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十讲

出版时间:2003-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周雪光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中,周雪光教授以组织研究的诸种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当今海外学术界影响至深的诸学术流派,如制度主义学派、交易成本学派、网络分析学派等对若干基本的组织现象的研究和看法,梳理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组织问题上思想交锋的焦点所在,并结合海内外大量组织现象的实例分析,指出了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犀利的学术眼光,读来令人茅塞顿开。

作者简介

周雪光,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参加南开大学社会学班培训;1991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系主任。周雪光长期从事组织社会学和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行政科学季刊》、《组织科学》、《比较政治研究》等刊物上。他在社会分层领域的著作《中国城市生活中的国家与生活机遇:再分配与社会分层,1949—1994》将于2004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序/1第一讲 导论: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1第二讲 组织与市场:一个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角度/27第三讲 组织与制度:一个制度学派的理论框架/64第四讲 组织与社会关系网络/111第五讲 有限理性与组织研究/159第六讲 组织中的激励问题/185第七讲 契约制度研究/219第八讲 声誉制度的比较研究/250第九讲 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285第十讲 组织的局限性和可持续发展/313中英文人名对照/337

章节摘录

  只有这些现象相互结合时才会产生市场失败的问题:威廉姆森的基本思想如图4所示。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概念分为两组。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相结合,或者投机性和小数现象相结合时,才会导致信息阻滞问题,导致市场失败。在这些条件下,市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如其他形式(例如等级组织形式)更有效率。因此,市场和组织之间不是一个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的优势和弱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换言之,市场和组织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供人们选择使用。例如,一个企业是自己制造某种部件,还是从市场上购买?它的行为决定受到效率机制的影响。这里的效率要考虑到交易成本。我们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明威廉姆森的思想。投机行为为什么容易在一次性博弈(一次性的买卖)时产生呢?这是因为一次性博弈后双方不再交易,不再承担这次交易的任何后果。但如果双方的交易是在一个组织之内进行,这就是重复博弈的情形。如果人们在组织中采取投机行为,其行为后果就会有持续的影响。因此,组织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投机行为。另外,与市场相比,组织内部可以更好地解决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通用汽车公司和费舍公司之间的供货合同要考虑到许多的因素:例如期限如何确定、成本怎么计算、价格怎么设定等等。虽然这是十年的合同,但是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量需要随着市场而随时变化,这对合同的制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两个公司通过市场做交易的话,这个合同会非常复杂,有行很高的不确定性,每次变化都需要重新讨价还价的谈判。但是如果两个公司合并,供货关系变成组织内部的协调问题,就比较好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了,供求关系的调整通过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所以威廉姆森提出,在这些条件下组织比市场更有效率。威廉姆森在1971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这些基本思想。他在讨论垂直一体化这种现象时提出组织在很多条件下可以比市场更有效率地解决某一类问题,例如组织可以更好地克服投机行为和因小数现象而产生的交易困难。  威廉姆森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唤起了人们对市场和等级制度这两种组织制度之间关联转化的注意。科斯很早就提出了这个思想,即市场和组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通过组织实现某种交易成本过高时,人们就会离开组织,通过市场来达到目的,用市场形式来完成这种交易;反之亦然,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人们会离开市场,把这种交易活动内在化,即变成组织内部的一个问题。市场和组织之间的选择随交易成本而变化,这就是交易成本学派的一个基本思想。具体说来,追逐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效率规律决定了对经济活动的不同组织形式和行为的选择。不同的交易成本可以导致不同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不同的交易成本可以导致不同的组织内部结构,不同的交易成本可以导致市场和组织之间,甚至不同组织之间的选择。因此,威廉姆森认为,组织间的关系、组织内部的结构过程、经济活动的形式的选择,总而言之,组织内部或组织间的种种差异都可以从交易成本的高低、形式、特点来加以解释。  交易成本学派研究的课题和其组织分析的基本任务着眼于研究具体的交易成本,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来解释交易成本如何导致了某种具体的组织行为,组织战略或组织形式。这一思路促成商学院中“战略决策”这一领域的出现。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重新认识为什么通用汽车公司和费舍公司最后采取了合并这一策略。这与双方合同的交易成本有重要关系:由于公司间合同的交易成本大于组织内部化的交易成本,合同的双方或其中一方有激励来采取这一策略。我们也可以从同样的角度来解释戴尔公司和IBM的合同关系。戴尔把售后服务推向市场,转给竞争对手IBM公司这一战略举措可以降低其自身经营售后服务的各种成本,集中发展自己的优势产品。  威廉姆森在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一书提出了一个成熟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框架。他提出,交易成本的研究课题可以归纳成一个合同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这一框架。首先,我们考虑一下合同关系和市场关系的不同之处。