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余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欢乐和苦痛,细腻地刻画了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名叫孙广财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家中的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又叉向了各自的方向。

作者简介

余华(1960- )当代作家。浙江海盐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是医生,作了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自序
意大利文版自序
在细雨中呼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细雨中呼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6条)

 
 

  •      罹难的日子,细雨宛如严谨的神明灵感世人的哀悼而降临的疗水,像北地吹响湿风润透皮肤的滋心。 细雨落尽昏暗街道的尽头,响应声嘶力竭的殇痛,渗透万念俱灰的心扉,恸哭的人像饱饮“偷得余生半日闲的“甘霖,洋溢在卑微的安慰中,就像庸人用“活着”缓释灾难,掠夺,残暴。
       那里的情感仿佛胧上“失心”的薄纱,膨胀的旧恶叼着享用利欲的美梦蛊惑少年,恁是躯体里孕育行将就木的心灵。无法抗拒的“汲取浪潮”涌尽魂魄,支撑行为的念想便是在拥有饱餐的果实之后在考虑分享和关怀。倘若需要身心温暖的安全感,去弥补自私贪婪的罪孽或是大快朵颐的口欲,便要充分养殖值得施舍的救赎的钵,亦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探索愉悦的奥秘,也可以分散施罪的责任,就算垂死前只剩维护思考享乐价值的印象,亦可以卑鄙的拍着胸脯义薄云天。这何尝不是世界所有懦夫和懒汉聚集不劳而获的想法往复循环,日夜浸淫的理想国呀?
       像抽食鸦片的大少爷,榨尽亲情、友情,声誉的价值去彻底的堕落。在那畸病如梦魇的社会,善良的心灵只能依靠受到的伤害去领悟,承受痛苦的容颜于施罪者的狞笑。倘若敏慧的心灵无法冲破阴暗抑郁贪婪堆积的樊笼,便陷入注意力集中到怀疑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而勇敢的心灵自受到伤害便进行有价值的转换,憎恨梦想被摧残于社会的冷漠,倘若刚强的心灵无法克制残忍剥削狠毒移情的金衣,便养成收割痛苦而置换快感的助纣为虐的爪牙。仿佛整个时代的文明笼罩于阴霾,下着无药可救的细雨!
       可那里的社会若没有阳光,人类要如何健康的繁衍呢?可所有人在做的是伤害,狠毒,疼痛制造千疮百孔心灵的行为,只剩下逆来顺受和毁灭的灵魂去主宰社会,人们又该如何定义幸福呢?也许只有在人们无法逃避和承受及宣布最恶劣的待遇的困难时,人民才会用血液的热度撞进锋利的邪恶冰锥,骨肉开裂,血液沸腾,融化冰冷的世纪,于尘埃落定后的平和之中萃取勤劳,宽容,分享、善良和光明啊!
      
  •      这是好友送的一本书。对作者余华最深刻的印象是《活着》虽然我没有看过,但是总是听说。还听说余华的书适合男生看,看了之后,果不其然。
       “我”——孙光林,作为叙述者,有着上帝视角,看着在南门,在孙荡发生的各种事情。在他童年的回忆中,时光仿佛都染上旧时的暗黄,房屋树木都像变得高大,大人都变得权威和可怕。让我自己也不禁回想童年的点滴。对现在看来的一些小事,有着莫名的恐惧,对师长的责罚有着无法抗拒的屈服。小时候的自以为是,沾沾自喜都被孙光林的记忆唤醒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烂人那些破事,最终幻化成风。
       读这本书,就是在读孙光林的短暂的童年和他慢慢的长大。看到了命运的辗转,看到了命运的漂浮。可以看到南门时光里,他和生身父母的纠葛隔阂,父母在贫穷的日子里不安的挣扎。看着看着不禁可怜起可恨起他那在我们现在看来毫无素质可言的父亲。父亲孙广平对自己父亲的愤怒以及甚至是虐待,对孩子的凶暴,对妻子的抛弃,都让人不得不希望他死又无可奈何的可悲着,他的死可能算不上死得其所,倒也让人感叹几分。每个人物在书中,命运似乎都或悲或惨,不忍一一叙述了。孙光林的未来我没有看到,不知道他最后的归宿,希望是好的。
       我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但是觉得写的很真实,真实到令人窒息的感觉,在细雨中似乎也呼喊不出来了。就算大喊出声又有谁会停下来去听。谁都不在乎谁。
  •      或许因为我是个农村孩子,对于书中很对内容都引起内心的共鸣。到了现在,哪怕是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了,还是存在老年者供养的问题,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有那些老师的素质方面的问题依然是现在时代所存在的问题。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革命结束后,将要放开高考的那一段时期的故事,或许这些情节都仅仅是小说的内容,但是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是我们没办法忽视的。家庭中的家长式权威,争取的荣誉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并非真正的道德模范等这一系列的内容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在那个年代中国处在的境遇是有多么地悲惨。
  •     周日,被锁在房里。地上放着一个大麻袋,麻袋里装着花生。麻袋旁边是竹编的扁扁的箩。浅灰黄色的花生壳上有着一个个小凹点。包着果实的部分圆滚滚的,像孕妇的肚子。不过每颗花生的肚子常常有两个,甚至三个,四个。剥开壳子是穿着深红色外衣的花生仁。揭开它的外衣,花生仁便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气中,那样粉白的,晶莹洁净。生花生有点涩,有点甜。用火柴烤,看着火烧的部位慢慢发了黄,又发了黑,香味在空气中袅袅散发开来。慢慢剥,慢慢吃,大把的火柴梗被踢到床底下。外婆回来了,她根本没关心我剥了多少,她只是用这样的办法把我拘在家里,让我不要同其他孩子疯玩。
      我能体会到那个“我”。“我”六岁时从南门离开,无知无觉地被一个穿军装的人领走,远离了自己熟悉的地方,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小心翼翼地与养父母相处,怯生生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然后又在12岁一个人孤零零的找回了南门,生活在视自己为外人的家中。《在细雨中呼喊》写的就是“我”和“我”周围人的故事。每个人都是主人公。不过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过是一些平平常常的事,然而读完却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绪萦绕在胸中。
      一个人人在世间总是同各种各样的人纠缠在一起,然而每个人本质上却又都是孤独的。
       年轻时机智聪明的祖父总是走在乡间的田埂里,背着一个蓝布包袱,怀抱一把破旧的雨伞,踉踉跄跄,每月往返于这个儿子家和另一个儿子家。他沉默着,有时候是卑微的,他忍受着衰老与无助,忍受着儿子孙子对自己的叱骂与轻视,他似乎是怯懦的,却时时狡猾地反击儿子一把。
       父亲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无赖。他的举止越来越不得体,有时候让人啼笑皆非。可是他的自暴自弃,或许是源于对生活的不满与放弃,太艰辛的人生,不如做个自私自利的无赖。
      
