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的神学

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谷裕  页数:394  
Tag标签:无  

前言

读完谷裕博士的《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我才真切体会到,自己在学习德语文学的途中走过多长弯路。三十年前考大学时,我填报的专业志愿是“法国语言文学”--当时想,既然有可能读大学,就得好好珍惜机会,学习不太有条件自学的小语种。但德语也是小语种,为什么没报德语专业?那个时候,当听说可以考大学,简直做梦都不敢相信--如今我们把文革结束的时间标志定在1976年,其实,至少在77年底突然宣布恢复高考之前,我自己的生活感觉仍然是文革式的。这年秋天,我从下乡插队的川东深山回到城里,在重庆市立图书馆当职员,工作是每天给进馆的每本新书端端正正盖上馆藏章。以前听人说,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读书,这时才知道,完全是瞎说--每天得给上百本书盖章,完全是计量劳动,哪有时间看书……直到78年春天,这个市立图书馆的图书搬运工仍然是两位所谓“历史反革命”--较年青的一位留学过苏联,年长的一位已经六十出头,早年留学法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内容概要

  《隐匿的神学》从德国解释学的传统角度,研究和探讨了德语文学注重思辨和道德建构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井认为其重要根源在于:启蒙时期德语文学的形成发展,与路德宗教改革及其世俗化之间的有机互动——启蒙运动引发了文学艺术脱离神学和宗教获得审美独立,并转向人学及对人的关注。而文学在独立过程中同时携带了信仰模式、认知方式、情感表达、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这种互动作用于德语文学的功能和语言,使其成为审美意义上“隐匿的神学”。  作者以扎实的基本功,详实的材料,独到地疏解了启蒙运动以后到19世纪末的六位德语重要作家:歌德、莫里茨、瓦肯罗德、诺瓦利斯、冯塔纳、伊默曼的经典作品,展示了当时时期德语文学的发展线索,而这一线索对我们认知德意志精神极为重要。

