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马佐夫兄弟

出版时间:2003-9-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荣如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
第一卷 一户人家的历史
第二卷 不该举行的聚会
第三卷 酒色之徒
第四卷 咄咄怪事
第五卷 正与反
第六卷 俄罗斯修士
第七卷 阿辽沙
第八卷 米嘉
第九卷 预审
第十卷 大男孩和小男孩
第十一卷 伊万
第十二卷 错案
尾声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卡拉马佐夫兄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一个多礼拜看完《卡拉马佐夫兄弟》也不算慢了,特别是在经历了枯燥乏味——疑窦丛生——击节叫好的心路历程的情况下。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月亮和六便士》、《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书,总有一种精神上被打了一顿的感觉,至少要一个礼拜才能缓过来,而这一个礼拜中会不停地感叹——人生为何会是这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受折磨,受疾病的折磨,受贫困的折磨,受不同思想在心中相互冲击而真理不曾出现的折磨。他太清楚痛苦的感觉,各种痛苦,所以在描写笔下人物受苦时的感受他驾轻就熟。这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是身患神经疾病的斯麦尔加科夫,他是在欲望中越陷越深的德米特里,他是在天人交战中不能自拔的伊凡,他是死去的伊留沙的父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个儿子三个月大的时候便夭折了)我们甚至可以把他的小说看作他心灵的出口,他祈求救赎的呼喊。当然,可惜的是也许他以为呼喊便是拯救,这并没有改变他在生活重的行事,还好,妻子安娜拯救了他。
      
      译者把米卡、伊凡和阿廖沙分别比作肉体、理智和精神,我觉得相当妙。米卡的鲁莽乃至无脑,贪婪和好色都充满了肉欲的味道。正因为欲壑难填,在爱情上他为求格鲁申卡而苦,至于金钱上,他四处借钱的案发前夜是本书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在伊凡身上,我们则看到作者的思辨,同样为求之不得所苦,伊凡和米卡不同,倒在了求知的天人之战中。(那个年代的人也太容易得脑炎了吧!)阿廖沙是四兄弟中结局最好的一个,因为他的信仰让他免于苦难。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现状,虽然工业革命让科学之风席卷全欧,但如何解释人类的起源仍然是一大难题。于是,如果你相信上帝,就啥都不用纠结了,无神论者的内心则要承受更多的质疑前行。
      
      所以要感谢大爆炸理论,让今天的无神论者终于能挺直腰杆,成为探索真理的路上更坚定的一群。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的一系列哲思在今天仍然见效,无论是关于罪与错、情与法,还是灵魂和意志。尤其是关于道德的可笑之处——人们常常忘了道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用来谴责别人——相信最后在法庭上检察官和律师互相挥舞道德大旗的滑稽场面读者们都印象深刻。所以我们也要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人生的最后一部小说看起来更像是他的临终忏悔,他内心对自己的一次审判。唯有双重人格的疯狂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让这次审判如此精彩,不同人物间个性差异形成的交锋及其营造出的冲击力产生了天崩地裂的效果,无愧于弗洛伊德“最伟大小说”的评价。
      
      也许正如刘苇先生所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留下的只是震撼。
  •     读了一半左右 做个小记
      
      说实话,看得还是挺困难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书中关于上帝与信仰的讨论。
      百度了一下,出乎意料的发现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信仰的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一大分支),看书中的一些观点我还以为他是怀疑上帝的存在的!
      搜索了一些关于本书的介绍,作者的深层意图大概是想通过一起弑父案探索并且揭示关于灵魂救赎的正确做法?
      
      看书的过程中,总是让我好奇那些基督教的教义。准备找本圣经或者相关的作品看看!!
      
      关于"信仰与奇迹“的讨论
      
      教会统治国家?
      
      让人向善的圣迹?
  •     《卡拉马佐夫兄弟》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想弄清楚我为什么而看这本书。后来翻看自己做的书摘,我才明白我的目的是避免陷入书中那些悲剧人物一样的境地:格鲁申卡爱的是自己的怨恨,而不是抛弃她五年的“上尉”;卡佳出于骄傲强迫自己相信爱的是米佳,以此来谴责他的不忠,显示自己的忠贞;伊万一方面说“上帝已死,道德不再”,一方面又因为故意逃离杀父现场而自责;米佳内心追求高尚,却因缺乏坚毅而堕落……他们要不自欺欺人,要不缺乏自制。总之,他们都无法和自己和谐相处。(可笑的是,老费奥多尔虽然荒淫无度,自私自利,对自己却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一个人要做到明心见性,需要多长的路要走啊。难怪有那么多人想把自己托付给别人(比如上帝),拒绝思考,拒绝做选择,拒绝承担责任。
      
  •      故事梗概如扉页所描述的一样简单,但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近千页。故事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事情的经过和情节,复杂的是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刻画和思想表达。对于菜鸟的我,只能以渺小的视角去仰视这样一篇鸿篇巨著。
       虽然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小的故事,但却深刻的揭露了复杂的人性。好的小说就在于对人性赤裸裸的认识。这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宗教式宣言。有无上帝之争,理性和信仰之争。米嘉、伊万和阿辽沙三个性格迥异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却代表了作者心中三种声音,其中伊万的理性和阿辽沙的虔诚的矛盾性就代表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挣扎和痛苦。当理性知道上帝不在了,但精神上却向往之。“我不是不相信上帝,我只是不相信上帝造的这个世界。”
       他们三个兄弟里面,我最爱阿辽沙,作者肯定也最偏爱他。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都会爱上他,爱上他身上的那种纯净、真诚、无防备的爱。作者对阿辽沙完美的描绘就对上帝的示好。结尾阿辽沙在巨石前对孩子们的演讲作为巨著的结尾,激励人心。或许这也是作者相对俄罗斯年轻一代人说的话。“我们首先是善良的,然后是政治的,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我们大家都应该宽容和勇敢,像伊柳沙那样;我们大家都应该勇敢、慷慨和聪明,像郭立亚一样;我们大家也应该谦逊、聪明和可爱,像卡尔塔硕夫那样,,,,从今以后你们对我来说都是可亲可爱的,我要把你们人人都包容在我的心中,我请求你们也把我包容在你们心中。”(P928)我想像阿辽沙一样纯净、善良,不去曲解别人也不会藐视别人,平等真诚地和每个人相处。
       精彩的小说离不开爱情故事的描写,这本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掺杂着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多的误解。各种误解:自我对他人的误解、自我对自我的误解,(这有阿辽沙除外,他虽然没有什么感情经历却可以清晰地判断爱情真相,虽然有很多时候他不能理解。)其他的每个人都有着扭曲分裂的感情,作者形容的那么细致入微。卡嘉开始疯狂地追随着米嘉,也疯狂地折磨着伊万,在阿辽沙捅破一层纸之后才揭露出她内心爱的是伊万,但她是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她知道伊万不能满足她的傲慢和控制欲,所以不断地宽恕米嘉并欺骗自己爱的是米嘉。或许真相是最后检察官所总结的她只不过是一个性格刚烈傲慢的女子为了报复米嘉曾经对她的轻视。米嘉疯狂地爱着格露莘卡,为她和自己的父亲闹得全城风雨甚至招来了最终的牢狱之灾。当案件发生的那天晚上,当他疯狂地寻找她并坚信她爱的是自己,父亲是他最大的情敌时。格露莘卡却像孩子一般在阿辽沙面前哭诉着对波兰旧情人的情愫,并且奔向了他。此时,米嘉才知道还有一个旧情人的存在,正如格露莘卡所说她只爱过他一个小时,而他却陷入了深刻的感情漩涡不能自拔。当格露莘卡奔向那个曾经抛弃她的波兰旧情人时,却发现自己十五年来爱的并不是他,只是恨他,来投奔他只是想证明自己。而在最后才发现自己爱的是自己坑害最深的米嘉。
       多么讽刺的爱情、多么脆弱的真相。隐藏在浮冰之下,除了纯净如他的阿辽沙才能看清。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不也是如此吗?
       现实生活中的描述不也是如此吗?当检察官和辩护员同时用一种分析方法——心理学这把双刃刀分析案件时却得到不同的结论。作者是善良的,最后让辩护员说出的故事是真相。其实更多时候分析出来的是没有真相的。所以,不要用一个凡人的心去揣测真相,要学会相信美好,像阿辽沙一样透明。
  •      看这本书源于一部韩剧,里面的主人公提到了,百度一下发现是部大作,为了将来的俄罗斯之旅,为了了解那个国家和那个国家的人,我就特别买来读了。这书读起来很吃力,大概因为缺少爱情故事的缘故不算特别吸引我,看时我从书里看到了一种属于那个国家那个寒冷地区的精神。
       书中主人公有大段大段的对于神学和哲学的思考和分析,在思辨的过程中有喜有悲,OMG,在我们的世界中这样的思考太少太少了,对我们来说是个不可思议的世界,哎...只怪我们的精神世界太贫乏。
       读完几个月的现在,我还有记得的是最后部分出现的小男孩,虽然贫穷,但精神高尚,尊严终于一切,我认为这是值得学习的高贵的品质。
       忘得差不多了,简单留念,推荐大家尝试一下不同的感觉。
  •     
      帕慕克谈《卡拉马佐夫兄弟》
      
      
       读《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本书,给我带来了生动的回忆。那时我们十八岁,一个人在房间里看书,我们的房子则眺望着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是我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像所有伟大小说一样,《卡拉马佐夫兄弟》迅速在我身上产生了矛盾的效果:它让我感到我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但同时也让我不知所措,觉得自己和其他一切都脱离了关系。当我沉浸在眼前的小说世界时,我不觉得自己孤单;因为伟大的小说总是如此,仿佛觉得最令人震惊的启示都是我自己原有的想法,而最打动我的场景和变化莫测的幻觉仿佛也源于我个人的记忆。但这本书同时向我揭示了生活的阴暗面(人们不愿谈论的事情)的支配规则,这让我感到孤独。
      
       我觉得,自己仿佛是第一个读这本书的人。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轻声诉说着生活和人性的神秘信息,诉说着无人知道的事情,并且只对我一人倾诉——这样一来当我和父母坐下来吃晚饭时,或者当我在学习建筑的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拥挤的走道里,努力和朋友们像往常一样谈论政治时,我都会感到这本书在我体内震颤着。我明白了,从此以后,生活将永异于从前:与书中令人震惊的世界相比,我自己的生活和烦恼太过渺小,太不重要,只能退居次席。我想说,我读的这本书让我深受震撼,它会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这恰如博尔赫斯在某些地方说过的:“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第一次发现爱情或大海——它标志着人生旅程的一个重要时刻。”我一直觉得,我第一次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就标志着我从此丧失了纯真。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其他的伟大作品中,他轻声向我诉说了怎样的秘密呢?他是否在说,我将一直渴望追求上帝或信仰,虽然我们队任何东西从来都无法永远坚信不疑?他是否在说,我们的内心都有恶魔存在,在诅咒我们感受最深的信仰?抑或是如我在那些日子里所想的,他是否在说,是五彩斑斓的深沉激情、爱恋和伟大思想让生活变成了现在的模样。而幸福不仅来自于此,而且来自于谦卑,它与上述那些浮夸的特点正好针锋相对?又或者,他是否在说,人类这种动物在希望和绝望、爱与狠、真实和想象等两极对立中来回摇摆,其速度和不确定性都超出我先前所想?还是它想说,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卡拉马佐夫神父所表现出的那样,人们在哭泣时都可能不尽真诚;甚至到了这种时候都还想耍点花样?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能激起我的无比恐惧,那正是因为他拒绝用抽象的方式表达他的智慧,而是把这些道理置于人物中来展现,以此给人一种真实感。这样,当我们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时,我们不知道,在19世纪30和40年代正值紧要关头的俄国社会中,人们能否真的如此迅速地在对立极端中来回摇摆?我们反而会去质疑,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的情绪是否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乃至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但是,我们知道,自己内心对主人公们的精神忧患感同身受。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特别是年轻的时候读,总会接二连三地有令人敬畏的发现。《卡拉马佐夫兄弟》像他所有的小说一样,其情节设计非常注重细节。一旦进入了他精心编织的故事网,我们会发现,会有点惊讶地发现,故事所发生的世界仍然在形成的过程之中。
      
       对有些读者来说,世界是一个完全成熟、形态完美之处。像福楼拜和纳博科夫这样的小说家,他们对于表现世界的色彩、对称、阴影、含蓄笑话等方面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挖掘支配世界的基本规则和结构的兴趣;对于表面和神韵的关注,也要大于对生活和世界规则的关注。读福楼拜和纳博科夫的快乐,不在于挖掘作者头脑中的伟大想法,而在于观赏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出色的叙述。
      
       但我还是想说,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作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在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不能算是这类作家中表达最清楚易懂、最有趣的一位,他只是其中一员而已。对于像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来说,书中世界总是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因此,我们需要对它进行深入挖掘,以理解这个世界的支配规律,并在它的内部找到一处角落,然后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是非标准来此生活。但是,我们这么做时却发现,自己已开始变成小说试图探索的那个不完满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与小说抗争着,对这个仍处于变化过程中的世界所有的恐怖和不确定性,我们也开始有所察觉,并觉得要对此承担责任,仿佛我们与书本的抗争已成为为了解解码自身存在意义而进行的个人抗争的一部分。因此,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时,我们非常恐惧,他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状态,即那些规则从来就不是十分清晰明了的。
      
       大多数人在年轻时对那些激烈问题都很着迷,比如,信仰的意义何在?相信上帝或宗教能把人引向哪里?自始至终信奉一种信仰有何意义?如何将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与社会和日常生活进行调和?所有这些问题终其一生都困扰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他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全面的分析。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本极其重要的书,要读最好趁着年轻。书中深入地反思了年少时让我们饱受折磨的痛苦、恐惧和被掩饰的欲望。而如今,令我深思的是书中的弑父行为和它带来的罪恶感,这对年轻的读者来说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体验。弗洛伊德在一篇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名文章里,强调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伟大及其重要性。他注意到该小说与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有相似之处,并指出,这三个故事之所以都如此令人震撼,就是因为弑父行为。
      
       而后来,在理解了成熟之后,我们仍然喜欢这部小说。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最欣赏陀思妥耶夫斯基能以自己的方式,用本地文化和卑微的传统来抗衡神圣的现代价值观——事业、权威、战争、质问的权利和反叛的权利等。在这里,《白痴》中的各种观点都有了更充足的表现: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伊凡•卡拉马佐夫告诉我们,聪明人注定会有卑贱、负罪的下场,而愚蠢的人则会变得纯洁的坚定。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们发现,自己无法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希望的那样去痛恨卡拉马佐夫神父,尽管他举止粗俗、打自己孩子的歪主意、沉溺于享乐、习惯于撒谎,这一切都让我忍俊不住。他似乎就来自于我所熟悉的生活,并与这种生活非常贴近。
      
       多数伟大作家都通过写作来反对自己的信仰,或者至少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信仰进行深刻地诘难,以至于他们有时候看起来是在用写作反对信仰。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将自己的信仰置于主人公们的冲突和精神痛苦中,使其接受最大程度的考验。人们不禁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能力感到惊叹:他能创造那么多性格分明、各不相同的人物,并让这些人物在读者的头脑里栩栩如生。他在细节、情调以及令人信服的深度等方面安排得非常详尽。其他作家,如狄更斯,创造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我们能记住这些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奇异、可人的特别之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里,主人公们饱受折磨的灵魂会在我们身上作祟。从某种奇特的意义上讲,三个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是各具灵魂,读者如何要从他们中进行选择,认同他们,加以谈论和争论,那么不久后就会发现,与每个卡拉马佐夫兄弟发生的争论,实质上都是在争论人生。
      
       我年轻时总是能够认同阿辽沙:他心地纯洁,乐于在一切人身上发现善意,并通过奋斗来了解周围一切,这些都迎合了我身上作为道德家的那一面。但是同时,就像《白痴》中的梅什金公爵一样,我内心深处却也知道,要获得这种纯洁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因此我开始明白,那个嗜好理论、嗜好书本的绝对主义者伊凡,在本质上与我更为接近。所有那些生活在贫穷的非西方国家、将说教的自我埋首于书中和思想中的愤怒青年,都与伊凡的无情冷酷有几分相似。我们在伊凡身上可以看到政治阴谋家的影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群魔》里研究过这些人,而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继续统治俄国的还是那些人。(....)但是这位兄弟伊凡,仍然是一个卡拉马佐夫。他有诸多愤怒、狂热和过激行为,他对爱的渴求让自己饱受伤害,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还是谨慎地传达出一种美好的同情心,让他变得温柔了一些。
       最伟大的要属德米特里,我把他看做一个遥远的英雄,至今也是如此。他世俗,这方面像他的父亲;他和父亲争夺同一个女人,这使他比兄弟们看起来更为真实。但正因为如此。他反而最容易被我们忘掉。我们注意到他与他父亲何其相似,但最终我们却觉得,德米特里的问题与我们关系不大。我是说,我们在内心深处其实感觉不到那些问题的存在。
       还有一位兄弟(私生子,同父异母的兄弟)让我感到害怕,他就是那个小男仆斯麦尔佳科夫。他总会让我们感到恐怖,猜想我们的父亲们可能也有另外的生活,他还会令中产阶级对穷人心生恐惧,他们担心被穷人窥探、审判、定罪。斯麦尔佳科夫在谋杀事发后,采用了简单、无情、精确地逻辑,证明一个边缘人物有时凭借机智的直觉也可以控制局面。
      
