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

出版时间:1996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龙应台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野火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我不太喜欢龙应台野火的风格,太犀利,思路太清晰,我有些慌,我大概可以列入“沉默的大多数”行列。
      
      是的现在绝大多数青年正是龙应台在《野火集》中批判的那类人,那种不关心政治走向,不关心世界形势的人。而现在的社会也大概就比20年前好一些,但绝对只是一些。那么现在青年还需要野火精神?
      我是不太赞成的,这个时代不再需要简单的星火燎原,速读媒介提供了一个渠道——使信息迅速传播,当然也成为了一些谣言谬论的温床。
      我很奇怪,为什么那些几年前就穿的谣言在这几年又开始传播。为什么每天都能收到“转播一下”、“爱心传递”,却未经验证的信息。
      我是有些反感,每天刷一下朋友圈,每天看一眼微博,广告占去半数,无中生有又占去半数,无聊的内容又占去半数(我不排斥无聊,我也曾是无聊的人,但是我真心反感前两者)。
      
      所以呢?转发微博就是做善事就是爱国的,就是野火精神,
      那么现代青年显然还是不要野火!现在社会言论还是比较自由的。、
      可事实呢?这样好吗,现代青年还需要野火精神吗?到底什么才是野火精神,只是简单的敢说敢抨击——转播那些可能自己都不太有主见的信息吗?
      
      现代比龙应台语言更犀利,思路更清晰的人多了去了。类似的文章多了去了,现代也不是过去,大陆更不是台湾。
      ——我大概是做不到看国际版啊看到插队的就冲上去不能容忍,我也不会抱怨,我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大多数,我更知道我应该能算得上一个称职的公民,只是马马虎虎的爱这个社会。
      总觉得野火的核心精神大概是要的吧,总结就是一种对社会问心无愧的态度。
  •     
      
      
      十年前,在《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的开端,龙应台表达了她关于民主的困惑。
      
      “我们的上一代,受战乱和贫穷之苦,期望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了,但是受威权统治之苦,期望下一代在没有恐惧、没有控制的自由环境中成长。”
      
      《野火集》写于1984年,1987年台湾解严,逐步开始民主政治。
      
      面对民主的到来,龙应台表达了新的担忧,贪污腐败,权钱勾结使得公权力私用,财团操弄的权力斗争让民主蒙上一层阴影。
      民众有了选择的自由,却陷入娱乐至上的空洞与消费主义的虚无之中,成为信仰缺失的一代。
      
      曾经的民主斗士,也开始反思,面对平庸而集大成的民意,如何去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是采用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抽签抓阄掷筛子,向圣贤、专家或者历史求解,辩论对决,似乎都不见得 是良好的解决之道。毕竟有的时候,真理可能站在少数人那一边。
      
      所以,假如我们去做,如何能够做好民主这个课题?
      小到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区,乃至我们的情侣关系中,大到我们的公司,我们的省市,我们的国家。
      
      
      如今,距离1984年,三十年过去了,世界翻天覆地,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香港回归,911恐怖袭击,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会,英雄迟暮,美人白头,青丝变白发。
      可是,三十年前龙应台写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药品安全受到挑战、教育制度亟需改革、医疗与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诸多问题,依然困扰在祖国大陆人的心头。
      如果我们是学IT的,是不是能让网络信息更加便利;如果我们是搞工程的,是不是能让质量更有保障更让人安心;如果我们是一名医生一名教师一名律师,我们能够让教育、医疗、法治一点 点变好;
      哪怕,我们就是平凡无闻的人,也可以在本职工作默默耕耘,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们而有一点点的不一样。
      似乎,就是那句被讲遍了的“你怎么样,你脚下的土地就怎么样。”
      
      
      
      书中,有人描述台湾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这样的,读张大春的小说与蒋熏的诗,看侯孝贤与杨德昌的电影,听罗大佑与苏芮的歌,奔波于林怀民的舞蹈与赖声川的剧场之间,忙碌于听演讲、 办刊物、参与社团、筹备演出......
      这样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活,很多祖国大陆的大学生也都具备类似的条件。
      他们可以在立法院游行示威,我们却只能在课堂上讨论一下,最后论文里的成稿甚至还要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
      
      
      单纯对于“反服贸”事件,由于我本人就是有点民族主义者的,所以自然期望早日和平统一,祖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复兴。
      所以,我看了一些新闻报道之后,曾经评价“可以示威,可以游行,但是也要在合法的前提下,部分学生明显过激了;看过一些流出的反服贸ppt,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也有人讲,这是反对台 湾政府的谈判过程不够透明化,而非反大陆;最后,个人里还是希望两岸往来增加,以后的以后可以实现统一,当然可以一国两制,台湾现有政治可以维持。”
      再到后来,我看到另一些观点说,有的学生知道服贸协议对于台湾经济有利,但是他们要争取的不是经济发展,而是捍卫以后的自由和民主,如果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以后还何谈平等的谈 判,保障真正的公平。
      对于那些有理可据的声音,我不得不尊敬之,敬重之。
      
      
      最后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算不算是知识分子?”
      是啊,曾经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刚刚毕业,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鲁迅,胡适的一代人可以针砭时弊,奋笔疾书,引领社会思潮。
      如今的我们,是否真的敢于在生活的大潮里,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怀揣一颗公德心行走在大街上,做到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
      习惯了中规中矩的人,应该去守卫自己的自由与民主;习惯了逆来顺受的人,应该去追求公平和争议;习惯了服从乖巧的人,应该去为个性和尊严而奋斗。
      
      我们一次次被教导要“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要仰望星空怀抱理想主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具备人文素养和批判精神。
      
      但是我们身边那些一个个考GRE、申请出国、做实验、写代码、读论文、找工作的大学生们,那些毕业之后就要投身忙碌工作和社会婚姻的毕业生们,
      或者还有一些真的除了骂街、跟风之外,忙忙碌碌,从来不问是什么凭什么为什么的上过大学的人们,
      当代大学生算不算是知识分子,
      什么才算是知识分子?
      
