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后果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安东尼·吉登斯  页数:155  译者:田禾 译,黄平 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于现代性的本质及其与传统社会形式的特殊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相当吸引人的视角。吉登斯以一种杰出的方式,吸引了自古典社会学家以来的社会思想传统,并且让不同的理论家们作为对手相互竞争,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他的理论不仅建立在整个传统之上,而且建立在自己的早期著作之上。  

作者简介

  安东尼·吉登斯,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1938年出生于北伦敦的埃德蒙顿,1976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莱切斯特大学、西蒙·弗雷泽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剑桥大学,1997年起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吉登斯一直处于当代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他的著作综括了近三十年来的社会政治变革,尤以构成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的学说为全球学界所瞩目。他还是布莱尔政府的重要智囊之一。他的主要著作还有:《社会学》(1982),《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超越左与右》(1994),《第三条道路》(1998)。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导言
现代性的断裂
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
社会学与现代性
现代性,时间与空间
脱域
信任
现代性的反思性
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
本章概要
第二部分
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现代性的全球化
两种理论观点
全球化的维度
第三部分
信任与现代性
抽象体系中的信任
信任与专业知识
信任与本体性安全
前现代与现代
第四部分
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信任与个人关系
信任与个人认同
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风险与本体性安全
适应性反应
现代性的现象学
日常生活中的脱技能化与再技能化
对后现代性的异议
第五部分
驾驭猛兽
乌托邦的现实主义
未来导向:社会运动的作用
后现代性
第六部分
现代性是一个西方化的工程吗?
结语

章节摘录

  在传统文化中,过去受到特别尊重,符号极具价值,因为它们包含着世世代代的经验并使之永生不朽。传统是一种将对行动的反思监测与社区的时一空组织融为一体的模式,它是驾驭时间与空间的手段,它可以把任何一种特殊的行为和经验嵌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延续之中,而过去、现在和将来本身,就是由反复进行的社会实践所建构起来的。传统并不完全是静态的,因为它必然要被从上一时代继承文化遗产的每一新生代加以再创造。在处于一种特定环境时,传统甚至不会抗拒变迁,这种环境几乎没有将时间和空间分离开来的标志,通过这些标志,变迁具有了任何一种富有意义的形式。  在各种口述文化中,人们并不这样去看待传统,尽管这些文化实际上是所有文化中最富有传统意味的。为了把传统理解为与组织起来的行动和经验模式不同的东西,就要求人们割裂时  间和空间,而这只有在发明了书写文字以后才有可能。书写文字扩展了时一空伸延的范围,产生出一种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模式,根据这种模式,对知识的反思性转换从既定的传统中分离了出来。然而,在前现代文明中,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限制为重新解释和阐明传统,以至于在时间领域中,“过去”的方面比“未来”更为重要。此外,因为识字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日常生活的周期化仍然是与原来意义上的传统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现代性的出现,反思具有了不同的特征。它被引入系统的再生产的每一基础之内,致使思想和行动总是处在连续不断地彼此相互反映的过程之中。如果不是“以前如此”正好与(人们根据新获知识发现的)“本当如此”在原则上相吻合,则日常生活的周而复始与过去就不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仅仅因为一种实践具有传统的性质就认可它是不够的。传统,只有用并  非以传统证实的知识来说明的时候,才能够被证明是合理的。这就意味着,甚至在现代社会中最现代化的东西里面,传统与习惯的惰性结合在一起,还在继续扮演着某种角色。但是,传统的这种角色,并不如那些关注当代世界中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论者们所设想的那般重要。因为,所谓已被证明为合理的传统,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具有虚假外表的传统,它只有从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才能得到认同。  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我们必须明白上述这种  反思现象的性质。所有的社会生活形式,部分地正是由它的行为者们对社会生活的知识构成的。知道了(在维特根斯坦所阐明的意义上)“如何继续行动”这一点,对人类行动所继承并加以  再造的习俗来说,具有本源的意义。在所有的文化中,由于不断展现的新发现,社会实践日复一日地变化着,并且这些新发现又不断地返还到社会实践之中。但是,只是在现代性的时代,习俗才能被如此严重地受到改变,由此才能(在原则上)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上对物质世界的干预。人们常说现代性以对新事物的欲求为标志,但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现代性的特征并不是为新事物而接受新事物,而是对整个反思性的认定,这当然也包括对反思性自身的反思。  也许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的今天,我们才刚刚开始全面地意识到这种前景是多么地不确定。当理性的欲求替代了传统的欲求时,它们似乎提供了某种比先前的教条更具有确定性的知识。但是,只有我们无视现代性的反思性实际上破坏着获取某种确定性知识的理性,上述这种观点才显得具有说服力。现代性,是在人们反思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并通过这一过程)被建构起来的,而所谓必然性知识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误解罢了。在这个完全通过反思性地运用知识而建构起来的世界中,我们似乎置身其外。但是同时,我们却永远也不敢肯定,在这样一个世界上,这些知识的任何一种特定要素不会被修正。  甚至那些最坚定地捍卫科学必然性学说的哲学家,也都承认这一点。如卡尔,波普尔就说过:“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流沙之上。”按照科学的观点,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也没有什  么东西能够被证明,尽管科学一直尽力地在提供我们所渴求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最可靠的信息。在不容怀疑的科学的心脏地带,现代性自由地漂移着。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再没有什么知识仍是“原来”意义上的知识了,在“原来”的意义上,“知道”就是能确定。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然而,拿社会科学的例子来说,它对问题的考虑会更加深入。就此而言,应该回忆一下前面对社会学的反思部分所作的论述。  在社会科学中,所有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的不稳定特征,我们必须加上“破坏性”的标签,而“破坏性”的根源在于:社会科学的论断都要重新进入到它所分析的情境中去。社会科学是对这种反思性的形式化(专业知识的一种特殊类型),而这种反思对作为整体的现代性的反思性来说,又具有根本的意义。  由于启蒙运动和崇尚理性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科学在把现代观念与过去的精神状态区别开来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即使那些偏爱阐释型社会学而非科学型社会  学的人,也常常承认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一点联系(尤其是科学发现所引起的大规模的技术发展)。但是,社会科学实际上比自然科学更深地蕴含在现代性之中,因为对社会实践的不断修正的依据,恰恰是关于这些实践的知识,而这正是现代制度的关键所在。    抽象劳动力的发展也构筑了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不断变化的对暴力手段的控制之间的一个主要连接点。为了分析这一现象,可、以再一次用上马克思的有价值论述,尽管他自己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明确地展开。在前现代国家,阶级体系很少完全是经济的:在某些情况下,剥削性质的阶级关系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而得以维持。统治阶级能够通过直接掌握暴力工具而调用这样的武力,其过去常常就是武士阶层。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统治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动合同(一种新产生的阶级体系的关节点)包括了对抽象  劳动的雇佣,其表现为一种对工作周(强迫劳动)或产品(杂税或以实物支付的税收)的一种均衡,而不是对“整个人身”的奴役(即不是确立奴隶身份)。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动契约并不依赖于直接拥有暴力工具,雇佣劳动名义上是自由的。因而,阶级关系是被直接内化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范围中的,而并非一种公开的、需要有暴力来直接支撑的关系。这一过程历史地与以国家之手对暴力工具的垄断性控制一同出现。暴力,正如其表现出来的那样,被“逐出”了劳动契约,并被集中到了国家权威之中。  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促进现代性制度加速发展与扩张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之一,那么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民族国家。不论国家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的繁荣有时是多么地一致,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体系并不能由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来解释。后封建王国和公国松散分布的秩序和使欧洲区别于中央集权制农业帝国的原则,通过这些大量的突发性事件,民族国家体系便铸成了。现在正在向全世界扩张的现代性制度最初是一种西方特有的现象,并且受到上面提及的所有四个制度性维度的影响。民族国家在集中行政权力方面远比传统国家所能做到的更为有效,所以,即使相当小的民族国家,也都在动员社会和经济资源方面具有超过前现代体系的能力。资本主义生产,特别是在它与工业主义交汇之后,在积累经济财富和增强军事力量方面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飞跃。所有这些面的结合使西方的扩张看起来是不可抗拒的。  在所有这些制度性的维度后面,存在着前面所分析过的现代性动力论的三种来源:时一空伸延,脱域机制和反思特性。它们本身并不是制度类型,而是前面的段落里提及的历史性变革的有利条件。没有这些条件,现代性从传统秩序中分离开来的过程就不可能如此激进,如此迅速,并横跨如此广阔的世界舞台。它们既包含着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但同时也受到它们的制约。  现代性的全球化  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这在现代制度的大多数基本特性方面,特别是在这些制度的脱域与反思方面,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全球化的精确定义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更  好地概括这一现象?这里将较为详尽地讨论这些问题,因为即便是今天,全球化过程的重要性,也几乎比不上社会学文献中对这一概念所展开的种种讨论。让我们从回忆前面提到的一些要  点开始。社会学家们对“社会”观念(在这里指一个以疆域为界的体系)的过度依赖,应该为这样一个起点所替代,它集中关注于分析时一空伸延的难题:社会生活是怎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时一空伸延的概念框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这样一个复杂的关系:现场卷入(共同在场的环境)与跨距离的互动(在场和缺场的连接)之间的关联。在现代,时一空伸延的水平比任何一个前现代时期都要高得多,发生在此地和异地的社会形式和事件之间的关系都相应地“延伸开来”。不同的社会情境或不同的地域之间的连接方式,成了跨越作为整体的地表的全球性网络,就此而论,全球化本质上是指这个延伸过程。  因此,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反之亦然。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因为有这种可能,即此地发生的桩桩事件却朝着引发它们的相距遥远的关系的相反方向发展。地域性变革与跨越时一空的社会联系的横向延伸一样,都恰好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因此,今天无论是谁,无论在世界的什么地方研究社区问题,他都会意识到,发生于本地社区里的某件事情,很可能会受到那些与此社区本身相距甚远的因素(如世界货币和商品市场)的影响。其结果并不必然是在相同方向上的一系列变迁,相反,甚至通常是彼此相反的趋向。通过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经济网络的作用,新加坡一个城市区域的日益繁荣可能与匹兹堡附近的一个社区的贫困相关,后者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  在能够提供出来的诸多例子中,另一个例子则是欧洲和其他地方兴起的地方民族主义。全球化社会关系的发展,既有可能削弱与民族国家(或者是国家)相关的民族感情的某些方面,也有可能增强更为地方化的民族主义情绪。在全球化进程加速进行的条件下,民族国家变得“对生活的大问题来说太小,对生活的小问题来说又太大”。与此同时,当社会关系横向延伸并成为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时,我们又看到地方自治与地区文化认同性的压力日益增强的势头。    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人们承认,即使是非常有限的核战争也会给气候和环境带来相当严重的影响。少量核弹头的爆炸都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这种破坏还会威胁到所有高级动物物种的生存。据计算,“核冬”(nuclearwiter)的产生,仅需要五百至两千个核弹头,而这还不到所有核武器国家拥有核弹头总数的百分之十,甚至也低于五十年代拥有的核武器数目。④这种局面将完全证明后面这个断言的正确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再也没有什么“旁观者”,参战者和那些没有卷入战争的人都会深受其害。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言  在本书中,我将按文化与认识论研究的笔调,对现代性作出一种制度性的分析。这么做与目前 的大多数讨论具有实质性的区别,那些讨论将这些侧重点倒置了。何为现代性,首先,我们不妨大致简要地说: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这将现代性与一个时间段和一个最初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它的那些主要特性却还仍然在黑箱之中藏而不露。  在二十世纪末的今天,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我们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社会科学必须对这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作出自己的回应,这个新时代本身正引导我们超越现代性。如今,术语令人目眩的多样性与这种时代转变有关,某些这类术语(如“信息社会”或“消费社会”)明显地与一种新的社会体系之出现相关联,但是大多数这类术语,诸如“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等等,更确切地说实际上是表明了即将终结之前的事物所处的先前状态。有关这些现象的部分讨论主要集中在制度转(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上,特别是那些认为我们正在从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体系向主要地与信息相关的社会体系转变的讨论,更是如此。然而,一般地说,这些争论更关注的是哲学和认识论的问题。这也是利奥塔颇具特色的视角,是他首先使后现代性概念变得如此著名。正如他所指出,后现代性意在表明对以认识论为基础,以及由人类物质进步中的信念的一种背离。由于扬弃了“宏大叙事”(即借助于贯穿始终的“故事主线”,我们被置身在具有确定的过去和可预见的未来的历史之中),后现代性的条件才得以确立下来。后代视角看到了对知识的异质要求之多样性,这样一来,科学不再享有特权地位了。  对利奥塔表述的这种观点的一种典型的回应是试图表明,一种首尾一致的认识论是可能存在的,并且,人们能够获得关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模式的普遍性知识。但是,本书将采取的是另一种路径。我将说明,我们对于自身的迷惘(即认为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性知识是不可能获取的),主要是源于这样一种感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大量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的事件纠缠着,这些事件基本上都还处在我们的控制之外。为了分析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仅仅发明一些诸如后现代性和其他新术语是不够的;相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本身的特征。而到目前为止,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具体原因,在整个社会科学中,人们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极为肤浅。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了。在现代性背后,我以为,我们能够观察到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秩序之轮廓,这就是“后现代”(pst—modem),但它与目前许多人所说的“后现代性”(pst—modernity)大相径庭。  我要提出的论点具有自己的出发点,我在其他地方将其称之为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discontinuist)解释。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我认为,理解断裂的性质,是我们分析现代性究竟是什么,并诊断今天它对我们产生的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  对某些在社会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立足点,比如与研究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则,我也将作扼要的批判性探讨。在它们的文化和认识论取向前提下,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讨论,  基本上没有正视存在于已确立的社会学立场中的诸多缺陷。然而,诚如我所指出的那样,关系制度性分析的解释却必须去正视它们。  以上述这些观察作为起点,在本书的大多数篇幅中,我将对现代性以及可能会出现在本时代彼岸的后现代秩序的性质,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

编辑推荐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从新的视角来研究现代性的专著,作者独到的分析令人信服。当大家都在关注所谓的"后现代"的时候,安东尼·吉登斯却指出,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而是处于"盛期现代性"时期。现代性是一匹难以驯服的野马,对于现代性的伴随物,作者作了深刻的分析,对集权主义、生态环境的恶化、核武器的威胁作了详细地分析。此外,还对现代人的心态作了独到的分析,对"现代性"进行来比较全面的诊断,并试着开出治疗的方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性的后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6条)

 
 

  •     现代性是一个如此经典的议题,以至于似乎任何关于我们当前处境的思考都绕不开对现代性的再反思。坊间光是书名含有“现代性”三个字的书就数不胜数,浩浩籍海之中,吉登斯又是如何(设法)做到“鹤立鸡群”的呢?
      
