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中国体育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郑勤砚、熊晓正、鄂玉梅、 王志兴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郑勤砚,熊晓正,鄂玉梅,王志兴 著  页数:115  

前言

萌生出版关于《画说中国体育》这样一本书的想法完全出于偶然。而这本书由一个跃出的想法变成现实则又是一个偶然。2008年4月,我又一次应北京体育大学之邀为该校师生讲授奥林匹克艺术欣赏课程。早在2004年10月,我曾经受邀做客过北体大名家讲坛,当时正值希腊雅典的奥运会顺利闭幕,百年的奥运又回到了她的故乡,以此回顾古代奥林匹克艺术,深刻地领会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让我备受感动的是,当时的百人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在提问环节,我深深感受到北体大同学们的热情和可爱,坦率和真诚,这是体育人身上可贵的品质,在同学们坦荡目光中和稚拙的言辞中,我读到了他们对艺术的关注,我深深感受到艺术和体育密切的关系。当再一次走进北体大的讲堂时,我的内心却有一丝忐忑。如何能将空间艺术与身体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进一步的阐释,这是艺术与体育学科交汇点的迷人之处,也是难点。我相信,体育专业的同学们一定会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艺术感受的培养对完满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更是与体育运动中的韵律、气息等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运动的美成为艺术家经典的素材,同时也成为艺术家追求真善美情怀的最重要的表征。艺术表现体育的精神和美感,同时体育也赋予艺术重要的灵感和创作动力。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你很难把艺术与体育分开来看,因为运动员身上集中体现了力量的美,人性的美,而欣赏美,追求美的真谛和追寻精神的家园依然是所有热衷于体育的现代人热爱体育的重要原因和精神旨归。

内容概要

  距今约5000年左右,中华民族就摆脱了野蛮状态而迈入了文明的门槛,中国体育也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与统一的政治局面所提供的文化氛围中,中华民族曾以其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吸收外来体育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中,经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持色的华夏民族体育。让我们穿越耐间的隧道,去感受那久远醇厚的文化,去领略华夏体育的独特风采,为开发这历经数千年积蓄的“富矿”,作一次历史的巡礼。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源远流长风格独异——中国古代体育巡礼一、从“尚武”到“修身”——古代学校体育的演变二、从“除疾”到“致寿”——古代养生的发展三、从“便器械”到“习手足”——古代武艺的演进四、从“讲武之礼”到“角抵百戏”——古代竞技活动的演进第二部分 蹉跎岁月自强不息——中国近现代体育掠影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二、学校体育教育的确立三、“收回体育权”运动四、一个民族的奥运情结五、人民的事业六、中国需要世界,但更需要尊严七、北京迎来亚细亚的盛典八、圆梦2008

章节摘录

插图: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均以“革”字为偏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人中原。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编辑推荐

《画说中国体育》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画说中国体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