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红尘

出版时间:2006-12-1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平儿  页数:227  字数:16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品味人生的书。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是的,对于她们,我们并不陌生。在这八位女性中,其作品还在被我们热读,如张爱玲;其命运仍让我们苦叹,如萧红;其风韵依旧温润如玉,如胡蝶;其魅力已然渐就神奇,如林徽因……她们没有走远,恍如近在咫尺。她们曾经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光亮,又是那么的苦难深重,那么的顽强坚韧。她们代表着一个世纪的生命记忆。这记忆固化成一种情结,在不时扯动着我们纤细的神经。遥想她们,她们正与我们同在:生存的场景转换了,生活里的诸多细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人生所应承接的欢欣、所应经受的磨难,是如此的清晰可鉴,又是如此的相似相同。命运仿佛就是一种魔力,操控着人生各自的苦乐悲喜,我们只能做出一己固有的执着,余下的,惟有解读。   本书的作者,作为一位女性、一位诗人,她在面对这些风华绝代的人物所呈现出的人生遭遇和命运情形时,一定是百感交集,心绪难宁。一个偶然的机缘,让作者得以走近这些人物,能悉心体察和理解她们。作者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她们的世界,走进了她们的生存。作者明明知道所要承担的会是一份艰辛的工作,但是她义无反顾。就因为她是一位曾经颇有诗名的诗人,还是一位备受生活磨砺的女性。同为女人,作者可以很自在地走近这些人物的内心,能细心体解她们生活的幽微细密之处。同时,不同的人物命运在面前依次展开,也会让作者获得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认知。更重要的是,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具有强烈诗人气质的女性。作为诗人所特有的敏感真纯和高蹈超迈的气质,能够帮助作者站在个人特定的角度和相应的认知高度,去把握、审视笔下的这些人物及其她们的命运。从而,作者在感同身受中对女性人生的关切和领悟,就有了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意趣。   在本书里,作者认为,张爱玲的一生,是在“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她的文字,“把读者的心凿成一眼枯井,又让眼里慢慢地浮起一颗冰凉的泪珠”, “她面对人生的浮世的悲哀和虚无,借助文字的力量,言说着沧海桑田、浮生若梦的历史谶语,仿若在阴阳交界的边缘上洗劫众人的灵魂,那种刻骨和透彻,像梦呓一样使人惊栗”;倔强的萧红“在苦难中与世界彼此相知”,是一个“想要让生命的光线淋漓尽致地射透萧瑟命运的女子”;作者入木三分地指出:阮玲玉的殒命,从表象上看是由男人引起,究其内里,在于“自身的精神封闭和心理弱势”:“ 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别或是她的生计,而是她的心理生存能力的缺失。正是这种缺失,把她带入了自己很难走出的一种心理生存困境。”而对于诗意的陆小曼,作者深挚而悲婉地写到:“只是因为一种放任,她对爱情一念之间的一种放任,她一辈子都为此在付代价。付了,还不够偿还,可见作为女子的不幸。”她是这样由衷地激赏潘玉良:“风雨磨难中,是一个弱者在坚强和隐忍中的坦然和微笑。一种叫执着和坚韧的东西大如珠玉,细如雾霭,流动在她的一生之中。她自强不息的刚性气质霰弹如雹似梨花沐雨一般,供今天的女人们享用。”这是能够让人震颤的言语表述。在这本书里,随时闪现着独到而精准、坚定而又诗意的睿智感悟。