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学术丛书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谭旭、 王志林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10出版)  作者:曹旭 编  页数:302  

内容概要

  《图书馆文化初探》是一册介绍图书馆历史文化知识的书。讲述中国书籍的历史,旁及藏书、版刻、印章、装帧、题识等书籍文化,介绍图书馆建筑、阅览制度、图书分类法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图书馆学术文化是本书讲述的重点,纵论目录学、版本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发展历程,兼叙图书馆学人风采。本书将为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文化打开一扇窗。

作者简介

  曹旭,男,江苏金坛人。1947年出生。本科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首届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曾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部部长,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华诗教学会副会长,全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古代文论学会、上海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    谭燚,女,山东诸城人。1977年出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2008年获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近年来从事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研究,承担《中国古代藏书楼文化研究》等课题,发表《中国古代藏书楼文化意义》等论文数篇,人物访谈、文化散文等数十篇。    王维新,男,河南汲县人。1950年出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198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学专业,从事图书馆工作30年,先后做过图书编目、参考咨询、资料编撰、展览策划等工作,发表图书馆学方面的论文数十篇。    陈金林,男,上海市人。1949年出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1980年起从事方志学、目录学研究,已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中国茶酒辞典》、《中国饮食文化辞典》。编著有《清代碑传全集》、《上海方志资料考录》等。    尚志明,男,江苏无锡人。1952年出生。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文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专业理学硕士。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从事图书馆编目、参考咨询、采访工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本科《信息产业研究》课程主讲教师。出版论著《文献资源网络建设》,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目录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获1996年IFLA(国际图联)大会优秀论文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图书文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图书文化第三节版刻印刷文化第四节装帧文化第五节题识文化第六节印章文化第七节书票文化第二章图书馆建筑文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文化第三节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建筑文化第三章图书馆藏书与管理文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藏书文化……

章节摘录

  我国南方气候比较潮湿,所以江南的藏书楼在防潮、防蛀方面非常重视。如五桂楼楼顶有阁楼,中间暗阁可以隔热、防漏,楼上书库有花窗、板窗、玻璃窗三道窗,可以防潮、防光、防盗,中间天井则是晾晒图书的理想场所。天一阁则在楼上藏书,书橱两面开门,利于密封防尘、通风干燥,并加以芸香辟蚁,楼前后开窗,可谓考虑周全。嘉业堂藏书楼的书籍都放于楠木书橱、书箱和书匣中,匣内复衬夹板。一楼皆用专门烧制的青砖铺地,青砖下铺垫专烧瓦钵,钵下铺细沙,青砖离地30多厘米高,底层均高四五米,既通风,又隔热。这样层层阻隔,地下潮气难以上升。面向天井的库房装有落地长窗,顶上是高达五六米的大屋顶,既利于通风、采光,又能隔热、防漏。四周墙基一米多高,用花岗石砌筑,既坚固又防白蚁。嘉业堂藏书楼四周有宽达7米的护城河,这种设计既为书楼的保卫工作创造了条件,又有消防、灭火以及调节空气的作用。  4.古代藏书楼的环境建设  藏书楼很注重周围环境的营造。除了在选址上对大环境进行选择外,还对周围小环境进行精心设计,使这些人为的自然景观为藏书楼增色并与建筑整体协调。特别是明清时期,园林建造很盛行,园林式藏书楼也普遍起来,明清两代浙江各类藏书楼,都把藏书建筑与园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成为藏书楼建筑的一大特色。  明代范钦修建的天一阁,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范钦曾孙范光文为其修筑了园林景观,庭院面积虽小,但造型布局独具匠心。在天一池旁垒石成山,假山堆成福、禄、寿三个字形,“天一阁”三字碑被莲台托起,水中巨石如一只虔诚朝拜的海龟。环绕水池的“九狮一象”、“老人牧羊”、“美人照镜”等景点使藏书楼显得格外富丽典雅、清静幽邃。天一池水和月湖相通,永不干涸。据报道,天一阁被美国建筑设计师“拷贝”到美国罗得岛大学,成为孔子学院园林式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薪火学术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