      
      ......
       他写这本书时,曾与托尔斯泰一道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到他去世之前,公众至少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涯印证了一连串的文学奇迹,他在健康每况愈下的关头写出一部最伟大的大说,真可谓辞世前的最后一击。没有任何其他小说能像这部作品一样,在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生活纠纷,钱的问题)和他的伟大想法之间来回转换。也没有任何其他小说能像这本小说一样能抓住人的心灵。小说和管弦乐一样,是西方文明的伟大艺术。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像狭隘的伊斯兰教徒那样痛恨西方和欧洲,但又写出了至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
      
      
      来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419801/
      
      《别样的色彩:关于生活、艺术、书籍与城市》
      
      
  •      读过《卡拉马佐夫兄弟》【注】 的人都知道,小说在结尾部分对凶案的真相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认为,父亲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骗走了自己很大一部分应得的遗产,而他与父亲围绕交际花格露莘卡展开的争风吃醋又加剧了德米特里的憎恨,但他从未有过一个明确的犯罪计划。纯粹出于激情,德米特里在一天夜里潜入老卡拉马佐夫家的院子,确认格露莘卡不在这里后,他打算撤离,不料被老仆格里果利发现,情急之下德米特里用铜杵将老仆击昏在地,然后逃离现场。至于德米特里身上的钱,则是他先前私自挪用未婚妻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交给他的三千卢布中的一半,他把这一半钱缝在自己胸前,直到案发后才拿了出来。
      
      【注】《卡拉马佐夫兄弟》,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1,引用时直接标明页码。
      
       这一所谓的“真相”完全出自德米特里之口,从未得到过作者即故事叙述者的明确支持。发生凶案的那一章的真相部分,被刻意略去,而在法庭审理中,也没有一项证据能证实米嘉的说法。在小说的出场人物里面,唯一相信米嘉无罪的,只有他的两位弟弟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和伊万·费尧多罗维奇,还有格露莘卡。格露莘卡当然是出于爱情而相信米嘉的话,阿辽沙则凭靠“米嘉脸上的表情”相信他没有撒谎。最强有力的支持来自伊万,在他案发后第三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的谈话中,后者交待了实情:人是斯乜尔加科夫杀的。他在德米特里逃跑后,跑到老卡拉马佐夫门前骗他探出头,然后将其杀死,并盗走三千卢布。这是全书中唯一一处能使细心的我们相信米嘉确实无辜的“证据”。有必要指出,即便在这里,也完全没有提到米嘉所谓的藏在胸前的1500卢布。
      更细致的考察将会发现,小说对各处细节的描写疑点重重,甚至存在极明显的自相矛盾。一旦这些线索引起了我们的充分注意,把疑点一一抽出来做一番推究,就会发现作者本人即陀思妥耶夫斯基暗中向我们揭示出“实际的真相”是怎样的。换句话说,作者为《卡拉马佐夫兄弟》设计了两个结局,一个是能满足多数我们的结局,这一结局充满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还有一个隐秘的结局,它潜伏在大量的细节描写下面。本文的目的就是揭开这一隐秘的结局,并且探究它与作者的写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一 最明显的自相矛盾
      
       我们从一个最明显的自相矛盾说起。米嘉在一次醉酒后曾给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坦白自己想杀死父亲,并取回那三千卢布。有意思的是,这封信前后两次提到这笔钱,但是对于三千卢布的藏匿地点的说法竟然不同!第一次的说法是:
      
      我以人格向你保证,我就去找父亲,我要砸碎他的脑壳,把他枕头底下的钱拿来,但愿伊万走了就好。 (页730)
      
       后面在附言中的说法则是:
      
      狗把它藏在床垫下,粉红色的丝带。
      
       如此明显的自相矛盾当然可以解释为米嘉在喝醉后意识不清醒,然而问题在于,“藏在床垫下”这种念头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显然,第二次的描述比第一次更详细,并且口气显得是专门交待藏钱的地方。案发后伊万第一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当时后者无意中告诉伊万,藏钱的信封放在“老爷床垫下”(页717),后来在法庭审判上检察官和辩护律师都引用过来自斯乜尔加科夫的这一证词。也就是说,米嘉早就从斯乜尔加科夫那里知道,信封放在床垫下,而在第九卷《预审》里面,米嘉对办案人脱口而出“钱放在枕头底下”(页551)。这无异于告诉我们,米嘉早就开始练习说谎,那次在酣醉中一不小心写出了真话,而在平时的清醒状态,他已经把自己训练到能将谎话脱口而出的程度。这又等于告诉我们,米嘉绝非没有预谋,他练习说谎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在案发后澄清自己的无辜,为此,他必须给卡佳留下字据(字据中的“藏在枕头下”将证明他的清白)。与此同时,他打算偷偷潜入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的宅内盗走这三千卢布,然后再嫁祸给斯乜尔加科夫。
       我们的这种猜想并非没有得到明文支持:在检察官的“天鹅之歌”中,也提到了米嘉的这封信,并说“这是在酒醉后写下了清醒时想好的”(页829)。毕竟,虽然作者本人从未就真相问题在书中明确表态,但这恰好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悬置米嘉说法的真实性,在叙事保持沉默的时候,难道我们不能猜想作者会借笔下人物之口,乃至在字里行间向我们说话吗?果然,法庭审判中阿辽沙的出庭作征就暗藏玄机。
      当时阿辽沙在法庭上突然向检察官提供了一条“新想起来”的证词:案发前几天德米特里曾向他指着(阿辽沙特意强调是“指着”而非“用拳头捶”)自己的胸膛,“表示他有办法恢复自己的名誉,而这办法就在这里,在他的胸前……”(页800)
       但是,在叙述阿辽沙内心对这件事的回想的时候,作者则明确说“米嘉捶着自己的胸膛”(页800)。一旦我们翻回前文对照,就会发现作者对这段细节的叙述是“德米特里·费尧多罗维奇说到这儿时连连用拳头捶胸”(页183),这不仅与阿辽沙的“所说”相抵牾(与他的“所想”一致),而且阿辽沙完全扭曲了米嘉那番话的原意。米嘉当时告诉阿辽沙,自己胸中酝酿着一个丑恶恐怖的计划,并且“要实现它,而不是制止它”,他还说,“唯有悬崖勒马,才可能挽回名誉”。再把书翻回法庭审判那场戏,作者叙述说,阿辽沙交代了供词后回到座位上,高兴得脸都红扑扑的,还反复纳罕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我们旋即会明白一个重大而隐深的事实:作者不仅暗中告诉我们,阿辽沙是被自己的美好希望给欺骗了,更重要的是,作者由此揭示了自己的笔法:叙述和言辞构成的抵牾、前文出现过的细节在后文中以修正的形式重复出现、刻意含混的表达,这些都是作者意欲传达其秘而不宣的教诲而践行的写作术。
       检察官的公诉演说被分成四个部分,第二部分题为“历史的回顾”,在这部分里作者最大限度地揭开了隐秘的或对内的结局。试举一例:检察官说到米嘉喝醉酒后写给卡佳的那封信时,提醒我们注意“但愿伊万走了就好”这句话。我们随即会想起,前文中斯乜尔加科夫曾神神秘秘地与伊万谈话,他向对方暗示如果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死了,伊万和阿辽沙能立即得到巨额的遗产,然后他劝伊万离开这里。倘若把这个细节联系到后文中斯乜尔加科夫向伊万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我们会认为早在那时斯乜尔加科夫就已经开始准备犯罪时机了。
       但是,一旦我们充分注意到米嘉信中的这句诡异的话,就会恍然大悟,意识到罪案是米嘉和斯乜尔加科夫合谋干的。事情很可能是这样:胆小的斯乜尔加科夫起先在米嘉的胁迫下把暗号、信封这些秘密透露给对方,但是随后当斯乜尔加科夫意识到米嘉的犯罪冲动后,他随即诞生出一个无比险恶的念头——暗中鼓励、刺激、帮助米嘉实现犯罪计划,借此宣泄他对自己的生父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的憎恨。于是当晚米嘉潜入老卡拉马佐夫的宅中,杀死父亲并盗走三千卢布,至于胸前藏着1500卢布一事,则完全是米嘉的信口胡邹。
       换句话说,伊万在案发后与斯乜尔加科夫的第三次会面完全是他自己的病中幻想。作者通过伊万自己的一句话给出了提示:
      
       知道吗?我担心你是一个梦,你是坐在我面前的一个幽灵!(页736)
      
       这是在暗中告诉我们,这场谈话与紧随其后的魔鬼那场戏,都是伊万的幻觉,不过,幻觉中也并非没有真实。还有一处细节,在伊万“第三次走访斯乜尔加科夫”之前,他曾与阿辽沙谈话,阿辽沙反复告诉伊万,人不是他(指伊万)杀的,他不是凶手。当时伊万立即面色惨白,认为阿辽沙窥见了他内心的隐秘,于是向对方狂叫:“莫非你知道他常来找我?”我们自然会猜想这里的“他”指的是斯乜尔加科夫(前文中多次提到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一度走得很近):伊万在内心之所以怀有某种确信,认为自己才是凶手,(就像他后来在法庭上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用虚无主义思想武装了斯乜尔加科夫,把他变成了一个有恃无恐的怪物。直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指的是魔鬼 ——作者暗中把斯乜尔加科夫与幻觉中的魔鬼等同起来。
      
       二 正义
      
       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手设计出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会面这场戏,其用意就绝不仅仅是让它为显白情节的发展提供依据。作者更深的用意在于,通过这场幻觉中的对话揭示出斯乜尔加科夫灵魂深处的秘密:他天生就有一点聪明才智,但与伊万根本不是一类人。伊万贸然把自己的思想敞露给斯乜尔加科夫,结果只能是把他带向自我毁灭的深渊。为什么在伊万的幻觉中,斯乜尔加科夫注视着伊万,“目光中充满近乎疯狂的仇恨”?为什么他对伊万说:“是咱俩一起杀了人”?为什么他把盗走的三千卢布原封不动地交给伊万?是因为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和伊万从来就不是一伙人!在他和伊万之间没有什么“得到双方认可的密契” 。幻觉呈现的是斯乜尔加科夫自戕前发自灵魂深处的怨言:是你伊万启蒙了我,让我错以为自己和你一样是聪明人 。
       既然斯乜尔加科夫是连接显白结局和隐微结局的关键点, 因此可以说,这场戏是揭开作者藏在这一双重设计背后的意图的关键。在隐微结局中,存在着一条向上连接聪明人伊万,向下抵达弑父凶手德米特里的红线,这条线的枢纽就是斯乜尔加科夫,此人是罪行的策划者,德米特里只是他手中握着的一枚棋子。这条线清晰地指给我们看到,“既然没有上帝,那么一切都是可以做的”这番来自聪明人的洞识一旦抵达其旅程的末端,将会制造出不计其数的恶魔。因此,伊万在幻觉中与斯乜尔加科夫的对话其实是伊万作为哲人的自我认识和反省,由这场戏直接导向了紧随其后的伊万与魔鬼的对话,在那里,伊万将会反思什么是哲人的正义。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先要问: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要设计双重结局呢?他为何不把隐微结局和盘托出?可能的答案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真正主题是救赎——首先是哲人的自我救赎,然后才是多数人的救赎——而不是毁灭,全书后半部分的三场关键性对话的隐蔽主题都是正义:米嘉在狱中与阿辽沙的对话、伊万与斯乜尔加科夫的“第三次对话”和伊万与魔鬼的对话;如果作者公开米嘉的弑父罪行,就会把这三场对话的戏剧效果破坏殆尽,特别是因为这样会弄模糊斯乜尔加科夫的特殊位置。
       德米特里在狱中与阿辽沙的对话可分为四个部分:米嘉陈述自己与拉基津的对话、米嘉袒露自己身上正诞生的一个“新人”、米嘉对伊万的印象、伊万的秘密。拉基津首先向米嘉提出了以现代哲学为根基的新人,这些新人由新自然科学武装起来——一种排除了对目的的反思,只追求手段的无限进步的科学。这时米嘉问对方,如果既没有上帝也没有身后生命,那不就无所不可了?对此,拉基津嘲笑米嘉的愚蠢:
      
      聪明人能上天揽月、下洋捉鳖,没有办不到的事;哪像你,杀了人,就脱不了身,只得蹲大狱!(页696)
      
       这番话与阿里斯托芬的《云》中的歪理何其相似:
      
      年轻人,你想想节欲有什么意义,不能享受一切快乐:没有娈童、女人,
      没有酒,没有食,没有笑;缺少了这些乐趣,
      你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我还要从这儿
      谈到人性里的情欲问题:譬如说你偶然
      同什么妇人发生了私情,犯了奸淫过失,
      被人家捉住了,那时候倘若你一句话也不会说,
      可就糟了!快同我交游,任意取乐,跳呀,笑呀,
      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事情
       (阿里斯托芬,《云》1072—1079,张竹明译文。)
      
       启蒙运动的真相就是把享乐主义变成一种政治方案,与古典享乐主义不同,现代科学否定快乐具有自然的界限;为此,必须首先瓦解传统伦理对人生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借米嘉之口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新人:从罪恶中重铸出一颗崇高的灵魂,这些灵魂并非自由,而是无往而不在枷锁中,但他们将从苦难中得到上帝赐予的欢乐。在米嘉发言的最后部分,他抱怨自己被各种哲学学说弄得晕头转向,也就是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新人是与各种哲学学说势不两立的,起码也要隔绝于哲学。
       第三部分米嘉阐述了自己对伊万的印象,这又可以分为三部分:一头一尾看上去都在说伊万的讳莫如深,中间则夹着对拉基津的批判:这些自由主义者成天嚷嚷没有上帝也能爱人类,其实骨子里只想“盖大楼收租金”。第一部分接续着《宗教大法官》提到的聪明人的秘密传统:
      
       老二伊万不同于拉基津,他把思想藏起来,老二伊万是个难解的谜,他不动声色,老是沉默。
      
       米嘉的演讲再次回到伊万时增加了两个要点:第一,他认识到自己不能和伊万相比,伊万是个共济会员 (这就暗示了伊万和宗教大法官是一类人);第二,米嘉说想在伊万的源泉里喝点水,开始伊万不吭声,但有一次对他泄密说,父亲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虽然低劣不堪,但他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我们由此明白了这三部分的布局意图:一旦少数人忍不住把自己的水拿给多数人喝,就会创造出拉基津这号人和他们的新人 。在《群魔》的开篇处,作者讲述从小人国归来的格列佛的故事,他继续把自己看作巨人,还在街上向其他路人大喊“小心被踩到”。如果被启蒙的多数人学会了这种傲慢,开始以巨人自居,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后一部分则告诉我们,整个狱中谈话都在以搞笑的方式模仿苏格拉底之死:米嘉被奇怪地置于哲人苏格拉底的位置上,而伊万则竭力劝米嘉越狱逃跑。米嘉担心,逃到了美国后他的颂歌就唱不成了: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没有虔敬和其他美德的位置。作者是否借此暗示,苏格拉底的自愿赴死是为了教育后世的哲人,让他们铭记哲人的在世位置应该以城邦为参考系?那么,伊万又何以会竭力劝米嘉逃跑,特别是考虑到伊万心里相信人是米嘉杀的? 原因就在于伊万“对颂歌持怀疑态度”,后来伊万大闹法庭时,曾说:“他唱起了颂歌,因为这样他心里轻松!这跟醉汉扯开嗓子大唱‘万卡去了彼得堡’没什么两样!”伊万站在虚无的高度上审视颂歌,当然会认为选择苦难中的颂歌并不就比选择越狱好。可是这仍然无法解释为何他近乎强迫地劝米嘉逃跑,他心底究竟在恐惧什么?
       我们再看伊万后来在法庭上的发言,他说是他教唆斯乜尔加科夫去杀人的,因此自己同样是凶手——这等于是在告诉我们:伊万内心深处意识到,即便凶手是德里特里也没什么区别。他强迫米嘉越狱,为的是摆脱啮噬着他的内疚感。
      但是,这不是反过来证明了伊万有责任感吗?
      
