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商子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西书局  作者:郭志坤,陈雪良 著  页数:148  

前言

读诸子百家书,发觉古贤的思维模式有一个显著特点:善于提问。“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yì)》)这个典故是人们熟知的。说孔子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提问频率之高,问题触及面之广’使亲历其境的人们感到惊异:都说孔子知礼,怎么还提问不断呢?面对发问,孔子的回答既简洁又精彩:“是礼也!”其意是讲,我是个善于提问的人,善于提问才使我真正知礼啊!这是发生在孔子早年的事。“三十而立”后的数十年间,无论是教学弟子,还是答问友朋,或者与列国君臣周旋,孔子都喜欢用提问的方式来探求真知。在诸子中,孔子的影响是最大的,用司马迁的话说,是“学者宗之”的。正因为如此,孔子倡导的提问式思维模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成为中华文化的好传统。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一个人都永远生存于提问和被提问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提问是驱动思想发展的真正的“永动机”。    我们常说,理论始于问题,科学始于问题,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学习始于问题呢?    我们常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其价值也往往更大。善于提问,敢于提问,正是孔子等先哲留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    我们着手策划这套有关前贤先哲的丛书的时候,孔子等先哲倡导的“提问”思维模式一下激活了我们这些后学的思维。先哲们的思想是不朽的。为何不把先哲请到“前台”进行访谈呢?他们的身世如何?他们是怎么生活和学习的?为了传播学说,他们又是怎样远行千里的?说是学习,他们有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课堂?他们手里捧着的又是何种意义上的“书本”?他们四处游说的学术主旨是什么?……甚至他们穿的服饰、吃的食品、驾的车辆都会在我们的心头形成一个个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问题。    有鉴于此,我们将这套丛书取名为“提问诸子丛书”。这里有跨越时空的对话、通俗流畅的语言、富含哲理的剖析、见解独特的解说、图文并茂的装帧、考之有据的典章、实地拍摄的文物图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冀望读者能喜欢这套独具特色的图书。    黄坤明    2010年春于杭州

内容概要

  《提问商子》由郭志坤、陈雪良编著。
  《提问商子》简介:商鞅生长在一个变法浪涛激荡的大时代。李俚、吴起、申不害、慎到,百年之间,力主变法的英雄式人物—个又—个鲜活地站立到了历史的前台。他们变法的一部部力作,他们为变法而不惜以身殉法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后起的商鞅。商鞅接过前人变法图新的接力棒,奋勇前行。“法者,所以爱民也。”这是他的掏心之论,也是他毕生从事变法事业的精神支撑。为了民众,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上壹而民平”理想社会的实现,商鞅什么都不怕。
  商鞅依靠着明君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带领秦国百姓出演了威武雄伟的历史变革剧,一度在秦国出现了“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的壮观场景。正是这一饧伟大的变法运动,把—个原先经济文化相对后进的“戎蛮之国”,建设成为“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富国、强国。
  商鞅个人的结局是悲惨的,他被继位的秦惠文王处以车裂的酷刑。然而,就在他死后百年,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中华大地首次出现了统一的大帝国。“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悲喜人生
第二章 矢志变法
第三章 农战为本
第四章 修政作壹
第五章 千秋功罪
后记

