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读书课 第一卷-成长的岁月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海天  作者:严凌君  页数:26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灌注人性关怀,涵盖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成长历程中所涉及的26个人生主题。选文讲究人情、人性之美,有打动人心的效果,能较好地帮助少年学生确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初步理解社会生活,促成他们喜欢读书,学会对人情、人道的感动。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爱与温暖,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书籍目录

上编 热爱生命
 初心看世界
 培养一名科学家
  【美国】理查德?费曼
 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
  【中国】鲁景超
 初心【中国】张晓风
 幸福的篮子
 美腿与丑腿【美国】富兰克林
 谁使她变美【美国】F?奥斯勒
 幸福的篮子
  【苏联】尤?沃兹涅先斯卡娅
 给青年的11条准则
  【美国】比尔?盖茨
 爱的学校【中国】卢佩蕊
 对儿子的祈祷【美国】麦卡逊
 人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像大麦那样【美国】沙拉?迪斯德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海伦?凯勒
 家有灾祸时【英国】查尔斯?兰姆
 秋天的怀念【中国】史铁生
 勃朗特三姐妹和弟弟
  【美国】保罗?哈维
 热爱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美国】欧?亨利
 盲厨师【苏联】巴乌斯托夫斯基
 小丑的眼泪【奥地利】约?马?齐默尔
 一碗清汤荞麦面【日本】铃木立夫
 热爱生命【美国】杰克?伦敦
 ……
下编 敬畏青年

章节摘录

培养一名科学家    理查德·费曼(1918年生)从小是个顽童,然而是一个“科学顽童”,他的胡闹与恶作剧不是出于顽劣和破坏,而是一个孩子顺着好奇的天性,通过自我亲证来寻找事物的答案,这是可贵的科学精神。这种探索精神,来自父亲对他从小有目的的训练。如何培养一名科学家?费曼现身说法,讲述父亲教育他从小学会观察、实证、推理,诱导他对世界产生探究的兴趣,而不是只告诉他答案;教给他科学思维的方法,也教给他“对某些东西的毫不尊重、毫不遵守”。从小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亲自试一试、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和判断,这样培养出来的不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文中的许多小例子,对我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该有所启发。更多的有关作者本人的个性鲜明的有趣例子,可以在费曼的两本自传中读到,它们是《别闹了,费曼先生》和《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我的一个朋友是位艺术家,他和我常常在一个问题上看法不同。他会拿起一枝花,说:“看这花多漂亮。”我很同意;可紧接着他会说,“我作为一个艺术家,可以看到一枝花是多么美丽。可你们科学家总是把它分解支离,弄得干巴、枯燥无味。”我觉得他有点头脑不清。    首先,他所领略的美也同样能被我和其他人看到。尽管在艺术美学上我不如他那么训练有素、品位细致,但是一朵花的美丽我总还是会欣赏的吧!其次,我从这朵花里领略的比他要多得多。我能想见花里边的一个个细胞,它们也很美。美不仅存在于肉眼可见的度量空间,而且也存在于更细微的度量空间。在这微量空间中,细胞有着精妙复杂的功能和过程。花的漂亮颜色在进化史上的功能是吸引鸟儿替它们传播花粉,这也意味着鸟儿必须能看见颜色。这就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我们的美感是不是在其他低等一点的动物也有呢?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在有了科学知识之后才能提出的,它们在视觉美感之上又增加了一层神秘和奇妙,让人更惊叹不已。我觉得科学只会增加并丰富美,绝不会减少它。    我一直是个一门心思做科学的人,尤其在年轻的时候更是心无旁骛。在那时候,我既无时间也无耐心来学习人文方面的东西。大学课程有人文方面的必修课,我也是绞尽脑汁逃避。一直到我年纪比较大了,比较轻松了,我才有了些闲暇,学了点绘画,做了些阅读。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专门的一个人,没有广博的知识。我只有很局限的智力,只好把它用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    在我出生前,我父亲对母亲说,“要是个男孩,那他就要成为科学家。”