       三 宗教大法官和佐西马长老
      
       综观全书,有三篇言辞处于结构性的关键位置:《宗教大法官》、《佐西马长老生平和谈话》和《魔鬼。伊万·费尧多罗维奇的梦魇》。
       关于《宗教大法官》,几乎所有人都不同意其中的观点,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它是“整个世界文学中最深刻的艺术哲学作品”。 此外,多数人都同意,它和佐西马长老的长篇讲辞构成对立关系。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宗教大法官》表述其思想的特殊方式:它把一位老年人的教诲放到了一个现代哲人的口中,这就必然割裂《宗教大法官》和《佐西马长老》这两部分的内在统一性,而在靠近结尾的《魔鬼》中,这种统一性会以极其隐秘的方式得到恢复。
       《宗教大法官》中的红衣主教把自己的全部教诲都放进了魔鬼提出的三个问题里面,前两个问题分别涉及到两类人的生存品质。就在处理第二个问题之前,红衣主教列出了能够统御多数人的三种力量:奇迹、秘密和权威,这三者与那三个问题构成对应关系,处在中间位置的秘密统摄着其余的两者。红衣主教的长篇讲辞反复提及建造巴比伦塔 ,这是否与他这篇讲辞的目的——反驳站在他眼前的那位耶稣——有什么关系?按照宗教大法官的思考,绝大多数人天生并不具备对神学真理的纯净爱欲,他们对基督宗教的信仰归根到底不过是基于生存需要的满足所生发的感激,这反过来被那些拥有更强大心智的教士们(精神的伟大和身体的强健,对比《君主论》第8章)所利用,于是成为民众的统治者。写作这则故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处于一个业已启蒙的时代,我们难道不能设想,他其实是借宗教大法官之口批判在19世纪刚刚取得普世真理地位的自由民主信仰?现代“启示”的核心教义是相信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理性生活的能力,出于对多数人实际上如何生活所作的严酷考察,宗教大法官悲悯地意识到,强制普通人去超越他们“尘归于尘土归于土”的自然条件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非人的残酷和巨大的灾难。因此在宗教大法官看来,用带有道德劝喻目的的假话去统治民众恰恰是在保护他们生存的福祉,何况这也符合自然法的要求:天生更有能力追求德性的人对其他多数人负有引导和管理的责任,但绝不是把他们引向其力所不及的真理。
       有一句话值得注意:
      
      人人都将幸福快乐,那人数是以亿计的,除了管辖他们的几十万。只有我们是不幸的,因为我们保守着秘密。(页306)
      
       这句话揭示出《宗教大法官》本身的秘密:虽然这篇讲辞讲清楚了多数人的幸福离不开什么,但是它没能阐明宗教大法官本人的生存根基是什么,也没能说明该如何为人世立法,因此它仍然无法免于虚无主义的危险。讲完道理后,伊万忽然伤感地问自己的弟弟,如果他不放弃“无所不可”,阿辽沙会不会为此不认他?对此,弟弟什么也没说,而是默默地“剽窃”了伊万的诗剧,这让伊万一下子欣喜若狂。我们记得在诗剧里,当耶稣在老人的嘴唇上吻了一下时,“在他心中注入了一股暖流,但老人原来的思想没有变。”这个吻会改变伊万的思想吗?
       《已故司祭苦修僧佐西马长老生平》和《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摘要》 的特殊性在于它服务于特殊的目的:把阿辽沙引向世俗生活而不是修道院。《生平》和《谈话及训示摘要》加起来共9章,贯穿这9章的线索是佐西马长老反复提及的那句引文:
      
      一粒麦子落到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前半部分即叙述生平的部分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即佐西马长老的老师——一位神秘客。神秘客对青年佐西马的理论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宗教大法官》保持着一致 ,而那位神秘客的生平以及他后来的行动则构成了对佐西马的“实践教育”。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他在法庭上坦白杀人罪行那场戏,就会发现这和小说结尾处伊万在法庭上的供白何其相似。是否可以把这理解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位于全书中心位置的《佐西马长老》里面预先点明了伊万的自我救赎之途?这样一来,在伊万、神秘客、佐西马长老之间就构成了某种循环关系,考虑到《佐西马长老》的意图是教育阿辽沙这类既有美好天性、又有远大志向的青年人,我们可以说《佐西马长老》凝缩了全书的意图:引导阿辽沙走向灵魂与事业的特定完善状态。
       另外,在全书的开篇部分,阿辽沙认为佐西马长老心中藏着的秘密是“使所有人获得新生”(页29),那是一个人人皆圣贤,彻底取消阶级分异的社会,这在《宗教大法官》中遭到了重大的修正,这种修正在 《佐西马长老的生平和谈话》中被暗中保留下来。
       虽然只有厘清特殊的问题以后才能着手处理一般的问题,这里却不妨简单啰嗦两句。书名向我们提示了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然而作者在叙述斯乜尔加科夫的身世时,看似不经意地提到这么一件事:
      
      玛尔法·伊格纳启耶夫娜收养了这婴儿。受洗时他被命名为帕维尔,至于父名嘛,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称之为费尧多罗维奇(亦即“费尧多尔的儿子”)。(页113)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名字也叫“费尧多尔”,书中的这四位“费尧多罗维奇”因此就都是作者本人的孩子,这就暗示了这部小说的整体构思:鸿篇巨制的情节展现的是四种灵魂类型在人世中如何勾连到一起。在《作者的话》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诉我们,阿辽沙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并且本书一共有两部,第一部仅仅是阿辽沙青年时代初期的一个瞬间,“主要的是第二部,那是本书主人公在我们的时代亦即此时此刻的所作所为”(页2)。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来得及动笔写第二部就去世了,我只得遗憾地承认,或许此书的奥秘将永远佚失在黑暗中。
      
       四 伊万与魔鬼
      
       《魔鬼。伊万·费尧多罗维奇的梦魇》多多少少从马基雅维利的短篇小说《贝尔法哥》中汲取了灵感。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对魔鬼情有独钟,他的另一部作品就是以此命名的。按照那里对鬼的定义,本书中的米乌索夫(此人的位置后来被拉基津取代了)、斯乜尔加科夫和拉基津都算是鬼,然而这里出现的魔鬼则完全不同:他不是地上的群魔,而是从高处下到人世、化作了凡人。作者一上来就挑明,这里要交代伊万所罹患的病属于什么性质。此章被巧妙地设计为伊万同自己灵魂的对话而不是内心独白,因为对话这种形式会迫使伊万的内心分裂跃然纸上,加剧他的灵魂中高与低两个部分的对峙。作者对魔鬼的外貌极尽细致的描写本身就是反讽性的,它充分地展示出折磨着伊万内心的痛苦究竟是什么:魔鬼显示出的那种毫无灵魂的随和与近乎麻木的玩世不恭标示出伊万的未来:如果他没有在自我否定的折磨中自杀,那么就只能是沉沦。伊万对魔鬼的发脾气、使性子和咒骂全都暴露了他的心虚,他一再强调魔鬼只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并且是最愚蠢、最庸俗的那部分,在此以前这部分处于隐匿状态,但它又随时随地透过他的傲慢、尖刻与神经质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当斯乜尔加科夫试探伊万的时候,他在狂躁中不自觉地让这一面显示出来,它立即被斯乜尔加科夫抓住,认为这是伊万对他的谋杀计划的默许,然而这其实只是伊万本人的一次内心活动的展示,他并非在向对方传达明确的指示 。斯塔夫罗金曾对沙托夫承认:“当时我也并不是对您言不由衷,在说服您的时候,也许我所关注的,与其说是您,还不如说是我自己,”真正的理论人绝非好为人师者,但他们往往在无意中把发生在自己内心的惊心动魄的思想战争展露给别人,结果总是难免会有一颗弹片飞进那位不幸的听者的心田,在那里开花结果 。
       对话刚开始,魔鬼就谈起阿辽沙:
      
      当时你为什么对他这样凶?我是指你对阿辽沙。他挺招人疼的;在佐西马长老的事情上我对不起他。(页752)
      
       阿辽沙之所以对伊万说“凶手不是你”,是因为伊万曾主动问他:那回在父亲家里伊万表情狰狞地对阿辽沙说:“这不过是一条虫子吃掉另一条虫子,两个恶棍都该死!”(页164),当时阿辽沙是否猜到伊万心里希望父亲死?阿辽沙或许并不懂得伊万的症结何在,但他知道哥哥饱受着内疚感的折磨,于是出于爱心想要帮助伊万。魔鬼的话不仅显示出伊万的内心活动,更重要的是伊万从阿辽沙身上隐约看到了某种出路:伊万虽然在智识上远高于阿辽沙,但这样的智识却没有带来灵魂的完善:难道智慧就在于懂得“无所不可”的道理?魔鬼的最后一句话透露出伊万往《宗教大法官》里倾注了自己内心的毒素,而且就其内容而言也不适合给阿辽沙看——它可能会破坏佐西马长老的教育。
       然后,魔鬼坦白了自己的沉沦,他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是“堕落的天使”,这当然只招来伊万的骂声。但魔鬼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感到吃惊,他说出了某些伊万从未产生过的想法。对此,魔鬼告诫他:
      
      我说的话极具独创性,是迄今为止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所以我绝不是重复你的思想,虽说我仅仅是你的梦魇。(页754)
      
       伊万与魔鬼围绕梦魇的真实性展开的斗争恰恰是魔鬼对伊万的教育,他要刺激伊万超逾自己灵魂中低的部分。这首先要求伊万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所以魔鬼开始讲自己下凡的历程。紧接着伊万又被一句俏皮话惹恼了,他警告对方别耍弄哲学,魔鬼却顺水推舟,和他大谈现代医学的弊病:那些专家不仅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极狭小的领域内,而且只能出色地描述症状(“视野令人惊讶的缩小反倒将自身呈现为视野令人惊讶的扩大” ),却没有治病的能力,以前那种能医治整个身体和灵魂的老派医生已经绝迹 。魔鬼是在提醒伊万,存在过一种与现代医学有本质区别的老派医学吗?伊万仍然不买账,这时魔鬼进一步揭示出自己真实身份,他说自己天性善良,但一道来自最久远的古代的指令要求他扮演反派角色。这是谁发出的指令?看起来不是上帝,因为魔鬼马上坦言说自己并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
       接着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中间穿插着对两处细节的讨论,第一处涉及惩罚,魔鬼说当代越发流行的精神治疗只对那些毫无良心的人有利,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被感化。俄国极不适宜地照搬西方的启蒙措施,但俄国的风尚还没有腐朽到需要那些措施的地步。第二处讨论涉及时间的永恒性问题,魔鬼认为世界处于生生灭灭的循环往复中,世界的每次解体都会重归自然元素,然后再次诞生出太阳,太阳又形构出大地的面貌——这种自然学暗中否定了启示。故事中那位被判罚走一百万的四次方公里的离经叛教者终于走完了,进到天堂才不到两秒钟就抛弃了原先的观点,怪肉麻地唱了首颂歌,摇身一变成了保守派,“以致那边有几位思想比较高贵的起初甚至不愿与他握手”(页760)。看来即便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这号人也并非不能成为盟友。这时伊万突然兴高采烈地指出,他总算逮住了魔鬼:这个小故事是伊万上中学时编的,魔鬼归根到底并不存在。但对方却说,他的目的就是让伊万不信他,“我轮番把你引向信与不信,这里头我自有目的在。”(页761)魔鬼是打算通过这种颠来倒去的思辨训练使伊万超逾信与不信的对立吗?
       魔鬼再次讲了一个笑话,这次是一个倒霉的年轻人,让专家给治得连鼻子都没了,神父安慰他说,至少这回没有人会说他让人牵着鼻子耍了,他马上说宁可天天让人牵着鼻子耍也乐意,只要鼻子能回来!神父又说,其实上帝并没有忘记他,因为他失去鼻子这件事本身,不就说明他让人牵着鼻子耍了吗!整部小说里,“失去鼻子”的最典型人物就是“魔崽”Lise,在这事上伊万多少负有责任,因为他听任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慢慢地被可怕的虚无所吞噬。
      
       五 自我教育
      
       在对话的最后部分, 魔鬼以反讽的口吻提到伊万的两篇作品:《宗教大法官》和《地质大灾变》,但立即遭到了对方的制止。与此同时伊万脸红了——因为他意识到这两篇作品带有玩世不恭的意味吗?魔鬼继续以反讽的口吻提到现代科学所描绘的新人,这些人把传统的宗法伦理踩在脚下(与地质年代平行),认为只有这样所有人才能企及精神上的伟大境界,他们凭靠现代科学征服着没有疆界的自然,尽管如此,却仍旧不能克服生命的自然界限——死亡。但不再有恐惧,也不再有对身后生活的信仰,他们将平静地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命运,把短暂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彼此深沉的关爱中。说到这儿魔鬼突然话锋一转,模仿着宗教大法官的口气说,由于人类根深蒂固的愚蠢,这样的时代永远也无法来临,而那时人类已经抛弃了一切原则,包括真理本身:既然“无所不可”,又何必在意得到别人或自己的认可呢?
       在《群魔》中,基里洛夫认为,人是出于对来世的恐惧而不敢自杀。 接下来他又把这种恐惧追溯到生存本身,据说生命的本相就是痛苦和恐惧,这无异于说,来世和永罚这一宗法性的恐惧植根于人的贪生怕死的本性,尽管这毫无道理。宗法性的恐惧是根据人的贪生怕死的本性设计出来的,通过取代自然恐惧来强制人过上有德性的生活。基里洛夫认为只要摧毁上帝信仰,人就会积极地直面生命的本相,以自杀来确证自己在充满痛苦与恐惧的生活面前是自由的,因为所有的在世恐惧都是由死亡恐惧派生出来的。基里洛夫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像他这样的智识人与普通常人对待死亡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旦常人认识到死亡不可避免,恐惧也白搭,他们很可能反而无所顾忌地去及时行乐,那时一切道德准则都将动摇。基里洛夫也没有说清楚生存为何是充满痛苦和恐惧的,不过我们凭借以上的探究可知,这可以归因于常人渴求的基于身体感觉的幸福与人世命运的变幻无常之间的冲突 ——常人的种种操劳和苦恼是其(反自然的)自然本性导致的结果。智识人的生存品质被有意忽视,也就是说,虚无主义产生自一场对生命本相的认识的深刻转变:从以理性作为衡量尺度并由此认为生命指向一个确定的、自然的完善状态,到以感觉作为尺度并进而否定生命有着自然的目的。现代哲学从一开始就种下了虚无主义的种子 。
       事后伊万对阿辽沙说,他嘲讽自己拯救德里特里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
      
      我不要那些俗物夸我!他在撒谎,阿辽沙,他撒谎,我向你发誓!为了这事,我用茶杯砸他,把茶杯也在他的脸上砸碎了。
      
       后来,伊万在法庭上的言辞的确表明他从未想过得到“俗物”的夸奖,那他又出于什么动机勇敢地站到法庭面前供白自己的罪行呢?对现在的伊万来说,“正义”这个词无论如何不可能与“俗物”联系在一起,但有理由认为,伊万心中所考虑的的确确就是正义。魔鬼与伊万的谈话是对他的正义教育。
       或许《卡拉马佐夫兄弟》根本就不存在第二部。
      
  •     这是第二遍读《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一遍时,更多关注情节;第二遍时,就更多地关注人物。
      
      五个主要人物,三个是卡拉马佐夫家的三兄弟——米嘉,伊万,阿辽沙,两个是与他们恋爱的女子——卡嘉,格露莘卡。
      
      三兄弟之中,阿辽沙是基督教中圣徒的化身。在陀氏早逝而未写出的第二部中,阿辽沙会被社会腐蚀,因为无法抵御种种欲望的诱惑而发生改变;但在这一部中,除了因为佐西马长老遗体的早腐而产生的迷茫与困惑之外,他的身上连人类原始的动物性特质都看不到。陀氏写《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为他立传,但这是一个远未完成的人物,我们看到的第一部只是用来展现他的一个起点,他真正的事迹要到第二部才铺展开来。作者遗下的笔记告诉我们,阿辽沙最后还是会回到修道院,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想,他是一个圆环。修道院,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俗世社会,是中间长长的弧线。回到终点时的阿辽沙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中间他是有过变化的。我宁愿相信他又回到了踏出修道院时的样子,但也只是表面的一样,内里其实是不同的。这就好比起先有一张白纸,然后染上了五颜六色,又用修正液一点一点把颜色涂掉,虽然最后又恢复成一张白纸,但不再是单薄的一张了,因为那些颜料而凹凹凸凸,有了厚度和质感。我们喜欢哪一张白纸呢?我还是喜欢后面那一张。真正的宗教是浸在凡尘里的,真正的圣徒是在市井炼成的,真正的禅修是在痛苦中精进的。对不起,我是有些苛刻而残忍。
      
      相对于阿辽沙的一个起点,米嘉和伊万的精神历程,在第一部中已经完成了。
      
      米嘉,是十分善良的,只是因为缺乏自我控制的意志和能力,屈服于外界的影响,养成了一些恶习。
      
      伊万,最复杂,难于理解。他不信神,坚持自己的理性,可最后偏偏只有他陷于理性缺失的精神崩溃。我觉得,三兄弟之中,他受老卡拉马佐夫的影响最大。他承受的痛苦,其实超越了米嘉,与魔鬼对谈的梦魇般的一夜,我都不忍卒读。但毫无疑问,伊万是善良的,他在得知真相之前对米嘉逃狱的安排,在得知真相之后在法庭上所作的证词,将他的善良表露无遗。他只是迷失了。米嘉是表面的迷失,他是内里的迷失,但最后他还是找回了善良的自己。
      