第一,市场是一个大数现象,而合同是双边关系,是一个小数现象。在签约之前各个公司之间可能是一个市场性的关系。但是签约之后合同双方变成一个非市场性的关系了,至少不完全是市场关系了。  第二,不对称信息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市场进行直接交易的话,即即时市场,双方的经济往来关系在一笔交易中发生,双方的关系随着交易的终止而结束。但是合同双方通常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性。举个例子来讲,通用汽车公司和费舍公司签订十年合同,假设费舍公司在合同十年内发现一种新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这就产生了经济学概念上的“租”,那么应该怎样分配随之而来的利益呢?费舍公司可能认为,因为我的公司提高了生产率,所以这“租”应该都归我拥有。如果在市场条件下,这种分配方案是很容易解决的。通用公司可以说,如果你不与我分享这个利润,我就去找其他的厂家合作。所以,双方的利益分配可以通过市场机制  解决。但是在合同框架下双方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当费舍公司降低成本时,它可以不告诉通用公司。它甚至可能会夸大它的成本,要求通用公司提高价格购买它的产品。因此,通用汽车公司要在制定合同时考虑这种情形,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市场和合同的另一个区别是,市场关系是一个非人格化的经济关系。交易双方无须知道对方的身份。他们之间的关系随着即时买卖关系的结束而结束。但是合同关系通常是长期的、持续的。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经济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  最近这几年来,在经济学上,合同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任何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合同关系。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合同关系,签过正式合约的是正式的合约关系,没有签合约的也可能是一种隐性合约关系。如果我每天去一个企业采购原材料,尽管并没有签订正式合约,但是这里已经有一个隐性的合同,双方都有共同的期待。这就可以在合同这个框架里面研究双边关系问题。再比如说,组织内部管理者和雇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合同关系。一个教师到了清华以后,清华就不能随便把他开除了。大家到了工作岗位总是有一个期待,如果自己做得好就会得到报酬或提升。这即是一个隐性的合同。即时市场交易中我买你卖,买完结束,也是个合同关  系,因为如果产品质量不好的话,我还可以回来找商家退赔。这意味着在市场运行背后有一个法律制度。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也可以从合约的角度去研究双方之间的承诺和应对行为。在这个合同的研究框架里,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涉及和执行合同的成本。  我认为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and Powell,1983)在1983年发表的文章是从弱意义上去讨论合法性机制的。我们现在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我把背景简单介绍一下。1977年迈耶和罗恩那篇文章出来以后,在当时沿着他们的思路所做的研究主要是出自斯坦福大学迈耶的学生之手,但对其他学科尚未形成太大的影响。新制度学派的发展得利于迪玛奇奥和鲍威尔这篇文章的推动。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研究都是在迪玛奇奥和鲍威尔设立的框架内完成的。它对商学院的学生的影响尤其大。那么这篇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有一次我跟鲍威尔一起吃饭,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迪玛奇奥和鲍威尔俩人刚刚毕业,都在耶鲁大学做助理教授,迪玛奇奥是一个文化社会学家,他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去做关于博物馆的社会学研究;而鲍威尔的博士论文做的是关于出版社怎样做出出版决定的研究。他当时也在纽约继续从事这项研究。有一天他俩在纽约市内一起吃午饭时,鲍威尔提到去出版社的时候遇到一群咨询公司的人正在那里推销新的管理经验和组织模式,而迪玛奇奥也说在去博物馆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些咨询公司的人也在推销类似的东西。他们发现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组织会同时采纳类似的管理经验和组织模式呢?这正是我们上面提到的组织趋同性现象。他们决定写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几天之后,初稿完成,而且第一轮就被《美国社会学评论》有条件地接受了,这在竞争激烈的投稿过程中是非常难得的。鲍威尔说,这是他用最短时间写出来的文章了。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迪玛奇奥和鲍威尔关心的问题与迈耶和罗恩那篇文章关心的内容是一样的,即为什么组织具有趋同性。他们的基本理论思路是,趋同现象起源于组织面临的制度化环境。那么是什么动力趋使组织趋同,在组织行为和形式上越来越相似呢?他们指出,在历史上,组织的产生与理性的选择、效率机制关系非常大。从韦伯的理论来看,理性化组织在市场竞争上比其他组织更有效率。韦伯观察到,普鲁士军队为什么能打胜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军队里采用了科层制的等级制度,这种理性化组织形式使它比其他军队更有效率,更有战斗力。  但是,迪玛奇奥和鲍威尔认为,在当代社会里制度趋同化的驱动力已经变了,不再是韦伯讲的那个意义上的驱动力了。现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呢?他们提出其中之一是国家制度,另一个就是专业组织。为什么在一个强大的国家范围内会产生组织的趋同呢?为什么一个专业化的组织、机构会导致其他组织趋同呢?迪玛奇奥和鲍威尔认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制度的趋同性或者说组织形式、组织行为的趋同性。  第一个机制是强迫性机制(coercive)。例如,组织必须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法令,不然就会受到惩罚。法律制度具有强迫性。简单讲来,就是没什么好商量的,你就得接受,你不接受就无法生存。美国的法律规定,凡是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财务都要公开,所以很多上市的大公司的财务状况都很容易查到。虽然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公开自己的资料,但是有法律规定,不公开不行。再例如,企业组织之间常常会有大的结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其他企业如果不接受,就不能生存下去,这就强迫它们要接受这些规范,如果遵守这些规范就会有许多便利或利益。在学术界也是如此。我是一个学者,要发表文章就必须遵守有关的学术制度,比如论文的标准、格式、术语之类,如果我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不可能发表学术论文。