      第一部分的导言中,吉登斯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工作与当时的大多数讨论有实质性区别。“在本书中,我将按文化和认知论研究的笔调,对现代性作一种制度性分析。 ”这点明了他切入的角度以及侧重,是什么样的“制度性分析”?它和大多数讨论有什么不同?为了对这些进行详尽的论述,吉登斯需要对以往的论述作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他着力于理清一些关键的概念,同时也重新制造、定义一些新的概念,这在全书的各个部分的开端部分都体现的比较明显,他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而且时不时的会对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作出说明,因此没有太多的阅读困难。
      
      就总体的论述思路而言,似乎有一个逐渐细化、深入的扩散过程。第一部分介绍问题的主要背景,提出了像“时间空间、脱域、信任、反思性”这样的全书的部分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从现代性的维度,尤其是全球化的层面上进行论述。第三、四部分开始着力于分析“信任”这个关键概念,论述开始转向日常生活、个人层面,其中“时空伸延、脱域、风险”等概念的阐释更具体深入,同时提出了“存在性焦虑”、“本体性安全”等概念。第五第六部分则是在之前论述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主要涉及应该如何面对当下的处境,对未来、后现代的秩序的稍事想象。
      
      在第一部分对“现代性”问题的主要背景作了回顾,批驳了所谓“我们正在迈入后现代性时期”的说法,指出“我们实际上并没有迈进一个所谓后现代性时期,而是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在其中现代性的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了。” 同时也对以往的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了批判,例如指出,“在它们的文化和认识论取向前提下,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讨论,没有正视已经确立的社会学立场中的诸多缺陷。” 而他自己将采取另一种路径揭示“到目前为止,仍然在黑箱中藏而不露的现代性的特征。”
      
      吉登斯论述的出发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他强调自己说的“断裂”是与现代时期有关的一种特殊断裂,和历史唯物主义说的“断裂”没有特别的联系。这种特殊性似乎体现在发生在过去三、四个世纪的断裂来势之猛、程度之深,“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的领域。” 这种断裂还体现为“现代性到来的绝对速度、变迁发生的巨大范围、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等”若干要素。
      
      吉登斯进而批判了社会进化论所带来的以一条故事主线描绘历史的“宏大叙事”,他认为“取代进化论的叙事,或者解构其故事主线,不仅有助于阐明分析现代性的任务,而且也会使我们重新关注所谓后现代问题的讨论。”
      
      扬弃了某一类“宏大叙事”,吉登斯将要集中讨论安全、危险、信任、风险的问题,如他所言,“这是本书的一个实质部分”。从这两组词义相对的词中,显现出“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从这一点出发,他回顾了马克思、涂尔干、韦伯这些社会学的经典的缔造者们对现代的论述,指出尽管他们都看到了现代性的负面效应,但是仍然没有预见到生产力拓展对生态关系的破坏、极权主义、军事工业化的毁灭性潜力等。这些是吉登斯在全书后半部分强调的“危险”中的一部分,和他要论述的“信任、焦虑”等内容也紧紧相连。吉登斯否定了那个时代社会学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乐观估计,进而郑重地宣告:“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这足以使我们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麻木不仁,更不是一定要去证明这样一种假设:现代性将会导向一种更幸福更安全的社会秩序。当然,在进步中失去信仰是导致历史宏大叙事体终结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在这里,我们要做的事比断定历史无前景更复杂。我们不得不对现代性的双重性作出制度性分析,我们必须补正经典社会学的某些局限。”
      
       这又需要回头梳理“社会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吉登斯着眼于三个主要概念,分别涉及到“对现代性作出的制度性诊断、社会是什么、社会学知识与现代性的关联”三个问题,像之前一样,他回顾了以往的一些重要理论,提出批判,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首先,他认为以往的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在解释现代性时,过于集中于对某一种因素的强调,把不同的解释视为彼此排斥的,这就忽略了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的多维性。其次,“社会”作为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可以指“社会联系”,或者指“社会关系的一种独特体系”(没搞懂有啥区别,是结构和功能的二分吗?)。就第二种意义上的社会体系而言,“我们应该把对秩序的探讨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是怎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 这是吉登斯与他所批判的之前的社会学理论的最大的不同,他将视线投向了“时间-空间伸延”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地考察现代制度是怎样‘适应于’时间和空间的。”最后,吉登斯提出了社会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需要“双向阐释”,是一种反思性模式。似乎就等于是说,社会学的发展本身也是现代性的一部分。
      
       接着上面的论述,吉登斯引出了对现代性动力机制的讨论,之后直到第一部分结束,着力于阐释了现代性动力的三个来源:时间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时间-空间的概念的何种变化在何种意义上影响了现代性?吉登斯以机械钟的发明为例,认为“时钟体现了一种虚化的时间的统一尺度”,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可以更加精确地划分时间。比如,预约餐位,这是不是就完成了一种时空的分离,预约的那个餐位是一种场所、空间,但是脱离的地点,预约的一个前提是对时间的掌握。这里还不是特别理解。按吉登斯的看法,时空分离对现代性意义重大,“它是脱域过程的初始条件、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现代性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离不开嵌入时间空间的各种模式。”
      
       脱域也是全书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脱域”这个概念可以很好地和“时空转换”的说法相配合,利于说明现代性的一些性质。
      
       吉登斯区分了两种脱域机制的类型,分别是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前者吉登斯通过对货币符号的分析加以说明,引入了齐美尔、马克思、卢曼等人关于货币的论述,具体的阐释了什么是货币,它何以成为一种脱域机制。而专家系统,指的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组成的体系,正是这些体系编织着我们生活与其中的无知与社会环境的博大范围。” 它和象征标志一样也是一种脱域机制,因为二者都可以“通过跨越伸延-时空来提供预期的‘保障’。”从这里,吉登斯自然地引出了“我们何以会‘信任’这类脱域机制”的问题,在卢曼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厘清了在他的论述语境下“信任”、“信心”之间的差别,同时也指出他所说的信任在何种意义上与齐美尔所言的“欠充分的归纳性知识”相区别。他将与“信任”相关的要素分为十个要点,其中对“信任”的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信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结果的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念。” 到这里,吉登斯从时空分离、再组合,到脱域机制,整体的论述又深入了一步。
      
       接着,他转而探讨“现代性的反思性”这一问题,在吉登斯这里,反思性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的巨大“断裂”,除了二者运用反思性的指向是相反的之外,还有诸多差别。“传统是一种将对行动的反思监测与社区的时空组织融为一体的模式,它是驾驭时间和空间的手段,它可以把任何一种特殊的行为和经验嵌入过去。” 而“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之中,即: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地改变这自己的特征。” 这里,吉登斯似乎告诉我们,在现代性条件之下的反思性的持续运用,使得我们生活的前景是多么地不确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参与到了现代性的反思性过程之中,有其是以社会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深深嵌入了其中。这里引出了一个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争论,“人们对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即便这种知识已尽可能地得到了经验的证实)了解的越多,就越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 吗?从前面的论述中,吉登斯自然引出了否定的答案,之所以会这样,他认为来源于“不同权力的影响、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对社会生活的反思”四类因素的影响。
      
       紧接着上面的讨论,吉登斯又说,“我们可以把对于反思性的讨论与关于后现代性的争论联系起来。 ”现代性还是后现代性?这是书中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吉登斯认为“确立历史的连续性并确定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这是被公认为不可能的事。因此也就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过渡也就无从谈起。他倒倾向于把后现代性看成“现代性开始理解其自身”。 “现代性,就其核心而论,是令人迷惑不解的,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使我们能够解除这种迷惑。” 在吉登斯看来,“为什么现代性的激烈化会如此动荡不定,又如此意义重大。”是因为“它(现代性)的最显著的特征——历史进化论的终结,历史目的论的隐没,对现代一以贯之的结构性反思的认识,以及西方之特权地位的消亡——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全新而纷乱的情境之中。” 这样他就为后面论述全球化作了铺垫。这一部分的内容对我而言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只是模糊地感觉他说的还是对启蒙的反思,理性本身也要接受理性的检验,但是这样一种“无限”的反思让我们陷入了虚空,乱象丛生。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更加激烈地体现了出来。
      
       进入了第二部分,吉登斯开始在之前的基础上探讨更“宏观”的现代性维度。
      
       吉登斯反对用一种化约论的方式——“寻求对现代社会作某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性解释” ——去看待现代性诸制度,他分别重新定义了现代性的四种制度性维度: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军事力量,对其间的关系也加以论述,似乎将之前的众多理论,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福柯对监督机器的讨论,进行了一种整合,可以容易的感受到现代性的一种扩张过程,这种扩张与前述的现代性三大动力来源联系在了一起,也引出了下一个话题:现代性的全球化。
      
       吉登斯对全球化的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距离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 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体系受到了冲击。由此,吉登斯引出了关于全球化讨论的两种理论:国际关系研究理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民族国家体系的发展,分析它在欧洲的起源和后来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则绕开了“社会”的概念,把全球化纳入一种经济秩序的范畴中,“摆脱了在在对社会变迁的阐释中存在这的强烈的‘内发型模式’倾向。” 但缺点是单纯以经济来划分世界中心、边缘未必会与政治、军事等方面重合。吉登斯对国际关系研究理论的批评主要在于其局限性,“仅仅覆盖了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国家间的合作,”“很难处理那些仅仅是跨越国家界限的社会关系。”这一批评有道理,国际关系研究一直以来的一个窘境就是研究涉及到的对象、范围的扩大和相关理论基础的不足。国家间关系牵涉到的范围的迅速扩张带来的无所适从,尽管国际关系研究不断有种种新领域(如非传统安全研究)、方法补充进来,感觉仍然是捉襟见肘,而且理论根基不稳,常常容易四不像。
      
       吉登斯接着提出了全球化的四种维度: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军事秩序,并且分别加以分析,只是不知道这种四分法和帕森斯的AGIL模型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第三、四部分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数量众多的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各类脱域制度将地区化的实践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连接在一起,组织着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 ”进入第三、四部分,吉登斯开始论述现代性在社会关系、日常社会中的体现。
      
       作为对脱域概念的补充,吉登斯提出了“再嵌入”这一概念,它指“重新转移或构造已脱域的社会关系,以便使这些关系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相契合”。他又区分了当面承诺和非当面承诺,为后面讨论“脱域机制与再嵌入之行动的情境发生互动”做准备。
      
       吉登斯择取社会学中经典的“陌生人问题”进行分析,先引入了齐美尔、霍夫曼的论述,其中“世俗的不经意”、“礼貌的疏远”都表现出“人具有复杂而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这引出了吉登斯所说的“信任”,“对整个体态和姿势的灵活运用,它在发出‘你们可以相信我没有敌意’的信息” 。接着,他着重关注“与非亲密人相遇的过程中,信任、周旋与权力的交织”同象征标志、专家系统的关系。他认为“现代性制度的特性与抽象体系中的信任机制(特别是专家系统中的信任)紧密相关。”,“一般非专业人士对专家体系的依赖,不仅关系到如何从各种彼此孤立的事件的既定普遍性中获得安全感的问题,而且更关系到在专业知识不仅提供如何计算得失的方法而且实际上创造出事件的普遍性的情况下,作为不断反思地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结果,如何算计利害得失的问题。” 他得出的结论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态度”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强调在抽象体系的交汇口的互动决定着能否产生持续可信任模式。
      
       接着,吉登斯探讨了信任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会信任那些自己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实践和社会机制?” 这里吉登斯主要从社会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与教育体系相关,与“入口处”的经验有关,也与一种实用态度有关。但是这里似乎有个问题,抽象体系的维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是比较脆弱?
      