      格露莘卡,刚出场时,一身恶质,进行到最后,才发现她其实白璧无瑕,她内在的善良比米嘉还更多些。撇开还在起点的阿辽沙不谈,她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让我想起《白痴》中的娜斯塔霞。
      
      卡嘉,与格露莘卡相反,最初时,得我很大好感;末了时,觉得她还真不及格露莘卡。伊万作证后,她的翻供,让人印象太过深刻了。她并不相信米嘉。所以,最后格露莘卡和米嘉在一起,卡嘉陪着伊万,如果伊万能康复的话。
      
      与这些“卡拉马佐夫”相比,在我们生活的伟大国度里,绝大多数人都做不成米嘉和格露莘卡,更不消说阿辽沙,我们最接近的也只有伊万和卡嘉了。只要不做成斯乜尔加科夫,不做成卡拉马佐夫老爹,便是好的。
      
  •     就像哈姆雷特读者那个老梗,卡氏三兄弟也是各花入各眼吧。信奉人性、真诚、上帝什么的家伙大概会觉得米嘉很可爱,自认有点小聪明得意洋洋的死中二如我会成为伊万的脑残粉,什么感想都没有的酱油党也能萌一萌阿辽沙小天使。
      
      书名气太大了,离它还有几公里远就已经知道这是一出大杯具。人格分裂内心斗争,法庭舌战丝丝入扣,虐心度一般般,也就图个热闹。值得欣慰的是,伊万最后仍然有卡嘉。哪怕这俩对彼此的爱也不像传统剧本,包含了太多对自己对他人的别扭傲娇怨念情绪。但能有一个同样自私、傲慢、志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灵魂陪(折)伴(磨)自己,也是幸运的孽缘。
      
      所以甚至庆幸陀老没机会写下半部,允许伊万和卡嘉在脑补中结合,让小天使免去下半生的颠沛流离(病娇魔崽怎么办?),也不用去纠结大哥大嫂双飞去了西伯利亚还是人类希望国。
      
      这实在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读者一会穿着修士袍为上帝争论,一会穿着女装在休庭期间八卦案件的狗血展开。絮絮叨叨,啰里吧嗦,家长里短,休道俄国如何,人生也就无非如此,陀老深谙其妙。
  •      花了两个星期,终于读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掩卷之时,从胸腔里沉沉地发出一声叹息,思路纷杂,百感交集。有些东西仿佛释然了,有些东西却仍停留在心上,执拗不散。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把握无比精细,分毫毕现,那种真实感让人不禁为之颤抖。记忆深的有几段话:
       女地主对佐西马长老忏悔:“我心惊胆战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说有什么会使我切切实实爱人类的一片热忱变得冰冷的话,唯一的可能就是别人毫无感恩之心。总之,我是施恩图报的,我要求立刻得到报答,也就是得到赞许和以爱还爱。否则我没法爱任何人!”
       医生说:“我越是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即一个一个的人。我在梦想中常常满怀激情打算为人类献身,而且一旦有此必要,或许为了人们我真的敢于走向十字架;然而,我根据经验知道,要是我跟什么人共处一室,我连两天都待不住。任何人只要在离我很近的地方,他的个性就会压迫我的自尊心,妨碍我的自由。”
       伊万对阿辽沙说:“任何人身上都潜藏着野兽,暴怒的野兽,听到受虐者的惨叫乐不可支的野兽,肆意妄为的野兽,放荡致病——痛风、肝病——的野兽,等等。“
       丽扎充满陶醉地向阿辽沙描绘自己渴望作恶的欲望:“我到了那里,被定了罪,我就冲着所有的天使神明放声狂笑。”“我真想放火烧房子。”“我就是不愿行善,我要作恶,这跟任何疾病都不相干。”“我就是要糟蹋自己。”“人在某些时刻喜欢犯罪。”“人人都说自己嫉恶如仇,但是私下里人人都钟爱恶。”
      
       这些话如此扭曲,乃至病态,让我很不舒服。我不舒服,因为他们的话似乎是真的,在我的血管里也许同样的声音曾经窃窃私语过。我忍不住想起小的时候一次回老家的经历。那时我的一个小侄女刚四岁,非常可爱,全家人都很喜欢逗她,可是我却莫名地不喜欢她。现在想想,也许是嫉妒。她总是愿意粘着我,拉着我给我看蚂蚁,让我给她摘花,领我去田垄上寻找青蛙。我却一直懒懒的,不愿意搭理她。在回来的路上,突然有一种恶作剧的冲动,我走在前边,越走越快,越走越快,最后跑了起来。她跟在后边,两只小短腿怎么迈步都追不上我,只是一边跑一边喊“小姑等等我”,手里紧紧攥着一束刚采野花。跑着跑着,她跌倒了,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喊着“小姑”。听见她的哭声,我的心里却腾起一股难言的愉悦,恶意弥散在四肢百骸里,让我想放声大笑。于是我就这样径自跑回了家,留下她一个人趴在农村土路的灰尘里。
       十年过去了,每次回老家见到她,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我不愿意和她待在一个屋子里,不愿意和她对视,否则会使我如鲠在喉。也许她已经忘了这件事,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那一幕。我厌恶那一刻的自己,我数次地忏悔,但是在心底里我仍然罪恶地记得那一瞬间的快感,堪称甜蜜。我必须压抑着它,关着它,像关着一头野兽,蛇发的美杜莎。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这种罪不在法律,而在心灵。人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鬼,它自私,嫉妒,傲慢,贪婪,虚荣。一个人在众人面前可以标榜自己无暇,显示自己桀骜清高或单纯善良,他笑容满面,他与所有人拥抱,对所有人祝福,他鄙视恶行,讥嘲小人,抨击现世,但是在舞台的背后的角落里,他的双眼可能会瞬间布满阴翳。在某些时刻,他的脑海里闪过的念头,也可能比他憎恶的人更为恶毒和下流。
      每个人都在扮演一个角色。有时高尚是出于真诚的灵魂,有时只是因为人们陶醉在自己扮演的高尚之中。贵族小姐卡捷琳娜一厢情愿地想为欺侮自己的德米特里奉献一生,但是实际上呢?“她爱上的是自己的高尚品德,而不是我!”德米特里控诉道。
       《卡拉马佐夫兄弟》就这样赤裸裸地揭开了人们溃烂的伤口上的封布,露出里边丑陋的真实。阿辽沙说,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个战场,上帝和魔鬼在里边搏斗。小说中人物的痛苦全部来这场永恒的争斗。
      
       人们津津乐道于伊万最后的疯狂。伊万没有杀死父亲,也从未对哪个人表明过自己想杀死父亲,然而他最终却被自己的罪恶感折磨得发了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在他内心深处,他憎恶老卡拉马佐夫,比谁都甚。他没有动手,但是他完全知道命案将在那一晚发生,他选择放任不管,一走了之。他难道没有罪吗?父亲的遗产会因此被自己和阿辽沙平分,没有其他“爬虫”和“婊子”分一杯羹,这难道不令他满意吗?父亲的鲜血难道没有沾染他的双手吗?法庭不会审判他,但是良知永远会搅动他的心灵,为他定罪。
       阿辽沙给贫困的上尉一家送钱,上尉本来对阿辽沙咒骂愤怒,当知道这些钱是送给他们的,一家人会因此从绝望中得到拯救时,他瞬间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向阿辽沙敞开心扉。然而就在接过钱的一瞬间,他突然将钞票扔到地上狠狠踩了几脚后跑走。因为正是那一刻,上尉意识到自己为了卢布而前后表现出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意识到自己是可笑的,丧失了尊严,良知和道德捆绑着他,令他天然地感到痛苦。
       伊柳沙在斯乜尔加科夫的怂恿下,给小狗茹企卡喂了藏了别针的面包,听见可怜的狗凄厉的尖叫后感到无比痛苦,因此病倒最后去世。孩子们未经世事,灵魂格外纯净,因而良知的谴责对他们来说份外沉重。
       哪怕堕落如老卡拉马佐夫,都会在喝醉时突然感到“直透灵魂的恐惧和能使精神崩溃的震荡”,“心在嗓子眼里直跳”。人皆有良心,良知不会被消灭,但会被隐藏。在人作恶的时候,甚至只是有恶念之时,良知被冲动所蒙蔽,但是在某一时刻它总会出现,令我们恐惧。它在审判。此时人的“本我”往往本能地跳出来反驳,拒绝良知的宣判。为了战胜良知带来的内疚感和罪恶感,人们可能会做出更可怕和丑陋的事。
       老卡拉马佐夫说:“反正这下已经甭想挽回名誉,那我就索性撕破这张脸皮,再冲他们啐上几口,让他们知道,老子在他们面前没什么难为情的,就这么回事儿!”我常常惊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心理的精准描绘。对良知报复,竟然还有这样的心态!果然有这样的心态!没错!
       小到购物狂明知透支仍要刷卡的冲动,到网络上人们穷追不舍的互相谩骂和讥讽,大到集体屠杀,到斯大林和mao发动的一场场运动,难道这些人心中没有罪恶感吗?难道他们的潜意识中不觉得自己做得超出了限度,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的吗?我不相信毫无良知,正如我不相信全善。
       面对良知的责难,人们往往有两种反应。或是内省和忏悔,或是走向极端的反面。为了逃避良知的谴责,为了摆脱负疚和痛苦,一些人干脆“破罐子破摔”,像费尧多尔•巴普洛维奇一样,“为自己的丑恶行径向所有人报复”。他们在不断施恶的过程中忘却了罪恶感,享受恣意妄为的快乐,他们迷恋被谴责、被厌恶的感觉,享受鄙视,在别人的恐惧的颤抖里体验着控制欲的满足。
       为什么神秘人要在公开自己杀人罪行的前一夜来到佐西马的家里,打算把他杀了?因为佐西马代表着他的良心。佐西马绝对不会告发他,但是他却在那一刻无比憎恨佐西马。“你活着,你什么都知道,你在谴责我。我对你恨极了,仿佛你是罪魁祸首。”人们就会这样憎恶良心,甚至想杀了它。
       人人都背负着罪恶。人的罪不在于亚当和夏娃偷食了禁果,而在于人有人性。人性天然带着恶,带着欲望。人是恶,也是良知。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善与恶的种子,所以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宣判。佐西马长老在遗言中告诫着同道:“要特别谨记,你不能充当任何人的法官。因为谁也不能对罪犯做出裁决,除非这位法官认识到,他自己和站在他面前受审的人是同样的罪人,而且他本人也许首先应对受审者的罪行负责。”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谁就可以用石头打她。
       也许正因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社会主义十分冷淡。社会主义者实际上就是在做法官,用阶级审判代替了良知的审判。平民成为全然无罪的可怜人,贵族都是万恶的。社会主义者不相信上帝,他们企图建立新的秩序。然而挣脱了善的束缚,他们可以为了“公正”让世界陷入血泊之中。最终会怎样?——“流血还会导致流血,拔刀出鞘者必将死于刀下。”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他反对暴力革命,渴望充满爱的世界。他愿意相信东正教,因为至少教义让人们相爱,而不是憎恨,它让人们真正从内心尊重彼此,让主与仆从精神上成为兄弟。然而他并不是全信的。他最大的痛苦就是自己虽然相信东正教才是俄罗斯唯一的出路,却同时也在怀疑宗教。在《宗教大法官》一节中,他借伊万之口深深质疑了神职人员对人们精神的统治权,他怀疑苦难的意义,他甚至说教会不是在跟着耶稣干,而是在跟着魔鬼干。
       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喜欢伊万,他最爱的是阿辽沙。与小说中其他人甚至陀氏本人都不同,阿辽沙心地纯善,信仰坚定。在小说的开头,陀氏便对读者反复强调阿辽沙不是盲目闭塞、顽固不化的宗教保守分子,更不是贪恋教会手上凯撒的剑。阿辽沙选择了一条和所有人都相反的道路。“他走上这条道路,仅仅由于当时只有这条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他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心灵挣脱黑暗,奔向光明的理想道路。”这也许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经过人生剧变后,从绞架上被解下来一刻的感受: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都无法挽救他的灵魂,唯有东正教真正给予了他心灵的依托和光明。
       陀氏全心全意地赞美阿辽沙,何尝不也是羡慕他?因为他自己做不到,他是一个怀疑论者,他永远在徘徊。也许陀氏灵魂深处更接近的反而是伊万,他在小说里几次说伊万才是最像老卡拉马佐夫的一个。陀氏对这群徘徊者的批判是深刻的,他厌恶他们,也许也厌恶自己。
       纵然内心充满了矛盾,他仍选择希望寄放于俄罗斯人民身上,寄托在东正教的传统里。社会主义者标榜科学,但是科学并不能解决每天在每个人心中上演的争斗。科学厌恶宗教。“科学不管超出感官范围以外的一切,而精神世界,人性中更高级的那一部分被他们彻底否定了,被幸灾乐祸乃至嫉恶如仇地排除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无比恐惧的正是人性中这一部分的失落:当人们意识到,“那个人”不存在,冥冥之中没有什么在注视着他们的行为,他会做些什么呢?他还会受到良知深刻的责难吗?他还会相信此世的纵欲会引领向地狱吗?无法被科学验证的良知和报应都失去时,人们会变成谁呢?
       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此创造了卡拉马佐夫一家。卡拉马佐夫留着纵欲和享乐的血,肆无忌惮地追求本我的满足,有着强烈的生的欲望。这种力量是可怕的,他们把酒杯摔碎在地上,他们无所不可。然而,三兄弟毕竟还未完全堕落,德米特里还没有把那一千五百卢布花出去,伊万最终没有逃过良知的审判,阿辽沙更是整本书最温暖的颜色,所有人的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真正恐惧的是,人们会变成斯乜尔加科夫和拉基津。两个完全不相信上帝的人,两个个只活这一世的人,真正为了满足欲望可以无所不为。讽刺的是,拉基津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者。拉基津厌恶贵族,因为自己是教士的儿子,他感到自卑。但是他的愿望才不是消灭私有制,追求人人平等,他最想做的是卷一大笔钱去彼得堡做新闻生意,跻身上流社会,也做上贵族。他是一个真正丑陋的人,一个毫无信仰的人,社会主义仅是他的遮羞布,他所认可的唯有金钱和利益。
       看看今天,拉基津无处不在。有些拉基津实现了理想,有些拉基津还在等待,跃跃欲试。
       然而我有什么权力审判他们呢?也许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难逃其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个“小社会主义者”郭立亚。
       郭立亚和伊柳沙的情节主要出现在“大男孩和小男孩”这一章和小说尾声之中。这段情节与故事主线是完全脱离的,它既不涉及凶案的线索,也不涉及主要人物的内心纠葛,它只与阿辽沙相关,甚至连阿辽沙都不是其中的主角。这段情节看似散漫,却是全书最明亮的一部分。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到了孩子。
       与拉基津不同,郭立亚才14岁,他早熟又很不成熟。在这一个小少年的身上,似乎很早就体现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者的特点。他十分勇敢,曾经趴在火车轨道的凹槽中,任凭火车从头上呼啸而过,被称为“不要命”。他果决而有领导力,在孩子中一呼百应,总是教训他们,对挑战了他权威的人则表现得十分轻蔑。他性格冷静乃至冷漠,连他的母亲有时都觉得儿子对她“毫无感情”,曾经为了故意“培养”伊柳沙成为一个“情感平衡的人”,他不惜对忠心耿耿的伊柳沙冷言冷语和孤立。他读过不少书,但是自身并无过多思考,只是热衷于学说理论,借以表现自己的博学和深刻。他批判农奴制,但是却戏弄和嘲笑乡下人,称他们是“蠢货”。
       陀氏将当时俄国青少年的思想状态概括为“毫无知识而又自命不凡”。郭立亚后来描述自己时也说:“因为爱面子,是利己主义的自尊心和我说了算得控制欲在作怪。”回望历史,有多少人坚守的东西到最后不过变成“利己主义的自尊心”和“我说了算的控制欲”。究竟是孩子太单纯,一眼就能看透;还是大人太幼稚,永远都没有进步。
       然而以郭立亚为代表的青少年们正是俄国的未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这些孩子是不无忧虑的。如郭立亚一样单纯的孩子如今却在崇拜拉基津,将他的思想称为“卓越的思想”,多么讽刺。幸而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心还没有变得坚硬,他们的良知仍然柔软,饱含着泪水。只有在这段故事中,孩子和孩子们之间实现了真正的爱与原谅。在忏悔中,良知审判带来的长久痛苦得到了回报。伊柳沙与郭立亚之间的误会,伊柳沙的自责和内疚,都在小狗茹企卡失而复得的欢笑中消解。爱融化了罪恶,就算最终生命消逝,也留下了光明和真挚的怀念。
       在这段情节里,唯一出现的主线人物是阿辽沙,在这个情景里他的身影那样和谐美好。阿辽沙的真诚赢得了郭立亚的友谊,他们平等对话,郭立亚对阿辽沙忏悔了自己从前“爱面子”的缺点,他不再故作成熟冷酷,而是表现出真正符合自己年龄的天真单纯。他们互相喜欢,互相信任。每当读到这段,读到伊柳沙抱着茹企卡欢乐的大叫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真美好啊。宽容与原谅,爱与善,真美好啊。
       在尾声中,阿辽沙郭立亚和其他孩子一起参加了小伊柳沙的葬礼。葬礼结束后,阿辽沙经过伊柳沙曾经抱住父亲哭泣的大石头旁边,内心掀起一阵狂澜。阿辽沙孩子们说了一段话,小说以此结束。
       阿辽沙告诉孩子们要永远记得伊柳沙,无论今后是成功还是不幸都不要忘记他,不要忘记当年他们被一种善良和美好的感情连结在一起,为别人奉献爱心会使他们比实际的自己更好。
       “啊,孩子们,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害怕生活!当你做了正义的好事的时候,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
       “是的,是的,”孩子们欣喜地应道。
       “卡拉马佐夫,我们喜欢您!”有一个声音情不自禁地说。
       大家拉着手,欢呼着。“永远这样,一辈子都手拉着手!”
       在这个阴霾压抑的故事结尾,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了世间最美好的画面。人与人凭借美好的感情连结在一起,人不再是自闭的个体,不是只为了自己的私欲才活着的行尸走肉,人与人拉着手,共同走向明天。他们尊重古老的传统,去参加死者的葬后宴,相信彼此日后复活会再次相见。他们彼此祝福,他们珍视每一个高尚正直的灵魂,珍视善良和美好的一切,充满了无限的喜悦。
       “卡拉马佐夫,我们喜欢您!”在爱之中,卡拉马佐夫不再是邪恶的姓氏,它最终洗脱了污名,获得了救赎。
       正如《宗教大法官》的结尾,始终沉默的耶稣给了宗教大法官一个吻。
       阿辽沙给了伊万一个吻。
      