对此,我们不难看出本书作者的用心之巨和用力之苦。   古人说,知人论世。这是一种历练;佛在说,逢苦不忧。这是一种境地。他们都是在对人生说话。我在想,我们品味他人,其实也是在品味我们自己;而我们读解着人生,人生又何尝不在读解着我们。是啊,除了佛,我们谁能比人生更高明?   好在一切都是人生,一切都是日子。我们不可能高明,但我们可以在咀嚼和回味中,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聪明。     她们是那个年代的月亮早已沉下去,她们的人也渐行渐远,然而她们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全书用精美的文字品评了八位女性:阮玲玉、陆小曼、胡蝶、张爱玲,林徽因,萧红,林海音、潘玉良。她们都是在上个世纪留下了深刻人生印迹的女性。作者对女性的人生家庭婚姻事业有很多充满智慧的感悟,认识太到位了,对我们当代知性女性有很好的借鉴启迪作用。

书籍目录

悲情阮玲玉:在生存的追问中虚无张爱玲: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诗性陆小曼:爱情只是绕指柔萧红:在苦难中与世界彼此相知明媚胡蝶:街灯照亮黑夜的塔潘玉良:姹紫嫣红遗落于身后逆流的林海音:凭空里漫来阳光的味道林徽因:中国知性男人的精神符号

章节摘录

  去承受 “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终归是包括女人在内的所有人的使命。  阮玲玉虽然在人前骄傲矜持,姿态优美有度,却始终是一个弱势的人。弱势,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别或是她的生计,而是她的心理生存能力的缺失。正是这种缺失,把她带入了自己很难走出的一种心理生存困境。从表象看,阮玲玉的问题由男人引起。但从问题演绎到放弃生命的逃避,却是由于阮玲玉自身的精神封闭和心理弱势。  这是今年的头一阵秋风,风不紧着吹,一阵一阵却起得急,从院子的树叶上过时,便刷刷如同来了阵雨,带给我一些陈旧的感想。这感想随风掠过,又随即醒转到现实,通向往日的小径被陈年落叶覆盖了一般。  我便有些苦恼。在这个时候,激情与幻想是泅渡的应急手段。这种泅渡用可感的东西来形容,就像寺檐上风铃未动,飞鸟却持续飞临。我需要这种激情来感同身受地理解一个女人。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她在上海从事着当时最前卫的电影演员的职业,是被时代鼓舞着的新女性。在有限的生命年华里,她很努力很有天赋,也很凤毛麟角,演技与美貌以及人品并重。她是许多人的偶像、安慰和寄托。然而她却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35年3月8日,她留下遗书,服安眠药自尽,时年25岁。当时万人空巷为她送行,鲁迅也因此写了文章《论“人言可畏”》。因为据说她留下的绝笔就是“人言可畏”。后来她的自杀便被视为“人言可畏”最重要的佐证而变得像一个传说,就像她的美丽如同一个未解的谜。  是的,她就是阮玲玉。  我坐在一个古色古香的两进四合院里,读着阮玲玉,感受到她生时的气息,又不禁要说,鲁迅以他战斗的姿态,用阮玲玉的自杀来说明社会的黑暗和可恶,自然也是没有错的,人言也确实可畏。但具体到一个指向明确的小女人,她的精神世界、生存困局中的尴尬和由此在生活中被激发或者被强化的某种心理异常,却并不是鲁迅有兴趣研究的。鲁迅也不过是依据传言中的阮玲玉的遗书生发自己的所感所想而已。  死亡毕竟是一切的终结者。通过自杀来寻求人生尴尬的解脱和生存的困局,无疑是一种最惨烈的逃亡。我以为,用这种方式来终止对生命的追问,其实是对一份责任的放弃和对可能的契机或者途径的废止。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自杀又正是对自我生存能力的自我否定。阮玲玉这么一个正当红的美丽女子,她又为什么要对自己作出这样的否定呢?  我于是想到一些问题。贯连起读过的一些书,想到的一些人和事,通过一条路径我所进入的,是一个女性的生存和生存智慧的问题。