  •      写在台湾八十年代,反映的社会现状却和如今的中国如此相似。30年了,不想相信这样的差距。
       垃圾随处扔,上车抢座位,插队,恃强凌弱,目无法纪,毒奶粉,假酒泛滥,被污染的河流,空气......这就是文明社会的必经之路?
       其实意识到问题是一方面,有没有行动又是另一回事。如果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社会是不会进步的。龙应台就是在朝麻木的人们大声呼喊:有不满,要说出来,要反抗,要行动,要勇于改变或促使改变。
      “当一个制度保护不了个人的时候,个人就要起来自我保护”;“要我谈爱国,我宁愿一个人去山上捡垃圾”。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勇气站出来,指出对社会弊端的不满,甚至试图改变它,但我至少开始思考了。
  •     没错,我就是龙应台批判的那类人,公民意识淡薄,对自己权益不重视,对权威盲目崇拜,听话,缺少独立思考······
      刚看《野火集》时,以为这是写近些年的事,可分明它是作者于1984年间写的,难道今天大陆的文明程度只够与1984年的台湾相当,亦或是没有改善,问题依旧是问题。星星之火变成长明灯,时刻提醒我们反思。
      前些日子,与友人一同出门,步行至一天桥下十字路口时,鉴于NC交通,环境脏,乱,差,多数民众无视红绿灯,斑马线,随心所欲的走,她想横穿马路直至斜对面,我则坚持按斑马线走,被她认为是浪费时间,矫情,原则太多的木头人。此处,并非指出友人素质如何,如何,自己多么的高,大,上,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其实,友人何尝不是受周围环境所影响,忘了做自己呢?若身边说见,所处大环境,或者就单是周围的朋友说说,所做不够文明,优雅时,你是否能独善其身,敢不敢与之不同呢?
  •     读龙应台的《野火集》,真的可谓用酣畅淋漓来形容,书中描写的八十年代台湾的状况以及作者所见所想所感,之于现在的中国,契合的很。自己作为一介小市民,有龙笔下所描绘的很多种“恶习”,一个只顾自己的自私鬼,一个怯懦的不懂得生气的小人物,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一口气读了半本书,给自己敲了敲警钟!
  •     此书所描写的台湾社会,正如今日之大陆社会我们与他们相比,所缺乏的就是敢于抗争,敢于提意见的勇气。如果我们都能意识到发声的重要性,这声音由小变大,将会成燎原之势。
      1,当所谓法制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僵硬的方格子,把每一个血肉做成的人躲在一方方小格子里的时候,这个法是不是违背了当初之所以有它的本意?
      2,所以我很怕谈爱国,因为我知道当群众对爱国认起真来而至狂热的时候,这个国就成为一顶大帽子,要压死许多不那么狂热的个人。我也很怕听人说学校荣誉,因为我知道,为了这么一个抽象的框框,有多少不听话,不受教的学生要受到残酷的压制,多少特立独行的个人要被塞进框框里,呼吸不得,动弹不得。
      3,中国人从不喜欢就事分析,或听别人称西洋好就谓之崇洋,听别人称西洋坏便谓之排外。从来不去思索为何称其好,为何称其坏。挣扎在崇洋与排外亮中信泰之间,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同时具有自卑感与自大狂的个人。对人,做不到不卑不亢。许多人对金发碧眼的人固然是讨好赔笑,过度的谄媚,也有许多人特意地为表现自尊而故意以傲慢无礼的态度相对。从来做不到客观冷静地去对待,去分析。每一件事作客观冷静的、不自卑不自大、不情绪反应的探讨,中国人才有可能从西方巨大的阴影中自己站出来。否则,崇洋或反洋,我们都是别人的奴隶。
      4,所谓政府,是为我这个市井小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监督的眼光衡量他的效率与成果,做得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得换人。我凭什么要不分是非,没有条件的去拥护、支持政府!政府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赢取我的支持,他没有权利全面地要求我的“爱戴”。事情做得好,更不是我必须涕泪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内”的责任。
      5,我们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负责的政府,但是要促成这样的政府,我们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动精神、有理性的人民。归根究底,实在是一句老生常谈: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
      6,我们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规矩顺从听话的“乖”学生,就不要梦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庸才”的“德”言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7,动不动就搬出“国际形象”来作为自我督促的标准,泄露了政府目前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
      8,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忌讳承认自己的丑陋。试图遮掩粉饰才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9,爱国=爱人民,不是爱政府。爱国要以爱人民为出发点,政府为人民所雇用,做得好则留,做不好则解聘换人,根本无所谓爱不爱。
      
  •     很早知道应台不是因为野火
      
      那个时候看她的亲爱的安德烈 一直以为她是一个温婉善良的母亲
      
      之后看目送 又觉得一如席慕容是多愁善感的一个女性
      
      今日 要到看完野火才知
      
      一个女人 原来可以这样多样化
      
      一个女人 提及政治时事 我也不觉得是强势 而是一种魅力了~
      
      
      不应该断断续续看完
      
      记得是两周前穿着我的黄棉袄 心里心心念念着边上车厢的蔬菜局
      
      对面的大叔还要瞄一眼 我都觉得他看不懂~
      
      于是 刚开始看的那份激动与愤慨就没有了
      
      所以 你看 读后感都要写不出
      
      可是为什么又要在这里回想当初的感受
      
      是因为真的有心灵激荡
      
      
      应台只是用平实的语言道出我们身边也许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问题
      
      一直存在着可是我们都选择漠视选择避开
      
      不去思考
      
      是的 现代社会我们缺少的就是独立的思考
      
      尤其自我感觉太无知
      
      而且 太懒惰 太不勇敢了~
      
      
      我爱应台并不是因为她是文化局长 并不是因为她针砭时弊
      
      或许仅仅只因为她是女性
      
      太让人着迷
      
      因为她想的和我太不一样
      
      我每天想着明天吃什么蔬菜局这周回不回家工作怎么做钱怎么花
      
      可是她 却想广场上的铜像不应该这样放教科书不应该这么写河里不应该这么脏
      
      被吸引 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觉得对方有魅力~
      
      我不是一个强势的女性 甚至有些懦弱
      
      可是 我愿意用应台当榜样
      
      学习她的独立 学习她的愤怒 学习她的勇敢 学习她的不断思考
      
      这样的我 才会也是有魅力的~
      
      
      这也是这阵子看过最与实际接轨的书了
      
      文艺小青年 转型吧~~哈哈哈
      
      
      
      
      
      
      
      
      
      
      
      
      
      
      
      
  •     台湾人在80年代有的问题,在当下大陆也有类似的问题。当一个社会出现龙应台这样的人物,放上一把野火,给台湾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活力。
      《野火集》中暴露了我们这个集体文化社会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不乏在一个公司内部展现得淋漓尽致。当下中国大陆许多公司内部管理还乱,员工扑哧扑哧的干活,少有人对公司管理吭声,公司平静得像一团死水。希望各个公司能够鼓励员工对公司混乱的管理生气,鼓励员工拒绝加班,让企业那潭潭死水有点生机。
  •     野火二十年
      ——读龙应台《野火集》有感
        读《野火集》是第二次,第一次,我从图书馆中借来此书,读完了第一遍,我是一个穷学生,买书的原则是这本书值得我再读一遍。无数本书被我不道德地从网上读完之后,书中的力量触动了我,最终决定花钱买一本完全知道内容的书。《野火集》就是这样一本书。
      ——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
        这种《野火集》中一篇《野火现象》的小标题,龙应台在文中对比了上一代对《野火集》反叛精神的不屑一顾,和这一代人对《野火集》中独立、自由观念的推崇。最后,她说“幸福没有止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的时代浪潮中博弈着生活的方向,最初是生存,然后是更好的生活,到了一定的时候,总有一代人在吃饱喝足以后开始追求自由、民主,所以请勿用故作成熟老成的语言来反驳,类似于:关你什么事,你管得了吗之类的。
        既然我们这一代还饿不死,我们就应该去管!
        在龙应台为二十年特别纪念版所做的序言中她写到:“我们的上一代,受战乱和贫穷之苦,期望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但受威权统治之苦,期望下一代没有恐惧,没有控制的自由环境下成长。”
        一代代的中国人在同一片土地上书写着他们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时代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了同一个角色,那就是提问者,他们以不同语调或是柔美,或是尖利,拷问着每一代人。这个问题只有这一代人才能给出答案。正因为“幸福没有止尽”,所以,我们的世界无力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每个时代的答案,都需要这个时代人用勇气和创造力去发现,甚至这种对答案的探索的危险的,是需要人们付出生命的。
        也因此,二十年过去了,这本书仍在不同的时代诉说。
      ——野火的自信
        有一句诗这样说“当一个人面朝阳光的时候,所有的阴暗都留在了身后。”龙应台说:“‘野火’存在本身就是台湾社会的光明面。”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社会,令这个社会的反对者望而生畏之处,不是强大的坚船炮利,而是从民主、开放、透明中所淬炼出的自信。
        美剧《新闻编辑室》中的男主角在全剧开篇激情洋溢地发表演讲《美国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如此“不客气”的评论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观众传播,在演讲的最后,男主角说:“解决一切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认清症结所在。”这才是一种真正让人生畏的力量。
        一个只愿意展示其金玉其外的社会,必定有其不愿意为人所知的败絮其中。一个自信的社会是不会刻意粉饰自身的。
        当二十年后的今天,野火依然在传播,我们回首再看历史,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对岸在政治阵痛后迈入民主,因为早在之前,这种强大的力量就已经被慢慢累积。不是野火煽动了台湾人民,而是这种自信最终为台湾打开了民主的大门。
        自问,我们大陆人的自信是什么?
      ——二十年,再见野火
        龙应台在多年之后重读自己当年的野火,竟发现不幸“一语成谶”,她说历史狠狠地证明给你看:是的,反对党掌权之后,它竟然真的只是一条换了颜色的蒙眼布。
        二十年,台湾社会从威权走向民主,陈水扁,美丽岛事件中义正言辞的律师,到现今一个众人不齿的贪污官员、台独分子,一个曾经的理想主义者被到手的权力所侵蚀。
        二十年前龙应台说社会需要的是对理性的坚持,野火争取来了民主,民主却不是一劳永逸的良药,需要理性的难道仅仅是在两党纷争中的台湾社会吗?
        所有的问题或许都不会标准的答案,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放弃追问。也许,最终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不是一个个答案,而是千万个追问,当更多人勇敢质疑的时候,或许,我们就真的离幸福不远了。
        回首,再看,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不就是一句最普通而又最有力的追问吗?
        
