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货币惹的祸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作者:路瑞锁  页数:314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很有趣,货币很精彩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国家开展“货币改革”的新闻,就说最近这10年:    2002年,白俄罗斯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卢布兑换;    2004年,土耳其以1:1000,000的比率开展新旧里拉兑换;    2006年,津巴布韦以1:1000的比率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8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100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2009年,津巴布韦以1:1,000,000,000,000(1万亿)的比率再次开展新旧津元兑换;    再向前推10年,名单上可以添加上阿根廷、秘鲁、南斯拉夫、俄罗斯、泰国、安哥拉、印度尼西亚……    无论“新闻”还是“旧闻”,大家听到了,无非像听一个笑话,最多也不过像数字游戏,因为它们都是“外国的”,我们自然也觉得它们距离我们很远很远。    然而,如果你详细了解了中国的金钱历史之后你就会明白,那一切并不是笑话,也不是数字游戏,更不是“外国的”,而是鲜活的中国历史;而且,每一轮货币贬值的幅度也并不让1:1000之类的数字显得“汗颜”,甚至,像南斯拉夫、土耳其那样动辄百万倍的通胀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历史是什么?    有人说,“历史就是胜王败寇的传说”;还有人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有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更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中”……    其实,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故事,如此而已。    金钱,或者书面一点儿的说法叫“货币”,归根结底是人来用的。有人就有故事,有入就有江湖——有人有故事,钱的那些事儿,就变成了历史。    然而,历史的真相却常常如同云遮雾罩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事件,由于解读者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我们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历史”。    对于我而言,那些有关金钱的历史故事,是如此简单、如此直白、如此独特、如此精彩,如此的遵循规律而又出入意料——“历史很有趣,货币很精彩”。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于是,便有了这本书。    如果大家非要问我,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那我只能诚实地告诉你,我写的是人性,与金钱有关的历史上的人性。    千百年来,相比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日新月异、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巨大进步、在道德文化方面的浩瀚精深,“人性”可谓是一直原地踏步、从未变过——无论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占有财富的贪婪,或者是操纵他人的欲望、改变世界的雄心……    人人都说“读史有智慧”,为什么?    《圣经》里面有一句话回答得好:“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人性善恶,有了人生阅历方能领悟;货币真相,透过历史故事才能看穿!    涉及金钱的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身处其中的演员——糟糕的是,谁也不能拒绝演出;而在本书的剧场里,货币是主角。它折射人性善恶,改变历史轨迹,决定政权兴衰。    哕哕嗦嗦地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该进入“剧场”了!    金钱的魔杖有多神?货币的威力有多大?    谁看谁知道!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凭借深厚的历史和财政金融知识积淀,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和数据,以浅显幽默的语言,生动具体地描述了中国有史以来,历朝历代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怎样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为读者提供了一幅金钱影响历史的广阔画卷,揭示出一个惊人的事实:货币财政政策是治国之重器,可以决定社会的兴衰、政权的存亡。这是被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贝壳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变成青铜钱的?
  齐国地处僻壤,靠什么成为春秋霸首?
  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天下?秦国统一六国的雄厚财力来自何处?
  唐朝为什么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
  宋朝、金朝和元朝都是怎么灭亡的?
  鸦片战争到底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袁世凯靠什么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
  抗战胜利后,为什么国民政府会在几年的时间里急速垮台?
  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货币中寻找到答案。
  “历史可以很有趣,货币可以很精彩!”

作者简介

  路瑞锁,凡夫俗子一名。生于中原偏僻乡野,学于京城未名湖畔;本为理科男,偏爱文史哲。曾以“Lov_vinccy”网名浪迹《天涯?经济论坛》,因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谎话、鬼话、官话、屁话和混账话,只说实话和俏皮话,颇受欢迎。也曾以“文晞”为笔名,著有财经畅销书《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货币金融原非本人术业专攻,只为常见当今社会货币体系“奖懒罚勤”之怪现象,心情郁结,遂求助于研究货币及金融历史,豁然发现,原来有关金钱的历史如此独特、如此精彩,如此地遵循规律而又出人意料!这么不一样的历史故事,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勉力一试,三年辛苦,终有本书。