如此而言,因为阮玲玉是一个具有群体代表性质的女子。她的人生体验表露了一个社会属性的女性的自我困境:由虚无的精神表象构成的现实生活的虚无。从性别存在的现实来看,在社会进程的各个时期,性别平等更多是一种美学或者形而上的意义。在不同中寻求差异性生存,应该始终是女人们自我救赎的方式。因此,我在时光穿越的小径上折返回溯。我想,自杀所昭示的应该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悲凉意味吧:在劫难逃地在这个世界上为生存下去寻找勇气和毅力。而在阮玲玉偶然和必然性的死亡中,其实昭示的是女性的自我生存能力能否与社会相容。这个问题在今天也是依然存在的,它在男性主流社会中折射了女人们的一种生存混杂性和自我矛盾的特征,集无奈和感伤、女性生存的边界、享乐主义以及消费的物质主义于一身,处在男人带来的安全感和“娜拉出走之后”的恐惧感之间而陷入某种生存虚无。打开一个在实用性上可以翻越并且豁然的窗口,为女人们提出一种可以承载和超越极端心理的领悟,便是解读阮玲玉的实际意义。如同那个被召唤的召唤者,在日光下熠熠。或者就像我们曾经记忆过的:失败和挫折让我们变得聪明起来。我们需要如此。  而以社会的惯性,这个困境或许是受到批判和谴责的,或许是被忽略的。今日的社会也并没有找到一种确切的标准或宽容的尺度来释怀阮玲玉们的局限和困窘。  性情柔顺,容貌娇媚,心理懦弱,是几千年里中国女人取悦男人的本色武器,却也是女人人生悲剧中的本原因素。  阮玲玉是有着极其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女子。她很喜欢画眉,当年人们盛传她在北平要画一个小时,在哈尔滨要画两个小时,而且多以入鬓细眉示人。她还是理想的贤妻良母,擅长厨技,还擅长布置房间,种花种草。她一直渴望自己能有幸福的归宿,存了一个女子最普通的愿望,希望找到一个好男人,想要有一个男人爱她,或者只是在流泪的时候,有一个肩膀可以借用。从阮玲玉的人生经历和资料记载来看,她的这种期待是很大的,大到作为终极目标和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而左右了她的生活,使她拘谨、惶恐以致更加的虚荣和脆弱。然而她碰到的男人,却没有一个真正地爱她、怜她。历次的失望使她走向了绝望。  事实上,这些男人是导致阮玲玉放弃生命的直接原因。是三个男人先后打击了她对男人的期待,并把她的信念变成了沸腾的河水,她由于自救能力的缺失无法泅渡到彼岸。  第一个男人是张达民。阮玲玉的妈妈做保姆时,他是少东家,被阮玲玉的美貌吸引,后来同居。那时阮玲玉16岁,张达民18岁。他俩都没有工作,只能靠家里的月份钱生活,张达民的哥哥张慧冲这时正在投身中国电影的早期开创工作,于是介绍阮玲玉去拍电影,从此阮玲玉成为影坛明星。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张达民携阮玲玉前往香港躲避战乱,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中年茶叶商人唐季珊,唐季珊知道阮玲玉喜欢跳舞,就频频带她出入各种高级舞厅发动情感攻势。后来阮玲玉大概是觉得唐季珊比花花公子张达民靠得住些吧,就与张达民一刀两断全心全意与唐季珊过起了日子。在认识阮玲玉之前唐季珊是有家室的,太太在老家,除此以外身边还有另一个女人,阮玲玉的前辈张织云。可见唐季珊是一个对感情缺少约束的男人。不久唐季珊再次移情别恋了,对象是阮玲玉的同行梁赛珍。惶惑中阮玲玉把情感归属的希望寄托在另一个男人蔡楚生身上。蔡楚生是当时的获奖影片《渔光曲》的导演。他邀请阮玲玉出演他的新片《新女性》的女主角。他们是同乡,有很多共同话题。阮玲玉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了他,希望他是能够靠得住的男人。但蔡楚生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他并没有准备好充当阮玲玉的救命稻草。拍完《新女性》后,阮玲玉以吃安眠药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就是阮玲玉的凋零。