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看八大谋臣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台海  作者:毕桂发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了缅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元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及广大革命者,我们编写了《毛泽东看八大帝王》、《毛泽东看八大谋臣》、《毛泽东看八大名将》三本书,共收入毛泽东对古代24位人物的评论。  每本书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在某个领域成就非凡,声名赫赫。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有极丰富的革命经历和过人的智慧,又博览群书,尤其喜读历史书籍。浩如烟海的“二十四史”,他读过多遍,卷帙浩繁的《资治通鉴》,他读过17遍,野史、方志,他也广泛涉猎。其阅读范围之广,恐为一般史学家所不及。他读书时有个习惯,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往往边读、边圈点、边批注,写下很多精辟的批语,其中不少都是评论历史人物的。在他的文章、诗词、谈话中,也随时谈及不少历史人物。所以,在他一生的言论里,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人物,都有独特的评述和精辟的见解。我们选取的毛泽东对24位人物的点评,不过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作为一位革命家,毛泽东读史,是要“以史为鉴”,为了解决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现实问题,所以,相当多的情况是举例子、打比方,有的是只言片语,却含义深刻,发人深省,是我们理解毛泽东读史的一把钥匙。  我们选取的人物,无疑都是英雄人物,他们在所处的历史时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科学性。我们的写法是,每篇分若干部分,题目及各部分标题,都以毛泽东的评论来标示,每一部分把被评者传记相关部分用毛泽东的评述来统率。这样眉目清晰,观点鲜明,毛泽东对某人的看法,一目了然。  第二,知识性。本书除了文字部分以外,还编配了一定数量的被评者肖像、画像、墨迹和有关文物古迹,以及相关的毛泽东的照片、墨迹等,力求做到图文并茂。  第三,可读性。本书是一本普及读物,文字浅显,通俗易懂,特别注意了趣味性,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台海出版社以及吕奇伟、石永青先生等的大力支持,参考了相关的研究著作,在此一并致谢。  毕桂发  2010.9.7于河南大学

内容概要

为了缅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元勋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及广大革命者,我们编写了《毛泽东看八大谋臣》,共收入毛泽东对古代8位中国历史上著名谋臣的评论。
《毛泽东看八大谋臣》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在某个谋略方面成就非凡,声名赫赫。毛泽东从历史事实出发,重新认识谋臣的独特作用。本书由毕桂发著。

