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音乐故事

出版时间:2005-03-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沈弘  页数:419  字数:353001  
Tag标签:无  

前言

  音乐,是有组织的音响,这话精确至极,简练而自守,无懈可击。然而没有任何一位把音乐当作心灵的歌声的爱好者情愿接受这个朴直得近乎于数学公式的定义。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领域,那里充满了无法言传的诗意,使人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渴望之中,没有人乐于对自己驰骋感情的世界加以逻辑性的规定,他们拒绝在任何艺术领域施以限制性的文字描述,周严的语言表述无视人们对美的漫无形迹的追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另外的表达方式:  人类灵魂的完美表现  精神世界的神秘语言  以万物为主题的旋律  天使的歌唱  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当你走进音乐世界,迎面而来的是~大批庞大高深的专业术语,足以把人搞得兴趣索然,避之唯恐不及。而像《b小调奏鸣曲》、《C大调交响曲》、《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些曲目,看上去也真的与a2+b2=c2、(a+b)2=a2+2ab+b2、E=mc2这些数学公式一样冷冰冰地,毫无诗意。  但精粹的数学公式背后却埋藏着引人入胜的细节,数学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定理的产生,无不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引人入胜之处还不在于先哲们毫无世俗功利的献身精神,真正照亮人的内心世界的,是通往真理的途中爆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其中充满灵巧和机智。方法的机巧和智慧的迂回甚至含有思想的幽默,使纯粹逻辑化的推理过程不仅不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它折射出人类智慧之光, “它赋予人类的发现以生命,它令思维活跃,精神升华,它烛照我们的内心,消除了我们与生俱有的蒙昧与无知。”(希腊·普罗克洛斯)从希波克拉底、欧几里德到欧拉、康托,把人类思维带上真理之路的数学王国从来不缺乏美与活力。  再回到音乐上来。西方世界过去五百年间的音乐文化洪流里产生的作品浩如烟海,历经岁月的磨洗,大部分都已被销蚀掉,那些留存至今,还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带来感动和快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经典音乐与我们之间毕竟隔着一条时间的长河,虽然仍可以激动人心,但仅仅听凭耳朵的感受却并不完全可靠,尽管一部分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艺术欣赏终究存在着最基本的审美判断原则,除音律本身外,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听成葬礼进行曲的大有人在,一首欢快单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背后,竟会是一场对罪恶战争的赞美,也许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经验,运用在今天,运用在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上仍不失为良方。西方音乐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上孕育而成,经典作品的背后,是思想、科学、信仰、风俗、文化、经济、技术等因素构成的背景,作曲家本人的人生经历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名曲后面往往隐藏着令人一咏三叹的感人故事,了解这些背景,对我们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捉摸不定的情感内容是大有裨益的,一些大得吓人的经典名作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会骤然缩短。  艺术创作,无论诗、戏剧、小说、雕塑、绘画还是音乐,都是异常艰苦的劳动,艺术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遭受的磨难有时是我们今天无法想像的。

内容概要

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聪明的读者读过之后,口头会自然带出诸如素歌、卡农、人工泛音、超吹、走句、对位这些可爱的名词、上回再遇到谈起莫扎特、贝多芬就能口若悬河、飞沙走石的音乐侃家,就能从容应对,维持面子了。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

作者简介

沈弘,浙江绍兴人氏。1983年中文本科毕业,主任编辑,北京文艺台副台长。涉足文学、古典音乐领域,稍有心得,敷衍成文,散见于报刊,散文、杂文、评论、随感不过百余篇。《经典音乐故事》系笔者在北京文艺台开办的音乐栏目,播出数年,颇得同好喜爱,整理文稿,汇成一册,今

书籍目录

前言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科莱利:《圣诞协奏曲》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吕利:《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格林卡:《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梅耶贝尔:歌剧《恶魔罗勃》拉威尔:《波列罗》德彪西:前奏曲《牧神的午后》帕莱斯特里那:复调艺术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李斯特:《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贝多芬:c小调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格里格:抒情小品布鲁克纳:e小调《第八交响曲》韦柏:歌剧《自由射手》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韦柏:《邀舞》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圣-桑:《动物狂欢节》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乔治·艾涅斯库:《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维奥蒂:《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无词歌》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理查德·施和持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维尼亚夫斯基:《莫斯科的回忆》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