看起来是对一份情感的贪恋,而以生命的结束为终结。从这一表象分析,性情柔顺,容貌娇媚,心理懦弱,是几千年里中国女人取悦男人的本色武器,却也是女人人生悲剧中的本原因素。因为这样的女人往往无限依靠男人,在对男人的幻想中无限需要男人的保护,却也往往使男人们在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或者得到了满足感之后因为腻味而心生厌倦,自然就容易移情别恋。  然而更真实的情形是,当时为阮玲玉着迷的人何止千万。她有一只小藤箱,里面装满了青年男子给她的信,她既不加以嘲笑,更不忍心将这些痴心人的信撕毁,她把它们藏在一只藤箱里,上面加了把锁,还贴了一张纸,写着“小孩子的信”。  为什么这么多人的热爱不能让她想到自己如此之短的一生原本也可以很长呢?我翻遍有关的资料,认为:阮玲玉虽然在人前骄傲矜持,姿态优美有度,却始终是一个弱势的人。弱势,并不是因为她的性别或是她的生计,而是她的心理生存能力的缺失。  正是这种缺失,把她带入了自己很难走出的一种心理生存困境。  从表象看,阮玲玉的问题由男人引起。但从问题演绎到放弃生命的逃避,却由于阮玲玉自身的精神封闭和心理弱势。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条煎熬着自己的河,她受自己的局限,不懂得如何化解。换了张爱玲,会去找街景的沸腾,这个时候市井人声对虚无的心灵就像是彗星和月亮聚在一起撞击,这是一种令人欣赏的精神姿势,这姿势里应该有一种感动炽热地涌现出来,如同巨大的痛楚或巨大的欢喜都是一种身心的感悟,在抒发自己的真实存在。所以, 张爱玲从一棵生命极为微小的小草上,也可以看到它那被赋予了的尊贵。并且深信那尊贵的美在大地存在。  入鬓细眉的阮玲玉是有着极其鲜明的性别意识的女子。  然而阮玲玉不是张爱玲。阮玲玉把希望寄托在对男人的幻想上。期待,就成为她心河上的利刃,让生活本身透出了悲凉,却无法阻截生存的焦虑和空虚感。于是,她的生活就很容易出现蝴蝶效应:一只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由于客体的原因发生了变动而被放大,最终导致一场风暴。  也确实如此。阮玲玉自杀的直接诱因无非是唐季珊移情别恋,这自然是叫人难过的事,但这种难过却不至于放大到丧失一切的悲苦程度。如果她知道十多万人挤到万国殡仪馆瞻仰她的遗容;出殡那天,灵车所经过的街道两旁,三十多万人为她送葬,她还会如此轻率么? “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阮玲玉在遗书中对唐季珊说。看到这些话,我很难理解阮玲玉是真的想放弃生命,这些话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阮玲玉拿了自己的生命作赌注或是武器在试图挽回自己想要依靠的男人。一个经不起风经不起雨的女人,生命是她最后的保护了。这是女人们的善良和单纯。如此的女子,又如何能接受:人生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人性从来不这么单纯!  单纯是女人的本色,也是一种品质,但不是生存的通行法则。只是依靠本色生存的女人,很难形成自己的理性来反观别人的生存经验补充自己。而盲目又惯性地依靠自己的本色,更会带来心理生存能力的弱势和缺失。  何况阮玲玉的本色来源还是戴了枷锁的。  她的身世很苦。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累死。父亲死后,母亲只好带着尚还年幼的她去大户人家做佣人,她七岁时就伴随在母亲身旁替主人家料理杂务。在她的意识里,一个没有男主人的家庭是很无措的。长大后,她一心想通过一个有钱的男人改变她和母亲的生存处境。男人是天,是她本色的体认。  然而她成人的时候,正值中国新女性运动发端,社会意义的文字和口号以及现实生存的需要怂恿着她解放了自己,她走向社会做了一名职业演员,又被推波助澜地赋予某种符号的意义,甚至直接成为新女性理论的一种浪漫的精神象征。  于是她用行动突出着自己原始生命的内核和本质。她一心要做一个好演员,她以为尽心演好电影就可以解决好一切。