         莫卅
         2014.2.5
        
  •     以前断断续续看过电子版的,最近当当上买了本再版的。龙应台的文章就那么几篇,就是原本应该很薄的一本书,后面却加了好多其他文人写的表扬的文章,其实真的没必要那些,让我觉的有点凑字数了。
      
      写这书的时候龙应台30岁左右刚从美国回来,一来也是年轻气盛,二来当时台湾与美帝的强烈反差,两者一结合,导致这个热血青年写了如此犀利的文章。
      
      都说大陆就是20年前的台湾,随着网络舆论的稍许放开,各种负面问题接踵而至。看看野火里的一篇篇文章,会有种错觉,这不是就在说现今的大陆么。《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可是,中国人,我有什么资本可生气?且不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中庸思想与明哲保身,我的气又该向何处去申?
      
      人的成长都会经历这么些过年,年少时少不更事、对一切都是理想化的美好;青年时,发现社会现状与自己的理想状态不符,于是各种愤青便出现了;中年后,无力改变社会只好默默适应之;到了老年,则一切都趋于平淡了。所以,现在的龙应台也转而开始研究起高层次的文化来了。
      
      我向来不太关注世事,而且更盲目的相信我们的党国不会腐败到把这个国家给玩坏了,如果哪里没有做的很好,更多的应该是我们没有看到的领导人的无奈。国家领导人内心应该都有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抱负,我们应该耐心等待。
      
      对于20出头的愤青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     是把火,烧的痛快。但有些东西需要重新组合一下,需要有一个系列。
      -------------------------------
      《台湾事谁的家》 环境问题,食品问题,等等等等,与中国现在的感觉事多么相似啊,真的,多么相似。一个一个的案件。希望可以在进步的道路上可以前进一点点。
      
      -------------------------------
      《机器人国中》:条条框框太多,连头发多长都要管。“所有十几岁的小孩都一模一样。”很少有人把学生当成有尊严的人。 训导员等人只是执行者,他们却变成了机器人,变成了没有思想的教育者,这是非常恐怖的。
      每个人都推脱,我只是执行者。
      
      很想把这篇文章拿给高中的教育者看看,那些寻到主任看看。
      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这种讲究教育权威的地方,越是会发生打到臭老九,反对一切的声音。 什么时候可以做到双方的尊重,真的值得可以思考,从而我们的社会,文化不会变成这样一种狂热的文化。每个人都可以理性。
      
      《精神崩溃的老鼠》讲台湾联考的精神压力,也许与中国高考的精神压抑无异。
      
      
      《幼稚园大学》教育问题:大学问题:揠苗助长,学生不会自主独立思想。
      
      《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 电影院关于南非种族问题的事件。探讨大学生不问政治,不闹事情,不发表意见,不作到的判断的现象。
      
      不为自己真正兴趣读书,却为求生读书。不关心社会,不关心自己,不能真正把书读好。
      
      -------------------------------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文化问题 :形势大于内容,面子大于实质,缺乏自信却大喊口号,筑铜像----中华文化掌门人,而不去实实在在去解决一些真是实在的问题。
      “给我们新鲜的空气,给我们一个安静的社区,一个干净的厕所,一个宽广的公园,一个儿童图书馆,但是不要给我们一个会遮住阳光的大铜像。
      ”
      -------------------------------
      《正眼看西方》: 象是同时具备自卑和自傲心理。 “崇洋” 和“仇视”情绪都很严重。 但那个动物园的例子我觉得只能证明那个人素质很低,其实特别排外的人,我觉得都是因为自身条件特别不好,所以需要一种“它者”形象来维护自己。而前面的那个例子,我觉得跟近几年那个外国友人的自行车丢了很像。为什么不那么善待自己的公民,但是如果是一个外国人的,就那么重视呢?国际影响?说到底还是有的人人心理的一种趋炎附势的心理吧。
      
      当要真正的正眼看西方,做到不卑不亢的时候,也是一个人对自己真正尊重,真正认同的时候。他既不会特别崇洋,也不会特别仇视,需要身份认同。
      
      《我的过去在哪里?》古迹与发展。“古迹,不是西方人的专利,不是文明的装饰,更不是争取国际形象的手段。古迹,是一面镜子,是夹在书页里那片干掉的花瓣。”
      
      
      -------------------------------
      《对立又如何》:心态上就是要做一个critical的公民,不能一位拥护,爱戴。
       行路无坑的权利,跟fuck国民党也没什么关系。只是不知道具体哪个部门负责。如果一位拥护,爱戴,非常盲目,所以不满的时候,也会盲目的乱指一通。 这一片讲的还是一个政治素养的问题。“几流的人民配几流的政府。”如果我们有要求,有针对,有理性,那么政府也会相应改善吧。 权责明确的一种状态吧。没有什么体谅不体谅的。
      
      《以沉默为耻》---为高雄人的参政喝彩。对环境的争取。但是没有写一写那些小摊贩的生计又怎么解决呢?
      