当我还坐在婴孩椅上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修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意儿。我父亲把它们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边,它们就全倒了。    过了一会儿,我又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我母亲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的,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这是数学的第一步。”我父亲就是这样,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教我认识这个世界和它的奇妙。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念里边的章节。比如有一次念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父亲停顿了念书,对我说,“唔,让我们想—下这是什么意思。这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就是这样,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我想象居然有这么这么大的动物,而且居然都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觉得兴奋新奇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的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那时我们常去卡次基山,那是纽约市的人们伏天避暑消暑的去处。孩子的父亲们工作日都在纽约干活,周末才回家。我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卡次基山,在漫步于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母亲瞧见了,觉得这着实不错,便纷纷敦促丈夫们也学着做。可是这些丈夫们不理她们。她们便来央求我父亲带她们的小孩去玩。我父亲没有答应,因为他和我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不想让别人夹杂进来。于是,其他小孩的父亲也就只好带着他们的小孩去山里玩了。    周末过去了,父亲们都回城里做事去。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黑颈鹅呀!你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那时就猜出其实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接着说,“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你可以知道所有的语言是怎么叫这种鸟的,可是终了还是一点也不懂得它。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罢了。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又接着说:“瞧,那鸟儿总是在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走一边在啄自己的羽毛。”    “是。”我说。    他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说:“大概是它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所以要啄着把羽毛再梳理整齐吧。”    “唔,”他说,“如果是那样,那么在刚飞完时,它们应该很勤快地啄,而过了一会儿后,就该缓下来了一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    他说:“那让我们来观察—下,它们是不是在刚飞完时啄的次数多得多。”    不难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我说:“得啦,我想不出来。你说道理在哪儿?”    “因为有虱子在作怪,”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黏黏的像糖一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最后他说:“你看,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    现在,我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廿上未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次,我长大了一点,他摘了一片树叶。我们注意到树叶上有一个C形的坏死的地方,从中线开始,蔓延向边缘。    “瞧这枯黄的C形,”他说,“在中线开始时比较细,在边缘时比较粗。这是一只蝇,一只黄眼睛、绿翅膀的蝇在这儿下了卵,卵变成了像毛毛虫似的蛆,蛆以吃树叶为生。于是,它每吃一点就在后边留下了坏死的组织。    P3-5

