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文学史稿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郭小东  页数:491  字数:52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知青文学”这个说法应该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与“知青”生活经历有关的作品,在新时期文学最初阶段,占有突出地位,而“知青”出身的作家,也与在50-7O年代受挫、遭到迫害的“复出作家”一道,成为推动“文学复兴”的最重要力量。    知青文学的写作和研究热潮,应该是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后来的90年代初,出现了以纪实文学为主体的“知青文化热”。在八九十年代,有大量文章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评述,随后并有多部研究专著问世。如郭小东的《中国当代知青文学》(1988),董之林的《走出历史的雾霭》(1991),姚新勇的《主体的救赎与演变》(2000),杨健的《中国知青文学史》(2002),郭小东的《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等。80年代后期赵园的《地之子》,对知青文学也有篇幅专门讨论。最近的研究专著,则有韩国学者曹惠英用中文写的《中国知识青年题材小说研究——从“文革”时期到90年代》(台湾学生书局2010)。这些研究专书,或描述知青文学历程和主题演化轨迹,或探究这一题材的作品所确立的“主题”形象及其变异,或从文本内部结构来观察知青的精神史;自然,对重点知青作家的评述,也都是他们注意到的部分。    郭小东先生主持编写的这部《中国知青文学史稿》,在这一研究领域里是新的重要成果。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郭小东的工作就和知青运动、知青文学研究分不开。印象里,“知青文学”的说法,就是他首先提出、使用的,这指的是他发表于1983年的题为《论知青小说》(《作品》1983年第4期)的文章。在此后的二三十年里,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他发表了许多评论和出版了若干专著。现在这部60余万言的著作,可以说是他日积月累的果实,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他同他的合作者一道,在这部书的编写上用了3年时间,十易其稿。“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变幻纷繁莫测,令人目眩,各种新的文化、文学现象层出不穷,也有无数的腐败的“沉渣”改头换面后泛起,这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处于左顾右盼的惶恐、焦躁之中。然而郭小东心无旁骛,能够在他确认的这一重要领域,专注地持续跟踪、思考,便有了这部经由细心培育而成熟的果实诞生;这是值得祝贺的事情。    有批评家指出,郭小东的文学批评、研究,有着因生命投入而葆有的热度。这部著作也表现了这样的特色。他自己是“知青”出身,“文革”期间在海南岛插队落户7年。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既是作为社会运动,也作为文学潮流的“知青”问题的研究者,又是有影响的“知青文学”作家。他写了不少这一题材的诗、散文、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中国知青部落》广为人知。“身份”上的这种重叠交错,让他具有他人不一定能具备的素质,这就是在研究中亲历者体验的加入,以及对知青文学所折射的一代人的精神状况的重视。即如他在本书“后记”中说的,“我听到这部尚在进行中的书无声的呻吟,那是无数知青作家生命的呼吸和喘息的声音”。文学总归是对人生命的体验和感知,批评能否把握这种体验、感知,不是无关紧要的。知青生活的经历,为他的把握、感知提供旁观者不可能得到的条件。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亲历者的经验在历史研究(也包括文学史研究)中的意义,也不全是积极、正面的。经历的投入也需要限度,取得清醒的反思精神。显然,郭小东在这部书里,在发挥他作为历史亲历者优势的同时,也坚持了节制和距离。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贯穿全书的基调:努力呈现历史复杂的真实面貌,不将历史记忆在集体化过程中空心化,成为无物的滥调;也警惕个体经验在自我修饰的推进中不断放大苦难,夸张崇高激情,深陷于自怜和自恋罗网的趋向。因而,书中虽然多有对一代人经验、情感和记忆的总体描述,但也特别关注不同个体因不同身份、处境、价值观在文化想象中的差异和分裂。在他的评述中,后者更值得我们注意,也是书中最有价值的所在。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当代文学研究界对“知青文学”倾向于作这样的理解,即由具有知青身份的作家所写的有关“文革”期间知青生活(及其延伸)的作品。