       从上面的讨论延伸出了对信任与个性发展的一些联系,吉登斯选择集中讨论信任同本体性安全之间的关联。本体性安全指的是“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本体性安全这是一种人对物的可靠性感受、它对信任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它不仅构成了本体性安全感的基础,而且在心理上信任与本体性安全也彼此密切相关。” 而本体性安全还和“存在”有关,与它相联的概念还有“存在性焦虑”。 “哲学家们已经阐明,在认知的水平上,关于个人存在,很少有我们能够确定的东西。” 由此引出,如果有人总是过分“杞人忧天“,那“不能被归于心智的缺陷”,而是“情感过度敏感的结果。”这里问题来了,“既然潜在的麻烦如此之多,那么为什么并非每一个人都总是处于高度的本体性不安全状态中呢?” 这里吉登斯又引入了埃里克森的论述,将自己的论述同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联系在了一起。“信任,本体性安全,以及对事物和人之连续性的意识,在成年人的个性中一直是相互紧密关联的。” “日常生活的常规的这种延续性,只有通过所卷入其中的当事人的连续不断的关注才能获致。” 吉登斯认为,“对个人之间的‘契约’的不间断的更新的展示,正是加芬克尔所谓的‘带信任之实验’的要点”。虽然不是特别理解吉登斯说的意思,但是感觉很厉害(不明觉厉)。“加芬克尔和其他人对日常交谈和相互交往的细节的研究表示,人们还掌握了一种抵御焦虑的持续性保护机制。”最后,吉登斯终于解答了之前的一个问题:信任的对立面是什么?他认为,“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信任的对立状态便是这样一种心态,它应被准确地概括为存在性焦虑。”
      
       在以上关于信任关系的讨论的基础上,吉登斯总结了,信任环境、风险环境在前现代性与现代性条件下的不同。特别有一点要注意,即“不应该把前现代浪漫化”,因为“人类对暴力的滥用是不安全的更深层次的源泉,”随着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还是出现了某种平衡。
      
       进入第四部分以后,吉登斯进而论述现代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提供的普遍的安全,这也促进了人们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但是当你嵌入到抽象体系后就会遭遇到“日常生活情境中的亲密关系的转变,”吉登斯认为这与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有关。“可以从信任机制的建立来分析亲密关系的转变。个人信任与情境密切相联,在其中自我之建构成了一种反思性的过程。” 还有如“必须通过对自我挖掘的过程来建立个人信任:发现自我,成了直接与现代性的反思性相关联的项目。”
      
       接着他从信任与个人关系、个人认同两个方面来深入分析。以往的社会学把相关的问题归为类似“社区的衰落”、“公众领域过于制度化,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转而在自身内部去寻求意义和稳定性”的问题,在吉登斯则是从抽象体系的扩张的角度进行分析。
      他认为简要总结起来,亲密关系的转变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化事件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2、自我建构成了一种反思性的项目。3、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 4、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5、 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个人对冲击的调适。
      
       吉登斯对“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进行了分类:“高强度意义上风险的全球化、突发事件不断增长意义上的全球化、来自人化环境或社会化自然的风险、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如投资市场、风险意识本身作为风险、分布趋于均匀的风险意识、对专业知识局限性的意识”等。 随后吉登斯还举了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这些风险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它们之所以没有严重干预到人们的本体性安全,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需要有关,人们会利用一种运气感或其他的心理因素去忽略风险。为了抵御现代性的风险景象对本体性安全的影响,人们有四种适应性反应:1、实用主义地接受现实 2、乐观主义,坚持启蒙主义的态度,一种持之以恒的对天意理性的信仰,而不论危险是什么。 3、犬儒式的悲观主义 4、激进的卷入。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相关的问题,“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在社会学文献中有两种占统治地位的设想,一种是韦伯说的“铁笼”,一种是马克思等人说的“现代性是个怪物,但人类可以驾驭。”吉登斯认为这两种设想都不准确,他认为“现代性难以控制的力量并不是铁板一块。” 他“从四个辩证地相互关联的框架入手”描述现代性的现象学,这四个框架是:非地域化与再嵌入、亲密与非个性、专业化知识与对知识的再占有、隐私与卷入。他得出的结论似乎是“本体性安全和存在性焦虑将彼此爱恨交加地共存下来。”
      
      吉登斯进而论述了“日常社会中的脱技能化与再技能化”,没搞懂。然后再次论述了他“对后现代性的异议”,他将后现代性与激进现代性列表进行了相比较。接下来就要开始阐述他对当今时代的解释了,全书也进入了结尾部分。
      
      进入第五部分后,吉登斯提出了这部分的核心论题:“我们,作为整体的人类,究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驾驭那头猛兽?”、“为什么‘甜蜜理性’的普及并没有创造出一个我们能够预期和控制的世界?” 吉登斯认为“设计错误”和“操作失误”是导致现代性的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为根本的是“未预期的后果”和“社会知识的反思性或循环性”。(感觉有点阴森啊,这好像在最终宣告:判现代性这件案子的“社会学”自己就是凶手(之一)!自导自演的闹剧么?不懂。。。)
      吉登斯的应对方案出来了:乌托邦的现实主义,和现代性的特点一样,名字都这么吊诡。吉登斯认为,我们不能放弃驾驭猛兽的努力,“必须正视另外的可供选择的未来,传播它们实际上会有助于实现它们。” 吉登斯引入马克思的立场为自己壮胆,“我们必须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如果没有同制度的内在可能性结合起来的话,寻求社会变迁在实践上就没有什么作用。” 吉登斯的教诲的核心就是,“解放的政治”和“生活的政治”的结合。他关于“对未来不作任何担保的批判理论,在二十世纪后期应该是什么样?”的论述感觉和最后一次课上老师说的“社会学人今天的处境”有某种关联。(瞎扯的)
      
      吉登斯同时认为,“社会运动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指针。” 生态运动尤为值得注意。“社会运动为我们显露了可能的未来曙光,而且在某些方面,它们成了通向未来的车轮。” 但是要时刻留意着权力!“现实主义的要素还保留在权力的核心位置。”
      
      在完成了以上所有的论述之后,吉登斯似乎可以稍稍想象一下后现代性及其秩序了。吉登斯认为“我们能够指认出一种后现代性的轮廓” 他认为它还是有四个维度:超越匮乏型体系、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技术的人道化、非军事化。之后,他也指出了现代性的具有严重后果的风险的四个维度: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极权的增长、生态破坏和灾难、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 两相对比,提醒我们“现代性的每个制度维度上的变化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未来的不确定性相当之大。
      
      终于进入了第六部分,吉登斯要对全书做一个总结了。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现代性是一个西方化的工程吗”。吉登斯区分了不同的方面,在制度方面,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确实是西方的,还有这两大变革力量所孕育的生活方式,从这个角度讲,现代性是西方的。然而,“现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现代性既在碎化、也在整合。“现代性,从其全球化倾向的角度讲,” 不可能是西方的。
      结语部分,吉登斯最后强调了反思性对现代性的根本性意味,现代性的反思性与全球化现象的不确定后果彼此循环。“现代性内在地是指向未来的,” “期待未来本身成了现在的一部分,”“政治的未来才内在地是在场的。”一个后现代的世界可能会像什么?吉登斯只能略作评论。“乌托邦的预期对事物的未来状态划定了一条底线,这条底线阻断了现代性的无穷无尽的开放特性。” 在一个后现代世界,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系似乎会重组。不过考虑到乌托邦现实主义,所有的这些猜想、沉思还是到此为止吧。
      
  •     一,引言
      
      本书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对“现代性”问题提出的一种诠释。按作者本人的说法,本书“按文化和认识论研究”的笔调写成,旨在“对现在性作出一种制度性的分析。”[1]
      
      本书出版于1990年,在作者完成《民族国家与暴力》(1985)之后,出版《超越左与右》(1994)之前。作者的学术思考紧扣社会历史发展的脉搏,本书的写作也不例外。从书中大量涉及对“信任”、“风险”等讨论,可以看出发生在1986年4月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和因冷战而逐渐升级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核战争的威胁等带给这位社会学家的震撼和思考。在今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后阅读此书,可谓是恰逢其时。
      
      这本薄薄的小书由六大部份组成:第一部份是导言和几组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概念;第二部份讨论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的问题;第三、四部份则讨论了信任与风险的问题;第五部份阐述了社会运动的作用并指出后现代性的轮廓;最后一部份则是对现代性是否西方化的工程进行探讨。
      
      吉登斯是怎么逐步对现代性展开一种制度性的分析呢?笔者试图打乱本书原有的结构,先整理出吉登斯内在的论证思路,再对其进行评价。
      
      
      
      二,主要内容
      
      1,现代性制度与现代性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大约在17世纪出现却在其后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2]
      
      针对利奥塔关于现在社会已经扬弃了“宏大叙事”而具备后现代性的观点,吉登斯认为现在的社会并“没有迈入后现代性时期,而是处在现代性后果比以前任何一个阶段更剧烈化更普遍化的阶段。”[3]因此,现在不同于过去的一种秩序,只能算是后现代的(Post-modern),而非后现代性的(Post-modernity)。他将自己这种看法称为一种断裂论(discontinuist)的解释,即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独一无二地有异于所有传统秩序。他认为这种断裂论的看法是分析现代性是什么及其后果的开端。[4]从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变迁范围的全球性和现代制度固有的特性可以识别这种现代性制度从传统社会秩序分离出来的断裂。
      
      吉登斯不同意韦伯、涂尔干或马克思将现代性看为单一维度,他认为他们所看到的方面只是现代性多维度中的一维,而他提出现代性有四个制度性的维度:“资本主义(在竞争性劳动和产品市场情境下的资本积累);监督(对信息和社会督导的控制);军事力量(在战争工业化情境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工业主义(自然的改变:‘人化环境’的发展)。”[5]这四个维度又彼此联系、结合,互相影响。
      
      这四个维度又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其本质是时-空的延伸过程。[6]这四个维度与全球化配合就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和国际劳动分工。另外,文化全球化是存在于这四个维度背后的现象,它是全球化另一个更深层和更重要的方面。这与技术如印刷术引进欧洲和通讯方面的发展等有关,构成了现代性的反思与断裂的重要方面,使现代从传统中得以分离出来。[7]
      
      
      
      2,现代性制度四维度的动力来源
      
      四个维度有三个动力来源: 反思性、时-空的伸延和脱域机制[8]。这三个因素同时也反过来制约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1)反思性
      
      吉登斯认为过往学者关于反思性的概念过于简单,他提出一种双向阐释的说法:一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发展依赖行外的行动主体来形成概念,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中的语言和概念又重新返回他们最初被抽象出来的领域,去进行描述和解释。这样,社会学知识就半隐半现地作用于社会生活,重构着社会学知识本身,也重构着它所作用的社会生活领域。[9]
      
      当知识被反思性地运用在社会生活中时,又会受到权力的分化、价值的作用、未预期后果、双向阐释过程中社会知识的循环这四种因素的影响。[10]
      
      2)时-空伸延与脱域机制
      
      为了更好地说明现代性制度,吉登斯从更根本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对现代社会进行考察,他就此引入一个重要的概念——“脱域”。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重要的是要去研究社会体系(如现代社会制度)如何适应时间和空间。[11]
      
      脱域形成的条件是“虚化时间”和“虚化空间”的形成。机械钟的发明和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虚化时间”得以成为可能,使得时----空转化与现代性的扩张得以一致。[12]现代性的降临,通过对缺场的各种要素的孕育,日益使空间从地点分离了出来,于是出现了“虚化空间”。这种虚化的时间和虚化的空间使时间和空间得以分离。
      
      这样的时-空分离对现代性的极端动力机制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时空的分离是脱域的先决条件,它凿通了社会活动与其‘嵌入’到在场情境的特殊性之间的关节点。被脱域了的制度得以极大地扩展时-空间延展的范围。为了做到这点,这些制度又与时间空间相协调适应。”[13]其次,“时空的分离为现代社会生活的独特特征及其合理化组织提供了运行的机制。”[14]第三,“嵌入”的时间和空间的各种模式构筑起关于行动和经验世界-历史的真实框架。[15]
      
      “脱域”(disembeding)使时--空的延伸成为可能。[16]它的定义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和从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17]象征标志的产生和专家系统的建立就是脱域的两种类型。[18]象征标志是那些不用在任何特定场合,而可以将信息传递和相互交流的媒介,如货币符号。专家系统是由技术成就和专业队伍组成的体系。人们生活在这种专家系统连接的物质所交织的社会网络中,绝大多数的人无法完全参与专业的整个过程,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去完全精确地验证知识的正确与否。
      
      “再嵌入”(re-embedding)是脱域概念的补充,指“重新转移或重新构造已脱域的社会关系,以便这些关系与地域性的时-空条件相契合。”[19]“所有的脱域机制都与再嵌入行动的情境发生互动,或维护或损害这些情境。”[20]
      
      所有脱域机制都需要有一种信任态度[21],因此下面吉登斯引入关于“信任”的探讨。
      
      
      
      3,现代性制度与“信任”和“风险”
      
      1) 信任
      
      信任与风险的探讨是本书的一个实质性部份。[22]这不仅因为在吉登斯看来,信任是脱域机制的基础,是现代性制度的基础,也是他对现代性的看法决定的。他认为现代性是一种双重现象,既有光明的一面,为人类创造了不少机会,也有其阴暗面,如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力和引发极权主义,而阴暗面尤其与现代性中的信任与风险有关。因此,吉登斯用大量的篇幅充分地讨论“信任”问题,甚至引用了一些心理学观点。
      
      首先,他区分了当面承诺与非当面承诺。前者指在共同在场的情况下,在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中维系与表述的信任关系,后者指在抽象体系(脱域机制的两种类型)中信赖(faith)的发展。[23]世俗的不经意是在与陌生人相遇时当面承诺的最基本类型。[24]而非当面承诺可能会维护脱域机制与再嵌入互动的情境或者损害这种情境。[25]
      