      
      
      -----------------------------
      《焦虑》:写的是很多美好的人,平凡的人。 平凡勤劳“阿华”的孩子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我写不出赞美文,因为我担心着他们。我心急如焚。
      《自白》事写作者对女性性别这样的身份的感觉一种第二性别的感觉。
      《啊,红色》感觉台湾政府也草木皆兵的感觉。
      《不一样的自由》,敢做与别人不同的事情。
  •     看着书中的台湾,与现在的中国是多么相似。
      食品安全问题,脏乱吵问题,没公民意识等等,我们都有深刻体会。
      但是当现在大家都对中国有信心,相信中国会变好的时候,未来是否会按照大多数人所期待的那样呢?我觉得还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不能仅仅期待中国会变好,我们需要野火集。
  •     之前听老大说,龙应台和李敖相比,后者在大陆更受欢迎。因为李敖鼓吹毛的那一套;而前者虽说没有明显的偏左,也就是说没有李敖那样明显的亲大陆。
      龙的《野火集》大概在1986年就出版了,并且后来一版再版。我买的这一版本,后面有很多港台、大陆,甚至新加坡的名家大师互相应和写的文。
      仔细看了柏杨写的一篇,一些他与龙之间的私交以及两人之间的小分歧。
      他指出文人之间的小容量,其实不仅仅是文人,普通人这方面的毛病更多,只是文人是社会精英的代表,所以社会普罗大众对文人的要求未免高出普通人。
      但是这并不说明,文人可以对社会世事置之不理。
      其实作为一个非台湾人,很难理解她文中描述的那种复杂心理----一方面作为一个外省人,学校意识形态灌输的心理,认为外省人是高于台湾人的,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优越感;而外省人本身进入到当地社会后,不会原住民的语言,依然融入不进去。一方面感觉高人一等,一方面感觉格格不入。
      而原住民本身自己也不认可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
      谁都无法给予自己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或许他们压根就觉得没必要定位。
      
      
      想起读研的时候,有一门课,港澳台的教育。柯老师问我们,你们说港澳台,那个地方人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最困惑?他们的难易程度依次排列下来怎么排?
      我们十几个同学,有人认为是澳门、有的说台湾、有的认为是香港。脱口而出的都是凭自己的印象,并没有什么切实的根据。柯老师对我们这种一窝蜂瞎嚷嚷的方式很不满,对每一个地方仔细分析一番之后,得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是最复杂的。接下来是台湾人,相对最容易的是澳门人。
      
      虽然如此,但身份认同这回事,如果不关注也就罢了,一关注起来,真是在内心煎熬难受的要命。人这种社会动物,是多么需要社会认同和一种归属感啊!
      
      台湾的外省人就像是寄居在所谓的没了妈的寄居在穷亲戚家的富家孩子,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富人家还是穷人家了。
      
      而很多人对此麻木不仁,只有真的勇士才想才敢去思考这个问题。
  •     目送》里的龙应台温情款款,可我更喜欢《野火集》里面直爽的龙应台。炽热辛辣,像一团野火熊熊燃过专制的蛮根。《野火集》能够在大陆发行也算是个奇迹。虽说略显个人革命主义的狭隘,但每一句都是发自内心愤怒的叩问,烈士是傻瓜做的,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如果成千上万的傻瓜高声呐喊,民主的天空必定是晴空万里。然而当下中国的民主依旧是被动的,令人怀疑大陆民主进程又将何去何从?
      
      
  •     30年后一个礼拜六的清晨,打开雅虎天气,看到的又是一张雾霾深锁、若隐若现的故宫照片,算了吧,他想,把运动服放进衣橱,泡杯茶,看看这个写出《孩子你慢慢来》这般细腻温软文字的女性到底蕴藏着怎样的能量。看到第一篇的标题,他怔在那里。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他回想,自己好像真的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的生活,习惯了在别人随手扔垃圾的时候投以漠视的眼光,习惯了排队等左转后车从边上的不停加塞,习惯了在图书馆听见一遍又一遍的喂您好。是啊,为什么呢?
      
      “家里希望我努力读书,将来赚钱,光耀门楣,是为我好,我为什么要生气?家里告诉我出外坏人多,不可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是担心我上当;我为什么要生气!家里叮吟我不可随便救助陌生人,免得惹祸上身,是怕我吃亏,我为什么要生气?家里教导我不可乱说话,“小孩子有耳无嘴”才不会得罪人家,更是替我设想,我更不会因此生气。”
      
      物竞天择,在这样一个人口过剩,灾害频发以及社会贫穷的国度里,强烈的自私自利的性格或许也算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吧。我们是如此地重私德轻公德,以至于父母可以为子女付出一辈子的积蓄,却对路边的弃婴见死不救;可以为了同学朋友无视制度的存在,却不肯对普通市民网开一面。对待熟人和陌生人的方式是如此得天差地别,潜在对我有利的人,我就对你好,潜在与我无关的人,我也与你无关。爷管不着,还动什么肝火。
      
      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生气?中国人,不生气,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你当然可以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嘴脸,一副没我地球照样转的轻蔑,一副一切皆是徒劳枉然的淡漠,对于不曾真的关心,不曾真的思考过的你来说,当然,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约定俗成,那么的循规蹈矩。这无声的悲哀,淹没在社会的洪流中,无关痛痒,无关是非,无关对错,把自己的命运拱手交出。
      
      但是他爱北京,他爱这片土地,他爱这里的人民,当年放学回家是路边支马扎杀得天昏地暗的老大爷,小酒馆“海里”来“海里”去侃得神气活现的膀儿爷,深秋校园里铺满落叶走上去吱吱呀呀的梧桐小径。他拒绝接受在汽车尾气、雾霾漫天的环境中沉默,他希望他的父母、子女、亲朋生活在同一片蓝天和白云下,生活在言论自由的气氛里。
      
      他知道,他写不出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的文字,他没有振聋发聩,一呼百应的声响,有的只是形单影只、孑然一身的臂膀,带起身边一点点的涟漪。或许他很可能最终选择龙先生笔下的逃避者,离开这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但他愿意做些一点一滴的努力,趁着还年轻,趁着还有勇气。
      
      他渐渐懂了,其实这一切,真的可以从小事做起,而所谓举手之劳,真的可以产生蝴蝶效应,而权力,也真的是争取来的。在每个人都被反华口号激怒的当口冷静地搜集分析思考,在看见别人乱丢垃圾的时候可以当他面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在公共场所遇到开扬声器的人请他关小,看到排队加塞的人有勇气上前面对。
      
      他渐渐懂了,所谓生气,所谓关心政治,不是为了给你一时的酒后谈资,不是让你挑战权威,事事愤青,而是培养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能慎思明辨,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判断;所谓批判,不是为了提醒你那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顽疾,刺痛你早已麻木颓萎的神经, 而是为了给你干涸枯槁的血管灌入汩汩鲜红,让你在万蚁蚀象般的疼痛中重塑昨日的勇气。
      
      他总是不时地问自己,这些30年前的文字,为什么到今天还有如此的生命力,为什么到今天还有如此广泛的适用价值,甚至更早的,鲁迅先生的《呐喊集》,为什么还出现在中学课本中。他迷惑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到底是说给汉文帝听的警句,还是说给今人后世听的寓言。
      
      又一转念,他憧憬,或许30年后的北京,30年后的大陆会出现台积电,会像台湾垄断全球90%的主板产业那样垄断一个高端制造业,会渐渐地认同“沉默的大多数”是一种罪恶,会懂得保护古迹是历史的传承和作为虚无妄为的戒尺,会不用如此高不可攀的君子标准来生产出无数毁人不倦的衣冠禽兽,会有一位数夺奥斯卡、“从不重复自己、从不模仿别人”的导演,会有一位写出野火集、目送、大江大海1949,在言论自由的环境里成功通过审核,用自己铿锵有力的文字影响几代人的斗士。
      