作者简介

谷裕,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91—1997年在德国波鸿大学学习现当代德语文学、中古德语史学及天主教神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成长发展小说、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曾发表过德语文学方而专著、译著、论文以及基督教文化方面译著、译文若干。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第一部分概论第一章基督教文化与世俗化的宗教虔诚第二章启蒙以前的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基督教文化概述第二节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文化1.早期僧侣文学与基督教典籍的译介2.中期骑士史诗与基督教思想的渗透3.中世纪晚期与近代早期的宗教文学第三节巴罗克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语境第三章启蒙以后的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启蒙世俗化语境中的新教虔诚文化1.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2.思想领域中的表现形式3.有教养阶层的状况第二节新教虔诚文化在文学生活中的转换1.文学功能2.文学观念和语言3.文学生产者的宗教教育和社会化4.文学品味与文学经典的确立第三节两种特殊新教文化与德语文学1.牧师或“牧师之子”德语作家2.虔诚运动与德语启蒙文学第四节启蒙以后的天主教文化与德语文学第二部分经典解读第一章歌德人文思想中的宗教话语第一节《维特》对耶稣受难的影射1.对耶稣受难的影射2.对复活和永生的影射3.影射与渎神第二节《迈斯特》第六部《美的心灵》与虔诚运动1.《美的心灵》在叙事内容和结构上的功能2.《美的心灵》的来源和内容3.歌德与虔诚运动4.《关的心灵》对虔诚运动反讽式的回应5.对虔诚用词的嬉拟6.对虔诚运动反讽的意义第三节《亲合力》中的天主教文化第四节《浮士德》中现代人的困境与救赎1.《浮士德》的赌誓与《约伯记》的框架2.《浮士德》结尾与现代人的困境3.《浮士德》结尾的救赎第五节结语第二章莫里茨对虔诚自传的人文重构第一节从宗教向启蒙世界观过渡的个案--莫里茨第二节《安通·莱瑟》与寂静派运动1.寂静派运动及其在德国的变形2.宗教自弃、自省和内在性的世俗化3.宗教阅读与默想的世俗化第三节《安通·莱瑟》与虔诚自传1.从心灵到心理--虔诚自传的人文和理性重构2.从虔诚情感到文学中的善感3.从虔诚的道德教化到启蒙教育第四节新教虔诚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张力1.日常虔诚中的思想和行为方式2.从讲道坛到戏剧舞台3.宗教虔诚与现代审美的张力第三章瓦肯罗德与早期浪漫派的“艺术宗教”第一节《倾诉》与艺术创作灵感说第二节艺术欣赏与宗教态度和仪式第三节晚期启蒙语境中的艺术宗教第四章诺瓦利斯与诗化宗教第一节《基督教或欧洲》与诗化的宗教思想1.对天主教诗意的追忆与憧憬2.浪漫的诗学和政治纲领第二节《夜颂》与诗化的宗教体验第三节《奥夫特丁根》中的启示与感性经验1.蓝花与感性经验和节日2.圣餐的隐喻与爱的筵席3.感性经验与南北母题第四节诗化宗教与对启蒙的修正和补充第五章伊默曼的《蒙豪森》与宗教的世界观第一节以宗教的世界观对抗时代的虚无第二节新宗教构想的内涵第三节新宗教与启示和理性的合题第六章冯塔纳小说与政治社会话语中的宗教文化第一节宗教取向与对政治社会话语的回应第二节《茜茜尔》中文化新教的教养与天主教第三节《艾菲·布里斯特》中的新教伦理与对罪的宽恕第四节《施台西林》中的人性与人道的宗教参考文献人名对照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化的宗教虔诚  本章首先为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交代“基督教文化”、“世俗化”与“世俗化的宗教虔诚”等几个基本概念。本书所言“世俗化”(Sakularisierung)有两层涵义。广义上,它伴随宗教的产生而产生,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狭义上,它特指启蒙以后出现的神学让位于人学、宗教体系让位于人文体系的转型过程。“基督教文化”是世俗化以后,尤其在文化学理论关照下出现的一个宽泛概念,不仅包含基督教信仰,而且涵盖了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本书所言“基督教文化”也有两层含意。它一方面指与基督教相关的所有文化现象(christli-che Kultur),另一方面特指基督教的虔诚在社会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Fr6mmigkeit)。德语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产生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框架,而德语文学史中每一次高潮都伴随着宗教的世俗化,这在启蒙时期表现最为明显。但文学作为一项世俗范畴不仅时刻体现着宗教的世俗化,同时或直观,或以隐匿的方式体现着宗教文化。而且世俗化越深入,宗教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就越广泛,同时也更隐匿。这就说明,针对启蒙以后的世俗文学不仅仍然可以谈论它与宗教的关系,而且对于文学思想和形式的理解,解读其宗教文化的生成成为重要环节。对于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尤其对于基督教与启蒙以后德语文学的关系,基督教的虔诚(Frommigkeit)在社会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更为重要。虔诚虽然与基督教的确立同时出现,但这一概念本身却是18世纪启蒙和世俗化的产物,它被作为一个宽泛的文化概念,用来描述世俗化过程中人文思想中潜在的宗教虔诚,可以理解为“世俗化的宗教虔诚”。随着近年文化学的发展,这一概念被普遍应用到宗教和历史研究中。本书关于虔诚的概念、内涵以及它在启蒙以后的表现形式主要参照德国历史学家鲁西安·霍尔沙的新近研究成果《德国新教虔诚文化史》。该书在德国史学界第一次完整描述了新教的虔诚文化。它在文化学和人学基础上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系统再现了宗教改革以降新教虔诚文化在新教地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表现、发展和变迁。霍尔沙的研究建立在大量史实和统计基础上,综合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人学等多种领域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文学与宗教这项跨学科的文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可靠的平台。通过虔诚文化史可以透视宗教、历史、文化和文学之间的有机关联。与神学和教会史不同,虔诚文化并不关心理论建构或政治制度变迁,它关注的是人们内在的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和经验在世界观和行为方式中的体现。因此虔诚文化这个概念包含了“内在”和“体现”两个要素。“内在”表明它不是浮浅的、表面的、形式上的虔诚,而是信仰内在化后由内而外的虔诚;“体现”表明宗教虔诚不是纯内在、抽象、与现实生活无涉的信仰,虔诚总是体现在人的各种思想和实践中。因此“虔诚文化”最适于描述世俗化后隐匿在人文领域的宗教性以及启蒙后的宗教和人文思想的格局。