       孩子们欢呼着。
      
       遥远的欢呼声中,我仿佛看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嘴角一闪而逝的微笑。
  •     1,在《罪与罚》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了一个谋杀者的内心。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他却掩盖了谋杀者的内心,而写了一个无辜者的内心。斯麦尔佳科夫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次可以和三兄弟相抗衡的独白。而米卡却以一个无辜者的身份被加以详细的分析。
      
      2,本科时上外国文学课,课本上说,卡拉马佐夫一家,除了阿廖沙,所有的人都是丑恶的,荒淫的,罪恶的,野性的,充满暴力和欲望,最后只能走向一个悲剧的命运。仿佛这些家伙根本不值得拯救似的。这是完全错误的。所有的人都走向了自我救赎,就连私生子也是。
      
      3,读完这部书,才了解村上春树所谓“综合小说”是什么意思。结构上用心良苦,各种人物依次登场,配角也被非常用心的加以刻画,穿插了许多小故事。人物的性格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4,小说中出现了梦境和精神分裂的描写,让人非常惊喜。尤其是米卡“谋杀”的过程,阿廖沙和丽萨的谈话,伊凡的梦魇,这三个情节非常值得一读。
      
      5,关键:小说主要内容,其实就是对一场谋杀案的审判。然而,作者却想赋予这个案件“轰动整个俄国”的深刻含义,并将卡拉马佐夫一家当做是整个俄国社会的缩影。一边是整个民族的命运,一边是一场小小的案件,这个跨度太大了。
      
      所以,小说的难度在于:作者究竟该如何把如此宏大的主题,赋予一场小小的谋杀案之中。即如何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挖掘,让这场案件,让这个故事,让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变得“典型”。这是理解小说的关键所在。
      
      6,小说中佐西马长老出现最早,这个看似和谋杀案无关的人物,在第二卷结束时死掉了,随之小说展开新的章节。这是一个良苦用心的结构。这部小说从争论开始,以争论结束,整个谋杀在第二卷中伏笔,第三卷中爆发并且完成。剩下漫长的第一卷和第二卷都在进行可以说冗长也可以说深刻的争论。这种写法几乎不可复制。
      
      
      
      
      
      
  •      虽然此书说主人公是阿辽沙,但是我觉得更多描写几种在米嘉上,一开始也不是很喜欢米嘉,乱花钱,没有节制,对未婚妻那种态度,未婚妻即美且富,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格,这么好的未婚妻不知道珍惜。从我看重未婚妻富的角度,可以看出我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在乎是否有钱,越来越庸俗。米嘉却喜欢格露莎这样的情妇,和不同男人搞且放高利贷,总之一无是处。如果有钱,就不应该这样无节制花,我期望的也是想二哥伊万那样去多学习,增长下知识,虽然最近总是怀疑增长下见识后然后价值何在。成为一个无神论者,然后呢。回到米嘉,虽然米嘉乱来,但是他至少诚实、正直,不会想拉基律那样厚颜无耻,诬陷他人。为了一己私利无所不用其极。关在监狱里的那段时间,他反思了人生,只有经历了重大挫折,人生才可能到一个新的高度,所以不要在挫折前就那么妥协,放弃。格露莎也不是那样一个可以被鄙视的人,知道米嘉要流放西伯利亚,她坚决要和他同行,其实她可以完全不用把这样沉重的枷锁加在自己身上,但是她竟然没有退缩。假如是我,我一定会选择不管不问,逃避,当做和那人不是很熟悉。从中我又体会到了我的渺小浅薄。我有何种资格唾弃别人,我自己思想就是如此狭隘。我总是抱着侥幸心理那么悲惨的事情不要发生在我身上,但是发生了,我一定比任何人都懦弱。着重描写了他内心痛苦挣扎的心路历程,其余两个兄弟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对伊万的着墨最少,只是描写了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上学上进,追求卡嘉,后来病的很严重。一直以来,我想我的目标是成为像伊万那样博学的人,虽然我也不知道成为那样的人然后意义何在。我想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我,不是浑浑噩噩混着。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抽象,如果连起码的责任(对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奔走相助,付出一切帮助他人)、正直诚实都做不到,所谓的了解世界只为一己私利谋求利益有何意义。那我只是一个庸俗的人。伊万为曾经有过杀父这个念头很痛苦,每个人都会有很狭隘的想法,我才发现有很狭隘想法的不仅仅是只有我一个,没必要惭愧,只要做出来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就够了。
       阿辽沙就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显然也会有一番挣扎。佐西马神父的挣扎比阿辽沙更突出,一开始行为不是那么符合世俗标准的人后来思想有了革新,改变都可以如此巨大。
       书中很多言论我觉得很赞,但是总是看过一遍后就忘记了在讲什么。看到人物说某些话的时候,总是很想拍手称赞,思索的过程历历在目。那声调、那语气充分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我就写不出来。名著就不愧是名著啊。
      
  •     21年,我至今活在这摊浑水的时间,阅览了世事,看过了人心,我发现了让我不寒而栗的事实。
      人的心真脏,更恐怖的是,我也一样。
  •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无疑是一种痛苦煎熬。我惊叹于他对心理描写的刻画深度,同时又对“身边倘若有这样的人存在“的疑问的一种恐惧。记得以前读《罪与罚》的时候,甚至连续两天做恶梦,始终无法摆脱那种丝丝入扣的犯罪心理。自然,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创作方式,作为作者临终前最后创作的一部作品,此文的虐心程度真TM是前所未有!
      
      again,如果你的心理素质很差,那就离天蝎远点。这群人简直是野兽般的存在。想想你身边时刻躺着一个破案专家吧!时刻用阴暗视角缜密分析一切!天蝎因素太少的人别想着去做坏事,因为你早晚被抓。相反,天蝎因素强的人适合去做职业侦探,放任自流就是丧心病狂的祸害社会。
      
      
  •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陀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作品,主要围绕的是费奥多尔`巴夫诺维奇,其三个正式儿子:米佳、伊凡、阿列克谢;一个疑似私生子:斯麦尔加科夫;三个女人:卡佳、格鲁申卡、丽莎;一位修道士,佐西马长老这些人展开的。
      其中费奥多尔`巴夫洛维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丑角色,视情欲与金钱之外一切如粪土的爆发户,三个儿子,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角色,老大米佳,为了爱情,半疯半癫,高呼是卑鄙小人,但绝对不是贼,内心高贵,有良心,可是行动上却粗鲁,残暴,卑鄙,神经质,为了和父亲争抢格鲁莎而反目成仇。二儿子伊凡则是一个道貌岸然的旁观者,一方面他是一个虚无主义者,认为接受上帝的存在,但是不接受上帝创造的世界,他爱上了大哥的未婚妻卡佳,也因此而采取隔岸观火的姿态,等待两条毒蛇互相相咬而坐收利益。小第阿廖沙是另外一个角色,陀思陀耶夫斯基将其设定为一个像白鸽一样圣洁的人,是一个经历过现实残忍而选择埋头在上帝慈爱胸里的懦弱的人。
      卡佳,是一个高傲的女人,是视获得社会道德认同为最高追求的女性,所以,她一开始宁愿否认自己对伊凡的爱,而坚持自己是爱着米佳,不肯放手。格鲁申卡,是一个典型的苦难的女性代表,苦难的人生经历让她对所有男人失去了信心,对生活抱着戏耍的态度,像看逗狗一样地取乐。但是内心还是埋藏着真诚的爱,热烈的爱,只是因为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深深地将其掩埋。直到对其等待了五年的波兰军官彻底绝望,才将其心彻底依托给了米佳,可是一切为时已晚。
      斯梅尔加科夫,对其出身一直耿耿于怀,是一个聪明而且心眼小的人。一直掩饰自己的内心,但最终将巴尔洛维奇杀死,导致米佳为其背罪。
      佐西马长老是另外一个角色,是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后归顺上帝的人。死后由于身体发臭而受到非议。但是他是一个睿智的人,因为他阅尽人生,有一套独特的人生哲学,虽然他是一个修道士,但是他自己也说自己不相信上帝。噢~~~
      
      全书,陀思陀耶夫斯基想要说的主题我想有:
      1.现实是荒唐的,面对荒唐的现实,人们都是卡拉马佐夫式的,脚踏两个深渊,一面是高贵的,一面是狂暴的;
      2.上帝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上帝所创造的荒唐的世界是不能被接受的;
      3.假如上帝不存在,那么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良心也是可丢弃的。聪明的人儿可以马上创立自己的规则,来保证世界的正常运行,从这里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上帝。
      4.自由与面包不可兼得。所谓的真正的自由,是必然被孤立的,不受束缚的,试想,没有束缚的自由存在于什么情况?是的,他将被孤立在人类,自然界之外,上帝的创立的一切法则都将不适用于他,也即是说,他将活不下去。从这里看,人们所要的自由,不过是被出卖了大半之后剩下的残渣,人们通过出卖自由来获得面包,以求得生存。
      5.无论世界多么荒唐,我们都要爱他,爱他的好,爱他的不好。你用什么量器量他人,他人也将用什么样的量器量你。
      
  •     当耶稣教人以自由时,一个潘多拉魔盒便打开了。每个人最终自由到不信上帝,成为在旷野里漫无目的狂奔的羔羊,黑暗无边的荒原上,羔羊除了奔跑,无尽而猛烈的奔跑,便再也没有什么存在了。色欲与激情,难掩孤独而恐惧。
      
      信仰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然而只能在辽远的地方,抽象的存在。信仰也根本经不起逻辑推理和分析。一旦获得自由的羔羊想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信仰时,信仰便像那消逝的夕阳,迅速泯灭了最后一丝光明,退去了。追逐光明,却永远落在黑暗之中。羔羊的奔跑便注定沉沦在黑暗中,无论是否想要追逐光明。甚至你一动追逐光明的念头,感受到的黑暗便越沉厚,越绝望。自我撕裂,时刻在同一颗心中决战,牙眦迸裂,山崩地陷,血流成洪水滔天。软弱无力的羊羔们怎么能不疯狂?怎么能不灭亡?
      
      除了恐惧,还有什么能将散漫的羔羊聚集起来的吗?羔羊们将面包奉献给它们中的强者,再由强者分配给他们,羔羊们自己营造出的神秘气氛让它们感觉安心。而恺撒的权柄便永远主宰着大地。少数强者支配着每个弱者,双方都放弃了自由,各安其命。盲从的羔羊们在遍地芬芳的草地上默默吃草,挨着鞭子便感到心安,四周则是一片鸟语花香。少数羔羊则已化为地上的牧人,它们知道这鸟语花香只是羔羊们的浮想,而永夜却是真切而噬人的蛆虫,在每一寸血管中肆虐。
      
      一只软弱的羔羊,最好的命运便是终生安心吃草,不要东张西望。然而有的不幸的羔羊,似乎窥见了背后的暗夜。可它不是强悍的恺撒,它只是一只偷看到惊人秘密的软弱的羔羊。它既不甘心再默默吃草,又无力举起鞭子。
      
      这羔羊怎么能不疯狂?怎么能不灭亡?
  •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
      “人是不幸的,因为他不知道他是幸福的。”人间许多惨剧均源于此。另,如果在广州的话,此书可以去希圣书馆借阅,希圣书馆是文史哲共享型书馆。书馆及借阅详情见:http://www.douban.com/note/301941935/
  •     【作家评论】
      
      毛姆:它急切地想寻求人类被上帝抛弃的原因,同时一心想找回生活的真理。这部巨著从头到尾都能紧扣读者的心弦。书里有极可怕的场景,但也有无可匹敌的美丽画面。没有一本小说能如此奇妙地描绘人类的崇高与丑恶,也没有一本小说能以如此深沉的悲悯之情,如此巨大的力量,叙述人类灵魂可能承受的悲剧。他对受苦的人充满同情。只有自己身受过痛苦的人才能如此。他说:"切莫做人的裁判者,要爱人;不要怕人们的罪,要爱罪人。"书中人物是作家本人痛苦而扭曲的病态心理的自然流露。他们既不真实,也不生动,但是一个个都带着生命的节奏在不断地狂舞。
      
      
      布希拿:就像一锅热腾腾的炖鱼糊,它脱轨离体并枝节丛生,里面有太多太多的角色,过于冗长,但正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留有空间让任何事情介入,这本书或许也容许圣灵本身在这里或那里介入,对我而言,阅读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经历——经历到上帝:他神秘的临在,以及他令人震惊的不在。
      
      【书摘】
      
      1、大家全都想把个别凑成一致,以便在普遍的混乱之中,竭力求得某种整个的涵义。
      
      2、一般人,甚至坏蛋,也常常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天真烂漫得多。
      
      3、记忆即使再小些,即使在两岁的时候也有可能记住的,只不过在以后一生中重现时,往往只好象黑暗中的光斑,又好象一张大画上撕下来的一角那样,除去这一角以外的全幅画面都隐没了,消失了。
      
      4、他不愿意做人们的裁判官,不愿意责备,也决不去责备人家。他甚至好象对一切都容忍,毫不怨人,虽然时常感到很痛心。
      
      5、奇迹是永远不会使现实派感到不安的。
      
      6、牺牲性命也许是一切牺牲中最容易的一种;但若从青春洋溢的生命之中,牺牲五六年光阴去从事艰难困苦的学习、钻研科学,哪怕只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以便服务于自己所爱的真理,和甘愿完成的苦行,——这样的牺牲就有许多人完全办不到.
      
      7、我愿为探寻灵魂不死而生活,决不半心半意。
      
      8、无神论在现代建筑巴比伦高塔的问题,建筑这个高塔不为了从地上上升到天堂,而是为了把天堂搬到地面。
      
      9、长老是什么呢?长老就是把你的灵魂吞没在自己灵魂里,把你的意志吞没在自己意志里的人。你选定了一位长老,就要放弃自己的意志,自行弃绝一切,完全听从他。
      
      10、他的心灵专门亲近罪孽较多的人,而凡是作孽最多的人,他也爱得最深。
      
      11、对于被劳累和忧愁所折磨,特别是被永远的不公平和永远的罪孽所折磨的人们,见到圣物或圣者,跪在他的面前膜拜,是一种无比强烈的需要和最巨大的安慰。
      
      12、尽管我们有罪孽,不诚实,易受诱惑,但无论如何,世上某处总还有一位圣者和高人;他有真理,他知道真理;那么真理在地上就还没有灭绝,将来迟早会转到我们这里来,象预期的那样在整个大地上获胜。
      
      13、每当我跟人们来往时,老觉得我比一切人都低贱,大家全把我当小丑看待,所以我就想:‘那我就真的扮演小丑吧。我不怕你们的看法,因为你们一个个全比我还卑鄙!
      
