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瓦解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张玉林  页数:282  字数:29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巨型国家的两个核心领域,中国的农村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国际影响,也因此堪称世界级的课题。在浩若烟海的相关著述中,《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作者张玉林)不过其中一粟。但所收论文均为实证研究,立足于农民流动、农村教育和农村环境,指向为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圉际关系,结论有“政经一体化”、“自虐式发展”和“贱农主义”。《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主要包括不同年代的农民流动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归结、农村教育包含的经济吸纳和文化拔根功能,以及环境恶化伴随的“中国经验”和全球化特征,从而呈现了多重力量对于农村中国的联合解构格局。

作者简介

  张玉林,1965年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1992年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主攻农业哲学一农村社会学,2000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两年后转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迄今先后受聘为日本爱知大学、中京大学、京都大学客座教授。著有《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一书(日文,农林统计协会2001年版,2003年获日本地域农林经济学会奖)及论文多篇,另有译著若干。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农村问题和环境问题。

书籍目录

上编  拔根:农民流动与农村教育
迁徙的自由是如何失去的
——1950年代中期的农民流动与户籍制度
通向城市的阶梯
——20世纪后期一个苏北村庄的教育志
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
公共教育投入与农村教育危机
离土时代的农村家庭
——“民工潮”如何解构乡土中国
当代中国的贱农主义
“现代化”之后的东亚农业和农村社会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案例及其历史意蕴
下编 根基瓦解:环境视野中的农村社会
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
“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
——以浙江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例
中国的环境战争与农村社会
——以山西省为中心
累积性灾难的社会应对
——海河流域的案例
自虐式发展:全球化、环境问题与农村社会
“天地异变”与中国农村研究
后记

章节摘录

  而“文强也是巴南农民出身,所以才把两千万沉到鱼塘”、“贪官污吏多是农民出身!”之类的“网上跟帖”,则把制度所派生的“贪官污吏”直接归咎于农民的出身及其“天性”:贪婪而又笨拙。在当代中国的大众话语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种饶有意味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作为农民的立身之本和劳作对象的土或土地,也变成了用来表达农民形象和气质的“土”。土里土气、老土、土包子、土老帽、土鳖,如此种种,都成为落后、落伍、不合时尚的同义词。尽管难以从辞源学的角度了解“土”字如何被赋予这种延伸意义,但是却可以推测这种延伸的文化内涵:将自然和自然性的土、土地与文化意义的“土气”联系起来,意味着在“洋”成为价值目标的情况下,通常被看作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已经发生了向着轻贱自然的现代转变,“土”所代表的文化落后意味着自然的价值逐渐丧失。要强调的是,当80年代电视普及和电视节目娱乐化之后,大众层面的贱农主义也从个人性的日常话语变成集体性的公共话语。娱乐工具会不断地拿农民开涮,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具有喜剧效果,满足主流视听者的心理。其令人记忆犹新的代表性节目是“超生游击队”,它用合乎“基本国策”但也明显歪曲了的生育观来嘲笑农民的生育行为选择。其看似经久不衰的代表性人物是笑星赵本山,他和他的搭档及弟子们充分渲染“农民式的幽默”和可笑,以此作为卖点,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国家性的政治和文化仪式上连续登场,博得了“全国人民”的愉悦。然而,在上海人周立波的眼里,这群“农民艺术家”依然太土,难以与他本人放到同一个天平,因此他会不无造作地拒绝同登春晚的舞台,并创造了一个近乎经典的暗喻:喝咖啡的与吃大蒜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动与瓦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挺好的。真正的学者。真正关注环境和民生的学者。值得尊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