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永新  页数:358  

前言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2007年1O月,十七大报告专门辟出报告全文的第三个部分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加深刻、全面和系统完整的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且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已经写入党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论述表明,我们不应该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仅仅理解为术语上的翻新或形式上的改变,因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然而,尽管科学发展观具有如此重要的理论地位,但在当今社会的现实牛活和精神生活中,它的重要性仍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他们看来,这只是新一代领导人对发展问题的新提法,只具有形式上、外观上的意义。即把不同代际的领导人所用的理论术语区分开来,以显示出新一代领导人所运用的理论术语的独特性。显然,这种态度是没有深入解读十七大报告精神并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思想的表现。

内容概要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修订版)》旗帜鲜明,针对性强,是全国教育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好教材,也是一般读者学习“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优秀读本。树立和实现科学的教育发展是整个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教育的科学发展,就没有人的科学发展,也就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也就不能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在于纠偏经济社会发展中唯GDP增长的倾向,作为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科学发展观对于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朱永新,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

书籍目录

代序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导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教育需要科学发展观二、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四、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教育启示一、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观的演变二、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出场语境三、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章 以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一、改革开放30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成就扫描二、教育发展现实与科学发展观理想之间的差距三、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教育政策设计的基本价值和理念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追寻教育的人本真义一、教育现实中的人本差距二、教育人本缺失的深层根源三、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义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一、区域教育的界定及特征二、区域教育科学发展的内涵三、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审视及差异分析四、统领区域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发展策略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审视二、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三、统筹城乡教育平衡发展的策略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化解弱势群体教育困境一、社会发展现阶段一个不必忌讳的话题二、弱势群体的教育现状与原因分析三、用“穷人教育学”破解教育“短板”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拓展教育、文化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拷问社会进步二、全面发展的教育意蕴三、教育与文化现代化四、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催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考察三、人与自然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四、人与自然和谐观下的教育反思五、科学发展观催动人与自然和谐的教育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凸显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驱动一、全球化驱力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平台 二、本土化实践是中国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三、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重视野与辩证驱动 第十章  以科学发展观导引中国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科学认识教育规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二、把握教育发展态势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三、按教育规律发展中国教育参考文献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教育启示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然而,“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谁来发展”以及“怎样评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并不是任何时期都那么清晰明确。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关于发展的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平凡的百年岁月,整个世界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战争、对峙和倾轧,大多数国家几经内乱、颠覆和迷失,临近后期才走向远非平坦的和平与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不仅为国人所关注,而且为世界所瞩目。中国的发展实践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为世界发展理论增添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①为什么在1949年以来的前30年中,尤其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国民经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后30年,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能够取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概括并总结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2007年,十七大报告又对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做了最为凝练和最为深刻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都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因为一切划时代的理论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形成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统领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方针,同样体现着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所以,理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看字面涵义,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的主题与要求联系起来,必须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尺度、大视野中才能深刻地把握其本质和内涵,也就是要结合其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和现阶段的特点来理解。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  以下我们将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寻求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和历史内涵的理解,以便从总体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进行阐释,而不仅仅是对某个概念或要素进行发挥。  一、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观的演变  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发展”这一概念,最初来自胚胎学,表示一种自然的生命演变过程。迄今,有关社会发展、经济发展、自然演变过程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数、理、化、天、地、生等自然科学。“二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发展”一词作为经济增长的代名词,越来越得到普遍使用。今天,“发展”的概念具有更深刻、广泛的内涵。发展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人类关于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演变,而发展观的转变与深化,则是生产力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不断提高的结果,并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演进,这又集中体现在发展理论的发展上。  发展理论,也即发展研究,是“二战”后形成的以专门研究现代化问题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群。当今,发展理论已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发展问题的研究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直接源于世界各国进行的现代化实践。因为,当今时代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涉及现代化,没有哪一个重要问题不与现代化有关。就整个世界的情形来看,“尚未现代化”或“前现代化”的国家在起步,“现代化中断”的国家在继续,“现代化中”或“现代化过程本身”的国家在加快步伐,就是“业已现代化的”或“后现代化”的国家也在致力于整治“发展性危机”与“现代化弊端”。  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发展观就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是人们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怎样评价发展”是发展观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旨在解决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规律、发展的道路、发展的主体等等。肇始于18世纪末西方工业革命的人类现代化进程,两个世纪内走过了一条充满矛盾的发展之径,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从时间上划分,发展观的演变或发展理论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发展即经济增长;第二阶段,强调发展就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第四阶段,将发展看作是人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不断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即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一)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从工业革命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就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广大民族国家纷纷独立,这些国家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消除贫困,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都普遍开展了工业化的进程。面对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他们都急于迅速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战后的初期,发展经济学自然就成了发展理论产生和研究的基础,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也主要指经济意义上的发展。  这个时期,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是美国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1956年)。刘易斯把发展视同于增长,即“总人口人均产出的增长”。他认为,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地区落后的原因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不够,经济馅饼不大,而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程度,把经济馅饼做大了,就会导致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因此,这种发展观把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实际上还没有把“发展”与“增长”两概念区别开来。  这种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的发展观,在理论上,它继承了早期工业化的思想遗产;在实践上,则是上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情的反映,因为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后物质资本匮乏、百废待兴,迫切需要发展经济、解决物质资本的积累问题,才能实现经济独立和较快发展,自然就选择了把经济增长等同为社会发展的发展观。  (二)发展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结构的相应变革  到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单纯经济增长发展理论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相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同时,发展理论也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了跨学科研究,从实证科学研究转向了更具综合性、抽象性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由于各学科专家的参与,相继出现了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发展史学、发展哲学、未来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新型的社会科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下,人们反思了既往,扬弃了单纯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在肯定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上,更注意发展中的质的变化,强调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社会多维变化的过程。如1968年,瑞士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指出,…发展’意味着从‘不发达’中解脱出来,消除贫困的过程”,“‘发展’是整个体系的向上运动”。①他认为,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而且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产量和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工作和生活态度、制度、政策等,所以应当从质和量上去把握发展问题。达德利·西尔斯在《发展的意义》中指出:“对于一个国家所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这三方面都从原来的高水平上下降了,对这个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发展时期。如果这些中心问题的一个或两个方面越来越糟……那么,即使人均收入增加一倍,把它叫作‘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②这样,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突破了纯经济的视域。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