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这本书是2002年春季我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的“组织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讲课时口语化的表达形式。  我在准备这些授课材料和整理讲稿时常常羡慕讲授经济学课程的同行们。在经济学领域,同仁们对基本的理论体系和主题内容已有很高的认同程度,这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免去了授课者在选题择材上的困难。而在组织社会学这样一个“开发中”的学科中,编写一本学科介绍的书籍面临许许多多的抉择:我在准备这门课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研究思路、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常常不得不痛下决心,忍痛割爱,颇有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之感。不过,开发中的领域也有好处,它给学者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多的机会来体现作者的个性。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反映了我个人的研究兴趣、取向和理解,反映了我对组织社会学这个领域的看法和组合。因此,我想特别强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讲义或教科书。组织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在组织社会学文献中有着若干重要的理论派别以及它们所带动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对这一领域作一全面系统的介绍不是这一门课程和这本小书所能胜任的。  这也不是我讲授这门课的目的。这门课的主要听众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对于这些培养中的研究人才来说,学科的基本知识是可以通过其他课程和阅读得到的。在我看来,他们最为需要的是在研究层次上对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思路、研究逻辑、研究方法等课题进行深入讨论。这正是这门课、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当然,“个性化”的介绍带有学者本人的偏见;不过,讲授这门课时的听众主要是来自几所大学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学术研究的上下求索中对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加以甄别选择,取己所需,不至于误人子弟。记得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师从马奇(James March)时,在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上,这位大师常常思路独特,妙语联珠,令人大开眼界。有一次在讨论有关组织内部升迁规律时,我们提出了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模式。马奇评论道,你们的这个模式可能是对的,不过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而我更偏爱怀特(Harrison White)提出的“机会链”(chains of opportunities)模式。他的模式可能是错的,但是更有想像力,更有意思。这番话耐人回味,说出了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道前人所未道,行前人所未行。  进一步说,在当代社会中,学术研究不是孤立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社区中进行的。新的解释思路、新的研究贡献是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而言的。惟有了解前人所道所行,才能知道新的突破点在什么地方。我希望这本小书引起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对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的兴趣,为这个领域中的学术发展起到一点推动作用。为了读者进一步深入阅读研究的便利,在各讲后附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文中对重点学者的研究工作进行介绍时,给出中英文姓名,书末附有“中英文人名对照表”,以便读者检索。  在此感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伟伦基金的资助,使得这一次讲学得以成行:社会学系主任李强教授和沈原副教授盛情邀请,从课程教学到生活食宿各种安撑无微不至,使我有了一段愉快、充实的经历,十分感谢。在授课期间,许多社会学同仁朋友如沈原、刘世定、张静、邱泽奇、王思斌、马戎、李路路、郝大海等以及清华、北大、人大的学生一起参与商榷讨论。这本书里的许多内容反映了这些讨论的结果。同窗折晓叶大姐对这本书的写作提出了极有启发性的建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李彩霞女士和肖林同学对我提供了热情帮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许多同学帮助整理讲课录音,为这本书的成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是:唐丽、成梅、陈振华、郑广怀、肖林、吴春、童根兴、张海辉。在此,谨表谢意。  最后,将这本书呈献给我的父母,以感谢养育之恩。  周雪光  二○○三年九月九日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2002年春季我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的“组织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讲课时口语化的表达形式。  作者在准备这些授课材料和整理讲稿时常常羡慕讲授经济学课程的同行们。在经济学领域,同仁们对基本的理论体系和主题内容已有很高的认同程度,这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免去了授课者在选题择材上的困难。而在组织社会学这样一个“开发中”的学科中,编写一本学科介绍的书籍面临许许多多的抉择。我在准备这门课的过程中,面对众多的研究思路、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常常不得不痛下决心,忍痛割爱,颇有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之感。不过,开发中的领域也有好处,它给学者更多的选择自由、更多的机会来体现作者的个性。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反映了我个人的研究兴趣、取向和理解,反映了我对组织社会学这个领域的看法和组合。因此,我想特别强调,这不是一本通常意义上的讲义或教科书。组织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在组织社会学文献中有着若干重要的理论派别以及它们所带动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对这一领域作一全面系统的介绍不是这一门课程和这本小书所能胜任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组织社会学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2条)