      少年时的哥哥俨然是个霸王,然而长大后,在现实中,他沉默了,一步一步走上自己的命运,将自己佝偻的背影交给了黄土地。
      美丽丰满的少女冯玉清站在门口,迎着朝阳的光芒梳理头发,阳光顺着光洁的脖子流淌,沿着优美的身姿曲折而下。错把贞洁交代给一个不负责任的男孩后,她消失了,当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她已经面目全非,被岁月无情篡改。就如一朵饱满怒放的花朵零落在泥地里,被生生践踏过,凄惨地挣扎在淤土中。
      “我”曾经羡慕极了苏家,那样高贵的父母,那样亲密的兄弟。却不知那个清雅的知识分子也没有逃离寡妇的情欲陷阱,而这一切却也是苏宇悲剧的由来。
      命运的车轮转动着,席卷着每一个人,在寻常中,有一种悲情。
      
      
      
  •     读余华的书总是很沉重的,以前读《活着》如此,现在读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也是如此。看这本书的第一原因还是被它的书名所吸引。看完之后,觉得这个名字既切题又诗意,是个好名字。
      
      小说倒是为我们详细地描绘了那种生活在农村贫困人家的孩子成长过程的心路历程。从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观看和思考周围发生的一切,或者说,在他成年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一切都很明朗。而作者正是以回忆和写作时的想法交叉着来叙述整个故事。
      
      贫穷真是让人面对的现实----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因为贫穷而起。作者笔下那位父亲孙广才对自己父亲的责骂、嫌弃真是看得我既吃惊,又心酸不已,对一个将自己抚养成人的人怎能如此无情呢?不仅想方设法不让他多吃饭,还一个劲儿地盼望他早死,真可怕。而也就是这位孙广才,对妻子和孩子也都极不负责任,辱骂孩子、在外面和寡妇偷情,还将家里的东西一再搬往寡妇家里。而本应该责备孙广才的他的妻子,却跑去和寡妇打架——如此愚昧!读这本书也让我发现,那些农村人根本不讲什么儒家礼仪。只要任何人有可能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以随时出口骂人。如果说讲礼,那也是因为爱面子。而也因为贫穷,多数人显得目光短浅、极为势利,这让我想起《金瓶梅》那个既肮脏又混乱无序的世界。
      
      只有书中的“我”——那个早熟、聪明并且诚实的“我”,在成年之后回忆这些事情,才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那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混乱无序,人人围绕着吃喝和满足情欲这两个欲望在生活。这真的比较像动物的生活,而不是人的生活。这些人完全不追求精神生活,考虑的无非是当前的一点点小得小失,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了,也因为如此,他们才那么热衷于打探别人的隐私、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喜欢围观看热闹(无论被围观者有多痛苦!)——也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围观”。在这里当然是没有对人的悲悯的,尤其是对小孩子。小说中,有几个小孩(包括“我”)都先后被父母抛弃了:“国庆”被父亲抛弃时才9岁——9岁,一个成长在完整家庭里的孩子尚在撒娇的年龄——而这个男孩却不得不自己去面对一切,甚至自己写信给母亲的亲戚们,让他们去求他的父亲继续养育他,然而,最后他还是失望了。书里有这样一个场面:以前总是向他“买”药的父亲,最后终于在他的眼皮底下走进了医院。这一幕,彻底粉碎了“国庆”始终觉得父亲会回到他身边的幻想。读起来真让人觉得无比残忍:一个9岁的孩子而已,而他已经看到了这个世界如此狰狞的一面。
      现实不就是如此?这些人如此地没责任心、没良心——他们根本不配当人子的父母。
      
      同样,小说中的“我”在被送给王家之后,12岁时由于养父王立强的去世而再度回到家中,但这时他其实也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因为即使归来,“我”的亲生父母孙广才一家对“我”也极为冷漠无情,倒是让“我”怀念起更像父母亲的那个领养他的家庭——真让人心酸。
      
      这篇小说,也让我深切体会到庄子所说的“陋于知人心”:孩子们的心理不仅没有人关心和安慰,甚至还被使劲嘲笑、被哄骗.....只有孩子们天性中那点纯良让他们能守住某些“原则”。
      
  •      同读一本书第一次读了余华的这本,友说余华最好的小说是这本《在细雨中呼喊》,“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也成为了次数的“佳言绝句”。
       余华书中的人物和语言都充斥着一种悲情,悲而不苦。书中的人和生活并不单因物质的”贫苦“而让人感到无力,书中随时透露着”绝不可以与命争“的讯息。二读此书,适逢挚亲离世,对死亡的理解自比往日深刻并更充满敬畏。我怀念书中的每一个地点和每一个鲜活的人物,他们在我的脑海中有他们各自的独立的、倔强的样子,我想,这是任何一个演员也无法诠释的——这本书看似散漫的情节或许也并不适合被搬上大银幕。不论如何,痛苦和悲伤是永远都不能感同身受的东西,他人的悲伤与无力你只能冷眼旁观,因为你未经历过像他们一样的得到与失去,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我以前曾经说过,能说出口的矫情都不算真矫情,原来,能说出口的心痛都不算是真的心痛,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无处诉说,唯有在细雨中呼喊。
  •      在翻阅正文之前,作者的三篇自序狠狠地吸引了我。我试图从他那些平淡的“记忆逻辑”里找到“今天的立场”,期待在第一时间听出那些最精炼的语句如何发出竹子燃烧时的“噼啪”声。可事实上,那时无论我翻读多少次,也不可能获得记忆统治者左右他那些文字时的特权。我一次次重复着翻阅,囫囵吞枣地咀嚼,我不愿意放过那些埋在最平实的文字底下的东西,我知道一时不会有所获得,却很肯定地感受到,那里面深藏着双手摸不到、握不住,却随时可能在肺腑中苏醒,叫人明白的东西。
      
