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页数:274  译者:安燕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建立这个快乐沟通的平台,围绕“如何说”“怎么听”,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作者简介

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最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阿黛尔?法伯,本科毕业于美国皇后学院的戏剧专业,获学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她曾在纽约市的高中任教8年。伊莱恩?玛兹丽施,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获舞台美术的学士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谢辞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第7章 融会贯通
 ⊙改变孩子,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附 录
20周年纪念版感言
I.是这样,但是……如果……会怎么样?
II.孩子们的“母语”
III.读者来信

章节摘录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在真正有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前,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位好妈妈,一位在子女教育问题方面的专家。然而,当和自己的孩子朝夕相处的时候,才又让我重新开始虚心地学习如何做父母。每天清晨,我都会鼓励自己说:“今天将会有所不同。”但每一天都只不过是前一天的翻版。“你给他的比给我的多!” “这是粉杯子,我要的是蓝色的。”“这麦片真恶心,像呕吐出来的”“他推我。”“我根本没碰他!”“我不回房间,你别管我!”  我被他们折腾得精疲力尽,想到了去加入了一个父母小组(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我参加了这个小组在“地方儿童辅导中心”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年轻的心理学家汉姆?吉诺特(Ham Ginott)博士。他讲的主题是“孩子的感受”,内容非常有趣。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结束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脑子里充满了新的想法,笔记本上也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还没完全理解的新理念: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例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听完讲座以后,我在想:“也许别的父母那样做,我不会是这样的。”后来,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行,发现事实上我也和他们一样的。下面是仅一天之内发生在我家里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累了。  妈妈:你刚睡过午觉,不可能累。  孩子:(大声)我就是累了!  妈妈:你不累,就是有点爱犯困,赶快换衣服吧!  孩子:(哭闹)不,我累了!  孩子:妈妈,这儿好热。  妈妈:这儿冷,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妈妈:我说过了“穿上毛衣!”  孩子:不,我热。  孩子: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  妈妈:不会吧,多有意思啊。  孩子:这个节目真傻。  妈妈:不对,这多有教育意义。  孩子:这个节目真烂!  妈妈:不许你这么说话!  大家看出问题来了吗?我们所有的对话最终都演变成了争吵,并且,我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自己的感受,而要依靠我的判断。  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后,我决心改变自己。但并不知道该怎样开始。后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我问自己:“假设我就是那个感觉累或者热或者无聊的孩子,希望让那个对我的生活至关重要的成人理解我的感受,会是什么样?……”  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当我试着了解孩子可能会有的感受时,我说话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并没有刻意使用一种说话技巧,而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虽说你刚睡过午觉,但你仍感觉累。”或者“我觉得冷,但你觉得这里很热。”又或者“你好像对这个节目不感兴趣。”不管怎么说,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我的新方法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内非常见效。我和孩子们的争吵也明显少了。直到有一天,女儿说:“我讨厌外婆!”我脱口而出:“这样说外婆,太不象话了!其实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想再听到你这样说。”  这件事情让我重新反省自己。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已经可以接受,但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如果我们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我看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其实,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与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在所描述的四个技巧当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演练,才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从孩子的叙述中确定他/她的真实感受。  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  ——《波斯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一本十分优秀的图书,其理念和方法甚至适用于任何关系的相处。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这本书会让成人俯下身和孩子一样,然后把孩子上升到成人的水平,一旦成功,这种快乐的交流平台就能真正创造家庭的和睦。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这本书使父母停止对孩子的大声嚷叫和训斥,取而代之的是与孩子更多的合作。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操作性强,非常睿智,思路清晰,法伯和玛兹丽施所设计的方法是如此地有逻辑,以致读着读着就会爆炸般地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美国《家庭》杂志Family Journal  《如何说…》不是一本空中楼阁一样的理论书,它完完全全基于作者和父母们一起做出来的实验结果,而且这些父母用自身的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  ——《费城询问报》  一本和孩子有效沟通的超级指导,作者清晰简洁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使做家长变得更高效和更快乐。  ——美国幼儿协会前主席:罗伯特 M.赫文瑞奇  这本书太可爱了!法伯和玛兹丽施给读者提供了一种魔幻般的机会,让父母们能在行动中看清自己,并且在犯那种可能是毁灭性的错误之前就预先修正自己的行为。  ——《母性的选择》作者:西尔维亚?费德马  一本和孩子有效沟通的超级指导,我推荐着本书给几乎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父母,不论她的孩子多大年龄或是她的孙子孙女多大年龄。  ——美国《女性新方向》  “无论我走到哪,我都向人们推荐《如何说…》这本书,它真正地释放了父母,释放了孩子。”  ——Nathaniel Branden 《自尊心理学》的作者

编辑推荐

  ★美国家庭教育十大畅销书之一,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长踞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出版20多年长销不衰。  ★美国最著名的亲子教育书系作者,送给中国父母的最好礼物——爱的技巧和训练。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面对孩子的行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口而出。是的,天凉了让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打光脚,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无数家长为此烦恼,家里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用,火药味越发浓烈,问题却解决不了。  要是有《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能让你学会一种语言,说出话来孩子就会听,你会吃惊吗?  不必惊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如何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各有不同,有人喜欢从中间读起,有人愿意从后面开始看。但我们建议你先通过浏览漫  画对本书大致有一个了解后,从第一章慢慢读起,并且一边读,一边认真做书中的练习。不要跳过练习直接阅读你认为精彩的章节。如果有朋友和你一起做练习,效果会更好,你们可以充分地交流和讨论。  此外,我们还建议做练习的时候,写下你的答案,使本书变成你的一份个人记录。不必介意你的书写是不是工整,是否有涂改,只管把它记下来就好。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适合慢慢去读。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学习书中的理念。当你认同书中的观点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会想有一些改变,但是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每读完一章后,把书放在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周的时间来演练,然后再接着读。你也许会说:“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做练习?”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父母必须通过练习把理论变成行动,并且记录下结果,才能使学到的技巧真正内化。  最后,是关于在人称方面的一个解释。为了避免造成性别歧视的误会,以及繁琐的“他/她”或者“他的/她的”的表达方式,我们在书中随机地使用“他”或者“她”,来泛指一个人。  另外,《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出自两位作者,书中的观点来自我们共同的感悟和经验。为了方便阅读,我们统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阐述观点,而免去了用“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样繁冗的表达方式。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所提供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让我们无论与家人沟通还是外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都受益匪浅,所以在这里非常愿意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1条)

 
 

  •   首先声明,我不是托!在当当购书多年,买了不少好书,也买过一些自我感觉“上当”的书。但这一本,的的确确是多年未曾见过的好书!书中的实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还有针对父母教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练习。还未来得及读完,便试着按照书本改变一下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儿子相当配合,让我心中窃喜......真是太棒了!我觉得,为人父母的,都应该看一看,而且最好是认认真真地反复阅读,书中所提供的沟通方法和技巧,让我们无论与家人沟通还是外界形形色色的人交流都受益匪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适合慢慢地,反复地读。当你认同书中的观点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会想有一些改变,但是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根据书中的建议,可以每读完一章后,把书放在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周的时间来演练,然后再接着读。这样逐渐地通过练习把理论变成行动,才能使学到的技巧真正内化。此书将教你学会这种让孩子听话的、行之有效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我已把此书推荐给几位好友,他们都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   随着宝宝长大,我不随和的脾气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壮壮越来越有主意,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小叫,怎么应对他,怎么在坚持原则的过程中减少母子的冲突,我手足无措,只能用冷暴力、大喊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可是,效果并不好。有一天,我在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买回来以后就没翻开过的书,终于,一页一页翻下去,无法释手,书里强调的不是如何育儿,而是西方人强调的--技巧,可能听上去有点不舒服,在亲子的默契和亲情中间,插入看上去冷冰冰的技巧,怎么感觉有点不尽人情?说到这儿,我想起来那天在幼儿园接壮壮时在门口听到的一段对话:一位老人(以下简称“老”):什么叫“蒙班”?一位年轻人(以下简称“小”):就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老:什么叫蒙台梭利。小: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减少干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是上蒙班的小孩到了大班的时候,还是要跟普通班混在一起。老:那不行,把孩子都弄“独”了,上大班跟人家不合群怎么办?可能岁数大一点的叔叔阿姨们听了这段话并不会在意,但是年轻的妈妈们不知道“蒙台梭利教育法”应该算是少数吧,从“独立”引申出“独”的意思,我心里是颇不赞同的,当然了,这是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等造成的观念不同,但是我要说的是其实深入了解后,我发现“技巧”也并不是那么不尽人情的一件事,相反,它能让你通过更合适的管道去表现你对孩子的“爱”,世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很多孩子对父母的“爱”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表达的方式,一句深情厚爱的话,很有可能因为一个轻蔑的眼神或一个抱怨的后缀而让人感觉沮丧,对,是沮丧,这个词在这二十多年中很少在我脑海中出现过,最近一次就是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了,上一次,嗯,根本记不起来是什么时候了,回想在我的成长,我才发现,很多时候,我都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之中,但是我从没有意识到过,如果减少一点这类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会比现在更有自信、更宽容。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怎么进行有效沟通:一是全神贯注的倾听,现在有一个流行句式叫“被。。。”,用在这里,想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真的“被倾听”,而不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被打断,被强迫接受他人的意见,被劝说甚至被嘲讽。我们小的时候,家长们都忙于工作,很少有家长会静下来倾听一个不太会表达的小孩磕磕绊绊的说话,如果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回家来跟家长说,得到的不是“那你怎么不打回去啊,真笨”,就是“唉呀我的乖宝宝啊,哪被人打了,快让妈妈来看看,谁打的啊,妈妈找他家长去”,看了这本书,对于将来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我该怎么回复壮壮,心里有了底。二是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事实,描述,可能大家都会,但是怎么用简单的话语描述,可能好多人无法做到,记得在网上看到过:当你说到第三句话的时候,大多数的宝宝就已经开始分心了。所以简单,是描述的重点,而且在描述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掺杂个人的感情,不发牢骚,不抱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最近几天我试着开始运用这个技巧,真的很难,需要不断的去尝试、改进、固化,进而形成习惯。其实这个技巧用在成人之间的沟通上也是一样奏效,从一句话里提炼中心要比从三句话里提炼中心简单得多,因此,沟通也有效的多。三是说出你的感受,赛尔玛·富兰伯格(SelmaFraiberg)博士在她的《奇妙岁月》一书中写到:“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我们的拒绝。但如果我们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这里举个例子:现在有很多宝宝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显得骄慢任性,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打人”,这里的打人不是专指的打小朋友,主要指的是打家里人,自己生气的时候,或者特别开心的时候,用打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在壮壮很小的时候就嘱咐过家里人,壮壮如果打人的话,要严厉的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我很生气,我不愿意让你这样做,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做法起效果,壮壮现在没有打人的毛病,但是反过来设想一下,如果小宝宝打你的时候,你很平静,或者像有的老人一样哈哈大笑,会给宝宝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因此,跟上一条结合一下,说出你的感受,但是,请只是描述你的感受,而不是掺杂牢骚和抱怨。四是说出他的感受,这里有一个词“共情”,就是说认同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感受,看过这本书的人很容易理解这句话,没看过这本书的人通过例子也很容易能理解:比如说壮壮吧,前一段时间每天早晨他都会大哭小叫的说:“我不去幼儿园,不要去幼儿园”,我是怎么做的呢?没读过这本书的时候,我努力的去劝说壮壮:“幼儿园多好啊,有好多玩具,能跟那么多小朋友一起玩儿,还有老师,还有香喷喷的饭菜”,如果壮壮继续闹,我就会对他说:“我们必须要上幼儿园,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壮壮也要去幼儿园啊,壮壮长大了,都能去幼儿园了,真棒”,这样哄到最后,也能把壮壮哄好,然后乖乖的去上幼儿园,但是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如果他真的有思想,他一定会想:妈妈一点都不理解我,我都说了我不想去上幼儿园了,她还说一堆乱七八糟的,无非就是想让我去幼儿园呗。那一天早晨,我试着用“技巧”与壮壮沟通,壮壮大叫:“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说:“哦,壮壮不想去幼儿园啊”。壮壮又说:“我不想去幼儿园,我不愿意去幼儿园”。我说:“嗯,妈妈知道,壮壮不想去幼儿园,去幼儿园让壮壮有点难过”。壮壮停了下说:“我不想去幼儿园睡觉”。我说:“哦,原来壮壮不想去幼儿园是因为不想去幼儿园睡觉啊”。壮壮说:“我不困,我不想睡”。我说:“要是不困还非得睡觉是挺难受的”。壮壮又停了下说:“哭闹”。我犹豫了下,明白了壮壮的意思,壮壮是想说,因为他睡觉的时候,有别的小朋友哭闹,所以他没有办法好好睡觉,睡不好觉让他很难受。如果我没有试图用技巧去与壮壮沟通,我就没有办法听到壮壮真正的心里话,也就不能真正的体谅壮壮,也就找不到壮壮闹着“不要去幼儿园”的真正的原因,是“技巧”让我走进了壮壮的内心。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将帮助你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数以千万的父母用自身的亲身实践证明了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该书在美国畅销3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风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专家热情洋溢地赞誉两位作者,她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这套语言是那样行之有效,的的确确能缓解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真实并实用的感受。从网络上的为人父母者评价中了解到是一本好书。这本书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和孩子建立友谊平台,是为人父母的必读书。我虽未为人父母,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确实感受到看书后的效果,它就像给我走向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我切身感受学生的内心感受。  

    我们作为老师,天天和孩子打交道,文中的沟通技巧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书中用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做老师的在平常不知自觉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教了我们很多好的处理方式,让学生能接受的好方式。翻着书中的漫画部分,一边看一边禁不住地感叹:怎么会这样呀?我也这么做过。书中的很多案例,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完全就是好像我们生活中在指导我们,一步一步跟孩子怎么样交往,中间配有一些漫画,漫画特别生动,漫画中的一个页面告诉我们常用的一些错误方法;还有一面就是她建议的一些好的方法。  

    其实书中告诉我们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真正与孩子有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书中讲到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那么,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如果我们能好好倾听学生,与他产生共情,那么就能有助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把学生当作成人来尊重,换位感受,体验学生心情。学生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学生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学生,语言也是具有杀伤力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很注意自己对小孩的一言一行。这些技巧,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对别人表示尊重。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最终都会有反应的。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沟通上,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使用一定的技巧,既把问题处理好,又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那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这本书会为我们老师提供有力的支撑,帮助我们以各种策略来应对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感;让我们用充满爱心的语言来管教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能对他人的感受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理解学生的感受。虽然不一定每次都成功,但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与孩子沟通,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作为父母或老师除了跟孩子沟通之外还要善于总结。应该去了解哪些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哪些不是,哪些能激怒孩子,哪些能让孩子得到安慰……没有什么更能代替你自已的亲身体会。我们总想给孩子一片蓝天,心中却总会腾起阴云,阅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会慢慢稀释你的情绪,洗涤你的心灵,这本书适合慢慢地去看,慢慢地去体会。在阅读中我用心品味,细细琢磨,在工作中我也将慢慢地学习,在学习中运用
  •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而看这本书,没想到拿起来就放不下,很多章节让我非常感动。这本书不光适用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适用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们何曾用对待孩子的耐心去对待其他我们爱的人?
      