后记

关于《青春读书课》    《青春读书课》缘起于我在深圳市育才中学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时值1999年,当时可能是中国内地中学开设的第一个成系列的语文选修课。原本定位于人文精英课程,由于得到众多学子的喜爱,于是校方慷慨决定印制教材。开课的同时,教材陆续印制出来,并且不胫而走,成为一套民间流传的人文读本,引发了网友和媒体的新奇关注。2003年,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套教材,《青春读书课》遂成为公共话题。有教育学者认为“青春读书课”这几个字就有很高的时代价值;香港媒体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私人编著的语文教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人员表示要向海外推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深圳读书月等机构将此书列为推荐书目;中语会专设“课外语文”课题组持续研究推广相关理念;国内上百所中学选择作为语文课校本教材正式开课;更多的学校推荐为学生常备课外阅读书籍;甚至有一些大学和小学分别选用其中的某卷作为教材。    关于读本的编辑理念,早已向芸芸媒体告白,不再饶舌。    《青春读书课》人文读本,一套七卷十四册,近五百万字,导读文字就有四十多万字。十年磨一剑,“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在这个漫长而快乐的岁月中,仿佛与自己心仪的古今中外的人杰约会了一遍。有的匆匆而过,有的侃侃而谈,有的悄声细语……我遥望他们远去的背影,期待着以后的再次约会;我记住了其中一些深情凝注的眼神,一些万语千言的叮咛,一些柔肠寸断的长叹,一些热血沸腾的激情……这些高贵的灵魂,将继续滋养我的生命,因为有了他们,我的人生才不虚此行,并且幸运的是,通过我,给中国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传递着巨大的柔情。    孩子们的反馈是对我的最大激励。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丁梦琪给我来信:“严老师:我是你的书的新的读者,我今天读了你的《成长的岁月》,真是激动得想跳楼。真是太好看了!!!!”我回信:“非常理解你阅读时的欣喜之情,老师编读本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好好活。”深圳大学一位学生偶然读到《白话的中国》,其中尖锐的思想刺激得他彻夜难眠,第二天跑来自费购买十余册,说是要送给他的同学好友,让朋友们能够在一个共同的精神层面对话。我的学生赵真、高薇等留学国外,在超重的行囊里,依然塞着读本,一份关爱伴随游子走四方。    学生的评价是最本真、最重要的。请允许我引用几句他们的感言:    杨建梁:青春读书课,可以说是一门给你自由,教你自由的课。    程羽博:原来精神也有家园,也需要归宿。于是,我也开始寻找并构筑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一切从《白话的中国》开始。    于乐实:每次上完读书课,都会有一种海阔天空的感觉……    谢予:在读书课上,我肯定了许多问题的价值,文学的价值,思考的价值,.想象的价值,而在以前,我都是有所怀疑,或是轻视的。    南昌外国语学校是最早引进《青春读书课》教材开设选修课的学校之一,听听这些可爱的声音:    唐嘉辰:年轻的心是躁动的,本以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制服它,遇到了“青春读书课”,它却出乎意料地平静了下来,滤去一切繁杂。我们真的沐浴在中国文化的精髓中,我甚至站在了前人文化的高峰上看中国的文化遗产……    钟鸣:这里没有陈腔滥调的教化,没有任何强制接受的压迫,毫不经意之中,实现了思想的交流、沟通和碰撞。站在此处再回首,蓦然发现思想真的可以如苍鹰般展翅飞翔。而青春读书课就是将我们送上天空的风。当我们的灵魂一次一次地经受洗礼与升华之后,我看见了自己稚气未脱的脸庞上那无比坚毅与坚定的目光。    肖旭:《青春读书课》是对我青春生命的救赎。    因为《青春读书课》,听到许多志同道合的声援,体会到“道不孤,必有邻”。早在读本正式出版之前,蛇口工业区的创始人袁庚先生,看到读本后约我见面,并流利地背诵韩翰咏叹张志新的短诗:“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听说,他向许多人推荐这个读本,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有人慕名找到学校来。数年之后,年近九旬的袁老,在我再次拜访他时,竞然向我这个编者推荐我编的读本——他已经不认得我了,但还惦记着这个读本,并关心它的出版。广东省语文教研员冯善亮在听课后肯定:“以往我们总说语文课脱离时代,严凌君老师的读书课就贴近了时代脉搏,把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变得博大精深。”珠海市语文教研员容理成多次带领珠海的老师不下百人前来听课研讨。