       我特别喜欢他在第二篇序中用到过的短语,“让往事发言”。
      
       “我”的记忆从南门开始,应声而出的人物、环境、场景,一个个都是跨越时间的线索。果断的文字还原的一幅幅场面呈现了某个村落里荒诞粗野的景象,并借着一个个暴露着私欲的人物,揭开了平静生活的面具,把那些丑恶的欲望、自私的灵魂扔到众人眼前。而“我”对淡漠的恐惧,对焦虑致极的心悸,从一开始就是最真实的旁白。书页之外的我试着接受这一切,就如同我接受这些贯化作者人生解读的文字。
      
       经历黑暗、背弃、掠夺、鞭打一定会使身心承受伤害,可接受了残酷的洗礼之后,所有足以绞动人心的可怕一切将不再会是心灵受威胁。当我们有了足够平实的心态,就会意识到这份生活的馈赠并不赖。
      
       极致不是真相,也并非最可怕面目,在现实里,所有的磨难不会借用隆重的方式出现,它们时而会化作细雨,以最微小细密的点滴投来。
      
       想起一句话:要想做一个好人,就得承受很多的痛苦。而想要减轻痛苦,自己的、他人的,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痛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得在现实里经历和认知。
      
      
  •     这本书是前不久一个朋友推荐的,我读书有些痴迷,碰到自己喜欢的便爱不释手。
      还记得看忏悔录的时候,我也是这般的。
      
      喜欢诚恳而真实的传记,虽然这还不是传记,很多事情虽然不是作者亲身经历,但也有很强的还原性。
      
      一个喜欢温暖干净的人,却又同时渴望了解和窥视人性的阴暗和复杂性。我管这叫,知黑守白。
      
      听说很多高校中文系都会研究这本书,其实通过了解别人的文字别人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和积极,这便是我想要的和我会做到的。
      
      
      
      
  •     之前没看过余华的任何一本书,因为看了电影版《活着》而一直挺想读读他的作品。但是如果这本书就是他的平均水平的话,他的其他书我应该不会再去看了。
      
      这本书不论从构思、语言、还是故事本身来看都很一般。我来说说我认为的本书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由回忆为框架构成的小说,里面回忆的痕迹略微显得有点重。小说里有很多片段和画面一看就知道是余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是他曾经深刻感受过的。将这些经历和感受写进小说里无可厚非,而且有时候会成为很好的素材,但是不加加工和润色,以及将其与整个故事的意象和精神连结在一起的话,素材永远只是素材,而无法连成完整的故事。
      
      的确,回忆小说这类文体常常是很难驾驭的。如何将自己的回忆打碎,然后连结成统一的整体是作家常常要面对的难题。很多时候,一个场景能在一个人的回忆里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于那个画面和场景能够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准确地出现。可是每一个出现在小说中的场景最大作用的发挥是来自于上下文,如果它的出现只是作为简单单纯的一个意象,而没有与故事的精神连在一起,是很难发挥它的威力的。比如鲁鲁和冯玉青这条线,我没有看到他们出现的价值。他们只是作为“我”认识和记得的两个人,一个是与我有短暂友谊的鲁鲁,一个是我小时候看到过的贞烈顽强的女子形象的鲁鲁的妈妈冯玉青。首先,鲁鲁的出现就很牵强,作为和我有过一段短暂友谊的、比我小十岁左右的孩子,最后因为我打破了他幻想中的“哥哥”的形象而与我分道扬镳。可是小说里也没有交待为什么他那么重视“哥哥”这个并不存在的幻影,也没有交待他对这个故事的影响。如果他的出现只是为了点明“我”的孤独和与童年的“我”的相似,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文字渲染和故事延展。第二,冯玉青作为这部小说里出现的一开始形象纯洁、最后经历变故遭受玷污的众多女性之一,她的形象还是相对比较饱满。她的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为传统的压迫和时代社会的变故,可是仔细想想整本小说的每个悲惨的人物的命运都可以归因于此。那么我就可以说,这本小说里几乎每一个人的出场其实都是为了扩大这个故事的广度而根据回忆的碎片硬添加的意象。并不是涉及的人越多,人物的命运越悲惨,这个故事反映的现实就越真切。
      
      而且如果一本小说语言也不够精致,至少也要做到深度够深,深到足以让读者思考够多的程度吧。看完这本小说我的确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忍、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其中可能还掺杂着“我”这个叙述者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思考,可是其他的我就看不到了。我没有看到人们对这个社会做出的反抗,没有看到足够复杂的人性的挣扎,也没有看到哪怕一点点温暖和希望的透露。并不是完全绝望的故事就能表达绝望,给你一点希望再撤走或是就留下那么点希望才是真正的绝望。
      
      另外还有几点思考。我会想余华是不是对女性太过残忍了,里面登场的女性不是像寡妇那样大恶的婊子,就是一开始纯洁之后沦丧的冯玉青和曹丽,要不然就是病怏怏的李秀英和懦弱可怜的母亲,几乎没有一个女性的形象是美好的。
      
      另外“我”这个叙述者的位置很诡异,作为一个具有局限性的童年的“我”的视角却又是无所不知,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还有一点就是不太明白“在细雨中呼喊”这个书名为什么在港版被改成了“呼喊与细雨”,我知道香港人不喜欢用大陆的翻译,可是尼玛中文书的名字他也要再翻译一次吗?
      