      曾经有个很困扰我的问题。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AG跟我聊一会儿,我的心情就能很快平复、恢复自信和快乐心态。可是如果他情绪不好了,我仿佛很难对他有什么作用,往往会让事情更糟,结果就是我们俩一起闷闷不乐很多天。这让我很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甚至有一次,AG实在忍不住了,说,我来教你:第一你要认真听我说;你要肯定我的感受,不要简单说不要难过之类的话;等等,等等。尤其是,不能趁机“反攻倒算”,将自己的情绪又反射到我身上。与书中所说的方法如出一辙。
      
      AG从来没有读过类似的书,但他天生似乎就有一种与人沟通的能力。找他倾诉的人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大妈。每个人跟他聊完都很高兴,仿佛有心理治疗的效果。我也曾经问他,秘诀在哪里,他说,其实只是认真的倾听,让人把话说完,就已经好了大半了。
      
      我要做的功课主要是如何抚慰人,看了书才发现,简单说“不要难过”,真是最没用的话;还有我比较着急做评论、提很多问题,这都是在别人倾诉的时候的大忌。还有,逻辑上的解释也是没用的,“幻想解决”反而是专家推荐的一招。现在想想我每次都试图很快提出理性建议,即便对AG这样理性的人,也觉得我太不能共情了。怪不得每次都越抚慰越失败。(尤其是我心情也变糟之后还要他反过来抚慰我。)
      
      马上做实验。AG假装说,唉,我好苦闷。我说,呃,众人皆醉你独醒,当然会很苦闷。AG大惊,半天没说话,终于憋不住扑哧一下笑出来了:你进步还真神速。
      
      书的好处在于富于细节(我真是太喜欢富于细节的书啦!)这样听和那样听,只有细微差别,效果却完全不同。比如很多家长会反馈,这样做了也不管用。那么一定是哪里出了差错。这些都是要练习的,失去耐心的时候也容易忘掉,又变得简单粗暴了。当然,如果能不断试图去做,相信对方,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感觉到那种努力。
      
      不光如此,一个在读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我,读这些书,也能够找到自己何以成为自己的童年往事,梳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从而也能更好的“安放”自己,找到心理的平衡。这两年因为对父母更多了解,我与父母的沟通已经改善了很多,但仍然不尽如人意。每每看这些教育孩子的书,也会回想自己小时候,对照爸爸妈妈都做错了哪些。还好他们也做对了很多!下一次我想试试用对孩子说话般的耐心跟他们说话,并且不怕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想应该会有不同。
      
      如果所有我们爱的人都值得我们像爱自己孩子一样去爱,那么这些细节就值得我去练习。我正打算这么做。
  •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家庭教育书籍当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没有空洞得让人拒绝,也没有纯粹地一通大道理让人厌恶,更没有人云亦云的东施效颦,所有的,只是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怎么处理它。我记得看到第一章节时,对书中关于体会孩子的感受映象非常深刻。很多时候,我们没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更没有真心理解孩子的感受。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走进孩子的内心,是多么的重要。曾经,女儿养了几年的乌龟因为08年的大冰冻死了,女儿伤心地对我说这件事情时,我是多么地漠然处之。在大人的心中,不说是一只小乌龟,动物死亡也是很正常不过的,有什么值得大哭呢。起初也安慰了孩子,可当女儿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哭个不停时,我终于神经质了。现在想起来,真的一点儿都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动物,就象朋友一样相处。现在朋大友走了,孩子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悲。我总在想,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作为家长,是不是在很多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呢。认真地一章一章地读完了这本书时,我真真实实地感到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读本。对比其它的家庭教育书本。我觉得有几点不得不提:一是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对孩子的心理有准确的把握。非常熟悉孩子年龄段成长的特点。而不是象有的书那样东拼西凑,毫无理论依据,写出来的东东只能望而生厌。二是语言轻松简练,插入的漫画生动有趣。说实在的,很多教育书让我读了以后,除了有深深的犯罪感外,没有收到任何一点作用。通篇只是大道理,没有具体实用的操作方法。让我看完书后,仿佛只看到作者举旗呐喊口号,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只能让我对于教育的不到位产生深深的内疚心理。但对于教育的实际却没有一点儿效果。这本书,通篇没有大道理,只能轻轻松松的语言,就连小测验题,也预先说明,只有真实与否,没有对错之分。让我们家长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检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以。三、对各个年年龄段都适用,包括社会上的相处。其实,说穿了,说和听就是人在社会上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这里的说和听教会了我们很多技巧。读读这本书吧,当孩子告诉你,他一直很喜欢的小动物死了,不要无动于衷吧,设身处理地为孩子想想他悲伤的心情。当你的孩子愿意和你交流时,请耐下心认真倾听吧,那怕在你看来是多么无聊的事情。读读这本书吧,你会成为孩子眼中值得与你说和听的父母。
  •   如果你正为如何教育孩子,读读此书吧?如果你心中郁结难解,读读此书吧?如果你不知如何与人有效沟通,那么读读此书吧?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没读,主要是自己购书的速度大大超出了读书的速度,所以买回来一直搁在书架上。直到有一天儿子英语补习班的老师发给每位家长一份打印的{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上面提到了此书,在家长会上老师也极力推荐此书,希望家长能抽时间看看,或许对孩子的教育有帮助。
    于是,我抽出书架上这本蒙尘的书籍开始读起来,里面的观点和【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很相似,但却更深入也更具操作性。里面很多做法也是我平时生活中所采用的,但尺度把握我拿捏的并不是很到位。学会倾听孩子,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做到,现在和孩子产生共情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克制自己不要给孩子提建议,而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去解决,给时间让他自己去反省。
    我们总是说要赏识教育,但并非所有的赞美和鼓励都能得到孩子的认同,那么如何适度的去鼓励去赞美,用什么方式和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书里作者以六个章节告诉人们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去解读对方的感受,构建融洽的关系。
    当我阅读时,我也认真地做了书上的习题,孩子偷偷看了这书,他笑着说:妈妈,我看到了,知道如何来对付你了,哈哈!当第二天他不高兴时,我运用了书中的做法,他很快明白过来,笑了,妈妈你在用书中的方法,我不会**的。但显然他的心情突然间变得非常好。我们现在已经能用幽默的语言解决生活中一些棘手的问题,彼此在有困难时依然感觉开心,仔细想想我们好久没争吵了,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变化,从容而内心充满愉悦,而孩子每天早上都会看见他的笑脸。
    我想说此书并不仅仅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它适用于任何人群,它可以让你明白对方的感受,同时也了解到自己真实的感受,这对自我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对人际关系的改善更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解决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烦心事。
    极力推荐哦,希望大家在看完此书后都能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变化。
  •   在网上看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本,觉得很好啊,看了一遍,觉得不够过瘾,我又在当当网上购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书。我小孩虽然还不到两岁,但是我觉得教育书籍需要早些看,多了解,关键是不要再让传统的教育思想制约自己,多用适合小孩、鼓励小孩的教育方法教育小孩,关键是训练小孩能有责任感,能独立思考,能独立自主。给孩子更宽广的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让他自己作决定。但是孩子经常会做出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们要怎么说,孩子才会接受我们,心甘情愿地沿着我们希望的路线走呢,这本书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多感受孩子,体验孩子的感受,多以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肯定、接纳孩子。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然后再学习不加价值及判断地倾听孩子说话、真诚的沟通,相信必能成为没有输家的父母。不论大人或小孩都期盼被肯定、接纳,当被如此对待时,他就能破茧而出,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使自己更有作为。孩子就像有无限潜力的种子,而父母的接纳就是开启孩子潜能之门的钥匙!学会倾听,首先要端正父母的态度,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心里少了设防,就会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小孩。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好父母。谢谢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也谢谢译者,让我们学会民主、尊重小孩。
  •   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虽然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说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们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听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过,便不自觉地也对自己孩子说了。其实我们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还有切实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我试着做了,很有效。
    这本书对于改善同事关系也很有帮助。
  •   “还不去洗澡!我开始数了,一!二!……三!”,孩子一边生气,一边跑去浴室。“快点,再不起床就来不及啦,要迟到了!!!”“怎么一句话要我重复这么多次你们都还是不理睬?烦死了,我好讨厌你们!!”“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都不想要你这样的孩子了……”这是我以前在家里经常说的话。看这本书之前,有朋友借给我一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心里开始慢慢改变,然后,在开学前3天,有朋友又借了《如何说,孩子才肯听》,请作者原谅,我实在没办法一个星期读一章,我是一口气读完了,然后又重新拜读了一遍,开始为自己懊恼,我原来是这样的伤害了孩子的心,是这样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是这样地和孩子没完没了地争吵,然后,我看到这本姊妹篇,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三本书,饱含3位作者对孩子深沉的爱,激发做父母的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深刻反省,受益太大!这是我在买这本书的姊妹篇的时候写的,现在,我已经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所认识的很多朋友,希望她们能像我一样,对平时一筹莫展的育儿方式有好的参照,能与孩子真正沟通起来,能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而不是要孩子从大人的角度去考虑事情,真的很有用!现在的我,对付两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也还能应付了,因为从此开始,我会开始从她们的角度去思考,会去认同她们的感受,看起来,我好像是输家,但实际上,这是个双赢的局面。谁愿意与自己的孩子成为敌人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   我是一个有10个月宝宝的妈妈。我希望自己成长为宝宝所需要的妈妈。刚刚阅读完《我在美国当妈妈》的书,内心的压抑与困惑,在阅读这本书中得到了释放。尽管我是中国妈妈,我更愿意给宝宝更多的“爱和自由”。
    现在我已经阅读到“描述性赞赏”这一章,我就迫不及待上来分享我的读书心得。这是一本每位希望和孩子有良性沟通和交流的父母必须抽时间来阅读的实用工具书,它将有助于你改善家庭成员关系,甚至你的职场社会关系。
    看看我过去是怎么做的吧:
    夜幕降临,老公加班回到家,吃完饭,要出门一趟。这时,我才发现宝宝第二天白天用的尿片不够了。
    我:老公,宝宝明天白天用尿片不够了。你出门顺便去超市买一包回来吧?
    他:不好。你明天下班的时候带回来不就好了么?
    我:那明天白天宝宝用什么呢?(说着,我就把宝宝用的尿片的外包装袋递给老公。他不接。)
    我(生气了):你如果不买,待会儿我就把门反锁,不让你进门。(开始威胁。)
    尽管老公没有说什么,后来也买回了尿片。但我现在意识到,这种沟通方式是有问题的。
    这类有问题的沟通对话,我静下心来会发现很多。

    提供选择。
    前段时间,我和同事午休去散步。看到一个在超市工作的促销员,手推一辆自行车,接宝宝回家吃饭。
    宝宝:妈妈,我想坐在车后座上。
    妈妈:可以啊。可是前面的路在修,路面坑坑洼洼的,待会儿会把你颠下来的。
    宝宝:这样啊,那我还是自己走吧。