作者简介

毕桂发,男,中共党员,1939年2月生于河南兰考一个农民家庭,1963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文艺学和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教育与研究,著有《唐文选》、《毛泽东批阅古典诗词曲赋全编》、《毛泽东评阅古典诗词鉴赏词典》、《写作技巧词典》、《文学原理教程》、《精选历代诗话评释》、《毛泽东评说书系》等十余部著作、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商鞅是“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
一、“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一)商鞅徙木立信
(二)与保守派的斗争
(三)毛泽东的评论
二、“商鞅之法,良法也”
(一)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
(二)“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三、“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
(一)商鞅其人
(二)法家代表
(三)商鞅之死
李斯的治国策略“有很大的说服力”
一、“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
(一)赴秦施才
(二)献灭六国之策
(三)《谏逐客书》
(四)推行郡县制
(五)统一文字
二、“思想上属于荀子一派”
(一)秦汉历史人物的学术背景
(二)荀子“主张法后王”
(三)苟子的“性恶论”
三、李斯之过
(一)是古非今之禁
(二)大兴土木,奴役人民
(三)同赵高同流合污
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一、青年张良的反秦斗争
(一)五世相韩
(二)狙击始皇
(三)捡履得书
(四)初期的反秦斗争
二、张良“比较出色”
(一)“鸿门宴”
(二)计烧栈道
(三)下邑之谋
(四)四面楚歌
三、“他立刻昕了张良的话”
(一)破秦策略
(二)谏主安民
(三)画箸阻封
(四)虚抚韩彭
(五)劝都关中
(六)谏封雍齿
(七)安太子
四、“张良辟谷,但他吃肉”
(一)功成身退
(二)“张良辟谷”
“郭嘉这个人足智多谋”
一、“《三国志·郭嘉传》可以看”
(一)生于乱世
(二)选择明主
(三)建功无数
(四)英年早逝
(五)“这个人很有名”
二、“足智多谋。重点在‘谋’字上”
(一)放刘备
(二)擒吕布
(三)出兵徐州
(四)预断孙亡
(五)智破袁氏
(六)北征乌桓
三、“赤壁之战时,曹操想他”
(一)曹操与郭嘉的感情
(二)郭嘉的“十胜论”
(三)曹操哭郭嘉
诸葛亮是“办事之人”
一、“诸葛亮。能人呵”
(一)舌战群儒
(二)草船借箭
(三)赤壁之战
(四)空城计
(五)六出祁山
二、诸葛亮是“高级知识分子”
(一)“他为什么姓诸葛”
(二)“孔明二十七岁当军师”
(三)“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
(四)诸葛亮是“高级知识分子”
(五)“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
(六)“诸葛亮搞过屯田”
三、“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
(一)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诸葛亮的治国方法
(四)“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五)“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四、“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
(一)七擒孟获
(二)“挥泪斩马谡,这是万不得已的事情”
五、“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处”
(一)“观人观大节,略小故”
(二)“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陆逊“知己知彼,很会打仗”
一、“继吕蒙当了统帅”
(一)初露锋芒
(二)饮恨而终
二、“陆逊知己知彼。很会打仗”
(一)智取荆州
(二)彝陵大捷
三、“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一)忍辱的智慧
(二)“彝陵之战刘备策略失误”
“第一奇文”上书人马周
一、唐初唯一寒门出身的宰相
(一)寒门学士
(二)步入政坛
(三)平步青云
(四)奇思妙想
二、“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
(一)马周的“上书”
(二)“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三、“饮酒过量,使不永年”
(一)“饮酒过量,使不永年”
(二)“马周年四十八”
朱升“九字国策定江山”
一、朱元璋与朱升其人其事
(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朱元璋
(二)朱元璋访朱升
(三)“枫林先生”生平
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朱升的三条建议
(二)朱元璋如何应对
三、“我们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毛泽东早年在得知“徙木立信”这段故事后,曾写过一篇文章,即《商鞅徙木立信论》。以下为全文内容: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嗷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这是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原文无写作时间。作文纸折缝间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字样,作者在题下写有“普通一班毛泽东”七字。毛泽东于1912年春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同年秋即退学自修,此文当写于1912年上半年。这篇作文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要取信于民,开发民智,必须以法治国。故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之善与不善关系到是否“利国福民”。毛泽东高度评价商鞅变法,说“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并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国文教员柳潜对这篇作文十分称赞,他阅后在多处写有评语,并批给同学“传观”。这些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锓锓人古”;“精理名言,故未曾有”;“逆折而人,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文末还写有以下总评:“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落款为“涤盒六月廿八号”。毛泽东写作此文的深远社会背景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社会革命运动的失败,使中国沦为一个任列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于是,一些志士仁人,不约而同地把改造国民性、建设精神文明作为振兴中华的济世良方,像严复的“开民智,兴民德”,梁启超的“欲维新中国,当维新我民”,鲁迅的“人立而事举”等,都是这种主张。青年毛泽东在本文中所表现的观点,正说明他的心在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在他后来的一系列政治和文化主张中,从“变化民质”,改造“人心道德”入手的救国图存的思路,也是十分明显的。而这种思路正是从《商鞅徙木立信论》引发的。商鞅变法是利国利民的“良法”,是秦国战胜诸国、统一中原的“大政策”,可黎民百姓却不能认识这些政策的好处,不能辨别好坏,非要统治者“煞费苦心”用徙木立信的办法来推行不可,实在是一种可气、可叹、可悲的事。在青年毛泽东看来,理想的国民,应该是看到好的社会法令就支持,看到坏的社会法令就反对。所以,毛泽东从商鞅徙木立信一事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几乎遭受沦亡惨境,原因就在于“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这一方面反映了青年毛泽东的唯心史观——将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命运归之于民智不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思想界、知识界的一个共识,即改造国民性。此外,毛泽东在1913年10月至12月的《讲堂录》中还抄录了两条有关商鞅变法的话,一条是他听讲韩愈的《猫相乳》时记下的:“秦用商君之法,人以富,国以强,诸侯不敢抗,及七君而天下为秦。使天下为秦者,商君也。”(中共中央文物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02页)这段话出自《韩昌黎全集》卷十四《进士策问十三首》,毛泽东特别加以抄录,表现了他对韩愈见解的认同。另一则出自对清代文学家侯方域的《谢安论》课堂笔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虚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世所宜。

编辑推荐

《毛泽东看八大谋臣:历代谋臣的思想智慧》:伟人眼中的帝王将相细数历代风,谋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帝王献计献策从而服务社会。毛泽东从历史事实出发,重新认识谋臣的独特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毛泽东看八大谋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整体感觉还不错,观点新颖,见解独到!实话说,客观地讲,买此书要看的并不是此书文字内容的深度,而在乎的是毛先生的视野和视角,想知道毛老人家是如何评判看待这些有历史结论的人物,确实观点很犀利也很客观,不愧为一代伟人啊!至于此书的文字表述,比想象中的要好,说不上深度精彩,但也中规中矩,很不错啦!值得一读吧!
  •   客观看历史
  •   买来很多本书 慢慢看 总体上来说 很好 是正版图书 包装严实 价格优惠 快递给力
  •   店家服务态度不错,书的质量也不错,值得大家买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