      其次,吉登斯重点要讨论的是现代性制度与抽象体系(脱域机制)中的信任。他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现代性制度与抽象体系中的信任机制紧密相关。[26]在抽象体系中,倚靠的主要是一种对非个人化原则的信任。这里已经渗入专业知识的可信任性,如前面讨论脱域机制时所说的,一般非专业人士已经对专家体系有所依赖。但他们也运用自身有限的知识对其算计得失。[27]在全球化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与抽象体系之外。因此,风险的存在更加引人注目,尤其是像核战争和生态灾难的风险是十分明显的风险。[28]为了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专家和其非专业人士的代理人在交汇口(非专业代理人与抽象体系的代理人建立的连接点[29])的相遇就特别重要。[30]由于信任者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犯错误,因此在交汇口要取得信任,就要靠见面的承诺、职业道德、品行专业技能等等来保证。[31]
      
      第三,为什么大多数人因缺乏的专业知识无法判断可靠与否,却又会去信任抽象系统中的专家体系呢?吉登斯认为这归功于现代教育。长期以来,人们被教育这些专家体系如科学等是值得信赖的。虽然人们存在怀疑的态度,但也同时持有一种实用的态度,因此人们的内心对这种专业体系的态度是矛盾的。[32]
      
      第四,前面是从体系的角度来谈信任,吉登斯在此特别从个体的角度来谈信任。他引用了心理学的依恋理论和哲学存在主义的思想来讨论。对于安全感的问题,他指出在婴儿在摇篮期从照料者(通常是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和安全感,尤其是当对方缺场时仍能相信他自己是被爱的,对他个人基本信任感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3]而缺乏这种基本信任感的人,是缺乏个体性安全感的和焦虑的,更深刻地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他就是存在性地焦虑(Angst)。[34]
      
      最后,吉登斯将前现代与现代的信任和风险环境进行了比较。两者总体情境的不同是地域性信任的极端重要性Vs脱域了的抽象体系中的信任关系。具体而言,前现代的信任环境是由亲缘关系、地点上的地域化小区、宗教宇宙观和传统所营造的,而现代的信任关系是由友谊或隐秘的个人关系、抽象体系、以未来为取向的非实在的模式来建立的。[35]
      
      在这个表的对照中,他承上启下列出下面要探讨的关于“风险”的问题。
      
      
      
      2)风险
      
      吉登斯认为,脱域机制提供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安全,同时更允许更大的新型风险被制造出来。这就是他认为现代性的双重性中黑暗的一面。比上面提到的对照表更详细,他将与前现代不同的现代性风险景象与分为两大类[36]:一类是改变风险的客观分配[37];第二类是改变风险的经验和或对风险观念的理解[38]对以上清单和核战争的风险,他提醒人们应该注意两点[39]:一是人的麻木感,甚至是对这些风险消息或抗议的厌烦;二是对以上风险的讨论尤其是核战争的风险存在争议,毕竟这还未发生,因此无从考证威胁的有效性。
      
      然而,他接着提出,风险不仅是脱域机制的不良运作所导致的损害,同时它也是“封闭的”、制度化的行动场所,即由行动的标准认可的形式所引起的。[40]
      
      关键是,专家们会对非专业的外行隐瞒风险,或最致命的是,专家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相关领域的危险和风险,这甚至说明构筑专业知识的本身可能就是不可靠的。[41]
      
      因此,吉登斯进一步提出风险与个体性安全的问题,他认为“全球化风险的巨大后果,是现代性脱离控制、难以驾驭的关键。”[42]个人如何能把这些极大威胁的风险记在心里?他认为是不可能的。这导致了人的麻木和迷信的运气感。[43]
      
      另外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危险越大,反事实性越大(即让人感到一点也不现实),而且最危险的反事实性风险又不能被经验化,因此人们会出现这四种适应性反应:实用主义的、乐观主义的、犬儒式的悲观主义和激进的卷入。[44]吉登斯对前三种反应都进行了负面的评价,而提倡最后一种,他认为这是一种实践性的搏击,而它原初推动力便是下一部份要讨论的社会运动。
      
      
      
      4,现代性与社会运动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一头猛兽,无法完全地驾驭。[45]它内里也充满着张力和矛盾。[46]他反驳了韦伯和马克思的观点,提出了现代性现象学的四个辩证地互相关联的经验框架。[47]但他仍然承继了马克思以实践为导向的观点。针对后现代的异议, 他提出一种激进的现代性的观点。[48]
      
      另外,吉登斯认为导致现代性不确定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未知后果和社会知识的反思性。但他认为不能因为现代性的不确定和不能驾驭就放弃,而应该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他提出的规划是一种乌托邦的现实主义模式:[49]生活的政治(自我实现的政治)、地方的政治化、解放的政治(不平等的政治)和全球的政治化。这四个维度互相联系,彼此促进。最后他进一步按照他所认定的激进地卷入的实践观点,阐明未来导向的社会运动是怎样的。他提出了四种社会运动类型:言论自由/民主运动、劳工运动、生态运动和和平运动。[50]
      
      顺此,虽然吉登斯认为我们目前仍生活在高度现代性的时期,不是在后现代,但他指认出一种后现代性的轮廓:超越匮乏型体系、多层次的民主参与、技术的人道化和非军事化。[51]虽然这个看上去也比较地乌托邦,然而按他的说法,也是现实主义的,起码让人可以防备警惕它的反面,即现代性严重后果的风险: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极权的增长、生态破坏和灾难、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52]虽然知道警告已经是陈词滥调,但他仍然要做出警告,因为这也可能会真的发生。[53]
      
      
      
      三,评价
      
      总体而言,社会学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如吉登斯开篇所说,他是围绕现代性做一种制度上的分析,无疑,在这一点上,他是比较成功的,他对现代性特征的描述是比较准确的,尤其是他对脱域机制、信任与风险、知识的反思性等解释,对当今社会仍然有效。然而他说本文是按文化和认识论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这一点倒是不十分明显,虽然他提到一些且过于简化,如启蒙思想,存在性的焦虑等。另外,此书论点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清晰,有些混乱,有的概念和说法前后不太一致,笔者费了一些力气才将他的思路进行整合。然而,这些缺憾丝毫不能掩饰他的真知灼见。他的洞见予人启发,激动人心。下面笔者简单针对其中的几点从基督教的角度展开对话。
      
      1,信任与风险
      
      首先,吉登斯虽然认为信任与信心不是根本对立的,信任是“对一个人或系统的可依赖性持有信心,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对抽象原则的正确性的信念。”[54]然而,但他认为信心可以被认为是合理的,而“信任都是盲目的”[55],且信任存在的情境“只能是人类活动世界,而非神明影响的环境。”[56]在他看来,信任与信心在属神明的领域是不能相容的。然而在笔者看来,信任同样可以被包含在受神明影响的信心领域之内,可以是人借着对神明的信心,相信神明保障人或系统的可靠性而怀有的信任。因此,信任也不都是盲目的,也可以是合理的,是从合理的信心而产生的信任。
      
      其次,在个体的信任和本体性安全(ontological security)方面[57],他一开始提出本体性安全与存在(Being)相关,但他很快就从实用主义和在经验层面否定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58],转向从依恋理论来解释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但结果却是不成功的。因为摇篮期婴儿对爱的需要并不仅在现代社会才出现,在前现代依然存在。他后来又再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提出,这个人的不安全感是一种存在性焦虑。但存在性的问题也根本不能在他前面所提出的心理学层面得到解释,而必须回到存在的问题本身来解释。他本人也没有提出解决存在性焦虑的办法。而这在宗教领域,反而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因为宗教提供了皈依终极存在的可能性。按照存在主义之父齐克果的看法,存在性焦虑的问题只有在上帝这个终极存在里头,人才可以克服存在性焦虑。
      
      第三,在94页的前现代与现代的信任和风向环境的对比表格中,他提出前现代的信任环境中的宗教宇宙观在现代信任环境中已经不复存在。当然这与他对信任的定义直接相关,因它将信任仅限定在人为层面。无论如何,根据各种现象表明,这些年来,在现代社会宗教宇宙观依然被接受,不仅在亚洲等半传统社会,即使在西方高度现代化的环境下也是如此。因此,现代的信任环境中依然有宗教宇宙观的存在,只是他们的方式可能与前现代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从那些因科技的因素而蒙昧迷信的领域,转向对新出现的或科技和人类无法解开的未知领域投入更大的信任。
      
      第四,然而吉登斯提出的关于信任与宗教的关系也给人以启发,他认为现代性条件下的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抽象体系当中,源于人们对专家系统等的盲目信任,而不再是将此归为上帝的旨意之类的迷信,这是很好的澄清,以免有人容易将世俗领域属于人应该负的责任随意推给上帝,尤其是对一些因人为原因而发生的风险后果归为上帝对人的惩罚,随意为苦难观和神义论做简单的脚注。这也提醒人们要负起监察的责任,从基督教角度看,现代社会的基督徒应发挥先知精神,负责地监察并对知识作及时的反思,对那些高风险的事物大胆地提出警告。
      
      这也凸显了公共神学和基督徒参与社会的重要性。
      
      2,乌托邦现实主义与上帝国
      
      针对现代性的黑暗面,吉登斯在本书提出了乌托邦现实主义模式的勾画。
      
      这与基督教现实主义有类似之处。不同的是,基督教相信上帝国并非仅仅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必然的实在。只是对于吉登斯提出的理想状态,只有在上帝国最终来临才会实现,而上帝国在现世出于已临却未然的状态。这恰恰又能让人保持现实主义的清醒,同时不至于失去盼望。基督徒是真实地相信那个美好状态不是乌托邦,因此反而会真诚积极地去努力面对现实,不会像那些明知道是乌托邦却还假设一个存在的人,用基督教的话语讲,这叫“自欺”,这样的人骨子里是悲观的。从这个角度看,基督教现实主义者似乎能更好地担当乌托邦现实主义模式的任务。
      
      
      
      3,社会运动与基督徒参与社会实践
      
      笔者十分欣赏吉登斯本书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分析上面,而是在最后提出了行动计划。除了乌托邦现实主义的模式,他还提出了四种社会运动类型。这些都能够给予基督徒一个参考的方向,因为没有人能逃脱现代制度的机制,基督徒更应积极地参与这些社会运动,将信仰行出来。六七十年代以来,解放神学的出现,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近年来WCC也开始在这方面有所行动,甚至连福音派阵营的洛桑大会也开始在上世纪末提出基督徒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对于目前中国内地的基督徒,在吉登斯提出的四种社会运动类型目前似乎有实践上的困难,因为目前中国的政治现实对于无论是言论自由、民主运动起监督作用的个人或团体或思想,还是能够在劳工、和平和生态运动发挥巨大作用的NGO,都施予暴力压制。如何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止中国社会发生吉登斯所说的现代性严重后果的风险: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极权的增长、生态破坏和灾难、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成为中国教会无法逃避的思考和责任。
      
      
      
      
      [1] 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後果》,譯林出版社,2000.7,1
      
      [2] 同上
      
      [3] 同上,3
      
      [4] 同上
      
      [5] 同上,52,圖一
      
      [6] 同上,56
      
      [7] 同上,67
      
      [8] 同上,46
      
      [9] 同上,13
      
      [10] 同上,47-48
      
      [11] 同上,12
      
      [12] 同上,15
      
      [13] 同上,17
      
      [14] 同上
      
      [15] 同上,18
      
      [16] 同上,47
      
      [17] 同上
      
      [18] 同上,19
      
      [19] 同上,69
      
      [20] 同上,69
      
      [21] 同上,25
      
      [22] 同上,6
      
      [23] 同上,69
      
      [24] 同上,71
      
      [25] 同上,69
      
      [26] 同上,73
      
      [27] 同上,73
      
      [28] 同上
      
      [29] 同上,77
      
      [30] 同上,74
      
      [31] 同上,74-76
      
      [32] 同上,77-79
      
      [33] 同上,82-83
      
      [34] 同上,87
      
      [35] 同上,88
      
      [36] 同上,109-110
      
      [37]a.高強度意義上風險的全球化,如核戰爭等。b.突發事件不斷增長意義上的風險的全球化。
      
      c.來自人化環境或社會化自然的風險。d.影響著千百萬人生活機會的制度化風險環境的發展。
      
      [38]a.風險意識本身作為風險。b.分佈趨於均勻的風險意識:許多共同面對的危險已經被廣大公眾所瞭解。
      
      [39] 同上,112
      
      [40] 同上
      
      [41] 同上,114
      
      [42] 同上,115
      
      [43] 同上,117
      
      [44] 同上,117-119
      
      [45] 同上,122
      
      [46] 同上,123
      
      [47] 1非地域化與再嵌入:疏遠與熟悉的交叉點;2親密與非個性:個人信任與非個人紐帶的交叉點
      
      3,專業化知識與對知識的再佔有:抽象體系與日常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的交叉點;4,隱私與捲入:實用主義的接受與積極行動的交叉點
      