    当时我就很感触这位妈妈高水平的口才,不愧是从事营销服务工作的。现在看来,这是尊重宝宝,提示他,并给他来做决定的机会。比简单、粗暴的拒绝宝宝,高明有效得多。

    我会继续好好阅读这本书,并好好演练,就从我身边的亲人开始吧~

    每个人都会变得可爱,每一天都会变得精彩~
  •   我的宝贝现在18个月了,看着小家伙一天天长大心里有说不尽的喜悦,我们的生活因儿子的到来而增添了无数的欢乐。可随之而来的幼儿教育问题也常常令我焦头烂额,我是个教师,所以比其它的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从得知有了这个小生命后,我就开始订阅各种育儿杂志、报刊,并且还经常记录一些育儿妙招,(同事们经常逗我说:这么早就开始给孩子备“课”了),自我感觉为这个小生命的诞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当小家伙一天天长大,还是出现了很多令我始料未及的问题,我准备的那些妙招也不怎么奏效了,有时气极了也忍不住打孩子的小屁股,可每次打完之后,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心理也很难过,有一次孩子挨完打,哭了一个小时,他爸怎么哄也哄不好,气得他在他爸爸脸上又拍又打,这一次对我冲击很大,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那时候儿子才16个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我下决心今后一定不在轻易打他,(尽管以前我也不赞成打孩子的教育方式,但还是总管不住自己的脾气,这一次让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孩子在也不能这样管了),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一套可行的育儿方法,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并在网上阅读了几页,看后感觉非常好,它就是我一直在找寻的好方法,对是马上下了订单,现在我正按书上的方法来做,效果非常好,建议所有与我一样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所有爱孩子的家长都要买一本回去好好看看,定会让你受益非浅,一本值得看的好书!
  •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我已经推荐给了不下二十个爸爸或者妈妈读。可惜只有寥寥几位仔细读了(可能有的读得不错只不过没有给我反馈而已)!最杰出的读者是小翟爸爸,他不但读得很认真也很有收益,竟然自己掏腰包给他身边的十多位有宝宝的同事赠送了此书!此书实用性指导性极强,性价比极高,值得一买!下面是我学以致用的一个成功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哈!这是发生在大概几个月前的事情了,刚刚买了一本叫做《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的书,才看了个大概。让我觉得有点得意的是,这是我第一次成功地在4岁半的女儿身上运用了书里讲的理论——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和接受。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晚上,我照例带着宝贝洗澡。宝贝自己刷牙的时候,牙刷不小心掉抽水马桶里了。我赶紧拣了起来扔到垃圾筐里(下水道堵了可就麻烦了)。结果没想到宝贝“哇”地一声哭了,大声哭喊着:“我要我的牙刷!”下面是我们俩当时的对话。妈妈:“掉马桶里就不能用了,妈妈给你买个新的。”宝贝:“我不要新的,就要这个。”妈妈:“马桶里面有拉的屎、撒的尿,可是牙刷是要放到嘴巴里的,你觉得这样卫生吗?”宝贝:“洗一洗嘛!”妈妈:“再洗也不会干净的。”宝贝:“我不要新的,就要这个嘛!”我觉得一向懂事乖巧的女儿有点不可理喻,怒火直往脑门上撞,就差脱口而出那种及其粗暴的话啦!老公听到了宝贝的哭声,忍不住凑到门口问。问明情况以后同样的甩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再买一个新的不就完了?”确实是,在我们大人看来,扔掉一个旧的牙刷再买一个新的,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这有什么值得哭得呢?越是这样想就越觉得孩子不懂事情,可是孩子的心理和大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因为我看到了宝贝仰着头看着我的大眼睛,那里面的内容有妈妈读懂的,更多的读不懂。——有自责(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小心),有不舍甚至恐惧(好像是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似的),有祈求(希望妈妈把牙刷从垃圾筐里拣出来),有抱怨(妈妈不理解)……还有很多我读不懂或者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正在僵持中,我突然想到了前不久买的书——《怎么说孩子才会听》,里面说过,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也要真正明白孩子的感受。这时候,也洗完澡了,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情绪,一边蹲下来给宝贝穿浴袍,一边同宝贝进行了下面的一番对话。妈妈:“宝贝,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是吧!”宝贝:“是啊!”——情绪稍有缓和。妈妈:“噢,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明白。咱们现在聊一会儿,好吗?”——我把女儿抱到床上,搂着她。宝贝点头:“你学小牙刷说话!”——这是妈妈和宝贝经常玩的游戏。妈妈:“好啊!”我把声音包装得像一个孩子:“噢,亲爱的好朋友,你好啊!我知道你很喜欢我,我也喜欢你啊!我要告诉你一个我们牙刷的秘密!”宝贝基本上不哭了,支棱着耳朵听。妈妈:“我们牙刷啊,最好只工作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最有力气啦!你的牙齿上有什么脏东西都能刷下来。”妈妈的手指在宝宝的手指缝儿中间做刷牙状!宝贝:“上次去‘水上人家’玩,刷出好多肉丝来。”妈妈:“对啊!可是,三个月以后,我们就变得没有力气了,你的牙齿就不太喜欢我了!”妈妈的手指在宝宝的手指缝儿中间做刷牙状!妈妈手指打弯。妈妈:“所以,我们牙刷工作三个月以后就应该退休了。”宝贝:“可是我喜欢你啊。”妈妈:“我会变成另外一支牙刷,明天你和妈妈去商场找我吧,你最喜欢的那只牙刷就是我。”宝贝高兴地
  •   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我小侄子还刚刚出生,现在他已经一岁零十个月.他的成长速度也比中国通货膨胀速度更加惊人,我是在上周一随便浏览书架的时候才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我看到早前买的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想起来拿到书以后觉得不急学习这个,就一直没有阅读.可是现在,小孩子几乎天天都有一些让大人意想不到言语和举动.还会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唧唧歪歪,打滚撒泼.沟通是一门技巧,一门学问.我发现,再不学习~~~~就来不及了.三天读了159页,周末的晚上,我去小广场上接他回家,他正和他爸爸在一起玩.当我们走到小桥的另一边时,他张开手臂,开始耍赖"爸爸抱抱",他最近总是这样,动不动就让人抱,如果不能如愿,他很快就开始急噪,哭闹,一副事在必得的样子,他爸爸见招拆招说:天天自己走多好.小孩显然不买帐,他爸爸又说"天天,你看爸爸累了,爸爸累,所以抱不动天天"小孩开始发作,蹬腿,哭闹,他爸爸只好抱起儿子,如果碰到大人也失去耐心会怎样?他爸爸也许会说"闭嘴,再哭就打你"或者"你哭好了"然后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在一边的小孩子由于被冷落和不满加上委屈,愤怒,一直会哭到面红耳赤,满头大汗.但是如何矫正孩子的这种不好的行为呢?我忽然想起刚刚看到书中第2部分:鼓励孩子独立的第一条: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于是我指着岸边的两栈道(上面的小路靠近草坪,下面的小路靠近河流)对小孩说:天天,你要走上面的路还是下面的路?你来选一选.他爸爸白了我一眼,说,"他跟本听不懂."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小家伙马上看看我比画的方向,然后说"下面!"他爸爸惊讶的眼睛瞪得溜圆!!他把儿子放下来,小家伙自己顺着台阶跑去靠近河的栈道,然后,我们一直在玩,跑来跑去,他并没有再非让大人抱抱他不可!其实孩子明白的比我们认为他能明白的多很多.也许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表达?如果大人不善于和孩子沟通,以自己的感知为孩子的感知,草率的做决定,娇纵,威胁,冷漠,这样对孩子性格成长是多么大的打击哦.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里面的案例确实给人很大启发.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收益良多哈!
  •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有关教育的书。我在看书十分钟后就发生了变化,儿子对我的变化感到吃惊。我们以前没法交流,他通常回家是不和我说学校呀,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任何事。以前我总以为是他太内向的原因,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的态度,总是不听他说完就发表看法,常打击他的态度让他不想对我说任何话了。看了这本书后,我采用书上的方法,认真地听,表示理解,在安抚他的情绪后再表达我的看法,结果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在书中最后一章中我学到了给儿子释放角色,我不再象以前那样说他笨,说他慢,而是重新树立他的形象,我一再坚定地对他说,你很聪明,你做事很快,并且不断例举他曾有的光辉时刻来点醒他,也慢慢让他有了信心。是主要的收获是我们现在吵架次数比以前少,遇到事情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办法,加以解决。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我总以为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和儿子讨论事情。我总是怪儿子脾气不好,不听话,却不知是我的强硬态度把他造就成这样,一旦父母改变了,孩子的变化就会非常快。还有很多的心得,我都在我自已的空间中做了读书笔记,我相信这本书是值得我多读几遍的。
  •   我很懒于写评论,觉得即使同一本书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但这次却很强烈地要推荐,因为它实在是一本很优秀很实用的和孩子沟通很见效的超级指导书,每一位父母都不应该错过它。这本书是同事向我推荐的。当时我婉拒了,因为我已看了不少这类的书,书中道理大同小异,我明白也尝试着运用,没收到什么效果。何况外国国情特别是教育方面与中国的差异实在很大。没想到这次同事却异常的坚持,让我浏览全书后再决定要不要仔细读。很勉强的接过了书,翻了前几页觉得没什么惊喜,但对其中的角色练习产生了好奇,就试着做了,猛然发现这些场景都曾出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没想到当时自己的反应却并不明智。把全书漫画部分看完后,我毫不犹豫地上当当网订了这本书还有《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已读了两次,越读越受启发,文字简要却犹如当头棒喝让人警醒,我觉得书里的理论和技巧对任何关系协调和人际交往都很有启发,很值得所有人特别是父母们读一读。它让我慨叹相逢恨晚。
  •   作了妈妈觉得困扰很多,每当迷茫之际,就忍不住开始寻找亲子类的书籍,几年来已经看过十余本,从最经典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到日韩潮流的亲子图书,每本书都为我带来开卷有益的收获,在这样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在女儿眼里的形象也逐渐由“发脾气妈妈”转变为“聪明妈妈”了。最近偶然看到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下被这个题目吸引住,书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读完了,觉得很佩服几位美国作者的悉心钻研,他们建立在大量案例基础上的理论是相当科学和实用的,尤其很赞同书中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许多解决方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的是父母灵活分析理解孩子的现实状况与情绪,再进行灵活处理。尤其书中对于每个章节的解决方案均举出了反例,并进行分析说明,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毫不牵强,更加体现出作者们力求完美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觉得这是自己几年来度过的众多亲子书中最佳的一本,其实践意义相当高,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经典与《卡尔威特的教育》相提并论。
  •   我是一个五岁男孩的妈妈.我觉得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令我很头痛,虽然我觉得我做的还可以.我喜欢采用和儿子讲道理的方法.但儿子思维敏捷,口才特好,我经常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但儿子确实错了.这本书只看了一部分,我就恍然大悟,我一直认为我很尊重儿子,但其实不然,我没有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大量的案例让我很容易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而且非常管用,我感觉儿子不再是那么叛逆了,也更愿意和我交流了,这让我惊讶.我突然发现原来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可以如此轻松.这本书的精华在于父母应该如何倾听孩子,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内心感受,无论高兴、生气、难过还是愤怒,让孩子愿意和家长合作。书中还讲述了赞赏孩子和代替惩罚的技巧,鼓励孩子自立的技巧。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能从本书中受益,就如书中所说:你可以结束和孩子的冲突了。强烈推荐本书。
  •   我是下载某教育论坛上一位妈妈提供的台湾版的这本书的PDF文件,看了以后,感同身受,到当当网一查,竟然有简体版的,真是太棒了!不知道读这本书的人有没有注意到,这本书的两个作者都是师从海姆.吉诺特,而吉诺特正是另一本值得推崇的图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如果说《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以转变家长的观点、理念为重点,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就更具有可操作性,大量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实例,一边阅读,常会一边感叹“我就是这么说的”,“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并且提供了很具体的办法,我尝试了一下真的很有效!真是想建议父母都学习一下这本书!
  •   孩子说累了你是不是说:不会吧?孩子说不喜欢跟某个小朋友玩,你是不是说:我觉得他不错。这些话好象没什么,我们想都不想就这样说出口的。但你看了这本书你会发现该怎么说。听起来好象是处理亲子关系的一本好书,但事实上却绝不仅限于此,它甚至为你处理现代社会中各种复杂的关系指明道路。我按照前言如何读这本书的提示先浏览了书中特意配备的卡通漫画,后按章节边阅读边做题,练习充分以后再进入下一环节,到现在还只处在第二章节。以前遇到一本好书都要一气呵成,难道这本书不吸引人吗?不,因为这本书就好比一套体操,不操练难以真正起到作用。它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作者收集到了太多真实生活里的情节和语言,让你不自觉的就联想到了自己曾经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与书中的方法一对比发觉自己无意识的伤到了孩子,导致他不爱用语言来表达,而是选择默默哭泣或发脾气。我在房间里几处张贴了那些技巧和心得体会,每每忍不住要发火,孩子把我拉到小纸片跟前,说你再读一遍好吗?爱人以前不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去阅读有关书籍。这本书他开始也不想看,我央求他浏览一遍漫画,他现在很配合我们的改造。
  •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与之沟通越来越难,随着孩子的渐长,行为习惯、学习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好言相劝、批评呵斥,种种招数似乎都不太见效,有时甚至还会引起矛盾和争执,孩子逆反,父母心焦,处于一种急于改善又无计可施的状态,这时我发现一本好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刚开始还有些怀疑,这本书是不是只适合小孩子,对十几岁的孩子还管用吗?看了第一章之后,马上就不再怀疑了,这本书岂止是对孩子,就是成人也可以应用啊。如果我们都遵循书上的方法去说和听,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和谐,问题也会更容易解决。恰逢孩子刚考完期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本想狠狠批评,发一通火的,好在刚好看了这本书,就按照书上的方法和孩子交流,并作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结果效果非常好,孩子开始一点点努力,我们之间也没发生冲突,关键是我们的心都放平和了,大家忽然觉得轻松愉快的就能解决问题,和睦又回到我们身边。现在我已经开始向周围的父母们强烈推荐这本书,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
  •   家长不容错过的一本非常适用的好书。书里描述的场景可谓每个家庭的孩子和父母都会有的。我一字一句,非常认真的去读完了这本书。也按照笔者的引导,用心地去用在我的两个孩子身上,渐渐发现一个人管教两个孩子也并不那么艰难,孩子们改变了许多,最满意的是我轻轻的说,他们就能听得进,并照着做。我也一改常态,不那么爱大呼小叫了。脾气好了很多,确实受益匪浅。这完全要归功于这本书。在此要感谢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写了如此好的书给我们。家长们不仅要认真看,还要认真去学,认真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作者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3、代替惩罚的方法;4、鼓励孩子自立;5、恰当地赞赏孩子;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给出了实现这六个方面的30种技巧,辅以大量的常见场景和问题加以说明,并配有相应的练习题,让父母可以把这些技巧烂熟于心,灵活运用,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做到游刃有余。
  •   虽然是外国人写的,但道不相同理相同,很有借鉴意义。本书适合慢慢去读。作者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学习书中的理念。当你认同书中的观点的时候,可能心里就会想有一些改变,但是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可以尝试这样的方法:每读完一章后,把书放在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周的时间来演练,然后再接着读。你也许会说:“我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有时间做练习?”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父母必须通过练习把理论变成行动,并且记录下结果,才能使学到的技巧真正内化。
  •   对心理学有一点研究,也听过很多父母的抱怨,其中最关注的一点是“我该如何和孩子交流,他们能听我的?”其实你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可以用和对待别人同样的方法——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许多家长不允许他们的孩子去表达他们自己真实的情感,或者是当孩子表达他们的感觉是,做父母的会抵触这些感觉。如果孩子说“我很害怕。”父母就会说“不要显得如此愚蠢,”这将传递给孩子们一个信号是,他们的感觉是如此的愚蠢和微不足道。花些时间去想想是什么使孩子感到害怕,去发现你能做什么以便使孩子觉得有安全感从而不再害怕。这个听上去好象有点傻,但事实上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如果到了孩子10多岁的时候,你还在犹豫的话,那你就彻底地失去了沟通的机会。只是去听一个孩子说话是远远不够的,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才是相当重要的。不管你的孩子多大,这本书都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讲述如何改善沟通技巧的书。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在寻找填补和孩子沟通代沟的家长。就象生命中的任何一件事一样,奇迹不可能明天就发生,如果你有较强的自治能力去执行你所读到的内容和你所承诺的事情,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   4岁的女儿有个很让人头疼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都喜欢光着脚在家里到处晃悠。这天,她又光着脚站在板凳上玩,我十分平静却不失严厉地说道:“郭雨彤,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立刻穿上拖鞋;第二,以后再也不用穿拖鞋了,我马上扔掉它。”女儿听后,赶紧跑过来穿上了鞋子,嘴里还嘀咕着,“两个选择……”半个多小时以后,我发现她把一堆书丢在地上,自己却去玩玩具了。我叫了女儿的名字,在她“恩”地回应我并回过头望着我时,我从她的书上踩过去,她惨叫了一声,但人还在玩具旁,于是我一边告诉她,“宝贝,你把书扔到过道上,妈妈走路时就会踩到它们,等踩坏了,你就没书看了”一边又在书上踩回来。女儿丢下玩具发疯般地跑去抱走了她的书,把它们放回了整理箱里!我曾经对我的女儿用过几乎所有父母都用过的手段:责备、谩骂、威胁、命令、说教、警告、控诉、讽刺挖苦、比较,但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工作者让我们明白这些是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的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管教可能会让人感到无奈,但必须强调的是,管教的意图是“教育”。它是一整套的指导方针,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自我激励以及主观能动性。可爱的父母们都来学习一下怎样和孩子沟通吧,《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本十分有效的书,它让世界上少了对孩子大声的嚷叫和训斥,带来的是父母和孩子更多的合作!
  •   我的孩子4岁。在现实生活中,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时刻困扰着我。几乎每天都又让我发火或是发疯的事情。其实我不是一个爱发脾气的人,但是我的脾气却越来越坏。结果往往是孩子与我很对立,但是又非常依赖我,希望我的拥抱。我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成长很不利。但是找不到具体的解决办法。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以后,发现,这本书用很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手把手的,一个事例一个事例的告诉我们应该怎让做,如何对孩子说,甚至还用一些漫画进行讲解。我认为很实用。我边看书边进行尝试,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例如,我的孩子对不同意见往往只说一个字:“不”,我现在是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要求她换句话说,之后,孩子往往会用比较平和的口气说话,而且能够说出问什么不同意及希望怎么办。我确实感觉发火只会让自己与孩子互相伤害,沉下心来指出问题,发表感受,探讨措施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也让孩子进行自醒和动脑,而不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和父母对立上。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鼓励孩子、欣赏孩子的具体做法,真的很实用。
  •   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很爱自己的孩子,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门艺术,但我们的“爱”往往是不被孩子接受的,很容易就产生了矛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和孩子便有了代沟,无法也不可能去心灵沟通..........(真是越想越糟)我是80代的"年轻"妈妈,在教育这方面可谓是空如白纸,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当当也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非常有幸遇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一拿到我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分两天看完了,非常受益也非常实用,和其他的书比起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慢养》等}更细致,讲了够细节,思路也非常清晰,看了一目了然,很快就记在脑海里了,现在里面的很多方法我都实践过了,非常见效。其实我们眼前的孩子,并非是“孩子”,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爱戴!这正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的一门艺术
  •   拿到书,我就大概的翻了翻,书很吸引我,其实我是个不是太爱看书的人,看到书中有漫画,还有一些需要做的练习,感觉书和自己有互动,不是那么枯燥无味!
    我按书上的阅读指南的要求(以前看书从来没这么认直过,因为是关系孩子),没有很急的一下子全部看完,而是看了第一章,就开始对孩子进行书上的教育!书上说,要这样做!
    我家孩子三岁多了,是由奶奶带大的,特别任性,耍赖,因为老人一般都比较惯孩子!
    现在越大越没法沟通,她要怎么样就必须怎么样,要买什么就必须买,做错事情也不认错,让我真是很头疼,真的头疼!
    看了这本书第一章的内容,我试着用这个方法和她沟通!
    比如,那天她早上起来就要穿新的袜子,而且用这种方法想达到不起床的目的,奶奶一边哄一边吼,但并没有效果,而且她越来越闹。后来我去问她,你为什么想穿新的袜子,(其实知道她是不想起床上幼儿园),她说旧的袜子里有毛毛(就是线头),后来我认真的听她说,(书上说要认真听孩子说完,哪怕是没道理的),听完后,我说,这样吧,我们把这些毛毛剪掉,你自己来剪,她一听,非常乐意,于是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后来有几次,她也是无理取闹,我都试着听完她的想法,再想办法解决!书上说,如果你愿意认真听孩子说她的想法,她就会更好妥协一些!
    我想这个方法是有用的!
    之后我会慢慢的看以后的内容,慢慢的和孩子沟通,希望她能有进步!
  •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许多家长高兴地告诉她们,通过学习她们的经验,他们已经能够在家庭中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但是,更多的家长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期待,就是想看到这样一本书:最好能包含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原则、小贴示之类的内容,能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学习。
       于是有了这本帮助很多家长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好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提供给家长们经验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学这些技巧;给父母一个机会,让他们(或者和朋友一起)按照自己的进度去实践,同时提供给家长们可以借鉴的众多事例,以便他们能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另外,书中还配上了卡通漫画,生动展现每个技巧,好让性急的父母们可以看一眼漫画就能很快复习一遍。
  •   最近在看两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心里感慨良多。

