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荒园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亚  页数:319  

前言

  在一次文学活动中,不经意间聊起当代散文创作,引起了大家的热情,一个个观点鲜明,情绪激动。有的漫谈散文创作的发展形势,认为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有的分析当前散文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认为散文创作的世俗化倾向比较严重,忧心忡忡;有的议论某位大家创作的得失,这篇作品堪称经典、那篇作品却是文字垃圾,意见多多,观点鲜明,不知不觉将话题引到了青年一代散文作者,一致认为青年作者起点高、队伍强大,只要大家能在当前市场浪潮的冲击中,坚守住创作上的一方净土,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增色添彩。大家还各自列举出许多的散文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来,进行了一番评价。在所提到的作家中,就有周亚,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因而引起了我的注意,产生了阅读她的作品的兴趣。  陆陆续续,我看到了十多篇周亚的散文作品,一气读完。感觉不错,因此有了写这篇短文的念头。  应该说,周亚的散文创作,是在努力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视野,经过精心剪裁,赋予它们浓郁的文化内涵,用的是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美、一种心灵的感悟,其思想未必深刻,但展现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思考流溢着女性的细腻与缜密。我最喜欢的是《禅意的树根》、《风声里》、《美丽草》、《八卦·碎瓷》、《秋之说》和《梦幻之旅》这几篇作品。《禅意的树根》是作者游览云南玉龙雪山的记述。在这篇作品中,她没有依照一般的惯例对玉龙雪山进行细致或者是粗略地描述,也没有陶醉于那里风光旖旎的景色,她写的是这雪山深处的树,正是这些树,成就了玉龙雪山所有的美景。“树的形形色色的枝桠在空中伸展,恣意穿插,有舞的动态,”它们“就在这宇宙的静态里安然伫立,任岁月嬗变。四季轮换,落地生成,繁衍后代,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获得永恒。”“这样站着,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棵树。”与自然交融,这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啊!然而,对于那些不起眼的、枯死的树根,人类却没有任其白生自灭,回归自己的母体。那些经由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孕育的奇特造型,被人们强行请到了喧嚣的城市里,那些经过人为加工的树根造型,更是充斥在世俗的眼球中。对于树们,这难道不是一种有悖和谐的做法吗?这里,作者没有给予过多的说教,只是写道:“在森林中、旷野里死去的树根,未必知道将有一个无比辉煌的前景在等待自己。一棵树的死去犹如一个人的老死,是天意的安排,无可厚非,”“殊不知,树们的活法是很神奇的,在山涧、在峰峦、在峡谷,它们呼吸着野外清新飘流的空气,风一般自在地生长发育,它们静悄悄地生长,静悄悄地死亡,不以生喜,不以亡哀,何其自由,何其灿烂。”这才是树们的追求。一种禅意的描述,也是我们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境界啊!《风声里》,有如“万顷波涛在天地间翻卷,腾挪,大地上的一切,人、生灵、建筑物,连同天边一朵朵浮云,全都陷入它的股掌之中”的风;有如“经过一丛丛枝桠的精心过滤变得更细更柔.在裸露的肌肤间来回摩挲,缱绻不去”携来淡香的风;有如“紧接着一阵紧似一阵灌满整个松树林带”的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风,这些风,既是爱情的诉说,又是音乐的奏鸣;既有生活的细水长流,也有理想的波澜起伏。再说《美丽草》,“一袭仙气,娇小的身子,小到如婴儿指甲盖一般大小,却一扫赢弱之态。”这是普通的无名草。“雪很快融化。次日它们醒来,在未园里齐齐地探出它们的身子,低低的,嫩嫩的,却绿了一地,几近透明的淡绿,刚淋过水一样的干净。雪给它们的灵魂洗了一遍。”细腻的描写,真情的表述,我想,这普通的无名草,难道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吗?!还有《八卦·碎瓷》,中国的传统文化融进了维也纳的博物馆,融进了法国或是比利时的文明街市。短短的一篇散文,精巧的构思,很美的文字,涵盖了中华文化的千年沧桑。《秋之说》和《梦幻之旅》也是以同样的手法,同样的视觉,描写出作者别样的感受。应该说,周亚的散文创作,处处都显露出女性特有的感情波澜,女性特有的视觉冲击,能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走进其中,享受一份独特的快感。  据朋友介绍,周亚的艺术创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她不仅在散文创作上展露出自己的才华,而且还涉猎到绘画的理论钻研和创作中去,获得了不小的成绩,受到各方关注。我想,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她的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她的散文作品才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艺术的感悟和思考。  我期待着周亚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创作出更多更美的散文作品,丰富自己的人生,满足喜爱她的读者的阅读愿望。  周明

