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黄曼君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出版)  作者:黄曼君  页数:265  

前言

在我“从心所欲”之年,得到机会来编选这本“自选集”,是一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这对我一生的学术生涯是一个总结,是一个很好的纪念,也是一种新的鞭策。编选这本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的自选集,我大致遵循的是如下几个原则:一是关于学术活动纵横时空的考虑。纵向看,重点选取新时期不同年代的成果,有新世纪的,也有上个世纪90年代、80年代的,同时也选了一篇上世纪60年代初的论文《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横向看,所选成果应该代表我从事的学术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其中不仅主要是现代文学的,还有当代文学和文论方面的成果。同时,除了科研方面,还有教学方面的成果总结。这样纵横交织的展示,不仅能使人看到成果的全貌,还能使人在某种程度上看到学术道路的发展。二是关于学术类型史、论、评的考虑。书中所选成果,史、论、评都有。第一部分主要是史,前四篇是史的概括论述,史中有论,如关于新文学经典的发生发展,新文学传统的发生发展,新文论的发生发展等。为了突出史的观念,这一部分还根据新文学史的发展安排了关于“五四”文学、左翼文学、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及“延座”讲话的论文各一篇。第二部分是以论为主,所选作家作品因为许多是现代文学历史上的,所以论中又有史,还选了一些当前的,所以又论中有评。第三部分是关于学术思想、教学经验的成果总结,则史、论、评都是交融在一起的。三是关于学术效应质与量的考虑。编选自选集当然首要的是选优,注重所选成果的典范性,甚至于是原创性,但在注重“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的“量”,这“量”,就是要考虑到我在上面所说两点的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是要求质与量的结合。例如本书所选《(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一篇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二十五六岁时所写的论文,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的质量的,今年湖北作协编选的《湖北文学60年》选我的作品就只选了这一篇。还有,关于《母亲文化:深沉、激越的“寻根”浩歌——评岳恒寿的中篇小说(跪乳)》一篇是我为纪念我的好友岳恒寿不幸早逝而选的。

内容概要

  编选这本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的自选集,作者大致遵循的是如下几个原则:  一是关于学术活动纵横时空的考虑。纵向看,重点选取新时期不同年代的成果,有新世纪的,也有上个世纪90年代、80年代的,同时也选了一篇上世纪60年代初的论文《(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横向看,所选成果应该代表我从事的学术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其中不仅主要是现代文学的,还有当代文学和文论方面的成果。同时,除了科研方面,还有教学方面的成果总结。这样纵横交织的展示,不仅能使人看到成果的全貌,还能使人在某种程度上看到学术道路的发展。  二是关于学术类型史、论、评的考虑。书中所选成果,史、论、评都有。第一部分主要是史,前四篇是史的概括论述,史中有论,如关于新文学经典的发生发展,新文学传统的发生发展,新文论的发生发展等。为了突出史的观念,这一部分还根据新文学史的发展安排了关于“五四”文学、左翼文学、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及“延座”讲话的论文各一篇。第二部分是以论为主,所选作家作品因为许多是现代文学历史上的,所以论中又有史,还选了一些当前的,所以又论中有评。第三部分是关于学术思想、教学经验的成果总结,则史、论、评都是交融在一起的。  三是关于学术效应质与量的考虑。编选自选集当然首要的是选优,注重所选成果的典范性,甚至于是原创性,但在注重“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的“量”,这“量”,就是要考虑到我在上面所说两点的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是要求质与量的结合。例如本书所选《(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一篇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二十五六岁时所写的论文,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的质量的,今年湖北作协编选的《湖北文学60年》选我的作品就只选了这一篇。还有,关于《母亲文化:深沉、激越的“寻根”浩歌——评岳恒寿的中篇小说(跪乳)》一篇是我为纪念我的好友岳恒寿不幸早逝而选的。

