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伶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湖南省南部永州、郴州地区无疑是汉语方言研究的一块宝地。随着《中国语言地图集》的问世(1987年),“湘南土话”的名称已逐渐为人熟知。所谓“湘南土话”,是指分布于郴州市、郴县、宜章县、桂阳县、临武县、嘉禾县、新田县、蓝山县、宁远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县、永州市、零陵县、东安县等16个县市的一些性质和系属未明、内部差异较大的方言土语。而在新版《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由于方言分区标准的调整,“湘南土话”的范围缩小至11个县:宜章县、桂阳县、临武县、嘉禾县、蓝山县、新田县、宁远县、道县、双牌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见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方言》2007年第3期)其中宜章、桂阳、临武、嘉禾4县属郴州市,其余7县属永州市,位于永州市的南部。唐伶所研究的“永州南部土话”正好就分布于这7个县。  我第一次注意到湘南地区,那还是在二十多年前。1986年,我在一张小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是湖南省江永县蒲尾(今写作“普美”)村有一个叫高银仙的老人会写女书。我立即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希望了解女书与当地方言之间的关系。于是给高银仙老人写了一封信,向她请教一些问题。过了不久,就收到了她的回信,回信是用女书和汉字对照着写的,开头为“修书传文到山东大学……”。(该信载赵丽明编著《中国女书合集》第二册,第1725-1726页,中华书局,2005年)