她敬业到超乎想象的地步,读剧本读到一百多遍,演角色演到忘我。比如在拍摄《故都春梦》里,她躺在雪地上拍摄冻僵的场景,导演要求她躺一下就行了,她却说,不可以,一定要继续躺到人有点冻僵的感觉,拍出来才真实。在拍电影《城市之夜》中有一场风雨之夜的戏,她被淋水,表示一定要淋透。在《新女性》里,有一场戏是她扮演的剧中角色不愿受侮辱,慌乱中从楼梯上一直滚到底层。演这场戏导演是要用替身的,她不肯,而且固执地要求要狠狠地撞她。她说:“我越跌得痛,说明坏人越狠。我越跌得重,我的心越恨。”  像这样的一种进入角色的方式,我以为,阮玲玉是以精神直觉进行创作的表演艺术家,在依靠了生命的直觉来直接抵达角色的深处。她用全部的生命力量进行创作,又在表演中体会了自己生活的不安和内心的脆弱,这样的创作方式造成了她的人生与电影人物的相互渲染。电影角色更强化了她的人生本色。  有人做过统计,九年的银幕生涯,阮玲玉拍摄了29部电影,塑造了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同样由于本色的缘故,她擅长演绎的是悲剧角色:“她在银幕上曾自杀四次,入狱两次,其余便是受伤、癫疯、被杀和病死等等。虽然影片大都注重传奇性的结构,而且只限于揭露社会黑幕,未能指引光明的出路,但是,无论她饰演哪一种角色都是充满着斗争,无论怎么受困也保持纯洁的灵魂,凭她的精湛而惟肖惟妙的演技,简直使剧中人跃然地感动观众。”(见1948年2月号《电影论坛》署名石郎的文章)自杀、入狱、被逼发疯、病死街头……阮玲玉演绎这些人物角色,凄苦的眼神,茫然的内心,让看的人身临其境。她因此成为明星,也因此虚无。仿佛一朵绚丽的烟花,她盛放在人们的头顶,包括在她自己的头顶。那是一块僻静而又美丽的地域,她身不由己地到了那个地方,同时也从此倘佯于自己的和社会的期望值之中。这种期望值的指向是她和社会的合谋,如同高高的竹篱笆把她和世界群体隔开了, 一方面她要稳住自己,并且坚持;另一方面,她又感到一种“生命被赋予却无法完成”的宿命。孤独便像蜿蜒的小径看不到尽头。

编辑推荐

  解析女人性格密码,探讨女人生存智慧!    她们那个年代的月亮早已沉下去,她们的人也渐行渐远,然而她们的故事还没有完,完不了……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是一本品味人生的书。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是的,对于她们,我们并不陌生。在这八位女性中,其作品还在被我们热读,如张爱玲;其命运仍让我们苦叹,如萧红;其风韵依旧温润如玉,如胡蝶;其魅力已然渐就神奇,如林徽因……她们没有走远,恍如近在咫尺。她们曾经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光亮,又是那么的苦难深重,那么的顽强坚韧。她们代表着一个世纪的生命记忆。这记忆固化成一种情结,在不时扯动着我们纤细的神经。遥想她们,她们正与我们同在:生存的场景转换了,生活里的诸多细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人生所应承接的欢欣、所应经受的磨难,是如此的清晰可鉴,又是如此的相似相同。命运仿佛就是一种魔力,操控着人生各自的苦乐悲喜,我们只能做出一己固有的执着,余下的,惟有解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过往红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很不错的书,不仅文笔很美,作为女性阅读此书,还能在生活、事业,特别是婚姻爱情上得到很多的思索和启发,值得一看。
  •   做女人不容易
  •   还是上大学时看的书,一直觉得不错,终于买到了
  •   超值,非常好,真的要买这个。
