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解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金景芳  页数:6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周易》有哪些心理体会?反映在本书里哪些特点?有必要在这里作几点简单的介绍。  一、首先需要说的,本书的说解是恪遵孔子作《易大传》所开辟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并不否认《周易》是卜筮之书,而着眼点却不大卜筮,而在于它内部所蕴藏着的思想。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不应宣传迷信,而应宣传真理,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前人对孔子《易大传》的理解,本编看很不够,对《系辞传》的理解,本编更是错误百出。例如,在《周易》里,蓍与卦二者,同等重要。或者可以说是蓍更重要些,因为蓍是卦之所从出嘛!而前人说《易》,多看到卦,看不到蓍。  三、传本《系辞传》在讲筮法那部分有错简和脱字。  四、本编认为《周易》一书的精华所在在于思想,而思想则主要寓于六十四卦的结构之中。

作者简介

金景芳,(1902-2001)辽宁义县人,吉林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史学家、易学家。著作有《易通》、《中国奴隶社会史》、《周易讲座》等十余种,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代表性的有《释要》、《易论》、《论宗法制度》、《论井田制度》、《古史分期商榷》、《谈礼》等。

书籍目录

修订版序原序周易上经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頣 大过 坎 离周易下经 咸 恒 遯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夬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丰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系辞传上 系辞传下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章节摘录

  坤  坤下坤上  这是六十四卦的第二卦,卦名曰坤,它由六个阴爻组成。“坤上坤下”是注文,指明六画卦坤,其内卦是三画卦坤,外卦也是三画卦坤。六画卦坤与六画卦乾是相对应的两卦。分开来看,它们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合起来又是无法分离的整体。三画卦乾的性质是健,六画卦乾的性质则是至健;三画卦坤的性质是顺,六画卦坤的性质则是至顺。有健才有所谓顺,有顺才有所谓健。健与顺是互为前提,对立统一的。犹如天地、阴阳、男女之两两不可分割一样。所以古人说乾坤是“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是“《易》之门”,“《易》之组”,而不单言乾单言坤。《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正是把天地生万物与乾坤成诸卦看成是一回事。乾与坤共成诸卦,不可有乾无坤;天与地合生万物,不可有天无地。天与地是同步的,乾与坤也是同步的。天地是万物之首,乾坤是六十四卦之首。从万物与六十四卦生成的意义上说,万物之首是天地而不仅是天,六十四卦之首是乾坤而不仅是乾。《周易》六十四卦把坤卦次于乾卦之后,是必然的,与周人的宇宙观是符合的。《周易》以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其深刻的哲学意义,须分两层看。古代之易,《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其用意我们虽不甚清楚,但是它既不重视乾与坤,那末它不具有六十四卦自乾坤生成的思想,则是肯定的;说明夏代不晓得“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的道理,而周人即明确提出了万物生于天地的观念。这是第一层意义。第二层,《归藏》易以坤乾为首,反映殷人已经把坤卦与乾卦提到了重要地位,使之居六十四卦之首;然而它不了解“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的意义,依然没有天地生万物的意识,没有确立六十四卦生诸乾坤的观念。《周易》首乾次坤,才真正把“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和六十四卦生诸乾坤,乾坤是“《易》之门”、“《易》之组”的思想完整、深刻地表达出来。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乾卦卦辞“元亨利贞”四字,是用天道变化的四个层次表达乾卦纯刚至健的性质。孔子把这四个字理解为四德。四德具备的人、事、物,具有乾健的性质。用四德表达的这种乾健的性质,带有极大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坤卦卦辞也讲“元亨利贞”,但在“贞”字前加上“牝马”这样一个定语,对“贞”字加以限制,意谓坤卦之“贞”与乾卦之“贞”不同,是“牝马之贞”,而不是一般的“贞”,于是“贞”的含义由全而偏了,于是“元亨利贞”不是均衡的四德了,而变成了有所偏重的“元亨”与“利牝马之贞”的三层含义,而且重点显然在“利牝马之贞”,不在“元亨”。“君子有攸往”及其以下诸语则是“利牝马之贞”的进一步发挥。所以弄明白“利牝马之贞”一句的含义是理解坤卦卦辞的关键。《黑鞑事略》一书关于北方少数民族畜牧生活的记述对我们理解“利牝马之贞”一语极有启发。它说:“其牡马留十分壮好者,做伊刺马种,外余者多骟了,所以无不强壮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易全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6条)

