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郭建生 编  页数:409  字数:683000  

内容概要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规划教材:中药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有:绪论、中药学发展历史简介、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共6章。通过总论部分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中药的起源与发展、中药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等内容。各论部分共分21章,收载药物在专科390种基础上增加81种,共计473种。教-9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其中,掌握药物在专科133种基础上增加22种,共155种;熟悉药物在专科110种基础上增加28种,共138种;了解药物在专科142种基础上增加1种,共143种;另增附药37种也纳入了解范围。通过各论部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了解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为9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每章后均增设“自-9指导”内容,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列举复习思考题,供学生复习参考,以温故而知新,提高学习效率。书后附录药名笔画索引,以便学生查寻或检索相关内容。由于专科教材中每味中药已标有拉丁文并在书末附有药名拼音索引,为避免重复和节约篇幅,本教材予以省略,学生学习时可与专科教材互参。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自学指导
 第二章 中药学发展历史简介
  自学指导
 第三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自学指导
 第四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自学指导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归经
  第四节 升降浮沉
  第五节 毒性
  自学指导
 第六章 中药的应用
  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
  第二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三节 中药的用量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
  自学指导
各论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
药名笔画索引
《中药学》教学大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蒲公英《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夏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以叶多、色灰绿、根完整者为佳。鲜用或生用。 【性能】苦、甘,寒。归肝、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疮痈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疏郁通乳,尤为治乳痈之要药。苦、甘而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亦常用治淋证、黄疸。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应用】 1.疔疮肿毒,乳痈。治乳痈肿痛,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同用;治疔毒肿痛,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治肠痈,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治肺痈,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治毒蛇咬伤,可鲜品捣烂外敷。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备要》:“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鱼腥草《名医别录》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晒干。以淡红褐色、茎叶完整者为佳。生用。 【性能】辛,微寒。归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寒散结清热,主人肺经,以清解肺热见长,又具消痈排脓之效,故为治肺痈之要药。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亦为外痈疮毒常用之品。兼有利湿通淋之功,可用治湿热淋证。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痈吐脓,肺热咳嗽。治痰热壅肺,胸痛,咳吐脓血,常与桔梗、芦根、瓜蒌等同用;治肺热咳嗽,痰黄气急,常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 2.热毒疮痈。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 3.湿热淋证。治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清热止痢,还可用治湿热泻痢。

编辑推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规划教材(专升本):中药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药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