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5 图文精印版

出版时间:2011-11-2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当年明月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主要讲述了嘉靖中后期的历史。
  本卷围绕着明朝著名奸臣严嵩和他的对手们在内阁中的政治斗争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这段历史跨越了从严嵩上台到倒台的五十余年,其间仗义执言的夏言、隐忍复仇的徐阶、明珠暗投的陆炳、大奸大恶的严世蕃轮番登场,高拱、张居正也崭露头角。这些治世之才在官场中交织成一张大网,明争暗斗。当朝的皇上嘉靖帝也由当初将大臣玩弄于股掌的君王,沦落成大臣们操弄权术的工具。内阁中虽然没有兵戎相见的战场,却暗自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内阁不相信眼泪,亦不相信绝对的善恶。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11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最阴险的敌人
第二章 徐阶的觉醒
第三章 天下,三人而已
第四章 致命的疏漏
第五章 隐藏的精英
第六章 勇气
第七章 东南的奇才
第八章 天下第一幕僚
第九章 强敌
第十章 天才的谋略
第十一章 战争——最后的抉择
第十二章 名将的起点
第十三章 制胜之道
第十四章 侵略者的末日
第十五章 英雄的结局
第十六章 曙光
第十七章 胜利
第十八章 致命的正义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最阴险的敌人严嵩的原则嘉靖算是消停了,但是大臣们的斗争游戏却刚刚进入高潮,夏言除掉了他的最大对手,夺取了全部的权力,所有人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但他不会想到,崩溃将在最为辉煌的那一刻到来。毁灭他美好前景的人,叫做严嵩。严嵩,字惟中,成化十六年(1480)出生,江西袁州府分宜人。说起此人,实在是大大的有名,从明代开始,他就被人以各种形式,(写入书中、编入戏里)不停地骂,反复地骂,并最终获得了一个荣誉称号——明代第一奸臣。事实上,在走上那条不归路之前,他曾经是一个勇敢正直,坚持原则的人,而那时,他是夏言的朋友。如同所有的悲剧一样,严嵩的故事也有着一个喜剧的开头。应该说严嵩的运气是不错的,他出生时,家里虽不很富,却也算个中产阶级。他的父亲严淮多次参加科举,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最后实在战斗不动了,就改行当了教书先生。老子的未竟事业自然是要儿子完成的,刚出生不久的严嵩就此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严嵩的幼年教育是可以写成启蒙类教科书的,据说他三岁就学会了写字,到六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但这些还只是小事,两年之后发生的那件事情才真正引起了轰动。在这一年,八岁的严嵩因为成绩好,作为优秀童生考入了县学。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我们来列举另外两位仁兄进行类比,你就知道其中奥妙:海瑞,身份:童生,时年二十八岁。范进,身份:童生,时年五十余岁。其实这二位兄弟还算是年轻有为的,六七十岁考不上县学的童生大有人在,相比之下,严嵩实在是神童中的神童。就这样,严嵩一直神童了八年,到了弘治八年(1495),十六岁的严嵩准备参加乡试,包袱都打好了,刚要出发,爹死了。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做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严嵩的情况大致差不多,只是有一点不同——他没有去考试。不是他过于悲痛不想考,而是不能考——根据明代规定,死了爹的,要在家守制三年。国家政策是没法违反的,严嵩只好在家待业了三年,三年后,他带着父亲的遗愿和满腔的抱负前往南昌,一举中第,金榜题名。严嵩的乡试成绩很好,所以对于第二年的会试,他本人十分自信,可事实证明,地方经验放到中央,往往都是不灵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名落孙山的严嵩叹着气走了回头路。不要紧,下次一定能够考上!过了三年,他进京参加第二次考试,几天后,他拿着京城同乡送的慰问品回了家。神童也好,天才也好,考不上就考不上,说啥也没有用。失望的严嵩没有放弃,他确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于是他去考了第三次,这次他不再有任何幻想,考上就好,只要考上就好。但上天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善意的玩笑。老天爷可能觉得严嵩先生才学深厚,非要消遣一下他,所以在两次落榜之后,严嵩意外地得知了自己的考试成绩——二甲第二名。一甲只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所以二甲第二,就是全国第五。这个成绩实在太好了,严嵩惊讶之余大喜过望,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将就此彻底改变。正德元年(1506),严嵩被选为翰林,成为了一名庶吉士,这一年他二十七岁,年少高才,前途远大而光明——光明时间合计三年。正德四年(1509),严嵩迎来了一个噩耗,他的母亲去世了。严嵩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在父亲死后,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供他读书考试,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在,实在是一场人生悲剧。但凡是个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悲伤,但严嵩却似乎有点过了头,他日夜痛哭,伤心过度,差点送了命,经过紧急抢救才活过来。这还没完,悲痛至极的严嵩又做出了一个更让人意外的决定,他要辞官回家隐居。这是一个让人钦佩的抉择,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放弃荣华富贵,避开俗世红尘,只为纪念自己未能报恩的母亲。二十七岁的严嵩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严嵩回到了老家隐居,但国家并没有忘记他,朝廷曾多次下旨,希望他回朝中为国效力。可严嵩拒绝了,他已经过了守制期,却仍拒不入朝,只因为另一个理由:“奸人当道,在下不堪与之为伍!”他口中的奸人,就是当年红得发紫的钱宁和江彬,严嵩有他自己的骨气:宁可不当官,也绝不与小人同流合污!那时的严嵩,是一个正直的人。但隐居十年之后,他终究还是答应了一个人的邀约,再次出山为官。并非是他出尔反尔,只是因为这个人他无法拒绝。