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常桦 编著  页数:20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1世纪是一个人人都追求成功的时代,成功学大师也因此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的成功学大师都无一例外地向人们灌输  这样的人生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这也是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渴望过成功,甚至产生了一种成功焦虑症。那么,该如何正确地理解成功的内涵?成功对于人们来讲真的那么重要吗?可不可以不成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成功的标准 成功的误区 成功学大师的成功标准 建立属于自己的成功模式 停止盲从的脚步 不要被周围人的价值观所左右 解读“赢政文化”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第二章 成功成瘾性 成功的负面影响 一个奥运冠军的心声 成功的困境 成功成瘾性 顺风顺水未必是好事 一桩突如其来的凶杀案 成功人士的抑郁症 都是贪婪惹的祸 钱真的越多越好吗第三章 谁在为成功买单 得意忘形 高处不胜寒 成功综合征 劳燕分飞 过劳死 吸毒成为一种时尚 玛丽莲·梦露之死 探险英雄的墓碑 成功的代价 测试一下你是否患了“成功综合征”第四章 我们究竟为谁工作 病态工作狂 超时工作的紧张心理 生命序位重分配 学会减压 你为什么而忙 ……第五章 是什么乱了你方寸第六章 当感恩也成为营销的手段第七章 成功即色相第八章 春夏秋冬又一春——生命之思

章节摘录

  第1节:序  序  21世纪似乎成为一个全民成功的时代,"成王败寇"的价值观渗透到了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几乎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人们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渴望过成功,甚至产生了一种成功焦虑症。成功学大师应运而生,几乎所有的成功学大师都无一例外地向人们灌输这样的人生信条:"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这就是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成功的标准变得极其简单而绝对:亿万家财、百万年薪、豪宅名车,就是所谓的"成功"。而成功似乎也变得轻而易举,只要一心想成功人人垂手可得。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例子为人津津乐道,而成功励志类的书籍更是层出不穷,热销不止,成功学大师更是摇唇鼓舌,向人们兜售成功的灵丹妙药。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成功人士寥若星辰,而且离不开个人长期的努力和机遇的眷顾。若成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那么社会上到处都是成功者,那又何足为奇。成功光荣,失败可耻,那么,社会中绝大多数人还如何生存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所谓成功者无暇眷顾,生之喜悦他们更不屑去体会。当所有人为成功而痴狂,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和人们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时,成功就是一种如鸩酒般的毒药,饮鸩止渴,最终让人沦落为成功的奴隶。  早在几十年前,人们没有这么迫切地追求成功。那个时代人们虽然也非常狂热,但他们是以生活、健康等为生命诉求的,用物质、金钱和财富来彰显人的社会地位,只是当前某些所谓成功者引领并自我标榜的。当人们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成功只能用一种评判标准来衡量的时候,也许有人成功了,但整个社会却充斥着压抑和失败。  是谁断定了不成功的人生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是谁告诉我们"出人头地"才是人生正道?人生除了成功或者失败,就没有其他衡量标准了吗?如果所有人都被置于"成功与失败"二元对立的语境下,这个社会肯定出了问题。当许多人被"榜样"和"楷模"教导着踏上漫漫"成功之旅"的时候,还有谁会真正遵循自己独立的标准,按照自己个人的意愿来生活?  也许有人愿意积极向上、出人头地,这无可厚非;但也要允许一些人过着在旁人看来没有多少追求的生活。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生存环境各自不同,没有必要要求人人都得走通向所谓"成功"的道路,除此之外,还有千百万条道路通向各人所理解的幸福人生。  不错,人们都渴望自己能够获得事业成功,可是,现实生活中,无数所谓的成功人士,在享受成功的鲜花和掌声的同时,却迷失了自己,在兴奋和快感之中走向堕落。因此,本书区别于一般市场上成功励志类图书之处就是让读者看清所谓的"成功"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人生,让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常桦  2008年8月25日于北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今天去书市,书架上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想翻一下。
      
       虽然走马观花地浏览,但是大致的中心思想已经领略。因为,我没有细读,所以没有资格就书本身写什么评论。只是,我联想到最近看到的一些现象,有的一些感受唠叨两句。
      
       每天上班的时候,我总是看见小学生拉着拉杆包去上学。第一次注意到的时候,特别惊讶,那样子简直是比我出差还拉风。以后,每天都看到,心里不免总是充满同情。小孩子家家从小压力就这么大。
      
       有天和舍友聊天,她说,她同事家的小孩读幼儿园,还要面试,不但面试小孩,还要面试家长。我惊讶加好奇,她告诉我,因为幼儿园老师们要招一些多才多艺的孩子。。。
      
       社会是一直在进步吗?为什么追求自由的人类,异化到这种程度?。。。为这种单一标准的成功所累,孩子们有多可怜,家长们有多无奈,但是,这样是不是才有安全感?
      
       集体无意识地竞争下,使得人们享受生活的最本质的追求逐渐地被悄悄地剥夺,而又无奈地身在其中,做着继续被剥夺的努力。唉。。。
  •   说得很好。
    身处其中,随波逐流,孩子身不由己,父母亦是心力交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