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死刑悖论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齐姆林  页数:298  译者:高维俭 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其他五十余个民主发达国家已废除死刑之际,美国为何继续沿用死刑?为何死刑问题日趋严重?死刑问题的冲突如何解决呢?    富兰克林·齐姆林揭示出:围绕着死刑问题似乎不可消解的混乱折射出美国人价值观念中一种深层而久在的分裂。他预言:这种分裂将在不久的将来导致美国死刑的终结。一方面,死刑执行有违于美国至高的法律原则——公平与正当程序。这使得我们日渐脱离盟友,且实际上已经被欧洲国家视为野蛮的、极端的美国例外论的体现。另一方面,死刑代表了美国人对暴力社会司法的深层信仰,即:将刽子手视为地方控制的代理人和社区价值的捍卫者。齐姆林从私刑暴徒的角度揭示了“义务警员司法”(vigilante justice)的这一魅力中最令人困惑的表征。他指出:近年来,绝大部分的死刑执行恰恰发生在那些一百多年前私刑盛行的南方各州。齐姆林认为,正是这样一种文化遗存,形成了美国对死刑与众不同的诉求,同时又构成了废除美国死刑最为醒目的理由。    完美的研究、生动的文笔,《美国死刑悖论》为美国死刑问题长久以来的纷乱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清亮的视界。

作者简介

富兰克林·E.齐姆林(Fran]klin E.zimring)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犯罪学家和刑事司法专家之一,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廉·G.西蒙讲座教授和沃尔芬杰出学者、刑事司法研究项目主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犯罪学会理事。主要著作包括:《美国青少年司法》、《美国的青少年暴力》、《监禁的规模》、《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等。高维俭北京大学2004届刑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在法院和检察院从事司法实务工作多年。著有《刑事学科系统论》(《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刑事二元结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死刑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译有《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商务印书馆2008年)。

书籍目录

海三联法学文库序中文版序译者序前言致谢第一部分  分歧对峙的趋势 第一章  美国死刑的独特现状 第二章  不仅是一种流行趋势:发达国家的死刑废除 第三章  美国死刑象征符号的转型第二部分  美国差异的解释 第四章  联邦制度及其缺憾 第五章  义务警员传统与现代死刑执行 第六章  矛盾价值冲突的后果第三部分  美国死刑的未来 第七章  不分胜负的1990年代 第八章  终结的开始附录A  私刑与死刑执行的统计材料附录B  国家死刑政策的报道频率,1980—2001年附录C  监狱死囚区与死刑执行的数据统计附录D  新的调查分析材料附录E  市民、警察和国家的正当化杀人附录F  源自死刑信息中心的死刑豁免数据之回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美国死刑的独特现状美国联邦政府试图在2001年春天开创历史,死刑制度在公众关系方面仿佛是一个可以挖掘的“富矿带” (bonanza)。即将对蒂莫西。麦克维(Timothy McVeigh)的行刑似乎是美国联邦政府启动毒药注射(Ie-thal injections)死刑执行项目的理想案例。麦克维案既有令人发指的罪行,也有一个公开承认犯罪的被告,与此同时,既没有歧视的问题,也没有破坏大多数死刑执行的不确定因素。1995年,麦克维在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Oklahoma City Federal Building)引爆炸弹,造成168名居民死亡。该被告谋划杀害素未谋面的数百人,以宣泄他对两年前美国联邦政府在德克萨斯州韦科市(Waco)行为的不满。在庭审中,具有丰富经验与能力的辩护律师团队为他做了充分辩护,而联邦政府为此所支出的费用,超过了德克萨斯州和弗吉尼亚州为死刑案件提供辩护服务费用的100倍。麦克维公开承认了他的罪行,同时放弃法定的上诉权,从而提前了死刑执行日期,于是,为心怀感激的联邦政府提供了自1963年以来第一次对屠杀妇女儿童的谋杀犯执行死刑的机会。更有利的是,这名被告既不存在智力障碍,也不是弱势的少数民族成员。截至2001年5月,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允许在美国本土恢复死刑执行以来,已经有700多个人被执行死刑,但是从为了执行一场感觉良好的死刑,并洋洋得意地再次确认政府杀人可能是件好事的目的而言,其中的任何死刑犯都不具有该案囚犯的良好资质。本案不仅在美国范围内受到了媒体空前的关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备受瞩目。或许,对这个俄克拉荷马市的杀人恶魔执行死刑,可能会平息一些国外的指责?

编辑推荐

在其他五十余个民主发达国家已废除死刑之际,美国为何继续沿用死刑?为何死刑问题日趋严重?死刑问题的冲突如何解决呢?完美的研究、生动的文笔,《美国死刑悖论》为美国死刑问题长久以来的纷乱提供了一个崭新而清亮的视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国死刑悖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研究死刑的可以认真读读!
  •   苏力教授主编书籍,在网上搜到的
  •   对东方人和大多数接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思想的人来说,关注死刑悖论是如何形成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能有许多新奇的发现。美国的死刑在很多州依然存在,理由是什么,跟东方有很大的不同。看这本书能有些新的收获,但有些叙述略显冗长,需要一定耐心。
  •   高维俭是挂羊头卖狗肉,完全是一堆不懂英文和基本翻译技巧的本科、硕士生在翻译。不少翻译错的离谱,连基本的英文单词都不明其义,同一个术语在同一个段落有两种翻译方法。典型的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经验方法。从内容上本书没什么意思,作为整本书的根据的四个附录,全是一些所谓的民意调查。
  •   书有点厚,不知道我能不能读完,不过是三联的书,支持~~~
  •     这本书挂着高维俭的名头,但事实上此人基本上没怎么翻译,真正的翻译人员都是他的学生。因为高维俭带不了博士,所以翻译人员极可能是硕士或本科生为主。
      
      翻译者有七八个人,翻译风格相差很大。同一个术语,在同一个段落,翻译的都不一样。而且翻译错误百出,我仅举一个例子:
      
      在P236倒数第二行有“我列出的主要机构设置的分析报告”,因为我手头没有英文版,这个翻译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我接着向下看,才明白,翻译中的“机构”应是指“institution",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制度设置”。这种最基本的单词错误,真是数不胜数。
      
      再举一例,在第四章有一个标题是“没有论说的改变”,让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到最后一章,才知道英文是change without discourse。这个中文翻译实在是让人无语啊
      
      建议没买的就不要买了,浪费时间
  •     人权概念本质在于个体面向政府的权利诉求或对抗。
      对于美国来说,死刑是不同于欧洲那样被放置在人权话语下来讨论的。通过美欧的比较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发达民主国家中,对政府的不信任通常与对作为刑法手段的政府剥夺生命权的不信任相连。美国政治文化中是不是少了点其他西方民主国家都有的东西?或者美国的价值观与传统中的额外要素是不是在其他国家废除死刑时为美国死刑的保留提供了动力。”(114)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