章节摘录

一问    我们知道,您的母国是卫国。出生于卫而又姓卫,可见您与卫国的公室算是一家人了。卫国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诸侯国,第一任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定都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来迁都到楚丘(河南滑县)。在这个国家存在的近千年时间,卫国一共传了35个国君。到您商鞅生存的那个年代,卫国已经沦为三等小国,与强大的魏国有着某种臣属的关系。史书记载说:“是时三晋强,卫如小侯,属之。”这些我们都是清楚的。后来读《史记·商鞅列传》,太史公一开头就在文中介绍说:“商鞅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我们对何谓“庶孽公子”了解不够,请明示,可以吗?    商答:正像你们了解的,我出生时卫国已很不景气。但是,正如俗话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我的祖父是卫慎公。慎公当政四十二年卒后,由他立为太子的一个儿子继位,那就是卫声公。声公即位十一年后死去,由他的儿子继位,那就是卫成侯。我当与卫成侯同辈。“成侯十一年,公孙鞅入秦。”我与卫成侯同为慎公的孙辈。    明白了这些,就可以说一说“庶孽公子”这个称谓了。作为侯国的国君,当然是妻妾成群的了。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数,正宫生的儿子,称为嫡子,而妃妾生的儿子,名为庶子,也有称为庶孽子的。《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何休注:“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孽生也。”树有主干,有分蘖枝。正室之子如树之主干,妃妾之子如树之分蘖。国君的正宫生的儿子,直称公子,一般而言太子(国王接班人)是在若干位公子中选立的,在正常情况下当然是应由长子充任太子的,除非长公子有过或天亡则另选他人。而妃妾生的儿子像树上的分蘖枝一样,是“贱”一等的,故称“庶孽公子”。我是卫声公众多妃妾所生公子中的一个,由是被称为“卫之诸庶孽公子”。    二问    太史公在《史记》中时而称您为“卫鞅”,时而又称您为“公孙鞅”,您究竟是姓“卫”,还是姓“公孙”呢?查《仪礼·丧服》,上面的说法是:“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可是,上面说到您的祖父卫慎公从地位上说已降为“小侯”,已算不上是诸侯了,为何仍以“公孙”称之呢?有学者以为那是司马迁的一个误称,另有一些学者为了使“公孙”之姓名正言顺地成立,还与有些史籍上说的“公孙氏”是黄帝一脉拉扯上关系,说您实际上是黄帝子孙。这样的众说纷纭,倒使人莫衷一是了。先生,您是当事人,您以为何种说法较为合理呢?    商答:卫国到卫慎公时期,的确已经降为屈从于强大诸侯国的小侯,难以用诸侯名之了,事实上当时的诸侯之盟会也早已不邀卫国君参加了。上面引述的《仪礼-丧服》上的说法是对的。但是,随着时日的迁移,人们的观念在变。初始时,“公孙”的确严格地指的是诸侯之孙,后来就大大泛化了,凡是贵族后裔而又在社会上声名卓著的,人们会称之为“公孙”。这既是尊崇,又是客礼。可见,说我姓卫,称为卫鞅是可以。同时,说我姓公孙,称我为公孙鞅,也是可以的。公孙鞅是人们对我这个有作为的“庶孽公子”的尊称,而卫鞅当是一种实称。有些学者说公孙是黄帝一脉的姓氏,因此又把我与黄帝后裔拉扯在一起,虽说是远了些,但也是事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嘛!    三问    还有一个问题,也一并在这里问了吧,除了上述两种称谓外,现在为何人们又称您为商鞅呢?为何总是说“商鞅变法”,而不称“卫鞅变法”呢?难道“商鞅”这个名号是非得与“变法”挂钩在一起的吗?    商答:说对了,商鞅这个名号完全是变法的产物。“商”是我商鞅入秦以后实施变法取得很大成效后获取的姓。“(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又带领大军打败了强敌魏国。在这种情况下,“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是当年周天子封的古国(河南商洛县一带),地盘不大,但位置相当的重要。商君的“君”,是一种尊称。《礼仪》:“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日君。”把这时的我称为“商君”,既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又是以其封地为依托的(按古制,没有一定封地,声誉再高也不能以“君”名之)。中国历来有以封地为姓的传统的,后人以我被封的“商”地为我姓,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四问    知道了您的姓名以后,我们还很想知道您的生卒时间。您那个时代的人物的生卒年代常常模模糊糊,比如墨子、老子、庄子等,都很难有确切的生存时间可界定,据我们所知,您也存在那样的问题。许多学者都是依据某历史人物的某一坐标式的事件,再通过合理的推导,大致地勾勒出人物的生平行状的。请问:在您的一生中,有哪些确定无疑的坐标式的事件呢?    商答:我的生年虽然有点模糊,但我的卒年以及我的重要行踪的年代都是确定无疑的,也就是说,都有坐标式的事件可资佐证。这一点我比老子、庄子等要清晰得多。比如,我入秦的年份,那是可以肯定的,也就是秦孝公颁发《求贤令》的那年。秦孝公颁发《求贤令》史书上明确标明是在孝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360年。孝公在位24年,死的那年是公元前338年,就在那一年,我被新登位的秦惠文王处死的。    有了入秦和死亡这两个时间坐标,我的一生的生命历程也就可以较为精确的加以匡算了。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商鞅考》中认为,如果假定我入秦时是30岁,那么我该是生于公元前390年的。这个设定如果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我一生是活了52岁的。这一设定受到了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的首肯,简直可以说是成了一种共识。我也认为那是大致符合实际的。    五问    说到商鞅的生年大致上可定为公元前390年,突然在我们的脑际跳出另一个大思想家孟子,学者也大致上考定其生于公元前390年。两人真可说是当时并世的思想界两颗巨星了。可是,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人一生于鲁国的邹地,一生于卫国的王城,可说是毗邻而居了;两人后来都到过魏国,接触的是同一个魏惠王(即梁惠王),可是,在您的煌煌巨著《商君书》中,为何对孟子其人其事不着一笔呢?    商答:这一问问得好,问到了点子上了。从中可以窥见我的变法学说的特征。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我的《商君书》中,不只对孟子其人其事不着一笔,对其他的所谓诸子我也大都不着一笔。为何那样?就是因为我根本上反对学者之间的无休无止的辩论,尤其是反对孔孟儒家之徒的那一套。我在《商君书》中多次表明了我的观点。我在《垦令》篇中写道:“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辩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我认为,孟子这些人到处与人“辩慧”,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到处“游居”说事,我对他们的评价就是四个字:“皆无得为。”就是你自以为是在“作为”,实际上是根本“无得为”,我认为就是“为”了,也是不会有什么实际价值的。在《农战》篇中,我更尖锐地指出:“务学《书》、《诗》……民以此教者,其国必削。”在这里我根本上否定了孟子等学者的诗书礼仪之教,那么,我对并世的孟子等人的不着一笔也就不难理解了。P2-6