四川的李镇西老师在K12教育网站率先推荐:“从这本教材中感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一点点希望!”山东的王泽钊老师在联系出版自己的教材时,从中青社某编辑手上获得《白话的中国》,自言“如获至宝”,并千里迢迢前来深圳会晤。国编《语文》教材主编顾之川先生告诉我:“人教社新编《语文》教材,从《青春读书课》读本中吸收了不少东西。”并邀请我参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的编写。《读写月报》副主编漆羽舟引着编辑部全体成员来到育才中学召开第一次“读本研讨会”,随后亲自在南昌外国语学校操鞭执教。善良诚挚的摩罗先生积极为我联系出版,并建议增补“小说”一卷,这就是后来的《世界的影像》;远在美国留学的梁讯,欣然加盟《世界的影像》一卷的编写。还有那么多我的同仁,在全国各处发出呼应:新疆的冯远理老师撰文支持;北京的赵谦祥老师将读本引进清华附中作选修课教材……我从老一辈教师身上感受到庄重大气的品格。师心纯厚的钱理群先生闭户半月,为读本欣然挥笔写下2万多字热情洋溢的长序;虚怀若谷鹤发童心的商友敬先生甚至说:“你编的读本后来居上。”这两位前辈都是《新语文读本》的编者。在徐州参加“中国青年教师论坛”,初识《那一代》的几位作者蔡少阳、干国祥等人,他们正在热烈聚谈,一见我,立即没头没脑地嚷道:“严老师,你说你说。”那些热血纯真的年轻面孔,让我感受到万象更新的“五四”氛围……这些相互感应的人们,还有那些素昧平生的使用读本的老师们,他们都是我的同道、我的族人,也是像我一样为书本所蛊惑、为理想而痴迷、为教育而揪心的书痴吧?    我怀着温情在这里记下三位素昧平生的朋友:两位青年和一名工人。    2004年2月,《南方周末》发表记者徐楠对我的采访——《严凌君:还语文教师以尊严》。全国各地问询的、支持的电话不断,有学生家长,有记者,也有教师。一天,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青年,先拿出学生证给我看,证明他是贵州警校法律系学生,然后拿着本子,上面写着一些问题,非常认真地一一提问,话题集中在“青年的精神家园”。不是采访,是他心中的困惑。交谈中蹦出一句:“老师就像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让我突然感到巨大的悲哀!21世纪了,我们的青年多么需要真实的精神资源,他们一旦看见好东西,就如此轻易地矮化自己,我们的社会没让他有机会成为自立的人。我惶恐辞谢,转告他鲁迅先生的话:“不要寻什么‘乌烟瘴气的乌导师’,自己从荆棘中闯出一条路来。”    有一天,一位瘦高的青年来找我买书。自我介绍是山东潍坊人,大学园林专业毕业生,在深圳工作。因为是独子,要离开深圳回老家了。说是在走之前要“带回去一点能够代表深圳的精神和文化的东西”,浏览深圳的报纸和网站,知道了《青春读书课》这套书,就来了,说是要送一套给他在老家当老师的女朋友,要我签名题字,还说自己的学生时代没有这样的书、这样的老师,希望女朋友拥有这样的书,当这样的老师。临别,我伸手与他握别,他突然后退一步,给我一个毕恭毕敬的九十度的鞠躬.让我惶惑不安。    2004年3月的《南方周末》,载文反驳我的一些观点,说语文就是技术,不同意我的“尸检说”。这是在意料之中的:这恐怕是目前中国教育界的“主流声音”,一些一线教师正在成为教育变革的第一阻力。6日子夜,接到一通电话,来电者自称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的一位下岗工人,他声音激动地表示要著文反驳,并说:“你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曙光……”这样的期许,让我惭愧难当。其后,又接到他的深夜来电,表示自己水平不够,已经请当地一位教授代为撰文。    这三位特殊的友人,我至今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那位工人甚至说:“你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是一个支持你的中国人。”是啊,只要是关爱中国的中国人.这就够了。    关于修订本    《青春读书课》初版至今8年,此前作为校本教材使用至今已经12年。这些年,读本在教学实验和公众阅读中,得到众多师生及各界读者的积极反馈,他们为读本的修订提供了诸多智慧的建议。我也在一边教学一边进行修订,于是就有了这个修订本。    与初版比较,修订版共删除文本56篇,新增文本89篇。删除的基本原因:用更合适的文本替代,使主题更为结实有力。增补的一般理由:发现更佳或更新的文本,对诠释主题更有代表性。修订版较之初版,全套书更为经典和新鲜。    下面逐卷简介修订情况,重点提示一些“欣喜的发现”。    《成长的岁月》卷,删去6篇诗文,新增文本10篇。增加了两本可爱的童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和《芒果街上的小屋》。还增加了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全世界儿童的一封信》。小说《受戒》用全本替代了节本,《小王子》则增加了章节,新增《小毕的故事》,补充了男孩成长的主题。    《心灵的日出》卷,原《悲壮的两小时》一文,经读者提醒并查实,是一篇虚构的航天故事,删除。增加了几篇精品文字:台湾作家张大春的《小说稗类》一篇,大陆文字高手阿城的短篇小说《遍地风流》三篇,另有诗人海子的散文以及关于时间妙想的一本奇书《爱因斯坦的梦》。    