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草续集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耿云志  页数:313  字数:350000  

内容概要

  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把历史故事陈述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史事、人物与思想作出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见出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作者简介

  耿云志,1938年12月生,辽宁海城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是年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著有《中华民国史》《胡适研究论稿》《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以及编辑资料集、工具书等二十余种,发表论文、文章二百余篇。

书籍目录


思想、文化与史事散论
儒学遗产与中国现代化
伟人与历史
“天人合一”别识
五四青年现代中国
革命的“老田鼠”精神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八十五周年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全盘西化的真意义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主性因素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于落实《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几点想法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个性主义
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
“全集”当以“全”为尚
论近代史上的改革与革命(论纲)
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的内在机制与外部条件
近代社会转型中政治与文化的互动
新文化运动建立中国与世界文化密接关系的努力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人物散论
孙中山与胡适(论纲)
略评孙中山晚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谭嗣同的政治遗嘱与清季的改革与革命
《胡适说文学变迁》一书的《导言》
寓居天津的饮冰室主人
纪念辛亥革命继承孙中山先生的思想遗产
二十年来的胡适研究
追念胡绳同志
新世纪从头说胡适
恋情与理性——读徐芳给胡适的信
两代间的文化巨人梁启超——在“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梁启超的科学观
梁启超:中国现代化的启明星
孙中山的思想遗产及其意义
胡适书信究竟有多少
从民族文化复兴的大视角看胡适与鲁迅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
孙中山研究可以更加深化和细化
会议讲话
在第一次胡适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一书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民国史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的总结发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感言
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研讨会开会词
开放的文化观念——纪念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会引言
在第三次吴佩孚生平与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关于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
七十岁生日会上的讲话
序与前言
为拟议出版的某书所写的序
《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序
《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序
跋周策纵先生的两首小诗
《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序
《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前言
《王照研究》序
《胡适红学年谱》序
《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序
《鱼川耿氏宗谱续修》序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前言
《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序
《朱执信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序
《翁文灏文集》序
《学术之于政治的现代诠释》序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序
《胡适研究论丛》发刊前言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序
《胡适研究论稿》重印后记
《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前言
《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序
《千年古村——绩溪仁里》序
论学自述
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深入的意见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建议加强近代中国外交史研究
治学之路:跟着事实和逻辑走
《耿云志文集》前言
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揭示真实的历史,使人们变得聪明——耿云志先生访谈录