章节摘录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在巴赫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可以找到除歌剧之外的任何曲体,协奏曲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赫的存世作品有一千多部,协奏曲仅占21首,数量并不算丰饶,但是列举巴赫的代表作,即使把目录压缩到很短,《勃兰登堡协奏曲》也会赫然在目。    1717年到1723年之间,巴赫在克腾的小宫廷里担任乐长。克腾是一个没落的小城邦,领主是有王储身份的利奥波德。克腾公爵年轻有修养,.会拉古大提琴和小提琴,会弹古钢琴,而且能唱男低音。克腾公爵的音乐素养已超出了音乐爱好者的水平,几乎够得上职业水平。他的官廷乐队由l8位乐师组成,按照利奥波德信奉的加尔文新教的教堂仪典,并不需要很大规模的圣咏合唱,所以乐队的主要任务不在宗教音乐而在世俗音乐,尤其注重器乐,这就要求乐师们应该具有较高的器乐水平。克腾公爵搜罗来的乐师个个技艺精良,公爵本人又热爱音乐,这使巴赫对克腾乐长的位置很满意。然而,为了辞去旧职就任克腾新职,巴赫竟被抓进监狱关了将近一个月。  巴赫在来克腾之前,曾在魏玛官廷任唱诗班指挥和风琴师。魏玛公爵的贵族脾气非常怪僻,又独断专行,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摊上这么一位主子已经不好伺候,偏偏老公爵的继承人奥古斯特是个不逊之徒,不看脸色高低,专爱议论宫廷事务,他是魏玛公爵的侄子。奥古斯特和公爵之问的关系注定是摩擦不断,双方又各不相让,这使处在夹缝中的下属们感到很为难。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典音乐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图书馆借的书,读完后,特地买了一本,结果被朋友拿去了,就又买了一本,入门的好书。
  •   强烈建议大家在看书时,找相应的音乐做背景,,书质量还不错。。。长知识啊~~~
  •   还没看,书看起来不错。
  •      很多人或许都听过孔子学琴的故事,其具体情节如下----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谬然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近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但我还是擅长于弹琴。如今,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可以进一步学点别的了。」孔子听了,并不急于学其他,回答说:「我还没有学到它弹奏的技巧啊。」孔子用心投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快学会了技巧。于是,师襄子便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学会技巧了,那么可以学点别的了。」孔子回答说:「可我还没有了解曲子表达的意趣啊。」孔子继续专心练习一段时间,了解了曲子的意趣。此时,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了解了它的意趣,现在可以进一步再学点别的了。」但孔子依然想继续深入,回答说:「我还不晓得它是歌颂谁的啊。」于是,孔子专心一致,每天弹奏,用心领会曲中歌颂的人物。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孔子有所深思,高高地站在一个高处,向着远方眺望说:「我已经知道它是歌颂谁的了,他长得有点黑,身材修长,有着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他眼光辽阔,囊括四方。若不是周文王,谁能如此啊!」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立刻离开坐席来到夫子面前,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敬意地说:「君子,真是无所不通的圣人啊,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
       《经典音乐故事》这本书通俗易懂。让你在聆听经典的同时,以渐次达到“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的境界。
  •     朋友对昨儿的《西方音乐一千年》感到不容易读懂,那好,那就再来推荐一本被誉为“超级傻瓜”级的入门书。它叫《经典音乐故事》,作者是个同样不属于音乐专业的编辑,同样此书是源自当年的北京文艺电台节目,不过,这本书基本上不是历史,而是故事,而且是从每一首单曲入手的故事。但不要轻易以为它简单或者档次低或者别人评分低,因为,就算是简约,它也不简单。
      
      翻开目录就可以看见,所有的篇章都没有时间顺序,也没有人物专列,只有一首曲子的名字和它的作曲者,沿着这样的篇章,一个单纯的渴望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好奇者,甚至一名认识字的贩夫走卒,都可以轻易而随意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曲子开始步入古典音乐的殿堂。这一条非常简洁而自由的道路,你可以从任何一个篇章入手,不必去被迫阅读那些复杂的时间顺序和历史背景等等。因为每一个篇章都独立成章,同时,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作者很小心地不让相关人物的不同曲目介绍产生内容上的重复。
      
      在书里,针对每一首曲子而成的每一个故事,在我眼中都是一篇简美生动的古典音乐普及文,它不仅包含着这首曲子的背景,作者的相关故事或者小道、八卦、绯闻,还包含了该曲目演奏的团体,演绎的方式,演绎的花絮,甚至包括了今日的相关评论。对于熟知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人来说,有些资料也未必是陈旧的,而更重要的是,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秉承爱好的用心之作,而让人有所收获的就是一个人以心而就的作品。
      
      由于作者是编辑出身,同时具有中文本科学历,所以,所有篇章都浅显易懂,文学故事穿插其中,丰富有趣,更充满了作者对古典音乐的感情,如果说此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就像古典音乐花园里花朵,那么,沈弘就像一个殷勤的导游,和蔼地牵着你的手,一步步走进他修葺了无数曲折小径的古典音乐的大花园,让你畅游其中,并采撷你自己喜欢的花束,而他则带着微笑与你娓娓道来他对这些花儿的理解,让你更多了解你所不知道的花儿的秘密,让你更快地爱上它们,从而更容易地选择你所珍爱的花束。
      