内容概要

  《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是根据对永州南部75个土话点的实地调查所得,结合公开出版、发表的一些材料,对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的共时特点和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永州南部土话进行了地理分类,并简要探讨了永州南部土话和周边方言的关系。除了余论以外,全书的主体共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  本章首先介绍了永州概况,包括永州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民族人口等内容;其次对本书所说的“永州南部”的范围给以界定,并概要说明了永州南部的语言状况和永州南部土话的分布情况;最后交代了本书的研究背景,包括前人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的不足,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材料以及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对永州南部土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共时差异和历史演变进行了研究。这三章的写作模式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介绍永州南部土话声母(或韵母、声调)的总体状况,包括共性特点和内部差异;然后选取一些在共时平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永州南部土话范围内又比较重要的项目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最后列举特字。  第二章“永州南部土话的声母”主要讨论了全浊声母、帮端母、精组、知系、尖团音的读音类型和演变情况。  古全浊声母在永州南部土话里已经全部清化,清化以后的读音类型可分为“不送气型”和“有条件送气或不送气型”两大类,后者的“条件”主要指声母和声调。帮端母在永州南部土话里除了读塞音[p][t]母以外,还有鼻音[m][n]、边音[l]、先喉塞音[?D]、塞擦音[ts][t■]等四类特殊读音,从共时平面来看,帮端母的上述四类特殊音都受到一定的韵母条件的限制,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这四类读音并非形成或出现于同一时间,其中鼻音、边音和先喉塞音之间有音变关系,塞擦音自成一类。精组(主要指精清母)在永州南部土话里有塞擦音([ts][t■]组)和塞音([t]组)两大类读音形式,其中精组读塞音的现象在永州南部土话里有不同表现,但不论具体表现如何,精组读如端组都属于后起现象,不具存古性。从音类演变的结果来看,知系知庄章组的读音在永州南部土话里有共同之处,比如基本上都是逢今洪音韵母读[ts]组、逢今细音韵母读[t■]组,都有读舌头音[t]的现象;但同时它们又有一些区别,主要表现在知组有零声母、边音两种读音类型,而庄章组没有,知组读舌头音是存古现象,庄章组读舌头音属于后起音变。尖团音在永州南部的部分方言点还表现出对立,对立的具体表现有[ts/t■-k/c][ts/t■-t][ts-t9][t■-t■[t—k/t■]五种情况,在尖团不分的方言里,主要表现为[t■-t■]相混,个别表现为[ts-ts]相混。  第三章“永州南部土话的韵母”主要讨论了鱼虞韵、止摄、咸山摄、阳声韵尾、人声韵的读音类型和演变情况。  鱼虞两韵在永州南部土话里都有多种特殊读音形式,根据各种特殊读音形式之间是否有音变关系的标准,可以把鱼韵的特殊读音分成四大类,把虞韵的特殊读音分成三大类(分别对应于鱼韵的前三类读音),这些不同类型的读音体现了不同的层次;同时,部分方言点的鱼虞两韵现在还表现出区别。止摄开口三等支脂之韵在永州南部土话里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具体表现为支韵和脂之韵有别、脂韵和支之韵有别、之韵和支脂韵有别、支脂之韵有别四种类型,这些区别可能分别反映了古代某个时期的语言特点。咸山摄一二等韵、咸山摄三四等韵以及咸摄一等覃谈韵、咸摄二等咸衔韵、山摄二等山删韵等韵母读音在永州南部土话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综观这些韵母的读音类型和区别关系,一二等韵鼻韵尾弱化脱落的速度普遍比三四等韵快,一二等韵之间的区别也、比三四等韵普遍,咸摄一二等韵、三四等韵和重韵之间的差别比山摄一二等韵、三四等韵和重韵之间的差别更普遍。阳声韵在永州南部土话里的今读形式有纯元音韵、鼻化韵、鼻尾韵三种,其中,阳声韵读纯元音韵的现象和韵摄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韵摄韵母主元音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鼻韵尾脱落速度较快;阳声韵读鼻化韵的现象是鼻尾韵进一步弱化的结果;阳声韵读鼻尾韵时有[m][n][■]三种收尾形式,它们和古代收[m][n][■]三类韵尾的字基本上没有对应关系,而且[m]尾属于后起的音变。入声韵的塞音尾在永州南部土话里已经完全丢失,目前绝大多数方言点人声韵都读纯元音韵,只有江华码市的入声韵还有条件地带喉塞尾[?],另有部分方言点的人声韵有条件地读鼻尾韵。  第四章“永州南部土话的声调”分别分析了古平声、浊上、去声和入声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比较有特点的现象,详细讨论了浊上和入声的归并方式。  关于平声,主要介绍了“平声不分阴阳”和“气流分调”两种现象,并指出“平声不分阴阳”不是存古现象,而属于后起的音变。关于浊上,首先介绍了浊上的演变类型,指出在永州南部土话里,浊上除了独立成调以外,还和阴平、阴上、去声(阴去)等调类发生了归并;然后分析了浊上某些归并方式的性质,比如“浊上归阴平”的性质和客家方言不同,它是语音系统内部调型相同、调值相近的调类发生合并的结果,浊上归阴上、浊上归去声(阴去)则和官话的影响有关。关于去声,主要讨论了“去声不分阴阳”、“浊去归阴平”和“新田土话中‘去’字的声调”三个问题。关于人声,首先也是介绍它的演变类型,指出在永州南部土话里,人声独立成调的现象主要是针对清人而言的,浊人除了极个别点以外,都已经和别的舒声调发生了归并,入声的归并方式主要表现为清人和阴去合并,浊人和阳去合并;然后对人声某些归并方式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第五章对永州南部土话进行地理分类。  本章分别选取了一些语音条目、词汇条目、语法条目为永州南部土话进行地理分类。根据我们所选定的分类标准,可以把永州南部土话大致分成东北片(宁远、新田、蓝山)、西南片(双牌、道县、江永、江华沱江)和正南片(江华沱江除外)三个小片。  第六章从语音角度比较分析永州南部土话和周边方言的关系。  本章分别选取了一些声母、韵母、声调项目比较了永州南部土话和其周边方言(主要是周边的土话),如永州北部土话、郴州土话、粤北土话和桂北平话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南岭土话群”——湘南土话、粤北土话和桂北平话的关系提出了几点看法。  余论部分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语言的发展演变和非语言因素之问的关系,一个是和永州南部的语言生活有关的问题。