 
 

  •   道德经完全讲的是《易经》,是《易经》中的内容,是《易经》方法中的一部分和内容上的一部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名为万物之始"等等,是方法部分;内容部分,只需去对照《易经》临、损、节、中孚、归妹、睽、兑、履和萃、咸、困、大过、随、革、夬15个卦的内容,道德经的内容部分只需对照《易经》中这15个卦,道德经只讲了《易经》中的15个卦,其内容都可以详详细细对照出来。老子是研究《易经》的人,老子是懂得《易经》的人。孔子研究(易经)是很有成就的。圣人述而不作,《易经》中的《易传》部分却是孔子所作,表达了孔子对(易经)的认知与体悟,可以代表孔子的思想、哲学、文化成就,其体悟与认知是渊博宏大的,又是深刻精微的。我们知道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曾经演易。周公曾经为《易经》六十四卦撰写爻辞。相传炎帝、皇帝、尧、舜、禹几代圣人先后依据《易经》中有关卦象发明网、船只、房屋、城市、集市贸易等等。相传伏羲创造八卦。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上古圣贤皆演易。演易,就是研究《易经》,推演《易经)卦数与易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一部《易经》即是上古历代圣贤取得思想、哲学、文化成果的主要学术材料。并由此确立《易经》是中国文化即汉文化的活水源头,并且是唯一源头。不演易,中国就不会出圣人,就不会出思想、哲学、文化学术成果,就很难有思想、哲学、文化复兴。但是,孔子没有留下演易方法,老子没有留下演易方法,周代没有留下演易方法,商代没有留下演易方法。中国人很早就有了知识封闭或者知识产权上的保护意识。历代不留下演易方法,是坏事也是好事,坏的方面很多,好的方面很少。单就好的方面讲,可以使欲演易者必须自己去拿出方法,必须自己去亲手演易,否则终不知易经的宏博深奥与微细缜密。可悲的是自孔子死后两千年间中国没有演易人。汉代以后儒学独尊,孔子更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两千年间,万千儒士,只许朝拜,不可超越。千万部研究《易经》的著作,一概是注解再注解,你注解过来,我再注解过去,一概是炒剩饭。又怎能出现演易人,又怎能出圣人。王弼以道家思想解易,得意忘象,离《易经》走得更远。邵庸掺杂象数解易,对于正统儒学来说有点越轨,却略见成就。以儒家为代表的易学为易理派。后代儒士以为孔子未曾谈象数,只谈易理,也就只敢谈易理,不敢谈象数。不知孔子若不实践象数,又怎么演易,若不演易,叉怎能推得出乾坤道理。到了朱熹,在《易经》中附上了蓍草筮法。蓍草筮法与六爻课属于同类性质。从由原来繁杂的蓍草筮法到简化为三颗铜钱,都离不开神谋鬼谋,祈求神灵以增大铜钱落地的偶然率。只有偶然性,缺少必然性,是两种方法的根本缺陷。也就不可能是《易经》的本来方法,也就根本不是演易方法。以道家为代表的易学为象数派。其主要实践于性命修炼。以江湖派为代表的易学为术数派,其主要用于占卜并以此谋生。道家易学与江湖易学的共同特点是以易起卦后就抛开易学,重用五行、干支、六兽、六亲之类。如同是六爻课,易理派起卦后仍以卦象卦理解卦,术数派则在起卦后装五行,看五行生克,装干支,看干支衰旺休囚等,其实已是挂羊头卖狗肉。至于江湖上的八字推命、紫微斗数,已完全是易外术数,另外一类术数。一部《易经》原本无一字提到五行。在《尚书•洪范》中,周武王见箕子,也明显将五行、八卦等画分为不同的范畴。自战国末期邹衍至汉代京房等人把五行术数硬塞入易经术数,并取代了易经术数后,易理派攻击术数派搞的不是正宗易学;术数派攻击易理派不知术数。其实,易理派固然不知易数,术数源的术数也不是《易经》术数。《易经》原本象数理一体,又体用合一,如一只完整的葫芦。这只葫芦被分成了瓢,一瓢为易理,一瓢为象数,已有用无体。作为象数的那只瓢又丢失了,没有传下来,于是人们用金木水火士做成一只瓢,这是五行的瓢,不是原来(易经)的瓢。即便象宋明理学,有二瓢合一,体用合一,试图演易的愿望,终究合不起来,成为一场空谈。
  •   购买本书的同时还买了一本书,趁机向大家推荐一下!