 
 

  •   在这本书中,周雪光教授以组织研究的诸种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当今海外学术界影响至深的诸学术流派,如制度主义学派、交易成本学派、网络分析学派等对若干基本的组织现象的研究和看法,梳理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组织问题上思想交锋的焦点所在,并结合海内外大量组织现象的实例分析,指出了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犀利的学术眼光,读来令人茅塞顿开。
  •   本书是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都应该阅读的一本书,作者从自己丰富的研究经验出发,以较直白的表达对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的效率逻辑、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合法性逻辑、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网络逻辑三者对比,还分析组织、制度的发生及相互关素等,还从比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声誉、决策、激励等问题从上述三种逻辑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渗透的精湛的方法论知识,研究经验让读者折服,强烈推荐一读,会从中收获和思考很多*
  •   这本书是周老师的讲课实况编辑而成的,体现了周老师对组织社会学这个研究领域的真知灼见。语言朴实、真诚,尤其适合初入学门的同学读,你一定不会感觉很枯燥,因为文字很朴实,脉络感强。但貌似再版印刷质量不如以前。
  •   周雪光教授堪称在社会学领域成就最高的华人学者,此本书读了之后对很多问题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周雪光教授的这本书,反映了社会学的前沿研究结果。非常值得收藏。
  •   这本书逻辑清晰的向我们讲述了组织社会学的不同理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对于学习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值得研读
  •   周雪光教授的清华授课内容,语言通俗生动,但内容稍微有点深,适合有一定社会学功底的人看~
  •   什么是组织现象,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角度?
  •   关于社会学的问题,脱离了实际总是会不得要领。虽然理论的祭奠很重要,但几乎所有理论都会慢现实半拍,这本书就很好地帮助学习的人去应用理论分析现实,发现并分析各种社会组织学的问题。作者带着研究的态度,书中还提供各种其他深入研究的资料,是本很好的组织学读物。
  •   组织社会学的经典,周教授,名气大,学问深,
  •   这是一本专业人士写的专业书籍,一般用于学校,科研用途。书用社会学知识解读社会组织。
  •   周学光先生为中国引入了现代组织社会学理论
  •   讲解深刻,却易懂。难得的组织社会学经典
  •   组织社会学的经典读本!
  •   认真研读了一遍,很有收获,是一本学习组织社会学的好教材
  •   如果你喜欢研究制度,思考些组织问题,以后想在管理上做些工作的话,这本书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兴趣!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很有水平呀!
  •   对于学习和思考组织管理问题很有帮助,便于拓展思路,了解框架体系。
  •   无法去听周雪光老师的课,看他的书也不错。
  •   学习组织的必读书目,深入简出,作者非常有水平!
  •   组织理论学习的入门和启蒙教材,通俗易懂
  •   非常好的书 对于许久未读书的人来说 读这本可以进入状态 然后开始别的研究 好书
  •   这本书从好几个角度来看社会组织学,语言表达口语化,完全不像那些古板的教材。让人一看就看进去了,而且感觉收获很多,对很多问题就想明白了一些。
  •   难得看到这样的好书,作者对自身领域了解透彻。
  •   组织学研究不可不读的一本书啊
  •   好书,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是对于做研究的人
  •   师兄推荐的,我也很喜欢。不论是做研究,还是作为一般扩展阅读,都值得多次品味。
  •   个人认为书中的内容很充实,讲解很到位,思路很清晰,适合作为入门级的读物,不仅仅是一本教材
  •   还不错,学理性很强,清华的讲义就是不一样。
  •   教学用书~性价比高~印刷纸质居然比学校买的好
  •   经典书籍!!!!!!!!!!
  •   很有启发性,帮助自己学着用另一种视角看问题!棒!
  •   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易懂。
  •   是老师推荐的教材,内容新,但是知识点很乱,作为补充读物比较好,作为教材条框不明确。
  •   我看了一点内容,确实不错
  •   比我们老师讲的还好很好很赞很
  •   还没读,看起来不错,老师推荐的
  •   好书,掌管理的研究者都值得一读!
  •   这本书还不错,但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进行的论证
  •   老师上课时非常推荐这本书,买后看了,觉得确实写的挺通俗易懂的,值得购买
  •   这本书非常不错,适合学习
  •   书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运过来的时候包一下怎么了?!书边都烂了!
  •   非常好的入门书,一定好好拜读。
  •   真不错的书,希望大家看看。
  •   书很好~~~~非常喜欢~~~~~~~~~~~~~~
  •   需要认真学习的书!
  •   上课用的参考书,一般书店很难买到,网上很方便
  •   质量很好,就是物流有点慢
  •   对于公共管理类的研究生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一看~
  •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值得一看的好书
  •   上课要用的,经典教材,挺红
  •   不错,下次还在当当买。
  •   看看还没人评论这本书,就来开个头吧。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习者,我认为这是多年以来看到的写最为明白的书。写得明白不意味着没有深度,而是真的把事情想清楚了。作者把很个人化的思考过程也讲了出来,这是非常可贵的,是大家的风范。对要做研究的人是非常好的指南。
      
      总体上看,国内学界弄出来的作品太多太滥,拼凑者居多,真正想清楚要说的事情的非常少,所以也一般不敢暴露自己真实的、个人性的思考过程。
      
      学社会学的学生还可以看看同一套的《社会运动讲义》,赵鼎新老师也是一个明白人、聪明人。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难得得很。
  •   清华就是清华,好书!
  •   RT~~~~~
  •   味道纯正
  •   是正版 包装也很好 管理学学生推荐必读书 逻辑清晰 语言易懂 具有启发性
  •   很好!希望从仓库出仓和送货速度更快些!
  •   很不错,也是老师推荐的
  •   还是挺不错的,暂时没有发现错印漏印之类的
  •   这是周雪光在北大、人大、清华三所大学的所开的讲座的整理,书中保留了口语化的形式,因此浅显易懂,也很生动;组织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其诞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其研究的基本框架还不完全确定,其主要的理论都源自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其交叉性赋予了组织社会学有开放性和复合性的品格,但同时也为研究者带来了自说自话的困扰。周的这本书分别从有限理性、制度等各个角度分析了组织的结构、行为,为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耙梳了基本的脉络。我本人的很多研究灵感都是从这本书来的,值得推荐!关于组织社会学理论的更深论述,可以阅读法国社会学派的系列著作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的相关著作!
  •   国内目前有关组织社会学的论著较少,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组织的发展和各种问题,作者思路清晰,见地深刻,是组织管理研究者必读的学术著作。
  •   组织社会学老师推荐购买的教材。
  •   书的质量不错,对于从社会学角度研究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我们现代公共组织理论课的推荐数目
  •   写的很好,适合阅读,像老外一样深入浅出,对该领域进行了全面介绍,信息量很大
  •   这本是很有意思的书,如果你有经济学的基础的话。值得推荐~~
  •   可以帮助培养专业的学术思想。
  •   因为是指定教材,但是粗略的看了一下,确实很不错。作者不是附和某些人的观点,有自己的见解。
  •   在中国学者的专著中,这本书算是相当不错的一本。
  •   总体看,这本书不错,专业课学习的参考教材,写论文时也用得到。比较满意。
  •   这个商品很好,内容也不错,希望能再打折~
  •   听朋友介绍买的,很好
  •   经典书啊,这一套的书都很不错,推荐~~
  •   老师推荐的书。很专业,需要细读。
  •   不错··!!!!!!!
  •   实惠,名著,推荐
  •   娓娓道来,平实生动,深入浅出,潜移默化!
  •   还是有点东西的,值得一看。
  •   概念清晰,很好
  •   还好,定价稍贵,学科杂乱,可能会有些帮助吧。
  •   可以读一读,值得看一看
  •   这本书是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周雪光教授在2002年春季给清华、北大、人大的研究生开设的“组织社会学”课程的讲义。周教授1982年复旦本科毕业,199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任教。
    本书主要介绍了组织社会学的各个研究流派的基本思想,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有些难度,也无完全弄懂的必要,简要浏览一遍,对了解组织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却很有裨益。
    2014-1-27 10:40
  •   快递太不给力了,第一次在当当买书,2月25买的,等了N久没有任何人通知我去领,搞得3月17自己询问才知道其实3月5号就到了,唉,真心伤到了。。。
  •     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2012.10重印)。
      