    现在的很多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出生到上学,德智体美恨不得样样优秀,可结果怎么总是事与愿违呢?付出那么多,怎么没有成绩呢?原因是出在孩子身上吗?不是,关键还是在于家长。功利心太强,愿望很美好,可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如果不理解孩子,怎么能让他听你的话呢?

    或许很多家长要说了,我知道怎么教育他,不打不骂讲道理,可怎么感觉还是不成功啊?关键还是没找到技巧,这两本书就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方法,只要照着做就肯定会有效果。

    没看过的妈妈肯定不信了,那我问个问题,如果你的宝宝从外面回来,哭着对你说:“妈妈,小强把我打了!”你会怎么做?百分之八十的妈妈第一反应是问“为什么?”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可能就直接拿家伙出去找人算帐了,可这样是宝宝想要的吗?不是,你最应该做的是蹲下身来,拥抱着说:“你一定很生气吧?”或许,这样的关心更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书里还讲了很多其他方面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们平时很难解决的,看完以后,会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当家长可以很轻松很成功。

    建议大家都看看这两本书,学会做孩子的朋友,也学会怎样做父母。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和《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是同一对作者在同一理念下创作的两本相似的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更适合家长,而《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更加针对的是老师,两本书一起读可以加深理解。这两本书的理念其实都很简单易懂,作者并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用故事举例、漫画讲解、个案分析、听众/读者反馈的方式来说明理念,操作起来也不难。真正困难的是:1.有意愿做出改变。做老师和家长的首先要认识到我们平时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许多观念其实都需要调整,而且愿意尝试新的理念与方法。2.有恒心付诸实践。在看了书、了解了新的思维、行为、以及说话方式之后,要时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去尝试、实践新的方法,并且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做出调整。希望这种融感性和理性于一体的实用教育理念能影响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嘉惠更多的孩子,并慢慢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和语言习惯(一种新的“母语”),改变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以致于下下下……一代。
  •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被称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并不为过,此书非常有系统地分析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这个问题,同时也给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个人觉得是一本非常实用,非常有帮助的书,而且它的内容并不深奥,可操作性强,所以我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阅毕都会有很多收获。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用了不少漫画来辅助说明,很有意思,读起来非常轻松明快。

    那么,是不是只有父母才能阅读此书呢?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人阅读它都会受益。因为书中内容虽然是围绕着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展开,它背后所蕴含的沟通原则,却普遍适用于很多其它的场景。譬如它说父母要有同理心,要能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并且做出恰当的回应,我想如果把父母跟孩子的沟通换成其它任何两个人的沟通,以同理心为出发点,尝试着去认可和接纳对方的感受,都是非常有益的。

    书中有不少内容,我认为尤其值得国人注意,譬如不要用你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你不应该感到生气”,“你不能够有…..的感觉”;又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孩子一有任何问题,就立马给出答案,而要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不要孩子一有点什么事情,就立刻帮他做完了etc. 我所能列举的只是很小的一些片段,要想知道更多,还是去看这本书吧。
  •   看到这本书我首先被书中的漫画所吸引,先看了几页漫画,然后看到《如何阅读本书》时我笑了,竟然跟作者推荐的方法一样,先浏览漫画对本书大致有个了解后,从第一章慢慢读起,并且一边读,一边认真做书中的练习。边学习边实践。
    看书中的漫画时候我就在想,真的需要从书中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倾听孩子的陈述了,我们的父辈们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有时也会像书中错误的做法那样去教育我们,我们不能照搬照抄父辈们的模板,我们该正确引导孩子,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过去了时光就不会倒流,所以我们要尽快学习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才会减少遗憾。中国的教育教我们语数外,政史地生,就是没有教我们如何正确与人沟通,与孩子沟通。还要我们需要这一课程的时候自学这一课吧!
  •   是朋友介绍后买的,朋友也借给我看了,但是看后觉得一定要有一本可以长期放在家里。这本书让我这个3岁孩子的妈妈真正了解到沟通中语言的功效,换一种说法,孩子领会到的信息就大大不同。我们做父母的如果没有很好地思考每句话,就会常常祸从口出,说出来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所以本书教会了我很多非常实用的理念和实践方法。非常值得做爸妈的拥有。不管你的孩子几岁了,都可以从当中学到很多。当然,孩子越小,你的收效就越大。另外这里还极力推荐父母阅读《爱和自由》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帮助不单纯是了解如何做,而是为何这样做,先读这本《爱和自由》领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点需要怎样的教导和帮助后,才能真正把第一本书里的技巧发挥出来,否则只是依样画葫芦,没有意识上的改变是无用的。摇篮网上有这本书的电子版:http://www.yaolan.com/book/aiyuziyou.shtml读懂了就去做吧,你马上会发现不同。
  •   最近一周,总听宝宝的爸爸说“不让她干什么偏干什么,总跟我对着干”,不下于三次了。这在孩子三周岁之前是很少见的,宝宝爸爸脾气较好,容忍度也很大的,结果一周之内听他说了好几次类似的话,我突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要让老公也意识到,对孩子发火或者是采用武力,都不是可取的。与三岁的孩子沟通肯定是有技巧的,于是就**当网搜书,果然被我找到了。

    找到这本书之后,又去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先仔细看了前边两章节的内容,感觉非常实用,尤其是作者的育儿经验非常丰富,还提供了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仿佛那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宝宝,而家长运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孩子的对话也截然不同,太神奇了!一定要好好看一下!为了让老公也跟着一起看,以后也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决定与老公一起边读边交流!既增长育儿知识,又增进夫妻感情,一举两得!
  •   书里面举了很多不正确沟通对话的例子,也告诉了如何说如何听才会最佳。书中所提供的技巧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国外人写的,唯一遗憾就是在语言表达理解上有点费劲,但只要你用心多读几遍就可以了。但是书中采用了很多漫画和对话表格,这样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吸收。
    按照书中方法做,你会慢慢发现孩子的转变,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次孩子同学妈妈推荐了另外一本家庭教育书《快教孩子学理财》也相当不错,是引导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财商和理财能力的,按照书中知识和方法,应用到孩子身上,孩子现在变得勤快节俭,花钱记账,还承担了一些家务劳动。好的家教书的确让我们受益匪浅。
  •   爱是需要技巧的。初为人母,虽然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却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育儿过程中的可能犯的错误,多看些育儿书,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本书是迄今我看过的育儿书中最有用的一本。