    2009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马德里会见中国驻西班牙使领事馆工作人员时,温家宝特别引用了中国唐代魏征的《群书治要·昌言》中的一句古诗来激励在场的人们。“‘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坚定意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魏征编撰的《群书治要》一书,就这样时隔一千多年,再次回到中国人的视野。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于贞观五年(631年)编 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

    “治要”,是治国最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魏征序文说:“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书中既有明君治国的经验,也有昏庸败政的教训;既有忠良辅国的故事,也有奸臣欺主的实录,堪称资政巨著。

    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他对魏征说:朕读《群书治要》明白了为君、施政、用人、治国的道理。该书不仅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创建“贞观之治”的思想路线和施政参考。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 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

    据日本尾张国校督臣细井德民在天明五年刊印《群书治要》时写的考例中记叙,早在公元13世纪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武将军北条实时(亦称金泽实时),因其“好居书籍”,故在发现《群书治要》后,请中秘书写“以藏其金泽文库”,《群书治要》因此得以传世。后来,此书归德川家康,他在得到这个本子后,曾于1616年(日本元和二年)正月命令用活字排印。但此时的《群书治要》已经缺失卷第四、卷第十三和卷第二十,残存四十七卷了。半年后,《群书治要》印成五十一部,每部凡四十七册。不幸的是,此时德川家康突然去世,印本只是分赠给了德川家康的后裔尾张、纪伊两家藩主。事实上等于没有公开发行,所以流传在外间的不多。

    1781年,也就是日本天明元年,尾张藩主家的大纳言宗睦,有感于《群书治要》未能流布,便从枫山官库中借得原“金泽文库”藏僧人抄本《群书治要》,重新校刊。1786年(日本天明六年)重印本告成,分赠诸藩主和各位亲臣。这就是今天流传于世的天明本《群书治要》。

    清乾隆六十年,日本人将此书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套天明时期出版的《群书治要》,交给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该会 邀请十几位专家学者,对《群书治要》选用的65部典籍进行考证、点评,分篇今译,并进行了标点断句和勘误,集结成书,名为《群书治要考译》。《群书治要考 译》一书于1996年开始策划,编译工作启动于1998年,在此期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及符浩同志等的共同关心下,《群书治要考译》的工作历经数年,终于圆满完成,习仲勋同志生前曾为《群书治要考译》一书题词。2011年6月,该书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   
    《群书治要》虽然诞生于一千三百多年以前,但是,书中的治国思想实为中国古圣先王治国教民之集大成,其治国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 成效,均是历经几千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作为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卷,唐太宗以《群书治要》为鉴,以“圣贤”为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用于为君、择人、施政、教化,其脉络是显而易见的。故《群书治要》理所当然地成为唐太宗之 后,历代君王乃至辅臣和各级官吏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当今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贤达也认为,该书可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成,世代治国安民的经 验汇编,儒家‘修、齐、治、平’的理论大纲,大唐‘贞观之治’的施政指南,当今领导干部的从政参考,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读本”。