      [48] 同上,131
      
      [49] 同上,135
      
      [50] 同上,139,圖四
      
      [51] 同上,143,圖五
      
      [52] 同上,150,圖七
      
      [53] 同上,151
      
      [54] 同上,30
      
      [55] 同上,30
      
      [56] 同上,30
      
      [57] 同上,80
      
      [58] 同上,81
  •      作为社会学家的吉登斯在本书中论述的现代性和我本所期盼的有所不同。这本著作更有社会学的色彩,对现代性的世界作出了制度性的描述和分析。在作者看来,现在并没有进入什么后现代(他的后现代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在后面会讲到),而正好处于现代性的最为扩张的时期。作者认为,这个现代性影响下的世界同传统之间存在这巨大的断裂(discountinue),许多属于现代社会的机制无法在传统中找到其相似物或根源,因此他不同意现代社会由传统社会演变出来的说法,而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相当独立的时期。
       把现代性从传统中挣脱出来的力量首先是时间-空间的分离。在传统的社会,时间和空间往往的绑定在一起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空间缺场的情况下施加影响成为了可能,时间和空间实现分离,为脱离传统的地域性束缚提供了基础,为现代性推动了全球化的动力。
       第二股力量作者称为脱域机制。脱域的意思就是从时间-空间的绑定中脱离出来,它有两种,一是象征标志(symbolic tokens),一是专家系统,它们同时又被称为抽象系统。象征标志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如货币,它能被广泛使用正是由于它能够在脱离时空的情况下受到另一人的长期信任;专家系统也一样,大分工的情形下,整个社会由各种专业知识构成,例如踏入楼房,就暗示了虽然我并不认识的楼房设计师和建造者,但却自然的表达了对他们的信任,或准确地说是对于我并不了解的建造的专业知识的信任。
       第三股力量是现代性的反思性。反思性就是指人能通过做出行为并视其结果而影响自己今后的行为方式。在传统社会,神秘力量和传统本身尤其受到尊重,往往是行为正当性的源泉;而现代性的反思性则由不断进行下去的实践本身(或者思想和行动的相互作用)来验证正当性,从而获得反思性。因而验证以及验证的标准一直在随着实践的进行而继续改变则自己的特征,当知识正在验证时,环境已经改变了因此必然性知识是不可能的(这一结论在别人那里往往是因为后现代性到来而产生的,但吉登斯则认为这是现代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从传统中挣脱出来后,尤其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之后,作者认为现代性正在影响着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地方,因为技术和缺场影响的可能,世界各处之间的因果联系成为了可能。但是现代性并不应当完全被看成是一种启蒙宏大叙事的企划(作者的理由是启蒙文明真在衰落,而现代性则正在扩张),而应该看成几个维度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资本主义,工业主义,信息监督和军事暴力。
      每两个维度之间都通过各种现代机制进行着连结,例如企业连结了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民族国家(在吉登斯那里,民族国家和一个社会基本是等同的)则连结起了工业主义和军事暴力。
      
       那么在现代性的社会里,对于并不了解或熟悉的抽象体系(即前面所说的脱域机制:象征标志、专家系统),信任即变得至关重要。在传统社会,信任最主要来自于地域性,机制是亲缘关系、社区、宗教神秘解释和传统(由这些提供信任),风险为自然灾害、土匪军阀和巫术(由这些威胁信任);现代则来自于被脱域(脱域就是从地域性的时间里挣脱出来)的信任体系,机制则超越时空限制,风险为现代性的反思性、核威胁和虚无主义。现时代的人共享着全球性的信任也共享着全球性的风险。
      
       而对于后现代,作者认为是对于现代性的制度的超越,即对于四个维度的超越,从略显压迫性的四个维度变成亲切的维度,即超越匮乏型的体系(超越资本主义),技术的人道化(超越工业主义),多层次的民主参与(超越信息控制与监督)和非军事化(超越军事暴力)。
      
      
      (应该有不少没读懂,只是把记录下来的理解整理了一下。多多指教)
      
      
  •     摘要:这本写于20年之前的著作,如同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在那个依靠广播、电视、报纸联系起来的90年代之初,就揭示了“全球化”时代加诸于我们所处生活、社会的种种潜在的机遇与挑战。而今,在这个由互联网编制的更紧密的信息时代,“现代性”的成就依然将其如影随形的种种“后果”,影响着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下的人类社会。
      
       二十年前的1991年,一位逐渐建立自己学术体系,并且怀着伟大学术目标的学者写了一本200页不到的小书。时值苏联刚刚解体,欧洲刚从冷战的阴影下走出,然而,五年之前,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高效清洁,被世界给予厚望的“现代”能源,如今成了这之后漫长而深远灾难和不幸的渊薮;人类社会自工业时代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现代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给了当时53岁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一个机会,在时代车轮飞速旋转的间歇,反思一下《现代性的后果》。
      
       这本写于20年之前的著作,如同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在那个依靠广播、电视、报纸联系起来的90年代之初,就揭示了“全球化”时代加诸于我们所处生活、社会的种种潜在的机遇与挑战。而今,在这个由互联网编制的更紧密的信息时代,“现代性”的成就依然将其如影随形的种种“后果”,影响着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下的人类社会。
      
       从“平行宇宙”到标准化日历
      
       在雷蒙德·戴蒙德《崩溃》一书中讲到,当公元10世纪末,最后一次干旱降临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后,古典时代著名的玛雅帝国“90%至99%的人口消失了,尤其是以前人口最密集的南部低地,与此同时,一起烟消云散的还有国王、长纪年以及复杂的政治与文化制度”。虽然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玉米、可可种植地区,可能还是重要的贵金属产地,但是,帝国的崩溃并没有引起世界粮食价格、巧克力或是黄金价格的波动。其实,如果不是19世纪中期两位美国探险家的冒险,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存在。
      
       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一颗小行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通古斯河附近坠落并引发大爆炸,这次爆炸使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000万棵树焚毁倒下,森林夷为平地。研究者认为,通古斯大爆炸的威力大约相当于10到20兆吨TN T,这一威力是在广岛投放的原子弹的1000倍。内忧外患的满清政府,此时正忙于最后几年的挣扎,没人注意到发生在蒙古高原以北的这场大爆炸。
      
       当明末清初严厉的海禁政策解禁之后,中国对东南亚的海外贸易已经很难恢复。因为在海禁政策严厉执行的三十多年中,在市场的真空状态刺激下,西欧社会围绕商品生产展开的工业化进程,已经向东南亚市场渗透,当海外贸易重新开启后,中国商人发现,除某些特殊奢侈品外,大宗商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后起的欧洲殖民地产品占领。正是这种商品对市场的欲望,最终将“贸易战争”推到了帝国的港口。但是,我们时隔一个多世纪,还是很难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理解这种“前现代”的“后果”。
      
       为什么古典时代的我们显得如此“木知木觉”呢?因为“现代”之前的人类,仿佛生活在不同时空组成的“平行宇宙”之中,我们几乎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表现在每个社会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时间观。“时-空转换与现代性的扩张相一致,直到本世纪(20世纪)才得以完成,它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每一个人现在都遵循着同样的计时体系”,吉登斯指出,这种由“西方旅行家和探险家对世界的‘边远’地区的发现”,使人们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有机会打破时-空的束缚,将世界各地的时间与空间分别整合在一起。
      
       吉登斯提出了“脱域”一词,“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度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如此复杂的一句话,简单来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跳出了原先看得见摸得着,由习俗、制度、文化-社会结构或者地域性历史进程连接的关系,进入了一种依靠“现代组织与制度”联系起来的“现代秩序”———当然,这种秩序的建立,离不开对现代交通、通讯技术进步与新能源的开发。这种现代的方式“以传统社会中人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把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因素连接起来,而且通过两者的经常性连接,直接影响着千万人的生活”。
      
       看不见,却信任
      
       假设我有一辆车(实际上我没有),我当初下决心买这辆车的初衷,是为了缩短我出行的时间(当然也不排除出于中产阶级的虚荣心);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的理由:我相信这一种建立在“现代”体系下的保障原则——— 我可以几乎随时随地加到燃料汽油,保证我可以在今天之后,明天、后天乃至更久的时间都能继续这种生活。而实际上呢,由于离我(上海)最近的东海油田,远在500公里之外的公海之上,我并不确定我在附近加油站获得的汽油来自哪里,这是哪个炼油厂的产品,这些原油来自哪里———俄罗斯?南海?中东?每天的油价是如何受到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O PEC)的调控,又在何种程度上受到中东局势变化,北非政变的影响?
      
       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的概念,“全球化”,“自从机械印刷术引入欧洲以来,通讯方面的机械化技术剧烈地影响着全球化的所有方面。它们构成了现代性的反思与断裂的重要方面,而正是反思与断裂,将现代从传统中分裂了出来”。不少研究者努力将全球化追溯到“现代”之前更早期的时代,不可否认,跨区域的普遍联系,的确是人类社会在历史上由来已久的构成方式。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才真正完成了社会的“异化”,某一个国家可以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冬小麦、哥伦比亚的咖啡豆、古巴的糖、中东的石油、日本的高科技产品———为了在原料配置、产品销售、运输等等方面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可是,我们忍不住要问,这种现代的“全球化”的生产-消费格局,对粮食生产大国以外大多数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岂不是非常脆弱?因为大多数生产者需要卖掉咖啡豆或糖或石油,再来买入其他消费品;而单一生产,势必受到世界价格体系波动的影响。比如,世界石油交易情况,对中东局势的变化非常敏感。换言之,是什么使人们甘冒只生产少数产品的“风险”,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信任”,吉登斯提到。尽管这种信任与我们之间体会到的人与人之间,时-空间的连续关系有着共同的心理源头,但是,现代的“信任”与前现代(传统)的“信任”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抽象体系:时-空无限制条件下的稳定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对抽象的,看不见的,没有直接接触的世界体系的“信任”。
      
       现代社会在技术上给予我们足够的许诺与保障,使我们相信,可以依靠某个超越我们日常生活空间的庞大的看不见的抽象体系。虽然,我没亲眼看到任何一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或者是沙漠边缘的油井,但我相信,这些我只通过电视或图片见到的这些“现代的”汽油生产/运输方式,让我在我家附近和可能到达地区随时能找到提供加油服务的加油站;同理,我也没有亲眼见到过琳琅满目超市中任何一件商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但我相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体系,保证着我们的“现代”生活,我不会为米、油、糖的供应感到担心。当然,还有盐,是的,盐!
      
       分享收益,也分享风险
      
       然而,吉登斯并非一个盲目乐观的研究者,否则他也不会成为当代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与信任相对,当然是“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则随着人们对“脱域”的体验而不断变化,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风险”,“信任与风险,机会与危险,现代性的这些两极矛盾的性质渗进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也影响着地方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嵌入过程”。
      
       当我们将自己牢牢“嵌入”了世界体系之时,也是我们与世界体系共同分享“收益与风险”之日。信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市场未来预测的农场主,按照可能的交易状况分配土地和肥料,大多数情况,他们可能会获得足够的收益,但世界范围的粮食价格下跌,也可能跌进他们的成本;当然,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农民会可能面临气候异常的风险。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现代的蔗农或咖啡、橡胶种植者身上。
      
       这只是风险的一个层面,“核战争的可能性、生态灾难、不可遏制的人口爆炸、全球经济交流的崩溃,以及其他潜在的全球性灾难,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勾画出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危险前景”。现代社会在带给我们某种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将我们暴露在更多“风险”面前。
      
       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强震,随后导致一系列包括海啸,以及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在内的灾害,将我们与“现代性的后果”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个距离我们两千公里的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社会回应与反思的“浪潮”。
      
       这是一个发生在2000公里外的灾难,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来自网络和电视媒体,参观过核反应堆和了解核泄漏机制的人数,在人群中可能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百分比,换言之,距离和专业化知识在空间和经验上都让我们远离了“风险”。然而现代社会借助运输与通讯技术造成的“脱域”,使我们很难评估我们与“风险”之间的实际距离———事实上,此次核泄漏既不比广岛核弹爆炸离我们更近,也远没有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来得更严重,反而是随着传媒与通信的进一步发达,使我们从更多媒介比以往接收更多“事实”的情况下,要比过去更容易怀疑“风险”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与“现代性”的初衷有所背离。
      
       这或许是二十年之前的吉登斯没有预见到的,不过,上述种种都是现代性可能出现的“后果”,正如吉登斯所言,“现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它既在碎化也在整合,它引入了世界相互依赖的新形式……它创造了风险和危险的新形式,同时它也使全球安全的可能性延伸到了力所能及的地方。”与此同时,“现代性的全球化不仅体现在它的影响上,而且也体现在知识的反思性上”,或许这种知识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自省地审视现代性带来的所有后果。
      
       ● 张经纬(人类学者,上海)
      
      版次:GB18 版名:南方阅读 南都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5-15
      http://gcontent.oeeee.com/6/e0/6e007f295ed3142b/Blog/e8d/bd71a0.html
  •     对吉登斯不感冒是因为我对这样围绕一个概念(modernity)想要把自身的理论疆界拓展到社会各个方面并且想对现实产生作用的包罗万象式野心非常怀疑。。。。虽然对吉登斯研究的是transformation必然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变迁,而且作用于现实还挺符合他的structuration理论的。。。
      
      但我还是不喜欢他!第一,他写的太多了,我就算一天读两本也无法在一个月内写出一篇对吉登斯critical account来。。。第二,他是概念发明狂,而这些概念和前人都有多少不同还值得怀疑。
      
      三个问题:1 如何用structuration来解释discountinuities?即如果按照前者,则我们和过去有联系(那么断裂因何存在?),如何理解present 和past的关系?如果从吉登斯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来看,present并非过去的产物,那么这种联系是怎样的?如果我们今天面临的现代性是和过去社会的完全不同,那么又怎么用structuration理论来解释这种不同呢?
      