    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说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们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听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过,便不自觉地也对自己孩子说了。其实我们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虽然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还有切实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我试着做了,很有效。如果你只有时间读一本如何和孩子相处的书,那就选它好了。
  •   说实话,家教类的书我已经买了不少了,卢勤、小巫、卡尔威特、蒙台梭利,都是一系列一系列的往家里搬,但书看多了,道理一大堆,基本都相似,现在我跟人聊也都是一套套的理论。但究竟应该怎样做,还是很茫然。所以别人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有点不以为然,想还不是那些东西,但为了孩子,什么老师也得往家请啊。但没想到,这本书真的与众不同,它的理论跟《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差不多,但里面条分缕析地讲了各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怎样应对孩子的感受,达到和孩子的良好沟通。而且用漫画的形式对比再现了正确和错误的做法的区别,给我很深的印象。书里不但给出了应对情况的几种正确的反应,还假设了一些场景,要求父母做练习。想想也是,我们买了许多书学习,想着把孩子教育好,却从来不去做怎样把孩子教育好的练习,怎么能成为一个好的家长呢?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它的尺度把握的比较好,一方面要求家长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在孩子跌倒了,痛的哭的时候说“不疼”,另一方面告诉父母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共情——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家长应该为孩子设立界限。读完这本书,我觉得以前的那些理论都内化了。突然发现,教育孩子,其乐无穷啊!
  •   身为父母,多少会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技巧,但题目中的后半部分"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让我对此书充满了期待,买了读了,觉得确实受益很多.以前有很多外国书中的理论与方法不太适合中国孩子,这本书让我觉得真正有用,尤其是一些观念上的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要把他/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去尊重,这是很多中国家长没有做到的.还有就是常常被人认为是惯孩子的做法,在书中得到了肯定,那恰恰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也有意地采用了一些书中的建议,发现真的很灵.其实没有不听说的孩子,关键在家长会不会教育,这本书给我们很好的指导.推荐给了周围的同事,公认此书有价值.
  •   如果说父母是一门学问,那么沟通就是其中非常重要课题。这本书可爱之处在于,没有任何大道理,也没有理论的枯燥,所介绍的沟通方法与其说是技巧,倒不如说是一种跟孩子交流的态度。只要你肯倾听,只要你能产生共情,只要你愿意理解孩子的困境与感受,并以简短的语言沟通,就会发生你想也想不到的奇迹,孩子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顺便跟新手父母们分享一下淘书心得,有几个小小技巧:1)在当当育儿频道上按销量搜索,然后读评论;2)看作者的背景,我个人偏爱国外的作者,而且作者最好有教育或心理学或儿科医生背景,儿科医生日本的《育儿百科》不错,美国西尔斯的《亲密育儿百科》也不错,这种类型的书有一本就行了;教育或心理学背景的,建议买作者年龄在三十至四十岁的,保持与时俱进,这种书可以多买,比如小巫的系列育儿手记,还有本书等;3)但凡国内谁谁编著的书,慎买,既无理论严谨,又无实践心得。
  •   我才刚刚看了一章,可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了。现在的家庭里,都是只有一个宝宝,我们做父母的都想尽自己所能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自从儿子出生后,我买了很多的育儿书籍,由于工作比较忙,我总是看了一半都放弃了,或者是看归看,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并没有把书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方面很多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可具体该怎么用我们不知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很多书籍理论性太强,枯燥无味。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位母亲在当当中的评论,她只推荐两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其中之一,本身这个书名是很吸引我的,我就找到了此书的介绍,我觉得它的漫画非常好,还教你怎么读这本书最有效。我买了,它的确是这样的,它真的是一本十分有效的图书,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孩子们的心理,用他们们乐意的方式交流。我想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这本书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也向所有的父母们推荐此书!
  •   我的儿子3岁4个月了,身体很好但叛逆,在外人面前表现羞涩,擅长用哭闹的方式让奶奶妥协,我与他爸深知长期如此,于其成长不利,因此对他的教育成了我头疼的问题,我也常常有些失落,却又无从突破。我平时上网会寻找一些比如亲子游戏,适合他这年龄听读的故事,小游戏等相关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记不清是哪一次、那个网站我搜索到了这本书的标题,觉得,嗨,这个适合我,于是我就搜索到当当网有卖,而且打折,主要是看了大家的评论都很高,就毫不犹豫的买了。我迫不及待的看完了这本书,并尝试着使用其中的理念与技巧,结果孩子的变化着实令我和我的家人意外和振奋。这本书适合学生家长是显然的,其实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又何尝不适合?不,应该说适合一切想要改善沟通方式、改善人际关系的人阅读。我平时不喜欢加入评论,但这次我抑制不住感激,也期望更多的家庭和谐、更多的孩子快乐而健康的成长,从书中获益。我觉得有必要甚至有责任向大家推荐。谢谢!
  •   当父母可以自己决定,但如何当一名好的父母就必须自己选择了。不是一生下孩子我们就成为合格的父母了,也不是说告诉了孩子不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就可以了,三岁前也许孩子会听你的,三岁后呢,你就会发现原来听你话的小家伙不知从何时起已经开始不听话了,为什么?是她变了吗,不,其实我想应该是我们缺失了一课,那就是如何与孩子沟通。这本书就是教我们如何说,怎么听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心理学的书,也可以说是一种育儿技巧的书。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种说教,说与教都是主要靠说,看你如何说,说的好,孩子才会听,教的对,孩子才会去做。
    没看此书前我并不认为育儿有何难,看了此书后我才发现,育儿的确可以是门学问,因为包括如何说,怎么听,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并且,很多时候我无意间的话居然可能会引出很多问题。一句话的N种说法其实都会产生不同效果,只是我们没有总结与反思,所以不觉的。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说话也是要用心的,尤其对孩子更要注意。这本书的大量实例(包括漫画)都很好的帮我们做了释解,有空就看看吧。
  •   这是美国的家庭教育方面的书,274页,作者好像开设了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看本书能看出来作者乐于与我们分享他的一些好的教育经验和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好的方式,作者善意的提醒我们改变需要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连续和修正,挺好的建议,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挺实际的。书挺有特点的:1、目录清晰,基本上是书的主要观点之浓缩。2、共七章的内容,每章提出一些问题,给一些练习(为了让你理解体会孩子的感受),教给你一些沟通技巧。提供一些例子共享。章章似乎是渐进的。3、书中有一些插图是漫画,给你一些例子,正反两方面入手,让人一目了然(可以看出我们平日的霸道与蛮横)。即使没时间看全书,都可以直接看漫画了解一下书的观点,挺方便的。当然还是建议家长看看全书。4、书中的章节有很多提出的我们操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很多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实例,还有练习供我们体会和反思。书中不少内容让我看到仿佛就是看到一个缺乏耐心的自己,别看是美国人写的,供我们借鉴参考的不少,可见孩子教育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也是很多发达国家极为重视的,幸好教育无国界,而且在育儿过程中我们在与孩子一同成长,祝各位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   儿子这个月满四岁,我越来越感到要缴尽脑汁才能更好的和他交流,有时碰到解决不好的问题真的好迷茫、好无助。我深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妈妈教育的重要性,我也感觉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好,多希望有人能帮帮我。庆幸的是我在当当网上及时找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我边看边反省自己,平常总是要求、命令孩子做这个不做那个,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其实我们和孩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真实的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要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接受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才能解决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要想教好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每次与孩子交流前先问问自己是否心情平静,试想如果我们自己都火气冲天,孩子怎么会听你的?这是我读完第一章后的体会。还有很精彩的是这本书把漫画运用得很奇妙,我最喜欢通过看漫画让我身临其境来强化自己的感知,没有停留在文字的粗象概念上,好象自己就是里面的角色。很感谢当当网和本书作者给了我这样认真学习和冷静思考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做个好妈妈!
  •   做父母的过程,也是不断成长,不断修炼自身的过程。儿子6岁半,关于他的教育,我也经常碰到各种困难。有时,我会反思自己小时候,父母的打骂,争执。。。 中国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我赞同的方法。或许有些人做一辈子父母,也未必懂教育,而我只想尽量让自己能做的好一些,少一些遗憾和愧疚。
    书读的虽不多,也不算少。至少也算不上一个没修养的人。可是当儿子调皮捣蛋,屡教不改时,仍然会抓狂,会骂,会打,事后又为自己的失控而愧疚。买过一些教育方面的书,却觉得受益不多。特别是对于一些所谓的畅销书,或许是我的偏见罢了,非常感冒,觉得不过是打着时髦的口号,投一些人所好而已,并无实质性的内容。
    然而这本书,的确觉得开卷有益。许多的实例,让人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一些陋习。这不仅适用于子女教育,其实也适用于成人之间。如果学会了倾听,肯定别人的感受,不武断强加自己的观点在别人身上,对于孩子来说,将会是好父母;对于配偶来说,是好夫妻;对于同事来说,是好伙伴。。。
    读完第一遍,这几天就开始实习了。儿子犯错误时,尽量从正面引导:先肯定他的感受(这样大概很舒服很好玩),描述我看到的情形(如在外面吃饭时躺在椅子上,鞋子放上去),说出我的感受(后面来坐的人如果知道了大概有些不开心吧),表明期望(你知道该怎么做的)。。。
    冲突少了很多。老公说以前天天会听到我和儿子的争执,这几天没怎么听到,儿子合作多了。
    非常感谢这本书,值得看几遍。
  •   亲子问题实际上很大部分都是交流沟通的问题,有了正确的沟通方法,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这本书给家长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全新的、实用的沟通方式,将我们固有的自以为是的沟通方式全部推翻,不断练习并且内化,你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孩子和亲子关系。书中很多的交流技巧非常简单而且实用,但我们以前却从未想过这么做,比如我们都知道称赞孩子的重要性,但很少知道简单地称赞“你画得真棒!”的效果却没有说“你这画很漂亮,画面干净,线条流畅,比例协调”这种描述性的语言来得好。当我们每天心急火燎地一遍一遍地催促孩子做某事的时候,经常为了他们的拖拖拉拉不听话而火冒三丈,我们却从未想到一个简单的选择句而非命令句就可以让你的孩子乖乖听话,关于这些,本书都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我看了并且实践了,效果非常好,这就是我喜欢并且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到并且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   这是一本比较纯粹的育儿理念的书,里面个例和生活例子很多,谈思想谈概念比较深邃旷远,与其他的育儿书比较读起来不费劲,有些内容让我思索半天不舍得翻页,有些内容又让人含着咽下去又回吐回来,仔细品味。总体来说,这本书就我个人而言比较不错。

    一遍看完,我感触四点比较深。

    第一点就是,孩子是一个精神体的存在,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认为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孩子的存在是就是他自己,他这个精神体有内在的力量,就是成长,他和我们,和世上其他芸芸众生一样要遵循自然法则。以前我们的教育都认为孩子就是空瓶子,你填什么他就是什么,其实是错误的。我更相信他就是独立的个体,他具有成长的力量。所以我们要给他提供环境和条件帮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意志让他扭曲的成为我们对他的期望的样子。感谢作者让我明白了人生命成长的规律。

    第二点,我从书中反思到自己,对比书中给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由,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做的很好,我鼓励孩子多探索多尝试,他可以任意到处爬行到处翻箱倒柜,他可以随心所欲玩儿土、和尿泥、玩水玩沙,他摔倒我从来都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所以我一直很骄傲,认为我是彻底的“蒙氏教育”。但昨天在书中,我才发觉,原来对孩子,我在对待他吃东西的事情上太过分了。在他五个月八个月的时候分别拉过肚子,当时医生忠告我们,应严格坚守4个小时一次进食的制度。由于从我和他爸爸这里继承了脾胃差的基因,所以我对医生的话很恪守,对孩子一直严格要求。所以孩子每次看到吃的都会表现得不一样,我无视他对食物的热切和期盼,总是“不能不能”。我一直以为这样是对他好,就坚定的执行下去,并总是引以为万幸,因为他基本上很少生病。昨天我才发觉自己太残忍了,一个孩子连随时吃东西满足嘴的权利都没有,他是何其的悲惨,哪里谈得上自由和被尊重?我太过分了!真是对不起,我的孩子。

    第三点,就是关于“爱”,颠覆了我关于“爱”的理解,不管是圣经还是佛经都是教给人爱的能力的,我是从书中才知道爱其实是学来的,不是生来就具有的,“爱同我们掌握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好比学医,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医生,你必须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医生,他的看法是:每一个人也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只有爱才具有永恒的力量,只有拥有爱的能力才会感到幸福。我反思自己,有时候对家人对老公过于苛求,心无大爱,看来还要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爱的能力。

    第四点,书中对“三十而立”的解释,过了今天我也要“三十而立”了,而我还是不能独立,我在过去育儿的一年中,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成长,从原来的家庭琐事就斤斤计较到现在的雷霆万钧淡淡一笑,从原来的离开老公就心生畏惧到现在,我也在慢慢的学会独立,慢慢的远离孩子般的思维,尽管有时候还是会怨天尤人还是会悲观沮丧,但我有信心,也有勇气构建自己的独立。感谢书中的观点,让我对自我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脉络和想法。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过的最好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的书,确实称得上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我的儿子也看了书中的漫画,认为那些方法非常好,要我好好学,他呢会很配合,还不时提醒我有些话是“反例”哦,书才到了三天,这几天我们相处非常愉快和轻松。强烈推荐!
  •   真的是很好很实用的一本家教书!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对家庭教育方面一直是空白的我可为是紧急恶补(没孩子之前对于别人说的孩子不好带很是不屑),读了不少家教书,但最后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之后,除了感动还有感激!虽说现在女儿刚两岁,还不会做很多让我棘手的事情为难我,但我感觉现在读也不早,先让自己好好学学怎么当好父母!一向不爱读书的先生,在我的怂恿下也认真地开始读这本让我怦然心动的好书了!