      关键词:
      组织社会学,学术史,交易成本,制度,有限理性,效率,合法性,社会网络,激励,契约,声誉,结构洞,结构自主性,组织可持续发展
      
      一、 研究方法
      作者采用“比较理论分析”的框架来研究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即选择组织研究领域中几个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重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相互关系的对比。这一框架包括横向的理论流派之间的比较和纵向理论流派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作者指出,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理论的前提假设、解释逻辑、解释问题的角度、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工作。
      二、 研究内容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四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思路(2-5章);第二部分介绍理论的具体应用领域(6-10章)。
      (一)组织研究的四种理论
      1、交易成本学派
      科斯最早提出交易成本的思想,威廉姆森发展了这一理论。威廉姆森建构的交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行为的投机性倾向、“小数现象”,这些现象结合会产生市场失败。交易成本的种类有两大类:协调成本和激励成本(由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导致)。二者互为转化。如组织间关系变为组织内关系,那协调成本则可能会转化为激励成本。测量交易成本的角度包括:资产专用性问题;交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交易之间的连接性。交易成本学派解释的逻辑和新古典经济学是一样的,都是从效率机制解释经济行为。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生产成本最小化,而交易成本学派关心的是交易成本最小化,扩大了研究对象,研究市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组织间双边关系、组织内部关系等。
      合同理论是在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经济学上,任何关系可以描述为合同关系。在合同的研究框架,交易成本就是涉及和执行合同的成本。不对称信息问题分为两类:合同前的信息问题包括:市场上群找合作伙伴,运用市场机制,隐蔽信息会导致“逆向选择”。合同后的信息问题涉及:组织内部的协调,运用组织机制,隐蔽行为会导致“道德风险”。
      2、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由迈耶和罗恩于 1977年创立。制度学派解释了组织趋同性问题、组织制度和实际运行过程相分离的现象。迈耶新制度主义的出发点是必须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认识现象;组织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制度环境要求组织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机制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强意义和弱意义。前者是指组织行为、形式都在制度所塑造的,组织和个人本身没有自主选择性。后者指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的行为。道格拉斯从强意义的角度论述了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制度建立的基础是自然规则或超自然的规则,她引述了山洞里的五个人谋求生存的例子,强调了制度塑造了人们的思维。
      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在解释现象时可以互补,或者在不同的阶段适用不同的机制(p92)。作者认为可以用合法性机制(信号)解释整个事件的过程。制度学派的局限是:1、难有再突破;2、缺乏微观基础。
      3、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有两个思路。
      (1)齐美尔的思路:个人和群体的两重性;自由与约束的双重性。该理论从机构、网络的角度去解释行为、关系。其他的研究有布劳、怀特的研究。美国社会学领域采用这一思路。
      格兰诺维特的“内嵌性理论”认为影响人们的行为因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而异。经济活动是嵌入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网络关系的强弱、重复性会影响人的行为,网络的位置、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内化过程,从而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产生不同的行为。
      (2)社会网络功利性的思路:该思路特别强调个人利用社会网络争取社会资源以获得地位。
      科尔曼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选择而建立社会关系,即“社会资本”。美国商学院学者采用第二种思路。其他的研究有林男、边燕杰、博特(《结构洞》)。
      博特的中心命题是:如果一个人能够成功地运用网络的话,他的生活机遇就会大大改善。博特的基本思想是:不重复的信息源有效率。结构洞(有效率)处于这一位置的人没有重复的信息源,这是最为有效率的网络结构。结构自主性(更有效率)指在一个网络中,一个人的位置越自主就越独立,效率最好,得到的信息就越多,也最能调动资源。
      (3)总结:今天这两种思路的发展是平行共进的。
      格兰诺维特的强调的因果关系为网络地位——个人行为;
      博特的因果关系从个人行为——网络关系——回报。
      4、有限理性
      我们可以把有限理性看作是组织研究的一个理论,也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有限理性看作研究组织其他理论和现象的一条潜在主线。有限理性概念由赫伯特•西蒙20世纪50年代首创。其基本思想是: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为,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最大化。有限理性有三个基础:心理学基础、组织基础、政治学基础。有限理性也是其他三个理论的理论前提。
      理论总结图:
       交易成本学派 制度学派 社会网络理论
      机制 效率机制 合法性机制 社会网络机制
      分析单位 交易 制度领域 网络结构以及其中位置
      因果关系、机制 个人追求效率的动机和行为 合法性机制、制度制约 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和促成
      分析的着眼点 利益关系 制度环境与组织关系 网络结构与个人在结构中的位置
      解释的问题 组织或个人间差异 组织或个人的趋同性 组织或个体间差异
      研究层次 微观(个人) 宏观 中观
      学科领域 经济学 社会学 社会学
       5、各个机制间的关系
      组织内部各个机制间的关系粗略可分为三类:1、共存平行的关系。各种机制可能同时存在,各自发挥作用,互不影响。比如不同部门的设置依据不同的机制。2、共存互补的关系。比如加强社会关系网络会加强组织的合法性。3、互相竞争、互相替代的关系。比如非正式网络结构削弱正式的权威层级结构。
      针对具体问题,很多合法性机制框架下的解释实际上在讲效率机制;效率机制仔细推敲可能与合法性机制如出一辙。作者提及,因为现在社会学中还没有向经济学一样有一个宏大的分析框架,所以结合各个机制的适用性来分析问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思路。如第七讲中关于企业间合同关系的研究则是对上述思路的实证检验。
      