书籍目录

Chapter 01钱的起源:从贝壳说起
Chapter 02春秋霸业:全赖那一把刀
Chapter 03“秦半两”:一统江湖之路
Chapter 04大汉朝:我爱五铢钱
Chapter 05两汉公司破产事件的深入分析
Chapter 06三国两晋时代:孔方兄的风骨
Chapter 07钱与佛
Chapter 08隋唐演义
Chapter 09五代十国的混乱年代
Chapter 10两宋风云录
Chapter 11那些少数民族政权
Chapter 12大明朝:纸币的500年轮回
Chapter 13崩溃中的天朝
Chapter 14丧钟为谁而鸣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的确,钱很重要。 不过,再重要的钱,也是人玩儿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更重要。 虽然咱说的是有关钱的那些事儿,但其核心、其要点还是在人。 就说这挣钱、玩儿钱的事儿,其实不光有帝王将相们抱着国家民族的大义挣钱,也有普通商人就是为了挣钱而挣钱,自己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是主要目标。 从青铜片片开始充当货币的春秋时期,商人们就已经很牛很牛了。比方说,你一定听说过“物以稀为贵”这句话,这句话来源于孔子的学生子贡,子贡就是个大商人,因为非常有钱,所以他周游列国的时候,待遇就比他老师孔子高多了。 不过,在整个春秋时期,最牛的商人当数范蠡——流传至今的“商圣”。 范蠡是个奇人。 奇,不在其名,不在其功,不在其聪;而在其才,在其富,在其器。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于楚国的宛地(今河南南阳),这一年孔子才15岁。 20岁那年,宛令(县长)文种见了一介平民范蠡,相见恨晚,结为知己。五年之后,在范蠡的鼓动之下,两人相约离开“以血统论英雄”的楚国,“移民”目的地是越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移民到越国的范蠡和文种起初并没有得到越王重用。 不过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到了公元前494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一败涂地,在国破家亡、穷途末路之时,想起来了文种和范蠡,于是起用这两入。范蠡献上“卑辞厚礼,乞吴存越”的策略,并与文种一起拟定了七种灭亡吴国的方法。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由此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文种和范蠡的辅佐之下,21年之后,越国终于灭掉吴国。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举国欢庆之时,范蠡却谢绝封赏,悄然离开,并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文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此人脖子长嘴尖,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还不赶紧离开?” 文种想,兴越灭吴,我这么大功劳,苦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了,咋能离开呢? 功成身不退,文种最终被越王赐剑自杀。 范蠡则变更自己的姓名为“鸱夷子皮”,去了齐国海边隐居致富。 人人都知道范蠡富,却不知道范蠡开始致力于伟大的“赚钱”事业之时,已经68岁。 人人都知道范蠡富,但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富,史书资料上要么笼统说他“财聚巨万”,要么说他“经商治产,获利千万”,而他自己则说有“干金”之多。 其实史书上写不清楚他有多富也很正常,因为春秋那个时期,究竟拥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被称作“富”可能都还有待定义。比方说,是家里后院养了成堆的猪、马、牛、羊,还是粮仓里装满了粟子、小麦、高梁(水稻、玉米那时中国都还没有),抑或墙壁上挂满了狐皮、貂皮、虎皮,或者仓库里藏满了金银珠玉?想来想去,大概只能是铜片片了,因为那个时候铜片片很少,价值也很高,“干金”就应该是一笔很了不起的财富。

后记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自以为也读了不少的书,但见惯了现代社会体系的“奖懒罚勤”,不免很是疑惑,这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慢慢地,我盯上了“人性”与“金钱”这一对儿欢喜冤家。    在阅读和了解了那么多有关政权兴衰更替、个人挣钱花钱的历史故事之后,我蓦然发现,它们的背后其实始终有一条主线——金钱折射人性,人性改变货币。    “金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可惜的是,对于几千年的中国货币历史,那些与金钱有关的人和事儿,货币本质属性的问题,真正理解和明白的人实在太少,而我们的传统史学也极力忽略、轻视甚至掩盖……    是历史太乏味么?    非也!    正如当年明月所说:“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    4年前(2008年)的某一天,在详读了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之后,他那种风趣幽默、简明直白而又以人为本的历史写法让我深为折服,于是在心底里发出了“豪言壮语”:“我要从人性的角度、金钱的角度,梳理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历史!”    既然已经决定梳理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历史”,我就在当年开始动笔。    我并非专业作家或历史学家,更称不上是货币专家,写作时间上也只能利用工作之余,而搜集和阅读资料的艰辛更不必说,所以本书的写作时断时续,到2011年底写作内容基本完成,而随后有关全书的结构调整、内容取舍以及修改润色等工作更是一直持续至今。    现在呈现给诸位的成稿也不能使我完全满意,只是出版社的厚爱让我无法拒绝。    书,就像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完美,但理念上也清楚地知道他不可能“完美”,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是追求完美的过程罢了。    实际上,对于历史,不仅不同立场的作者理解角度有大不同,读者阅读之时也有大不同,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一位朋友读了我的书,给我写回语:“触目惊心的史实,千转百回的货币。”    我在网上写连载,有个高中生就说:“要是教科书能像你这样写,哪还会有人挂科!”     我坚持用轻松、风趣、幽默乃至搞笑、雷人的语言,按照年代顺序来叙述金钱的历史,当然是希望诸君有一个出色的阅读体验,摆脱那些故作高深的“学究书”的束缚。    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愈到后来,我的写作也愈有深沉的倾向——不是历史故事和语言本身让我变得沉重,而是看到完全类似的历史事件一再重演,轻松风趣也随之慢慢飘散。    “都是货币惹的祸”是我所坚持的书名,只有这个词儿才完整表达了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以人性搭建历史骨架,用金钱梳理故事脉络。

