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演出史稿

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陆萼庭  页数:376  字数:32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第一本昆剧史的专著,1980年出版时,即获得学术界的重视。1985年获得中国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 此书早已绝版,最近著者对本书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薄弱环节以及论述有欠全面周全之处逐一加以修订。原有节保留不动,内容颇多增删,并酌量引入著者近十年来研究心得和搜寻所得的一些新资料,重新出版。

作者简介

陆萼庭(1925-2003),戏曲史专家。原藉浙江镇海,生于上海。194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在校时先后从王佩诤、赵景深治戏曲史,并开始在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中央日报》)、《通俗文学》、(《大晚报》)副刊投稿。建国后历任北新书局、四联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文艺出版社戏剧编辑。50年代末撰文鼓吹老艺人传艺,同时组织老曲友、著名业余昆剧表演家徐凌云口述《昆剧表演一得》(共出3集,第四集原稿毁于“文革”)、“传”字辈教师华传浩口述《我演昆丑》等书稿,并任责任编辑。后调上海教育出版社工作,1979年任编审。所著《昆剧演出史稿》1980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获第一届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1990年应上海声像出版社之邀,担任《中国戏曲精编·昆剧卷》特约编审,该卷由专书、音带、像带三者组成。其戏曲史著作尚有《清代戏曲家丛考》(上海学林出版社)等。

书籍目录

修订自序 原序引言 第一章 一个新剧种的产生   一、十六世纪初叶的剧坛   二、昆腔的产生   三、魏良辅和昆腔流派   四、梁辰鱼和他的《浣纱记》   五、昆剧的萌芽时期 第二章 “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一、新声从江南到了北京   二、虎丘山曲会   三、新剧的创作和演出   四、舞台艺术述例   五、艺人、串客、清曲家 第三章 竞演新戏的时代   一、且看一张戏单   二、全本戏的演出特点   三、家乐的发展   四、民间职业戏班与艺人   五、关于女戏     1、女伶     2、娼兼优     3、女乐   六、玉熙宫与南府 第四章 折子戏的光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折子戏的形成   三、折子戏的艺术特点   四、苏州集秀班的影响   五、扬州剧坛和七大内班   六、清宫南府的扩建   七、北京的昆剧活动   八、女戏的演化   九、清曲家叶堂与钮树玉   十、全本戏的新貌 第五章 近代昆剧的馀势   一、进入近代的特点   二、从北京的集芳班谈起   三、升平署始末   四、昆剧活动的新基地---上海     1、戏园与建前的上海昆剧     2、三雅园的创建     3、上海昆剧的前期活动     4、前期活动的第一阶段     5、前期活动的第二阶段     6、前期活动的第三阶段     7、上海昆剧的后期活动   五、四大老班在苏州的活动   六、清唱与[清客串]   附录:清末上海昆剧演出剧目志 第六章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文全福班的报散   二、从昆剧传习所到仙霓社   三、结束语 编校后记