      30年后的今天,会有更多的人对这个世界有更深一层的人文关怀,会有更多的人重拾对故乡、对民族、对祖国的爱,3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生活,至少会有那么一点儿,变得更美好。
      
      
      引用龙先生在港大答同学问的一段话:
      
      年轻人一定要关心政治,因为所谓政治,就是有一群人,他们决定了你的未来,如果你不关心,你的未来就被决定了。这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关心政治不等于“闹事”,当一个威权政治体制存在的时候,你要去挑战他、对抗权威是一个比较容易的事情,当权威解体,人民自己变成权威的时候,你面对自己内在的所有丑陋、无知、愚蠢,那才真正是难以应付。一个威权体制,它可恶,可是它面貌清晰;一个自由的社会,它可恶之时,你看不见它的面貌。它是一个商业机制、并购机制、企业主宰的机制、幕后利益交换的机制,你完全看不到你的敌人在哪里,它对你的挑战更大。
      
      年轻人所谓的关心政治并不等于每天在街上喊喊叫叫,当一个社会越走越成熟的时候,年轻人在决定行动之前,对于议题和知识了解的深度,慎思明辨,价值评价的成熟度,这些才是真正关心政治的核心评价,而这,是非常困难的。
  •     读《野火集》的同时,脑中浮现两样东西:一是刘瑜老师《民主的细节》,二是日剧《正义的伙伴》中女主角的姐姐的形象。感觉后者的形象很大程度上真的是对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公民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许多地方都让人忍不住有落泪的冲动,描写的是台湾,而我看到的却是大陆。馊水油、毒玉米、假奶粉、少年人出国了就不打算回来的想法......一切都一模一样。原来台湾也有这样的过去,之前对她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处于不同时期状态相近的国家和民族的情况也同样如此,经历大概一致的不同人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也是如此。
      
      世上民主制度最健全的几个国家,英、美、法,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实在不必太急迫绝望。
      
      
  •     
      《野火集》还有生命,不是吗?即便是读了龙应台的20年纪念版,回看20年前他们为之争斗的“民主”,在20年后出现问题。但他们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回去,而是,台湾的民主到底是几流的民主。
      
      在三十年后,身在对岸大陆的我、我们,依然还能感受到当年这位女子要台湾人生气,要台湾去除无力感的呐喊。
      
      今天的台湾,是你我这般大陆人心之向往的旅游地,心心念念的中国文化保存之地。有人还在微信里对比过台北和北京,前者老旧但好玩,后者好看但不好玩。台湾给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周杰伦、《海角七号》更早的杨德昌和侯孝贤,还有一直有的这个龙应台。
      
      好想去台湾。是很多旅人的心声。
      
      没想到30年前的台湾,是那样一个危局之下的小岛。淡水是一条毒沟,下一代喝着毒奶粉、馊水油;文化上不自信,一边崇洋一边恨洋,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国际形象”;很多人都在追逐的一种东西,是利润或者名利,可就是谁也不想把这里当成家园。
      
      台湾是个歇脚的地方。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过去在哪里》,从高雄市长拆古城墙说起,龙台说到了古迹。她讲到那个夹在书里的已经风干的雏菊,因为那意味着少年时代的爱情。雏菊就是古迹。她还讲到了一个80多岁的德国老者,带她去看他小时候出生长大的老宅,以及拐弯处那个凹槽下,可以变出花生等礼物的神奇地方。还有那片家庭墓地,那里躺着老者的父母,他也给自己留了一块,只是墓碑还是空白。
      
      墓地里,红色的玫瑰,一丛丛,开得娇艳欲滴。
      
      这些地方、这些情节,还有那个玫瑰,就是古迹。
      
      长篇大论的保护古迹,远没有这么描述来得贴近皮肤。这彻底改变我此前的乐观主义。你以为离开了家乡,去了大学,来到城市,工作生活,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跟着别人的脚步,像风筝越走越远,可是那个线却是断的。
      
      小时候走过的乡间小路,可以在河边翻开石头,拣螃蟹的运河,修葺的粮站,那片充满诱惑的草莓田,还有那个可以捉迷藏的砖窑场,还有那片可以坐一上午发呆的茅草坡,如今都不再了。
      
      运河早早变成了黑色,别说游泳,连靠近都不行了。小路不见了,变成了6车道的柏油马路,粮站、窑厂、草莓田也没有了。那里变成了什么?工厂。纺织厂、染色厂,还有人家。
      这是一个早已不认识的家乡。
      
      别说你出生的房子,你青少年长大的房子也早已不再了。他们只是你十几岁的照片里一个灰暗残缺的背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没有过去的见证的人,该是一个多么可怜的人。
      
      好书可以引起共鸣,也可以改变你,哪怕是小小的。
      
      看新闻的时候,除了关注放在头条位置的大国政治、外交关系;你也会往下拉拉,看看社会新闻,那里有一些故事。
      
      单元门一直开着,因为楼底下开了一间宠物馆。本来社区治安不好,大家就没有安全。有人向警方投诉,被告知小区的事务不是管辖范围,还跟物业投诉,物业交涉了几次,也没有任何结果。我以后每天看见门开着,就会上去锁一下,尽管我知道不一会儿,就会被打开,但做总比不做好。大家都做一点,慢慢来,会有结果。
      
      所谓的”无力感“,大概也是这么一点点消失的吧。
  •     就像史铁生不只写了《我与地坛》、圣埃克絮佩里不只写了《小王子》一样,龙应台也不只是一个温柔贤淑、细语嫣然的母亲。很多时候,作者们的代表作或畅销书容易在大众的心里形成一个思维定势,使人们想当然地把作者归在某一风格、领域之内,从而轻率地凭着印象摒弃一些“不合口味”的作家,不能不说这“被代表”近似一出窦娥冤。
      
      很惭愧,之前对龙应台的了解限于《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个温婉细腻的母亲,铺展一些或悲伤或温情的文字,直到读到《野火集》。
      
      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在《中国时报》的专栏上发表至今,已经近三十年了,对社会、人心的弊病大加揭露。书中的许多见解,在如今的我看来,仍旧没有褪色。内容不赘言,记录一点想法。
      
      
      我自忖是个不合格的愤青,有不满之言,无行动之实,且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让自己“想开”。而龙应台面对混乱的社会现实时,登高一呼,纵了一把燎原之火。
      
      先说行动与否。现实问题要靠言语指出,诉求呼吁要由文字呈现,说不说是问题,说什么更是问题。听众越多,说话者的责任就越大。说不说靠的是责任感,对国家、民族有多爱,对混乱、愚昧有多恨;说什么要看修养、学识、远见,要对得起自己的爱恨,要看清出发点是自我发泄还是社会改良。
      
      这本书中最有名的文章当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网络上转来转去已看了很多遍,大概讲人们对种种恶劣行径太过容忍,冷漠、苟活如一潭死水。引起我思考的,是书后附的一位台湾大学教授的文章《三月的杜鹃》,作者认为,如今的台湾人已嫌太会愤怒,一点委屈就哀天哭地,放大问题,饶舌聒噪。
      
      所以问题是——人们到底是太平静需要愤怒,还是太愤怒需要平静?
      
