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

出版时间:2002-05-0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汪晖  页数:4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的话--我对这些问题的最初思考可以追溯到1983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在那篇论文中,我侧重探讨了鲁迅的思想、文学与施蒂纳、尼采、阿尔志跋绥夫的关系,分析他为什么在寻求变革、倡导科学、主张人道主义、支持共和革命和民族主义的同时,却对法国大革命及其自由平等原则深表怀疑,对工业革命的后果进行严厉的批判,对集体性持否定态度,对国家、社会、普遍主义伦理和利他主义原则给予坚决否定,为什么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人物却热衷于尼采式的超人、拜伦式的英雄、施蒂纳式的唯一者,为什么这个进化论者却认为历史不过是偏至或轮回的过程,为什么他的以“为人生”和“改造国民性”为宗旨的文学创作,却充满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和对于现实世界的决绝,为什么这位现实主义的小说家却写出了《野草》这样的近于存在主义的作品?......1983年,我还太年轻,知识积累和个人经验都不足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清晰的回答,而我的周围似乎也没有能够帮助我回答这些问题的人。那是一个启蒙的时代,一个为现代化的激情所鼓荡的时代,奋迅的这些思想是难以让人理解的。但它们一直在困扰着我,以至在我跟随唐弢先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又一次回到这些问题上来。有一次,唐先生认真地问我说,你是文学系的研究生,可你的论文倒像是哲学系和历史系的学生写的。我这才在论文的后半部分转向文学问题。  重写鲁迅的愿望从未消失,但似乎一时还没有可能。借着重版此书的机会,我重新通读了全书,但却没有时间做更多的增订,也不能对书中许多粗疏之处加以修改。除了个别的字句的改动之外,我删去了原书的第四章,仅将其中一节编入第三章,因为有关文学部分的分析原先就有些不够精练。此外,我把1996年发表于《天涯》杂志的文章《“死火”重温》作为本书的导论,因为这篇文章简要地概述了我对鲁迅的理解,其中有些内容是这本书中没有的。我还把发表于《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的文章《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作为附录放在书后,以供读者参考。在我写完这本书之后,这是我仅有的两篇谈论鲁迅和鲁迅研究的文章。