这里的认定,结合了题材的因素,也有写作者身份的条件。后来,这一理解发生变化,“知青文学”涉及的范围有很大扩张(突出表现在杨健的《中国知青文学史》里)。郭小东的这部著作,也为“知青文学”重新定义。他提出的要点是,在作家身份上,也包括“非知青”作家的写作;在时间上,不限于“文革”期间的上山下乡,也包括50年代初以来的“回乡”知青的生活。他突出题材在定义“知青文学”时的“决定性”因素。文学史研究上,概念的理解联系着边界的设定;这既涉及研究对象的性质,也与研究者试图处理,试图解决的问题相关。这部书强调“知青文学”的题材维度,他的依据和意义在于,有助于了解这一题材创作在主题、形象、艺术方法上的“来龙”和“去脉”,也可以通过不同身份作家同一题材的比较,深化对这一文学现象的认识。另外的积极意义还在于,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标准方面的原因,过去谈论“知青文学”大多只关注“文革”后作为政治、文学反思的那部分创作,而“文革”期间或更早时间“正面”的、肯定的叙述,却被有意无意遗漏。这一定程度遮蔽了历史和文学的复杂性。    由于中国当代曲折、变动剧烈的历史过程,历史的断裂性容易被把握,也容易被夸张,而其承续、联系的方面容易被忽略。郭小东这一扩大“知青文学”边界的处理,提供了通过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以达到有效把握这种曲折多变的历史进程的可能。自然,在具体操作上,也可以看到这部书的“灵活性”,或者说不自觉游离其概念设定的状况。比如在论述到诗歌等文类的时候,作家身份的意义得到提升,相反,题材的标尺有了放松。更值得我们肯定(也值得高兴)的是,“知青文学”边界的这一扩张,在书中没有导致对“知青文学”各个部分论述的平均化,没有导致对“知青文学”中最核心部分的削弱。要知道,“文革”期间知青运动的参与者,他们(也就是所谓“知青”身份的作家)在当时和后来对这一生活情境的描述,他们记忆的提取,他们这种经由“自我讲述”方式呈现的历史面貌和精神轨迹,他们对“主体”形象的塑造,以及这一形象在时空转换中艰难维护和不可避免的破损、变质、再生的情况,都不是别的知青时期,也不是别的身份作家的叙述所能取代的。这正是“知青文学”的核心,也是我们至今仍看重的地方。如果当代的“知青文学”失去这一核心,哪怕这一要点被模糊,那它就将成为一般的题材概念;我们关注、探究的热情相信也会很大削弱。    这部知青文学史也存在某些不足。由于多人合作,有的部分水准不是那么平均;而内容也时有重叠之处。在文学史写作上,对一个长时段发生的复杂现象,如何合理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如何将整体性论题与作家作品论述作合理的安排、配置,这些都是让人困扰的问题。郭小东在写作上遇到的问题,也是我80年代以来文学史写作中经常的烦恼。况且,我和他一样,都有对于所谓“全面”、“系统”的迷信,总以为评述现象越多越好,唯恐有所遗漏;这有时反而会稀释了那些可贵的发现。从这个方面看,郭小东1988年的那部专著(《中国当代知青文学》),它在问题设计上的锐利的方面,这部书反而有所减弱。不过也许我不应该做这样的比较,毕竟它们各有自己不同的思想、学术承担:而这些我并没有完全了解。    2012年2月  北京蓝旗营

内容概要

  郭小东教授主编的《中国知青文学史稿》力图从历史的角度,全面梳理中国知青文学发展的过程与轨迹,展示中国知青文学从前期、中期到后期的不同审美特征和思想内蕴,是第一部有关中国知青文学的系统性、理论化的专著,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大空白。
  全书将知青文学分为“前知青文学”、“知青时期文学”、“知青追忆文学”、“知青后文学”、“后知青文学”五个阶段,并在联系、对抗、差异、品质中确立其写作立场和写作范式,从而体现出该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既有学理性,又有较好的艺术感性。

作者简介

  郭小东,一级作家、文科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中国当代知青文学》、《中国知青部落》、《1979
知青大逃亡》、《青年流放者》、《暗夜舞蹈》、《中国纪事》、《七月肖邦》、《红庐》、《1966的獒》、《风的青年时代》、《想象中的时间》、《走失的小酒馆》、《南方的忧郁》、《知青人信札》等,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绪论 知青文学流程的基本范式
第一章 非常时代的青年运动
第二章 知青时期文学(上)
第三章 知青时期文学(中)
第四章 知青时期文学(下)
第五章 知青追忆文学(上)
第六章 知青追忆文学(下)
第七章 知青后文学状态
第八章 知青后文学的农村表现
第九章 知青后文学的另类书写
第十章 知青后文学的理性呈现(上)
第十一章 知青后文学的理性呈现(下)
第十二章 知青后文学的异域空间
第十三章 后知青文学的后现代状况(上)
第十四章 后知青文学的后现代状况(下)
第十五章 灵魂的重量(上)
第十六章 灵魂的重量(下)
第十七章 中国知青诗歌
第十八章 知青影视作品巡礼