      (二)理论应用
      作者运用上述的四种理论研究了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契约制度、声誉制度及有限理性与组织决策。
      1、 激励机制设计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提供足够的激励让对方进入公司或建立合同关系;2.利益兼容问题,即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使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尽心尽力。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着两个不同的角度回答“教师终生制”的原因:经济学认为这是个激励问题,而社会学认为这是利益之争,是利益政治过程的产物。
      2、 作者提出了一个比较研究:转型社会中的企业间的合同关系。从社会网络学派,制度学派和交易成本学派的比较理论研究角度,来分析这三个机制(社会关系网络,合法性机制,交易成本)对企业间合同关系的作用。
      3、 经济学的解释逻辑:声誉=信息。社会化网络理论的逻辑解释:地位=信息。制度学派认为声誉现象和声誉等级制度建筑在社会承认的逻辑上。社会承认逻辑基础是“合法性”机制。
      4、 组织研究中的“垃圾箱决策理论”,垃圾箱决策理论重要因素:各种过程相互作用的时间性;决策的负荷,注意力的竞争性;决策的结构。
      (三)组织的局限性和可持续发展(组织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效率和适应能力的矛盾。从宏观角度而言,在一个大的组织结构(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采用“松散关联”的组织结构,从而鼓励小的组织在不同方向上探索,可以提高宏观上、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初看标题,该书好象是教材。
      但详细阅读,才发现完全不同于国内学者“编”的教材。该书是周雪光老师在清华大学上课整理出来的,深入浅出而又通俗易懂。通过该书可以带着我们了解经济学、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演进过程。
  •      作为一个人文学科毕业生, 匆匆读完周雪光的《组织社会学十讲》,一改之前仅看题目所做的猜想,(“组织社会学”该学科的通识类教材),我且把它视为踏入社会学科研究门槛的启蒙书。总体上,本书是一部个人的研究性著作,而非普及性教材,以文献述评的方式对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做个性解读,有详有略,有褒有贬,既有追本溯源,以示传承,也有溯游从之,有所伸发。以口头书稿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举例又多引经据典,且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和学术视角相互呼应,反复阐述,虽稍有繁复之嫌,却也在无形中加深了读者对组织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的理解。真正有水平的学者,是能够将大道理生活化,将理论接上人间的地气,深入浅出,从生活中的问题现象出发,提出理论假设和阐释路径,希冀解决问题,而无需用高深晦涩的理论装点门面。
       如前所述,本书是从学术研究的思路上,从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上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所以对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匆忙翻阅中,留下印象深刻的除了种种经典的理论及相互补充的阐释角度之外,是本书基于文献资料解读的研究思路。所以,我也仅从这两方面撷取一些关键词句作为首次阅读的积累所得。
      (一)研究思路上的启示
      1、 搭建理论的比较框架,实现多学科的交互对话
       盲人摸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如把象视作各种纷杂的信息,则人们对每一则信息的解释范围、程度都受自我生活经验和思考能力所限;如把象视为各种纷繁的现象和问题,则人们对每一种现象和问题出现的原因、解决的方法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可以说所有的开创性理论可能具有完整性,却不一定具有唯一性。理论的产生少有凭空妄想,破石而出,更多的是应运而生,是对已有解释逻辑的补充、质疑、总结和反思,这也为搭建理论的比较研究框架提供了可能性。而对不同解释逻辑的相互观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的对接乃至对话。
       如作者所言,“理论的功能就像舞台上的灯光一样,它照亮了舞台的某个点、某个部分,把你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但他同时又把其他地方遮盖了、忽略了。所以理论不仅提供分析工具,而且还塑造学者的注意力,让你只注意某些问题,忘却其它很多东西。”而同时“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对现实的简化,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边界,知道它简化了什么东西,强调了什么东西,忽略了什么东西,这对我们将来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研究角度是很重要的。” 此书一以贯之的便是“比较分析”的角度,先是将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学派、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和社会网络理论三种不同的理论解释逻辑以及相应的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和社会网络机制进行比较。(P154)接着根据有限理性和理性选择的思路提出了不同的组织模式,分别为适应型组织和理性组织,从组织目标、信息、决策过程、行为原则和组织机制上进行对比。(P181)后又在激励问题、契约制度、声誉制度等现实领域试图以不同的理论逻辑给出解释。具体的操作手法上,也可见辨证全面的视野,既考虑到宏观上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形态,也考虑到微观上个人的行为基础;既有横向不同理论的比较研究,又有纵向从传承角度看理论流派内部演变发展史;既有从现实而来的理论解释,又回到问题中去验证理论假设。
      2、 理清学术史,正确定位研究价值
       “为什么要从史的角度去介绍一个理论流派呢?”第三讲开篇一问,强调一项学术训练的基础——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定位有清醒的认识。换言之,理清学术史,是开启进一步研究之基础。本文写作处处可见“史”的框架,导论部分对社会学历史的简要回顾,借学术史来讨论学术研究,而非论述学术史本身;第三讲论述制度学派出现的学术背景,旨在说明一个理论流派的来龙去脉,了解它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推进和新的贡献;第五讲回顾有限理性概念的历史,从提出到作为组织行为的基本前提被广泛接受,再到在主流经济学的模式化活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再来探讨有限理性的研究工作,它的各种基础,与其它组织理论的相互关系,它在组织决策中的地位等。推及写作基础层面,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大抵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分析众多文献过程中逐步明确拟从事研究项目的结构位置,对以往研究的贡献及不足,对自我研究的学术目标悉数清楚,方能如庖丁解牛般精准。阅读亦如此,唯有带着“史”的眼光才能使得某一理论流派、某一学科背景立体起来。
      3、 恪守严谨,步步追问,无限贴近真理
       要识庐山真面目,还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严谨的思维逻辑需是全面而客观的,一个良好的学术姿态应是周密规范而不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底气的。对一个既有理论不可表面迷信,生搬硬套,而应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理论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理论的形成过程走的是怎样一条严密的论证之路,解读该理论的不同声音有哪些,该理论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还遗留了什么问题。对一个理论命题的论证,也需遵循着提出实证命题,进行研究设计,得到研究发现之过程。 如作者所言,“我们关心的不是理论的宏大性而是解释逻辑的严谨性。注重的不是具体的观点而是提出这些观点的逻辑和前提假设;不是研究的结论而是得出这些结论的过程是什么;不是这些研究多么彻底地解释了某种现象而是这个解释比已有的解释进步了多少。” 当然,学术研究的最高境界是“道前人所未道,行前人所未行。”“理论上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思考的地方”等小标题的频繁出现也不断提醒着读者质疑精神的可贵。
      4、 一种期待:基于学术信仰的风格与体系
       文中谈到界内研究工作者出现的一些研究现象:有散乱的概念词汇而没有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拥有的是信息而非知识;对许多现象和课题有看法,有主见,但缺乏一个持之一贯的学术思路和分析基础;有时分析问题有很好的直觉且时有惊人之语,但这些观察往往没有建筑在一个坚实的理念基础上,看不到自己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我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学术内涵浅薄,学术信仰缺失。诚然,一个研究工作者触及的研究对象可以五花八门以显其渊博贯通之学识,但我始终相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挖下一口深井是做不到厚积薄发的,没有自己的学术信仰和理念怕会落下“头重脚轻根底浅”的毛病。于我,前加四字——一种期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需日积月累,不断打磨。
      