      
      
  •     戏剧性的结局和开头相照应,突然让我有一种电影院看到彩蛋的惊奇。余华的写作让我觉得有那种稳中求胜的感觉,这部小说很多精彩的地方又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奇。
      其中一些关于小孩子内心的描写有一种仿佛是自己童年的即视感。
  •     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脱离了时间的束缚,去看一个又一个苦难,我无法想象的生活,无法预知的苦难。
      生活不过是生活罢了,不是根于土壤,是嵌入了时间。
      最喜欢的是小说陈述的形式,是小说,却又不像小说,像是一个老人,慈祥的讲述着自己的童年,摆脱了时间的局限,回忆着一次又一次在细雨中的呼喊。
  •     为何人与人作对?
      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许多的平凡的人群像,在脑海里闪耀。这是我一直想看到的那种作品,可以展现出最复杂的人性,这种复杂,因为真实而沉重,也更富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看完之后,才发现许多情节略显夸张。而读的过程里,却绝无类似的感觉,因为根据我对生活有限的了解,看似荒诞的情节其实都有真实的依据。
      看完之后,恍然如隔世,似乎经历了许多人生。就像作者说的,“他们向我走来,走上了楼梯,敲响了我的屋门。”只要人性不改变,人生在世,注定要面对人为人带来的苦难和重负。
      作者能够以冷静地关怀人生的这种困境,展示出了一个严肃作者的担当。作者写作完成它的时候,只有31岁。这一点很让我汗颜。我佩服他的才华,也佩服他的勇气。
      作者在序言中引用了两句话:陆游:“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见牡丹花。”贺拉斯:“我们的财产,一件件被流逝的岁月抢走。”这种晚年的心境,使正在追逐物质生活的我不胜唏嘘。
  •     听说余华是因为他的《兄弟》,好长的小说,读的沉重。这部他的处女长篇读的也是心情抑郁,就像这冬天要来了一样。刚开始读,觉得风格有点像苏童,都是7.80年代的南方,都有着梅雨般长毛的故事。可以说我是带着苏童的感觉一直读着,然后,突然忘了苏童,他们是那么不一样,苏童也灰暗,可他会用最红最艳丽的色泽去展现,有种阳光下的罪恶;余华则是一直很灰暗直至成霜。余华也算是另类作家,他笔下,男女纠葛少,多数是男人间的感觉,现在的时髦词叫——基友。可又不全是。书里,孙光林和苏宇算是发生了那种微妙的感觉,而随着苏宇的突然离去,停止。溢出的感情无处安放,于是,给了鲁鲁——一个儿童,成就了短暂的忘年恋,当然,也是同性的。这就能说明孙光林是同性恋吗?当然不能,幼时在家中得不到男性的关怀的他很自然的会索要回来,也算是一种补偿。余华是个冷峻的作家,他把男性的情感梳理开,然后突然摔碎成渣,倒在你的面前。让你还来不及忘记温存,就已被现实震撼的体无完肤。余华笔下,没有一个人活的容易,他们却都有一个共性:活的苟且,离开的不现实,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或许,他是要告诉人们:生而不易,活着比离开更难!人与人也就那样,无所谓的人情世故,处在人堆中,就有尔虞我诈就有背叛,就算没有利欲,哪怕外力稍稍强硬,也会众叛亲离。真是太灰暗了,读过不少小说,虽然都有离奇都有挣扎都有黑暗,最后结局多少都有点缝隙,让阳光种进来,种进人们的心里,余华却把所有的缝隙涂满了铁水,给人的只有绝望。或许只有绝望绝望本身,不抱有希望奢望,人才会幸福起来。无欲则刚。
  •     ——成长史就是我们应对世界的抗体形成史
      
      
      余华有五部长篇,第一部《在细雨中呼喊》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是对童年的一次泥沙俱下的讲述。第二部《许三观卖血记》是对青年境态的描摹。第三部《活着》是老年对一生的回望。第四部《兄弟》是整合人生所有阶段后对未来生存的恐慌。第五部《第七天》是死人给世界留下一份证据。
      余华的作品可能对于每一个男性读者来说,是一种成长性的阅读。对于女性读者来说,是一种重口味的趣味性阅读。也因此,我为自己的孩子设定的小说阅读顺序,就是余华的长篇写作顺序。
      
      我们今天说一说《在细雨中呼喊》。在华语写作中,关于记忆能让你惊艳的书有两本,一本是这本《在细雨中呼唤》,另外一本是北岛的《城门开》。北岛的记忆力给人一种真实的震撼,他记忆的笔下能描绘出记忆中某一天下午风的味道,那种惊艳的记忆能力使得你读到的第一刻起便会想去翻翻自己锁在老家抽屉里面十多年前的日记本,活色生香,妈妈饭的气味扑面而来,而余华的记忆是凛冽强悍,瑰丽滂沱且又隐秘盛开的。这本书里的每段故事,都能勾起读者对自己的童年的一次回想。因此当你读了一页后会觉得自己读到了很多很多,读了好多年,但是看看页面时,仅此一页,因为你读到自己的记忆中去了,它带给人的阅读体验是那么浓重深远。甚至每一个细节,读者都能看到记忆中的自己在那里矗立。读这本书就是对自己过去的一次献礼,甚至会不由自主的整理自己,总结自己,这也是这本书在文学中延绵至今的魅力之一。
      
      《在细雨中呼喊》探究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的温暖美好和所有失意破败。对于生活、世界、自我的未知,产生的恐惧,产生的小心翼翼,这些在回望的过程中,是那么的可笑,但是又是那么的不可空缺,我们也因此学会、因此完满,我们甚至想,要是当时那个事情早点到来早点被自己识破参悟,早点知道究竟,早一刻经历,岂不是更好。但回头一想,其实生活不就是如此的味道,干嘛要生拉硬拽呢!
      