此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在严嵩看来,杨廷和是朝廷的支柱,在杨廷和看来,严嵩是难得的人才,而更为重要的是,十年前(弘治十八年1505)的那次会试,点中严嵩卷子,对其赞扬有加,并成为他老师的人正是杨廷和先生。杨先生真可算得上是个有眼力的人,因为十七年后(嘉靖二年1523)的殿试中,他还夸奖过另一位新科进士,断定此人必成大器,之后还大力提拔。看来这个世界确实很小,因为这位幸运者的名字叫做徐阶。正德十一年(1516),严嵩再次出山。论资排辈是官场的优良传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严嵩的境遇并不太好,所谓“任你通天大才,只有推倒重来”,他先进了翰林院,却只干了个编修(翰林院的低级官员),一年多啥也没混出来。但人生总是充满变数的,正德十三年(1518),严嵩得到了一份差事——传旨。这就是传说中的钦差,虽说是个体力活,不过能到地方上摆摆威风,混吃混喝,也算不错,于是严嵩乐颠颠地上路了。然而事实证明,这趟所谓的钦差,实际上是个苦差。严嵩十分尽责地完成了使命,然后一路往回赶,但上天似乎还没玩够,他又一次在错误的时间,将严嵩送到了一个错误的地点。具体说来,当时严嵩先生所处的环境如下:时间: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具体方位:江西省临江府。如果感觉比较眼熟,那说明你的记性还不错,此时此地,除了严嵩外,还有一位仁兄正在闹腾一件大事,这就是伟大的王守仁先生。严嵩的运气实在不好,全国那么多地方他不去,偏偏赶上了宁王叛乱,要是他赶得巧,没准还能和刚刚坐船上岸的王巡抚打个照面。不过他既没有王巡抚的胆略,也没有旗牌令箭,于是只好躲了起来。但凡是躲避战乱,都有个时间限制,仗打完了该干嘛就干嘛去了,但严嵩可能是在战乱中受了什么刺激,他躲得比较彻底,京城也不去了,托人请了个假,直接回了老家。严嵩的行为放到今天,往小了说是怕事,往大了讲是玩忽职守,这事要放在朱元璋手里,估计严嵩的人皮都晾干了。可当时的朱厚照先生是没有时间管的,他正忙着玩,严嵩何许人也?哪能劳他老人家大驾。就这样,严嵩又开始了休养生活,但上天注定要让他出场,两年之后,又一个机会来临了,朱厚照先生驾崩,杨廷和开始代理朝政。在严嵩看来,报效国家的时机终于到了。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严嵩正式进京,他的人生从此被彻底改变。可刚一进京,严嵩就发现情况不对,他去拜会老师杨廷和,杨廷和还认识他,也打了招呼,却不怎么理会,搞得他十分尴尬。这人怎么说变就变呢?严嵩纳闷了。其实杨廷和还是比较够意思的,他之所以不管严嵩,实在是因为他正忙着一件大事——和皇帝斗争。严嵩算是倒霉到家了,复出混得不好,传旨遇到了宁王之乱,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又撞上了大议礼事件。这一年严嵩已四十一岁,前辈上级退休了,同辈的都升了官,晚辈又不买他的账,他成了个没人理也没人管的累赘。吏部的官员考虑了很久,觉得这人实在没啥用,又榨不出油水,就安排他去了南京翰林院。在当年,南京翰林院有个外号叫“鬼都不理”,既无权又无钱,穷得叮当响,可是严嵩没有办法,只好老老实实地去了南京。但他没有想到,正是这个缺德的工作安排救了他的命,带来了光辉远大的前途。因为就在他出发去南京之后不久,两个人就急匆匆地以相反的方向从南京赶来,在京城掀起了一场无比凌厉的风暴。这两个人就是张璁和桂萼,轰轰烈烈的大议礼就此进入最高峰。斗争的结果人尽皆知,在这场惨烈的政治斗争中,无数官员落马折腰,内阁被全部清洗,新一代的权贵登上舞台。严嵩运气实在不错,出事的时候他在南京,无门无派,无牵无挂,每天喝喝茶,谈谈京城八卦新闻外,日子过得十分滋润。话虽如此,但这件事情对他的前途似乎也没有太大影响,毕竟他的老师杨廷和是斗争的失败者,他从中捞不到任何好处。但严嵩自己却很清楚,他飞黄腾达的时候到了,因为事情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老师杨廷和外,他还有一个十分要好的老乡兼朋友——桂萼。果然,不久之后,京城传来消息,严嵩由南京调回北京,连升三级提任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坎坷的人生,狡诈的官场改变了严嵩,他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领悟了成功的秘诀——左右逢源。无论何时何地,在最终胜负显现之前,绝不能押上所有的筹码。——洛克菲勒这之后,严嵩的事业进入了黄金期,嘉靖七年(1528)四月,他升任礼部右侍郎(副部),嘉靖十年(1531)九月,升任南京礼部尚书,后又改任吏部尚书。严嵩向现实妥协了,他改变了自己,开始逢迎皇帝,阿谀奉承,但这似乎也很正常。因为在朝廷中,拍马屁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生存。所以至少到目前为止,严嵩仍然是个比较正派的人,虽然他要求进步的手段并不光彩,却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在朝廷上仍然直言不讳,毫不顾忌。换句话说,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嘉靖十七年(1538),这个原则被打破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著名明史专家 毛佩琦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 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    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对朱元璋起兵时的心态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当时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最后与其等死,不如战死。陈胜、吴广也是。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    ——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过来人董事 徐小平    我很赞成《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的解读,毕竟历史是一堆堆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组成,用老百姓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是好事。    ——著名作家、历史学者 吴思    这几天我连续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写得好看。    ——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窦文涛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写得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    ——著名收藏家 马未都