书籍目录

新版序原版序一个应该大写的文学主体——鲁迅新版号论(代)“死火”重温原版导论探索复杂性第一编思想的悖论:个人与民族、进化与轮回引言思想的悖论第一章个人、自我及其对启蒙主义历史观的否定与确认(1903——1924)第一节个人观念及其对现代历史的怀疑第二节个性、天才、自我与偏至的历史观,哲学的浪漫主义第三节个人观念的社会政治意义第四节孤独个体、死亡、罪的自觉与对绝望的反抗第二章自我的困境与思想的悖论(192—1936)第一节反传统与寻求现代认同的困境第二节重新诠释“历史/价值”的二分法第三节轮回的心理经验为何瓦解了进化的时间观念?第二编鲁迅的文学世界:阴暗而又明亮第三章历史的“中间物”第一节“中间物”概念第二节灵魂的分裂与流动第三节“爱憎不相离”与诗意的潜流第四节否定性与鲁迅小说的三种意象第五节鲁迅小说的激情类型第六节鲁迅小说的语言特征第四章“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第一节《野草》的人生哲学第二节明暗之间的“绝望的抗战”第三编鲁迅小说的叙事原则与叙事方法第五章主体精神历史的客观呈现第一节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第二节第一人称非独白性叙述第三节第一人称非虚构小说第六章客观描述的主观渗透第一节“场景”文体——“戏剧式”叙述第二节“全景”文体——“心理分析”小说第三节人称与非人称叙事的交织附录:兽迅研究的历史批判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鲁迅小说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对社会悲剧状态的理解和认识不仅不超越于个体之外,而且正是以个体的命运,个体的思虑,个体的全部心理悲欢来承担和体验。因此,在小说客观的。独立自足的故事和人物背后,还存在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一种不同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进化论或民主主义等普遍性的意识趋向的东西。那是一种对生命的非理性的把握,一种属于人生“态度”范畴的精神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野草》所表达的那种与人的忧虑感相结合的形而上学经验论同样存在于《呐喊》、《彷徨》的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真实画面中。  第一节《野草》的人生哲学  面临自己孤独人生旅程的不可挽回的归宿——坟,“过客”说出了震动人类心灵的古老格言:“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吧一……”《过客》)。把“死亡”与“走”联结起来的,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人生哲学,那种关于个体及其与世界关系的忧虑与探索,不论就其给予现实人面对现实人生的启示,还是就其关于生存的哲学体验的深度和思维的丰富复杂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思维水平。因此,我对《野草》的研究不是就具体篇章作现实性的还原,以说明这些文字在鲁迅生活中、在当时的现实状况中体现怎样的意义(这当然是绝对必要的),而是把《野草》当作一种思想性著作。一种完整的人生哲学体系会阐释。解释学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F·施莱尔马赫说过:“完整的知识包含着一个明显的循环,每一个局部只有根据它所属于的整体才能理解,反之亦然”。《野草》的整体性正体现在它的众多局部保持着一种循环联系,而我也就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体系去追索该书关于生存的思考的推衍过程,只是在这之后才对这个思维整体的文化哲学背景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分析。换言之,我不把《野草》作为一般的、如鲁迅谦称的“随时的小感想”,而作为凝聚了鲁迅深刻体验与哲思的思想著述来研究——卓越的和成熟的思想家的小感想也可以构建出庄严的思维大厦。人类文化史上不是已有许多闪耀着天才之光的例证吗?从中国的孔孟到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对《野草》产生深刻影响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竹内好曾说,《野草》的24篇短文与《呐喊》、《彷徨》中的小说的每个系统多少有点联系。不论这种联系是否可以确证,《野草》都构成了对小说的解释或缩图。竹内实际上是把《野草》的具体篇章作为小说原型来看待的,而我则试图从总体上把握两者的精神联系,即《野草》的“反抗绝望”的形上经验论如何与小说的生活画面获得一种“隐秘的融合”。  ……

编辑推荐

  鲁迅的作品不是畅销书,是常销书,能够这么被出版的中国作家  并不多。对于那些求生存而不苟活的人,想庄严的工作的人,鲁迅能  够激发人的生命力,是生命力的能源,无论你领会多少或深浅如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反抗绝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一、
        
      在系统地研究鲁迅“文学世界”的学者里,汪晖是一座不可超越的丰碑。如果说豆腐块论文是看了让人犯困走神的论文,那么汪晖的论文就是让人看了之后、精神为之振奋清醒的论文。我喜欢汪晖的汪洋恣肆,诗意的跳跃和穿透,压在纸背的感性力量。
        
      汪晖在《反抗绝望》中所使用的学术语言是流畅自由、毫不僵硬做作的。由于鲁迅自身的丰富性,鲁迅研究成了现代文学里非常特殊的一个研究范畴,作者必须充分地参与这样一个主体活动:与鲁迅”魂灵相遇“,这不只能见出一个研究者的知识修养和积累,更能见出研究者与鲁迅对话时释放出的人格力量。学者未必一定是“现代知识分子“,但鲁迅研究中却每每能产生优秀的现代知识分子,鲁迅是他们用以理解本民族、以及他们自身命运的一个特殊介质。对于《反抗绝望》而言,汪晖不单是在写鲁迅,也是在写他自己。既然日本的鲁迅研究者可以有”竹内鲁迅“、”丸山鲁迅“,那么中国学者里也完全可以有“钱理群鲁迅”、“王富仁鲁迅”、”汪晖鲁迅“、”孙郁鲁迅“。
        
      但豆腐块一般整齐的那种文章刚好相反。这种论文虽然“符合规范”,但常常会淹没了作者的个性,缺乏独特而鲜活的感染力,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换个人来做,也能做得跟这个差不多。在这个层面上,人的确就成了“学术生产机器”。
        