      读余华这本书的时候,记忆好像在这刻偶然被唤醒。然后铺天盖地浩浩荡荡的从自己的脑袋里奔涌而起。
      所有的第一次,所有的秘密,所谓的不为人知,都从过去的时光中惊醒,开始集体奔向脑子里了。我甚至偷偷看看四周,是否有人识破了我内心的秘密,再想想余华,他如果在我面前,肯定是知道我记忆中的秘密,他的小说是那么的熟知我的秘密。
      
      
      那些暗恋、那些幻想、那些不知天高地厚,那些懊恼,那些无可排泄的情绪、那些顾影自怜、那些期期艾艾、那些抱怨、那些怯懦失意、那些荤黄心理、那些体液毛发、那些器官排泄,等等那些,全部因阅读奔流开来,脑子开启一个记忆的自动下载模式。
      
      在这本书里,主人公“我”第一次对女性产生想象,无可名状的恐惧。觉得自己对女孩子的想象是对女孩子的亵渎,觉得自己都很肮脏,甚至都不敢告诉最好的朋友。害怕遭到嫌弃,破坏双方之间的友谊。
      “我”对于暗恋女性梦想的破灭,是因为“”我暗恋的那个女孩子,她喜欢的竟然是“我”最唾弃的东西。
      寡妇跟父亲、哥哥、朋友的父亲的纠缠,致使“我”对于女性充满了恐惧从而对于女性这种动物无所适从。
      第一次触摸异性后的犯罪感,惊险又离奇,内心从忐忑到平复,以上种种,都是每个人成长中必须去经历的一种心理情感。
      
      不必在这刻,也不必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的记忆都会在某一时间恢复激情,一下子让你停止在一个节点,它会在当下的某一个事件中被引诱出来。记忆充满了冒险,或充满了神秘。它带给我们的有窘迫,有甜蜜,有颤栗。而这本书,就是每一个人记忆的药引。每一句话,都能牵引出童年成长中的某一时刻的心情,有卑微的,有不可见人的,有张扬的,还有一些这辈子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拿起这是本书,进入阅读,便能开始血脉膨胀。
      
      无论怎样,记忆这种东西是最美好的。无论记忆里的事情当时带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但是在现在,它是超越困顿、忧伤、悲苦等种种情绪的一种财富。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会串联起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
      
      
  •     在雨中的绵绵滋润,为何要呼喊?
      我想象自己站在春天的薄雨中,低头走在昏暗发黄如老照片的路灯下,回忆着我得童年,回忆着我得家庭。那时,我一定会悠然的将双手抄进裤子口袋,微微的咧开嘴角,然后扩大它的弧度,继而嘿嘿的笑出声来。虽然我极力的试图避免路旁投来讶异的瞳光,但仍然难以控制心中如细雨般滋润的满足感。
      不似压抑的故事想要冲破胸膛喷涌而出。
      他的童年,有几年在城镇生活,那是一段有类似真正父亲疼爱,母亲信任的时光,而后全都被更多的孤独岁月所替代。
      我在看书的时候,如同在听孙光林跟我回忆自己的过去一样。他会在讲这时的故事以及顺着故事以后的发展和结局,让我对于他的生活和他身边的人有全面的了解。他热衷于跟我讲他身边跟他有关的所有人:生父、生母、哥哥、弟弟、养父母、祖父母、苏宇、苏杭、鲁鲁、国庆、小青……讲他们之间的纷争、关系;讲一些让人难以启齿的琐碎,他静静地描述,将我当成知心的朋友。
      余华那样正面展示悲剧和没有挣扎的死亡让我有点习惯,对于死亡,他当作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没有过多的感情,只有现实。
      对于儿时的记忆,如果也可以像书中那么的清晰就好了。我是多么渴望自己彼时灰头土脸的模啊!
  •     由黑夜引入的故事可能注定只是悲惨
      余华的书 每次看都呼吸不畅
      太难受
      是太惨
      是什么造就了孙家的悲惨
      为什么除了他家
      与之有关的人 都惨
      自己 哥哥弟弟 朋友 父亲 母亲 祖父祖母
      是所有的人都要那么惨么
      第一次看 活着的时候
      弟弟的抽血 让我悲痛不已
      而这本细雨中
      是痛到不能哽咽 不能哭泣
      只能生生挺过来
      
      人性的丑陋贪婪 无耻下流展现的太透彻
      让人没地方躲藏
      曝尸荒野的感觉
      
      
  •     读了两遍,每次都是一口气读完,文字随着记忆随意的穿插,自然而流畅。让人不禁想理清记忆穿插的逻辑关系却总也理不清,压抑的氛围贯穿始末却也享受其中。
  •     被寄养几年的孩子重回家乡,又是经历着家中的一切,苦不堪言,在家中的边缘生活着。所有一切,都是各种难过与坎坷。看完《在细雨中呼喊》
      
      最近在做的事,就是横扫余华的作品,之所以选择余华,是因为他最新出版的第七天,腰封上写着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所以,我就跑去图书馆找了他的书,看完活着,不得不为之朴实的文字而落泪。
      
      而在细雨中呼喊,则是第2部我看的书。
      
      说实话,我对于人物关系,并没有理清得多么透彻,同时,对于有些文字依旧还是似懂非懂,关于他们这一家子,所经历的一切,是通过以一个家中边缘成员来讲述,以致于我会觉着他的生活是多么糟糕。
      
      同样作为边缘人物的祖父孙有元,也是令人同情与无奈。
      当祖孙2辈同样遭受最亲的人的谩骂和毒打时,又该如何去面对,也仅仅只有默默无言亦或是无声抵抗?
      