  •   这是一本解读女人品味人生的图文珍藏本。全书用精美的文字品评了八位女性:悲情阮玲玉、诗性陆小曼、明媚胡蝶、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的张爱玲,已成为中国知性男人精神符号的林徽因,在苦难中与世界彼此相知的萧红,还有林海音、潘玉良。她们都是在上个世纪留下了深刻人生印迹的女性。个性鲜明,人生独特。与以往这些女性的传记相比,作者品评的视角独特,见解独到,更多地从女性生存智慧,性格分析入手,对女性的人生家庭婚姻事业有很多充满智慧的感悟,对当代知性女性有很好的借鉴启迪作用。全书文字精美,珍贵图片近300张。上述八位哪一位不是历史烟云中耀眼无比的奇葩,而后,她们又因某种宿命的因素被尘封于时间暗流中,渐被淡忘。上个世纪后半叶,在某种女权主义机缘主使下,她们又得以重新在人们口舌之间沸腾喧嚣,开出繁盛的花朵。岁月流逝,几经沧桑。作者不期然的去探究她们!从一位位生命的秘钥开始,开启了另一部分人生命中锈迹斑驳的暗锁。援引一位大侠的评语:这不是一个学者的研究著作,不是哲学家的高深文章,也不是心理学家的病例分析。这是一个诗人的真情咏叹、感物抒怀,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些女人之过往命运的深切了悟。作者平儿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种将心比心的恳切,在诗意的描述中,生出无限禅意和机趣。作者凭借生命的直觉去感悟,去抵达,也是泅渡,“穿越纷繁的世相,去思考存在,思索女性的生存出路。”作者对生命个体做出价值判断,“除了佛,谁能比人生更高明?”另一方面,又在现代人强大理性的指引下不轻易宣示命运的玄机,而是坚持现世的因果。比方说她认为,“是否心理强大”(阮玲玉)与“是否对爱情珍惜”(陆小曼)是造成她们命运悲剧的主导。这不仅仅是一个诗人的冥想,这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结论,是一个智性学者得出的结论。有了这样的结论支撑,作者注定会在对生命的理性把握中取胜,也必能在审视前人命运的跌宕中,牢固自己入世的坚执。此书不同于学者的治学,学者的研究是严谨的,是强调对事物有宏观的历史把握。而对于本书而言,对于历史材料的取舍,有时更多地来源于个人偏好而不必是整体历史观照。甚至作者常常要借题发挥,将个体生命与历史人物相互对接,在对他人的审视中观照自身。此时,更觉一位评论者的评论更为恰当:倘若,作者选取的是过往红尘中另一些同样大名鼎鼎的女性人物:秋瑾、冰心、丁玲、白杨、苏青、杨绛……再譬如宋氏三姐妹等等,事情的结论就会按照另一个方向发展,对女性生命的解密过程也会因此而大相径庭。优伶艺人、文人画家,无论男女,也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本就是人类中的异数和另类,命途多舛是其本意,只有这样,他们方能在舞台、画布、文字方寸之间将人类悲欢离合演绎得生动。从总体意义上来说,他们这些人的命运之环,照见不了我们普通人柴米油盐的恬淡人生。对此,我们大可将其视为“风动”而不必“心动”。心若不动,能奈我何?
  •   八个女人 八种不同的人生 作者文笔很不错 可读性比较高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一个时代下的女人,女人的故事,也是时代的故事。
  •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2位传奇女子的经历,图片丰富,值得一看。
  •   挺不错的一本书看了一遍语言写得也挺美的带着伤感最喜欢林徽因
  •   不足的是文字描写有晦涩的地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不简单的意象,这可能是比较吃功夫的。
  •   货到付款,只是书本看起来有些陈旧,包装不是很好。但整体上不错。
  •   词藻比较华丽,但读过好象现在没有什么印象了,而且我觉得里面很多的观点似乎都是作者一些主观的意见
  •   书一到手,外观不怎么样,一看就是压箱底的书。唉。内容自然不错,挑了几个本来就会吸引人眼球的女子。
  •   红尘?对8个现代女人的红尘记忆,是感慨?羡慕?还是励志学习?作者小女人的自我,过多的在文字里表达。用剧照和人物自述文章,大有滥竽充数之感!我是男人,建议以后身为女性的作家,能多创作点客观的、帮助当今80后-90后-00后的女孩,能够看到世界是美好的!