      以至于有人说:学术研究就应该是“枯燥乏味”的。我不赞同这个说法,没有哪种学问天生就只有枯燥乏味可言。而且,什么叫“枯燥乏味”也值得辨析,正如”品尝苦茶“与”味同嚼蜡“不可同日而语,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从写作学术论文本身获得高尚而深沉的快乐,否则就是学术对人的异化。
        
        
        二、
        
        
        
      汪晖的那个著名的“抄袭事件”是这样的:虽然他在论文引证文献中列出了资料,但却没有在论文当页直接注明。尽管只有寥寥几处。1980年代的学术,常常类似于”教参“的写法,注释方面没有那么严格。这可以被归结为学术不端,而且是最拙劣的学术不端。但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最低段位的学术不端,不是发生在初学论文写作的人身上,而是发生在有着丰富学术写作经验、有着丰富学养和积累的汪晖身上。这种错位实在是太诡异了。一个像那般汪晖能力的学者,一则不会有意学术不端,二则退一万步说,就算当时学术规范的“不严谨”使得学者想钻空子,必然会精明巧妙、不露痕迹,肯定不会这么笨。
        
      以一种最粗糙的臆测:他有可能在紧张密集的写论文过程中,在自己不是特别熟悉的地方,出现了意识的断裂,为了逻辑连贯起来,他套用了别人现成的话,等写完这一段之后,又没有用自己的语言去覆盖这一处不规范的引用,或者是把这个引用加上规范的注释。但这也说明,他潜意识里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抄袭”,多半以为自己所引用的内容,反正已经在参考文献里,有案可稽。而且这文献里几句精彩的表述,也有理由被认为是”全人类“的语言财富,进入公共领域,他本人当然也有权享用。但客观后果是,这博士论文成了鲁迅研究的经典著作之后,处于众目睽睽之下,一旦这处纰漏被细心人曝光,谁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用”学术不端“来针对汪晖(但那些超出学术范畴的人身攻击不在此列) 但这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无法通过一番道德批判就能揭示,最多也只能是说,一个学者的语言实践在某些细部遇到了一些表达的困境,而这是道德批判无法触及、更无力解决的。
        
        
        
        三、
        
        
      有一位导师曾对研究生说过一个可能带来误导的观点:”文笔“这东西,学者不需要;又不是搞创作。能不能写好学术论文,跟语言表达能力没什么关系。
        
      他的本意是好的:是想解除很多人”词不达意“或”语言痛苦“的烦恼,结果反而增加了这种烦恼:如果说”文笔“是花哨炫目、故弄复杂的文风,那的确是有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能力不重要,因为这样的文风恰恰说明了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果不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及语言背后的思维能力进行真正的重视和训练,那么外部环境里再严苛的”规范“、再有约束力的”道德律“,乃至再有科技含量的”论文检测系统“,都是治标不治本。
        
      语言的艰涩有时候是因为写作对象本身就复杂歧义、不能被简单地条理化、清晰化,因而产生了必须的艰涩;但也可能是写作的人“才气”太多,以至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炫智”的要求。总之,尽管学术语言避免不了艰涩,但这并不是放任艰涩、甚至故作艰涩的理由。
        
      一种最常见的艰涩,是术语的滥用。比如,明明可以说”作品“的地方,一定要说”文本“,其实并没有”文本“的意思。应该用”情况“、”状态“的地方,偏偏要用”样态“,但是涉及到的东西并不具有”样态“的抽象性。此番种种,不一而足。
        
      另一种”艰涩“也是主观人为的:如果在笔下生成的“语词”或者“意群”并不是“熟语”,而是在作者的写作过程中突然跃入他脑子里的,那么他就有责任把这些“暂时的生成物”用“熟语”表达出来,否则很有可能“辞不达意”。比如《反抗绝望》中,有一个意思层次很多的排比句,这句话因为样子漂亮,被编辑挑出来放在了新版《反抗绝望》的腰封上,其中有一个词组:“拒绝抽离历史文脉”。乍一看,很难知道这词组是怎么回事,但联系上下文一揣摩,原来这个短语的意思大概是:“和大环境保持距离、不被历史潮流所裹挟和吞没,有独立清醒、不受干扰的思考能力与写作品质”,——要是我,我宁愿说后面那一大段话,我宁愿放弃那个形式漂亮的排比。不过汪晖这样的地方是非常少的,他在语言上的流畅与精湛才是占主流的。
      