      而当“我”讲述的一生,可能就是仅有在王立强,李秀英那里得到最好的爱,更像是真正的父母给予的爱。
      
      曾经童年一起的国庆,苏宇,都是曾经属于“我”挚爱的友谊,但是终究还是会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毕竟都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了。
      
      主人公本身藏有的自卑令他变得更加卑微和无助。
      这种卑微与无助来自他的家庭,他父母的不关爱,他兄弟的不关心。
      
      寄养的几年,又重回故乡的心情,
      多少是沉重而无奈。
      
      余华这种文字风格,记实得让我有种害怕之感,似乎能体会书中主角的无助感,所有的一切,在细雨中呼喊之外,还能如何?
  •     这是一本少年回忆录,整个文章好像感觉是似有似无的主线贯穿始终,好像是一张写满字的纸,被撕的细碎,然后作者漫不经心的将所有碎片排列组合,就写成了整部作品。
      余华的文字功力了得,《兄弟》是将时代的大事件组合,《第七天》是将近年的新闻片段组合,《细雨》是将主人公少年的碎片组合。
      余华的语言文字都可得懂,但是碎片放在一起,我也是利用时间的碎片来读完的小说,所以浑浑噩噩,似懂非懂,也没有清晰的条理,所以看起来乱七八糟,也记不得作品说的是什么了。
      有几次都想放弃,实在看起来费劲,作品不长,也就坚持了下来。
  •      以每天一本的速度读完了这个所谓的三部曲 但如果要再去选择一次读过来的顺序 想来应该是<细雨><活着>最后是<许> 而现在的顺序却正好和这相反
       最后读到的这本和之前的两本比较的话 是会觉得有些不同的 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比较的 本来就是三个孤立的故事 比来比去故事的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这样读过来 这是孙光林用回忆铺垫出的故事 而在读书的过程中总感觉眼前是灰蒙蒙的一片 而事实也真的是眼睛疼的要命 因为是回忆 所以总是有点模糊不清 总会看上去漫无边际 逻辑错乱 总象是个四五岁的孩子 放眼望去 看到的永远是男人女人的腿 必须要很努力的仰起头才能看清架在那些腿上的是怎样的一具身躯 以及那具身躯怎样的表情 可仰的久了脖子是会酸的 所以大部分的时间看到的依旧是看不到表情的人 在那样一个所有情绪都要被包裹起来的时间里 太多的爱与恨被包裹的密不透风 在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的视角看去 满满的不解与失落 然后整个回忆被灰色笼罩着 但要承认这灰色中是能透过阳光的 没有绝对的爱与不爱也就没有了恨与不恨 而回忆终究只是回忆 再去怀念也好 记恨也罢 现在脚下的这条路还没有到尽头 所以也就不在回忆之中 理所当然的不该是灰色吧
       在这样一段的回忆的最后 感到欣慰的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南门 这个他理论上的家 这让感觉有些错综复杂的逻辑一下找到了归宿 哪怕在这里他还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责备 以及不可避免的生离死别 但这些都没有关系 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在这里 他的根在这里 即使他和祖父回来的那天家中着起了火
       如果从这三本书来说 之所以会想说以那样的顺序来读是因为这样的三本中<细雨>就像是一个孩子在用他的双眼去看这样的一个世界以及里面一个个看不清表情的人 <活着>是一个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老者在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在慢慢向听者也在向自己讲述自己那些逝去的年轮以及逝去的亲人 最后的<许>没有孩子的稚气 也不想老者的心平气静 而是以一种好像有些戏虐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卖血的故事 这种戏虐之中有滑稽 自然也有逼不得已的心酸 而所有的这些 从书名中似乎也都能细细体会得到
       最后 想起了这本书中的这段话:记忆超越了尘世的恩怨之后,独自来到了。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都笼罩在一种无可名状得淡淡的哀伤里,仿佛自己成了书里茫然无措的孩子们的综合体。故事里的那个时间段,似乎大人有着绝对的理由对孩子不负责任、辱骂、驱赶甚至伤害。根源,是他们对于贫困的厌恶及惧怕,对于自身的绝对优先和对其他各式生命的冷漠。而作者,竟以小孩子天真简单得思维来表现这种无情但无奈的现实。
       唯一带给过孙光林些许家庭温暖的是王立强和李秀英,和他们诡异的小家。可王立强却出轨并自杀了,李秀英也神叨叨的就随意丢下了孙光林。可孙光林并没有表现出我所期待或者说我所以为的理所当然的痛不欲生,相反,他竟然独自回了南门。他和这本书里的几乎所有的其他孩子,都想到了活下去的办法。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眼泪多次呼之欲出,却又因接下来看似离奇却顺理成章的转折而忘记滚出来。
       我所期待了解的孙光林幸福的大学生活,最终还是没有现身。感觉仿佛一直被蒙在一层朦胧的灰色纱布中,透不过气来又不至于窒息。
       这篇看似有些混乱的回忆录,最终又极其合乎逻辑又令人惊奇的回到了原点,不,不是原点,是回到了南门。我感叹作者无序却不凌乱的条理,他用略带讽刺的口吻,叙述着包括孙光林在内的所有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这些生命,在他人眼里,就如作者的口吻一般,是讽刺的,甚至可笑的。而在他们自己手里,是被珍重的宝物,是凌驾于一切之上,无论如何都必须受到捍卫的珍宝。
       我看不透作者的中心思想。我感觉作者给我展现了一幅有时间感的油画。色调是灰暗的,人物却身穿同样灰暗的服装在画中脱颖而出,携带着各异的表情和流露出千奇百怪的情绪的眼睛。
       或许作者本就是想展现一幅在物质尚不丰裕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图景。大部分是自私的,有逆来顺受的,有恃强凌弱的,有怀抱记忆不肯好好活在现实中的,有破罐子破摔的,也有敢爱敢恨的……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渴望,也许王立强和祖父自愿求死,但王立强自杀前下意识的想去抚摸他受伤的手,祖父则仰天长啸,等死却无法忍受饥饿。我想他们心底他们的潜意识里,能活一定不求死。那些孩子们,寡妇,冯玉青,孙广才,母亲,国庆家楼下阴森的婆婆,祖父的母亲…………
       这幅画,让我吃惊,让我觉得求生是多么重要生命是多么可贵。活着并且活得好是多么唯一多么简单的目的。当然,惠及他人,无损于他人,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      余华的文字有种悲惨的现实美好,文字没有什么特别的字眼,甚至有点直接的描述,但感觉非常美非常温柔,又不单薄,充盈着各种饱满的情绪,悲伤或者荒诞或者愤怒或者绝望,清冷寂寥的孤单与渗透到底的绝望在他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都有细节描述详尽情绪描述真切的悲惨情况,但到最后总会落到现实中敦实的温情美好,因为之前的大悲惨,是得这些微不足道的美好,这些触手可及的现实细节让心忽然柔软起来,经历过后,人心便稳了,像在《我在细雨中呼喊》里所说的,“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最后回归到朴质单纯的生命上。我很少看书看到哭,更少大哭。看到哭有一部是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另外的情况就全出现在余华的作品里,大学的时候一人在寝室里看余华的《兄弟》上,看到文革那段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至今没有看《兄弟》下,我坐在空荡荡的寝室里,没法继续。这对于我这种常常装不屑状的人,还挺难得的,《许三观卖
      血记》里面许三观最后温柔地答应一乐带他去吃面时,前面一乐这个孩子疯狂找人认爹,那种单纯的饥饿,一个脏孩子摸着墙根默默哭泣,从这条路哭到另一条道,黑色的悲伤疯狂漫涨,越涨越高,漫天没日,到达极限的时候,最后全被一句简单的对话温柔收住,悲伤戛然停止。
      