《世界的影像》卷,根据教学实践,对多个栏目做了重组。删除了7篇小说;增加了《有人弄乱了玫瑰花》一章,集合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等后现代文风的作品,让学子亲近当代大师,一窥新小说风光。新增王朔的《我的千岁寒》,鼓励一种有活力的汉语书写探索;而《肖申克的救赎》,是小说电影俱佳的作品,喜欢该电影的读者再读原著,或有鸳梦重温之快。巴别尔是重新出土的俄国文学大师,尤瑟纳尔是罕见的智慧型女作家,都有新作入选。    《古典的中国》卷,是我私心最爱的一卷,导读就写了13万字。除保留余冠英和萧兵二先生的《诗经》《楚辞》译注之外,对全书译注做了全新修订。散文的译注力求准确生动,诗词曲的注释新鲜发散,倾情展示中国文学中韵文强项的独特魅力,以注释而论,几乎是一本新书了。本书散文部分,为适合学生阅读,特别邀请刘曦耕先生注释并白话翻译,对老友的智力支援,不敢言谢。感谢钟叔河先生慷慨提供多篇笔记小品译文,这种不同于传统直译的串读式译述,本身是别具情味的小品文风;感谢台北“中央研究院”的华玮教授提供清代才女吴藻的《乔影》一文,为《书生意气》一章补充了女性题材和女性视角,被漫长历史遮蔽的男一半书生有机会崭露头角;感谢素昧平生的热心读者冯良遵先生提供的校对建议,使本书更为完善。得与素心人谈诗论文,不亦快哉。    《世界的影像》与《古典的中国》两卷,初版的疏漏较多,修订版改用原稿重新排版;两卷都补上了受读者喜爱的彩页插图,保持全套书体例统一。    《白话的中国》卷,删除25篇,增补38篇,是全套书中文本调整最大的一卷。多个栏目面目一新,重新认定了各位作家的代表作,以求更全面地反映当代白话文的成就和华语文学的新收获。“启蒙者鲁迅”主题,用陈丹青先生的《笑谈大先生》替换了王晓明先生的学术文章,便于学生读者亲近鲁迅。“诠释中国”主题,在李敖解剖国民性的犀利之外,扩大阵容,增添对书生风骨的温情回顾,于是有了魏晋风度和苏东坡的话题。原“文化随笔”改名“重读古典”,文本大幅增删,确定为对中国诗史的全面扫描,入选的都是妙不可言的名家名篇。《当代诗抄》与《海外中文诗》两章,重新增补了当代华语诗人的代表作,替换较大。其中雷平阳《杀狗的过程》,是我近几年读诗最震撼的发现。而木心先生的“横空出世”,为当代白话文增添了高雅的文化含量,我通读其全集寻章摘句,收拾起一地碎金,编辑成一个语录体文本以飨读者。    《人类的声音》卷,与其他各卷以放为主不同,这一卷主要是收,删去了不够经典的篇目,长文压缩节选,让青少年读者容易进入文本。较好的发现在《话说中国》主题,新增一篇传播(《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一篇吸收(《唐代的外来文明·胡风》),呈现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面貌。    《人间的诗意》卷,删8首,增24首,增补较多。这要感谢河北教育出版社等近年来致力于引介外国诗歌的出版机构,使多语种的外文诗进入中文读者的视野,也让我们的新选本更为精粹,主题更为丰厚。比如《我是谁》一章,扩展了自我探寻的精神领域;《亲爱的母亲》一章更名为《我的父亲母亲》,让诗歌中较为少见的父亲主题得以出现。另外在多个主题补入了上佳的诗作,连我自己也愿意不时重温一下。    读本的整体装帧设计,三个版本三套封面:作为校本教材的16开本,精美大气,现在还是许多读者的珍藏品;商务版,被迫添加了较多商业元素,有点杂乱;这一回的修订本,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阳光七色,清雅可人,体现了海天出版社的出版品位与对读者的关怀。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引导中学生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缘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也是严凌君这套读本的归结点:这里充溢着思想之美、文学之美与语言之美,相信孩子们会喜欢它,成年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能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假如三十五年前我能读到这样一套书,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我读了这套书,依然感到内心深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作家  莫言    《青春读书课》是难得的阅读宝库。这套书文化视野开阔,编选者身手不凡,志向远大。作为一个求学者,无论将来固定于什么专业,都需要这种广博和扎实的阅读,如果仅仅为了应试而读书,机械地读几篇课文,那就会错失精神上成长的良机。在一个声像网络时代,这套书的出现显然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作家  张炜    纵观全部选文,主编者很好地把握了中学生生理、心理成长过程中对文化、思想的特殊需求,这种素质教育方式的成果,在未来的几年里就能显现出来。    ——北京大学教授  曹文轩    来自民间的声音最为宝贵。如果一个人能在最想读书的时候看到这套书,他们的读书世界里就有了生气,你一生都会怀想这段时光,因为它使你的人生充实和明朗。    ——学者  谢泳    “青春读书课”是一门教你精神自由、让你心灵自由的课。    ——深圳育才中学学生  杨建梁