      记得上学期和老师讨论“顺服”问题,她说美国孩子自小被教育要顺从,所以不明事理的小孩子也能正确地做事,而中国孩子缺乏顺服教育,很多都顽劣固执;而我却认为,据我观察,很多时候,中国孩子恰恰太顺从,无原则无理由地顺从,没有自己的主张,也就谈不上固执。两个观点完全相反。我后来想,美国孩子怎样我不清楚,中国,大概是该顺从的时候不顺从,不该顺从的时候盲目顺从,大事不敢做主,小事顽固不化。
      
      如此,问题似乎纠结在“何时要愤怒、何时要顺从”上面了。愤怒的原因有太多,放到不同的人身上,更有了千万种情况,要总结出一个可行的方法论是不可能的。问题的根本在于,怎样确定愤怒的对象,如何处理这愤怒的情绪,怎样表达愤怒,和最终怎样达成不令人愤怒的结果。人们需要一个标杆,需要知道如何把老祖宗的中庸之道应用在愤怒中,那该怎么办?
      
      所以这不是一个是与否、对与错的选择题,而是人的修养素质问题,答案是要提高愤怒的能力,提倡有水平的愤怒。也就是说,不用纠结人们需要愤怒还是需要平静啦,把教育搞好一点,让人们多读些书,多思考些问题,思想层次和道德水平提高了,自然就不会麻木不仁或小题大做,自然不会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自然就事论事切中要害,自然该想通之处想得通,该奋起之时不畏缩了。
      
      要说用读书解决愤怒问题,听起来有些牵强。可各人有各人的门前雪,哪有那么多“公知”能给出有针对性的答案?公知的重要性不在“公”,而在“知”,既然知识分子被公众所接受,那么也的确说明人们是相信知识、依赖知识的。公知靠不住,只能靠自己,自己的判断力从何而来,还是知识。如果思想不够缜密理性,判断就难免偏颇,才会产生过于麻木的自我主义、过于愤怒的激进主义,和表里不一的犬儒主义。
      
      将矛盾冲突看做走向平衡的必要条件,那么矛盾的质量就决定了结果的质量,而矛盾的质量是由一个个的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的。过度的冷漠,如小悦悦事件、对跳楼者起哄的大妈、复旦“黄山门”;过度的愤怒,如抵制日货、打砸抢日本品牌店铺、网络上出口成脏的愤青,是矛盾的两个极端,我们要在两极之间,给愤怒找一个温和的出口。
      
      死水,野火,如何调和?
      
      其实,能够下定论的事物本就不多,大多时候,能引起争议的事物才是有价值的,争议本身就是对答案的寻求。人们该不该愤怒的问题,与欣赏艺术品是类似的。丹纳在《艺术品的本质》中,对于对艺术品的理解问题有一段阐述:“艺术欣赏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因为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的趣味加以不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意见更接近事实。”我觉得这与很多社会问题的出路是一个道理,有争议是好事,众多的争议互相吸纳融合,只要各方面的争议确实是以知识的积累、理性的思考为基础,最终总会得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果,这便是天时所给予人们的中庸之道吧。
      
      
      
      
      
  •     龙部长在这本书里描述的这些事件,很多情况下让我觉得,内地正在发生着这些事,我们正遭遇着相似的经历。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国民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我们接触的世界就越来越大。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对社会某些现状的不满,对自己国家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正面临着书中所讲的这些情况,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看完后你会知道,啊~原来在那个地方也有人和我们有一样的问题,一样的不满,一样的期望。原来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有作用的,我们可以怀有期待,而希望不是最好的期待嘛。
  •     根本想不起来是时隔几年之后重读《野火集》,但当重读时又忆起初读时的震撼、惊讶、如梦初醒。总记得是在读本科时期,好像她开启了我的启蒙运动,是我生命中的《论法的精神》和《新青年》。其实,仔细想来应该是在研一时,读后的我一定是非常激动的。因为。依稀记得在《传播学》课上,交流读书感悟时,我忍不住引用她的“几流人民就配得上几流政府”,像一个义愤填膺、扎煞着鸡毛的公鸡一样,批评指责我那些只知道抱怨国家政府的亲爱的同学们。也记得在转正时,当其他同志都读着从网上下载的、千篇一律的转正申请书时,到我时,我深情的回忆了我接受考察这一年来对我深爱的国家的感情的变化,并在结尾处讲了这样一段话:正是因为爱,我才会对祖国的弊病有如此切肤之痛,我们的政治不民主、法制不健全、言论不自由、媒体不公正,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当代学子所必须面对及思考的问题,上一代已经为我们打开国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们这一代理应继续扛起改革的大旗。然而,祖国现在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我们不能抱怨,几流的人民的就有几流的政府,也不能逃避,更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国外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我们只能每天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如下面的同学可以暂时不要讲话,听我把这段话讲完。”下面应有诧异的、奇怪得、不屑的、鄙视的眼神,但这就是我当时受到野火的冲击。
      奇怪的是,为什么野火在大陆的出版没有造成像台湾当年那样的盛况?“人们的信被成卷成卷带进来,各种笔记、各种人:家庭妇女、小学老师、司机、公务员、医生……显然都是第一次给读者写信”。另我喜,或许大陆公民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完成了思想启蒙,只是我知识寡薄,认知太晚;也令我忧,或许现在已经不再有人关心政治、民主、自由了。
      再读野火,仍和当年一样,心中的野火又开始燎原,火势仍不亚于第一次拜读。惊讶于第二次的震撼,因为病态几乎没有缓解,情况仍未向好的方向发展。
      《野火集》一共21篇杂文,前三篇为什么不生气、有用吗和梅毒的母亲作为开篇表述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质疑,引导读者看到问题和病态。从第四篇难局开始逐步解构、剖析问题是什么、存在的原因、大家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自由、民主以及国家机器中的各个环节如教育、环境等进行阐述。
      《难局》《美国不是我们的家》《焦急》《以沉默为耻》《台湾是谁的家》讲的是面对不满不应逃避、沉默、非法反抗,而是应生气、焦急、立即抵制。作者之所以提出批评、意见,是因为对故乡深深的爱;《幼稚园大学》、《不一样的自由》、《正眼看西方》、《机器人中学》、《不会闹事的一代》、《奥威尔的台湾》固步自封的教育、对言论自由的控制只会受到反效果。而目前缺少的正是学生们活泼的思考、大胆的创新、勇敢的质疑;对是非判断的能力,择善固执的勇气;对真相、真理的全心全意的追求,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就在于此;《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学会参与公共事务。旁批:八五年的台湾和现在的大陆很像,好大喜功、形式主义、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透过龙先生的文字掀开了遮羞布,问题是一样,可是现在有人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吗!思来想去我们更多的是以段子这种形式在嘲讽、谴责;《对立又如何》:勇敢的接受异议;《我的过去在那里》:古迹是一个城市、人民、国家的回忆,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的根结、一面镜子。保护古迹,就是为了给人民、国家留点回忆;《啊!红色》:艺术被笼罩在整治的阴影里。
      每一篇都正中我下怀,就是我平时苦苦思索、认真纠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赞赏独立的人格,钦佩他们的勇气,但我却常常做不到,活得精彩、活得丰满、活出自我、活出独立的人格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走别人的走过的路怎么会登到无人踏足的峰顶、看到无人见识过的风景,获得更大的幸福呢!!!身边有多少人一直在做心理上的奴隶,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二十几年填鸭式的教育教给了知识,却没教会思考。只知道接受或人云亦云,活着活着就变成了身边的他、她、他们和她们,而我去了哪?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他,开启我认识自我的漫长旅程的人,一个让我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做自己的人。于万事万物中明辨是非是艰难的,努力做到这样,并越活越清晰、明了,我想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要做到客观冷静、不卑不亢、不情绪反应,但充满感情、充满爱。
      看的书越多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需要了解、认识的世界也越大。看书能保持对真理、正义、知识的渴求,才能不在柴米油盐中迷失了自己。
      
