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萧湛  页数:3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双峰并峙 二水分流: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比较研究》认为,要对朱光潜和宗白华美学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比较,必须回到其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上,可以说,两家美学的所有差异,都源于其哲学立足点的歧异。论文试图将其哲学根源推至德国唯心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即主观唯心主义(the subjectlve or transcendental idealism)阶段和绝对唯心主义(the absolute or metaphysical idealism)阶段。

作者简介

萧湛,男,1975年生,湖南人,1993-2000年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美学原理与中西美学史。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副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一项的结项成果为本书,另一项在研),出版专著一部(《生命,心灵.艺境——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体系》,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译著三部,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书籍目录

摘要导论上篇 朱光潜篇第一章 艺术发生学第一节 “感于物而动第二节 “即景生情”和“因情生景”第三节 美之定义第二章 意象的客观化:传达第三章 欣赏即再造第一节 欣赏的心理条件第二节 接受理论第四章 艺术和人生中篇 宗白华篇第一章 宗白华美学体系之描述第二章 绝对唯心主义语境下的宗氏体系再阐释第一节 为什么是谢林?第二节 生命本体论的确立第三节 自然哲学与自然观第四节 理智直观与艺术哲学第五节 伦理学: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下篇 比较篇第一章 哲学基础的差异第二章 美学形态比较第一节 自然美第二节 审美心胸第三节 美在意象第四节 欣赏:创造性接受第三章 艺术与人生结语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参考文献附录从朱光潜“思想就是使用语言”的命题看中国美学语言学转向的可能如匪浣衣(代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是以外在标准所进行的本末倒置,在他看来,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直觉,所有艺术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的,都是成功的表现。按照这个标准,就只需划分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在艺术内部进行分类,是毫无必要的画蛇添足、制造混乱,是以外在标准取代真正的、唯一的标准。尽管如此,朱光潜还是认为,因为媒介不同,每种艺术有它的特殊性,譬如莱辛所说的诗和画的差异性。4.朱光潜认为,克罗齐学说最大的缺点在于忽视艺术的社会性。克罗齐的意识哲学有非常明显的唯我论色彩,只要意识成功构造出一个意象,就意味着艺术活动的完成,不需要(主体间约定的)公共标准,也不需要公共评价,这是意识哲学缺乏主体间性这一特性的表现,一个自主的、能构造对象、赋予意义的主体就够了,不需要他人,也不需要世界。所以朱光潜说:“艺术既完全在心中完成,除作者自己以外,就没人看得见,旁人也就无法批评它的美丑。抹煞传达出来的作品就是抹煞批评的对象。”朱光潜还认为克罗齐抹杀了创造和欣赏的差异,因为欣赏必须凭借通过物质形式而客观化的作品才得以进行,欣赏的这一必要前提就证明了传达的意义。这倒是对克罗齐的误解,克罗齐并未忽视二者的区别,而且对欣赏如何得以进行也有清醒的认识——“全部审美的和外射的过程既已完成了,一个表现品既已造成,而且凝定于一种固定的物质的材料了,什么才算判断它呢?‘把它在自己心中再造出来’,艺术批评家们同声回答。”这段话,清楚地描述了艺术作品从创造到传达再到欣赏的过程,欣赏的凭借必须是“凝定于一种固定的物质的材料了”的精神客观化物。朱光潜从习惯的心理学入手,还探讨了艺术家进行传达的心理动机,艺术家将内在精神和生命客观化,并将此精神客观化物置于一个文学艺术的公共领域以供公众观赏和批评,这其中有“自炫的本能”( self-exhibitingpulse),也有寻求理解和同情的需要。

编辑推荐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比较研究》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青年学术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