  •   用图片来掩饰语言的苍白。对于8个女人的介绍基本都用自己的感觉来描述,缺乏事实,没有深度。
  •     《过往红尘》是去年年末在网络上看的一本书,这是一本品味人生的书,单单是书的名字就足够引人遐思。
      作者平儿品评的八位女性,阮玲玉、张爱玲、陆小曼、蝴蝶、萧红、林薇茵等,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往事穿越时空,仿佛有千愁百结,欲罢不能。
      其中最让我感触的是写张爱玲的一篇,《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这便是那个题目。“我不喜欢壮烈,我是更喜欢苍凉的,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更缺少人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回味,就是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便是张爱玲的人生了,繁华与落寞,明丽与黯淡的反差强烈的人生。而她用自己的文字那样宿命地在人生里写下桀骜和苍凉,果然是参差的对照。
      她的文字象刀峰,犀利冰冷,在氤氲的霞彩里把人性中最本质和灰暗的一面剥离出来给我们看,她的文字带给我们的那种感受是刻骨铭心,是故事背后的痛彻骨髓,是爱过之后的无力和陈乏。“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这是张爱玲说过的话。她八岁以前就期盼“比林语堂还出风头”的日子,她做到了。她的早慧的天赋创作在上海大红大紫,她标新立异的时装照片成为上海滩最知名刊物的封面,她的名字在那个年代里华光闪烁。她那样年轻,却在人生的巅峰里演绎奢华和传奇……
      她穷途末世的身世,她华丽苍凉的文字,她桀骜不驯的性格,她爱过的那个在政治和人品上都极有争议的男人,她和大她三十岁的左翼作家赖雅鲜为人知的美国生活……那样一个特异的女子,那样一个迷途的时代,让她本人的存在就是一部传奇。她比红玫瑰更热烈和决绝,她比白玫瑰更安静和冷酷,她用纤细的文字残酷地粉碎了世人对人性的幻想。夜那么长,风那么冷,在灯下她把文字掘成一眼阴惨绝望的古井,而我们看过去的时候,竟然发现井里映出的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出名要趁早”,她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早早地演出了这一场繁华与喧闹,而此后长长一生的寂静与冷清销蚀着她华丽的记忆。那样的人生里,她过早地释放了自己的才华与美丽,那样急切和热烈,象火焰顷刻燃烧了所有。年少成名的繁华与璀璨有多明丽,而今后的落寞与寂寥就有多隐晦……
      1995年中秋节,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栋旧公寓里,张爱玲躺在狭小的行军床上静静离去了,甚至在几天后才被邻居发现。平儿说“她后来悲怆的命运,凄凉的晚景,只是徒劳地为着收拾这场奢华的残局。”那样的文字真实又残忍,可才女的命运的确如此。人们只记得她四十年代在上海的繁华与璀璨,记得《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写下的那些传奇情节。
      她在23岁的时候爱上了38岁、有过两次婚姻又经常移情别恋的有妇之夫胡兰成,爱路至此无涯。这段情路刻骨,让她体验了“恋爱中的飞扬与放恣”。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胡兰成终究是懂得她的,虽然这种懂得很是短暂。可是哪个女子不贪恋这样的懂得呢?终于这个超凡脱俗的女子愿意把自己放到尘埃里,愿意为这样一个争议颇大的男子把自己变成世俗的女子。可是这样的世界上,有谁知道她在被爱人抛弃,因为政治原因远走异乡的那一刻是怎样的心神黯然;有谁知道她在美国和年老的赖雅一起经历贫困和疾病的折磨,经历才思枯竭的那一刻心底有怎样的不甘与挣扎?有谁知道当连赖雅病逝离她而去的那一刻,她心底的孤独和寂寞有多深?