       他的文字非常有触动心的力量,绝望也好悲惨也好,讲的是与己不相关的起起落落,也是与己相似的嬉笑怒骂。他能将生活的一切做成慢镜头,细腻而又清楚,悲惨也是,那些温柔也是,不是捏造,只是放慢细看,换来的是切生生的,一寸一寸的真感受。
      
       最近这几天看完了《在细雨中的呼喊》摘抄了些句子。
      
       重复一下,他的文字没有什么特别的字眼,甚至有点直接的描述,但感觉非常美非常温柔,又不单薄,充盈着各种饱满的情绪。《细雨中的呼喊》里有一段孙光林和苏宇的对话,用现在的话说,异常唯美。
      
       “我走了。”看着苏宇躬着背在河边月光里走去时,我悲哀地感到苏宇是要结束我们之间的友情。这对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我走了上去,告诉他我在村里晒场上看电影时,捏一个姑娘的事。我对苏宇说:“我一直想把这事告诉你,可我一直不敢说。” 苏宇的手如我期待的那样放到了我的肩上,我听到他的声音极其柔顺地来到耳中:“我劳教时,总担心你会看不起我。”
       后来我们在河边的石阶上坐下来,河水在我们脚旁潺潺流淌。我们没有声音地坐了很久,苏宇说:“有句话我要告诉你。"我在月光下看着苏宇,他没有立刻往下说,而是仰起了脸,我也抬起头来,我看到了斑斓的夜空,月亮正向一片云彩缓缓地漂去,我们宁静地看着月亮在幽深的空中漂浮,接近云彩时,那块黑暗的边缘闪闪发亮了,月亮进入了云彩。苏宇继续说:“就是前几天告诉你的,我抱住女人时的感受——”
       苏宇的脸在黑暗里模糊不清,但他的声音十分明朗。当月亮钻出云彩时,月光的来到使苏宇的脸蓦然清晰,他立刻止住话题,又仰起脸看起了夜空。
       月亮向另一片云彩靠近过去,再度钻入云层后,苏宇说道:“其实不是抱住郑亮的肩膀,是抱住你的肩膀,我当时就这样想。”我看到苏宇的脸一下子明亮起来,月光的再次来到让我看清了苏宇生动的微笑。苏宇的微笑和他羞怯的声音,在那个月光时隐时现的夜晚,给予了我长久的温暖。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断背山》里面的某场月光,《断背山》这部电影一样给我很多类似的美好感动。
      
      《在细雨中呼喊》
       “事实上我过去和现在,都不是那种愿为信念去死的人,我是那样崇拜生命在我体内流淌的声音。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摸样。”
      
       此后我是那么地惧怕黑夜,我眼前出现了自己站在村口路上的情景,降临的夜色犹如洪水滚滚而来,将我的眼睛吞没了,也就吞没了一切。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躺在黑暗的床上不敢入睡,四周的寂静使我的恐惧无限扩张。我一次次和睡眠搏斗,它强有力的手使劲要把我拉进去,我拼命抵抗。我害怕像陌生男人那样,一旦睡着了就永远不再醒来。可是最后我总是疲惫不堪,无可奈何地掉入了睡眠的宁静之中。当我翌日清晨醒来时,发现自己还活着,看着阳光从门缝里照射进来,我的喜悦使我激动无比,我获得了拯救。
      
       “我突然发现了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总之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是仇恨把我和苏杭联结在一起,仇恨一旦淡漠下去,我和苏杭的友谊也就逐渐散失。”
      
       “我的弟弟最后一次从水里挣扎着露出头来时,睁大双眼直视耀眼的太阳,持续了好几秒钟,直到他被最终淹没。几天以后的中午,弟弟被埋葬后,我坐在阳光灿烂的池塘旁,也试图直视太阳,然而耀眼的光芒使我立刻垂下了眼睛。于是我找到了生与死之间的不同,活着的人是无法看清太阳的,只有临死之人的眼睛才能穿越光芒看清太阳。”
      