启蒙或世俗化以后,部分社会群体虽然背离了正统教会信仰,或脱离了正统教会组织,但宗教虔诚却并未就此消失,而是以世俗化的形式转移到人文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按照霍尔沙的理解,虔诚文化原则上涵盖了人们整个日常生活,即:无论人们做什么、想什么、经历什么或体验什么,也无论人们工作还是休息,从事政治活动还是欣赏自然,都可以体现他们是否虔诚,或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信仰。如施莱尔马赫所言,宗教虔诚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对更高、更完美的东西的感应。它为人的行为--不是行为的内容,而是行为的动机--规定了参照标准,即宗教虔诚并不规定人去做什么,而是关注行为背后的思想和观念。与外在表象相比,虔诚规定了历史事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机。虔诚文化不仅是个人的,同时也是集体的,是宗教信仰社会化的表现,它的内涵随时代和历史语境的变迁而变迁,是多种文化因素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霍尔沙对“虔诚文化”的定义强调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强调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及在动态中还原和把握历史。根据以上理解,启蒙以后的虔诚文化不仅体现在正统天主教、路德教或加尔文教的教会生活,而且体现在各种非正统教会组织(如各种自由教会、自由宗教、分裂教派)及其信徒(如自由主义者、怀疑论者、共济会成员)。与启蒙以后德语文学直接相关的是一组所谓“教养宗教”(Bildungsreligion)的团体,即围绕歌德、席勒、荷尔德林、瓦格纳、尼采的崇拜者组成的协会或团体。“教养宗教”虽然信奉的是人文主义世界观,即相信人可以通过自我和社会的“教养(塑造)”得到发展,达到人格完善,但它从信仰结构、情感方式、组织形式到偶像崇拜都显示着虔诚文化的特征。从宗教虔诚文化角度考察,它无异于世俗化了的宗教模式。20世纪的新教神学甚至把费尔巴哈和尼采都视为基督教理论和实践的经典。对于非基督教的异文化来说,费尔巴哈和尼采理所当然属于世俗化的基督教文化。这样,以虔诚文化为基础、广义上的基督教文化同时也包含背离正统教会教义的个人和团体,甚至包括各类对基督教持批判态度或敌基督的思想和言行。在启蒙世俗化语境中,基督教虔诚文化突破以往封闭教区内的狭隘宗教生活,表现在个人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在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认同。比如来世、永生和救赎的思想来自基督教基本教义,是基督教对人类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比如对人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来自基督教基本价值观;良心约束、社会责任感、公益思想、职业道德来自基督教基本伦理要求;而对友谊和爱情的礼赞、对大自然的热爱中则浸透了宗教情感。在社会生活中,宗教节日、宗教礼仪和日常宗教生活不仅依然规定着人们生活的周期和节奏,而且构成了人们集体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在新教地区,虔诚文化深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与市民文化结合形成一种“世俗的虔诚”,并逐渐建构了市民的美德和心态。具体到虔诚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作品一方面通过对人和社会的塑造,另一方面通过作家的社会化(Sozialisation)将虔诚文化收录其中。这在从启蒙晚期到19世纪末的德语文学中表现尤为明显。虔诚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失去了本来的宗教含义,被用来表现人文思想和情感。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记录方式保留了对虔诚文化的记忆。那些在18、19世纪被正统教会视为非基督教或渎神的作品,或那些对基督教持批判态度的作家作品,以今天的视角反观,至少对于异文化的读者,仍然充满宗教虔诚,仍然带有浓厚的基督教文化特征。德语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伴随基督教的传播而产生,即便在人文主义运动或启蒙以后也不断与之进行着活跃的交流与对话。神学家汉斯·昆和日耳曼学者瓦尔特·延斯选择德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中的格里菲乌斯、莱辛、荷尔德林、诺瓦利斯和卡夫卡五位巨匠,从神学和文学解释学角度证明了这一点。早在中世纪早期的传教过程中,基督教就已融人了原始日耳曼异教文化以及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和人文思想。在漫长的中世纪的一千年里,基督教充当了欧洲各种文化的载体,并不断对各种异文化进行改造,容纳和吸收到自己的信仰体系和生活实践。从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上来说,德语文学总体可以以启蒙文学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启蒙以前的中古德语文学、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文学以及巴罗克文学,无论是宗教文学还是世俗文学均笼罩在基督教文化的框架中。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和法国理性主义的发展带动了人文思想领域各种偏离正统基督教信仰思想的发展。理性主义、科学主义、自由主义、自然神论、泛神论等思想的传播逐渐从内部动摇了基督教正统教义。基督教从此经历了从传播和确立以来最大的世俗化过程。在欧洲,基督教的世俗化总体上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一次在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时期,另一次在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其中尤以启蒙运动的世俗化更为彻底,它在法国大革命以后达到高潮,然后贯穿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直至今日。而在德国,由于宗教改革和信仰纷争阻碍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发展,所以直到启蒙运动基督教信仰才开始从根本上受到冲击--在18世纪表现为所谓的“雅典和耶路撒冷之争”,即古希腊罗马与古希伯来文化或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文化之间的抗衡。这样,启蒙对整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经院神学体系、形而上学、基督教信仰和教会组织形成了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挑战。世俗化引起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宗教丧失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俯就世俗世界,逐渐演化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宗教或政治神学;世俗世界的宗教维度逐步消减,世俗的理性、律法被运用于对国家和民众的统治和管理;宗教信仰趋于个体化,宗教生活逐步与社会生活分离;宗教虔诚很大程度上从教会转移到世俗生活,渗透到大众日常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当然,在世俗化过程中宗教并未消失,而是经历了一个转换过程,即以虔诚文化的形式转换到世俗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