        
        四、
        
      的确,语言上偏向于”纠结“,跟“深刻、丰富”的思想能力有微妙的关系,但是,这是溢出来的、没有收敛和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深刻和丰富。这种纠结,可以具体到文章的局部和细节里:如果让一个局部和细节容纳太多的表意层次,会让管理语言那块脑区不堪重负,进入一种自我催眠般的“自动写作”。这是一个语言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学术语言归根到底还是一种应用语言,是拿来交流的,不是用来自说自话的。写论文不是写诗,诗歌是一种“独语”,要充满隐喻、象征等修辞,要让别人在“细读”和“分析”中获得阅读享受,但学术论文却带有“公共性”,要让别人不发生额外的阅读困难为前提。如果说诗歌是一座山,或秀丽、或险峻,需要读者穿越和跋涉才能体会到审美快感,那么论文就是一座桥,要把读者顺顺当当从桥上渡过去、抵达意义的彼岸,它的任务才算完成。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良好的语言修养,都能体现出作者对读者的尊重。
        
      这不能被理解成:作者要被动地迎合读者。而是说,要充分考虑行文风格、行文策略的“可通约性”——是否能够有效地进入“公共话语”的领域。而且对于写作的人来说,最有价值的是,清楚明白、从容有序的语言风格,也意味着思维的底色是清晰成熟、富于理性的。这样的思维,具有”自我生长“和”自我连接“的良好特质,它不会发生“自我纠缠”,不会词不达意,更不会陷入需要“参考"别人几句、才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尴尬。汪晖身后有着丰厚扎实的学术成就,这多少抵消了他的这点”尴尬“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是批倒一个汪晖,也触动不了真正的问题。况且汪晖的学力本身其实也非常优秀,即使把汪晖批倒,《反抗绝望》还是《反抗绝望》。
        
      但对于很多别的人来说,该语言困难的依然语言困难,该词不达意的依然词不达意,制造出种种“艰涩”。随着阅读经验的增加和知识视野的扩展,读者慢慢不再会被”艰涩“难住,当一种文章满篇都是令人膜拜的佶屈聱牙,也不会被轻易唬倒。但读这种文章,读者在某些地方需要脑补,会怀疑自己是否只揣摩透了七八分。这有时候是因为读者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理解力问题,但有时候,是因为作者的思考本身就不成熟。
      
      
      五、
        
      当然在事实上,写出清晰、易读的句子,比写那种纠缠冗长的句子要困难得多。因为前者意味着只需把自己想到的东西一股脑儿表达出来即可,而后者意味着思想本身必须经过一番打磨,从而才能以清晰成熟的形态表达出来,一个人若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很难写出那种准确而精炼的东西。
      
      但前一种文字由于密集而浑浊,还能让读者有“不明觉厉”之感,被读者认为是“深刻”,后一种文字由于清晰,可能会把自己思想的弱点都暴露无遗。那么对于功力并不深厚的人来说,后一种文字经营起来,真是吃力不讨好。
      
      但从长远来看,肯定还是努力形成后一种写作习惯较好。那种以及昏昏使人昭昭的东西,是一种写作的伪装,如果习惯了一直停留在这种浑浑噩噩中、势必使思想变得粘滞而难以进步。这种伪装态度总能从写作中微妙地传达出来,不但会给读者的阅读来带不适,还要冒着被被敏锐的读者揭发出来的危险。
      
      就我个人观点,无论是哪个能力层次的写作者,我觉得最好的语言都是诚恳朴素的语言,这种语言灵活而柔韧,不但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文体的变化,而且能够真正深入和照亮思维的每个角落,最能无限贴近自己的”灵魂“,成为海德格尔所说的那个“存在之根”。
      