      
  •      那天和朋友打电话,跟朋友推荐龙应台的野火集和目送,朋友说,你怎么都读这么popular的书啊。我说,是啊,因为读大学的时候看了太多教科书,所以毕业了想读一些经典的、真真正正的好书。和欧美、香港、台湾比,咱们大陆什么都贵,只有书比别的地方便宜。但是好多人宁愿买好几万的包包、整天喊着去马尔代夫旅游,却不愿意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看看书,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龙应台是在20年前写的这本书,里面的很多问题,比如教育体制僵化、环境污染、政府本位主义、新闻不自由、食品安全,相信现在台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但是我们大陆目前还是在面临着这些问题。不过作为乐观的人,我始终相信,既然台湾经过20年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大陆一样可以做到。虽然大陆的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公务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但是相信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少,经济会越来越进步,国家也会越来越开放。
       在野火集中,龙应台说,首先要把台湾当家,才愿意去表达意见、去改变。其实对我们大陆何尝不是如此?对社会不满,如果只想着自己多赚钱然后出国移民,那国家的问题永远不会有人解决。真心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野火集,然后思考,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并且可以为之付出哪些努力。
  •       我们的上一代,受战乱和贫穷之苦,期望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我们这一代温饱安定了,但是受威权统治之苦,期望下一代在没有恐惧、没有控制的自由环境中成长。
      
        1.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对那个丢汽水瓶的少年郎大声说:“你敢丢我就把你也丢进去?”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2.你自己不做恶事才只尽到了一半的责任,另一半的责任是,你不能姑息、容忍别人来破坏这个社会秩序。
        3.我只想做一个文明人,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罢了。
        ——《生气,没有用吗?》
      
        4.有哪一门“学问”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呢?
        ——《生了梅毒的母亲》
      
        5.当一个警察要老百姓让恶人打伤了再去报案的时候,人是不是已经“文明”得糊涂,忘了“文明”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局》
      
        6.我们这样迫切地要求别人的注意,本身就是一个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7.她实在难看,但我微笑地看着她走过了,欣赏她有勇气穿跟别人不一样的衣服。
        8.他们有与我不一样的自由,也有与你不一样的自由。
        ——《不一样的自由》
      
        9.公德心不合台湾实情吧?我们要不要公德心?近代民主是西方的,我们要不要民主?
        10.每一件事作客观冷静的、不自卑不自大、不情绪反应的探讨,中国人才有可能从西方巨大的阴影中自己站出来。否则,崇洋或反洋,我们都是别人的奴隶。
        ——《正眼看西方》
      
        11.政府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赢取我的支持,他没有权利全面地要求我的“爱戴”。事情做得好,更不是我必须涕泪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内”的责任。
        12.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
        ——《“对立”又如何?》
      
        13.没有过去,现在就没有意义,未来就没有方向。
        ——《我的过去在哪里?》
      
        14.但是,比“从前”好并不代表就“够”了。
        ——《欧威尔的台湾?》
      
        15.于是有一天大清早,清洁工人在垃圾车边发现一团血肉模糊的——是人还是老鼠?他吓了一跳。
        ——《精神崩溃的老鼠》
      
        16.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忌讳承认自己的丑陋。试图遮掩粉饰才真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17.你是谁?凭什么你就做“沉默的大众”,等这少数人努力了,甚至牺牲了,你再去享受他们的成果?
        18.家,可以暂时挥别,可以离弃,可以忘怀,但家,永远还是那么一个。
        ——《台湾是谁的家?——啊!光复节!》
      
        19.对别人恐惧只有一个解释:对自己没有信心。
        ——《容忍我的火把——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
      
        20.自我批评是一种自省自新的能力。
        ——《野火现象》
      
        21.别人的尊重来自自重。
        ——《民主?理直气壮罢了!》
      
        22.民主不仅是一个政治制度,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龙应台的启示》(林达)
      
        23.我们绝对有保持缄默的权利。
        ——《三月的杜鹃》(纪蔚然)
  •      掷地有声的质问 即使是二十年后 二十五 年后 三十年后 甚至是百年后 面对不完善的社会 同样都值得人深深思索。。。。
      {一}
      
       好友写诗准备投稿给校刊却被告知如此小情小调的作品很难入选,且暗示应多写批判性文章,揭露社会的黑暗最佳。好友与我都是刚进大学的新生,看过最时效性最社会性的读物大概就是每周四出版的《南方周末》。当时我就对这个看法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是说现在都应该传递正能量,为什么要去赤裸裸写出,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不可否认,这个社会的确有时的确如我们想得那么槽糕。
       当初我的想法和二十八前那些不理解龙应台的读者们有着类似的相似感。如今想来,正是因为需要批判,所以迫使我们去独立思考事件的对与错。
       与我而言,常常会被报刊和某些评论者所左右,我所表达常常是我所看过的。思考是长久以来我所缺少的。我深以为然
      
      {二}
      
       台湾刚向大陆游客开放时,经常爆出大陆游客各种不文明现象。与之相比的是台湾同胞给大陆游客留下的种种良好印象。
       我高中地理老师以台胞身份去台湾参观数十日,回来后与我们不时提起他在台湾的所见所闻。无疑是台湾同胞素质,深入骨髓的自觉性,还有整个社会体系的完善性。
       所以当二十八年后我直面龙应台对当时台湾当局的种种质问时,我看到的更像是如今中国的大陆,环境,教育,食品安全,政府作为。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迎向光明的一切总必须走过一段黑暗。
       而我们可期待的是出现更多如龙应台的人。尽早结束阴霾。
      
      {三}
       我看的龙应台的第一本书是《目送》,然后是《亲爱的安德烈》(未读完)。在我印象中,龙应台应更偏于感性。即使后来在报刊中读到的文章,多是温润如玉的。故初初读《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时,对于爽利的文字,刀锋般的质问 ,终是有些不习惯。
       作者写《野火集》时刚从国外读完博士被国内无法相信的现状震惊。恰同学少年时,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对此,我想借用柏杨的话来回应,如果是年轻的柏杨同样会写出和龙应台一样的文字,当龙应台如我这般年纪也会和我一样中庸。
       《野火集》刚出版时,安德烈还在妈妈的肚子里。而如今二十一岁的他可以和妈妈平等的对话。可以给他的妈妈新的思考。
       在《南方周末》读到过龙应台的时评文章,少了戾气,填了层厚度,却更得人心。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四}
       这里我想讲一个题外话。
       在高中时,学校一般集结一个年级在大礼堂观看电影。基本上没有人关心它会放什么。
       唯一一次在没有教导主任大喊安静,全场安静是在放《建党伟业》五四运动时,千军万马的学子涌上街头走街串巷旗鼓呐喊时,学霸学渣们都抬头了。
      
       哪个少年不曾有颗策马奔腾的心。
      
      
      
      
      
  •     五年前,初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震撼与触动,前所未有。龙应台提供了一个与我们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完全不同的视角,重新阅读和思考1949年前后的那段历史,正视个体的命运。战乱之中,没有赢家,有的尽是时代的悲情与生命的脆弱。从那时起,才开始留意到龙应台的名字。
      
      新版《野火集》收录了龙应台早期发表在《中国时报》副刊《人间》的一些成名作,满纸的口诛笔伐,淋漓尽致。从抨击台湾的威权教化,到痛批台湾人的陋习,处处刀光剑影,寒气逼人。
      
      龙氏批判有种特有的阅读快感,笔锋犀利,笔法却流畅。与那些只在乎逻辑上严丝合缝的学者文章不同,龙应台的文字不会让人感觉到难以消化,但也不那种纯粹文艺青年范儿的堆砌辞藻。她擅长用最平实的语言“掰扯”最朴素的常识,她的聪明在于,把各种现实丑陋、社会痼疾陈列于纸面之上,一针见血,却并未有一处直击要害。她在试图逼近威权体制的容忍底线,却又能保持不越雷池一步。分寸尺度拿捏的刚刚好!
      