      记得写著名政治预言小说《1984》的乔治·奥威尔曾经说:”几乎每一部书都是可能在某些读者中引起反应的,哪怕这反应是极为反感的,因此这些读者对该书的意见肯定比卷于此道德职业书评家有价值。“(摘自《一个书评价的自白》)同样道理,一个音乐爱好者从自己的经验积累中浓缩出来写就的书,一定比一个音乐专业普及作者更为让读者接受。
      
      当然,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就一定有自己的偏好,沈弘也不例外,而推荐他书的我同样也有偏好,那是因为我跟他同样为门德尔松打抱不平,一如小提琴顶级大师海菲茨所说——”假如门德尔松的音乐从世上消失,那么其他一切音乐将会终结“但这样的极端说法其实并不足以影响一个初级入门者,因为”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进门之后,要怎样找到自己的爱好,则是这个具有独立自由思想的初入门者自己的选择了。
      
      此外,关于西方古典音乐入门的书很多,写故事的也很多,当年李叔同、丰子恺等等也写过相关的西方古典音乐的入门书籍,但我以为,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迭,更何况当年的信息远不如今天的丰富,在这样的时代,接受这样播出数年之后成书的作品,恐怕比自己茫然在书海和乐海里巡游更容易得多。
      
      【原文地址】(以上有所修改)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901036487&BlogID=150117&PostID=37870302
  •      按理来说类似这种知识介绍性的书在读过之后实在没必要写什么读后,但书读到最后突然间感到有些话不说不爽,所以干脆一不作二不休,说得稍微具体一些。
      
       本书包含200余个独立篇章,用4到5页的篇幅介绍一首或者一组名家名曲,作品小到音乐小品大到交响曲,再从器乐曲到声乐曲涉猎广泛。文章中作曲家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与作品相关的逸事趣闻无所不包,乐曲分析与评论在措辞上也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艰深的专业术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在先后介绍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时,作者还不厌其烦地重述重点内容,即使是像我一样不善于记忆的人也完全可以轻松地留下印象。因此,这本书实数启发初学者入门古典音乐的傻瓜教材。
      
       关于本书的选曲,最初我单纯地以为仅由作品在音乐史中所处地位决定,后来才逐渐发现实际可能与编者的个人喜好也不无关联。书目中很难找到一个标题指向华尔兹或是波尔卡,如果韦伯的《邀舞》还能当得其一的话,即使是最为人耳熟能详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也未能获此殊荣。不仅如此,对培养出圆舞曲之父、圆舞曲之王的施特劳斯家族编者也所提甚少,除了一首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之外再无其他。如果说本书多少还涉及到一些关于华尔兹的内容,就是在介绍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时说这部作品在舒伯特生前未被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采用,在他死后多年这座城市都不理睬这部伟大作品,其原因是“它(指维也纳)的市民们似乎更乐于沉浸在兰纳和施特劳斯的华尔兹舞曲里”,因此编者得出一个结论道“‘音乐之都’的趣味似乎并不高雅”,更有甚者,编者随后继续写道“庸俗风气泛滥的社会根本不屑一顾深刻的作品,小市民的暂时物质满足使他们像肥猪一样在烂泥里打滚,幸福地哼哼。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伟大,他们不需要伟大。”文笔犀利无情,当我看到这里时,我确信本书的选曲充斥着个人意见。显然编者沈弘可能并不喜欢华尔兹、波尔卡等音乐类型,但作为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真如编者所言是“趣味庸俗”的,但仍不可否认它历经百年,仍久演不衰,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因此编者不应该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将其抛弃。
      
       本人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见解只能做到如此,但由此可得出推论,即本书由于编者偏好不乏遗漏之处,因此爱好古典音乐的初学者可以选择阅读此书,但必须明确且不说浩淼无边的古典音乐,即便是曲中精华,本书所也不过冰山一角。
      
      http://richi.yculblog.com/post.1798932.html
  •   今天推荐的时候有小朋友说看着这书像小人书,嘿嘿,等你去图书馆借阅之后,你就明白它为何要重新出版第二版了。因为——
    简约不简单。
  •   太过于好高骛远的人,走不了长远的路。
  •   我其實挺需要入門的,這兩年開始胡亂聽。不過還是怕看了入門書就會不由自主隨著評論走。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有這種問題。
  •   走得进去,才能走得出来,如果不走进去,怎么走出来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