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办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渊  页数:243  

前言

  “李良玉教授及其博士生学术文丛”原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从现在起,这套文集将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为了既体现丛书的连续性,又显示新一家出版社的气象,丛书改名为“李良玉教授与其博士生文丛”。  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在知识产权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副总编辑王润贵先生和编辑牛洁颖女士的直接主持下,共有《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和我的5位学生的博士论文出版,还有一位学生的博士论文目前已经修改完毕,即将交付审阅。我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参与这套丛书的朋友们的远见卓识和辛勤劳动,也特别珍惜和他们相处过程中所获得的真诚。记得我在给牛洁颖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过:“人文社会科学的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我很欢迎和你推心置腹地讨论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就是把书出好;立场是一致的,就是以诚相见;我想效果自然也是可以预见的,就是互相更加信任,友谊愈笃。”这段文字代表了我们的共识。  1999年,南京大学通过有关程序确认我具备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次年起我开始招收学生。假如按今天官本位条件下博导的实际社会地位、声誉及其所承担的职责等多项指标来衡量,成为博士生导师或许并非幸事。然而,我仍然感谢学校领导、研究生院和所有参加评审工作的校内校外专家,他们给了我一份可能,如同我在第一届学生答辩的时候所说:“使我有机会获得培养青年、提携才俊的创造性工作的快乐”。它来源于教育的诚实、神奇和自我满足。  把我指导的学生的论文结集出版博士论文丛书,是我招收博士生伊始就定下来的努力方向,也是一开始就向同学们提出来的目标。这是一个艰难的目标。现在,这套丛书已经拥有13种著作,预计今后一两年内将达到20多种的规模。假如有人问我,丛书的价值何在?我依然回答:任何著作一经出版,对它的评判权从来就不属于作者。只有读者和时间的检验,才能最终决定其命运。

内容概要

  吴渊同学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围绕宣村小学20世纪60年代创办以来的历史,收集了大量乡村文书,包括各种计划、年报、帐册、礼单、名册、发票、发言稿、工程书、决算书、工资单、工作笔记、会议记录以及相关政府公文、报刊资料,做了大量采访,并整理成谈话记录。论文详细叙述了宣村小学的创办经过,交代了这所学校在本世纪初停办之前大约40年时间的办学历程,揭示了在国家统一政策行为之下农民含辛茹苦、节衣缩食的办学情形,介绍了宣村小学的历任公办和民办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集体化时代农民大力推进农村小学普及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作出巨大奉献的典型。这个典型,不仅是集体化时期的一份个案,而且在这个时代具有普遍的意义,是这个时代中国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随着农民办学时代的结束,目前大批农村小学已经被撤并,多数已经湮灭,历史资料流失,本文是在这样的时刻被及时挖掘出来的一桩鲜活的历史事件。随着时代的演变,它的意义和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作者简介

  吴渊,1978年生,湖北麻成人,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现为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论、教育论、基础教育学。