内容概要

  世事纷纭,自有智者乐于优游其间,不为它物所羁绊。周亚的散文,是有信念的产物,这信念或许迷茫,但很坚定。作者在致力于营造一个房间。它的四壁可选择性地滤过一些东西。而它实际上又是没有边界的,可以想象它很大,也可以认为它很小;大者视同宇宙,小者仿若皮肤。

作者简介

  周亚,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华散文》《海燕·都市美文》《散文百家》《散文诗》《江南》《中国花乌画》《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省级刊物j并在台湾、新加坡发表作品。作品入选《2007中国散文排行榜》《中国当代诗库2007卷》《华夏散文经典》等年选本、选集。获《人民文学》知音主题诗歌征文二等奖。散文、中国画获全国优秀奖。毕业于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就职于浙江省金华市某政府部门,公务员。曾在维也纳、巴黎等欧洲城市作过访问。

书籍目录

序心灵的倾诉,周明第一道阳光逃逸美丽草秋之说风声里小木屋读爱冬天穿行迷失荒园童话鸟月光浴长夜无痕母亲的房间岁尾轻弹家园海忆白兰人鱼白色又见桐叶沙漠之子乡间一日照照紫外线禅意的树根落英柔舞玉赋左园晚光 地上的水与尔同行怎得梅花三两朵雪绒花第一声问候白天鹅,野天鹅啤酒屋·咖啡馆一条音乐之路穿过小镇梦幻之旅卢浮宫的女人永远的单纯跋躲在幕后