编辑推荐

《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图文版)》编辑推荐:《明朝那些事儿》(图文精印版)由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原文一字不少,《明朝那些事儿》(图文精印版)新增四大版块——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古地图超值定价,收藏必选。一、当年明月全新修订,资深明矾五周年纪念回馈版,明史普及最具价值收藏版。1、更权威:当年明月全新修订,明史专家毛佩琦教授审订并作序推荐,全程演绎明朝三百年兴衰风云。2、更丰富:新增四大版块——肖像图、拓展阅读、事件进化图表、古地图。涉及关键词解析、历史背景及相关插图、作战图、形势图、人物关系图等。图解历史,小细节、大事件一目了然,通俗易懂。3、更精美:图文并茂,追求更加精美、舒适的装帧。二、近三十年来最畅销史学读本,读起来就停不下来、最易上手的明朝历史普及本。

名人推荐

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著名明史专家 毛佩琦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对朱元璋起兵时的心态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当时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最后与其等死,不如战死。陈胜、吴广也是。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新东方创始人之一、过来人董事 徐小平我很赞成《明朝那些事儿》对历史的解读,毕竟历史是一堆堆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组成,用老百姓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去了解,是好事。——著名作家、历史学者 吴思这几天我连续在看《明朝那些事儿》,真是写得好看。——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 窦文涛《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写得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著名收藏家 马未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朝那些事儿5 图文精印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9条)

 
 