    谢谢当当能让我们有这样一个购书平台,好让我们不用花费很多宝贵的时间去跑书城!
  •   自认为非常关注孩子的教育,给孩子买了无数书籍,孩子确实学到了很多。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发现问题不断,以学习、生活习惯方面的居多。看到同事在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恍然大悟,原来光让孩子学习不行,父母学习也得跟上,赶忙上当当买了一本。拿回家受到大家的喜欢,老公以前很少看这类书,这次却认真研读并与我讨论。女儿也非常喜欢,里面有漫画,文字内容比较浅显。我则把它当成了工具书,拿着笔认真的完成书内的练习,重要的范语多读几次、记在脑子里,有机会还与老公分角色演练。总之,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很实用,如果家长认真学习、持久运用,孩子一定会好好听、主动说!
  •   书中很多观点与《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类似,两本不用都买,一本就可以。
    书从听、说两方面来分析如何与孩子沟通,技巧、重点是什么,沟通层次循序渐进,有很多例子,应该都是真实的例子。还有家长的反馈,我想作者肯定不会将负面的反馈放在书中,因此反馈都是说明这些技巧如何有用的。
    书中的每个部分都很必要,我发现自己很多认识有待调整,比如夸奖,夸奖孩子的人格、个性对孩子无益,应该夸奖孩子的努力、成绩、付出,而且要具体。看过后,还有一点体会就是,有些沟通方法也适用于成人。
    推荐每个父母都看看!
  •   仅仅一周的时间,我女儿对书里所说的方法反应就非常积极。可能我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做出判断,但是我已经兴奋得不亚于发现一桶金子。看上去我女儿不应该是个问题儿童。今年她快5岁了,但是当她慢慢长大,我发现她是越来越难沟通,交流,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我也曾经不顾一切地去做点什么来扭转乾坤,但是它依然是个大麻烦。举个小例子……,让我女儿收拾东西一直以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她很喜欢用尖刀,然后总是把剪完的碎纸屑搞得屋子很乱。昨天我看她在一张纸上剪了一个圆,然后把那个带着圆洞的纸防在了桌子上,把那个圆拿来给我看。照着平时,我肯定会忍不住先皱一下眉,然后开始叨叨你可千万别剪得那都是...这回我看完书,我止住了。我先赞美了一遍她剪的圆,然后说“我注意到你把那张纸放在了桌子上了,非常整洁。”(一定要很具体的描述欧!)她笑着跑回桌边。她看到地上还有一些纸屑(之前她都是随地乱丢的)。她把它们捡了起来放回到桌子上。这是她从来都没做的事,即便我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她反复的说!这回她甚至没有往后看一眼我是否在盯着她。现在她看上去更轻松,更快乐和更自信了。我甚至发现每天早上我带她去幼儿园的时候,她主动地跑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象以前含羞地等着别人来找她。这在过去我总是很痛苦地看着这一切。但现在,一切太美好了,我都有点哽咽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原来的教育方法很有问题。举个例子,过去我也总是想着要理解孩子,类似的例子,我总是看到她做对了事情就表扬她,但是这本书还是教给了我很多更有效的表扬方法,有一些小细节你要是没做好的话,表扬的效果其实更糟,还有如何能不批评(现在我意识到我批评的次数是多么的多)。觉得这书真的太好了,所以上来写这么长的一段的评论,希望和大家分享。
  •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才发现非常棘手。一个我们心目中的开心果、小机灵鬼就此变成了一个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做、容易气馁、磨磨蹭蹭、懒洋洋的小家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教了专家,看了很多的书,也试过很多办法,还是收效不大。最近看到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用书中的方法跟孩子沟通,孩子能接受,家里能少一些不愉快。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些习惯已经养成,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在教育问题上,最难的,就是我们家长自己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习惯思维和习惯做法,真是怨不得孩子。在和孩子的沟通问题上,我们太习惯于以强者自居了,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定是让我们失望的!这本书的插图也很有意思,内容编排也很科学,既容易让性急的家长尝到运用技巧的甜头,也会不断的提醒家长们学会循序渐进,一定要不断地用心地去运用。此外,书中的沟通技巧同样也适用于成人的工作和生活,用心体会和运用,也会让我们有意外的收获!
  •   自认为是一个有耐心、有方法的妈妈,但当我每天面对可爱又尚不懂事的两个孩子的时候,他们的一些无理取闹仍会激怒我。读了这本书让我可以更加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所说的和所做的,更好的去尊重他们的想法,可以比较平和的跟他们去面对“问题”,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使事态恶化从而发生本可以避免的冲突。
    这本书没有大道理和说教,而是以每位家长遇到的困难和不知所措为例子,找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给予家长们有效的帮助。看完这本书后,这几天都是非常平静的和孩子相处,每当我刚要激动的时候,马上会想到书中的一些例子,情绪会立刻得到控制。所以建议妈妈们特别是年轻妈妈,别等孩子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逐渐和他们形成一种非常好的亲子沟通的方式,使我们有一个温馨的、互相尊重家庭氛围;使孩子能自信、自立、健康、快乐的成长!
  •   通过具体的事例,使我们做为父母的知道自己平时有些时候切实不够理智,说孩子这做得不好,那也做得不好,没有语音艺术,怎样表达孩子才听、怎样与孩子很好的沟通。这本书值得我们认真看看并学习她的做法。书还有一个特点: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清晰简洁地创造了一套操作方法,我们只需要去操作就行了。
  •   我们很多家长都这样:小孩哭闹时心很烦,小孩子高兴顽皮时又嫌吵(不接受孩子的感受)。见到亲戚朋友时当着孩子面数落孩子的几个缺点(不会赞赏孩子),孩子不听自己管教时,惩罚便是唯一的办法(没有人教给他们更好的管教办法)。这样带孩子很累,而且会带出问题儿童。家长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和接受孩子的感受,再也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只要你认可了孩子的感受,再闹的孩子也会开始听你说了,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开始。再加上书中的其他办法,你一定会感到你的孩子原来也是那么的出色。如果爸爸妈妈想做得更好,可以再读一读《少有人走的路》,与孩子一起,走心智成熟的旅程。我已从这两本书中收益匪浅了。
  •   有些类似的书,难免会讲些大道理,指导意义或者说助人实践方面会欠缺,而这本,却相反
    很多小例子,使我们面对生活的复杂多样更从容,
    两位作者多年的经验性的总结,给我们以正确的指导方向
    这本说,如书名一样,是讲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看了受益匪浅,并且,很多道理放之天下而皆准的,里边的道理,方法,思路,可以应用到做人,与人沟通的方方面面,我对老公的态度都因此更平静,柔和了。
    可以说,看了之后,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有一个正确的大方向了,并通过实践理论的结合,能够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   这本书是做父母的入门教育。作者所介绍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蛮适用的。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不像其他孩子教育类的书,书中的技巧并不是基于什么特别的理念上,很容易拷贝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父母们需要表现出一种尊重、坚定、爱和持之以恒的微妙组合,才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去听和说都是为了培养和表现出这种微妙的感觉。
  •   这本书要我们为人父母,不要站在大人的角度与孩子沟通,要低下身子来感受孩子的思想,走进他们内心世界去探讨——才能解决问题。其实有很多孩子出现问题,例如生病、不高兴、难教育......等等!个中原因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太大意、没有悉心照顾好!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将来变成什么样子,直接是父母大部份的责任,所有我觉得无必要常常责备孩子,何况这也是一种伤害!“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就是告诫我们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好朋友看待,与孩子打成一片,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保持与孩子有良好的沟通方式。作为新一代独生子女,我们要以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与他们沟通,不要老是以上一代人的教育方式,那是徒劳无功的。希望我们作为父母的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才能够培育出好苗子,将来才能成为好的人才!这是作为父母最大的心愿,祝愿天下的父母能拥有能自以为豪的孩子!
  •   很棒的书,由于初为人母,希望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长,看了不少家庭教育的书,此书真的很棒!不仅适合于教育孩子,同样适合应用于与人相处!只不过同样书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本是[美] 阿黛尔&#8226;;法伯和伊莱恩&#8226;;玛兹丽施 著 安燕玲译/2007年10月/中央编译出版社 ,一本是(美)费伯,(美)梅兹立希 著,(美)高榕 译/2010年10月/中信出版社 ,两本我都买了,买回一看却是一样的内容!提醒大家注意!原作者是同两人,只是汉译的名字不同,太欺骗人了!还好书的内容不错,可以送人,个人认为安燕玲译的配有漫画插图,更好看一些
  •   家里有很多育儿书,看下来最值得推荐的有三本:
    No.1: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传授我们屡试不爽的沟通技巧,所有人所有年龄段都适用;
    No.2: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告诉我们中国父母如何面对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困惑;
    No.3: 《卡尔威特的教育》---让我们知道儿童具有的无限潜能。