      以前我曾经认为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她没有想到焰火熄灭后的夜空,除了黑暗和污浊的烟气还有什么?现在想来,这“趁早”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呢?她用一支纤巧的笔,这样深刻、残酷地剖析了人性,她那样聪明、智慧的女子,怎么会不知道繁华背后的寂寞有多深?想来,她这样骨子里个性和凄凉的女子,当然有勇气面对这一切黯淡啊,面对这样的人生她选择认命,即使是凄凉也要最极致的。“很多的事,没有因,没有果,却依旧上演。一些的爱,没有缘,没有盼,却依旧沉醉。”这样的人生她已经看得太透,却没有选择,只有认命。
      “低到尘埃里,又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至此,我以为,张爱玲的极端,其实也就是她的情感太投入的缘故。被历史、岁月、人类世世代代对美好的向往和努力所感动,她感动着,却又发现很多东西像真有命运一样无法逃避,这种感动就无限沧桑。也注定了她作为一个思想者的无限悲哀。生于乱世,生存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恶劣,又恰恰爱思想,这是张爱玲后天注定的劫难。”(平儿)
      平儿的话我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就像“花来衫里,影落池中”,世间总是有着太多太多的无奈,要生存就必须面对。我想,张爱玲许是一生都是痛的,痛到深处,才有了坦然和耐心。而千百年来中国女子最传统的美德,也就包括了她那样的“认命”吧。
      
  •     上星期不知道是第几次读平儿的《过往红尘》,那本书是对民国初期八个才情女子人生的解读。平儿的语言精灵透彻,让人感动,而看到那些睿智女子的美丽和繁华在寂寞的文字里开放,那些悲凉那些温暖就再次感动了我。“古人说,知人论世。这是一种姿态;佛在说,逢苦不忧。这是一种境地。”我把每位女子的传奇人生给我的感动用一句话来说明,用细密的铅笔小字写在书页空白处。
      悲情阮玲玉:在生存的追问中虚无
      女人的成长像一次漫长的跋涉,总有一些激流险滩要通过,而阮玲玉的脚步就在那道暗黑的急流边停止了。也许走过去前面就是鸟语花香,谁知道呢?
      张爱玲:为一场奢华倾其所有
      她永远生活在一个穷途末世的世界里,她比所有的人都清醒,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也只有她能够从尘俗和浮华里看出天机和颓败来,看到了还不作数,还要用刀锋一样的笔写下来。那些疼痛和冰冷那么具体,所有的人都无处躲藏。
      诗性陆小曼:爱情只是绕指柔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世上但凡太美丽和才情的女子都是不合常理的吧,更何况是那样为爱情任性的陆小曼。走的最快的总是最美丽的时光,而凋谢最早的也是夏日里最妖娆的花朵啊。总有一刻浮华和美丽落下来,在现实坚硬的地面上跌得粉碎,而那样出众的女子,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和热情以后,不也要寂寞地落幕吗?
      萧红:在苦难中与世界彼此相知
      苦难和艰难成就了这个弱女子的成长历程,而低暗的天空,沉重的羽翼成就不了她飞翔的梦想,在所有哀伤和疼痛的背后,她也是一个需要温暖和柔情的女子啊。可是她的青春却在触手可及的幸福里,在春天的繁华和寥落里凋谢了。
      明媚蝴蝶:街灯照亮黑夜的塔
      她以出世的情怀,去做世间入世的女子。她知道蝴蝶是朝生暮死的花间精灵,她知道当所有的繁华与璀璨落幕的时候,自己只是一个传统的世间女子。所以她一直小心地隐藏着那样的光芒,她的明媚在这个穷途末世的乱世里起舞。
      潘玉良:姹紫嫣红遗落于身后
      这个苦难中的女子,她以自己的才情感动了一位山一样的男子,他给她展现才华的机会,于是成就了一代著名艺术家。在这个男性强权的世界里,她不认命,她从来也没有认命,她用那份执着和才情感动着那个破败的时代,也感动了世界。
      逆流的林海音:凭空里漫来阳光的味道
      记忆里她永远是那个《城南旧事》里梳妹妹头的大眼睛女孩英子,在错落的时光流逝里,多少世事改变了,而她却依然保有一颗诚挚单纯的赤子之心,她的眼波永远像孩子一样单纯清澈。她是幸福的女子,拥有几近完美的人生,她用文字感动着世界,同时也被这个世界感动着。
      林徽因:中国知性男人的精神符号
      她的明丽和才情让许多激昂的男子汗颜,她的才华和外貌的美丽优雅一样让这个世界震惊。她好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却吸尽了人间所有的精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