作者简介

  唐伶,女,湖南永州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书籍目录

永州南部语言分布图永州南部土话分布图第一章 绪论1.1 永州概况1.1.1 历史沿革1.1.2 自然地理1.1.3 民族人口1.2 永州南部的语言状况1.2.1 永州南部的范围1.2.2 永州南部语言概貌1.2.3 永州南部土话的地理分布1.3 本书的研究背景1.3.1 前人的研究1.3.2 研究材料和方法1.3.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 永州南部土话的声母2.1 总体状况2.1.1 共性特征2.1.2 内部差异2.2 全浊声母2.2.1 演变类型和分布2.2.2 全浊声母清化后送气与否的条件2.2.3 全浊声母的特殊音变2.3 帮端母2.3.1 演变类型和分布2.3.2 帮端母特殊读音的语音条件2.3.3 帮端母特殊读音产生的时间2.4 精组2.4.1 演变类型和分布2.4.2 精组读如端组的性质2.5 知系2.5.1 演变类型和分布2.5.2 知系读舌头音的性质2.6 尖团音2.6.1 分混类型2.6.2 地域分布2.7 特字第三章 永州南部土话的韵母3.1 总体状况3.1.1 共性特征3.1.2 内部差异3.2 鱼虞韵3.2.1 鱼韵3.2.2 虞韵3.2.3 鱼虞韵的比较3.3 止摄3.3.1 支脂之韵的区别类型3.3.2 支脂之韵区别类型的比较3.4 咸山摄3.4.1 成摄3.4.2 山摄3.4.3 咸山摄的比较3.5 阳声韵尾3.5.1 阳声韵尾的演变情况3.5.2 阳声韵收[m]尾的性质3.6 入声韵3.6.1 演变类型和分布3.6.2 入声韵和阳声韵的合并3.7 特字第四章 永州南部土话的声调4.1 总体状况4.2 平声4.2.1 平声不分阴阳4.2.2 气流分调4.3 浊上4.3.1 演变类型和分布4.3.2 浊上的演变方式4.4 去声4.4.1 去声不分阴阳4.4.2 浊去归阴平4.4.3 新田土话“去”字的声调4.5 入声4.5.1 演变类型和分布4.5.2 入声的演变方式4.6 特字第五章 永州南部土话的地理分类5.1 语音条目5.1.1 声母5.1.2 韵母5.1.3 声调5.2 词汇条目5.2.1 永州南部土话的词汇特征5.2.2 词汇条目的地理分类5.3 语法条目5.3.1 永州南部土话的语法特征5.3.2 语法条目的地理分类5.4 小结第六章 永州南部土话和周边方言的语音比较6.1 声母6.1.1 全浊声母6.1.2 帮端母6.1.3 精组6.1.4 知系6.1.5 尖团音6.2 韵母6.2.1 一等韵和二等韵的分合关系6.2.2 重韵的分合关系6.2.3 阳声韵尾6.2.4 入声韵尾6.3 声调6.3.1 调类6.3.2 人称代词的声调6.4 小结余论附录一 永州南部土话详细调查点方言音系附录二 永州南部土话详细调查点字音对照附录三 发音合作人简况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汉语方言  (1)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通行于永州南部。从古全浊声母的读音情况来看,永州南部新田、宁远、蓝山、道县、江永、江华六县的全浊声母都已经清化;双牌由于行政历史的关系,原属芝山区的北部仍保留全浊声母,原属道县的江村、理家坪、打鼓坪古全浊声母也已清化。  (2)土话  在永州南部范围内,土话的分布范围和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但它和西南官话的差异甚大,两者不能互相交流。永州南部土话是湘南土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湘南土话的概念来源于《中国语言地图集》:“湖南省南部十六个市县的交际语是西南官话,命名为湘南片。各市县内还有土话。湘南土话与韶关土话的关系有待调查研究。”永州南部土话的分布情况详见下。  (3)平话  平话主要分布在宁远县,此外,新田、蓝山与宁远交界的少数村庄也讲平话。据李连进(2000:4),“湖南省南部的宁远、道县、蓝山、通道等县是最北端的桂北平话区,由于受周边的西南官话和南部湘语的双重影响,叠置的异质成分复杂,与诸平话次方言的差异最大”。但据我们的了解,除了与宁远交界的少数村庄以外,蓝山境内基本没有平话,道县境内所谓“平话”的性质也需进一步确定。  (4)客家话  永州南部有少量的客家话,分布在新田门楼下乡长田村,江华桥头铺镇部分村落、沱江镇部分村落,江华东田镇阳华庙村、蔡园林家。  (5)粤语  江永境内有少量的粤语,分布在江永县粗石江镇鸡咀营村和桃川镇石枧村。  2.少数民族语言(1)瑶语瑶语是永州南部主要的少数民族语言,在江华瑶族自治县、蓝山、道县、江永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其中以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使用范围最广。

编辑推荐

  在大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唐伶的博士论文《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全面描述了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的基本面貌,揭示了它的众多重要的语音特点,例如全浊声母的演变类型,帮端母读鼻边音和塞擦音、精组知系声母读塞音的现象,鱼虞韵相分、东三钟韵相分的现象,气流分调的现象,等等,使人们对该地区方言的语音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作者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对永州南部土话进行地理分类,并将永州南部土话语音与周边湘南土话、粤北土话、桂北平话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本地区土话内部之问的亲疏关系、本地区土话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这对人们深入认识土话的性质,推进对土话及周边方言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永州南部土话语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