第十九章 知青纪实的文本书写(上)
第二十章 知青纪实的文本书写(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种假大空式的抒情手法,随处可见。《青春》中有一段对毛泽东照片的描写与抒情: 毛主席刚刚劳动完,坐在长椅上燃起一支烟,旁边竖着一柄锹,汗水浸湿了锹把,汗水也浸湿了衣服。毛主席准是彻夜未眠,用那扭转乾坤的手写出了指导革命运动的光辉文献,在早霞升起的时候,又握紧铁锹去挖地,用实际行动带动全党全军,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边区,粉碎敌人的封锁,使自己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现在,毛主席坐在长椅上休息,宝塔装点着青山,延河歌唱着春天。他一挥手,革命根据地丽日蓝天,东风浩荡;他一挥手,百万健儿英气勃勃,冲上杀敌的战场……啊!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您的光辉形象鼓舞着,激励着我们一辈又一辈人啊! 《青春》如此矫情地作假颂赞。虚饰、荒诞不是问题的指归,问题在于它所获得的评论:这样的虚饰、荒诞,“以鲜明亮丽的时代政治语汇,极度浪漫的主观抒情氛围,影响传奇的故事结构模式,精心营造现代革命理想主义的宏大史诗,进而使文学成为时代政治的艺术性历史书写。”①表明这一类小说远未得到反思与审理! 《胶林儿女》,张枫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1月版,约18万字。 《胶林儿女》是中篇小说《珠碧江边》的续篇。通过军垦农场在1962年进行的生产劳动热潮和所发生的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试图歌颂为建设海南、保卫海南而战斗的知识青年英雄儿女们。 小说在主观上力图展现军垦农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劳动。从伐竹劳动工地凯旋后,战士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挥银锄,洒热汗,意气风发,高歌猛进,为开发宝岛,谱写新的篇章”。在新的垦荒点上,伐木、割茅、盖房、种菜、养猪,建设垦殖新村,等待新战友的到来。劳动把荒山变成了胶林,“一年前,这儿还是一片密林荒野;如今山上山下,层层梯田。山上胶林,山下蕉园,长得好不整齐茂盛”。碧江队当年建点,当年收益,以短养长,取得实效,六年时间就获得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胜红旗。在以后的劳动生产建设里,又是继续前进,抗击台风,战胜洪水,取得了一连串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靠一个个具体的劳动换来的。例如开垦荒山,挖掉大树根,女职工们也敢于打炮洞,装填炸药放炮。例如装车,女职工们像男职工那样扛起蔗捆就走,丝毫不落在后面。劳动的场面感染人、影响人。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比伟大的。“这千年老林,不久以前人走进去,还阴森森的。就这几天,在这群姑娘的手里,完全变了样,再种上橡胶、甘蔗,就能对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了。将来人们来到这里,只见漫山遍野的胶林蔗海,谁能想象这块地方原来是个什么模样?我们的农场,我们的海南,我们的祖国,就是这样在劳动中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面貌的呵!” 这部创作于“文革”时期的作品,虽然描写的是前知青时期的生活,反映的主题依然是关于思想改造的。其对知青的描写主要在于改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坏习气,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远大理想,成为革命队伍中的坚定成员。

后记

写《中国知青文学史》及其相关著作,这是我年轻时代的一个奢侈的愿望,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伤痕文学为主流的青年文学,以井喷的状态涌现于新时期文坛之时,我便有了预感,这种在当时看似全新的年轻的文学,必将在此后的文学形势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它对中国的新文学包括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学,将有着意想不到的研究作用。尽管当时我无法非常明晰地廓清并清楚地看到它的前途。但是,这一全新的文学现象及青年作家们在这个文学题材及文学领域里,所投注并主张的文学激情与理想,却非常强烈地告知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文学机缘,抓住它,就等于控制了一种新生的、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继承与反叛的可能性的文学走势。