章节摘录

  思想、文化与史事散论  儒学遗产与中国现代化  一  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因屡受挫折而感到困扰:在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学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个问题早在清末就提出来了。张之洞发表《劝学篇》,针对康梁及其追随者动摇了儒学正统的权威而发出警告。民国以后,这种争论一直不曾休止,五四时期,曾达到白热化的程度。陈独秀、胡适等人认为,儒学不适宜现代生活,任何尊儒或复活儒学的企图都被他们看做是开倒车。相反,一部分坚守儒学立场的人,则指责陈、胡叛离中国传统,走上了邪路。梁漱溟就是提出这种指责的一个人(梁漱溟:《合理的人生态度》,见《漱溟卅前文录》)。30年代读经与反读经之争,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之争,是这一争论的继续。尤令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争论直到今天,仍为中国学者们所关注。当大陆思想界为左倾教条主义所笼罩,尊儒的言论无法公开发表的时候,一部分台、港和海外学者却以很高的热情宣扬复兴儒学的主张。而当大陆上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结束之后,尊儒的思想也有骎骎抬头之势,去年在山东曲阜举行的儒学讨论会就有所反映。  张君劢先生可说是中国现代尊儒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从20年代起,一直坚守这一立场不变,晚年发表过一系列言论著作,阐述他的一贯立场。1958年,他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前后,写成《新儒家思想史》(张君劢的女儿张敦华为此书写的《再版记》说此书上册完成于1957年,下册出版于1963年。而作者自写的《再序》则是写于1960年)都强烈表现出复兴儒家思想的热诚。1965年,张先生在韩国高丽大学举行的“亚洲现代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所作的报告,更明确提出“复兴儒家哲学是现代化的途径”(此文载于台北牧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思想论集》之《现代篇》第二册)。这类极端尊儒崇儒的思想,在中国学者中间,一直遇到强有力的批评。我也是对此持批评态度的一个人。1986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文化国际讨论会上,我提交的论文《今日的中西文化问题》,强调反对恪守传统的教条主义,主要是指儒家教条(此文收载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一书)。今年3月21日。我在《人民日报》学术版发表《近代文化与儒学》一文,更明确地反对复兴儒学的主张。我提出,对儒学遗产,亦如对其他古代文化遗产一样,应当研究整理,但不应当做神圣教条加以崇拜,尤不应把现代化纳入儒学复兴的轨道。  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儒学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只有彻底肃清儒学的影响才能实现现代化。我认为,这同指望靠复兴儒学实现现代化的想法一样,都是规避现实问题的艰苦探索,把现实问题幻化成古人的问题,减轻自己的责任。而且,也似乎太高估计了儒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太不了解一种思想学说在社会运作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实际机制。  关于现代化,人们有种种说法,颇不易给出一个一目了然的定义。我们或可尝试指明,现代化是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中国来说,主要包含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使国家、民族尽量地摆脱中世纪传统的羁绊,全体人民能够创造和享有基于现代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之上的新的生活方式。二是使国家和民族积极参与世界现代发展进程。就第一个方面说,现代化将经历一个大转变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必须经受这个大转变的考验,相当一部分将被淘汰,相当一部分将不得不改自己以求适应新的条件。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的儒学,也不可能逃避这种命运。就第二个方面说,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必将经受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并在世界规模的竞争、交流与互相琢磨的过程中谋求自我更新。近年较为人所熟知的改革与开放的说法,可以认为是对现代化过程的比较简明的概括。  人们只有对现代化的过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才可能对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建立比较正确的了解。  二  如果我上面所述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太谬误的话,那么,就让我们分析一下,儒学遗产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我在《近代文化与儒学》一文中,把儒学遗产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得君行道的仁政学说,二是家族本位的伦理学说,三是士大夫的心性修养学说,四是知识论与教育学说。  仁政学说是同君主专制政体紧密联系的,是为专制君主说法的。不少人把孔孟重民思想或民本主义看成是民主思想,这是极大的误解。君主的重民,与民主的重民根本不同。君主重民是基于害怕民众暴动,推翻自己的权力。民主的重民是人民自觉到自己的权利而自重。在民主政制之下,一切制度、法律设施,其根本宗旨都在防制执政者专权,侵害人民的权利。君主专制之下,一切制度、法律设施,其根本用意都在防制人民“犯上作乱”。两者性质截然不同,把孔孟仁政学说中的重民思想比附为民主思想是原则性错误。我们顶多可以说,在由中世纪向近代最初的转变开始的时候,古代的重民思想可以被人们改造利用,作为思想过渡的一个环节。例如清末梁启超等人就曾利用先儒的重民思想来批判专制主义,这在当时有一定启蒙作用。但如果到今天,还以孔孟的重民思想冒充民主思想来宣扬,那不但没有什么启蒙作用,而且只能认为是一种愚民之技了。它可能使人满足于偶尔被重视一下,而忘记了争取和保卫自己的权利。因此,我认为儒家的仁政学说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不会有什么帮助的。它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而已。(关于此点,本人后来的看法略有改变,认为古代的民本主义思想,在经过批判地整理之后,可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育成长提供过渡的桥梁。见李铁映主编的《论民主》一书之《附录一》)  以家族为本位的儒家伦理学说是同家天下的君主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它强调“臣事君以忠”。“子事父以孝”,且常以“忠孝”并举。甚至认为“孝”具有更根本的意义,谓“孝”是“仁之本”(《论语·学而》)。“悌”是以弟事兄的规范。“孝悌”。归根到底是要求人们尊敬和服从亲长。所以,它与惠君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后世统治者常标举“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人能孝悌,就不会犯上作乱,人不犯上作乱,君主权力便得以巩固。  男女有别,是儒家伦理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包含三层意义:一是男女授受不亲,严男女之大防;二是男尊女卑;三是男女严格分工,男治外,女治内。显然,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观念具有维系君父血统纯正的作用。儒家伦理中还有朋友一伦,列为五伦之末(《孟子·滕文公上》述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伦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宗法制度的遗传物,现代化的大生产将无情地毁坏这个基础。家庭韵结构与功能亦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道德观念亦必定随之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或是放弃儒家教条,顺应时代,建构新的伦理观念;或是拘守旧贯,不惜与新的时代逆搏,结果便会造成畸形的道德破损。有识之士不能不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  家族本位的懦家伦理还有其根本的缺陷,即缺少现代社会的公德观念。作为—个现代人,他作为国家的公民和社会的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远较他在家庭四壁之内的权利义务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论语·子路》)绝不是任何有教养的人所能承认的。我们应当鼓励人们学会做合格的公民,而不应继续把他们禁锢在家族伦理的旧框架之内。  心性修养学说,是儒学极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至今尊儒的思想家最津津乐道、揄扬不已的东西。古代儒家学者以此把他们的政治学说、伦理学说、知行学说,乃至哲学本体论,皆贯穿一气,融为一体。“他们认为,通过学问习行和敬谨养心的功夫,可以尽心、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纲领亦庶几可达,堪称为圣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蓼草续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5条)