      14、骗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谎话的人,会落到无论对自己对周围都分辨不出真理来的地步,那就会引起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不尊敬。人既不尊敬任何人,就没有了爱,既没有爱,又要让自己消磨时光,就放纵淫欲和耽于粗野的享乐,以致在不断的恶行中完全落到兽性的境地,而这全是由于对人对己不断说谎的缘故。
      
      15、哭并不比沉默的忧愁轻松。哭诉所能给人的慰藉,只能是更痛苦地撕裂心胸。它不希望慰藉,而正是以无法慰藉的感觉来滋养自己。哭诉只不过是一种不断地刺激创伤的需要罢了。
      
      16、只要真心忏悔,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也不会有一种罪孽上帝不加饶恕的。上帝爱你,爱得出乎你的想象,哪怕你带着罪孽,对有罪的你也还是爱的。
      
      17、能忏悔,就能爱。你能爱,就是上帝的人。
      
      18、爱可以赎回一切、拯救一切的。爱是无价之宝,可以赎回全世界的一切,不仅能清偿你的罪孽,同样也能清偿别人的罪孽。
      
      19、人是为幸福而生的。谁十分幸福,谁就完全有资格对自己说:‘我在这世上履行了上帝的约言。’
      
      20、您应该积极地,不倦地努力去爱您周围的人,您能在爱里做出几分成绩,就能对于上帝的存在和您的灵魂的不死获得几分信仰。
      
      21、我爱人类,但是自己觉得奇怪的是我对全人类爱得越深,对单独的人,也就是说对一个个个别的人就爱得越少。我对于个别的人越恨得深,那么我的对于整个人类的爱就越见炽烈。
      
      22、避免说谎,不说一切谎言,特别是不对自己说谎。留心提防自己的虚伪,每时每刻都小心监视它。只要您一旦在自己身上觉察到了恶劣的东西,也就等于已经洗干净了。
      
      23、幻想的爱急于求成,渴望很快得到圆满的功绩,并引起众人的注视。有时甚至肯于牺牲性命,只求不必旷日持久,而能象演戏那样轻易实现,并且引起大家的喝采。至于积极的爱,那是一种工作和耐心,对于某些人也许是整整一门科学。
      
      24、教会不是把犯罪人开除出去,而只是永远对他进行慈父般的监督。不但如此,它甚至努力同罪人保持一切基督教会的联系。假使基督的社会,也就是教会,也排斥他,象民事法律排斥他、弃绝他一样,那么,上帝啊,罪人将何以自处呢?
      
      25、外国的罪人很少忏悔,因为种种甚至是最新的学说都竭力使他相信,他的犯罪并不是犯罪,而是对压迫者的横行霸道的反抗。
      
      26、社会主义者兼基督徒,比社会主义者兼无神论者要可怕得多。
      
      27人们对自己不死的信仰一被打破,就不仅是爱情,连使尘世生活继续下去的一切活力都将立即灭绝。不但如此:那时也将没有所谓不道德,一切都是可以做的,甚至吃人的事情也一样。
      
      28、你不抛弃上帝,上帝也不会抛弃你。你会看到极大的痛苦,并且会在这种痛苦中得到幸福。
      
      29、一个男人爱上了某种的美,女人的身体,是会为了她出卖亲生儿女,出卖父母,出卖俄罗斯和祖国的。本来是老实的,会去偷东西;本来是温和的,会杀人;本来是忠诚的,会叛变。哪怕一面瞧不起,一面还是离不开。”
      
      30、恋着并不就等于是爱。一面恋着一面也可以切齿痛恨。
      
      31、他并没有对我做过什么坏事,但是我却对他做过一桩最没良心的坏事,而一旦做了,就正为了这个而立刻恨上他了。我既已无法恢复自己的名誉,那就让我再无耻地朝他脸上吐一口唾沫,表示我对你们毫不在乎,这就完了!
      
      32、如果我要掉进深渊的话,那就索性头朝地,脚朝天,一直掉下去,我甚至会因为堕落得这样可耻而感到高兴,会把它当作自己光采的事。而且就在这样的耻辱中,我会忽然唱起赞美诗来。尽管我是可咒诅的,尽管我下贱而卑劣,但让我也吻一吻我的上帝身上的法衣的衣边吧;尽管与此同时我在追随着魔鬼,然而上帝呀,我到底也是你的儿子,我爱着你,也感受着欢乐,没有欢乐,世界是既不能存在也无法支持下去的。
      
      33、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可怕是因为无从捉摸。在这里,两岸可以合拢,一切矛盾可以同时并存。
      
      34、我最不忍看一个有时甚至心地高尚、绝顶聪明的人,从圣母玛利亚的理想开始,而以所多玛城的理想告终。更有些人心灵里具有所多玛城的理想,而又不否认圣母玛利亚的理想,而且他的心还为了这理想而燃烧,象还在天真无邪的年代里那么真正地燃炽,这样的人就更加可怕。
      
      35、人是宽广莫测的,甚至太宽广了,我宁愿它狭窄一些。理智上认为是丑恶的,感情上却简直会当作是美。美是在所多玛城里,你相信吗?可怕的是美不只是可怕的东西,而且也是神秘的东西。这里,魔鬼同上帝在进行斗争,而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
      
      36、我疯狂地爱您,不管您爱不爱我都是一样,我决不使你受到拘束,我愿意做您的家具,做您踏脚的地毯。……我要永远爱您,从您自己手里拯救您自己。
      
      37、画家克拉姆斯科依有一幅出色的名画,题目是《冥想者》,画的是冬日的林景,林中大道上孤伶伶地站着一个身披破烂长衣、脚穿树皮鞋、在极端的孤寂中陷入狂想的农夫,如果问他站在那里想什么,他一定一点也不记得,一定会把在冥想时所得的印象隐藏在心里。这些印象对于他是珍贵的,他一定会不知不觉地、甚至自己毫不意识到地不断把它们积聚起来,——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自然也不知道。把这些印象积聚多年以后,他也许会忽然抛弃一切,到耶路撒冷去朝圣、修行,也许会把自己出生的村庄纵火烧掉,也许两件事都会做出来。民间有很多冥想的人。
      
      38、你们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还是奶,你们还没有脱皮去壳哩!
      
      39、他来到修道院,并不就比俗世的人们神圣些,而是已经意识到他自己比所有俗世的人们,比地上的一切人都坏些,一个修士以后住在这个院子里越久,就应该越加深切地意识到这一点。
      
      40、如果你们沉迷在怠惰和洁身自好的骄傲之中,尤其是陷在贪婪之中,就会有人从四面八方前来掠夺你们的羊群。
      
      41、世间的科学集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把圣经里给我们遗下来的一切天国的事物分析得清清楚楚,经过这个世界的学者残酷的分析以后,以前一切神圣的东西全都一扫而光了。但是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加以分析,却盲目得令人惊奇地完全忽略整体。然而这整体仍象先前一样不可动摇地屹立在他们眼前,连地狱的门都挡不住它。甚至就在破坏一切的无神派自己的心灵里,它也仍旧不可动摇地存在着!
      
      42、您需要不忠的丈夫,因为借此可以不断地默察自己坚守忠实的苦行,同时责备他的不忠实。而这一切全是出于您的骄傲。
      
      43、小孩们是没有同情心的人,单个分开,是天使,到了一起,他们就常常变得毫无同情心。
      
      44、那些被人轻视但却心胸高尚的穷人家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世界上的真理,这真理一进入他的心里,就永远的把他压扁了。
      
      45、先生,您不要看不起我:在俄国喝醉的人是最善良的。我们这里最善良的人也就喝酒喝得最凶。
      
      46、‘爸爸,是不是有钱的人比世界上别的人都更有力量么,爸爸?’我说:‘是的,伊留莎,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富人更有力量的了。’他说:‘爸爸,我会发财的,我去当军官,打败所有的敌人,沙皇会给我奖赏,我回家来,那时候就谁也不敢惹我们了。
      
      47、受屈辱的人感到最难堪的就是忽然大家全以他的恩人的姿态来对待他。
      
      48、您象小姑娘那样地笑,却象殉道者那样考虑问题。
      
      50、即使我完全不相信生活,对于心爱的女人失掉信心,对世间事物的秩序失掉信心,深信一切都是无秩序的,可诅咒的,是魔鬼般地混乱不堪的,我总还是愿意活下去,既然趴在了这个酒杯上,在没有完全把它喝干以前,是不愿意撒手的。
      
      51、我渴望生活,所以我就生活着,尽管它是违反逻辑的。尽管我不信宇宙间的秩序,然而我珍重到春天萌芽的带着滋浆的嫩叶,我珍重蔚蓝的天,珍重一些人,对于他们,你信不信,有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热爱,还珍重一些人类的业绩,我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
      
      52、上帝赐给女人歇斯底里,那是给她们的一种恩惠
      
      53、在真正的俄罗斯人心目中,有没有上帝,有没有灵魂不死的问题,是最首要最严重的问题。
      
      54、十八世纪有一个老罪人, 他说如果上帝不存在,就应该把他造出来
      
      55、必须有一个上帝!这样的思想为什么竟能如此顽固的钻进象人类这样野蛮凶恶的动物的脑袋里呢?而这种思想是多么圣洁,多么动人,多么智慧啊,它真是人类唯一的光荣。
      
      55、我是早就决定不去思考究竟是人创造了上帝还是上帝创造了人的问题了。
      
      56、我象婴儿一般深信,创伤终会愈合和平复,一切可气可笑的人间矛盾终将作为可怜的海市蜃楼,无力的、原子般渺小的、欧几里得式的人类脑筋里的无聊虚构终将销声匿迹,在宇宙的最后终局,在永恒的和谐到来的时刻,终将产生和出现某种极珍贵的东西,足以满足一切人心,慰藉一切愤懑,补偿人们所犯的一切罪恶和所流的一切鲜血,足以使我们不但可以宽恕,还可以谅解人间所曾经发生的一切。
      
      57、越笨越近事实。越笨越明白。笨拙就是简捷而朴质,聪明则是圆滑而又躲闪。聪明是下贱的,愚笨则直率而且诚实。
      
      58、要爱一个人,那个人必须隐藏起来,只要一露面,爱就消失了。而小孩子们在近处也可以爱,甚至是脏肮的,形容丑陋的都可以爱。
      
      59、我不愿谈大人,是因为他们除去令人生厌,不值得爱以外,还遭到了报应:他们偷吃了禁果,认识了善恶,开始变得‘象上帝’了。而且他们现在还在继续吃。但是小孩们一点也没有吃,暂时还什么错处也没有。
      
      60、孩子们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比如说,在七岁以下的时候,是同大人们有天壤之别的:他们仿佛完全是另一种生物,有着另一种天性。
      
      61、常听见形容人‘野兽般’地残忍,其实这对野兽很不公平,也很委屈:野兽从来不会象人那样残忍,那样巧妙地、艺术化地残忍。
      
      62、假如魔鬼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准是完全照着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
      
      63、世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律师永远知道怎么去找漏洞。我把律师叫做‘等人出钱雇的良心’。
      
      64、这大地太需要荒诞了。世界就建立在荒诞上面,没有它世上也许就会一无所有了
      
      65、如今我什么也不想去理解。我只想执着于事实。我已下决心不再去理解。如果我想去理解某一事实,我就会立刻改变了这件事实,于是我决心执着于事实。
      
      66、我是一个臭虫,我谦卑地承认我一点也不理解为什么一切会这样。给了人们天堂,人们却想要自由,偷了天上的火种,他们明知道自己会遭到不幸的,可见人们是自作自受,所以也用不着怜惜他们
      
      67、我愿意宽恕,我愿意拥抱,却不愿人们再多受痛苦。假使痛苦是用来凑足赎买真理的,那么我预先声明,这真理是不值这样的代价的。
      
      68、我宁愿执着于未经报复的痛苦。我宁愿执着于我的未经报复的痛苦和我的未曾消失的愤怒,即使我是不对的。
      
      69、全世界有没有一个人能够宽恕而且有权利宽恕?有的,他能代表一切去宽恕,因为他曾为了一切人和一切物而流出了自己清白无辜的血。你忘记了他,而大厦正是建立在他的上面的,大家也正是对他呼喊:‘你是对的,主,因为你指引的道路畅通了。’
      
      70、人们已经有十五个世纪没再得到天上的保证:没有得到天上的保证,只好相信内心的声音。
      
      71、主啊,你想进入人世,空着手走去,带着某种自由的誓约,但是他们由于平庸无知和天生的粗野不驯,根本不能理解它,还对它满心畏惧,——因为从来对于人类和人类社会来说,再没有比自由更难忍受的东西了!
      
      72、人们一定会把他们的自由送到我的脚下,对我说:“尽管奴役我们吧,只要给我们食物吃。”
      
      73、人一旦得到了自由以后,他最苦恼的问题,就是赶快找一个可以崇拜的人。他们渴望寻找一个对象,以便把随自己这个可怜的生物与生俱来的一份自由赶快交付给他。
      
      74、人有一致崇拜的需要,整个人类永远渴望着一定要把自己组成一个世界性的整体。这给整个人类带来了最大的痛苦。为了达到普遍一致的崇拜,他们用刀剑互相残杀。他们创造上帝,互相挑战:“丢掉你们的上帝,过来崇拜我们的上帝,不然就立刻要你们和你们的上帝的命!”
      
      75、人类存在的秘密并不在于仅仅单纯地活着,而在于为什么活着。当对自己为什么活着缺乏坚定的信念时,人是不愿意活着的,宁可自杀,也不愿留在世上,尽管他的四周全是面包。
      
      76、再也没有比良心的自由更为诱人的了。但同时也再也没有比它更为痛苦的了。
      
      77、有三种力量,地上仅有的三种力量,可以永远征服和俘虏这些意志薄弱的叛逆者的良心,使他们得到幸福,——这三种力量就是奇迹、神秘和权威。主把这三者全部拒绝了。
      
      78、当人们对你讥笑,嘲弄,对你喊叫:“你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会信仰这是你”的时候,你没有从十字架上下来。你所以没下来,是因为你不愿意用奇迹降服人,你要求的是自由的信仰,而不是凭仗奇迹的信仰。你要的是渴求自由的爱,而不是囚犯面对把他永远吓呆了的权力而发出的那种奴隶般的惊叹。
      
      78、耶稣如果接受了伟大的精灵的这第三个劝告,就可以解决人类在地上所寻求解决的一切,那就是:向谁崇拜?把良心交给谁?大家怎样最后联结成一个无争辩的、和谐一致的蚁窝?
      
      79、他清楚地看出了惟有那个可怕的伟大精灵的劝告,才能勉强给这些软弱无力的叛徒,建立起一种最起码的生活秩序。看出了这一点以后,他就明白了应该遵照那聪明的精灵、那可怕的死亡和毁灭的精灵的指示去做,谎言和欺骗,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走向死亡和毁灭,而一路上却一直欺骗他们,使他们好歹不至于觉察到他们是在被引导到哪里去,这样这些可怜的盲人们至少在途中还可以自认为是幸福的。
      
      80、你应该离开这里,到尘世中去象修士那样地生活。你会有许多敌人,但就连你的敌人也会爱你的。生活将给你带来许多不幸,但你会恰恰为了这些不幸而感到幸福,并且祝福生活,还使别人也祝福。
      
      81、妈妈,你不要哭,生活就是天堂,我们大家都活在天堂里,可是我们却不愿意知道这个,如果愿意知道,那么明天全世界就都会成为天堂了。干吗要争吵,互相夸耀,互相记仇:我们大家只应该到花园里去,游玩,嬉戏,互相亲爱,互相夸奖,亲吻,为我们的生活祝福
      
      82、每根小草,每个昆虫,蚂蚁,金蜂,全都奇怪地知道自己应走的道路,虽然它们并没有智力。它们为上帝的神秘作证,而且不断地自己显示这个神秘。他快乐的哭了。他说:“我的周围全是上帝的荣耀:小鸟,树木,草地,天空,只有我活在耻辱里,糟踏了一切,完全没有注意到美和荣耀。”
      
      83、不管你怎样惩罚我,你的荣名将永受祝福
      
      84、一切都很好,一切都美妙,因为一切都是真理。你瞧那匹马,站在人身边的巨大的畜生,或是那头低头沉思着的牛,它替人做工,养活着人。你瞧瞧它们的脸庞:对于时常无情地痛打它们的人类是多么温顺,多么依恋,它们的脸上是多么地不怀恶意,多么地信任,多么地美丽,想想都觉得感动:它们是没有任何罪孽的,因为一切都是崇高的,除了人类以外一切都没有罪孽。基督远在我们以前就和它们同在。
      
      85、你们四下里看看上帝的恩赐:晴朗的天,纯洁的空气,柔和的小草,鸟儿,美丽而无邪的大自然,但是我们,唯有我们不敬神,愚蠢,不明白生命就是天堂,因为只要我们愿意明白,天堂会立即美丽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将互相拥抱,放声痛哭。
      
      86、整个世界早就走上了偏路,把不折不扣的谎言当作真实,并要求别人也同样地说谎的时候,你们怎么能弄得清真假呢?
      