书籍目录

绪论一、选题缘起二、当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回顾三、核心概念、研究方法、材料、思路第一章 大山的记忆:宣村小学概述一、大别山下的宣村二、宣村地方教育体制之演变三、宣村农民办学投入机制之演变第二章 第一、二次校舍建设第一节 “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第二节 初建小学一、决议建校二、摊派任务三、学校初成第三节 扩建小学一、“五七教育网”二、“厂校合一”三、“戴帽初中”四、扩建校舍第三章 第三次校舍建设第一节 “一无两有”一、楼房校舍的动议二、选址与征地三、蓝图第二节 “化缘”:筹款建校一、村民集资和政府补助二、募捐三、借贷第三节 欢腾的希望一、承包建校二、庆典中的心声第四章 常规投入第一节 农民直接投入——书本学杂费一、村校统一核算时期的学杂费(1968—1988)二、村有——学校独立核算时期(1989—2000)第二节 村集体投入——公益金第三节 勤工俭学一、“厂校合一”时期(1975—1976)的勤工俭学二、“厂校合一”解体后的勤工俭学(1977—2000)第四节 “替代财源”——宣村农民对公办教师的工资投入一、“替代财源”政策的起源二、宣村的“替代财源”任务第五章 宣村小学的公办教师第一节 宣村小学公办教师概述一、公办教师的来源二、公办教师的管理与调动三、公办教师的工作、待遇与生活第二节 公办教师案例分析一、俞厚玉、余德新和丁时柏二、丁庆德和李晔第六章 宣村小学的民办教师第一节 宣村小学民办教师概述一、民办教师的录用与培训二、宣村民办教师的整顿三、“民转公”——民师跳龙门第二节 “民办公助”——宣村农民对民办教师的工资投入一、“民办公助”政策的起源二、“民办公助”向“政府公办”的转变三、宣村农民对民办教师工资投入的分析第三节 民办教师的劳动投入一、工作量之比较二、案例一:丁汝广、丁时伦三、案例二:丁时福、吴功朝四、案例三:吴成福、丁桂珍第七章 宣村文化面貌的变动第一节 村办小学与宣村文化人口之变动一、宣村小学教育普及观念之演变二、村办小学与宣村扫盲教育三、宣村人口文化结构之变化与个人地位之变化第二节 村办小学与宣村人的现代化一、村办小学与宣村人的理性化二、村办教育与宣村人的政治参与第八章 回忆、感叹与展望第一节 农民办学的历史价值第二节 农民办学得以维系的原因一、国家行为二、村社伦理三、重教传统与农民的受教育需求第二节 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症结与出路一、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存问题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症结三、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出路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本论文采取个案调查、实证叙事的研究方法。我选取湖北省麻城市东南郊的旬宣湾村所办的旬宣湾小学为个案。该村是一个行政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最大的自然村叫句宣湾村,故该行政村就命名为“旬宣湾村”。由于名称重复,容易混淆,因此我在以后的叙述中将把作为行政村的“旬宣湾村”称之为“宣村”,“旬宣湾小学”称之为“宣村小学”,诸如此类,凡是涉及作为该行政村的工厂、人员和其他相关事物都改成“宣村”。  我选取宣村小学作为研究典型,虽有偶然的机缘,但也有其独具的典型性特征。宣村人口有1000余人,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虽有变化,但一直在1000人以上,未曾超出1500人,与中国农村大部分行政村的人口数量相当;我国的绝大部分农村民办小学都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或70年代初期。宣村小学正式建于1969年,是因应当时农村民办教育浪潮而兴建的,此后宣村和宣村小学小学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农村及农村小学一样,经历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经历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历次改革和政策变更。因此我认为,宣村小学在经济状况、生产环境、发展历程等各方面都具有中国绝大部分农村民办小学所共有的特征,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的个案。  这篇论文是一篇实证性的论文。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实证叙事方法,即以这所小学萌芽、建立、发展、兴旺、最后萎缩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如实地记述农民对这所学校所做的各项投入。在记述的过程中,还将使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该小学与经济体制之问的关系及其变革过程,分析农村小学与其所在的乡村、村级党组织、乡镇党政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的社会关系、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分析作为学校投资主体的农民的社会生活、对教育的心理反应;此外将采用数理统计、财政学等方法对农村教育投资的个性数据作微观分析。  本文所应用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档案材料,包括省、市(县)、乡(街道办)党政部门关于农村教育的各种档案文件、统计资料,宣村村委会和村小学的档案文书。其中宣村村委会和村小学的档案文书占有较大比重。  2.私人材料,包括相关人员私人收藏的各种工作笔记、回忆性文章、证书、单据、发票、信函等;  3.田野调查材料,主要是对相关人员(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村民,毕业生,周边村庄居民)的口头采访和问卷调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文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不同学科的方法,依时序地细致地复原了一个乡村小学的建设发展过程,以此从中透射出中国农民在半个世纪中办学的艰辛,既有学理的探究价值,又有务实的参考资治意义,其意涵不可谓不深不广。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仲丹  本文对中国农民办学历史个案的研究和宏观把握,以及所提出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对策,不但对推动当代中国农民教育的研究,具有丰富的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社会价值。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杨颖奇  本文在大量收集地方档案、私人笔记信函、报刊文献以及口述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实证叙事方法,对地处大别山的宣村小学这一农民村办小学的生存、发展、兴旺以及退出历史舞台,作了深入全面的梳理和考察,展示了当代中国农民自办教育的历史动因、复杂环境、变迁轨迹、社会成就和内在困境,从而为我们探究农村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在国内外学术界还是首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建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农民办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