  •   《明朝那些事儿》[1]一书最早是悄悄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众论坛“煮酒论史”。2006年3月,当年明月的写作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5月份,他的帖子已经超过了100万的点击,这对于“煮酒论史”这样一个小论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帖子最高的也才十几万。这样的点击率甚至引起了该论坛一些资深网友的质疑,“明矾”们甚至因为版主对《明朝那些事儿》的不作为,发起了持续三个月的大规模“倒版运动”,导致三名版主被免职。
  •   支持明月,支持明朝那些事儿,那个藏书票好好玩。
  •   拿着明月的书继续猛啃,尤其这本内阁不相信眼泪。点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与现实社会的无奈,让人鲜活的感受到了,严嵩父子的无耻、徐阶的隐忍、徐渭的豪才。嘉靖朝真是异乎寻常的热闹!厉害!
  •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好,写得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
  •   比较喜欢看明朝那些事,通俗易懂,但书运来时有一些皱。
  •   非常喜欢这套书,对了解明朝的历史相当有用
  •   很好看一套历史书,将明朝的那些历史写得很生动,一套都买齐了
  •   以前,对明朝的历史只是一知半解,读了此书,才对明朝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希望书友多看看此书吧,你绝不会后悔。
  •   非常喜欢明朝那些事
  •   明朝精彩的历史,通过作者精彩的文笔写了出来,给我很多精神食粮。
  •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这套书里最精彩的。在对于整个明朝来说也是最混乱和特殊的时代。
  •   一直收藏,这个版本的明朝,值得拥有。
  •   从不同的视角,看明朝的兴衰
  •   当年明月的书,最主要的特点是让人能看进去。
  •   明朝,真是一个神奇的朝代,好看,细数一位位皇帝,或成功,或失败!折射出人生的点滴啊
  •   彻底颠覆了电视剧大明王朝里严嵩给人的影像,原来厉害的是严世蕃
  •   喜欢这套书,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写史风格独特,引人入胜,最打动我的还是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品评。这些品评未必都是“正确的”和“客观的”,但是透过这些观点,你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感悟。
  •   书很好看,但没有随书附赠的书票
  •   亦庄亦谐的明史经典
  •   全套购买,慢慢看。喜欢读此类图书。
  •   书的质量很好,增加的图文解释很有趣。
    是了解历史很好的书。
  •   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类似的作品问世,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作者才是讲历史的专家
  •   这套书很不错,把枯燥的历史写得很诙谐,读起来轻松,也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
  •   好书。将历史用现代的角度呈现
  •   配的图很好
  •   相当不错的历史书,可读性强。
  •   一定要看的历史白话书
  •   关于历史的且让人看了不得放手的一部小说。每集都买了
  •   同事推荐,不错的书
  •   感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很多东西都是很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的啊啊啊啊
  •   看完两本买两本,非常喜欢,大爱,如果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都可以这样写出来就好了,这样孩子学习也不会觉得枯燥了!!
  •   有了地图,一些战役看的更清楚,便于了解整个战役的过程。
  •   通俗易懂的好书,孩子会更喜欢的读物。
  •   明月的书确实值得一读,比前一版要好
  •   本书内容不再评价,因为公认的好,多说无益。要说的有两点:一、12月4日下午收到,这次没有再推迟,并且提前了几天,但是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是塑料袋包装三本书,发生了书脊有一处2cm长的磨损,尽管我已经向亚马逊公司提及过对包装的担心,但这次是真的发生了,尽管瑕疵很小,可为什么不能做的更好呢!二、不能理解的是第6部竟然比4、5部短了3mm,第5部又比4、6部宽了3mm,难道一套书不能做的一样大吗?常说“衣不大寸鞋不大分”,不知道书不大多少?因为书的内容掩盖了一些公司的失误,这些公司应该感谢作者、感谢读者!!!
  •   内容很幽默,而且有配图,比老版看着更生动,值得购买
  •   第一次尝试网购图书,新鲜、便捷、实惠!超级喜欢!谢谢!
  •   买了一套,非常不错。有价值
  •   可以增长一些知识吧,只能这样讲。不希望看到错别字啊。
  •   还是好,很不错的一本书!全家都爱看!
  •   印刷不错,很喜欢,已经集完全本
  •   通俗的写历史,闲时看看很不错。
  •   书的包装有些开了,不过总体不错
  •   可以让孩子能读懂,喜欢读这样的历史书。
  •   经典,开创了另类写历史的一个时代,推荐珍藏本版本。
  •   看了第一本,挺好看的,像听评书似的,又买了全套
  •   把一套都买齐了,书的纸张和印刷都不错。还没来得及看,先收藏了。
  •   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图文版)
  •   出货迅速,包装中规中矩,印制精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