      87、每人都想尽量让自己远离别人,愿意在自己身上感到生命的充实,但是经过一切努力,不但没有取得生命的充实,反倒走向完全的自杀,因为人们不但未能达到充分肯定自己的存在,反而陷入了完全的孤立。
      
      88、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各自分散成个体,每人都隐进自己的洞穴里面,每人都远离别人,躲开别人,把自己的一切藏起来,结果是一面自己被人们推开,一面自己又去推开人们。每人在独自积聚财富,心想我现在是多么有力,多么安全,而这些疯子们不知道财富越积得多,就越加自己害自己地陷入软弱无力的境地。因为他已习惯于只指望自己,使自己的心灵惯于不相信他人的帮助,不相信人和人类,而只一味战战兢兢地生恐失掉了他的银钱和既得的权利。
      
      89、世界宣告了自由,特别是在最近时代,但是在他们的自由里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只有奴役和自杀。
      
      90、神父和师傅们,你们应该珍重人民的信仰。在我们伟大的人民里面,那种庄严真实的高贵品格使我终身感到惊愕,我们俄国人越穷,越低下,他们身上就越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庄严的真实。
      
      91、俄罗斯由于谦卑,是伟大的,我们将保存基督的形象,它将象宝贵的金钢石一样,照耀着整个世界。
      
      92、人最终将只在教化和慈爱的功业中寻到他的快乐,而不象现在那样在残忍的欢愉,贪食、淫荡、虚饰、夸耀和互相嫉妒竞争中寻找快乐。
      
      93、一旦否定了基督,结果必将流血遍地,因为血可以召来血,动剑的人将被剑所伤。当初如果没有基督的约言,人们一定会互相残杀,直杀到世上只剩下最后的两个人为止
      
      94、祈祷就是最为珍贵的教育
      
      95、你们尤其要爱小孩,因为他们也没有罪孽,象天使一般,活在世上,好象是对我们的一种指示,使我们感动,使我们的心变得纯净。侮辱小孩的人是可悲的。
      
      96、看见人们作孽的时候,常会十分困惑,心里自问:“用强力加以制服呢?还是用温和的爱?”你永远应该决定:用温和的爱。如果你能决定永远这样做,你就能征服整个世界。
      
      97、你必须珍重你的喜悦,无论人们觉得它多么无意义。
      
      98、你只要诚心地认为自己应对一切事和人负责,你就立即会看出事实确实就是这样,你确是对一切人和一切事物担有过错。相反如果你把自己的懒惰和无能推到别人的身上,结果你就一定会染上了撒旦的骄傲,对上帝产生怨艾之心。
      
      99、我们在地上确实就象是在盲目游荡,假如我们面前没有可贵的基督形象的话,我们真会完全迷路,遭到灭亡,就象洪水来临前的人类一样。地上有许多东西我们还是茫然无知的,但幸而上帝还赐予了我们一种宝贵而神秘的感觉,就是我们和另一世界、上天的崇高世界有着血肉的联系,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的根子就本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另外的世界里。
      
      100、没有人能在地上裁判罪人,除非他自己觉悟到他和站在他面前的人同样有罪,而他对站在他面前的人所犯罪行的责任也许比任何人都要大。只有当一个人悟到了这一层的时候,他才能成为裁判官。
      
      101、你处于孤寂之中,谁也不会看见你,听见你。你应该信仰到底,即使大家在地上迷了途,只有你一个人还坚守着信仰;即使那样你也要呈上贡献,独自留在那里颂赞上帝
      
      102、你虽死而你的光不死。正直的人逝去了,他的光明仍将留存下来。人们总是在拯救他们的人死后才得救的。
      
      103、我老在想:“地狱是什么?”我以为它是“由于不能再爱而受到的痛苦”。
      
      104、人们依赖自己恶意的骄傲为生,就好象沙漠中饥饿的人喝自己身上的血。他们将永远在自己的怒火中燃烧,他们渴求死和虚无。
      
      105、生活是极大的喜悦,而不是含泪的驯顺。
      
      106、“我已经饶恕了,”格鲁申卡忧郁地说,“多么下贱的心啊!为我的下贱的心干一杯!”
      
      107、基督的庄严显得可怕,他的崇高使人畏惧,然而他怀有无限的慈悲。由于爱,他显出和我们一样的形象,同我们一起快乐,为了使客人们不致扫兴,他把水化成美酒,等待新的客人,不住地召唤新的客人,而且在永恒地召唤。
      
      108、我向来不借钱给人家。借钱等于吵嘴
      
      
      109、裁判我,因为我自己裁判了自己,不要裁判我,因为我爱你,主啊!我是个下贱的人,但是我爱你。就是你把我送进地狱,我在那里也仍旧会爱你,我会从那里大声呼喊,说我永生永世地爱你。
      
      110、明天进修道院,今天先跳一下。我想淘一淘气。那有什么关系,上帝会饶恕的。要是我当上帝,我会饶恕一切人:‘我的亲爱的罪人们,从今天起我饶恕大家。”
      
      111、世界上所有的人全是好的,一律是好的。这世上真好。我们人虽然坏,可是世界是好的。我们又是坏的,又是好的,又是坏的,又是好的。
      
      112、人们在一切事情上都凭习惯,甚至在国家大事和政治方面也都这样。习惯是主要的动力。
      
      113、再没有比愚蠢的法国人更蠢的了。所有真正的俄国人全是哲学家。
      
      114、等您年纪大些,就会明白年龄对于信念有多大的影响。年轻人,您说的不是自己的话。
      
      115、我有时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以为大家全在笑我,全世界都在笑我,在那种时候,我简直准备摧毁世上的一切常规。
      
      116、魔鬼化身为自负,钻到了所有这一代人的身上。
      
      117、大家仿佛什么时候约定好了说谎,于是从那时候起大家就都说起谎来。大家全说他们憎恶坏事,暗地里却都爱它。
      
      118、如果人们真要把上帝从地上赶走,那我们会在地底下迎接他!罪犯是少不了上帝的,那时候,我们这些地底下的人将在地层里对上帝唱悲哀的赞美诗,对给予快乐的上帝唱!上帝和他的快乐万岁!我爱他!
      
      119、我觉得现在我身上力量多么充沛,我可以克服一切,克服任何的悲哀,只要能随时对自己说:‘我存在着!’在千万种苦难中——我存在着,尽管在苦刑下浑身抽搐——但我存在着!尽管坐在一根柱子顶上苦修,但是我存在着,我看得见太阳,即使看不见,也知道有它。
      
      120、没有上帝也可以爱人类。只有流鼻涕的傻子才能这样说。
      
      121、归根结底道德是什么?我有我的道德,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道德。可见这都是相对的。
      
      122、有许多人所以诚实,就因为他们是傻瓜。
      
      123、既然没有永恒的上帝,就无所谓道德,也就根本不需要道德。
      
      124、我真想不到,我什么时候曾经是个天使。现在我只珍重一个体面人的名誉,凑凑合合地生活着,努力做个讨人喜欢的人。
      
      125、我的幻想就是化身为一个肥胖的商人太太,并且相信她所相信的一切,我的理想就是走进教堂,诚心诚意地插上一支蜡烛。那时候我受苦就到头了。
      
      126、单单赞美是不够的,赞美必须经过怀疑的熔炉的考验。
      
      127、你会忘记整个世界和一切世界,而恋恋不舍这样一个人,他是一颗无价的宝石,这样的一个灵魂有时抵得上整个星座。
      
      128、我最后总会安静下去的,我也会走完我的亿万兆公里的路。但是在这一切以前,我会做出乖戾的举动,违反本意,执行我的任务;毁掉千千万万人,使一人得救。
      
      129、在没有揭开秘密以前,对于我存在着两种真理:一种是他们的,我暂时毫不理解,另一种就是我的。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哪一种干净些哩。
      
      130、人藉自己的意志和科学的力量,无限制地不断战胜自然,因而不断感到高度的愉快,以致在他心目中,这种愉快终于完全取代了过去一切关于天国的愉快的向往。每个人都知道他总难免一死,不再复活,于是对于死抱着骄傲和平静的态度,象神一样。
      
      131、正因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就更能使爱的火焰显得旺盛,而以前它却总是无声无臭地消耗在对于身后的永恒的爱的向往之中。
      
      132、既然你想骗人,又何必要真理批准呢?
      
  •     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也许我这辈子读的最长的书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了——前后四部,每部三卷,中文翻译过来有70多万字,以至于必须分成两本书才装得下。俄罗斯人冗长的叙述方式有时不免让人感到无奈,但阅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恰如行走一条漫长、幽暗、曲折的山路,在最后到顶峰、回首纵览时,才能感受到一路上风景的壮阔。
      虽然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饶舌的名字早已出现在我的书架上,但我始终没有勇气翻阅这本一千多页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个关于台湾导演吴念真的故事,这才下定决心抽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故事不在此赘述,大意是吴念真上国中时的一个暑假,老师让他们读《卡拉马佐夫兄弟》并写一篇读后感。但最后大家交上去之后老师却说:“你们这帮考上一流中学的骗子!我根本看不起你们,你们里面只有一个人是诚实的。你们14岁看不懂,我28岁还看不懂。我为什么告诉你们要看?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呢,很多你们不懂的东西,长大了之后就会懂,要知道知识是需要尊敬的,念书是一辈子的事。还有,永远不要骗自己。”这个诚实的人当然就是吴念真。
      那个老师28岁尚未看懂的书,我现在自然也不敢奢望看懂,只是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也许有些天才的书我们一辈子也读不懂,但不管多艰难的阅读,至少我们能在其中收获一些浅显而隐秘的道理。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一向被评论家们认为是陀氏一生智慧和思想的结晶。他本打算以阿辽沙为主人公写一系列更为宏大的小说,《卡》只是其中之一,但遗憾的是他在完成《卡拉马佐夫兄弟》四个月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这是一部太过宏大的小说,而且又是作者计划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无法用一两句话总结这本一千多页的皇皇巨著。作者对于宗教、科学、社会、人类本质都有一定见解,而且这种见解并非单一的一种,而是糅合了当时俄国各种声音,然后通过不同人物宣扬出来。对于那些试图从最简介的途径了解作者思想的读者,我建议他们只需要读小说第二部第二卷和第三卷,里面几乎囊括了伊凡·卡拉马佐夫以及佐西马长老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他们一个是不承认上帝存在的无信仰者,一个是内心博爱的东正教长老,他们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对待世界和世人的态度也不同,然而他们无疑都是思考者,思考世界的位置、人类的位置以及上帝的位置。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两卷中用几乎类似思想论著的方式阐述了这两种思想。显然这些内容与小说的主线关系不大,但同时又作为背景深深地影响着故事中的每个人,因为小说中所述的每个俄罗斯人都是在这种思想交锋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我相信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在这里为读者埋下伏笔,以便在他的第二部小说中让这种交锋愈加激烈,甚至在最后宣读他个人的立场。然而,他未来得及完成这些便已倒下,他的那些更为深邃的思想伴着他一起埋入地下。但在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来得及给世人一个答案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上帝存在与否也许本就没有答案,世界的荒谬又能从哪里得来答案?
      以上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表露出的一些哲学、宗教观点的总结,但事实上他的这本书中更多的地方是在写人性。小说的中心人物、被外界误认为弑父凶手的米卡·卡拉马佐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从小被父亲抛弃,受邻居照顾才得以生活,后来又混迹军营,逐渐显露出从他父亲那里遗传下来的酗酒、好色的毛病,后来因为与父亲争夺同一个女人,竟然动起了杀害父亲的念头,当父亲的尸体被发现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怀疑他。然而,尽管有这些不端的品行,米卡·卡拉马佐夫在许多人眼里依然是一个正直的人,因为他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恶时从不回避,敢于承受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压力。同时,他有自己的底线,即“宁可被当做一个卑鄙的人,也不会做一个贼”,他近乎顽冥不化地坚守这条底线,直到有一天因为爱情而万念俱灰。尽管在面对弑父的审判时,几乎所有的证据都对他不利,但他的弟弟、像天使一样的阿辽沙坚持认为他没有罪,他的爱人、那个折磨他几乎疯狂的女人格鲁申卡也相信他的话。这种信任并非是建立在他们之间的关系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对他的了解上。
      在小说的结尾,法庭的检察官伊波利特用卡拉马佐夫家的三兄弟代表三种俄罗斯人,伊凡·卡拉马佐夫代表被欧洲工业革命深刻影响的那一部分人,阿辽沙·卡拉马佐夫代表希望实现人民的理想的那一部分人,但这两种人都是少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像米卡·卡拉马佐夫一样,“爱启蒙和席勒,同时也在酒店里酗酒”“有时也性情优良,行为正直,但是也只在别人也对我们性情优良行为正直的时候”“最不爱付出代价,却极爱取得”……
      虽然在小说中检察官伊波利特只是作为一个陪衬和小丑式的人物出现了片刻,但他的这番话却似乎直接代表了作者的某些观点。陀氏对俄罗斯人的分析贯穿始终,其中有阿辽沙这样在品行方面几乎完美的理想人物,尽管他在思想方面有着诸多困惑;也有像老卡拉马佐夫那样备受唾弃的反面角色,但在某些时刻他的话却能一下刺破那些伪君子的谎言;还有像卡捷琳娜那样一直生活在自我矛盾的中的人,虽然心地善良却总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但在众多人物当中,也许最具俄罗斯代表性的就是米卡·卡拉马佐夫,再扩展一点地说,他也代表着人类自身的矛盾。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理智的,他看清了人类的矛盾,也看清了人类的悲剧,就像米卡·卡拉马佐夫一样,这样的悲剧注定无法挽回,尽管他并没有真正杀害自己的父亲,尽管他的父亲一致被认为不配称作父亲,但最终法庭还是宣判他有罪,他将面临流放西伯利亚20年的酷刑。陀氏任由悲剧发生,也许是他理智地看到米卡的悲剧无法阻止,所以他选择了用另外的方式来预防悲剧——拯救孩子。
      小说从第二部开始,出现了一群孩子,小学生伊留莎被他的同学追打,因为他们侮辱自己的父亲。后来在阿辽沙的鼓励下,他们终于和好,但伊留莎却患上了绝症,在小说的最后,伊留莎终于还是去世了。这样的情节与小说的主线并无太大联系,但作者坚持把它加入了这部小说中,因为就在他创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时候,他年仅3岁的儿子因病去世了。这也刺激他产生了新的灵感,于是这群孩子成为了全书阴暗气氛之下唯一的闪光点。在审判米卡的时候,作者通过米卡的辩护的律师把话题引到了孩子上面,因为在他看来,米卡之所以成为一个品行上有污点的人,是因为他的父亲并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去抚养和教育孩子,而这是所有父母都应该警醒的。
      这样一部长达数十万字、包含了作者毕生思想的巨作,最后的结尾竟然归结到教育问题上,不免让人有些唏嘘。虽然作者在此只是想写一个逗号,但时间却已不允许他再画下一个完整的句号。许多读者因此而感慨天妒英才让我们未能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窥探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的智慧,但究竟什么样的智慧才能将人类的全部特质书写完全呢?世间的悲剧从未有过统一的脚本,人类的荒诞从未有一天停歇休止,人性和神性的争论从未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许,能让世界的悲剧减少一些的唯一方法,便只有鲁迅说过的那四个简单的字——救救孩子。
      
