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齐建华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从中国人的立场和中国外交的实际出发,宏观综合与微观关系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国际环境、法律体系、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和传媒与民意等五个方面的决定因素,其中对法律体系、意识形态的分析有一定的独创性和新意。本书的出版将促进世人对中国外交及决策整体和实际的了解,推进我国外交决策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

齐建华,女,1956年生,北京外交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国语言文学学士、蒙彼利埃法学院政治学硕士、巴黎十一大政治学博士。出版有《金融全球化》等多部译著;先后在中国和法国的专业期刊上发表《中国外交的宪法原则》等政治、外交、语言文学方面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国际环境因素 第一节 战后国际环境的总体特征与历史演进  一、一个时代的发展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  三、三类国家关系的变迁  四、四大趋势的凸显 第二节 国际环境与当代中国外交  一、国际环境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国际环境与新中国的建设和外交  三、国际环境与改革开放和新时期外交 第三节 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决策的辩证关系  一、客观与主观结合、必然与能动统  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和谐世界建设第二章 宪法与法律因素 第一节 法律在中国外交决策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法律在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法治历程与当代发展  三、依法外交:当代外交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中国外交决策的法律基础与宪法原则  一、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与外交  二、中国外交政策的宪法原则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其他法律的适用 第三节 夯实基础、加强建设,开创依法外交的新境界  一、增加创制参与度,树立责任大国好形象  二、夯实法律基础,切实加强外交的法治建设  三、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外交的自觉性第三章 意识形态因素 第一节 意识形态在中国外交决策中的特殊作用  一、意识形态在外交、外交决策中的一般意义  二、党的基本理论是外交决策的理论基础  三、意识形态如何决定中国外交决策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时期的外交理论  一、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二、新时期中国外交基本问题的观点体系  三、指导外交决策的价值目标与行动指南 第三节 坚持外交指导思想,努力实现科学决策  一、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挑战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三、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外交决策的水平第四章 组织结构因素 第一节 外交决策体系的一般组织结构  一、西方政治制度与决策体制的产生历史与基本原则  二、西方政治制度与决策体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中国外交决策体系和组织结构的特点与发展第五章 大众传媒与民意因素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外交的作用和影响  一、信息社会与传媒时代  二、信息社会和传媒大国  三、传媒发展与国际政治和外交 第二节 大众传媒发展与中国外交决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大众传媒发展与公众参与自主性的提高  三、公众外交的凸显与外交决策的新实践 第三节 发展大众传媒,促进外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一、发展大众传媒与公众外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大众传媒与公众参与:发展与规范的统  三、做好中国对外文化外交:增加交往与共识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有联系外部世界的发展来认识自身问题的性质、特点和趋势,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科学认识。时代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阶段、大时期。时代本质上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又是认识的对象,存在着主观的形式。就是说,时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人们认识的结果。人们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探索社会历史的发展,并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应当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划分时代?什么是划分社会历史时代的科学标准呢?现有最简便最常见的划分时代标准是所谓编年史标准,就是以自然或社会的时间划限。例如以重大事件的发生与重要历史人物的出现为标志,把社会历史划分成不同的时代。此外,还有其他划分标准。如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文明类型、社会主体等种种标准。我们认为,以上有关划分时代的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时代理论对人们把握社会的时代及其变化均有一定的认识价值。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观。历史唯物论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出发,认识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认为人类社会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产物,从而从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上深刻地说明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原因和根据。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具体分析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过程,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出发,把时代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过程联系起来,着眼于综合分析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体现的阶级状况,这就为科学地划分历史时代,为无产阶级政党认识时代提供了指南。马克思生前曾用时代概念说明过许多问题,在其著作中对时代的内容也有多种表述,但其时代观是始终如一的,就是从经济社会形态去说明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发展阶段,认为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划分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本质和特征,才能认识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时代的主题,才能更好承担起阶级的历史使命。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把经济社会形态作为划分时代的根本标准并不否定其他的标准。实际上,马克思为说明人类早期历史的发展,就曾以主要生产工具的特征作为划分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如旧新石器时代、机器时代、电气时代,但是他们不同意把那些标准作为反映整体历史发展社会本质的标准。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如技术经济形态认识社会的不同形态,但只有用经济社会形态才能说明时代发展的社会本质及其规律。此外,马克思生前还曾以一个独立的阶级主体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准,这又如何解释呢?应当说,主体标准实际上与前面的经济社会形态标准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以它为基础的,是它的一个展开和补充。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关系是阶级关系的基础。总之,在认识时代问题上,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标准并不排斥其他标准,而是以其他的标准作为补充。时代内容非常广泛,现实比理论更丰富、更具体、更复杂,我们要有更开放的时代观,这样,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适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邓小平是伟大的战略家。20世纪80年代,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时刻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和历史起伏发展。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判断。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基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做出新的分析,并且明确指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从而把握了时代的新特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时代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理论也要不断地发展,我们要研究新问题,形成新观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总之,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武器;二是具有科学性,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阶段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的,是对时代发展的正确反映;三是具有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品格。2.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其特征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历史经历了重大发展,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仍处在大的历史过渡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列宁时代观的内涵之一是说明时代的“过渡性”。他认为时代过渡性的经济基础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标志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过渡性”的含义:一是指时代过渡的现实性,二是指时代过渡的长期性。列宁逝世迄今已近一个世纪了,从世界历史的进程上看,我们的时代变化了、发展了,但时代过渡性这一基本方面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越来越清晰,就是说我们时代仍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仍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阶段。这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虽然经历了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世界资本主义虽然又在经历着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或世界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占主导地位,而且该体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非但没有消失而且在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新社会因素也在不断地增长。不仅如此,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也经历着历史性的飞跃,为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具体地讲,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今天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在世界上和平发展。总之,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的长期共存仍然是21世纪初的国际关系一个基本现实,两种社会的长期共存与激烈竞争构成我们时代矛盾运动的基本内容,这个矛盾仍然是推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仍然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个基本态势和总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时代。然而,向社会主义过渡如同一切事物发展一样,也是波浪式的,也要经历飞跃和渐进不同的阶段。从总体上看,20世纪上半期是以资本主义危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凯歌行进、“战争与革命”为特点而载入史册的。

编辑推荐

《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