    这本书的好处书友们都说得很多了,我就直接打个五星吧,否则太对不起这本书了。
  •   其实是给舅舅买的了,弟弟很捣乱,不听话,不好好写作业,舅舅看到二话不说就打,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弟弟反而更加叛逆,甚至都影响到了父子之间的感情。这样教育孩子很不是办法,而且前几天读到一个小说,书中说到小时候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长大后犯罪率很高,不想看着一个可爱的孩子走上那样的道路。然后综合各方评价就买了这本书,希望可以给舅舅些启发,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当然,家教方式不是一本书就能彻底改变的,书只是启发思维和相法的一个工具,只是这本书作为30年积淀下来的经典是有一定启示意义的。当然,家教的书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启发家长运用一种孩子理解的语言来缓解孩子与父母的紧张关系,结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对抗,带来父母和孩子的合作。
  •   我买了很多的家教书籍,这本是最实用的,没有什么空话套话,也很少什么虚浮的理论,都是实实在在的技巧和方法,如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孩子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怎样批评孩子,怎样阻止孩子做一些你不愿意他做的事情,我试用了里面的几招,很有效。我以前喜欢夸儿子乖宝宝,现在我则学会了用描述性的词语来称赞他,儿子很受用,这本书的技巧很值得我们深究,只要好好去学,掌握了沟通的方法,与孩子的关系一定会更亲密,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宝贝。(我家儿子今年3岁半,庆幸自己现在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宝贝),这本书与《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很接近,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两本书那么多相似的地方,比较起来,我更喜欢这本,那本的理论多一点,这本的实操性更强。推荐!推荐!只要你用心,你就会发现这本书真的是和谐亲子关系的导路人。我几乎向学校里所有的为人父母的同事都推荐了这本书,真的太有用了。
  •   真诚的建议父母们人手一册!当我们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时或因孩子的某一行为而感到苦恼气愤的时候,很可能是我们的沟通交流方法不当。我家宝宝2岁多了,尽管平时我比较注重跟她讲话的技巧和方式,但难免会有冲突的时候。拿到书,按照阅读方法指示迫不及待的浏览了一遍书中的插图,我马上被吸引了,有些地方我已经做到了,但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本书给家长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以及非说教式的教育理念,我会配合书中的练习仔细研读这本书,也会把它推荐给周围的朋友!非常喜欢,很棒!
  •   我儿子5岁半了,在世人看来是属于捣蛋的一类,一段时间他特别逆反,让他做这个他一定要做那个,我一度很长时间处于对他极度愤怒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他晚上失眠睡不着觉,我就是着和他聊天,他就说到在幼儿园不开心,说了一些在幼儿园发生的事,以前他从没对我说过幼儿园的事,我问他他都说不知道,突然听了他说的这些话,非常震惊也很难过,然后只是抱着他安慰他,那天以后他情绪就好多了,好像没事一样,可我就在犯愁了,我到底该怎对待我的孩子?我该怎样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该怎样和他沟通?后来,我在网上狂搜索,看到了这本书,介绍上看还不错,就买来看看,果然很及时,很多如何对待孩子的困惑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个人认为做父母的一定要看看这本书,推荐幼儿园老师也因该看看,非常实用。
  •   都说现在的孩子难教育,其实是做父母的应该先改变自己的观念,这本书读完之后会我才明白,原来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需要技巧,推荐给同事,同事看过后马上试着按书上所说来倾听孩子与孩子交流,效果还是不错的,强烈推荐家长阅读
  •   我是做儿童教育行业的。第一次从同事那里看到《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看了后,觉得很实用,不是理论性的,能直接指导老师怎么做。我作为母亲,后来又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看了后,我知道孩子在一天中,出现一些大人看的“烦人的事”是家常便饭,是常态,更重要的是,父母怎样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有技巧性的与孩子去沟通,让他发自内心的生活得的更愉快。
  •   我是在2011年一月买到的这本书,是一位非常关注家教的朋友推荐的书籍。当时儿子上四年级9岁半。自从儿子上学以来可谓是软硬兼施,斗智斗勇。自己的要求(有点完美主义)和儿子的行为有极大的不和谐,经常都会火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儿子的关系可以用“话不投机半句多”来形容,自己也越来越感觉到教育的苍白与无力,而儿子的表现也从言听计从、讨价还价、到消极抵抗。寒假里认认真真地看了这本书,反思自己的行为,感受很多。到目前这本书一直在我的床头方便我睡觉前经常翻阅它。为了孩子我也看过很多家教书,但觉得都是一些个案。其实教育孩子归根结底不都是让孩子和我们合作、和老师合作、和同学合作,向着成功、至善的方向发展,所有的这一切都要通过语言交流来实现,就像书中说道那样“处理孩子的感受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寒假里就开始用书中的方法和孩子相处,我们的关系的确融洽了许多,孩子有学习有娱乐,过了个快乐的新年。开学了,早上我叫他起床时温柔地对他说“你想现在起床还是再睡五分钟”,儿子每次都选择再睡五分钟;五分钟后再叫他心甘情愿地就起来了,其实我早已经把起床的时间提早了五分钟(哈哈);读英语时我会让他决定一课单词两天背完还是一天,他选先背一半,结果又快又好,第二天检查全部过关(哈哈,目的达到)......期中考试后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说孩子这一段时间状态很好,和老师很配合,还夸我们家长有办法。这种感觉太幸福了。
    在当当上买了很多书,但很少写过评价,可我很想将看这本书的感受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在苦恼中的家长一些帮助。
  •   虽说我家的孩子各方面现在还不错,但这半年来,经常发脾气说我们不理解她(才7岁半),有些事情都不想跟我们说。我们做家长的也很委屈,已经是不打不骂,经常鼓励,耐心开导,结果她不领情,到最后大家都不欢而散。看了这书的第一章我已经明白我家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因为书中的例子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事情。书中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指出我们错误的观点而导致的错误说法,同时教导家长如何跟孩子沟通,还有练习题和参考答案。另外提供大量的成功例子鼓励家长去实践。这两天我正按照书中的建议,读了一章,用一个星期去实践,虽然不是每次都成功,但感觉还不错,这毕竟还是需要时间去练习。
    书中所谈的其实就是同理心,学好了它,不但对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     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孩子很多时候却并不买账,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虽然这本书出版三十年了,但教育方法却并不老套,好多父母还不会倾听和主动去了解孩子的一些感受,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忍无可忍,可你想过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嘛?父母,未必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个人。试着放下身段,去了解你的孩子吧!
      作者也有提到,书中所说的方法未必对所有的孩子都有效,这就需要读者融汇贯通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搬硬套到哪儿都不行。用不用心,孩子自会知道,即使孩子再小,他/她也知道。
      三天把此书看完,推荐给有着6岁儿子的好友,后来干脆送给她了,建议为人父母的又苦于有个不听话的孩子,好好看一下这本书。不止对于孩子,甚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有启发的。
      推荐!
  •   正在怨叹,为什么我教孩子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对孩子说话要大喊大叫他才肯听,为什么明明我爱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时我总感到厌烦,觉得他讨厌。以前我也买些家教类的书看看,总觉得操作性不强,解决不了我的实际问题,所以有段时间也懒得在买书看了。以前在书店也见过这本书,但这书名让我反感,感觉象说教,所以没买。在当当网上买回来一看真是后悔没早点买。这本我认为改变我,给我的家庭带来和谐之音的好书,我是这样读的。1。第一遍:按树上的提示,一章一章的读,读完一章静一静,做完课后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立马试验书中的方法,还真是立杆见影。2。第二遍:整本书读完后,我开始重读,因为有些方法已经实践过了,这次边读边做记号,在书的旁边写下很多在我日常生活中用此类方法解决问题的案例。3。第三遍:开始将书中经典的语句,或总结性的方法,或体会深刻的片段摘抄下来输入电脑,打印出来贴在墙头。儿子问我这些贴在墙上的是什么,我告诉他象贴在他墙头的生字一样是妈妈学会再也不打你的方法。4。第四遍:我开始背诵打印的语句,我发现大学毕业后,有很多年没再这样读书了,很过瘾。5。第五遍:我开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写育儿体会了,同时我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所有有孩子的朋友。
  •   很好的说,家里有个7岁小孩,我常常头疼如何和她沟通,她总是不听我,我还认为是她的问题是太有主见,现在看了这本说才知道自己比我那个聪明可爱的又独立又有思想的小可爱女儿还不会理解别人,我要求自己慢慢的看,看了就改进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方式,关键是也改变自己和别人和其他家人沟通方式,换位思考.这本书值得推荐给所以有了孩子并为孩子教育沟通等苦恼的父母们!我本来还想买原版的,但是先看完学会,再买一本原版的珍藏吧-----------你也值得拥有!
  •   当当这两天给了我超多时间来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今天看完了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想不到中午刚看完,晚上就用上了。当当下午没睡,晚上我下班的时候她又困了,但她还是要去海景玩儿。走在路上的时候,她又想起国庆期间在航母广场里的那个充气城堡,说要去那里玩。我说节假日它才在那里的,平时没有。她不相信。我说那我们过去看看吧!路上走走停停,终于到了航母那里,她放眼一看,哭着说:“没有了。”要是以往,我肯定会和她说:“是啊,只有在节假日才有的。平时是没有的。”今天,看完了这本书,我知道,当当现在最需要的是我接纳和尊重她的感受,于是我说:“嗯,你一定感到很失望是吧!”当当听完我的话,还在哭,我又说:“是很让人失望,我们大老远跑来了,它却不在。”(要是平时,我可能会说:“妈妈知道你困了,你趴在妈妈的肩膀上睡吧!”然后当当会哇哇地大哭一阵,然后睡去。)但这回,当当听完我这么说,不哭了,让我抱着她看那几个水手,让我给她讲他们都在干什么。其实,我们平时真的会忽略孩子的感受,总是在不经意间去否定孩子的感受。我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妈妈知道你困了。”呵呵,多么自以为是啊!的确,当时孩子可能是因为困了才会闹人,但她自己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是困了,她自己的感觉一定是伤心、生气、失望等等。我们的一句话,便否定了孩子的这种感觉,不认同孩子的感受。书上说得很对:“感受被否定时,孩子与父母便越来越走向敌对。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   前几天在当当上买了几本育儿的书,正赶上单位让去工了就把《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肯说》这本说带去了,休息时一口气就把他看了,感觉这本书还不错,就是感觉执行起来比较难,无从下手似的。前天单位又让去工地,我就又带了这本书去,想再仔细看看。就把这本书前面的东西全看了,看的也更仔细。这一次就只看了第一章,严格按照书上写的去做了,准备这周认真执行。宝宝这段时间老是当着我们说他不喜欢姥姥,姥姥是坏蛋,他不是姥姥的好朋友,之类的话。开始我也没当回事,可是他总是在说,姥姥似乎有点在意了,说和我在家的时候挺好的,就你们回来了,他就这样了。看书之前,当宝宝这样说是,我经常会说:“不能这么说”;“姥姥喜欢浩浩,浩浩也应该喜欢姥姥”;“你才是坏蛋”;“我是姥姥的好朋友”。但并没有什么作用,宝宝会更强烈的说,还会变本加厉地让姥姥快走。之后就是我也变本加厉地训斥他,他大哭但还是不服软。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宝宝又说“我不是姥姥的好朋友,我是妈妈的好朋友。”我忽然想到我的作业,就对宝宝说:“浩浩对姥姥有两种感情,妈妈在家时,你就不喜欢姥姥了;等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只有你和姥姥在时,你就又会很喜欢姥姥。对不对?”宝宝说:“是。”然后宝宝让我再说一遍。后来我们又玩了一会儿,快一个小时了,宝宝也没要睡觉的意思,而我这时很困了,人就烦燥了。刚想发火,我又想起我的作业了,就对宝宝说:“妈妈现在很烦了,不要惹我了,不然我会揍你的。”宝宝似乎一下就安静多了,过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不知道是宝宝玩累了,还是我的话起作用了。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对宝宝说:“赶快睡觉,要不我生气了。”而他会更闹腾。最后我们俩会在生气中睡着,过后我虽然觉得不好,但似乎找不到更好办法。幸亏我发现了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肯说》,虽然觉得发现的有点儿晚,但我还是很庆幸终究是被我发现了。我会更加仔细的读书,努力按书上说的去做的,认真完成书中的作业。
  •   这本书,我购的时间不是很长,读了三分之一吧,看了后,真得觉得书里面的东西真得不错,其实里面讲的东西就是我们平常所做的和所说的,其不知是一句短短的话,换种说话的方式,换位思考,换位体验,达到的效果真的令人激动,首先我们要先改变做为家长的某些说话方式和行为,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和你走得更近些,增近距离产生感情,让孩子觉得你是一个最值得信任的好朋友,这样沟通起来就非常融洽。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引用里面的说话方式来和孩子进行交流,效果真得不错,里面的东西很符合实际,其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不太注意自身的东西,无形当中传授给孩子,给孩子造成许多不好的意识概念,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与社会交际,看了这本书后,我们要改掉自己的这些坏毛病,把好的东西吸收到自己身上,再让这些东西去教育下一代。这本书真的不错,我现在后悔怎么不早早购买,省得给孩子造成一些个误解。这里我不多说,因为我还没看完后面的部分,看完后再发表我的见解吧。希望每位家长朋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购买一本多看看一下。知识就是我们的财富,也是教育下一代的源泉。感谢当当网给我们提供这么便利的条件和优惠,以后我会大力支持我们的当当网。
  •   书的第一版是1980年出的 至今。。。好多年啦 人家研究孩子都几十年啦
    看完这书 再看中国人自己出的书 理念都都源于外国的
    不过 中国人写的比较适合国情需要 注重如何培训孩子成为自己要求的人 提高成绩等 很多例子和理论你可以当吃快餐 看完就马上可以用 但未必够用罗呵呵
    但我不喜欢 我喜欢孩子自然发展 而且日常生活有很多事 孩子天天都变 没有任何1种方法可以永远用下去
    如果你希望学习教育的理念 又不1定要他她成龙成凤的话 我建议先看外国老师写的 很有启蒙作用
    书本的纸质很好 文字大小适合 看起来很舒服 有理论有实例 理论写的很自然 要自己理解 不像国人写得像政治书一样 有实例有图 图就一般啦 明白就好 不过书里很多理论都要自己去理解 摸索出来 它像1支拐杖 你要学着自己用 不是快餐 不可以看着照搬 就是照搬也只能1次2次而已 毕竟生活千变万化
    我孩子3岁 3岁前 我觉得好似还用不上 里面说的东西 但可以向那个方向去走
    但3岁后 忽然 书里的方法 就变得马上可以运用上 而且孩子还真的大多都如书上说的做
    不过 我看完书后 实践过后 我发现书里教的是 我们家长任何去尊重孩子 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就是要当他她大人1样 去了解她他 毕竟他们不是大人 心里的想法都不懂的表达出来 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耐心去了解孩子的感受 再尊重孩子 和他们一起去释放情绪 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 让孩子自己学着分析 选择(这是80年代独生孩子最不会的) 做决定 她自己决定的事情 她会很乐意做
    我们要学会宽容 学着跟他们1起去探索世界 说的太大啦 生活吧
    说里写的 其实同大人相处都用得着 自己是80年代的独生1辈 也该重新学学做人
  •   儿子四岁,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忘了从哪天开始,他的行为总是与你说的背道而驰,而从他与我们的沟通语言中,用得较频繁的一个词便是“不”。我曾一度茫然,问题出在哪?由于工作的原因,也并没有将这样的一件事情放在我的要事中,直到有一天,幼儿园老师的“投诉电话”打到家中,我才意识到儿子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还严重些。一度,我曾对儿子下了一个定义“问题儿童”。当当网上的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单是题目就吸引了我的眼球,那天迫不及待的将其买回家中,用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书。我知道儿子问题儿童的原因,并从中找到了方法。按照书上的方法,一个个的用在儿子身上,招招见效。这是一本值得广大家长朋友,幼教工作者认真阅读的好书!