编辑推荐

青春读书课,滋养一生的语文课。呵护你成长的岁月,守望你心灵的日出,拓展人文视野,构筑精神家园,打造一代“新青年”,为民族的未来播种。    严凌君主编的《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第2册修订本)》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生命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精神命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应试教育的最大问题正是在于对孩子仰望天空的幻想的权利的剥夺,好奇、探索、发现、创造的欲望的压抑,用残酷的生存竞争,打磨年轻人生存的锐气,消解他们的理想与青春激情,最终把学生变成一个“成熟”的庸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春读书课 第一卷-成长的岁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7条)

 
 

  •   读了这本书之后,青春读书课成长的岁月(第1册),超值。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青春读书课,滋养一生的语文课。呵护你成长的岁月,守望你心灵的日出,拓展人文视野,构筑精神家园,打造一代新青年,为民族的未来播种。,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青春读书课成长的岁月(第1册)灌注人性关怀,涵盖从童年到少年、青年的成长历程中所涉及的26个相关主题。诸如成长的故事、我的朋友在哪里、梦幻迷离青春期、我的父亲母亲、百年树人、热爱生命、敬畏青年、内心的成长、凡人英雄、世界同龄人等等。青春读书课成长的岁月(第1册)选文讲究人情、人性之美,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确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初步理解社会生活,学会对人情、人道的感动。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
  •   青春读书课 第一卷-成长的岁月:我的学生时代读本 第二册好书!!
  •   青春读书课 第一卷-成长的岁月:..”
    好书的
  •   书是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知道的,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先买了第一卷。到手以后,我迫不及待地先略读了一下,其间的很多故事让人耳目一新,涉及的风格和作者比较宽泛,各类文体都有涉及,内容比较适合孩子的心理。虽然是“青春读书课”, 但我自己觉得其实大人孩子都可以看。儿子才三年级,我还是给他连看带讲的弄了一些故事,他也能理解,并从心底里喜欢。从中也可以让家长从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对教育很有帮助。是一本好书。
  •   从童年少年到青年,读书与你一起成长
  •   看了《读者》上的介绍,一激动买下了全套《青春读书课》,看得出编者非常用心,但是对于不是严凌君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没有机会听严老师的讲课,自己在家长的指导下,看这些文章,我怀疑能有多少中学生真正对这些文章感兴趣,或对这些文章的兴趣能超过语文课本。但是这套读本确实涵盖的内容比较全面,但在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上,可能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但还是给五分好评,感谢严凌君老师的良苦用心。
  •   在《读者》上看到对书和编者的介绍,甚是推崇。七卷十四本全买下,必须的。读高二的女儿拿到成长的岁月第一册看了几篇文章,说,写得真好,我喜欢这样的书。严老师真了不起!
  •   某期《读者》杂志介绍,深圳一老师自己编辑一套书《青春读书课》,全是中外经典之作推介。培养中学生阅读之趣,赏阅经典之美。传承优秀优美文化。
    女儿正值中学初期,希望这套书能更加丰富她的精神生活,为她打开一扇经典享受之窗。
    值得推荐。
  •   青春读本方面的,呵护你的成长岁月
  •   老师推荐的,少年人生的必修课!家长可以补课陪读,我们中学时没有这么好的书伴随成长,遗憾呀,现在陪孩子一起读可以一举两得!
  •   青春读书课这套书非常棒,可以引领孩子向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   在《读者》上看到推荐这本书,迫不及待地买来看看,为我即将逝去的青春补一堂读书课,以替代之前支离破解的语文岁月。
  •   周末在朋友的家中,杂志上提到的不错读本。孩子正是青春期,也算爱读书,却不知买些什么书给他
    。幸而朋友在杂志上看到推荐买了一套,随手翻了翻,有名诗,经典,甚至金庸爷爷的射雕也不例外,涉猎很广,很和心意,所以立刻也当下了。真好!