      这种接着地气的文章,适时地出现在了80年代的台湾。“龙卷风”吹袭下的一团团野火,顺势引燃了早已淤积于民间的各种不满。在龙应台的呐喊与鞭笞中,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在普通民众心中植根萌芽。
      
      而后集结成书的《野火集》,21天内再版24次,四个月内,销量10万册。 是的,这就是80年代,龙应台的能量。虽然野火时代早已远去,但这应该是让作者,迄今都引以为傲的数字吧。
      
      翻阅《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那些剑拔弩张的文字读下来,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逗点没有留白没有空间没有思想没有自由紧得透不过气来密得挣脱不掉使眼睛耳朵头脑疲惫不堪天罗地网的环境”。 个人来讲,我并不喜欢满腹牢骚、充满怨念的文章,作者越是用力敲打,我反而越是觉得被束缚。
      
      我比较喜欢的,是一篇题为《自白》的文章。文字跳脱出忧国忧民忧天下的豪情,专注于表达自己成名后因为是“女性”而带来的无奈与烦恼。在野火系列文章风靡全台湾之时,龙应台最初选择了低调的战斗姿态,隐匿在一篇篇雄文之后。她只要不出现在公众视野范围内,无论是名字,还是被冠以教授、作家之头衔,都很难让人联想到竟是一介女流之辈。而这个“秘密”一旦被戳破,接踵而至的电话、约访的内容都迅速与性别挂上钩,各种严肃话题都能与“女人”扯上关联,这让她反而觉得困惑、费解、遗憾。
      
      三十年前的那个的热血女子,把对家园故土的痛心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都融入一篇篇战斗檄文,沸腾人心。不知道那时的她,会不会想到三十年后,自己成为国民党中央政府的一介重臣,官拜部长之职。
      
      居其位,谋其政,如今身份和权力戏剧性地发生逆转。处江湖之远,可以任意驰骋文字,鞭辟入里;然而现如今入主朝堂,从作家、学者到官员,龙应台需要驾驭的内容,显然超出了一个个方块字。她需要做决策,需要做权衡,甚至需要足够的耐力,来应对来自反对党立委的讨伐,以及来自民间的质询。而今的她,内心还保有当年的锐度么?
      
      担任台湾首任文化部长,龙应台被马英九委以重任。顶着著名作家的光环,她的一举一动必然受到更多的注视。任内政绩了了,她成了“马政府最耀眼的花瓶”。 在立法院接受质询时,这个曾经蕴含着巨大能量的瘦小身躯,显得浑身僵硬,一脸的不自在。不要提应答自如了,简直毫无还击之力。人家用她当年自己写的文字,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她居然百口莫辩。反对党立委段宜康形容她是“没有价值,没有担当,没有能力的厚脸皮官僚”。 面对羞辱和嘲讽,龙应台选择愤然离席,如此表达不满,反而愈发凸显出她的虚弱与无力。
      
      今昔龙应台,不免让人想起台湾电影《女朋友•男朋友》里面的阿仁。那个富有革命精神不惜遍体鳞伤的毛头小子,那个总在宣扬着“一觉醒来,台湾就不一样了”的热血青年,那个无所畏惧总是冲在抗争潮头的校园先锋。多年以后,当阿仁成了行政院长的乘龙快婿,摇身一变成为权贵阶层的一份子,他的唯唯诺诺,他的谨小慎微,他的瞻前顾后,丝毫不带有当年曾激烈地与威权抗争过的痕迹。任谁都经不起岁月的打磨,阿仁的激情与理想被严严实实地埋葬在了他的青春里,而现实中的龙应台的理想呢?
      
      柏杨说,龙应台的很多想法与做法,都是他年轻时会干的,而他也认定,龙应台也会跟他晚年的轨迹一样,会越来越中庸。 的确,现如今年逾花甲的龙应台,多了些许温和隐忍。是时间历练的也好,是官阶决定的也罢,龙应台早已不再有年少气盛时的义愤填膺,或许这才是原本的龙应台。
      
      作为一个外人,我无法切实体会到台湾本土民众对文化的理解与共识,更无从了解龙应台对台湾文化事业的用心与助力。
      
      我只知道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要优于大陆。一方面是由于对岸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浩劫之后,已经伤及传统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台湾坐拥当年随国民党入台的一大批如胡适、傅斯年、梁实秋、殷海光等大师级人物,一个个在知识界、文化界振聋发聩的名字,使得中华文化的正统在台湾得以延续。
      
      继而,台湾在飞速崛起的年代,也孕育了一批本土的文化名人白先勇、琼瑶、李敖……
      
      八九十年代,除了龙应台的文章,尚有罗大佑的民谣、蒋勋的诗、林怀民的舞蹈、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电影……
      
      而现在,人们提起来,台湾恐怕只剩下流行文化的符号,“康熙”、周杰伦、林志玲……
      
      如今的台湾比起三十年前,早已脱胎换骨。民主自由进来了,人才商贾出去了;失业率上升了,政府效率下来了;民众的声音变大了,马英九的支持率变小了;群星璀璨的大师们远去了,然后呢?
      
      白岩松在他的《幸福了吗?》一书中分享过他“三进”台湾的感受,那些年,见那些人,经历那些事,让他有所触动。特别是对于政府动援救灾,这么一个小小的侧面,他对台湾式的民主做出了如下反思——“必须承认,台湾的民主进程前行迅速,但另一方面,巨大的灾难,暴露出政府救灾效率不足。或许台湾民主需要进一步前行,才会找到公平与效率更大的平衡,而不是在做事与作秀之间游移。”
      
      台湾政坛的生旦净末丑们,仍在不厌其烦地演绎着换汤不换药的戏码。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声喧哗,演的人乐在其中,看的人却感到乏味了。
      
  •   我太赞同这句话了:年轻人一定要关心政治,因为所谓政治,就是有一群人,他们决定了你的未来,如果你不关心,你的未来就被决定了。这是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今年寒假,我在国外旅游,我在旅途中的三个不同时段和三个背景专业各不一样的同学一起度过,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表示中国不好,所以今后要留在国外,同时他们认为关心政治没有什么作用,只要能在国外安居乐业就好了。我无权干涉他们对未来的选择,只是听到同学们如此贬低自己的祖国感到一丝丝无奈。
  •   忙于工作生计,何来矛盾冲突
  •   你口中的好友就是我吧 爱你哟
  •   @鳌山院长 、我一直觉得你可以写笑话书
  •   爱你哟 么么哒哒哒哒哒哒哒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