  •   (荐书)刚刚买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迫不及待的阅读了前第三章,真是一本很实用的育儿教材啊!它充分的给予父母思考的空间,列举事例让你感同深受。彻底颠覆了我以往觉得美国的教育不适合中国宝宝的想法。以前翻看过其他一些育儿的书籍,感觉都是大道理、华而不实,蒙特梭利教学法我又觉得不适用于中国家庭式教育(纯属个人愚见),终于找到一本自我感觉实用又易于操作的好书,期待更精彩的内容!推荐给爸爸妈妈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常常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愤怒,甚至暴力相向。对此深感不安,但情绪所至极却又不能自控。整天在这种愧疚中度过。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感觉就像发现了救命草。书中作者通过参加妈妈训练营,妈妈们通过交流共同找办法,如果跟孩子相处才是对父母和孩子都好,既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又能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本书不是看看就行的,想要对自己有用,需要反复的切身练习,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也根据大多数儿童的心理特征,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   这本书是我的朋友推荐给我的,我为了能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别去中科院心理所去学习青少年心理学。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立刻就被他吸引了。虽然它不是一本专业的心理学的书,但是他利用了许多心理学的理论,服务于现实的生活。首先,这本书有很多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这些例子几乎是家庭要遇到的问题,作者给出了很好的方法。其次,作者教会了人们如何去做父母。尤其是孩子到青春期的时候。最后,作者给出了练习,让我们有身历其境的感觉,这样我们就能在现实生活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与孩子的最好沟通!我要感谢作者的团体,书中的方法都是她们亲自试验过的方法。我已经把作者建议家长们学习的新的语言手抄到我家的墙上了,这样能时刻提醒着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已经做父母的人一定要拥有这本圣经,计划成为父母的人也要拥有这本书,提前开始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新语言,我们都能成为成功的父母。
  •   我是买了两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如何说孩子才肯学》送给朋友。自己先看了一遍,觉得真的很不错,才送给朋友的。既然推荐,就要负责任自己先阅读了。朋友很喜欢,我很开心。花了半天时间找到一本很使用的书,真是没有白费劲。这本书,并不是只讲大道理,而是举例说明你应该怎样做,怎样与孩子沟通,他才会自觉地听话。值得一看!现在我还没有孩子,就已经开始学习了,呵呵。相信以后和孩子沟通绝对没有问题。不仅要让他吃饱穿暖,对孩子要有耐心,要理解,要宽容!
  •   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从网友的评论中有缘结识这本书。我本身是9岁孩子的母亲,也是一个有13年教龄的老师。昨天收到书迫不及待的看了第一章,非常好的一本书。语言朴素易懂,作者娓娓道来,就向老朋友给你交谈一样。最重要的是,对儿童心理的分析十分准确,方法的介绍切实可行,不是简单的介绍理论,拿来就可以使用并且效果明显。并且,里面包含了较多的沟通技巧也同样适用于成人尤其是夫妻间的沟通,甚至包含了心理咨询的技巧。有心的父母不看可惜了。如果想对教育孩子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建议同时结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和《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前者有理论有实践指导,后者偏向于理论,但是从父母教育孩子的价值观入手的,更高屋建瓴一些。
  •   初为人父的我因为是第一次做父亲,哈哈!现在的社会这辈子只有这一次机会啦!响应国家号召嘛。“计划生育、利国利民”。扯得太远啦……我感觉教育孩子,与之交流是一件很棘手、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毫无经验可以遵循,父一辈的育子良方到现在已经OUT啦,落伍啦!有的时候真的不知所措!而且发现现在的小朋友很叛逆,早早就有逆反心理!于是乎很想看看这方面的图书参考、借鉴一下,但不知应该看那些方面的,知道和了解这本书是通过《当当网》的畅销书榜,畅销书想必不错。而且我希望熟悉国际友人的是如何与孩子交流的,前些日子看了央视李咏的《咏乐汇》采访疯狂英语的李阳,知道老外教育孩子与我截然不同,于是下决心买的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只是读了第一、二章,感觉很好!比之前较容易和孩子打成一片……
  •   有了宝宝后,一直想做个好妈妈,希望能够尽早的学会与孩子的沟通,以免今后走弯路。宝宝4个月的时候买的这本书,当天拿到后,只翻了几张就立刻被吸引住了,一直读了下去。
    到现在也读了不少育儿书,总体来说,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把他们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既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也不要把我们的意志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确实要下一番功夫。正如书中所说:“与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与孩子沟通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需要通过训练才能驾轻就熟。”
    书中除了有讲解,有案例,更重要的是有练习。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实践的小作业,可以夫妻双方一起练习,和家里人一起共同营造良好的育儿环境。
    最后,我觉得,这本书学好了, 不仅对教育孩子有帮助,对于日常与其他人的沟通也是有帮助的。
  •   书,在工作的空闲时,读完了。最喜欢的有两点:一。。用漫画把现实生活中的父母与孩子的对话表现出来。好的方式和不好的方式对照的很明显。二。。经常会出现一些空白的地方,让你去反思自身。及时的反思,会让你的教育方式有所转变。不好的地方。。。呵呵。。。就是我们缺少书里所说的交流如何教育孩子的聚会。。。无论是在同事中,还是陌生人的聚会。。。都很少提及到教育孩子的好的做法和自己的不足。。。我们认为自己的万能修家长,其实不是的。。。至少,我在如何做家长。。。如何做妈妈。。。这么与孩子沟通。。。等等方面。有好多的困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读了这本书。在生活中如何去操作。。。还要自己时不时的拿出书来对照一下,把这些运用的再娴熟一些。。。O(∩_∩)O哈!
  •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但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适合中国,也适合我们去学习、体验。我想,如果我的父母那一辈读了这本书,并能按这种方式与我们交流,那么我们与人沟通会好很多的。
    我们这一代,往往很直接的表达自己,不加修饰,没有任何技巧。往往伤人伤己,尽管并没有什么坏心。
    父母的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在我又用父母那辈的方式去吼小孩时,内心是很渴望能很好的沟通,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知能否改变这些陋习,但至少看到了这本书,我想尝试改变自己与小孩与人沟通的方式。
  •   非常适合为人父母的一本书。读了这本书,我不能说我会立即有改变,我会按照书上说的如何如何去做。但读了这本说,让我一下子想明白以前不明白的事,终于知道为何有时明明是想帮助孩子,是想给她指点正确的道路,她却无法接受?明天如何给她积极的暗示让她向好的发面发展。这就是父母和子女沟通时的一种技巧,这就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她的感受,才会事半功倍。一本好书,希望做家长们能在自己孩子2周岁左右就开始接触这本书,你会受益匪浅的。
  •   这本书是经过很多妈妈一致推荐而购买的。当我收到书的那一刻,我就是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去翻阅的。果然,这本书不负众望,在经过二三十年的洗礼,全球N多个国家都无敌畅销,说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心理学和交际学。书中大多采用举例说明,并有态度对照比较,不得不说是一本圣典,一本指导书。如果你这样说,你得到的结果会是怎样?如果你换一种说法,其结果又会大不相同。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对于没有受过儿童心理学或是教育学的普通家长来说,原来全世界的父母都会对孩子采取相类似的传统说教,都会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发表很强烈的抗议,这点让我觉得其他老外也不过如此,并不比中国的教育强多少嘛,也一样需要学习需要进步,只不过我们起步晚了一点,但我相信我们80后的父母会越来越重视自己宝贝的成长,让下一代的孩子更加**!
  •   我家两岁的宝宝开始异乎寻常地粘妈妈,常常贴在妈妈身上提出层出不穷的不合理要求并且不能接受任何反对意见,否则就哭闹不止.常常让我手足无措,也让我在刻意的好脾气和被催化的坏脾气之间挣扎徘徊,甚至会爆发战争.一下子发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常识几乎为零.对于这个发现,我当然震惊.震惊之余,赶紧想办法充电.看文章,也看专家推荐的书目前在看这本书,确实让我受到了不少启发现在为止,完成了大概一半,对于这本书最关键的两个字"共情",有了少许了解.我的理解是:1.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孩子,理解孩子的需要,并让她明确知道你了解她的感受2.本位思考,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效传达给孩子,让孩子理解你的期望3.共同思考,父母和孩子一起思考并共同提出解决方案4.有效执行,以最合适的途径将我们共同认定的解决方案付诸实践从读这本书开始,我开始试着在生活中运用一些技巧,当然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我知道,这是正确的方法,我要尽量根据这个指引,帮助我的孩子和我自己共同成长.我会坚持.
  •   我是30号收到这本书的,书的质量很好,喜欢软精装的感觉。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看到了网上妈妈们的好评如潮,心想着妈妈的感受多少是有些相通的。于是,买了,看了,做了(仔细地做了第一章的练习题,并把重要的小贴士打印出来贴在了家里餐桌的一面墙上)。虽然现在才读了一章,但已经深深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可操作性强,不像有的家庭教育类的书内容空洞无用。建议家有宝宝的父母们拥有一本,好书大家一起分享!现在这本书我就是家里办公室里带来带去,因为我不想错过读它的宝贵时间。趁着孩子还小,父母也需要多充充电,孩子在长大,父母其实也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正是成长过程的氧份和力量。我想对我自己说声,“兜妈,加油!”
  •   去年买的这本书,当时看了一下就束之高阁了。但是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在与儿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不断地又读了不少的育儿书籍,当转回头来再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这本“行动指南”!这本书不像某些育儿书,如同叙述故事般有丰富生动的情节,它完全就是一本“行动指南”。它非常简洁明了地列举了你会碰到的大部分孩子的行为和反应,并给出了父母应当如何应对的有效建议,同时列举了父母常采取的错误反应和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反应的方法。是的,这本书不讨论理论问题,它几乎没有花多少篇幅来宣传它的理论依据,它只给出行为指导,而且是被验证了的有效的行为指导。在我第二次捧起这本书的时候,读着读着突然顿悟了,它里面涉及的方法在我以前读过的各种育儿书籍中有详细的介绍,包括理论依据等。但是在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因为不理解这么做的原因,而且这种书总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而没有收获。重新读了许多其他的书,仿佛转了一个圈,又回到这本书的时候,明白了。这次重读就有了收获,实践后也是确实有益。当再让我比较所读过的各本育儿书的时候,我会推荐这本了,因为它是“工具书”,随时有问题随时翻看解决,好比微积分,研究理论是很难的一件事,它里面不谈理论,全是微积分公式,你背下来照着做,题目就可以解答了。如果实在觉得无法进入这本书,推荐先读下《解放父母,解放孩子》。
  •   没习惯写评论,不过这本书一定要写.虽然我每买一本书,首先都要看评论,所以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来写一些读后感和孩子的反应的评论,而不是枪手写的推销评论.很早就买这本书了,和儿子的交流也一直按照书中的技巧,我真的看得到效果,有时候自己心情烦躁时,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他,他以前小就只会哭着表示愤怒,现在大了,会对我说,不要凶我.而用技巧和儿子沟通时,会发现他激动的情绪会马上平稳下来,接下来解决问题自然也就很容易了书中每个技巧都有例子,会让那些看得懂却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技巧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孩子大了,会发现用得到技巧的地方越来越多.尤其最近在儿子进幼儿园的适应过程中,技巧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隔了一年多,我回来写评论,希望更多的父母能看到它首先改变自己,孩子会马上发生变化.
  •   很适合中国的爸爸妈妈好好读读,我们家长权威的观念太重了,搞得孩子都不愿意也不知道如何跟我们交流,而我们自己呢,有事后想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但是说出的话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而且用漫画的形式对比再现了正确和错误的做法的区别,还假设了一些场景,要求父母做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更好的和宝宝沟通
  •   从怀孕以来,看了很多亲子教育的书籍和杂志,主要是为了印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没有正确的,只有合适的”是我的教育理念,因为孩子都是独立个体,不能用同一根尺子量度。于是,我超前地阅读,提前拟定教育方向,家教是决定整个社会和谐的大前提。最近读的这本书,让我很欣慰,因为里面提到的大多数理念和方法都是我一直在施行的,而且卓有成效的。所以我立即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些跟孩子已经势成水火的家长,因为书里的方法可以立竿见影!没几天,我就得到回馈,一位妈妈说看了得到很多启发,只是稍微改变了一下相处的方式,孩子立即从敷衍了事,变成乐于沟通,甚至连骑车时也不能停下分享感受,以至于差点跟妈妈的车亲嘴儿。。。
  •   在我没看这本书之前,每次面对调皮或是乱发脾气的儿子,我总是感到特别地心烦。有时听到他没完没了的哭声,会迫使我对他大声训斥。但是任凭我怎么做,他都不会因为我的行为而改变。总之,面对儿子,我是一个缺乏耐心的妈妈!但是当我看了这本书,仅是看了几页的时候,我的心绪就平和了许多,而且再没有对儿子发过脾气。儿子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但是之前我总是站在我的角度来看待他,总是告诉他,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如果他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就会认为不对。其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不能左右他的全部。这是我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触!至于书中提到的方法和技巧也很好,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人,开阔了视野。当然仅凭一本书是不能完全解决教育子女的全部问题的,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过这本书倒是可以放在枕头底下,经常翻翻,它会给我们很好的提示!
  •   这本书买回来,看了一遍又一遍,没有死板的说教,正反例子让我们这些家长受益非浅。我买了好几本送给朋友,又给一些家长推荐了这本书。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与孩子做朋友,让孩子愿意什么话都和家长说,遇到问题愿意请爸爸或妈妈帮她一起解决,如果问一句我的女儿: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如果女儿的回答是:我妈妈。那就是我就是成功的母亲。看这本书,读这本书,让我们的孩子把父母当做最好的朋友吧!
  •   其实我们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
    这本书不仅告诉我们正确的理念,还有切实的事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践。我试着做了,很有效。 这本书对于改善同事关系很有帮助。虽然我们很爱我们的孩子,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说错了一些话。这些话我们听自己的父母说过,听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说过,便不自觉地也对自己孩子说了。
  •   太喜欢这本书了,虽然我的孩子还不到两岁,这本书也让我受益匪浅,之前看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我觉得这两本书都很好,传达的教育理念我也很推崇,可是有些实际操作的过程也是在让我有些犯难,比如说“共情”,这本书找到了答案,告诉我该怎么做,如何去理解和引导孩子,我要站在她的角度说出她此时的感受,让她接收到我了解她负面感受的信息,那么接下来她才愿意听我说。这些我都是实验过的,很神奇很管用。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幸好我发现了它,它让我从一开始发现孩子有些负面的表现要发泄,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去掌控这个局面的茫然感中走了出来,谢谢!这是一本有着很强操作性的书,抱着一颗爱孩子的心,认真学习这本书,也让我们自己成长成一个合格的家长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