  •   严老师自己编辑的这套《青春读书课》是难得的阅读宝库,选自中外经典之作,以培养中学生阅读之趣,赏阅经典之美。
    我以为中学生家长也不妨一读。
    忠心祝愿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幸福的篮子”。
  •   青春读书课,滋养一生的语文课。好书,值得孩子们读。
  •   以《热爱生命》为名的上编,里面收集了中国和外国的一些名人的名作,像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和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这一编中的每一个小标题,也可谓是独具匠心,可见也是倾注了编著者的心血。感谢严凌君,给青少年主编了这么一套不可多得的丛书。如果每个青少年都能读着这套书成长,那一定是很幸运也很幸福的。精美的文章,再配上美丽的插图,相信给人的心灵的冲击力一定是不可言传的…… 当当的书,一直是我买书时的首选。
  •   早就想动手拿下了。先是到书店看了书,然后就等着特价了,比较麻烦的是这套书不是成套卖的,下单的时候一本一本选,生怕出错呢。
    说实话,里面的许多篇章我都未读过,或是在别的文章里读过引用的一二句。熟读、感动的句子也有,更让心里温暖和回味,真善美在现在的社会就如沙里藏金,光芒被太多污浊玷污,我们有责任自己去拂拭,更有责任让下一代发现、呈现心灵及道德之美,这就是教化之功。
  •   孩子看了,很喜欢,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   少年成长读物
  •   从《读者》上读了介绍这套书的文章,女儿正好小升初,我迫不及待地订了这套书,女儿看到这厚厚的一箱书,吓了一跳,粗翻了一下,连插图也没有,就跑了。我决定先看,书的编排很好,《成长岁月》无论诗歌还是散文都能贴近女儿的年龄,读起来很亲切。现在女儿也在我的引导下开始阅读,希望她坚持下去。
  •   我是看了今年12期的《读者》才决定此书了,对孩子阅读和成长很有帮助!
  •   学生成长的书,励志的书,好书!
  •   本是买给侄儿侄女们看的,自己先看看。书很好,内容发,导读尤其写得好。非常贵憾,在我成长过程中,没有这么优秀的书籍给我们看。
  •   本人认为,既然要看这类书则应从首册看起,因为第一册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可让你在之后的阅读中熟悉作者的文风,感受作者的思想,所以推荐第一册!
  •   已经写过一遍了,怎么又得写。总的说:书不错,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内容很适合孩子们,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很有好处。但最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收获会更大。
  •   家里有有在读书的孩子建议买一套哟
  •   第一次买整套自留了,这是第二次,选的1-5卷给朋友刚上高中的小孩~~~~
  •   学生时代读本,内容不错,挺好的
  •   老师要求买的,心灵所渴求的,成长的良师益友!
  •   孩子很喜欢,还会买其他卷
  •   写读书笔记的好书本啊~
  •   孩子上六年级,买了前两册,我和孩子都喜欢。要仔细读。
  •   给孩子买的,我翻看了第一本,超级喜欢,孩子还没顾上看。
  •   这套书是偶然的一次在当当网搜另一本书时看到的,从各书中所选文章题目判断,是一套好书,适合于中学生阅读。今天收到书后,发现这套书前都有彩图,书中各文章前有导读(其中包括对作者的简介),各卷都有鲜明的主题,确实是好书。
  •   孩子正值青春期,阅读很快,也很爱看,很好
  •   这一卷适合中年级的孩子看。导读部分特别好。可用于培养不喜阅读的孩子的阅读习惯。
  •   我很喜欢其中优美的文章,比学生现在的课本文章更优美
  •   很适合高年级的孩子看,不错的一本青春读物
  •   拿到这本书,我先读了起来,第一篇文章读完,心里就有一个声音,书买的晚了,建议孩子还是很小的家长仔细研读,对待孩子的教育很有帮助。包括后面的文章洗涤心灵。很难得的好书。强烈建议买买买。
  •   孩子很喜欢,内容很受启发
  •   经人推荐给孩子买的,小孩很喜欢,感觉值得一看,好的书籍永远是我们的精神营养品,
  •   不只是孩子喜欢,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了。很喜欢在一个午后时光,坐在沙发上,细细品味那些优美的文字,温馨的故事。
  •   孩子很喜欢,适合青春期的孩子阅读
  •   看了简介,觉得很值得收藏,买了一套送孩子,她非常喜欢。
  •   喜欢导读对于理解非常有好处
  •   选文非常精彩有深度,适合高中生阅读。已经买过了,又买来送给朋友的孩子。
  •   好!我弟很喜欢!赞一个
  •   很好,很及时,服务都比较好。我喜欢。
  •   正版书籍,质量很好,喜欢,推荐大家购买 。虽然好看,但送到是都压角了。
  •   女儿很喜欢,觉得书写得很好
  •   老师推荐,内容很好。小孩也很喜欢。
  •   看到书的第一感觉是书封面设计的很简单,很雅致。简单的翻了翻书,里面的内容很丰富,吸引人。相信女儿会喜欢。
  •   作为一名学生,认真体会书中的内容,收获很多。
  •   适合初中孩子阅读,挺好!