      2 在吉登斯看来,文化是什么?是norms还是cognition?在reembeddness的过程里面,culture的作用是什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吉登斯所说,涉及到local context
      
      3 Reflexivity在吉登斯看来,是一种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而且因为知识的生产由此被拽到不同的方向,而知识又将作用于结构和行动,最后社会的变迁就变得不可控制。在吉登斯看来,拯救人们从这些consequences当中脱离的不是反思的能力,这和其他理论家很不同。
  •     【第一部分】
      
      利奥塔:后现代性。扬弃宏大叙事、进步论、历史规律。知识的多样性。
      反对:关于社会的系统性知识仍然是存在的。
      
      现代性:社会进化论叙事
      现代性:断裂
      
      社会学经典创始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都注意到现代工厂工作的不良后果。前两者认为现代性自身能解决之。
      未意识到:生态破坏、极权主义、战争
      “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
      
      现代性的最大动因:马克思:资本主义。涂尔干:工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韦伯:合理资本主义,“合理化”
      
      时间-空间伸延
      前现代文化:时间和地点联系在一起-机械钟发明使时间独立-标准化
      脱域disembeding:象征标志(脱离具体场景的符号,如货币)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使时空伸延成为可能
      脱域机制依赖于信任/信奉
      我们时刻受专家系统影响但对其没什么了解,只能信任
      “书写文字扩展了时-空伸延的范围,产生出一种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方式”
      
      “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产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
      
      后现代性是现代性开始理解自身
      “启蒙理论,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西方文化,产生于某种强调神学目的论以及上帝恩赐之成就的宗教情境”
      “如果理性的范围是完全不受约束的,就没有任何知识能建立在毫无疑义的基础上”(康德!)
      
      “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控制的日渐减弱,并不是最早诞生于西方的种种制度的冲击力逐渐减弱的结果,倒是它们全球性扩张的结果。”
      
      
      【第二部分】
      
      现代性四个制度性维度
      资本主义:资本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关系为中心的面向市场的商品生产体系,经济与政治脱离并支配其他制度
      工业主义:规范化社会组织下利用物质资源机械化生产,人化自然
      监督机器:对信息和社会督导的控制
      对暴力机构的控制:
      
      
      【第三部分】
      
      信任-本体性安全ontological security。对抗本体性焦虑。本体性焦虑:自我认同与外界确实持存?
      早期生活中获得的基本信任减弱了人们的本体性焦虑
      埃里克森(心理学观点)
      
      前现代信任:地域性信任。亲缘,传统,地域,宗教
      现代信任:脱域,抽象的信任。友谊,抽象体系,未来取向的非实在论
      前现代风险:自然,暴力,失去宗教庇护
      现代风险:反思性,战争工业化,无意义
      
      
      【第四部分】
      
      现代人强烈想寻找可信任的人
      抽象体系的非个人化:礼俗社会-法理社会(滕尼斯)。《工具理性批判》(霍克海默)。技术世界与生活世界分离(哈贝马斯)
      社区被毁坏,亲缘关系重要性大大下降。
      
      现代性的风险:
      全球化的风险
      人化环境的风险
      影响千百人的制度风险
      风险意识已不可能被宗教抹平
      公众已了解风险(公共关系)
      没有全能的专家
      
      对现代性风险的态度:
      实用主义的接受现实
      启蒙主义式的,乐观、相信天意理性presidential reason
      犬儒主义,悲观主义
      激进卷入,对抗
      
      现代性的现象学:
      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熟悉性和地域性脱钩。地域化结构重组。现代性并非吞噬个人生活。
      亲密与非个性
      专业化知识与对知识的再占有。地方性知识消失,对身边的东西缺乏了解。对技术知识再占有,运用到日常生活。
      隐私与卷入。无力控制,却难以置身事外
      
      后现代性:从认识论角度理解转型现象,个人的无力,认识论和个人的终结
      激进现代性:从具体的情境变化理解转型,认为可以得到现代性发展情况的系统性知识,个人丧失力量也重获力量
      
      
      【第五部分】
      乌托邦现实主义:
      社会知识的循环性:新知识影响社会本身和自然,社会领域并不稳定。
      人们的利益和目标并不统一
      “我们并不能掌握‘历史’,并使其屈从于我们的集体目标。即使我们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和再创造了社会生活,我们也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它。”
      “我们必须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即:如果没有同制度的内在可能性结合起来的话,寻求社会变迁在实践上就没有什么作用。正是借助该原则,马克思才使自己与乌托邦主义鲜明地区别开来”
      
      生活的政治(自我实现)/解放的政治(反对不平等)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在这里,个人的认同和实现个人尊严等非常个人化的经验,成了破坏性政治力量的主要成分。”(罗兹阿克,《个人或行星:工业社会的创造性分解》)
      庞大的机制不是威胁,而是降低风险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条件
      
      后现代性:
      多层次的民主参与
      超越匮乏型体系
      非军事化
      技术的人道化
  •     陆陆续续通读了三遍以后(有的章节看得更多),自己感到对这本书仍然是不甚了了。但是无论如何,应该把读书时的疑惑和思考写下来了。
      这本书要表达什么呢? 依我的理解,吉登斯想要表达的是,现代社会的现代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除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富足,脱离自然的奴役的同时,更有可能由于人的“设计错误”及“操作失误”,让社会存在极大的风险,使得现代社会变成一头“猛兽”。为此,我们要对现代性的负面后果保持清醒的认识,才能“驾驭猛兽”,使得良性的正面的“现代性的后果”得以实现。进一步理解是,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人类社会的首要威胁主要来自自然界的话,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现代社会,自然界对人类的威胁被人类社会本身的威胁所取代。人类社会良性发展的条件,从改造自然变为改造人类社会本身。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感觉本书的论述脉络主线是:现代性——现代性的动力——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现代性与全球化——信任与现代性,现代性的后果(风险社会)——现代性后果的控制(驾驭猛兽)。下面就分别阐述脉络中这些概念的理解。
      1、 现代性
      现代性的含义:
      在在第一部分的导言里面,吉登斯开宗明义的点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P1] 吉登斯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论点,是建立在他独有的出发点之上的。这个出发点就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解释。他进一步论述,“我所说的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P3]
      现代性的断裂:
      “某些方面”是指哪些方面呢?吉登斯指出,现代性的断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体现在变迁的范围上;三是现代制度固有的特性,某些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并不能简单地从以前的历史时期里找到。正是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体现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断裂。
      现代性的两面性:
      吉登斯认为,过去的社会学家之所以不重视现代性的断裂性,是因为他们要么受宇宙目的论的影响,要么受社会进化论的影响,“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有一个总的发展方向,并受着某种具有普遍性的动力原则所支配的过程”。在吉登斯看来,社会学的经典缔造者们都极为看重现代性的机会方面,没能预见到现代性更为黑暗的一面究竟有多严重。吉登斯举生态危机与现代极权的例子来说明了经典社会学家的这一弱点。
      2、现代性的动力
      我觉得“现代性的动力”这个概念论述的含糊,是理解《现代性的后果》这本书的难点之一。
      (1)定义的模糊
      吉登斯首先写道:“社会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传统,包括那些从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引伸出来的观点,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P9吉登斯接着例举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涂尔干的“工业主义”,还有韦伯的“合理化”。在这种语境下的这种论述——“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显然让人很容易把“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及“合理化”视为现代性的动力。但是后面吉登斯同志话锋一转地总结道,“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次上是多维的,每一个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P10还有,第二部分的一始,吉登斯便写到:“前面我提到过,大多数社会学观点或理论的取向,是寻求对现代社会作某一种单一的、占主导地位的制度性阐释:即现代性诸制度究竟资本主义的,还是工业化的”?P49到这里,明显看得出来,“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现代性的动力)与“现代性在制度上的层次”(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这两个概念所指的是同样的东西——都是指资本主义或者工业主义等因素。也就是说,按这样的理解,“现代性的动力”与“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根本就是同一个概念。除非,“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指的不是现代性的动力。
      带着这个疑问往下看,到第一部分结束的时候,吉登斯终于对现代性动力做了一个界定,他指出,“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的反思性运用”是“现代性动力的三种主要来源”。P47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指的不是现代性的动力。但其实,我们还是没办法确切指出何为现代性的动力,因为严格的说,“现代性动力的三种主要来源”从字面上理解,与“现代性的动力”指的并不是一回事。但是,我们已经被吉登斯概念界定的擦边球搞得晕头转向了,就姑且认为现代性的动力就是这三个吧: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性的反思运用。
      (2)因果关系的混乱
      所谓“现代性的动力”,一般的理解应该是现代性得以出现的动力机制,也就是说,得先有那种动力机制,然后在那种动力的作用下,现代性才得以产生。吉登斯应该也是这个意思,比如,他在阐述“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这个现代性的动力之一时说到,“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产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P47由些看出,吉登斯也是认为,正是知识性的反思运用,使得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了现代。进一步理解,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导致了现代性(表现为与传统有别的各种特点)的产生,或者说,现代性的动力是因,而现代性的特点是果。
      但是,吉登斯又紧接着论述道,“把现代性这三个方面的特性联系起来,将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生活在现代世界,犹如置身于朝向四方急驰狂奔的不可驾驭的力量之中”。 P47“现代性的动力”这个因,与“现代性的特性”这个果在这句话的语境里面直接等同!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性的反思运用这三个动力机制究竟是现代性的因,还是现代性的果(表现为现代性的特点)?
      折中的理解是这三种动力机制使得现代性产生以后,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所以,把这三种动力机制看成是现代性的特性,倒是可以接受的。上下文看起来所以感到混乱,原因在于吉登斯并没有对这三种动力机制造成现代性出现的过程详细论证,使读者感到现代性的原因归结相当牵强之余,便直接将这三种动力机制作为现代性的特性,难免给人避重就轻的感觉。
      不管怎么说,读完第一部分之后,读者对吉登斯将现代性归结为“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性的反思运用”——令人耳一新的概念——这三个动力机制,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吉登斯在书里面宣布了历史进化论的终结,历史目的论的隐没,激起了一向把进步看成想当然的我们进一步把这本书看下去的欲望。我们很想知道,这三个动力机制是怎么样把现代社会变成难以驾驭的猛兽的。但是,进一步的阅读让人非常失望。
      3、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什么叫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呢?按我的理解,应该指的是现代性特点的制度层面的表现。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有四个方面: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和军事力量。这四个维度中, “资本主义”与“工业主义”是吉登斯批判过的“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尽管吉登斯加了“监督”和“军事力量”这两个维度,但是他仍逃不了试图把经典社会学的传统概念加以杂烩变成自己新的解释机制的嫌疑。
      回想阅读第一部分时看到他所罗列的全新概念时的激动,再看看下面这些话:“我们应该把对秩序的探讨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怎么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P12;“时空分离及其标准化了的、‘虚化’的尺度的形成,凿通了社会与其‘嵌入’到在场情境的特殊性之间的关节点”P17;“时间和空间已被重新组合起来以便构筑起关于行动和经验的世界—历史的真实框架”P18……虽然抽象得让人想自杀,但是冲着他对时间—空间概念的这种喋喋不休的论述,我们鼓起勇气继续看下去,总感觉吉登斯会给我们一个与传统社会学完全不同的架构(吉登斯应该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是这样,理解这些抽象到不着边际的概念虽然痛苦,但还是值得的。没想到,吉登斯用新瓶装老酒,把我们戏耍了一番。
      我们不禁要问,第一部分我们辛辛苦苦,费尽周折地阅读才一知半解的三大动力机制或者说现代性的特性——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性的反思运用,与这四个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有什么关系?基本上没有关系。在论述这四个制度性维度中,吉登斯通篇都是对经典社会学概念——其实他一直想抛开——的再阐析。第一部分的那些概念,几乎被他抛弃了。还好,他后来似乎想起来了,在论述的末尾加了那么一句话:“在所有这些制度性的维度后面,存在着前面所分析过的现代性动力机制的三种来源:时—空伸延(应该是分离——笔者注),脱域机制和反思特性。它们本身并不是制度类型,而是前面段落里提及的历史性变革的有利条件。没有这些条件,现代性从传统秩序中分离开来的过程就不可能如些激进,如此迅速,并横跨如些广阔的世界舞台”。我想这些话吉登斯自己说得都没底气。因为这个这么重要的结论,他不但没有具体的论述(也可能确实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和知识性的反思”这个任吉登斯打扮的“小姑娘”先是“现代性的动力”,再后来是“现代性的特性”,在这里,又变成了现代性得以产生的条件。总之,吉登斯就是说得敷衍,牵强,简直就是忽悠读者。吉登斯不到CCTV的春晚上去和赵本山搭档表演,真是可惜了。
      4、现代性与全球化
      现代性的全球化在这里是现代性四个制度性维度的延续,也分成四个维度,即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现代性的全球化仍然不见第一部分所阐述的三大动力机制的踪影。时间和空间的分离到哪里去了?脱域机制到哪里去了?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到哪里去了?它们分别在现代性的全球化中起什么作用?吉登斯没有提到。甚到连那些词都没提到。也许吉登斯也觉得这样不太好,因此,在某些句子里面终于好歹用上了“反思”这个词。例如:“民族国家体系早就具有了作为了一个整体的现代性反思特征。现实的主权本身,诚如我们业已指出的原因那样,应该被视作某种不断地反思性地加以监测的东西”,“前现代时期,很少有这种类型的所谓反思性的秩序存在”等等P64。吉登斯似乎想把民族国家体系这个维度与“知识的反思性运用”这个现代性的因素生拉硬扯到一起。不得不说,这样的手法很拙劣。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性的全球化与第一部分所阐明了的概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加上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与第一部分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实际上,第二部分完全是相对独立的,不看第一部分,我们也完全能看懂第二部分。
      5、信任与现代性
      久违的第一部分的概念终于回来了。脱域和抽像体系(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的概念,在第一部分我们已经生吞活剥的接受了,那在这一部分(第三部分),我们也不难理解,在一个“各类脱域制度将地区化的实践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连接在一起,组织着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的社会,信任是必不可少的。信任是现代性的必要条件,没有信任,现代社会将无法运转。
      6、现代性的后果(风险社会)
      在第三部分的最后一节“前现代与现代中,提到了与信任相对的“风险环境”的问题。在这里,我的理解是,信任固然可以使现代社会运转,但却无法消解现代社会的风险。
      在第四部分,继续强论述信任在维系抽象体系与个人日常生活的作用(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但我始终理解不了吉登斯为何在这一部分切入风险社会的论述,始终进入不了他的话语系统。
      7、现代性后果的控制(驾驭猛兽)
      因为对现代性的后果这一部分理解不透,所以对吉登斯 “驾驭猛兽”的方法也是一知半解。总的印象是:
      (1)吉登斯强调风险社会,他的问题解决方法是一种未来取向的方法。历史决定论(如马克思主义),因为相信未来是确定的(美好的),因此关注的焦点是当前的阶级状况,解放的政治是他们政治活动的核心。而在吉登斯看来,未来是不确定的,是一个风险社会,在危机面前,没有人可以避免。所以,仅仅强调解放政治,强调阶级的翻身是非常狭隘的;吉登斯认为,在面临共同的危机时,解放的政治仅仅是政治活动的一个维度,还需要关注的有“生活的政治”,“地方的政治化”,和“全球的政治化”等。这就是吉登斯的“乌托邦现实主义的维度”。
      (2)相应的,在社会运动方面,也不能只关注劳工运动,民主运动,生态运动与和平运动作为未来导向的社会运动的其他三个维度,也必须予以关注。
      如果我们对现代性的后果控制得好,那么好的后果——后现代性就会出现,那时后现代的秩序会是:资本主义的维度是超越匮乏型体系,工业主义的维度是技术的人道化,监督的维度是多层次的民主参与,而军事力量的维度则是非军事化。但是现代性也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那样的话,现代性的四个维度在这里相应的会是: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破坏和灾难;极权的增长还有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
      以上就是我阅读《现代性的后果》这本书的感想。
      阅读结论:
      1、《现代性的后果》不值得阅读,只不过是一些花哨概念堆砌出来的旧思想,十年后将被证明是烂书一本;
      2、如果不幸已经读了,还读了好几遍,必须认识到,吉登斯如果不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人,至少是一个不严谨的学者;
      3、对吉登斯的其他作品尽量敬而远之。
      