编辑推荐

《都是货币惹的祸:透过金钱读历史》为2012年最具分量警世奇书,揭秘财政、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中国历代政权的兴衰更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都是货币惹的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这是一本从一个全新角度——货币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兴衰成败原因的著作。看得出,本书的作者有着深厚的历史和财政金融知识积淀,用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和数据,以浅显幽默的语言,鲜活生动地描述了中国有史以来,历朝历代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怎样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揭示出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的事实:货币决定兴亡。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讶于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钱,这个是好东西,也不是好东西的钱,背后竟隐藏着这么多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比如,贝壳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变成青铜钱的?秦国为什么一统天下?唐朝为什么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宋朝、金朝和元朝都是怎么灭亡的?鸦片战争到底是为什么打起来的?抗战胜利后,为什么国民政府会在几年的时间里急速垮台?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货币中寻找到答案。看完这本书你会有这样的感触:有人说世间的一切悲欢离合都是钱闹的,没想到,历史的兴衰更替竟然也是钱闹的——唉,都是钱闹的啊!
  •   没买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很像《货币战争》,但看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多了更多的中国味儿,多了更多老罗式的自嘲和玩味。历史是某个望族的家族阴谋史?nonononono!是“钱”的发展史!作者从“货币”入手,解析了历朝历代政府之“钱”的理念和“货币政策”,从而分析了王朝兴亡、更替的规则。从没有“钱”到有了“钱”,从“贝壳钱”到“纸币”,“钱”见证了多少“朝秦暮楚”和岁月流年。。。秦朝的崛起于没落,不间断的农民起义,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北洋舰队的规划,哪一个又不是因为“钱”的关系?!而秦皇汉武的历史告诉我们,最繁华兴盛的时候也是离死亡最近的时候!“政府的钱”和“老百姓”的钱,国库的钱和我们口袋里的钱,简单的两者却又复杂的辩证关系。。。原来“朝起朝落”都是因为“钱起钱灭”啊!!!
  •   可能是中国的货殖列传或者说经济史(包括数据)方面的史实记录不太够,这本书谈不上数据等较为细致的东西,主要还是大面上的叙述较多,对于财政货币与政权更迭的分析还可以更为深入些。总体上,书很好的。
  •   金钱决定了历史,读过这本书才明白。
  •   钱(或者说是利益)决定了历史。
  •   揭秘了另外一种历史的线索,一定要读。
  •   历代兴替看似各异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
  •   要读了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得怎么样。
  •   好书,幽默欢乐风格
  •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读过才知道。
  •   不想再夸,自己懒惰了。
  •   为啥非得要我评论才给积分呢?
  •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   自己觉得极好的书才会推荐的
  •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
  •   如果自己的书自己就看不下去,还给别人推荐,那就忒无耻了
  •   看过此书,才明白普通老百姓的无奈。
  •   写的真是不错啊!我看来要加油了。
  •   这本书不错 能了解到很多东西
  •   为啥非得评论才给积分呢?
  •   只有自己觉得极好的书,才推荐的。
  •   我自信这本书写历史之有趣堪比《明朝那些事儿》,写货币之影响不输《货币战争》!
  •   提供了一个认识的新角度
  •   了解财经的一本基础用书。
  •   读起来感觉比较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的书封面设计就学习的这个。
  •   文字太戏谑了,过分的追求喜剧效果反而容易让人对书的内容真实性有所怀疑
  •   既是货币的历史,也是人的历史。阅读过半,作者没有总结一个理论,只是介绍上位者只要在钱上动脑筋,就一定会起到反作用。对于我这样理工科不了解金融相关知识的人,有必要读一读,即了解了货币又了解了历史。
  •   初读感觉写得过于通俗,细看发现有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有些见解相当独到,俏皮中不泛深邃,诙谐中引人思考。
  •   对于不太爱看教科书又要了解货币发展史的人,可以读一读。本书用历史证明了:只要朝代乱印钞票,搞通货膨胀,必亡。
  •   很不错的一本书。网络上看过了,入手实体书对作者表示下支持。
  •   材料详实,观点挺有挑战性的,值得一读。装帧得也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