    对普通读者来说,《群书治要》一书,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最好的一部书。正如魏征在序言中所言:皇上认为古代六经繁多,百家的学术非常的驳杂,要对这些典籍作深入的研究和完整的把握,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收效甚微;即使全部阅读,泛泛的浏览,虽然是很广博,但却不得要领。因此就对我们发出命令,选辑各种书籍,删除淫滥迂腐的内容,使教化人民的经典重放光芒。

    中华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断进步、走向繁荣的精神智慧和源泉。《群书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集成,世代治国安民的经验汇编,相信也应该能够成为当代人可以借鉴的一部宝典。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传统文献,诚愿《群书治要》成为“君”学可以治国、“臣”学可以辅政、“民”学可以幸福人生的良箴。
  •   其实,我以前经过问询售书员,未经准备地选购了一本周易全解,但是,因为经常阅读,感到该书的解释不够全面,所以,就在网上首选了权威的著作。经过比较与甄选,在网上阅读了一段时间的该书电子版,才最终确定购买这本《周易全解》。
    该书我认为的问题是:
    1.我多是问卦求解,但由于该书的解释非常深入,是按照原文做的解释,而且讲解的非常详细。但对于我们这样自学而且初学的人来说,有时不知问的卦是上上卦,还是下下卦。到底是吉卦还是?所以,希望作者在著第三稿时能够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加以补充,完整;
    2.其实是上一个问题的补充,由于不知道卦的吉与凶,所以还有再查询其它的书籍,比较麻烦,希望著者在下一书稿,一并补充完善;
    3.周易是博大精深的,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它教会我们看事情要正反两方面看,希望作者在下一稿能够专门从算卦的角度,来讲解人们如何正确地运用周易,客观地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如何趋吉避凶。
  •   这本周易是我看过相关书籍中最好的一本(大约看了10本),每一爻都讲的非常透彻,真可谓爱不释手。唯一缺憾就是,前几页有脱页现象,由于内容太吸引人,我也懒得换了,反正不影响阅读。作者真是易经方面的大师。这本书偏重义理,捎带象术。其中很多观点是我以前没有看到的,很独特,比如对“乾卦九三,夕惕若厉的理解,非常精彩,感谢作者!!!!
  •   讲易学的书不下千种,找不到门径很容易误入歧途,金景芳先生是易学大家,这本书又是讲义改编的,深入浅出,比较适合初学者,有较深入研究的人也不会觉得流于浅易。同时推荐朱熹的《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两位先生的。都是很好的入门书。其实我个人觉得周易本来也没有那么玄乎,讲明白了也就是原来如此,没有什么太深奥的,不用有畏难情绪
  •   买了几天,一口气看了一半。
    作者是当代易学大家。尽管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么多易的书中,能够在一个体系内把全部爻辞和卦辞说通的,国内书籍,我还只看到这一本。
  •   学《周易》必须收藏的经典书籍,每一卦讲解非常好。
  •   我们在研读《周易》,这个还是很实用的,每个卦之后都有一段话的总结,很有用。
  •   说他权威是这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在《周易》的研究上资历很深,有颇多著述。而书中所使用的语言又不是故弄玄虚的学术语言,读来感觉很亲切。我是在学校图书馆发现这本书的,读来觉得好,就买了一本。适合初学者自学打基础。
  •   周易全解(修订本) 不错。
  •   遇见一有缘人,像我推荐这本书。看了以后,发现这本书是一难得一见好书,奇书。我看过好几本周易,但这里着重说的是这一本。虽然看的朦朦胧胧的,但是越往下看越深奥,越有内涵。让我对周易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好书总是深奥的难懂的。希望有缘人能与他长相厮守。
  •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书社,他家的书内容都很全很好。这本周易全解内容很全,讲解很细,物超所值。
  •   周易深奥无比,愈研愈难舍,读读前人注解,实实别有感悟。
  •   作者是研究周易的牛人,书也不错,周易我认为重在义理,算卦只是末流,要想看算卦,请别看此书
  •   上海古籍出版的《周易全解》,质量有保证,值得收藏。
  •   很不错的书,对于周易,我一直主张要多读一些不同的版本,然后做相互之间的比较。到目前为止,这个版本的周易是我个人认为最不错的一本。