      
  •     什么是“风险”
      
      要理解现代社会赖以维系的基础——“专家系统”,先要知道一个概念:“风险(RISK)”。
      作为生来就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我们也许想不到,这么常见的一个词语,出现的非常晚。
      他最早出现在西班牙语中,表示在穿越大西洋驶向美洲中的种种不确定因素。
      并且,直到17世纪,这个词语才被翻译成英文。
      而这个词语,被用来形容现代社会(RISK SOCIETY),是20年前才开始的。
      被介绍到中国来,也只是这两年的事情。
      
      难道古代人就没有生活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么?
      恰恰相反,古人对世界的无知和缺乏控制力远远超过现代人。
      因此,不论是种植的收获,还是对于一次穿越海洋的冒险,他们都会杀牛宰羊向神灵祷告。
      在古代人看来,世界的不可控理所当然的。
      
      但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处境越来越有控制力。远洋航行不再是冒险,但人们并无法避免失败的危险。
      然而,人们也不再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神的意志,而是从人自己身上找原因。
      比如:
      遇到海盗被洗劫——航船的火炮不够猛;
      遇到触礁沉船——海图还不够详细;
      风浪挂翻——船体还不够结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风险”作为一个概念才被提出来了。
      什么叫“风险”?就是人们为应对各种不可控因素而营造出的防范机制无法运作的各种可能性。
      船坚炮利,但是敌人出现的时候,火炮突然失灵了;
      海图详细,但恰恰船长喝多了开错航线;
      船体牢靠,但恰恰有那么一块船板年久失修进水了。
      
      风险,意味着在人为制造的防患体系中产生的不可控制/疏漏因素。
      而且,为了降低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造的防患体系建造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无孔不入。
      直到现代社会,人类和自然相分隔到: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人造的环境之中。
      
      什么是“人造环境”
      
      “人造环境”,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温室环境”这么简单。
      继续举远洋航行的例子来说:
      古代人要穿越海洋,他们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因素包括——不可预知的天气、一无所知的洋流、登陆取水碰到的食人族。
      但现在,远洋航行中的一切都是在安排的拖拖贴贴的人造环境里实施的:卫星导航、GPS监控、可以承受一切巨大风浪的船体、联成一体的现代全球港口和航运体系。
      当然,不仅仅是海船,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已经被人造环境营造了——结构复杂的钢筋水泥建筑、多层浇筑的高速公路、大都市管道系统(metro)等等。
      
      但是,这些人造环境太复杂了,以至于——不可能有哪个个人能强大到了解这些人造环境的方方面面。
      在古代,人们自己造房子、自己种植、制造食品、为出行准备交通工具。
      但现代人,只能把这些都交托在别人手中。
      但交托在哪些人手中呢?答案是:各个方面的专家。
      
      
      什么是“专家系统”
      
      造房子的建筑师、种植的农场主、食品制造企业、汽车生产商等等。
      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为我们建造房屋的人是谁。
      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是:这个人取得了房屋生产的执照——他是这个方面的专家系统的成员。
      
      这个“专家系统”,包括了——发明者,如建筑师;制造者,如建筑工人;监控者,如房屋质量管理机构;等等。
      而复杂的现代社会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专家系统”构成的。
      你我也是其中一员。
      举例来说:我的工作是编辑,在那些提交稿件的作者面前,我就是稿件修改规范方面的“专家”——虽然我干这行还不到一年。
      但我在这个系统里面,我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专家”。
      
      理论上,当这些“专家系统”各司其职的时候,房屋就是可靠的,汽车就是安全的,现代社会就是能正常运转的。
      但很可惜,“专家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靠谱。
      而且,这种不靠谱,决不仅仅像外人想象的那样,仅仅因为某些职员的渎职。
      而是,在于:这个系统,并不是为了它被人们认为的那个目标在运转。
      
      “这个系统,并不是为了它被人们认为的那个目标在运转。”这句话非常难理解,如果你还有耐心,请继续看我的举例解释。
      
      专家系统是如何被信任的
      
      相信,很多朋友最近都收到过朋友的温馨短消息提醒:
      某时某地某人,因为喝了易拉罐饮料感染病菌死亡。
      原因是易拉罐瓶子因为运输保存等原因,极为肮脏,比厕所还肮脏,有OOXX种病菌。
      
      相信在看到这个短消息之前,很多朋友跟我一样,根本不会意识到易拉罐表面是在几乎没有卫生防范的环境下运输和保存的。
      也就是说,按照卫生的标准,根本不能拿起来开罐就喝。
      与之相对的是,我们去偏僻乡下农夫的茅屋里,淳朴热情的老农端出一碗水给你。你的第一反映也许是——这碗干净么?这水能喝么?而其实,老农的碗也许非常干净。
      
      这是个很极端的对比。
      对易拉罐与生俱来的信任和对农夫水碗警惕的不信任,正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已经养成了对“专家系统”提供物品的信任。
      但事实上,易拉罐饮料生产商喝它的卫生标准上,从来没有说过,它的罐子是可以不经过清洁,就拿起来就喝的。
      
      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说:“这个系统,并不是为了它被人们认为的那个目标在运转。”
      看懂了这个,我们进入正题:为什么投资银行在处理贷款上的不负责任让外行人目瞪口呆;为什么中国的奶粉企业在生产奶粉时,表现出如此的无良。
      
      问题的核心:专家系统是如何失灵的
      
      专家系统的失灵,并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些人的渎职。
      而是现代社会科层制组织发展的必然。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来说:
      为了跨洋远航,人们建造一条船,在船上配备瞭望员系统。
      但后来,雷达被发明出来,有人想尝试把它应用到海洋安全上。
      瞭望员们为了维护人工瞭望这项职业,必然千方百计打压雷达这个新玩意儿。
      而且,关于远洋航行瞭望的所有技术参数和行业规范都掌握在瞭望员工会手中。他们可以拿出一大堆“科学证据”出来,说明雷达根本就是个毫不相干的东西。
      
      瞭望员这个“专家系统”设计出来,原本是为了维系航行安全的,如今却成了阻碍航行安全的绊脚石。
      要命的是,瞭望员工会还发现:许多旅客很喜欢瞭望台上的风景,于是便采取收费的模式,让瞭望员下来,换上旅客上去看风景。
      因为瞭望员这个“专家系统”太“专业”了,外行人根本不知道它是怎末运作的,所以除了了解行业规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小命已经捏在别人手里。
      什么,你说我们“渎职”,缺乏“良心”?
      对不起,“专家系统”之所以叫“专家系统”,之所以被认为“规范”和“科学”;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理性系统,我们的一切都有我们的成文体系,外行人请读四年本科外加三年硕士再来说吧。
      问题正在此:
      往投资银行存钱的普通人根本想不到华尔街的那些衣冠得体的银行家们对待金融投资的态度比嗑药的赌徒还随意。
      那些用来保证奶制品质量的现代科学流水线,反而成了有预谋添加化学物品的先进工具。
      
      那些原本用来防范我们这个按照规则运转的现代社会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的“专家体系”。如今,转眼之间,变成了制造风险的根源。
  •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在各个层次上与之相结合;
      
      那个人的个性是如此理想化以致常见的错误和韧性的弱点都可以视而不见;
      
      爱情就像雷电和它最初发射出的光芒;
      
      爱情是世界上头等重要的,为了爱情所有其他的想法(尤其是物质层面的要求)都可以被抛到脑后;
      
      不管所采取的行动对旁人来说多么夸张和荒唐,感情的全面投入都会倍受赞赏。”
      
      
       ——劳伦斯。斯通 《1500-1800 年英格兰的家庭、性与婚姻》
      
      
      去年的最后一个午夜,我在冰场,灯火通明,男男女女们一边玩接龙一边等待着新年倒数,气氛相当的欣欣向荣。
      
      零点的时候,全场停下来倒数,大家互祝新年快乐,我也傻乐傻乐的,跟着喊了两嗓子。突然,气氛瞬间变得有点诡异,环顾四周,众多男男女女们开始kiss,伴随着各种新年快乐的呼喊声。一种荒谬感和虚无感迅速填充了我的神经,湖面像一只硕大的蒸锅,那下面不是坚固的冰层和零度的湖水,烹调着各种姿势的罗曼蒂克和海誓山盟。。。。
      
      
      H说这种荒谬感来自于存在性焦虑,推荐我看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我说,知识社会学不能解决个体的问题,只能增加对自身状况的无力感。
      
      
      从现代与传统的断裂中,我们看到,反思性正在瓦解一切“确定的知识和情感”
      
      
      卡尔。波普在《推想与反驳》中说“现在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流沙之上”,我们同样可以说,现在所有的情感都沸腾在蒸锅里。传统合法性被瓦解了的个体比过去任何时代都需要对亲密关系的依赖来对自我存在的真实感进行确认,“过去的亲密程度很少达到今天我们的个人关系和性关系的水平”。
      
      然而这种亲密性的转瞬即逝,又使得这种关系虚无化。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同大量的陌生人打交道,从相识到熟悉,到再次陌路,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上不断的上演,任何亲密的菜肴都可能在瞬间被还原成原料。伴随着转瞬即逝的交往形式,他人终结了,我们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去寻求意义和稳定性,我们不再是处于共同以中整体的个人。“个人间的关系”只剩为一种爱好,一种休闲的琐碎。
      
      
      我们需要把原来不相干的情感和需求作为材料,共同在一口锅里烂炖,让它们的味道融合来满足我们“现代性的孤儿”对于“信任”的渴望。
      
      正常的个人再起早期生活中所获得的基本信任的“剂量”,减弱或磨钝了他们的存在性敏感度。或者说,我们需要一种“情感疫苗”,“用以对抗所有人都有可能感染的本体性焦虑”。而这种“单位剂量”的有效性通常来自于童年,如果缺乏经常性的照料所包含的爱抚和关怀,幼儿就不会滋生出对于他人或他物的“真实性”意识。内在的可信任性的缺场正好映射出外部世界的不可靠性。
      
      这种情感疫苗不必然来自于父母的照料和慈爱,也来自于现代性抽象体系和专家系统给予的确认和规训。大多数人没有对现代性带来的陌生感到不适,因为我们的“情感疫苗”被成功注射,从某种程度上说,健康的我们是现代性的产品。我们接收了惯常性的缺乏,因为我们有一个存在感强烈的“未来”
      
      而对于“不健康的个体”而言,对日常生活中惯常性的依赖,如果这种惯常性的东西没有了,焦虑就会扑面而来。存在性焦虑带来对日常事物真实性的极端怀疑,也带来了从日常中寻求真实性的极端需求。
      
      
      浪漫爱情关系、反思性的知识活动、超越一切爱着你的上帝——这些想象性的解决方案中,哪个才是可能的呢?
  •     远与近
      
      《现代性的后果》124页,吉登斯引用梅罗韦兹的话:一个人正在与世界的另一边的一个人通电话,与同房间的一个人相比,他与远处的那个人的距离倒更近一些(同房间的这个人无非是问问:“谁来的电话?她说什么?”,等等)。
      