      但这种语言的背后,必须有两个东西:一是成熟稳定的思考,这基于知识的积淀修养;二是诚恳朴素、独立自由的人格,这是更深层、更困难的东西。真诚的文字不一定”好“,但不真诚的文字一定不”好“。——这是”文质彬彬“的辨证统一,也是”文如其人“的深刻之处。对我来说,如果谈到克服“作文”的缺陷,那么我宁愿把这原因挖得更深更久远一点、从克服“作人”的缺陷开始。
  •     我只是看它 我没打算去反抗呢 哈哈
      
      据说
      汪辉的这本成名作有抄袭的嫌疑 ……
      不管是不是吧 反正水平还是挺高的
      
      能吃得好穿得好的时候 绝望绝望也不是件特别不好的事儿 哈哈
      那就不让你打算再东张西望了
      绝望呗
      
      然后就没了憧憬 积极的 或 消极的
       没了想头 他们大多是非主流的
       没了计划 反常规的 额外的
      
      然后
      我就发现 我的很多姿势都变了
      
      看书不戴耳机了
      走路不淌路牙石了
      骑车不哼哼歌了
      站在别人面前说话不再“简单乐”(通常被称作“傻乐”)了
      
      想跟别人讲的事儿少了
      拿放东西的声音小了
      接电话聊侃的时间短了
      也觉得同住的人们不那么讨厌了
      
      所以嘛
      名词们都是无辜的
      动词请慎用……
      
      
      
      
  •     晚上的课,本不想发言的我被点名发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谈到了汪晖的《反抗绝望》。也许是这段时间越来越害怕听到某些声音,想说的话却没有说,想做的事却没有做。也许我就是韩寒《杯中窥人》里的那个人,妥协是可怕的。自己不应当如此,自己再翻开汪晖的《反抗绝望》,汲取他的思想,思维转折。
  •     - 小時候看了《徬徨》、《吶喊》, 後來就一直沒看魯迅的書了。在這樣缺乏'原材料'下看汪暉分析魯迅, 其實真的是隔山打牛, 蠻大難度。
      
      - 雖然如此, 但還是很有收獲。他那篇《"死火"重溫》的代序, 寫得很好看, 很鼓舞人心。
      
      -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知識分子, 他對中國傳統與現代化之間的思考, 即便是今天也是很有借鏡的意義。
      
      - 作者分析魯迅文字中的"荒原意象"、"緘默意象"、"吃人意象"很有啟發。他論述魯迅如何從存在主義汲取養份, 加上他自己的學養、經歷與思考, 落實到當時中國的社會當中, 變成一個孤獨的戰士, 對'希望/絕望'的思考以至消除, 以"走"來表達出對絕望的反抗等等, 既反映出魯迅思考的深刻, 也反映了汪暉在研究魯迅過程中的深刻努力。
      
      - 魯迅既是推動中國文化現代人化的活躍份子, 但又對現代化有著非常深刻的批判。在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了幾十年的大陸、走上民主化的台灣以至半桶水的香港, 這種思想與態度始終有著明顯的現實戰略意義。
      
      - 如果說《南海十三郎》這部戲是一個倒楣編劇在講另一個倒楣編劇的故事, 那《反抗絕望》這本書更是一個在努力思索並尋找中國出路的知識份子透過書寫前人的一個反抗絕望的爭扎。
      
  •   我是看了鲁迅全集,进行了思想体操式训练。但很久不进行这类思想的讨论,只能是利用一些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来讨论了。
    我的文学是不行了。
    你的文章是否会陷于过于“故事性”,“历史描述性”?
    欢迎加友。
  •   「“故事性”,“历史描述性”? 」是甚麼意思? 請指點。
  •   一个意思是过于细节琐碎,偏离讨论主题。
  •   哈哈, 明白了。
    唔, 我發現現在沒有多少能力認認真真的去寫一篇書評, 甚至有時看完書也忘了內容是甚麼。
    因此最近就開始迫自己在看完書後, 怎麼也把心裏記得的東西在這裏寫下來。更多的只是在腦海腦掠過的聯想, 不是甚麼很系統的想法。
    見笑了。
  •   也是一个好习惯。利于记忆和整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