面对大量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跟踪每一个可能引发事端的文学迹象。经过了二三年的准备之后,我一发而不可收,首先在1983年的《作品》发表了《论知青小说》,继而在《文学评论》、《当代文艺思潮》、《新文学论丛》、《新华文摘》等刊物,发表《论知青作家的群体意识》和《知青文学主潮断论》等论文,三四年间,竟发表了关于知青文学研究的论文30多篇,引起了关注。于1988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知青文学研究专著《中国当代知青文学》。至此,对新时期的知青文学及其思想渊源、逻辑渊源乃至文学史渊源,有一个基本的概览。这部专著,可说是在新时期文学十年的文学实践基础上,对一个新生的文学主潮的较为系统性的扫描。    此后三十年间,我的科研方向和项目选题,基本上没有疏离这个文学主题。但毕竟知青文学与“文革”文学一样,有着某种天然的意识形态特质,世人对之的警惕,多少妨碍了它们的正常发展且忽略了它们固有的文学史地位。尽管,知青文学作为一个学术范畴,一个被固化的概念,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并于80年代后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专章,但是,作为有着鲜明学术界定的文学史论题,它还是远未被重视的。    2005年,我又出版了专著《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    随着时日,我对知青文学将近60年的发展道路,有了一种更为明确的认识。它作为中国革命文学的最后传承,在21世纪也发生了剧烈而重大的理性位移,它的特质也因为新一代作家的崛起及时间的历史距离,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同样不可避免地由正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路经社会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而非常坎坷地进入了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学术视野之中。它已然能够比较理性地对一个非理性诱惑下的文学题材及其体系,进行全新的改造,并以一种现代目光看取并变形了这一题材的文学描述,从而建树了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这同样是革命性的。    60年的历程,我们身处其中,自然会约束并限制我们的目光、视野与书写的自由,但它至少已经提供一个较为阔大的视域,而其边界正在消失。这也许正是一种告知,知青文学已经成为一种显学,其中学术评价的理论支持也已具备。此时,完成一部《中国知青文学史稿》,是可行的。    2007年,我开始着手做这一件事。    我听到这部尚在进行中的书无声的呻吟,那是无数知青作家生命的呼吸和喘息的声音。从80年代初,我就和这些作家们一起行进,那些呻吟和呼吸,是如此的逼真与熟悉。我能很快又准确地捕捉到他们的气息和生命的搏动。    中国知青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已经在大学讲授30多年,我决定将《中国知青文学史稿》的撰写任务,和我的研究生们一起来完成。我把“创作与评论”方向的8位研究生,吸收到这个写作团队中来,并特邀了写过《“文革”文学史》的周建江博士,主撰“文革”知青文学部分。我们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十易其稿,终于在2010年完成了这部近60万字的《中国知青文学史稿》。    让“80后”的学子参与特定时期特定文学现象的学习与研究,让其关注他们出生之前发生的历史,这绝对不仅仅是简单的工作考虑。我注意到文学的历史价值,其实是为一种更重大的学术前瞻所象征的。    书写中国知青文学史期间,我和研究生们去海南体验知青生活,观瞻知青烈士墓,赴上海、新疆、云南等地参加知青文化国际论坛等活动,与众多知青作家接触,阅读大量知青文学经典。这些对于“80后”来说,都是陌生、全新并充满着挑战的,这也是我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部书的写作积蓄酝酿准备了30多年,真正的写作时间用了3年。感谢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首先是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办公室,将之纳入2009年重点扶持项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章德宁先生,通过岳建一先生得知这一书稿,仅一天时间就决定予以审读出版。她在阅读初稿时,予以极大热情,无私奉献了宝贵时间,对稿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逐字逐句的眉批与更正。