后记

本书成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德国波鸿大学  的Paul Gerhard Klussmann先生,美因茨大学的Johannes  Meier先生,慕尼黑大学的Wolfgang Frahwald先生,柏林自由  大学的Hartmut Eggert先生都在交谈中带给我很多启发,拓展  了我的思路和视野。北京大学的范大灿先生从德语文学史角度  为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彭小瑜兄耐心解答了教会史  方面的疑难问题。在此还要感谢邹丽、晏文玲和邓深同学对书  稿进行了文字上的审校。一个有形或无形的集体带给人的温暖是无以言表的。好友  何珊十年如一日给予我热情的关心和鼓励。还有身边很多同  行、同事和朋友,与他们相处真的令人开心又长见识。北京大学  德语系、德国研究中心以及英语系志同道合的诸君,真心感谢  你们。

编辑推荐

《隐匿的神学》是关于研究“启蒙时期前后的德语文学”的专著,书中从德国解释学的传统角度,研究和探讨了德语文学注重思辨和道德建构的特征是如何形成的,井认为其重要根源在于:启蒙时期德语文学的形成发展,与路德宗教改革及其世俗化之间的有机互动--启蒙运动引发了文学艺术脱离神学和宗教获得审美独立,并转向人学及对人的关注。而文学在独立过程中同时携带了信仰模式、认知方式、情感表达、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这种互动作用于德语文学的功能和语言,使其成为审美意义上“隐匿的神学”。《隐匿的神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隐匿的神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扎实的文本分析,学德语文学的会很喜欢这类读物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