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教案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项福库,杨双,何丽 编  页数:300  

内容概要

  本《教案》在体例、内容上以党中央马克恩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依据,严格遵循教材内在逻辑,准确阐述教材的基本观点,全面体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体例上依据教材的章节安排,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编,每一编又分综述及若干章、节。内容上,它一方面以统编教材为依据,适当增加拓展性资料,并借鉴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项福库,男,1957年10月生,黑龙江省桦楠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原为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首届“教学名师”、伊春市科技拔尖人才。现为长江师范学院思政部教授,第一批重庆市礼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市高校职称评委会评委,重庆市高职高专职称评委会评委,重庆市中等专业学校正高职职称评委会评委,长江师范学院学术委员、教学督导委员、教学带头人。在30年高校教学工作中,先后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先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历史学会、黑龙江省地方史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参加过三省七院校《中国现代史》和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历史专题讲座》等教材编写。主持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感恩教育理论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人物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现代中国影视剧作品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9部书的撰写。发表教学科研论文70多篇,有多篇在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主持和主研过11个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两个、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个。2007年获重庆市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奖。2010年荣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特等奖。多年来主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创立了“三三式”教学体系,使该课程先后成为校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荣扶“长江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带头人”“教书育人楷模”“师德先进个人”“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重庆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

书籍目录

绪论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上编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年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中编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0)下编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后记

章节摘录

  教学难点  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教学设备  本章多媒体,《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等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  (1)运用我校思政课创建的“三典式”教学模式开展本章教学,即以典型教育素材引领课堂教学、以典型乡土史资源(如太平军勇过白涛、太平军抢渡乌江天险、太平军到涪之处、石达开血战涪州、石达开进军与撤离涪州原因探析)丰富课堂教学、以典型案例(如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充实课堂教学。  (2)运用我校“纲要”课创建的“三法式”教学模式(即以三维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再现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课型  理论讲授课。  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开展“唱读讲传”活动?  在布置学生于课前做好“唱读讲传”的准备基础上,以班为单位,以学号为顺序,抽取两名同学到讲台前,讲一段与本章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红色乡土史故事,或朗诵近代文史名著丛书《太平天国诗文选译》。  教师做好评判,为学生的表现打分,记入平时成绩。评分主要看学生准备是否认真、现场表现效果等。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个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方案。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探索情况。  讲授新课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村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起义背景。  教学设计:此处运用我校思政课创建的“三法式”教学模式中的情景再现教学法开展教学。一边播放《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背景》影视片断,一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该影视片断思考: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战争的兴起背景有哪些呢?学生解答后,教师总结归纳: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①地租剥削严重: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农民租种地主土地,需要把全年收成的一半以上作为地租交给地主。  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③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④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创立拜上帝教。  教师:1843年,洪秀全在其第四次科举考试落第后,吸取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拜上帝教成为组织革命力量的秘密团体。1844年,他和冯云山等到广西宣传拜上帝,逐渐发展会众上万人,为金田起义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3)金田起义与建都天京。  1851年1月11日,正当洪秀全38岁生日的那天,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攻占永安之后,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规定“各王俱受东王节制”,并颁布诏令。太平军北上过程中得到农民的拥护,起义军不断扩大,打到武昌时已发展到50万人,打到南京时已经号称100万人了。1853年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粉碎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到1856年上半年,太平天国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以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无疑是对当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否定,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这种强调“绝对平均”的方案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贯彻实行。但是这个纲领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彩教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