      (二)理论基础的强化与融合
       理论,凝练思辨而又极具现实意义,透过纷杂的现象看穿实质,不时给人醍醐灌顶之感,不由得感叹思想的力量促使人更理性地观照四周。将自由零散的个体户集中到一个规范管理的市场当中,不断涌现的冠以“城”字的商贸组织见证着市场与组织之间的转变,见证着组织在维护信誉度上的优势;不同组织在治理结构上的趋同性体现合法性机制的约束力及制度文化的影响力;大产商实行的“三包”制度,高品质商品的精美包装不过是发出了一个“信号”;旅游景点普遍存在的宰客行为乃是一种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投机行为;房地产开放商与消费者在风云变幻的楼市里相互博弈,以期达到彼此利益的最优;以陈安之所代表的成功学认为一个人成功70%靠人脉高调呼吁社会网络的工具性功能;课改、医改、房改,几乎所有的变革都有积重难返之势,正好说明组织局限性的普遍存在,指向过去经验总结的适应性和指向未来持续发展的长期适应能力之间的矛盾无可避免。所举种种,不过为了说明一个理论的生机勃勃总有现实泥土的滋养,世象繁芜,也总能在某个维度上被抽象升华。
       作者在“有限理性”部分着墨最多。所作者所言:研究组织现象和组织行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理性选择学派、交易成本学派、社会网络学派、制度学派、种群生态学派,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学派可能有着不同的解释逻辑、不同的关注焦点、不同的分析单位层次,但是,它们可以在“有限理性”的思路上找到一个共同的基础。 因而有了“有限理性”理论与其它相关理论的直接对话。
       西蒙于上世纪50年代首创的“有限理性”概念,旨在说明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利益最大化。我借女孩逛街购买高档品牌衣服一事简单诠释。不同的女孩其购物行为有着不同的心理基础,阔绰的物质女挥金如土,可以不考虑所谓的性价比和利益最大化;注重一见倾心的感性派,也同样可以撇去“理性”二字,只在乎感觉的满足;唯独主张理性消费拒绝浪费的一部分才会陷入“有限理性”的困惑。除非是认准一个牌子某个产品,不然哪怕是圈定好挑选的几个原则也会掉入无法穷尽的选购对比之中,耗费时间精力定夺下来的商品总难免有不能称心如意之感。是不是还有更适合自己的?是不是还有性价比更高的?而最后跳出来安慰你的总是“满意原则”,所选可是前后不断对比中最称心的一个。然而,从客观上来讲,严格意义上还是没有实现效率及效益的最大化,因为个人的注意力分配有限,决策又面临着时间压力,可能还带有经验估计上的偏差等等。网购亦然,虽然解决了商品信息的同时呈现便于同时选择,也可能带着理性选择的心态购物,且能通过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但仍然不能保证最后的那一个就是最优的那一个。
       此外,“有限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结合,又会衍生出种种话题。以个人言,正因为人不是充分理性的,未来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才凸显出人类历史上种种义无反顾挑战自己行为的可贵价值。微软的比尔盖茨如此,苹果的乔布斯如此,亚马逊的Jeff亦如此。然而,在个人决策中,如何有效降低“有限理性”带来的困惑,如何更真实的了解自己,更确切地认清环境,廓清未来的自主选择之路才是我们需不断研究的方向。
       当然,以人为主体的组织也难逃决策路上“有限理性”的牵绊。组织决策过程中参与人的利益因素、问题和对策的不同机制、注意力分配局限性、时间压力、目标的模糊性与竞争性、信息解释的多重性等等都限制了充分理性决策行为的实现。同样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提升组织决策的效率和效益也将是研究的重点。
       此书所提及的种种理论,有的陌生,有的略知一二,有的娴熟,谈不上融会贯通,只期先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假以时日,再学以致用。
      