章节摘录

  发端于十六世纪六十年代,从当年以崭新的姿态演唱第一个新戏《浣纱  记》起,度过了多少艰难的岁月,终于形成为独特剧种的昆剧,无疑是中国  灿烂的艺术宝库里一宗极其重要的遗产。这样说的根据何在?试拈三点:一  、昆剧历史长,变化大,可贵的是各阶段发展演变的线索基本上可以探知,  面目比较清楚。二、北杂剧、南戏,明清传奇中的精品,元明清时代著名作  家如关汉卿、汤显祖、李玉、洪异、李渔等人的名著不少还能按原作原词表  演歌唱。三、保存了丰富的曲牌唱腔,近代昆剧留下了明末演剧的馀韵,完  整地保存了清朝乾嘉时代演戏的格局,特别是经过历代梨园搬演家的实践创  造而积累起来的表演艺术,自成体系,特色显著。这些不仅保留着各种不同  戏剧题材的艺术风格,还可通过它去认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习。面对这样一  份遗产,我不拟在这里使用“举世无双”之类的空泛词藻,历史的最好部分  当然是在将来,但昆剧不可能再出现一个繁盛时期,我认为一个十分迫切的  现实问题是,重视昆剧,多从不同视角加以反思、探索、研究,取得人们的  认同和欣赏。  昆剧的情况是复杂的。进入近代以后,即一百几十年来,其复杂性有增  无减。把它比做树,盘根错节;把它比作路,坎凛特多。奇怪的是,它的晚  期一直在挣扎中苟延残喘,但总是绝处逢生,没有彻底倒下去。每当我读曲  或研讨有关文献时,经常或强或弱地感受到这种复杂性。接触频繁,认识渐  真,我发现昆剧演变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三大矛盾。  剧本与演出的脱节,是一大矛盾。昆剧的剧本是古典戏曲(传奇、杂剧)  体制,早期按本演出,矛盾不大,后来观众对剧本戏剧性的要求提高,而剧  本创作却跟不上。由于大多数剧作家不谙舞台艺术,剧本搬上舞台,从文学  本过渡到演出本这一关没有过好。新戏选用权落人戏班之手,而戏班往往“  观众第一”,偏重于曲折的情节和吴语噱头,并多采用删繁就简的处理方法  。这有合理的一面,也有明显的局限性。总之,新剧不能随演出习俗的变化  和舞台艺术的提高而有所改进。昆剧新戏从演出角度检验,还谈不上完整、  成熟,也缺乏成功的舞台实践经验。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折子戏的  兴起,精雕细琢,自具魅力,但折子戏的特色和优点,在全本新戏中大都泯  灭了,这是新剧创作先天不足所造成的。这样的脱节使得昆剧观众的范围不  易扩大,不能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  雅与俗的杂交,是另一大矛盾。昆腔艺术是民间歌唱家在士大夫的娱乐  氛围中酝酿创造的,一开始就沾上书卷气,自不待言。昆剧据以演出的本子  又大半出于文人之手,昆剧很雅,大家认同。但实际上问题并不如此单一明  白。除了小圈子的堂会戏和圈子更小的文士雅集,昆剧戏班为了谋生,还需  要向拥有众多观众的广场演出。这样,雅与俗就有机会撞击一下,多次的撞  击,某一部分某一环节便会逐渐改变“高雅”的形象,以致引起文人阶层观  众的不满。清初诗人兼剧作家的尤侗曾批评“世间院本”是“满纸村沙,真  赵承旨(赵孟频)所谓戾家把戏耳。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以著《文史通义》  出名的章学诚拈出八个字批评传奇的思想性:“匹夫之思,原非典则。”换  言之,就是说戏剧表露的不过是普通老百姓的感情,不登大雅之堂的。龚自  珍说得尤为率直:“昆曲鄙俚极矣!”说法不一,意思是相同的:嘲笑昆剧  的俚俗。没有谁敢否认,昆剧剧本和歌唱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知识分子审  美趣味,但它又确实饱含着“俚俗”的一面。要知道正是“俚俗”(经过艺  术处理的)和其他的特点,使它能够持续如此之久,影响如此广远。昆剧是  在许多地区流行过的,因而在它丰富多彩的传统剧目里,除了作为骨干的韵  白和苏白以外,还有始终打扬州白的戏,有说慈溪白的戏,有须用杭州白、  常熟白、丹阳白的戏,以及采用其他方言的戏。(生)在雅俗结合上,畸形和  典范并存。畸形的样本是《活捉》,那堆砌冷僻典故的曲文与充满浅俗噱头  的吴语捏弄在一起,涌进观众的耳中。  P.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取演出视角述昆剧史,显现家庭戏班与民间戏班的演变消长,指出折子戏称雄时期与昆剧艺术体系形成之关系,强调伶工作为艺术家在历史上的劳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昆剧演出史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