 
 

  •   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把历史故事陈述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史事、人物与思想作出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见出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读学术随笔《蓼草集》,就如‘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沏一杯淡茶,书卷在手,时有赫然开朗的好心情。常见皇皇巨著,正襟危坐,高山仰止,总有些惶惶然。读先生作品,则顿觉心清神爽,深感获益匪浅。遥想您举重若轻的丰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不禁妄生冒昧之念,托付鸿雁,奉上尊著,恭请题词,以感谢您所赐的学识和那一片可贵的清心(新)天地。近代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日益平民化,逐渐打破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森然壁垒,建立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加速文化的进步与繁荣。所以,受这件事的启发,我觉得,我们应当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写一些能够浓缩我们的学术研究心得,又能深入浅出地将它们表达出来的随笔性的文章。从前,有不少知识精英和知识领袖们,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等,都做过类似的工作。我们在学力与影响力方面,自然无法同他们相比。但不可因能力小而不为善。
  •   这本书的可读性强,阅读中个人思维会伴随着作者的观点活跃起来。摘录: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把历史故事陈述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史事、人物与思想作出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见出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本书是近代思想研究专家耿云志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心得,喜欢民国思想文化名人可看看。
  •   蓼草续集,是历史学家的大手笔。
  •   《蓼草续集》正在阅读。
  •   蓼草续集,首先要向作者致敬,一辈子笔耕不辍,使得这本书有着浓厚的个人色彩,很值得借鉴。
  •   蓼草续集!!!!!!!!!!!!!!!!
  •   近代史研究名家的心路历程,令人受益。
  •   学术类书,以为能看懂,结果没兴趣,建议非研究人员别买错了。
  •   这本续集趁活动拿下,内容深入浅出,读了受益良多。
  •   不够中听的!续集是吗?不够好
  •   很经典的文集 很有价值
  •   资料丰富,很受启发,推荐!
  •   用文字记录思想,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我们不曾关注和重视的东西。
  •   很有学问,认真看可以了解到很多文化的发展脉络。。
  •   就行一本随笔一样,讲诉了很多文化
  •   用随笔的形式些文化著作就是文化科普啊
  •   描写了草木生长的整个过程,就像人的一生那样起伏跌宕
  •   我很喜欢的书,下次还买。
  •   低价购进的,收到一翻是大家的味道,出版、作者、当当都是好
  •   好书,好书!!!!!!!!!!!
  •   散文,哲文,两者的结合吧,很美,也很耐人寻味
  •   活动将购入超值
  •   书非常好看,非常具有感染力,非常值得收藏的
  •   推荐 纸张不是很好 内容买看 屯书
  •   封面很舒服,还正准备看中
  •   推荐大家购买 书的内容很详实
  •   书好,快递快!很好!
  •   很有深度的书,收集到了就是赚到了。
  •   挺喜欢这类书的,很符合自己的口味
  •   文学爱好者应读得好书
  •   此书非常好看,值得买回来阅读。
  •   看了简介才买的,感觉不错
  •   好发发发发发妇妇发发发
  •   内容有够深刻,看来略显枯燥,不过坚持看下去,受益不少
  •   当时增长见识,学习所用
  •   这本书超值啊,只要5快
  •   这个价格,值了,发货速度快~
  •   还没有来及看,收到书翻开就觉得自己没买错。看了之后再来补评价
  •   喜欢,是小本的,能放在包里非常方便