作者简介

黄曼君,男,1931年生,湖南湘潭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1962年任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7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生导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并为华中师大文学院带来第一个博士点。历任教研室主任、中文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人。现任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学科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海南大学等六所大学兼职教授。代表著作有《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与新文学主潮》、《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20世纪文学现代品格论》。主持完成国家“八五”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七五”、“九五”社科项目,教育部“九五”、“十一五”教材项目各一项。现承担国家“十一五”社科一般自选项目一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一项。获国家级奖二项,省政府二等奖六项,省教委一等奖一项。武汉市政府一等奖二项,优秀著作奖一项,省教材一等奖一项。

书籍目录

前言一、文学史论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现代文学何以形成新型传统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总体特征回归中的超越——对“五四”文化精神的反思与辨析左翼文学创作方法问题略议民族新文学性格的重塑和再造——浅议40年代文学现代化、民族化的历史进程文艺经典现代性言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二、作家作品论鲁迅论创作思维的特征发展鲁迅研究三题《女神》创作灵感试论自然科学的时代精神与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闻一多文化诗学论论沙汀小说艺术再现的特征《创业史》的长篇结构与人物描写余光中的现代诗学品格论现代民族文化品格的弘扬与铸造——赵淑侠海外华人题材小说论文化溯源与历史重构——评杨书案三部长篇历史小说新作母亲文化:深沉、激越的“寻根”浩歌——评岳恒寿的中篇小说《跪乳》关于现代鄂籍作家研究三、学术思想论文学史家的智慧和魅力——王瑶学术思想初探反思重构中探寻——我的学术之路新文学“以美引真臻于善”教学体系刍议文学教学改革的跨世纪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的阐发与运作附录

章节摘录

阐释中的新文学经典世界还表现在各种新文学史、经典研究史与阐释史中。它们将新文学经典及经典阐释连缀成各种体系,使之系统化、规范化,更具有权威性和普及性。由于治史者的主体性,特别是20世纪史学观对主体性的强调,任何文学史都是具有理论负荷与价值负荷的阐释的文学史,因此,根据思、诗、史关系的不同组合,这些文学史仍有如下类型:一类是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史。这类新文学史,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关于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化性质的论述为指导思想,构成史论框架,以突出其政治内涵的“思”将“诗”与“史”联结起来。由于与中国新文学密切联系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概括符合历史的真实,加以几本重要的新文学史撰写者、主编者(50年代初的王瑶、50年代中期的刘绶松、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的唐驶、严家炎)的深厚文艺学养在几个相对宽松时期的创造性发挥,使得这些文学史能在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范围内实现思和诗、思和史的对话,达到思之诗、思之史的融合。正是经过以王瑶、刘绶松、严家炎等为代表的新文学研究家的努力,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的经典地位被确定下来,直到今天仍有价值。但这一类型的文学史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极左的政治化方面提出问题,即对上述经典的选择和评价是在新民主主义的史论框架内,当时的主流政治话语似乎并不满意。另一方面是从今天开放的视野提出的问题,这与鲁迅阐释提出的问题相似,即无论从文学史观、思想与审美价值取向来看,还是从创作方法的提倡、编写体例来看,都因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观念的渗透和束缚,使经典的选择和评价显得保守、褊狭,与新文学史本身的丰富、复杂的生命系统不符。另一类是现代精神文化的新文学史。自从80年代王瑶提出新文学史的现代化课题,钱理群等人提出中国20世纪文学史观,又于90年代撰写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并作为文科教材在高校广泛使用以后,这一类文学史(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美学史等)逐渐多起来。这类新文学史的主要特点是超越政治意识形态,以现代精神文化为核心概念和贯穿线索,将人的解放和民族灵魂的改造的基本精神文化现象,融合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带来的各种现代化主题中去。它们还注重审美的自由,注重文学观念、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多元化的独立品格。因此这种突出“诗”的诗之思和诗之史的特征符合诗性转向的世界潮流,也成为新文学经典与经典阐释具有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编辑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黄曼君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