    本书唯一的缺点就是纸张装订欠佳,时间一久就会有纸张脱落。
  •   本书跟高亨著的《周易大传今注》对比阅读更好些,学习研究易学之必须也!
  •   看过不少关于周易的图书, 都不太容易理解希望这一本书能够简明扼要
  •   大师总归是大师。金老研《周易》多年,解的非常精彩。吾常学常新
  •   这书挺好的,感觉我还需要一本周易原文书
  •   当代义理派易学代表作,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周易译注都是很值初学和进阶用的选择。
  •   这本书对于学习周易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
  •   yijing已经读过不少关于周易的书了,从多方了解的信息看,总觉得此书为上上品,不读有憾。此经典,必当手边之书,常读常新!
  •   金吕虽是师徒,金多独创,吕多借鉴,两位对易经的见解公允和全面,既有象数,又及义理,可谓周易解读书中的通透之作。
  •   朋友推荐的,还没有细看。但是金老先生的书是学习周易不可不读的好书,当当上有,很开心。
  •   周易真是博大精深,很了不起,后人到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搞懂,这本书还可以,推荐看看
  •   是书为1939年底先生流亡于四川时在自流井静宁寺之东北中学写成,1941年获当时教育部学术奖励,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编人《学易四种》。  
    不简单啊
  •   一直很喜欢周易,讲解不错,有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   这是近代研究周易的最好注本,比王弻的注本要容易懂。纸质很好,原文用很色粗体,看着很方便。这个价格不贵
  •   以前只是听说过《周易》,现在买来想好好研究一下。
  •   我是帮别人买的,是周易最权威的解读之一。值得收藏!
  •   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周易
  •   周易解读,正在读。。。
  •   权威周易名家,值得一看
  •   前前后后读了多本与周易有关的书籍,但是总不得要领,混混沌沌;拜读此书后,了解较深、较广;对于了解周易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值得一读!
  •   看完了全书,有些心得,还是要多读周易。才能熟能生巧。
  •   多年前迷上《易经》,国内、港台出版的有关书籍买了一大批,也泛读了百多本,精读了十多本。总觉得大部份作者总是重复前人已说过的话,没有突破古人所圈定的观点或者不够全面。订到此书后,细读觉得大有收益,该书由浅入深,非常适合由初学到学术研究的读者。
  •   这本书的内容就不说了,师生二人都是易学大家,讲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而且下了很大功夫,纸张排版都不错
  •   在中国社会,以马毛思想为旗帜下,史学界能够结合现实,这是一种能力。人需要识时务!这就是精神!更何况,唯物和辩证法确实是一种进步的,只是如何对待,放何种位置的问题!过左,过右都是错,孟子曰:“执中无权,犹执一”
  •   金景芳的著作分析入理,论证严谨,既适合初学者入门阅读,也适合学术研究者研读。书的质量很好,物超所值。
  •   上海古代籍的这本不错,金景芳的书在图书馆已经被翻烂了,可见研读的人之多,所以自己买了一本慢慢看。
  •   正在学习,很不错,建议多加些实例说明,有助于理解
  •   喜欢金景芳老师的书,权威!
  •   论述完整系统,语句平实易懂,解读详尽充实,可谓对中国易学之概览。敬佩师者一生之心血,为后人开辟了通往哲理的大道。
  •   带注释的,对于古文不太好的我算是还比较适用吧,不过我都不喜欢看注释的说。汗……
  •   和我在书店看到的版本不一样,但是也不错的,可能是修订本的原因吧。