第九、十稿的修改和补充,就是在章德宁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非常感谢她!    感谢洪子诚教授为这部《中国知青文学史稿》作序,仅用感谢来表示对洪子诚教授的谢忱与崇敬是远远不够的。洪子诚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家,他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学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著作。他对中国百年文学的看法与评说,代表了学术界最前沿最稳健的观点。他以70岁高龄,伏案细读了这部60多万字的著作清样,提出了40多条审读意见达两千多字,并为这部著作写了近三千字的序言。他的意见高蹈、中肯,又充满研讨精神,对本书的第12次修改与提高起到很大作用,避免了成书之后的遗憾。导师对后学的引领与奖掖,将终生怀念,当以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尊敬与个人的勤勉,报之以深长的致敬,以先生的学范为此生治学的纲纪。    《中国知青文学史稿》的书写,也是一个文学的思想解放的过程。所在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支持。深深感恩。    这本书终于到了可能出版的时候了。2007级的研究生们,也已经离校走上了工作岗位。三年里,他们和我一起走过了充满着挑战与困惑的时间。在我近乎严苛的逼迫下,口传面授、反复交谈、多次修改,到了烦不胜烦的地步。他们读书和写作,自然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本书写作分工如下:    郭小东:“绪论”,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1、2节、第4节部分和第5节,第六章第1节部分,第七章,第九章第1、2、4节,第十三章,第十七章第4、5节。    周建江: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郭蕤:第五章第3节。    葛东辉:第七章第4、5节,第九章第1节部分,第5、6节。    梁柱:第四章第7节、第十章第1、4节,第十一章第3、6节,第十二章第1、2节,第十四章第1、2、5节,第十七章第2、3节,第十九章第3、4节。    罗丽丽:“绪论”第5节,第九章第6节,第十二章第3、4节,第十八章。    陈惠琼:第十章第4节、第十五章第1、2、3节,第十六章。    陈碧影:第六章第3、4、5节,第十章第2、3、5节,第十四章第3节,第二十章第4节。    郭艳玲:第六章第1节部分,第八章第1、2、3节及第4节部分,第十九章第2节。    谭进荣:第八章第5节,第十一章第1、2、5节,第十二章第3节。    罗小青:第十九章第1、5节,第二十章第1、2节。    吴泽荣:第四章第4节部分。    方嘉婕:第四章第6节。    牛团锋:第四章第7节。    郭小东负责全书的统稿和修改。葛东辉负责统稿期间的编辑和印务等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此致谢!    郭小东    2010年7月4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知青文学史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文革在国人的记忆中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知青文学作为那段历史的真实反映,记录了一代人的生命记忆与激情体验。
  •   喜欢那时候人的单纯与团结,正是现在欠缺的
  •   研究学习资料,很值得读
  •   感觉很不错,还没看,准备放假有时间慢慢来。知青无所畏惧!因为他们都是亡命之徒!
  •   郭小东 著。著前少了个“等”字。不过,在后记中详细列出了写作者的分担内容。可读。
  •   发货快!质量好,一切都很满意!
  •   仔细阅读,感到这真的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仔细阅读, 感到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粗粗翻了一下,选择性看了几节,还是不错,比较全景式的描述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三十多年的知青文学,作为文学常识了解一下也好,也可以大致了解没有时间详细阅读的作品,或者通过本书介绍选择你喜欢的作品作详细阅读。纸张印刷装帧都还可以。打折以后通过200—100,只相当于8块钱不到,太便宜了,有点亏待作者了,对我来说是赚到了。亚马逊的一些活动总能淘到一些你可以买的书,虽然没列入你最想买的,但价廉物美,收藏着也不错。
  •   书到的挺快的。不过胶装的质量不太好,翻看时间长了,要散页了。
  •   据说是国内首部同类著作,仅此一次,似乎就应该给四星了吧,具体内容尚未来得及看,不便多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