      
       2013/9/4
      
      
  •      尽管是一部未竟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却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完结的经典。它的精彩,不只是在于完全不逊于犯罪小说的情节设计,足堪跻身一流的心理描写,更为突出地表现在其前所未有的思想性上面。
       同样是展现某种形而上的心灵探索,托尔斯泰《安娜》中的人是为了生活而思想,陀氏《卡拉马》中的人则更像是为了思想而生活;前者是在用思想探索生活,后者是在用生活演绎思想。这也是为什么在生活图景的展现上,托尔斯泰的小说更为全面和细致;而在思想深刻性的挖掘上,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更胜一筹。
       《卡拉马佐夫兄弟》为我们展现出了思想者的群像,不仅主要人物在思想,连不少配角也带着哲学家的气息,他们与其它不思想的普通人共同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在这其中,每一个思想者自己也是独立完整,且各不相同的,相互间构成复杂的对比和牵连关系。梳理这些关系是一件有趣的工作,可以让我更清晰地感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负载的价值和意义。看大师的作品,最妙的是能产生见仁见智的效果,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大敢对此类作品作评价,很怕贫瘠的语言无法传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在陀氏身上,我就丧失了勇气。
  •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会受到灵魂的拷问”,秉着被拷问的目的,我翻开了《卡拉马佐夫兄弟》。相比托尔斯泰,陀式可以说是冷门,“没有人记得第二个踏上月球的人”,《战争与和平》拿下世界第一小说的名号,陀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虽然紧随其后,也被冷落至此,更别说屠格涅夫的《父与子》。
        当然在文学史内陀式绝不算冷门,他和托尔斯泰作为俄罗斯文学的两大支柱,分别代表了俄罗斯文学所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陀式就是那个无底洞,文学即人学,就是他所下的定义,他对人性幽微的洞察,更甚于心理学家。
        荣如德在译者序里写“我们掩卷时与开卷时相比,恐怕已判若两人”,令人精神一振,没有什么比这句承诺更吸引人的了。
        说实话,《卡拉马佐夫兄弟》出乎意料的好读,大量概括式的语言,粗略的场景描写,作者本身并不对事件人物抒发太多议论,但是也不抹去自己的存在,不断从旁叙述人物的性格、想法种种,好像这些人物真的存在(似乎几个主要角色有原型,无从细究),就像说书人讲三国、水浒一样,熟门熟路,你忘不了他胸有成竹的样子。
        作者在一开始就告知你会发生一桩命案,但是要容后再说,他要先说说他们一家老小,老大老二老三依次讲下去,有些章节往往后面的内容还没讲就告诉你他要讲些什么,还经常提出要补充一些“必要的内容”铺垫,有些接近章回体小说的写法了,但应该不是陀式刻意为之,他的写作风格非常随意,有种写到哪是哪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刚开始是在报纸上连载的,一章一章分开读起来都颇富趣味,合起来之后又非常连贯,就像一节一节车厢组成的火车,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我觉得最会讲故事的作家,还得算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
        另外陀式还有一门口述写作的绝技——他说,他的妻子速记。这样完成的作品,可想而知多么粗糙,也难怪像话本,海明威说陀式,“写得那样坏,坏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又“深深地打动你”,毛姆则说懂俄文的朋友说陀式“文笔不行”,例如小说中写哭,常用“抽抽搭搭”,“泛着泪光”,毫无新意,一次写到男主角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几乎让人哭笑不得。但所谓大巧不工,大概就是这样。也只有大天才才能像他这样挥霍才华,如菲茨杰拉德有天才,但经不起挥霍,总之人比人,气死人。
        《卡拉马佐夫兄弟》如卡夫卡的《城堡》一样,最重要的篇幅都是对话,长一点的内心独白,刷啦啦的要翻过三四页去。单靠对一个人内心的剖析,让整个人物变得丰满立体,如在眼前,这是其他作家很难做到的,而且在一次次深入细致的心理描写之后,还能让我们在刷新对人物认知的同时却又不觉得他已经成了另一个人。
        大儿子米嘉,刚开始描述他是个浪荡子,心浮气躁,耐性差,做事思路也不清晰。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其实他有较强的自尊心,说话做事粗枝大叶直来直往但不失真诚。但到下一次,我们又知道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是个十足的色鬼,而且我们开始难以分清那种坦白到底是真诚还是无耻,恐怕他自己也没意识到,毕竟种种迹象表明,他头脑发热时也喜欢做一些看似高尚的事。米嘉最深刻的告白就是关于他秘密藏起来的一千五百卢布——他不介意自己头脑发热做些混账事,但却无法忍受自己冷静的偷走一千五百卢布,虽然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做过很多更无耻的事。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限,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秩序观,而米嘉,也血肉丰满地站在我们面前,不会轻易忘记。
        宗教也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对于宗教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二儿子伊万身上,而三子阿辽沙则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与之相对,引出大量讨论,这种讨论是痛苦的,伊万一方面对圣经提出种种质疑,一方面却因不可信而痛苦。当他大言不惭地说出“对于不信神的人而言,罪恶行为是必然和最合理的出路”的时候,他的内心是绝望的。唯物主义者确实缺少约束无所不可,他们对待死亡的淡漠态度,对于人生无意义的空虚,木心评马克思主义“明于析物力,陋于知人心”,私以为评得准确,共产主义寄托于高超的生产力和道德素养,但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否有调和人心的能力?
        而书中作者提出的一种“卡拉马佐夫血统”,正是伊万烦恼的根源,因为它代表了好色、贪财、疯癫,进一步说,其实所有的人类,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卡拉马佐夫的血统。“如果恶魔不存在,那么一定是人创造了恶魔”,陀式深知人性的恶,也怀疑最后的审判能否带来真正的幸福,怀疑耶稣所给予的自由,也怀疑对于上帝的微小的信是否能挪动大山……有些讨论几近钻牛角尖,但是他不厌其烦,几乎是怀着悲悯,“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把他制造出来”,但又安慰自己也安慰人类,“也许人类欧几里得式的头脑,根本难以理解上帝”。又一节讲到,多马信耶稣并非因为钉痕而信,而是因为他本来就信。我在阅读的时候以为陀式已经不信,又是否因为我本身就不信呢。
        最后再讲讲老卡拉马佐夫,他是一个无赖,一个小丑,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不知何故,我总不自觉把老卡拉马佐夫透射到作者身上,陀式自身的人品据说就很差,但不用多说,单看行文就能略知一二,那篇作者自己也承认是废话的序言,那种奇异的随意的写法,后来看见别人评论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写法”,没错,无所不用其极,就像老卡拉马佐夫一般,“心地邪恶”是他,“感情脆弱”也是他。
        但是不管怎样,我都无法不同情书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甚至恶人,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幼稚得多,天真得多。其实我们自己也一样”,是的,都一样,看这本书,我们看见的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     伟大的作家,就是最真实解剖思想的医生。陀氏的伟大就是将自己解剖到每一个细胞,无形当中,使其作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让后人遗忘。但俄国作家长篇累牍的说教或内心独白,使作品不得不成为“长篇”小说,这是让我一直感觉没必要如此。还有就是其结尾,犹如打雷,高潮轰隆隆过去,结尾很平静,没有中国似得意犹未尽,说不上不好,但始终觉得从文先生的《边城》乃是众多伟大作品结尾中最好的,悬念中有无尽的意味。
  •     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高超艺术手法。
  •     在7.11零点半读到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确如译者所言,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已经判若两人。
      今天双眼几乎失焦,模糊一片,但是我还是要写些什么,哪怕知道根本不能将胸中的感受表达出万分之一,也怕这样的冲动会在几天后消逝。
      
      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果能活得更久一些,以他的高产的速度,如今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就应该是上下两部,恐怕要比列夫·托尔斯泰一千两百多页的《战争与和平》更多字数。但终究是没有下部了。可以想象,阿辽沙的俗世生活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是时候花大笔墨写第三个卡拉马佐夫了。写写他与lise之间怎样发展,交待清楚伊万在审判前究竟对lise说了些什么,他又是否像佐西马长老训诫的那样在人世间践行着修士的品格,在痛苦中获得欢乐。当然,其中自然会有篇幅提到米嘉和格露莘卡,他们的命运委顿于西伯利亚荒原,还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苦苦思念俄罗斯大地,还有伊万,在自己与魔鬼的互博中最终谁胜利了,谵妄症将他吞没还是被他克服,他最终的信仰又会是什么。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的命运,这些相信在第二部中都会得到解答。
      
      如果单纯为了看一个故事的完整性,自然期待有下部的,但是如今戛然而止,却不能说不好。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来不是为了讲故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自然与《基督山伯爵》这类以故事情节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为特色的小说不在一类,甚至《人生的枷锁》对于内心的探讨在它面前也显得过于轻浮和局限了。
      
      但如果因此就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失去了故事情节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特色,却也是不妥的。
      我自己认为最为精彩的情节在最后的审判日,从男人、女人的入场,证人陈词,到公诉人陈词、辩护人陈词以及陪审团决定。证人陈词可以说是如坐过山车。公诉人陈词作为“天鹅的最后绝唱”,超越了公诉人一生的演讲水平和才华,其中充斥了普世关怀,将这一个案件之于整个俄罗斯的启示意义彰显无遗,获得了难得的掌声。一般作家的才思一般行到此处也几乎穷尽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总是能在高峰边上从新竖起一座与之媲美的山峰。公诉人的心理分析精妙绝伦,在阅读时我自己也被吸引进去认为十分精当。而辩护律师却以“一把双刃剑”的角度指出心理学极可能会走上滥用的歧途,使严肃的情节无限扩张成为编故事的素材,而公诉人则是把这一次公诉当作了一次艺术创作,甚至是人生绝笔来书写,不可能不求得恢弘大气而又精巧玲珑。至此,可以说,如同被告人、浪荡子米嘉一样,我“在这一天内似乎得到了终身受用的体会,领悟到过去不明白的、非常重要的道理”。不用怀疑,这次审判中的辩论,完全可以称得上雄辩,完全可以与古罗马元老院中的辩论、与柏拉图学园中的辩论相比。命运向米嘉微笑了好几次,甚至在最后他隐约看见了上帝之门的敞开,而粗鄙的乡下人陪审员,他们是决定命运的上帝,他们面对如此大开大合气势磅礴的演说居然无动于衷,一致认定米嘉“有罪”。这无疑是十分荒诞,而又合情合理的。千钧之力最后被一指化解,大抵这种感觉。
      浮上心头的是善恶之间究竟是否存在评判的标准,还是说善恶之间本来就没有界限。
      
      这实际上也接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题。“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和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拉锯战,在书中的每个人心中上演,并渐渐把每个人逼疯。这是大起大落的卡拉马佐夫性格的由来,也是博大包容的俄罗斯性格的由来——这种性格能兼容千奇百怪的相反极端,能同时看到最深处和最高处,既看到直上云端的崇高理想,也看到极端堕落的万丈深渊;并且两种极端同时需要,否则就是不完整的。这或许也是本书越到后面越难以卒读的原因。即使不信仰上帝也不相信魔鬼,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毫无顾忌地展示了深藏在非个别人心中而人人拼命否认不愿想起的特征。之所以拼命不愿想起是因为会把人逼疯,如同早就小丑般癫狂的老卡拉马佐夫,几次癫狂竭力维持正常的米嘉、有着欧几里得式思维但最终逼疯的伊万,还有最终在法庭上疯狂的卡嘉,和被魔鬼的怨气所占据的格露莘卡。读者在清醒的时候,看书中人物一点点迈向疯狂的边缘,几次字开始在眼前旋转,头脑欲裂,我几乎要把书扔开。清醒着沉沦。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痛苦剖开来给你看,并且告诉你,这不是贵族的痛苦,这不是俄罗斯人的痛苦,这就是全人类的痛苦。是你的痛苦。眼中怎能不盛满泪水。
      
      我不想一一分析主要人物了,虽然我之前确实想这么做。一度我以为我只爱阿辽沙,因为他是天使,看完整本书我发现我欣赏伊万,同情米嘉、卡嘉、格露莘卡,对老卡拉马佐夫、斯乜尔加科夫也恨不起来了。
      
      第五卷第五章是《宗教大法官》,可看作与本书有一定脱离的独立章节,是伊万向阿辽沙描述的自己在心中创作的一个作品。上帝到人间,接受教会的审判,这与本书结尾惊世骇俗血案的审判遥相呼应,又与基督教传统中末日审判悠悠相和。我无法在此进一步阐释《宗教大法官》的意义,又不愿使之陷入神秘主义的范畴,只能说,想要获得真实感受的人,唯有到文本中去。但是其深意,却值得读者、哲学家、艺术家、所有人品味。水之深,单举俄国罗赞诺夫后来写了一本专门阐释《宗教大法官》的书即可说明。该书叫作《论宗教大法官的的传说》。
      
      当我写完以上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它们便失去了价值。不如多看几遍。
      
  •     “诸位,我想在这里,就在这地方,对诸位说几句话。”
       “诸位,我们很快就要分手了。现在我暂时还要在这里呆些时候,照顾我的两个哥哥,其中一个将要去流放,另一个则生命垂危。但是我很快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要离开很久也说不定。因此我们将要分手了,诸位。让我们在这里,在伊柳沙的石头旁彼此相约:第一,永远不要忘记伊柳舍奇卡,第二,永远互不相忘。以后在我们的一生中不管发生什么事,哪怕我们以后二十年不见面——我们仍旧要记住,我们是怎样埋葬这个可怜的孩子的,我们曾经在那边的桥头向他扔过石头,记得吗?——可是后来我们大家又都爱上了他。他是一个好孩子,善良的、勇敢的孩子,他有荣誉感,痛感父亲受到别人侮辱,因此他才起来反抗。因此,第一,我们要终生记住他,诸位,即使将来我们身居要津,日理万机,或者我们陷入什么大不幸之中——你们也永远不要忘记,从前我们在这里是多么好,大家同心协力,拥有一种非常美好、非常善良的感情,因而彼此联系在一起,在我们深爱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的时候,正因为有了这种感情,才使我们变得比我们实际上更好。亲爱的小鸽子们——请允许我管你们叫小鸽子,因为你们非常像这些小鸟,像这些美丽的瓦灰色的小鸟,现在,此时此刻,当我望着你们善良而又可爱的脸的时候,我的亲爱的孩子们,也许你们听不懂我想要告诉你们的话,因为我说的话常常不好懂,但是我还是请你们记住我的话,将来你们会同意我的话的。你们要知道,没有任何东西比某种美好的回忆(特别是童年的回忆,你们生身之地留下的回忆)更崇高、更强烈、更健康,更有利于你们未来的生活的了。现在对于如何教育你们向你们说了许多话,可是从小保留到现在的某种最美好、最神圣的回忆,也许才是对你们的最好教育。如果能把许许多多这样的回忆带进人生,这个人就终身得救了。即使只有一个美好的回忆留在我们心中,那这也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有助于我们得救。也可能,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坏人,甚至经不住诱惑而去做坏事,我们会去嘲笑别人的眼泪,嘲笑像科利亚方才深情地所说‘我要为所有的人去受苦’那样的人——也许我们还会狠狠地嘲弄这些人。总之,不管我们将来变得多坏(但愿上帝不要让我们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当我们一想起我们是怎么埋葬伊柳沙的,在他弥留的最后几天里我们是多么爱他,而且我们大家现在一起在这块石头旁又是怎样亲密地谈心的,那,即使我们中间最残忍的人,最幸灾乐祸的人(如果人们将来成为这样的人的话),也不敢在自己心中暗自嘲笑自己在此时此刻是多么善良、多么好!不仅如此,说不定正是这么一个回忆会使他放下屠刀,回心转意,他会说:‘是的,我那时候善良、勇敢、人格高尚。’就算他暗自窃笑,那也没什么,一个常常会取笑善良和美好的东西;这无非是因为浅薄;但是,诸位,我敢向你们保证,即使他暗自窃笑,他也会在心中立刻说:‘不,我嘲笑是不对的,因为这是不能取笑的!’”
       “我说这话是因为我怕我们变坏了,”阿廖沙继续道,“但是我们干吗要变坏呢,不是吗,诸位?第一和首先的一条是,我们要善良,其次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再次是永远不要彼此相忘。这话我要再重复一遍。我敢向你们保证,诸位,我决不会忘记你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哪怕再过三十年,我都会想起现在,此时此刻,望着我的每一张脸。方才,科利亚对卡尔塔索夫说,似乎我们并不想知道‘世上有没有他这个人?’难道我能忘记世上有卡尔塔索夫这个人吗,他现在已不会像发现特洛伊建城秘密时那样脸红了,他睁大了他那可爱、善良、快乐的眼睛望着我。诸位,诸位亲爱的朋友,我们大家要像伊柳舍奇卡那样宽厚和勇敢,要像科利亚那样聪明、勇敢和宽厚(不过科利亚长大后肯定会比现在聪明得多),我们要像卡尔塔索夫那腼腆,但是又聪明又可爱。我干吗只说他们俩呢!诸位,从今以后,你们所有的人对于我都是可爱的,我要把你们珍藏在我的心中,同时也请你们把我珍藏在你们的心中!啊,到底是谁用这个善良美好的感情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的呢?对于这个人,我们现在乃至永远,将铭记终生,永志不忘,而这人不是伊柳沙又是谁呢!这是个善良的孩子,可爱的孩子,使我们永生永世感到珍爱的孩子!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他将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从现在起,乃至永远!”
  •   好可怕的分析。
  •   同意,不过觉得“复调小说”的说法可能会更准确一些。
  •   嗯,是这样,课本上也提到过这个概念……我个人喜欢读小说,不喜欢文艺理论,所以显得不是很专业,嘿嘿,完全是记录个人想法。
  •   我好喜欢这种思维模式哈哈!!昨天我还喝一个天蝎女咋一起呢~~我很喜欢天蝎座,4个固定宫的人我最爱了!!!╮(╯▽╰)╭
  •   。。。。。你好变态。。。。
  •   我的冥王星落的很强木~~
  •   omg连点两次没用竟然都成功了.......好像有点对不起楼主
    说起来我这白羊座的时不时也想来个轻微犯罪啥的......星座这种东西果然就是巴纳姆效应的结果吧→ →
  •   帮你补个:
    “我……我不哭……。晚上好”霎时间他在椅子上转过身躯,一下子笑了起来,但这并不是他那短促的干笑,而是一种持续、震颤、神经质的轻笑。
  •   楼主真用心,作这么多书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