      
  •     这本书对于我这个非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看到这本书非常受启发。更可贵的是,前两天周老师来我校开会,并进行了一个讲座,我得到了周老师的亲笔签名!
  •      在专业的圈子用专业的词汇说话不算本事,用普通的、老百姓的语言讲明一些专业的问题,很了不起。周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这本书,即使没有什么社会学背景,甚至没有社会科学背景的人看过,也会懂得一些生活和工作的道理。
  •     最近还是有不少朋友跟我要这本书,可惜没库存了。
      此书在国内管理学、社会学都是一本经典作品,当年参与编书的许多人,现在都在业界发挥不小的作用。
  •     社会学在北美非常热门,而周雪光在社会学,特别是组织理论研究上,非常有造诣。他师从于James G March教授,对neoinstitutionlism也很有研究,这本书读起来非常容易,深入浅出,难能可贵。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别的社会学方面的书,能够像这本书一样,既介绍了当今cutting edge的理论,又能结合中国的情况,而不是满嘴术语令人望而却步。
      我是07年参加上海一次学术会议时,听到一位台湾来的同仁介绍的这本书,买来一看果然受益匪浅,至今仍保存在身边。
  •     用了一两天时间,匆匆读完《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收获颇丰。首先,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结构洞等等;还知道了一些以前知道一点点的东西,比如组织为什么要学习;还知道了一些自己观察到但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东西,比如“弱关系”的重要性;当然,也复习了一点自己学过之后差不多忘掉了的东西,比如博弈论。
      
      写一点收获好了。收获到一个好比喻。
      
      书中175页提到了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B.F. Skinner)做过的一个实验。他养了一群鸽子,然后随机地向鸽笼里投食物。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鸽子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习惯姿势。有的总是把左边的翅膀伸出来,有的总是单腿站立,有的总是歪着脖子。原来,这些姿势与鸽子的学习—适应过程有关。鸽子们在总结:有的想,我上次一伸左边的翅膀食物就掉下来了。有的想,我上次单腿站立的时候食物就掉下来了。于是它们就……
      
      有些所谓的成功企业家就是这样。中国经济大势向好,许多人糊里糊涂也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也在总结:我单腿独立取得了成功,所以,要成功一定要单腿独立。他会对员工、对记者大讲特讲自己的单腿独立的成功经验(我这么成功,你们怎么能不相信?),很可能还会写本书《只有单腿独立才能成功》。你不就是单腿独立时碰上了天上掉食物的那只鸽子吗?
      
  •     看看还没人评论这本书,就来开个头吧。
      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学习者,我认为这是多年以来看到的写最为明白的书。写得明白不意味着没有深度,而是真的把事情想清楚了。作者把很个人化的思考过程也讲了出来,这是非常可贵的,是大家的风范。对要做研究的人是非常好的指南。
      
      总体上看,国内学界弄出来的作品太多太滥,拼凑者居多,真正想清楚要说的事情的非常少,所以也一般不敢暴露自己真实的、个人性的思考过程。
      
      学社会学的学生还可以看看同一套的《社会运动讲义》,赵鼎新老师也是一个明白人、聪明人。有很多自己独特的想法,难得得很。
  •   “社会学在北美非常热门”?
  •   楼上 这是真的 社会学只是在中国大陆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已 台湾香港都比大陆热门很多的
  •   有收获总是好的。。。
  •   就像天狗吃月亮时敲锣和用驱魔/草药对付自限性疾病,因"有效"而反复强化
  •   同意,我觉得整体上这本书是这一套中写得最好的,信息量最大又最有条理的。
    第三章制度学派尤其写得出色。最后几章稍弱一些。不过整体上相当优秀了,不是拼凑的教材而是原创的研究综述和教材。
  •   这本书里讲的学者的师承关系也比较有趣,如作者和CM School的关系,格兰诺维特和Uzzi等。
    同时,书中以有限理性串讲交易成本、新制度、、社会网络等,非常精彩,是融会贯通之作。
  •   读了之后感觉收获不少的书
    教人怎么去思考,而不是只是灌输些知识
  •   同意楼主意见。周雪光的讲解思路非常清晰,而且结合了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案例,可谓深入浅出。因为组织是最重要的社会主体,大学、政府、公司、媒体……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与组织打交道的体验,我觉得不论是搞学术的还是做其他工作的,都可以读读这本书,它让我们对影响我们生活的众多组织现象都做了富有启发性的解释。对于搞学术的人来说,作者开篇的一段分析可能会有更多的启发。大意是,可以借学术史梳理来明白你现在站的位置。对一个理论,要清楚它的前提假设,搞明白它解释的逻辑。比如新古典经济学对组织的解释逻辑是效率机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