章节摘录

  若有似无的,我像在冬日清冽的晨里翘首期待着。一年又一年,一冬又一冬了,我在等待什么?我希望看到什么?感觉到一点什么?不知这是人生的第几个冬里了,我看见初冬第一道阳光穿过空濛的气流,越过阳台的蓝玻璃,向我走来。  我嗅到了它特殊的气息,有一点点辛涩、有一点点刺激、还有一点点奇妙的甘醇和馨香,充满父性的气息,令我又熟悉又陌生、又惊喜又感动。  那道阳光不易觉察地移动,很慢,很缓,渐行渐止。它照射在我裸露的额头、脸颊、一部分颈脖,还有双手,及冰凉如水的指尖。它抚慰它们,触摸它们,覆盖它们。它不同于任何时候的阳光,比如夏阳的强暴,春阳的旖旎缠绵,以及秋阳的清高淡远,它既轻柔又沉着,具有洞悉心灵的穿透力。其实,它抚慰、触摸和覆盖的又岂止是肌肤,岂止是浅表,那是深切无比的灵魂间的亲和之力。  那道阳光在照耀着我之后,又在渐渐离我而去。我觉察到了它的不舍与不忍,我觉出了它父亲般的心态。  我没有调整我的位置,或是我的动作,去靠近它,去追它。我甚至只是冷冷地看着它的渐行离去。不像平素,珍惜冬阳光照的每一分,每一秒,随阳光的移动而亦步亦趋,把手、脸或是在阳光底下晒着的什物紧贴着它,直至它从地面,从我们身边完全挪开,跳回太空,遥不可及,无法追踪。  我仅将它那一瞬间的温暖和光照留存于心,永驻于心。如同渴望和等待得太久、太久,只要那一丁点儿的索取足矣。  而后,所有的所有,顿成追忆里那一片光明与向往。  冬日的阳光总是那样斜斜的,斜斜的,像江南三月里扯不断的雨丝,不带袭人寒意,却囊括所有人间的温情。凭藉那温情,仿佛它可以催开干树万树抽枝发芽,可以指令大地的花儿含苞待放,可以让心瓣随着花瓣舒展,翩跹。  在这样的阳光里浸润过之后,就有一点点醉意袭来,所有女儿的娇媚、女儿的憨态像一粒沉淀的种子一样苏醒过来。  有一个小女孩,大人问她,想当电影演员吗?她点点头,想。大人狡黠地告诉她,那要先考一考她会不会哭,说完叫女孩走到小黑屋去练哭。女孩只在小屋的黑暗里一站,泪水就夺眶而出,沾满双眼。这么出色的“表演”自然叫人赞叹,只是,在那戏剧性情节的背后,有人想到其中的奥秘吗?这个长大再也不想当演员的女孩,在一屋子的黑暗里只是想起了父亲,在心里轻轻地呼唤那个离她而去、连一个吻也没有留给她的父亲。父亲,父亲,这个她连轻唤一声的机会都没有的称呼,给她多少迷惘、多少抹不去的悲剧感啊,叫她一生一世梦牵魂绕,难却此情。  那时,她不知道,父亲:女孩生命里的第一缕阳光在哪里。  我曾留意过花园里、山坡上、小道旁,甚至石与石之间细细窄窄的一条条缝隙里那些初开的小花,或娇俏妩媚,或淡而出奇,或憨态可掬,有慈父般的阳光照射,她们将迅速成长,走向成熟,走向魅力四射的盛开时节。而那寂寞的小花呢(在远离花团锦簇的地方总能觅见一二),它孑然孤立于分争的世外,那般超然而又悠远。即令它心比天高,自有一副冰雪之态,却终将因光照的无从惠顾,遭遇命运的遗落而在所难免。这不得不令人感叹造物弄人,冥冥中那只纤巧的竟幻之手在怎样无可预知又无法逆转地摆动乾坤、操纵世事,安排着普天下芸芸众生各不相同的命运。  世人又总以为,似乎母亲才是女儿的贴心之人。那种仅将父亲视作支撑家这个殿宇的栋梁,而不是情感的桅杆的念头是多么浅陋啊!父亲在女儿成长的每一天都有着不可替代与不可估量的作用。他是她的精神导师,是她的信赖、她的依靠,她心底最早渴望亲近的异性:她的第一缕阳光。  是的,第一缕阳光。  它就像印加入创世神话里的那一束阳光。在那里,太阳是唯一的主神。当创世主帕查卡马克想要纠正他当初的错误:在黑暗中造就了第一批愚昧无知的人类,决心重新造就人类。新人类生命的诞生,即由太阳升起的第一束光线开始。当太阳照亮的的喀喀湖心岛的小山洞时,那些石像就复活了。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群新生命的诞生历程。第一束光线所赋予的个体生命,集中体现着太阳神的意志。他们品格优秀,负有唤醒大众的义务。这则神话之所以唤起我强烈的共鸣,是对第一缕阳光的礼赞。它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假如,父爱仅仅是一个象征,它的外延因此要宽阔得多,包括异性的爱、人类的爱,乃至一切情感热烈的爱,那么,它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那个在小黑屋里轻唤父亲的女孩长到十六岁。青春像是一夜间绽放,在一个初夏悄然蓬勃着。母亲买来的十分典雅的衣衫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身上单纯明净仿佛刚刚从花蕊里散发出的少女气息。但是她那富于幻想、青春萌动的心念里,却隐藏着一个很深的秘密,那就是,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思念父亲,渴望嗅到父亲身上那股成熟、浓烈的异性的气息。那是一股丛林般的气息,它来自一棵挺拔的树,一面温暖的墙,一件敞开的白衬衫的衣领,甚至,来自一道黑暗中飞快闪过的目光,有这样一幅图卷:一个少女,与她的父亲(必定是儒雅深沉的一位)相挽相携,款款而行,在黄昏的林荫道上,在一抹抹极纯粹的淡金色的光晕里,作一次次饭后茶余的散步、漫谈。她所有的疑虑和烦恼,都可以在父亲那里得以释怀;她所有的欢乐,包括梦想,包括一点点可爱的野心,都可以向父亲尽情倾诉。她还看见,在那样的图卷里,每每自知说错或是做错了一点什么,少女便会本能地将一颗伶俐的脑袋往身边父亲的肩膀上蹭一蹭,撒一个娇,作一个足以挽回面子一类东西的小动作。尔后粲然一笑,尔后是胜利者自以为是的种种理由,然而不幸终究是一个事实,父亲不在了,他早就与她天上人间两相隔。那样的图卷只是她向往已久的一个梦境,她心底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虚幻而已。  没有父亲,无可寄托的惶惑,无可避免地闪现在她心灵的底版上。小黑屋里渴盼的那缕阳光,那缕她无法追踪的阳光,何时才能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将她整个照亮?哪怕它仅仅是刹那间闪过的一个错觉,一个幻影。  终于有一天,就是那个十六岁夏天的一个静极的早晨。她坐在家门口一张凉意侵肤的竹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伏尼契的《牛虻》阅读着。突然,她无法控制地泪流满面,抛下书本,饮泣着转身跑回屋内。她被书中那个父亲震撼了,被亚瑟与蒙泰尼里之间深海一般无可表述的情感震撼了。四周无入的寂静里,这股震撼的力量来得更为深沉、有力。她被这股情感和情绪钳制着,丝毫不顾那扇洞开的旧木门随时会有暴露她的危险,“扑”地一下跪在简陋的地板上,抬起头来,举目望向狭长的窗框外一片淡灰色杳渺的天空,浑身颤栗不已。没有人会知道那天早晨发生了什么,但是她却遭遇了一次心理的地震。她身上火山一样久久蓄积和压抑着的情感终于找到一个喷发口。那种令她锥心般疼痛的父亲的感觉,在那一瞬间被她触碰到、咂摸到,并唤醒了她。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迷失荒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