  •   和孩子一起阅读,非常好!
  •   数的质量也很好,内容也值得阅读,适合孩子也适合你!
  •   非常好的书,本是买给孩子看的,自己先看了。非常好,因为套装没有货,只能一本本的找齐了。还好配成了整套。
  •   买不到一套,就好辛苦一本一本的买的,向朋友、孩子强烈推荐。
  •   很好对小孩的阅读、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   适合初中的读本
  •   这本书的确很不错,很适合初中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
  •   学生读了会认识很多
  •   很好的书,适合高中以上学生阅读。
  •   学生值得一看。
  •   很受教育。送给我的学生的
  •   这样的书是学生急需的精神养料,强烈建议中学生去读
  •   很喜欢,很好看,非常满意
  •   好书!很喜欢!!推荐给大家!!!有意思!
  •   挺不错的,很喜欢这套书
  •   喜欢这类书,适合高中生读。
  •   刚收到,大概翻了翻是我喜欢的范儿
  •   这套书是给儿子买的,他很喜欢
  •   到货很快,希望女儿喜欢。
  •   很好的书,女儿很喜欢。适合中学生看
  •   先买了一本试试,果然不错,里面所选文章质量很高。
  •   内容丰富,选文精到。相信读后,会有启迪。
  •   朋友推荐给孩子读的,买了全套
  •   可怜天下父母心,同事买给她孩子 的,还大老远的寄去
  •   的确是一套好书,可惜五年级的孩子看着还不是很能读懂
  •   这是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的好书,大家可以讲体会,父母则可以把自己的感悟说给孩子听。真的很适合孩子们。
  •   好书,给孩子课外读的。
  •   很适合孩子读。大人读也会很有收获。
  •   和孩子共读
  •   刚买来孩子就爱不释手了,相信语文老师的推荐没错。
  •   本来希望孩子能读,但人家没兴趣,有时间自己慢慢读
  •   家长孩子都可以看
  •   买给孩子的书,可是等书到了之后,我老公拿着就没放下,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好书好书,值得一读。看来应该不错。老公是位老师。
  •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大约把这套书阅了一遍,感觉太震撼了,编者看了多少书,才能汇集这古往今来、囊括中西的精品合集。简直象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样,致敬!本来是给孩子买的,但是初一有的看来还有些艰深,但对家长也是大有益处的,绝好的充电教材。
  •   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看,不过看质量还行!
  •   非常值得孩子中学阶段阅读
  •   别的家长推荐的,买到手后,和孩子一起读。真是好书!
  •   推荐初一孩子看
  •   升初中是语文老师推荐的一套丛书,很厚,孩子没怎么看
  •   好书!希望亚马逊有批量评价的功能,一本本评价太累啦!
  •   书很赞,很喜欢。还不错
  •   青春读书课这一套书都很好,买来送同学的。同学很喜欢。
  •   学校老师推荐孩子们看的书
  •   好书!!还会再来!!
  •   经典读本,值得推荐。严老师的这套书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提高。。
  •   一本自己看了 一本送人了 回味一下青春时该读的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