  •   看中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出版社,拿到书之后果然没有失望,古香古色,字体清楚。
    先收藏着,等我有空慢慢阅读。
  •   内容讲的很通俗明白。
  •   中华文化的精髓,华人应学而传之。
  •   内容翔实,评解合理,是不错教材
  •   滑伯仁的书没话讲!经典书籍!
  •   感觉是正版,书本全新密封,发货快,快递员态度好,满意!买书还是首选当当,希望当当越做越好。全5分。
  •   书不错,很满意,还是那样送几张书签就更好了。但书不知怎么的,压皱了,以后发货需要在细节方面下功夫
  •   我本身就对这类书籍很感兴趣,不过有些辞藻还是生涩难懂,应该是自己程度不够吧
  •   大学时听过吕先生讲座。义理派的通俗而精辟讲解。
  •   这本书很好,帮朋友买的,他很喜欢。我长期在这里买书,都不错
  •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错,书的质量也很不错。我收到的书质量很好,价格也比书店便宜多了。
  •   易经书海里较好的一本了
  •   朋友介绍的,刚收到书,准备好好看看。
  •   好东西,就是我看不懂,太深了!!!
    学这个最好同时配本字典,一边学一边查,还要有足够的恒心和耐心!!这本易学绝对是经典!
  •   很专业的一本书,还在研究中
  •   总体感觉不错,收藏用 要是再新点就更好了 小瑕疵 无所谓
  •   深了点。但是不错
  •   不错 还没看完 不过讲得挺细的
  •   正在看,值得推荐的书
  •   读了一下,书不错,值得一读。
  •   这书还是比较专业的,如果不是追求因果而是掌握术数知识,这本就是上上之选
  •   物流很快,书很便宜,以后就在这买了
  •   中华祖先的智慧,必看的书。
  •   还没看,但是从各方面看,书肯定是正版
  •   书收到后发现,不是想要购买的版本。不过印制还是很满意的,初学阶段!
  •   书精美,快递很快~~
  •   送货很及时,第二天就收到了.书刚收到,感觉还不错.
  •   书刚到手还没看,保装完好没有拆封,很满意。价钱因为做活动比**便宜。总体很不错。
  •   书非常不错。包装也不错。是正版的
  •   送货快,书也很好!
  •   很不错,解释很充分,书很厚
  •   好好看书,逢凶化吉
  •   书的质量很好,纸张、印刷都不错内容还没来得及研读
  •   书的价钱适中,质量还好,不错
  •   还没翻看,但是相信古籍出版社的书,应该会是一本好书
  •   两册,书的封面及内里质地都很好,内容更不错!建议购买!
  •   很不错的书,对易经的诠释很好很到位。
  •   个人感觉不错的书,正在学习!
  •   昨天收到的书,晚上看了一下不错
  •   人生哲理全在里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政治、人文、人世间的事情!
  •   不错的注解,需要慢慢耐心看
  •   页面光滑,内容挺多的,需要仔细研读!
  •   内容很深奥,需要慢慢阅读。
  •   期待已久的一本书,很不错,我很喜欢
  •   很不多的一本书,推荐有兴趣的看看
  •   本书还没开始看,不过这个出版社多少还是可以相信的
  •   小孩子的记忆力惊人,推荐背诵国学经典,依次为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鬼谷子-易经。这本书,印刷很精美,出版社和编著者都是最顶尖的,值得买!
  •   喜欢这本书,没道理
  •   这本书写的很不错,不愧为大家之作。
  •   这本书值得一读,能感受作者是本着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写。没有废话,没有所谓过渡性的语言,都是干的。
  •   这本书读起来不错!
  •   刚买回来,还没有看。不过在学校图书馆翻过。很有用的一本书!
  •   打算有时间仔细研究研究
  •   初学者,不敢妄加评论。潜心研究,必有所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