纷落下来。“可怜的小东西!”裘德大声说,“我要你们吃一顿,你们就吃吧。反正有足够的东西让大家吃。农户特鲁汉有的是东西给你们吃。可爱的鸟儿,那就吃吧,吃个痛快!”在这栗色的麦田上,鸦群黑压压地布满了一地,不再飞走,大啄起来;裘德十分欣赏它们的胃口。一种同类相从的情感,像一根很有魔力的线,把他的生命跟鸟儿联系在一起。鸟儿的生命虽然渺小得可怜,却跟他的生命极其相似。

后记

这部小说,由于当时的种种需要,先在期刊上发表;现在成册出版,整体问世的日期就大大拖延了。现将其经历简述如下。1887年以及此后一些岁月,作者做了一些札记,有些情节来自早先一女人之死,1890年根据这些札记,草拟全书的框架。1892年,作者重访书中的那些背景,同年以及1893年春,以提纲形式加以叙述。从1893年八月到次年,完成像现在这样的篇幅。除某些章节外,全部手稿于1894年年底交到出版者手中。自1894年11月起,以连载小说的形式,在《哈泼斯杂志》刊出,以后每月刊登一部分。正如《德伯家的苔丝》的出版经历一样,在期刊上登载的文本,由于种种理由,是要进行删减和修改的,现在这个版本是第一次恢复整个手稿的原貌。连载时难以确定标题,就用了暂时的标题,在此过程中,曾用了两个标题,这个版本采用最后确定的标题,是最初所想到的,也是最好的。这部小说既然是一个普通人对成年男女们写的;作者试图毫不掩饰地涉及人们在激情之后而产生的苦恼与焦躁、嘲笑与灾难的情景;直言不讳地讲述灵与肉之间的殊死搏斗;揭示壮志未酬之后的悲剧;因此作者认为,以本书表述这些,无任何可以非议之处。如笔者以往出版的作品一样,《无名的裘德》也只是把一系列社会表面现象与个人感触连贯成书而已;至于这两者之间是否首尾连贯,或前后矛盾,是否永志长久,或昙花一现,这些问题都无妨主旨。1895年8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名的裘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我喜欢这个系列,几乎全了
  •   很不错,没来得及看呢
  •   纸质印刷都不错,读的还挺顺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