      显然,在这里交流的信息量的多少,是衡量所谓(人与人之间)远与近的标准。那么,如果同房间的这个人仅有的两句问话——无论是因为没有被听到,还是出于被问者的主观因素————并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比之于简单地“某某的,没说什么”这样的回答,我们是否可以说他们的距离更加遥远?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交流,同房间之人发出的信息没有得到反馈,至少从表面上看着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被问者的不作答,对于发问者来说,也是一种反馈——因为其必然在发问者的心理上引起一些反响。表面上看到的无交流,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所以,他们之间的距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遥远。
      
      这种交流是一种不必回应的交流。
      
      我们设想一下这种不必回应的交流的极端形式——就是被问者不在场、发问者又知其不在场的情况。
      
      由此看来,所谓交流,可以是一个人的事。它只发生在发出信息的人自己身上。那么,所谓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远与近,在此时就可以完全忽略被问者了。它完全取决于发问者自身的信息交流回馈与再回馈的密度。
      
      但光有密度似乎也难界定所谓的“近”。例如,在常态的交流下,通电话的两个人,满口都是废话、彼此事务性的应付的时候,很难说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一定离得近。
      
      还应该有一个重要性的因素来参与上述远和近的界定。
      
      但何为重要?这是一个个人的问题。
      
      所以,人与人之间远和近首先是个人的问题,不是两个人的问题。
      
      一个人不断地对另一个人进行思索、考量,并且自认为这很重要,那么他离那个人就非常之近。
      
      反之,他和另一个人即使物理意义上的非常近,也有可能离得很远。因为这也有可能是一种只有密度,但并不重要的交流。
      
      那么,一个人认为重要而另一个人认为不重要的情况下,如何来判断两个人的远和近呢?答案是一个人离另一个人近,而另一个人离前一个人远。
      
      所以,不存在两个人之间的远和近,只有一个人离另一个人的远和近。
      
  •   好认真的读书报告,赞一个
  •   http://looooker.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8402&page=1&extra=#pid64392
  •   好~欢迎评论
  •   夏夜,微凉,慢歌,慢读,
    张老师,偶喜欢您这篇文字的FIU哦 ~ @^^@
    “最后一次干旱降临……”素有多应景啊……
    另:觉得本篇同样适用于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75620/
  •   表示人类学家都要能预测未来~
  •   ● 张经纬(人类学者,上海)~~~ 是不是少了个学字捏。。。
    人类学学者——嗯。。。
    人类学者——介个学者素人类。。。
    哇哈哈。。。好欢乐 \(^o^)/~
    表示下次去上博还要去看张老师 ^^
  •   好啊,欢迎
  •   仑家觉得好好笑的。。。
    你都不甩一下。。。
  •   。。。笑点很奇怪,哈哈,你可以7月3号来,我正好有次讲座~
  •   纳尼 @_@
    在志愿者之家么
    您现在俨然一副学者派了哦。。
    好有FIU ~~~ 星星眼
  •   不是博物馆的,上海一个公益论坛的
  •   东方论坛么
    题目是?
  •   复兴论坛~长时段视野下,满族兴起与明代北边
  •   >.<
    好专业
    怕听不懂
  •   好吧。。。
  •   这..这本是1989还是1990出版的?
  •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about/The_Consequences_of_Modernity.html?id=C46N9wtBI0gC
    我写错了,是1990年版
  •   其实我还是不太理解风险同信任的关系..- -
  •   就是说,我在超市里买的咖啡是哥伦比亚的,家具是瑞典的,玉米是美国的,这些生产和销售体系远在我的日常生活之外,虽然它们存在可能因为一场海啸或核泄漏从我身边的超市消失的“风险”,但基于我对世界体系(我没到过美国,也没去过哥伦比亚)的“信任”,我相信明天的超市里,还有这些产品,乃至今后的每一日。
  •   那,,风险出在哪里?是抽象系统(专家)告诉我们的..还是通过反思性得出..还是......
    我在这里卡壳了额...
  •   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不是靠看得见的体系联系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全球市场”、“国际汇率”、“全球气候”等等看不见的因素联络的,这些风险,或者可以称作,看不见的“风险”——因为是个体无法控制,甚至预见的。
  •   啊 我...可以脑残地问:为什么这些风险被认为是风险么? = =..
  •   首先吉登斯提出这个概念是在冷战刚刚结束/即将结束的时候,欧洲人至少有30年笼罩在核战的阴影之下,这个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世界行将毁灭的威胁。另一方面,今天的世界虽然没有冷战威胁,但海湾战争引发的世界油价飙升,日本核泄漏引起的各种恐慌,都是这种“风险”的当代表征。
  •   看的时候觉得风险和信任是一对 但又不是很纯粹的互为因果..
    送您悬赏分..0..谢谢!!
  •   即使是事前预设了吉登斯的欺世盗名,我也要好好读几遍,以免错过了矫正自己谬误的机会
  •   读起来确实比较费劲,而且逻辑体系也不明了,但是其中的一些观点还是有启发意义的。
    也许造成这种不甚明了的现状不是吉登斯的问题也许是现代性的问题!
  •   难道结构主义学派的作品就都逻辑清晰?
  •   所谓后现代就是把现代性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可以理解为现代工业社会、商品社会、市民社会的“基本结构”——给消解掉,所以叫做“解构”,瓦解掉这个现代文化的结构。
    中国文化为什么迅速后现代化了?因为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提出的那些基本假设和基本理念,比如经济增长会带来更多自由,比如努力必定有回报,比如人人都有公平竞争出人头地的机会,比如先富带后富,达则兼济天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些现代性理性已经迅速被瓦解了。口号崩塌,价值崩塌,大家只能作为原子化的个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不能从社群中获得,这就是后现代文化生活。
    中国大陆知识界用二十年时间把从弗洛伊德到马克思·韦伯,到哈贝马斯这里止步不前,因为再进一步就是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和否定。在他们看来,中国连现代化启蒙都没有做好,远远不到搞后现代的时候。而在民间看来,共产主义理想破灭之后,没多久资本主义也经济危机了,社会文化多元化,价值观乱七八糟没个谱,大家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社会追求,加上分配的不平等,从上到下所有人觉得一切思想主义都是狗屁。
    知识界的语境还停留在现代化,停留在启蒙上,今年许多人还在呼吁回到五四,五四是什么?是呼唤启蒙、民主、科学、理性、法治观念这些典型的“现代化”观念。但是草根社会的心境上已经完全是“后现代观念”了——嘲笑一切规范,消解一切意义,解构一切价值。这就出现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严重错位。一边是知识界老想完成五四未竟之功,声嘶力竭地想要“启蒙”,想自上而下唤醒民众的现代理性,让他们追寻现代理想;另一边大众都在玩“草泥马”“亚美蝶”“很陈很冠西”这样的文字游戏,都在开心网上偷菜,SM奴隶,对主义、价值、思想这种宏大词语表现出“打酱油”的心态,自称屁民,很是符合了“反智主义”的文化潮流。
    所谓中国的现代性和后现代问题,大抵如此。
  •   顶ls一下
  •   一边是知识界老想完成五四未竟之功,声嘶力竭地想要“启蒙”,想自上而下唤醒民众的现代理性,让他们追寻现代理想;另一边大众都在玩“草泥马”“亚美蝶”“很陈很冠西”这样的文字游戏,都在开心网上偷菜,SM奴隶,对主义、价值、思想这种宏大词语表现出“打酱油”的心态,自称屁民,很是符合了“反智主义”的文化潮流。
  •   知识界的语境还停留在现代化,停留在启蒙上,今年许多人还在呼吁回到五四,五四是什么?是呼唤启蒙、民主、科学、理性、法治观念这些典型的“现代化”观念。但是草根社会的心境上已经完全是“后现代观念”了——嘲笑一切规范,消解一切意义,解构一切价值。这就出现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严重错位。一边是知识界老想完成五四未竟之功,声嘶力竭地想要“启蒙”,想自上而下唤醒民众的现代理性,让他们追寻现代理想;另一边大众都在玩“草泥马”“亚美蝶”“很陈很冠西”这样的文字游戏,都在开心网上偷菜,SM奴隶,对主义、价值、思想这种宏大词语表现出“打酱油”的心态,自称屁民,很是符合了“反智主义”的文化潮流。
      所谓中国的现代性和后现代问题,大抵如此。
    ========================================
    我倒不认为知识界和草根可以分得那么清楚,那么泾渭分明。现今的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你所说的“反智主义”(其实反庄严主义会贴切一点),正如你提到的那样,“对主义、价值、思想这些宏大词语表现出‘打酱油’的心态”,是因为中国的主义、价值、思想这些宏大词语都被官方垄断了,所谓知识界想完成五四未竟之功,毕竟不是主流。只能说是在非御用文人圈中的主流,并未能在普罗大众中形成号召力。于是有很多知识分子在草根中间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反智主义”文化潮流,要知道,他们反的不是五四的启蒙,而是官方那种看起来庄严肃穆、义正词严的假大空主义。所以,贺卫方才自称是一只“草泥马”不是吗?
  •   这本书我只是草草读了一遍,所以很多见解都没有你了解的那么透彻。
    但是我想,是不是由于我们从小到大习惯教科书那种开宗明义的学习习惯,一个单词一定要套上一个定义,才能阅读得井井有条。
    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或许就是这样,只是在书中循序渐进地探索。
  •   我倒没觉得他和传统社会学有啥区别。。。。他的社会的构成很多地方让我觉得像舒茨,现代性后果还好,但民族国家那本就比较离谱了,尤其是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中间很大一部分和安德森差不多。。。
  •   他对于民族国家的“主权”反思性监控那部分,感觉很像是安德森所讲的自从民族主义出现,后来变成了一个主动被构建并且在全世界扩散的过程。。。读吉登斯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停的在读别人写的书。。。。
  •   他似乎为了避免决定论,而避免去寻找动力或者原因。。。。
  •   楼主读西方书太少了,观点清晰,具体可感的书只是面对本科及以下的教材,高级专著都是如此的
  •   I don't think so
    G's argument itself is lack of substantial consistency
  •   这本书我只是草草读了一遍,所以很多见解都没有你了解的那么透彻。
      但是我想,是不是由于我们从小到大习惯教科书那种开宗明义的学习习惯,一个单词一定要套上一个定义,才能阅读得井井有条。
      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或许就是这样,只是在书中循序渐进地探索。
    ----------------------------
    楼主读西方书太少了,观点清晰,具体可感的书只是面对本科及以下的教材,高级专著都是如此的
    ----------------------------
    对的~
  •   同……社会学的一些著作就是这样的,逻辑清晰的话《自杀论》就清晰得不得了,可是我觉得就不如看这本来的有趣
  •   写的很清晰 呵呵
  •   我对我弟弟的才华一向是很有信心的,最重要的是神的孩子的文字总是有圣灵庇佑,哈哈。
  •     难道古代人就没有生活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么?
      恰恰相反,古人对世界的无知和缺乏控制力远远超过现代人。
      因此,不论是种植的收获,还是对于一次穿越海洋的冒险,他们都会杀牛宰羊向神灵祷告。
      在古代人看来,世界的不可控理所当然的。
    与论题恰恰相反。
    现代人造风险更为。。。。。。自然风险
  •   专家依赖;巫师做法
    程序依赖=仪式
    什么是现代性?
  •   通俗易懂。。。如果能继续深入就好了!!!
  •   你的评论似乎更适合贝克的《风险社会》
  •   两本都有,不过这本书读的更透一点。
  •   写得很棒啊 这本书还是挺有难度的
  •   當所指與能指 徹底 斷 裂
    我們也就能 自

    自 和
    的 陶醉 憔悴了
    分裂了,我們就去戀愛
    愛情的hyerrealism
    真實的幻覺
    插了就來電 拔掉就絕緣
    沉重的就留給昨天 熟悉的都只一夜
    自由的去戀愛吧!--或是好像有這麼一回事也行
  •   你写了一首歌。。。
  •   阅读这本书。。。我很头疼!
    我想,如果我不是以任务的形式遇到它
    我会更有耐性和兴趣看下去的。。。
    。。。。。。。。
    看这书,我头疼!
  •   “知识社会学不能解决个体的问题,只能增加对自身状况的无力感”
    呵呵。lz个体的问题是缺少爱情吧~~
    当无法靠宗教、宗族和乡土取得信任感,世界流转不定,仅剩的途径就是这种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了
  •   呵呵,在最热闹的时候对环境的无所适从感、独自存在的焦虑……吉登斯写的时候估计没想到有关爱情的!
  •   请问,开头部分:“韧性的弱点”,指什么?
  •   孤独这种状态 从我们每个人最初离开母体的那一刻 就成为了人的第一属性(肉体上的)然后人在后天在精神上感受到的孤独或说个体存在的焦虑 多数是由于人的大脑二元对比的思维模式所产生的 如果潜意识里不与别人比 何来孤独 何来焦虑 肉体上的孤独是真实存在 而精神上的孤独是转瞬即逝的意识流
    文章写的挺顺 但我只想知道这书本身到底怎么样
  •   感情的全面投入会备受赞赏,可是不顾一切的投入灼伤了对方,倾空了自己。开始的时候轰轰烈烈,每一分,每一秒都想在一起,然后是归于平淡,甚至是分离,如果如此,我宁愿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人生的孤独和独立,偶尔相望,永远牵挂
  •   天上的星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