  •   书还没读,不知道啥情况。
  •   值得慢慢读的书,质量也很棒
  •   独其屋仅四间,自奉母处妻孥置厨爨外[7],了无燕息之所[8],意尚阙然。嘉庆十五年归自山东[9],始即第二室屏后一楹地[10],葺为小轩,颜曰“抱膝”。借书满架,置榻一张,偃仰啸歌,即获其所。然其为地,前近市廛[11],后连闺闼[12],而左则直接邻家;不壁而板[13],凡夫行旅之歌唱,妇孺之謼嗁[14],鸡犬之鸣吠,嘈杂喧阗[15],殆无时不至。而当予神会志得,抗声高诵,家人每笑谓其音聒人[16]。
  •   没发现是论文集,不适合我看,准备送我们历史老师了
  •   没看完,,,,,,,,,,,
  •   纸张好,只是大32开,有点不好放,不过,内容还是喜欢的。
  •   很赞的一本书 绝对开卷有益啊 再加上活动时的低价购入 真是赚到了
  •   没事的时候慢慢看,在浮躁的尘世中从古人的智慧里面汲取正能量使得内心平和
  •   话说,这本书有点不适合我这个年龄阶段看的,太深奥了都。
  •   耿云志,1938年12月生,辽宁海城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是年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胡适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以思想史研究为主。著有《中华民国史》《胡适研究论稿》《梁启超》《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耿云志文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以及编辑资料集、工具书等二十余种,发表论文、文章二百余篇。
  •   非常不错!!!!!!!!!!!!!!
  •   我知道,作者是研究胡适的权威,但他的随笔我更喜欢。.... 研究历史,不仅仅是把历史故事陈述一番。尤其重要的是,要对史事、人物与思想作出分析,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见出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   耿云志先生文集,有深度,很好!
  •   这本书是耿云志先生的论文集,从中可见作者的史学成果。
  •   此人有关于胡适的书。
  •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作品
  •   一般人是看不懂的,有文化者请买。
  •   看了一篇,还不错。
  •   还可以吧,是关于民国时期的,对历史感兴趣的人会喜欢的
  •   翻了一下,学术类吧,感觉应该挺有意思
  •   活动价时购入,书不错,就是当当的积分没啥用啊
  •   当当做活动的时候买的,非常不错。
  •   很优惠的价格入手,内容一般吧
  •   挺好,挺值得买来看看。
  •   理论性的东西较多,读得有些吃力
  •   内容耐读又便宜!
  •   这本书只是随便翻了一下 还没开始阅读 怎么说呢 这个价格当然很值得
  •   期待已久,必须好好阅读,刚刚开始看,还不错
  •   还不错,开卷有益,值得一读
  •   书的品相和质量不错 内容还没读
  •   买来还没看,有空在慢慢的看看
  •   唯一的缺憾就是纸张很差
  •   不错的一本书,内容不错,价格便宜。
  •   好,长知识了,有几个问题阐述的很耐人寻味
  •   说实话没怎么看。。。。。。
  •   经验证明,不能光看文字书皮就买书啊。。。。。
  •   耿云志先生是胡适研究专家,书的内容比较丰富。
  •   因为便宜,还因为作者是辽宁海城人,跟妈妈是同乡。内容应该不错,没看呢。
  •   书是不错的,有深度;虽然本人不是很喜欢,但喜欢的就会喜欢;觉得价格合适就赶紧出手吧。
  •   我很少看这种和政治有关的书,本来以为是本散文,幸好是特价时候买的,不然后悔死~~~
  •   便宜,内容还不错,可以一读
  •   随便看看,还是不错的
  •   收录作品都比较老了吧 一家之言
  •   质量不错,还未阅读~
  •   题目取得不错,内容一般般。
  •   买错了、这类书我看不下去 不是书不好,是因为像概论一样的东西吸引不了我。但我还会好好收藏,感觉有一天会有人需要。
  •   看了就有点昏,好久没有看这类的书了
  •   ok文人的感觉不错的
  •   书还行,但是脏啊
  •   一般般
    研究党政理论类的论文,
  •   蓼草续集,价格比较便宜,可以看看!!
  •   非常不适合我看·····就一个政治历史结合书···
  •   以为是诗集,结果不是,内容上没怎么看,粗略的翻了翻而已
  •   对作者不熟悉,书里面有不少会议发言内容,望之生厌。
  •   不适合自己,没看清楚内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