后记

为了提高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我们花费了数年时间编纂了这套定名为“提问诸子”的丛书。我们的人手不多,写作这样大部头的书稿实在有点勉为其难。好在大家都有决心.齐心协力地干,几易其稿,现在终于可以面世了。    有朋友看了样稿后赞道,这是对国学精当的阐释和大胆的浅化。这当然是同道的过誉和奖掖,对我们来说实不敢当。国学博大精深,涵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术,除我们涉及的子学外,还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若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若以思想分,先秦时期就有所谓的“诸子百家”,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体系。我们触及的只是整个国学中的冰山一角,岂敢以偏概全?所言‘精当的阐释和大胆的浅化”,倒确是我们的初衷之所在。这个“子”那个“子”,历代统治者为了一己之利,早已把他们涂抹得面目走样了,为文化自觉和自信计,非得还其原本的真相不可。在“精当”两字上,我们确是花了不少气力的。至于浅化,那更是当务之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应是国策。既然这是关乎“全民”、“国家”的事,岂有不浅化之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丛书靠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除了笔者的努力外,丛书主编黄坤明先生在选题和框架构想的设定上功不可没。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诸子故居所在地纪念馆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照片,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意见。在编写过程中,我们采纳了张晓敏、江曾培、李国章、陈广蛟、秦志华等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有关编辑胡国友、刘寅春、李梅、李琳、贺寅、周俊、金燕峰、孙露露、王华、王凤珠等作了精到的修饰和校正,在图文合成中,得到了梁业礼、王轶颀、本本、曾初晓、卢鹏辉、卢斌等的帮助,倪培民教授为丛书简介作了英文翻译,在此一并致谢。    当然,由于作者学力有限,必有偏差、失当和粗疏之处,在此诚望方家好友不吝指教,以待重版时修正。书中的图片有的是请友人实地拍摄的,有的是购买或有关方面赠送的,在此表示谢意外,谅不一一注明了。还有极个别图片已多处使用,且署名不一,实难确定作者。有的图片虽经寻访,但仍然找不到原作者。日后这方面的工作如有所进展,定当按相关规定付以稿酬。    作者    2011年10月18日

编辑推荐

提问对人来说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使人兴奋,使人坐卧不安,使人有索解的欲望,使人有不倦的探求精神。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任何一个人都永远生存于提问和被提问之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提问是驱动思想发展的真正的“永动机”。    由郭志坤等著的《提问商子》是提问诸子丛书之一。本书分五章,内容分别为悲喜人生,矢志变法,农战为本,修政作壹,千秋功罪。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提问商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