       “我似乎能够看到时间的流动。时间呈现为透明的灰暗,所有一切都包孕在这隐藏的灰暗之中。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我弟弟在那个失去生命的夏日走出房屋时,应该说是平淡无奇,他千百次这样走出房屋。由于那次孙光明走出去后所出现的结局,我的记忆修改了当初的情景。当我的目光越过了漫长的回忆之路,重新看到孙光明时,他走出的已经不是房屋。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我看到了这样的真实场景:生者将死者埋葬以后,死者便永远躺在那里,而生者继续走动。这真实的场景是时间给予依然浪迹在现实里的人的暗示。”
  •      最先与余华先生有接触是影视作品,并且不是传闻中张大导的那部蜚声国内外的有名电影,而是演过《宝莲灯》里哮天犬那一狗血角色的某不知名演员主演的八点档电视剧——《福贵》。我这种看个MV或者广告或者新闻都能哭得稀里哗啦的人必然又是从头哭到尾,那时我还不知道余华的《活着)。
       偶然间在图书馆看到《活着》这本相当破烂不堪到有点引人注目的平装书,我才知道那部狗血而又催人泪下的电视剧竟然是改编于这本饱受好评的小破书。于是我就借来一鼓作气地看完了(毕竟只是一本对我这种看过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的人来说只能算是中篇的长篇小说),意料之中,哭得痛快淋漓不能自已。接着又看了许三观卖血记。。。。
  •     我没有看完,孙光林被王立强夫妇收养的那段我并没有看。
      
      这本书有作者本人的经历什么的暂且不说,我只是将它当小说来读的。
      
      我不喜欢或者说很讨厌写清末至七十年代的农村的作品,因为很恶心,对,就是这个形容词。年纪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乱翻书,那时候无意中接触了几本,赤裸裸的性、糟糕的人性、恶心的文字,当时就觉得写这种东西的人绝对很恶心。
      
      这是我第一次看余华的书(虽然以前一直听说,但对那个年代这个题材的作品一直敬谢不敏),看完觉得余华文字挺舒服的,不过他的行文顺序还有上帝视角我在看的过程中多少有些纠结。
      
      孙光林在被收养五年后重新回到了家里,他被所有人嫌弃、孤立,于是他就一直默默地看着身边人身边事,似是客观有很主观地描述了很多很多,当苏宇死后,他遇到那个叫鲁鲁的男孩子居然看到了他并主动和他说话,一瞬间我突然很是感动。
      
      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孩子一步步长大,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长大后却变成了不让人喜欢的大人,孙光林的大哥长大后就不复当初的聪明与骄傲,他埋在骨子里的自卑就那么彻彻底底地暴露出来,他也知道了自己家的难堪却无法摆脱,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比较让人叹息的角色是苏宇,苏宇和孙光林的交往我非常喜欢,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干净的男孩子,和孙光林一样因为一些事情被孤立了,两人相互关注与羡慕了很久之后最终走到一起,只可惜这个看上去非常干净的男孩子早早去世了。
      
      孙光林考上大学,和他早逝的弟弟用不同的方式逃离了那个家,但祖辈们的悲剧依旧在他的记忆里。
  •     在读完活着之后就读了此书,看了电子版后买了纸质版。很好的现实小说,让人看过后可以更坚强地面对并活着。
      一个孩子在没有爱的家庭中成长,过于早熟的他看到的是种种的分离与不幸,他渴望亲情渴望温情,可这些对于他都是奢侈品。主要原因一如既往地是因为贫困,贫困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全部稀释,包括亲情和爱情。最感人的是他和小男孩鲁鲁的夹杂着兄弟父子复杂的感情,可能是他对自己亲情缺失的补偿,也可能是感同身受后给予更加弱小同类的同情。
      故事以一个成长的视角,描述他周围人生活的故事。几乎全部是悲情故事,但是让人不觉得虚假,因为原型就在你我身边。因为,贫穷人们放弃感情和尊严是多数人无法改变的选择。在小说中,你可能会被作者描述的手法逗笑,但是,更多的时候你会被痛苦的情绪牵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虽然有欢乐但更多的是连绵不绝的痛苦。在强大的苦难面前我们没有选择,只能顽强的活下去。活下去还有转机,放弃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故事中写道了亲人的死去,但是,死去的人并不能对别人的生活有太多影响。在岁月的流逝中其所留存的记忆就被人渐渐遗忘,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不是人们健忘而是生活中有太多要面对的事情,人们无限停留挽思,特别是对于挣扎于生活的人们来说。
      小说是现实的,也是虚构的,作者告诉我们要在痛苦的时候走下去,生活在继续前提是你要能撑住。
      
  •   本来想作为严肃文学评论分享的,结果看到了最后一句。。。
  •   干嘛!这是吐槽事实!
  •   怎么能用自己的期待去评判一本书,焦躁批判的人又怎么能读到书里的平淡韵味
  •   读一本书之前带有期待是每个读者不可避免的吧 不管最后读完是失望还是惊喜都会影响对这本书的评判 再说我也有提出我对这本书失望的理由 这个理由是中性的不带态度的
  •   无论怎样,记忆这种东西是最美好的。无论记忆里的事情当时带给我们的心境是怎样的。但是在现在,它是超越困顿、忧伤、悲苦等种种情绪的一种财富。我们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会串联起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
  •   谢谢,让我在最难过的时候看到如此温暖的文字
  •   北岛的记忆力给人一种真实的震撼,他记忆的笔下能描绘出记忆中某一天下午风的味道,那种惊艳的记忆能力使得你读到的第一刻起便会想去翻翻自己锁在老家抽屉里面十多年前的日记本
    -----------------没读过。嘿嘿,开始吧
  •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暂时只读过余华的 活着 以及 在细雨中呼喊, 感觉有点压抑,故事里好像丑恶就是社会的常态,即使偶尔有些美好,也会被玷污。
  •   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暂时只读过余华的 活着 以及 在细雨中呼喊, 感觉有点压抑,故事里好像丑恶就是社会的常态,即使偶尔有些美好,也会被玷污。
    ------
    其实并不是,我觉得余华在书中还是传达了人性的美好,尤其是活着和许三观,里面的人物内心都是善良朴实的,并且有许多细节让人很感动,我觉得他还是相信残酷的人生自有真情。
  •   说的真好,让我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   这本书是我看得最带劲的,思绪跟着作者的文字辗转在时间的碎片里,很过瘾,共读了三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